【VIP专享】古代汉语(1)
《古代汉语(1)》2021-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1)》2021-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1)》2021-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20分)
1.汉代的--------在《说文解字》中第一次解释了六书的含义。
六书中的---讲的是造字法;一-----讲的是用字法。
2.古今汉语的词义差异可以从_______ _来考察。
3.通假字是________;假借字是——
4.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____
二、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30分)
(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18分)
1.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
2.赦之,以劝事君者。
3.薛谭乃{射求反。
4.人幄中闻酒臭而还。
5.厉王虐,国人{舅王。
6.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7.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锺者。
欲负而走。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12分)
1.流水暴益,荆人弗知。
2.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3.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4.出跳乎井干之上。
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6.庄公寤生,惊姜氏。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现象(30分)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18分)
1.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2.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古代汉语(1)知识点整理
古代汉语Ⅰ一、填空(1)《说文解字》是东汉时期许慎编写的第一步分析字形的书,19353个字,540个部首,“六书”条例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假借是用字法。
汉代有三位学者对六书进行过命名,他们是郑众、班固(顺序)和许慎(名称)。
汉字的特性是含有表音倾向的表意类型的字。
《说文解字》说解字形主要根据小篆。
(2)“六书”出自《周礼》,是我国古代分析和研究汉字的一种理论,是古人从汉字的结构现象和使用现象中,分析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
(3)最具有数量优势的是形声字。
象形造字法最能反映词的本意。
(4)汉字发展分为两个阶段:(1)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2)从隶书到小篆。
(5)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重要的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也是由古文字向最后发展为楷书的一个过渡阶段。
汉字发展到楷书,标志汉字进入了成熟的阶段,从此汉字的形体结构就基本稳定下来了。
(6)古今词义的三种发展方式: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轻重和情感态度的改变、义项有增减。
(7)简化字特指1956年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所颁布的简化字(8)词义引申的类型:辐射型、连锁型、综合型。
词义引申的总趋势:从抽象到具体,从个别到一般。
(9)探究词本义的方法:析字形(要根据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形体),求语源/因声求义,徵以文献。
(10)古文翻译的两种类型:直译、意译。
(11)《左传》(左丘明)与《春秋公羊传》(公羊高)、《春秋谷梁传》(谷梁赤)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全称《左氏春秋》(独立于《春秋》的著作),又叫《春秋左氏传》(解释《春秋》的著作),是编年体历史著作,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
后经孔子修订,采用了“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春秋十二公:隐公,桓公,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哀公。
(12)《战国策》又称《战国纵横家书》、《国策》、《国事》、《短长》,33篇,497章,记录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言行,既是一部贯穿了纵横家思想的史料汇编(《四库全书》将其归为杂史),又是一部描绘谋臣策士形象的国别体文学作品。
古代汉语1
古代汉语1的六书的名称和次序。
许慎以为六书是指: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1)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2)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义,上下是也。
