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本的古文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课本古诗文

高中语文课本古诗文

高中语文课本古诗文高中语文课本必背古诗文【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荆轲刺秦王(诀别场景)《战国策》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必修二】诗经·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诗三首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电子课本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电子课本

(完整word版)⼈教版⾼中语⽂必修⼀⾄必修五⽂⾔⽂电⼦课本必修⼀1、《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于郑伯⽈:“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之壮也,犹不如⼈;今⽼矣,⽆能为也已。

”公⽈:“吾不能早⽤⼦,今急⽽求⼦,是寡⼈之过也。

然郑亡,⼦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出,见秦伯,⽈:“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盟。

使杞⼦、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犯请击之,公⽈:“不可。

微夫⼈之⼒不及此。

因⼈之⼒⽽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2、《荆轲刺秦王》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燕南界。

太⼦丹恐惧,乃请荆卿⽈:“秦兵旦暮渡易⽔,则虽欲长侍⾜下,岂可得哉?”荆卿⽈:“微太⼦⾔,⾂愿得谒之,今⾏⽽⽆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千⽄,⾢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乃得有以报太⼦。

”太⼦⽈:“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之私,⽽伤长者之意,愿⾜下更虑之!”荆轲知太⼦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之⾸,⾦千⽄,⾢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吾每念,常痛于⾻髓,顾计不知所出⽿!”轲⽈:“今有⼀⾔,可以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为之奈何?”荆轲⽈:“愿得将军之⾸以献秦,秦王必喜⽽善见⾂。

⾂左⼿把其袖,⽽右⼿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进⽈:“此⾂⽇夜切齿拊⼼也,乃今得闻教!”遂⾃刎。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课后文言文及注解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课后文言文及注解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课后文言文及注解文言文作为中学语文课程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课后文言文及注解,旨在让学生深入理解古代文化和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

本文将对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课后文言文及注解进行分析和展示。

第一篇文言文:《岳阳楼记》《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所作,以描写岳阳楼为主线,展示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对历史变迁的思考。

这篇文章以景写意,通过描绘岳阳楼的壮观景色和通过楼上楼下流动的人群,明确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范仲淹以细致生动的描写,勾勒出岳阳楼的壮美景色,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他通过对楼上楼下人物的描写,展现了百姓的团结、勤劳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第二篇文言文:《虞美人》《虞美人》是南朝梁代文学家张籍所作,以双调词的形式表达了对虞姬及其悲剧命运的歌颂和哀悼。

这篇文言文通过对虞姬的爱情悲剧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纷乱时代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词意缠绵悱恻,文字含蓄而真挚,让人感受到述说者对故事中人物的同情和怜悯之情。

第三篇文言文:《岁寒三友图》《岁寒三友图》是明代文学家文徵明所作,通过对松、竹、梅这三种寒植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品格高洁、坚韧不拔精神的歌颂。

这篇文言文以写实手法描绘了松、竹、梅这三种植物在严寒冬天中生长的情景,展示了它们的坚强和顽强生命力。

文中既有对奇松异竹的赞美,也有对文人士大夫的批评,寓意深远,让人对自身的人生追求有所启示。

以上便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些课后文言文及注解的简要分析。

通过学习这些文言文,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古文阅读和理解能力,同时也能了解古代文化和思维方式。

教材中的注解更是对古文中生字、疑难句等进行解释和注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涵和意蕴。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这些文言文课后习题,通过不断阅读、理解与分析,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和修养。

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电子课本

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电子课本

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电子课本-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必修一1、《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2、《荆轲刺秦王》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高中语文课本必背古诗文(含必修及选修)(内容最全+格式精排)

高中语文课本必背古诗文(含必修及选修)(内容最全+格式精排)