(3)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
(4)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5)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6)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托其事,令长是也。
2、(1)①指事、象形、形声、会意是造字之法,它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表音成分的纯粹的表意字,指事、象形、会意;一类是有表音成分的形声字。
②转注、假借是用字之法(2)在文字的创造时期,象形是最基本的原则,往往作为汉字的部首来写,部首是表意的主体,多指名词。
(3)指事绝大部分建立在象形的基础上。
(4)形声字是由义符和音符两个部分组成的:义符表示字的意义,音符表示字的读音。
三、字典辞书1、(1)汉语字典辞书的主要编排方式:按音序排列、按部首和笔划排列、按编码排列。
(2)字典辞书的主要注音方式有字母、直音和反切。
2、《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延敬等三十人奉敕编纂的,此书成于康熙五十五年,它是在明代梅膺祚的《字汇》和张自烈的《正字通》基础上编成的。
字头按部首排列,分成214部。
部首又按十二地支、分成十二集,每集又各分上中下三卷,笔划少的部首排列在前面,同部首的字再按笔划数目排列,全书共收字47035个,是清代以前收字最多的一部字典。
这部字典的释字体例是先音后义,每字下面先列历代主要韵书的反切,然后解释字义,每义之下一般都引古书为证。
如果这个字又别音别义,便再解释别音别义。
此书对字的注音和释义主要是引用前人的意见很少有编者自己的见解。
它解释字音和字义除引用古代韵书或字书的解释之外,一般还引用古注,这对我们查阅字的古音古义,无疑是有帮助的。
王引之的《字典考证》纠正了它的引书错误2588条,1981年王力作《康熙字典音韵订误》又纠正了它在音读方面的错误共八类五千九百多条。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古汉语通论一)ppt
一 、漢字結構分析和“六書”說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古汉语 通论一)ppt
(一)漢字結構分析的依據和意義
• “永字八法”:點、拐、竖、勾、横、撇、 斜撇、捺
• “結構法”:上下、左右、包圍、半包圍 ……
• “六書說” :漢字在造字之初,其形體和詞 義有一定的聯係。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古汉语 通论一)ppt
(二)六書的提出
《周礼·保氏》
《汉书·艺文志》提出“六书”
《说文解字·叙》许慎阐述 “六书”理论
“六书说”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古汉语 通论一)ppt
(三)六書的發展
(1)名称和顺序
➢ 许慎的名称: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注、假借 ➢ 班固的顺序: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注、假借
(2)许慎对“六书”的阐述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古汉语 通论一)ppt
《说文》:“逮也。从 又从人。” 《 説文》 又, 手也, 象形。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古汉语 通论一)ppt
《説文》:“武,楚莊王曰:夫武,定功戢兵。 故止戈為武。”于省吾《釋武》曰:“武从戈 , 从止,本義為征伐示威。征伐者必有行。 ‘止’即示行也。 征伐者必以武器。‘戈’ 即武器也。”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古汉语 通论一)ppt
三、漢字書體的演變對漢字結 構的影響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古汉语 通论一)ppt
(一)漢字書體演變的主要綫索
甲骨文→金文→篆书→ 隶书 → 楷书
系殷 统商 的最 文早 字的
成
商 文文秦
周
字統
两
,一
代
書六
同囯
水 的峰东起 岭 转,汉源
折古时于 点今达秦 、文到朝 分字顶,
古代汉语1
古代汉语1训诂1、《尔雅》两汉注家林立,注本亦多。
注家之中,古文经学派实力最雄,出现了贾逵、服虔、马融、郑兴(曾任太中大夫,人称“郑大夫”)、郑众(兴子,曾任大司农,人称“郑司农”,“先郑”)许慎、郑玄(人称“后郑”)等一大批经学大师。
汉人注流传到今天,最著名的有毛亨的《毛诗诂训传》,郑玄的《毛诗笺》、《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孔安国的伪《尚书传》,何休的《春秋公羊传注》等。
经注之外,还有赵歧的《孟子章句》,王逸的《楚辞章句》,高诱的《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等。
2、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字子云,汉族。
西汉官吏、学者。
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pí县友爱镇)人。
少好学,口吃,博览群书,长于辞赋。
《羽猎》《解嘲》《逐贫赋》《甘泉》《河东》等赋,是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著名的辞赋家。
在刘禹锡著名的《陋室铭》中“西蜀子云亭”的西蜀子云即为扬雄。
仿《易》作《太玄》,仿《论语》作《法言》。
语言学著作《方言》,是研究西汉语言的重要数据。
西汉扬雄作第一部方言词典《輶yóu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收集各地方言,并加以比较和解释。
3、《方言》是汉代训诂学重要的工具书,也是中国第一部汉语方言词汇集。
它的问世表明中国古代的汉语方言研究已经由先前的萌芽状态而渐渐地发展起来。
扬雄是在收集当时的方言资料和实际调查各地方言后整理成书。
《方言》经东晋郭璞注释之后流传至今。
今本《方言》计13卷,收的词条计有675条,大体轮廓可能仿《尔雅》体例,所收词汇虽不标门类,但基本上是按内容分类编排的。
释词一般是先列举一些不同方言的同义词,然后用一个通行地区广泛的词来加以解释,以下大都还要说明某词属于某地方言。
也有时先提出一个通名,然后说明在不同方言中的不同名称。
4、刘熙:(生卒年不详),东汉经学家,训诂学家。
《释名》和《孟子注》(今已不传)。
教材175、144页《释名》体例仿《尔雅》,按词义的内容分卷,共分27卷。
[VIP专享]古代汉语翻译
第三章词汇P99颖考叔为颖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
公赐之食,食舍肉。
公问之。
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公曰:“尔有母遗,?我独无!”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颖考叔(郑大夫)是颖谷(地名)封人(镇守边疆的官职),听到这件事,有东西献给郑庄公。
庄公赏赐给他酒肉,(颖考叔)进食时把肉放在一边。
庄公问他为什么这样,颖考叔答道:“小人有个老娘,我吃的东西她都尝过,只是不曾品尝过君王宫中带汁的肉食,请允许我带回去给她吃。
”庄公说:“你有个母亲可以孝敬,唯独我偏偏没有!”颖考叔说:“冒昧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庄公告诉他缘故,并且告诉他后悔的心情。
颖考叔答道:“您在这件事上忧虑什么呢?如果挖掘土地达到泉水,从隧道中相见,谁说不是这样呢(既可母子相见,又不算违背誓言)?”庄公依了他的话。
庄公进入隧道赋诗:“大隧道之中相见,那快乐啊!真是暖融融的。
”姜氏走出隧道进而赋诗:“大隧道之外相见,多么快乐啊!”从此作为母亲和儿子像当初一样。
P10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雎鸠关关地对唱,栖息在黄河上面的小岛。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桃花盛开,色彩鲜艳如火。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一望无垠的落叶树木萧萧地落下。
古者重语,皆为形容之词,有单举其文,与重语同义者,如‘肃肃,敬也’,‘丕丕,大也’,只言“肃”、只言‘丕’,亦为“敬也”、“大也”;有单举其文即与重语异义者,如‘坎坎,喜也’,‘居居,恶也’,只言‘坎’,只言‘居’,则非“喜”与“恶”矣。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燕子天上飞翔,参差舒展翅膀。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走了又走,不停地走,和你活生生地离别。
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
每一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每一座山都披上落日的余晖。
2.连绵词今闽越王狼戾不仁。
《古代汉语》知识点汇总
《古代汉语》知识点汇总《古代汉语》第一章文字第一节繁简字繁简字是繁体字和简体字的合称。
一个字的笔画较简的形体,如果其合法地位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正式承认,这就是规范的简体字;那个笔画较繁的形体是繁体字。
繁体字与简体字的关系:-少量简化字是现代新造的,在用繁体字印刷的古书中根本不会出现。
1有的简化字由繁体字之间的部分形体而来:肮一肮(替换形符)补一补(替换声符)汉一汉(用符号替换繁体字的部份形体)2有的简化字由繁体字省减部分形体而来:奋一奋飞一飞儿一儿3有的简化字由繁体字的草书楷化而来:乐一乐为一篇头一头4没有形体关系,从不同角度或用新的偏旁重新构形:体一体丛一丛惊一惊二大量简体字古已有之,跟繁体字有一定关系。
1原本是异体字:礼一礼(〃礼〃字见《玉篇》)粮一粮(〃粮〃见《墨子・非攻中》)2原本是古今字:舍一舍卷一卷3古书上曾借用过:夸一夸(在〃自大”的意思上借用过)三在古书上原本是意义不相干的两个字,现在把笔画较简的字拉来充当笔画较繁的字的简化字,以简代繁,混舄一个。
1同音代用:丑一丑姜一姜谷一毂2音近代用:斗一斗3并无音同、音近的关系:适ku6—适shi腊xi—腊Ia第二节通假字通假字某个词有了自己的书写符号,却偏不用它,而是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用以代替它的字就是通假字,被替代的字就是本字。
如:常一尝,而一能。
通假字的条件I语音条件即在那个时代两字的读音必须相同或相近,即其声母、韵部必须相同或相近。
2文献条件,即在那个时代的其他文献中也有类似的用例,而不是孤例,〃揆之本文而协,验之他卷而通〃O通假字与本字的关系:1对应关系:一个通假字可以和一个或多个被通假字相通。
如:与可和誉、旗、举、舆、欤、异七字相通。
a许多通假字,甲可通乙,乙亦可通甲。
如:饰一饬功一攻缪一穆辨一辩以一已焉一谓b有的祇能甲通乙,而乙不能通甲。
如:蚤一早罢一疲3形体结构上的关系:a有的通假字与被通假字是包容关系。