高中语文课本必背古诗文(含必修及选修)目录【必修一】 (3)《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3)诗两首 (3)《雨巷》戴望舒 (3)《荆轲刺秦王》(诀别场景)《战国策》 (6)《鸿门宴》司马迁 (6)《记念刘和珍君》(背诵二、四节)鲁迅 (7)【必修二】 (8)《荷塘月色》朱自清 (8)《诗经.氓》 (8)《诗经.采薇》 (9)《离骚》屈原 (9)《孔雀东南飞》《玉台新咏》 (10)诗三首 (11)《兰亭集序》王羲之 (11)《赤壁赋》苏轼 (12)《游褒禅山记》(第3段)王安石 (12)【必修三】 (13)《蜀道难》李白 (13)杜甫诗三首 (13)《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14)《李商隐诗两首》 (14)锦瑟 (14)《马嵬》(其二) (15)《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15)《劝学》《荀子》 (15)《过秦论》(最后3段)贾谊 (16)《师说》唐代.韩愈 (16)【必修四】 (17)《窦娥冤》元关汉卿 (17)柳永词两首 (18)苏轼词两首 (18)辛弃疾词两首 (19)李清照词两首 (19)《廉颇蔺相如列传》(最后5段)司马迁 (19)【必修五】 (20)《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 (20)《滕王阁序》(第2、3段)王勃 (20)《逍遥游》(节选) 先秦:庄周 (21)《陈情表》李密 (22)【《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选修) (22)《湘夫人》屈原 (22)《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23)《蜀相》杜甫 (23)《夜归鹿门歌》孟浩然 (23)《梦游天吟留别》李白 (23)《登岳阳楼》杜甫 (24)《菩萨蛮》(其二)韦庄 (24)《阁夜》杜甫 (24)《李凭箜篌引》李贺 (24)《虞美人》李煜 (24)《苏幕遮》周邦彦 (24)《阿房宫赋》杜牧 (24)《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 (25)【《先秦诸子选读》】 (25)《论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第一、三、六、七、八、九、十一、十二则) (25)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高中语文教材背诵篇目

高中语文教材背诵篇目

统编教材高考必背必考的古诗文篇目共60篇,其中文言文20篇,古诗词40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中附录1《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目录如下:(一)必修(10篇)1.《论语》十二章(教材+课标,选必上二单元)(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3)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4)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5)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6)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8)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10)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1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12)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2.劝学(荀子)(教材+课标,必修上六单元)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注意:应按照教材写简笔的“车”加上“柔”字)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高中语文必背文言文

高中语文必背文言文

高中语文必背文言文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文言文,可以增加对古代文化的了解,提高语文水平和阅读能力。

下面是几篇高中语文必背的文言文作品。

一、《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友来远方,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的言论之一。

孔子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言行举止中的君子风范,对于理解古代儒家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二、《史记·滑稽列传》重者视之轻,轻者视之重,众人称其父,独子先之。

《史记·滑稽列传》是我国古代历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一部史书,其中的这段文字以简短的句子道出了人们对待事物的不同看法,通过滑稽的手法展示了人性中的矛盾和嘲笑。

三、《红楼梦·薛宝钗嫁与湘亲王》儿女之情,可见由此。

虽闹情时,只总是兄嫂自然。

至到日后思想,总以兄嫂自然。

《红楼梦·薛宝钗嫁与湘亲王》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的代表作品,这段文字以幽默生动的语言描写了薛宝钗和湘亲王的婚姻生活,展现了兄嫂之间的深厚情感和相互理解。

四、《西游记·孙悟空大闹天宫》通至三十三,好风平路通**。

三十三皆是名山佳地。

即至北天门时,不见平路,亦不见名山佳地。

只见一堵大黑墙,缀了门户,其上写着【帝王俱欢喜】六个大字。

诗云【诸位都看这门人方进去也】。

《西游记·孙悟空大闹天宫》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的代表作,这段文字描绘了孙悟空闹天宫的情节,以幽默的笔调展示了孙悟空英勇无畏的形象。

五、《资治通鉴·唐太宗负荆请罪》太宗负荆请罪,诸臣皆哭。

帝曰:“臣与卿,夫妇之情,岂唯尔与我耶?”后主惩士无状,杀君无义。

若以群臣皆如阿儿尔,唐亡不过数年矣。

《资治通鉴·唐太宗负荆请罪》是宋代史学家司马光的著作,这段文字记录了唐太宗李世民负荆请罪的场景,以及他对臣子的赞赏与称赞,表达了君臣之间的深厚情感和忠诚精神。

高中语文课本必背古诗文(含必修及选修)

高中语文课本必背古诗文(含必修及选修)

高中语文课本必背古诗文(含必修及选修)高中语文课本必背古诗文(含必修及选修)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瑰宝,也是高中语文课本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必背古诗文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中语文课本中必背的古诗文,包括必修和选修的内容。

一、必修古诗文1.《离骚》- 屈原古代文学名篇《离骚》,写的是楚国政治乱世时期的离愁别绪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该篇以其优美的辞章和深刻的哲理被广大读者所熟知和传诵。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王维的这首诗是写给自己远在山东的亲兄弟的,通过诗人在饮酒、登山等活动中对远方亲友的思念,表达了乡情和对故乡的热爱。

3.《寻隐者不遇》- 贾岛这首诗描写了一个诗人寻找优秀隐士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中的隐士生活的向往,并对现实中的失望进行了讽刺。