如:几一机、饥卜一赴义一仪、议千一阡女一如、汝b被通假字篇通假字所包容。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注释商兑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注释商兑摘要: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体例完备,内容丰富,是众多院校古汉语课程的首选教材,几经修订再版之后更臻完善。
但或由于时代之特殊,或由于工具之落后等多重因素,其第一册文选注释尚有一些疏漏可商之处。
如“阙地及泉”之“阙”,“为之箪食与肉”之“食”,“奉厚而无劳”之“奉”,“皆欲赴愬于王”之“愬”,等四则注解,皆可进行商榷补正。
关键字:王力;古代汉语;注释一、阙《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11(2015.4重印)]]12此句中的“阙”,王力《古代汉语》教材注释为“阙,挖”。
注释不妥,“阙”应当是在与“掘”通假的条件下,才表示“挖、挖掘”之义,教材应注明两字通假关系。
字义上,“阙”甲骨文与金文未见,篆文为形声字,从门,欮声。
《说文》:“阙,门观也。
”[[[]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78.3北京第四次印刷]]《尔雅》:“观谓之阙。
”[[[] 郭璞.尔雅.[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2(2018.11.11重印)]]可见阙初名“门观”,意指宫门、城门两侧的高台。
引申为宫殿、宫廷。
汉王褒《四子讲德论》:“是以海内欢慕,莫不风驰雨集,袭杂并至,填庭溢阙。
”又通“缺”,豁口、缝隙。
《孙子兵法·军争》:“归师勿遏,围师必阙。
”亦表缺少、空缺。
班固《<两都赋〉序》:“斯事虽小,然先臣之旧式,国家之遗美,不可阙也。
”又通“掘”,音jué。
而“掘,搰也。
”即“挖,掘出”之义。
可以看出,“阙”通“掘”,意为“挖掘”。
读音上,据《说文解字注》,“阙”去月切,十五部,“掘”衢勿切,十五部,可见这两字读音属于同一韵部,读音相近且和语义无联系,具备通假条件。
综上,“阙”字应是被借用来代替“掘”字,表示“挖”这个意义。
更多例证如:(1)北京大学郭锡良教授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和南京大学高小方教授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都将“阙”注为:阙,通“掘”,挖。
《古代汉语(1)》2018-2019期末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1)》2018-2019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6分)1.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典是东汉____所撰写的____,该书开创了____编字法,此外,该书收录的字头属于____字形。
2.通假字和假借字有所区别,通假字是有本字的借用,假借字是没有本字的借用。
比如《鸿门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蚤”属于____,“女”汝”在表示指称代词时属于____。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繁体字进行了一系列的简化,我们研究古代汉语,要具备识繁写简的能力,繁体字“植”、“舆”、“後”相对应的简化字分别为____、____、____。
4.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
5.古代汉语中,根据谓语的性质可以对句子进行分类。
以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是____,以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是____,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表示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句子是____。
二、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词(34分)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语法问题(30分)(一)指出下列哪个词具有词类活用的用法,并说明活用作什么词,什么意义o(每词3分-共5小题6个词18分)22.今君有戋戋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23.项伯杀人,臣活之。
2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5.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6.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二)指出以下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
(共5小题6个前置宾语12分)27.敢问何谓也?28.诗日:“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129.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30.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3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4、将以下古文译成现代汉语(20分)32.晋平公问于师旷日:“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日:“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日:“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勤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勤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勤学,如炳烛之明。
古代汉语第一册王力主编原文及翻译
《古代汉语》原文及翻译一、第一单元文选《左传》(一)、郑伯克段于焉(僖公元年)初①,郑武公娶于申②,日武姜③。
生庄公及共叔段④。
庄公寤生⑤,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⑥。
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⑦,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⑧。
公曰:“制,岩邑也⑨,虢叔死焉⑩,伦邑唯命⑾。
”请京⑿,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⒀:“都,城过百雉⒁,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⒂;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⒃。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⒄?”对曰:“姜氏何厌之有⒅?不如早为之所⒆,无使滋蔓。
蔓,难图也⒇”。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21),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22)。
公于吕曰(23):“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24)。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25),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26)。
子封曰:“可矣。
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昵(27)”,厚将崩。
”?大叔完聚(28),缮甲兵,具卒乘(29),将袭郑。
夫人将启之(30)。
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31)。
京叛大叔段。
段人于鄢“。
公伐诸鄢。
五月辛丑32),大叔出奔共。
?遂置姜氏于城颍(34),而誓之日:“不及黄泉,无相见也(35)。
”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36),闻之,有献于公。
公赐之食。
食舍肉(37)。
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君之羲(38)。
请以遗之(39)。
”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40)!”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41),遂而相见(42),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公入而赋(43):“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44)!”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45)!”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46):“颖考叔,纯孝也。
爱其母,施及庄公(47)。
古代汉语第一册
古代汉语资料常识第一讲绪论本讲主要介绍了什么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这门中文专业基础课的性质、内容、学习要点,教材的特点,学生应当采用的学习方法,以及期末的考核形式。
旨在使初学者对本课程有一个概略的了解,以指导学生有针对性、有实效地进行学习。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一、什么是古代汉语(一)汉语发展的分期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
关于汉语的分期,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上古汉语——先秦两汉时期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近古汉语——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前现代汉语——“五四”运动以来至今由于古代的口语无从寻觅,所以对于古代汉语的了解,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只能是古代的书面语。
本门课程学习的古代汉语,自然也只能是古代的书面语。
(二)汉语的古代书面语系统汉语的古代书面语有两个系统: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以及。
这些书面语统称为文言。
现在仅保存在先秦到汉代的作品里。
如儒家经典《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周礼》、《仪礼》、《礼记》等,诸子作品如《老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之类,以及一些史籍里。
如唐宋八大家和元明清文人的仿古文言作品等。
现在仅保存在先秦到汉代的作品里。
如儒家经典《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周礼》、《仪礼》、《礼记》等,诸子作品如《老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之类,以及一些史籍里。
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
如古代的白话小说。
本门课程学习的内容只限于文言。
二、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一)明确古代汉语课作为语言课的性质说起古代汉语课的学习,人们往往笼统地称之为“学古文”。
确实,这门课的学习要和大量的文言文打交道。
但是,古代汉语课的“学古文”,同其他课程如古代文学作品课的“学古文”,是不一样的。
例如同样是一篇先秦历史散文,古代文学作品课讨论的是它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人物形象等问题。
古代汉语[1]
第一单元文史工具书介绍一、字典1、含义:字典是一种以解释汉字形、音、义为对象的工具书。
2、代表工具书:《说文解字》4(名词解释)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是我国历史上的一部字典,也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字学著作。
全书十五篇,共收字9353个,重文1163个。
正文所收字基本是秦时通用的小篆,也有少数为战国古文。
该书首创部首分类法,从小篆形体构造中离析出540个部首,用他们分别统率所收字。
部首根据形体相近的原则系联起来,各部所收字根据意义类别排列。
说解是先解释字的本义,然后分析字的形体构造,有少数生僻字还注有读音。
版本:大徐本:北宋初,徐铉等人校订《说文》,增加少量解释和新附字,并附上《唐韵》的反切,这就是后世通行的《说文解字》,世称大徐本。
小徐本:徐铉的弟弟徐锴也对《说文》做了校勘,并对原文作了注解,撰成《说文系传》四十卷,世称“小徐本”。
说文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释例》、《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康熙字典》清代张玉书、陈廷敬编纂。
这是我国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大型工具书,它以收字多,体例严谨见长。
全书共收字47035个。
明代梅膺祚的《字汇》将《说文》所创的540个部首合并为214个,《康熙字典》承用了这214个部首。
部首按照笔画数目为序排列,各部所收字也是按笔画数目为序排列。
他的释字体例是先注音后释义,注音是每个字下面列出历代主要韵书的反切,释义是首列《说文》的说解,其他字书和古书传注中对该字的解释也多被引用。
《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
收字增加到四万八千多个。
其编排也是按部首分为214部,查检方法同《康熙字典》大体相同。
体例较《康熙字典》有所改进:1、注音在反切之后加直音,并说明所属韵部。
2、字义解释用(一)(二)(三)等数字标出义项,有多少义项,就有多少条解释。
3、吸收了清代乾嘉学者的学术成就。
《汉语大字典》徐中舒主编。
收字多达五万四千六百七十八个(54678)个。
【最终上传版】2020.09.06+理论精讲-古代汉语1(讲义+笔记)
理论精讲-古代汉语1(讲义)01你还记得吗?小作业1.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是现在的学校好呢?还是原来的学校好?”老师问一位新转校来的学生。
B.《红色歌曲,唱响广安》活动,表达了广安人民对红色历史的缅怀,对革命英雄的崇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C.“我觉得张老师讲得很好,”他说。
“下一次我还要去听张老师的课。
”D.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小作业2.语文的学习中一个标点符号就能起到关键的作用,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中“‘晚了!爸!’我硬着头皮说。
”让我们体会到了孩子对父亲的关怀。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下面标点使用正确的是()。
A.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B.他是真的没有听到我的话呢?还是故意装作没听见?C.《中庸》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D.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从小事做起,力求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小作业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国家主席习近平说:“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B.昨天的作业太多了,能全部完成的同学,只不过占全班十分之二三。
C.可是实在的,我家吃的东西多,连北平寄来的金丝蜜枣、巧克力都吃过,对于花生、桂圆、松糖等……已经不稀罕了。
D.中国古代有“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说法(《孟子·离娄下》),一家一族的兴衰荣枯,一朝一代的兴旺更替,正是这一规律的反映。
小作业1.下列句子中所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野花遍地是:杂拌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B.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C.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得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古代汉语1——精选推荐
古代汉语1⼀、基础1、⼯具书是根据⼀定的社会需要,以特定的编排形式和检索⽅法,为⼈类迅速提供某⽅⾯的基本知识或资料线索,专供查阅的特定类型的图书。
2、⼯具书的特征及功⽤:(1)特征:查考性、概括性、易检性。
(2)功⽤:A⼯具书是读书治学的⼯具B⼯具书是传播思想和⽂化的⼯具C⼯具书是教育⼯作者做好教学⼯作的⼯具。
3、⼯具书的种类:(1).字典、词典:字典—解释字的形、⾳、义及其⽤法的⼯具书。
词典—解释词语的概念、意义及其⽤法的⼯具书。
(2).类书、政书(3).年鉴、⼿册(4).⽬录、索引(5).表谱、图录4、汉语字典的汉字排列法(1).⾳序法——按读⾳顺序排列汉字优点:检字的速度快缺点:不知或读不准⾳则不能检字(2).部⾸法——按部⾸归类排列汉字优点:不会读也可以检字缺点:检字的速度较慢(3).号码法——按由笔形得来的数字号码排列汉字(四⾓号码)优点:检字的速度快缺点:难于掌握5、⼏种常⽤的⼯具书【1】.查检字⾳、字义(1)《说⽂解字》编排体例:按部⾸的不同分为540部,每部之内的所属字⼤体上是以义为序,依义相聚。
说解体例:先释义,后解形,再注⾳。
以秦汉通⾏的篆书为对象进⾏的,间或举出古⽂和籀⽂,为后⼈认识和研究古代汉字提供了⼀定的条件。
缺点和局限:对⼀些字的解释有历史唯⼼主义和封建思想;对⼀些字形的解释不正确,失于穿凿。
(2)《尔雅》我国古代最早的⼀部词典。
作者说法不⼀。
全书共3卷,20篇。
编排体例:按所释词的内容分为19类解说体例:对词采取同义归类、总括解释的⽅法。
局限:对总括性的解释往往流于粗疏简略。
(3)《康熙字典》编排体例:⽤214个部⾸编排汉字,部⾸以笔画为序。
将各部⾸分别归⼊以⼗⼆地⽀命名的⼗⼆集中,每集⼜分上中下三卷。
释字体例:先注⾳,后释义,各义之下⼀般引古书为证。
注⾳⽅法:反切法、直⾳法、叶⾳法不⾜:错误较多。
(4)《汉语⼤字典》字形:反映字形演变过程,列出有代表性的甲⾻⽂、⾦⽂、⼩篆、⾪书等形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字词解释(20分)书本中个人复习
2、翻译(10分)
3、默写(10分)
4、阅读(20分)课外
5、标点(10分)课外
6、翻译短文(15分)课外
7、填空
8、平仄格式
9、词性与意义(用法)课外
10、简答题
(一):题型七“填空题”三中类型知识点:
1、注本类:
1)《韩非子》:现存55篇、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今人陈奇猷《韩非子集释》;梁启
雄《韩子浅解》
2)《论语》:《论语注疏》(魏何晏集解,宋刑昺疏);宋朱熹《论语集注》;清刘宝楠
《论语正义》;今人杨伯峻《论语译注》
3)《孟子》:《十三经注疏》本(东汉赵岐注,宋孙奭疏);宋朱熹《四书集注》;清焦
循《孟子正义》;今人杨伯峻《孟子译注》
4)《诗经》:305篇。
《毛诗正义》(汉毛亨传,东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诗集传》
(宋朱熹著);《诗毛氏传疏》(清陈奂著);《毛诗传笺通释》(清马瑞辰著)
5)《荀子》:《荀子》有唐代的杨倞注。
现在通行的注本是清王先谦的《荀子集解》。
今人梁启雄《荀子简释》
6)《墨子》:清孙诒让的《墨子间诂》
7)《庄子》:内七篇,外十五篇,杂篇三十三篇。
清王先谦《庄子集解》;郭庆藩《庄
子集释》;今人刘武《庄子集解内篇补正》;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
8)《左传》:《十三经注疏》中的《春秋左传注疏》(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
9)《史记》:最通行的是所谓“三家注”本: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唐司马贞《史记
索隐》、张守节《史记正义》。
10)《汉书》:早在东汉末年,服虔、应劭就给《汉书》作过音义。
目前通行的《汉书》,
有唐颜师古的注本和清王先谦的《汉书补注》
补:
11)《老子》:魏时王弼的《老子注》和后人假托题作“河上公撰”的《老子章句》。
今
人马叙伦的《老子校诂》、高亨的《老子正诂》。
12)《楚辞》: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宋朱熹《楚辞集注》、请蒋
骥《山带阁注楚辞。
13)十三经:儒家的十三部经书,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
、《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2、术语类:
1)读若、读如:这两个术语一般是用来注音。
有时其作用与“读曰”、“读为”相同,也
用来说明假借字。
2)读为、读曰:这两个术语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
3)疏、正义:作者不仅解释正文,而且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这种注解一般叫做“疏”,
也叫“正义”。
4)如字:关于注音的术语。
古书上某字注以“如字”,通常是告诉读者,在这特定的上下
文里,这个字要按照它本来的读音读。
5)读破:同一个字形因意义不同而有两个或几个读音的时候,不照习惯上最通常的读音
来读,叫做“读破”。
6)直音法:用同音字来注音的方法。
7)反切: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成为“某某切”,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
合成被注字的音。
8)集注、集解:一部重要的古代作品,注解的人常常很多,后来就有人把各家的注选集
在一起,再加上自己的注解,成为集注或集解。
9)声训:又称音训。
是指通过语音分析词义,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字义,推求
字义的来源,说明其命名的原由。
声训可分为4种:同音、双声、叠韵和音转相近。
10)衍文:“衍文”简称“衍”,也叫“衍字”。
这个术语用来指明古籍中多出了文字的现
象。
11)脱文:“脱文”简称“脱”,也叫“脱字”。
这个术语专指古籍中脱落了文字的现象。
12)平水韵:《广韵》共206韵,分韵太细。
唐代曾规定相近的韵可以“同用”,南宋平水
刘渊把同用的韵合并起来,成为107韵,后人减为106韵,这106韵被成为平水韵,一般叫做“诗韵”。
13)失黏:不合乎黏的规则的,叫“失黏”。
(所谓粘,即上联对句与下联出句平仄类型一
致)
14)失对:不合乎对的规则的,叫“失对”。
15)流水对:流水对是说相对的两句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意思连贯下来。
出
句和对句不是两句话而是一句话。
16)借对:借对是说一个词有两个以上的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
的乙义或丙义来与另一词相对。
17)近体诗:又叫今体诗、格律诗,有一定的格律,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
近体诗是唐
代以后的主要诗体。
18)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约束。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
19)近体诗押韵:近体诗一般只押平声韵,仄韵的近体诗非常罕见。
近体诗用韵的要求很
严格,无论律诗、长律或绝句,都必须一韵到底,而且不许邻韵通押。
20)中古的声韵调:
a.声:就是声母,还有声组、声类、字母、组、母等名称
五音:指声母按发音部位分成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五类
七音:在五音的基础上,又分为半舌音、半齿音两类
字母:声母的代表字
b.韵部:按照各个韵目,类聚反切和被切字,以为诗文押韵检查字词之用,就成为韵书。
代表:《广韵》206韵(以隋代陆法言《切韵》为基础)
金代平水人刘渊编《诗韵》(《平水韵》),共106韵(这106韵为写诗的依据)
c.调类:四声八调(平、上、去、入四声,又依据声母的清浊各分为二)
大致中古清平归于普通话阴平,浊平归于普通话阳平,清上和一部分浊上归于普通话上声,去声和一部分浊上归于普通话去声,清入归于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浊入归于
普通话阳平和去声。
21)五言律诗以首句不入韵为正轨以仄起式为常见
22)七言律诗以首句入韵为正轨。
3、骈体文:
1:发展:骈体文是汉以后产生的特殊文体。
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因
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
骈体文从魏晋才开始形成,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代,这时候骈体文成为文章的正宗。
唐宋以后骈体文的正统地位被“古文”代替了。
2:语言方面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二)题型八“平仄格式”(8分)
五言:
仄起式:平起式:
首句不入韵首句入韵首句不入韵首句入韵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七言:
仄起式:平起式:
首句不入韵首句入韵首句不入韵首句入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三)题型十“简答题”
1、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
从两方面回答:
1:什么是古体诗,什么是近体诗。
唐以后的诗体,从格律上看,大致可以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两类。
近体诗又叫今体诗,它有一定的格律。
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2:两方面的对比。
⑴句数:古体诗的句数是不限的;近体诗的句数是固定的:一般律诗都是八句,律绝都是四句,超过八句的叫长律,又叫排律,一般都是五言诗。
⑵押韵:近体诗一般只押平声韵,仄韵的近体诗非常罕见;古体诗既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在仄声韵中还要上、去、入,不同声调一般不能押韵);近体诗用韵的要求很严格,无论律诗、长律或绝句,都必须一韵到底,不能出韵,不许邻韵通押;古体诗押韵比近体诗宽,邻近的韵可以通押,也可以换韵。
⑶平仄:平仄是形成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
律诗讲究粘对和拗救,避免孤平。
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都形成了平起式、仄起式两种基本的平仄格式,古体诗的平仄没有任何规定。
⑷对仗:近体诗中间两联规定要用对仗,首尾两联可用可不用,但极少全首都用的。
长律首联对仗可用可不用,中间各联一律用对仗,尾联不对仗。
律绝一般完全不用对仗,也有首联对仗的。
近体诗的对仗只要求字面相对,不要求句法结构相同。
古体诗可以用对仗,也可以不用,用对仗也不求工整,并且不避同字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