4.《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白居易在这首诗中以描写春天的美景为主线,以西湖美景为背景,以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二、选修古诗文1.《三衢道中》- 杨万里该诗是杨万里写给一位远方友人的,通过描述三衢道中的自然风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喜欢田园生活和追求自由自在的心态。

2.《雁门太守行》- 杜牧这首诗描绘了雁门太守辞职回乡的过程,通过太守的心理变化和对家乡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失望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李白的这首诗写了自己送好友孟浩然东游的情景,通过对友情的描写和对离别的感伤,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壮志的珍视。

4.《春望》- 杜甫杜甫的《春望》描绘了唐代末年社会的凄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痛惜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对良好社会的向往。

这些必背古诗文代表了中华古代文化和文学的优秀精华,通过背诵和理解这些古诗文,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同时,这些古诗文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文学素养。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必背古诗文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必背古诗文汇总

⾼中语⽂必修课本必背古诗⽂汇总 在⾼中语⽂考纲要求中,必修课本有很多需要学⽣背诵的古诗⽂,下⾯是店铺给⼤家带来的⾼中语⽂必修课本必背古诗⽂,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语⽂必修课本必背古诗⽂:⾼⼀ 沁园春长沙⽑泽东 独⽴寒秋,湘江北去,橘⼦洲头。

看万⼭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由。

怅寥廓,问苍茫⼤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意⽓,挥斥⽅遒。

指点江⼭,激扬⽂字,粪⼟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浪遏飞⾈? 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露为霜。

所谓伊⼈,在⽔⼀⽅。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中央。

蒹葭萋萋,⽩露未晞。

所谓伊⼈,在⽔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中坻。

蒹葭采采,⽩露未已。

所谓伊⼈,在⽔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中沚。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境,⽽⽆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远地⾃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

登⾦陵凤凰台李⽩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冠成古丘。

三⼭半落青天外,⼀⽔中分⽩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长安不见使⼈愁。

⼋声⽢州柳永 对潇潇暮⾬洒江天,⼀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唯有长江⽔,⽆语东流。

不忍登⾼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妆楼颙望,误⼏回天际识归⾈。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龙吟·登建康赏⼼亭⾟弃疾 楚天千⾥清秋,⽔随天去秋⽆际。

遥岑远⽬,献愁供恨,⽟簪螺髻。

落⽇楼头,断鸿声⾥,江南游⼦。

把吴钩看了,栏⼲拍遍,⽆⼈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

可惜流年,忧愁风⾬,树犹如此。

倩何⼈、唤取红⼱翠袖,揾英雄泪? 登快阁黄庭坚 痴⼉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高中语文课本必背古诗文(含必修及选修)

高中语文课本必背古诗文(含必修及选修)

高中语文课本必背古诗文(含必修及选修)高中语文课本必背古诗文【必修一】沁园春 XX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荆轲刺秦王(诀别场景)《战国策》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必修二】诗经·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诗三首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文及长篇诗歌汇编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文及长篇诗歌汇编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文及长篇诗歌汇编必修上1.《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2.《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电子课本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电子课本

必修一1、《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2、《荆轲刺秦王》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2024高中语文新课标文言文必背篇目

2024高中语文新课标文言文必背篇目

2024高中语文新课标文言文必背篇目1.《师说》——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2.《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高中学生文言文必读:人教版

高中学生文言文必读:人教版

高中学生文言文必读:人教版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高中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我们根据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精选了部分文言文进行深入学习。

以下是高中学生文言文必读篇目。

一、教材篇目根据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我们将文言文分为以下几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若干篇目。

第一单元:古代诗歌1. 《诗经·关雎》2. 《诗经·硕鼠》3. 《诗经·伐檀》4. 《诗经·静女》5. 《诗经·君子于役》第二单元:古代散文1.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2. 《左传·宣公十一年》3. 《左传·成公二年》4. 《左传·昭公四年》5. 《左传·哀公十六年》第三单元:唐宋八大家1.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2. 欧阳修《秋声赋》3. 苏轼《赤壁赋》4. 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5. 曾巩《岳阳楼记》第四单元:明清新派1. 归有光《项脊轩志》2. 魏学洢《与朱子明书》3. 汤显祖《牡丹亭·序》4. 蒲松龄《聊斋志异·序》5.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序》二、拓展篇目除了上述篇目外,我们还推荐以下拓展篇目,以丰富学生的文言文阅读体验。

1. 《庄子·逍遥游》2. 《孟子·告子下》3. 《史记·留侯世家》4. 《史记·淮阴侯列传》5. 《资治通鉴·唐纪》三、学习方法1. 熟读背诵:要求学生熟练地朗读和背诵每篇课文,加深对文言文语言和文化的理解。

2. 字词解析:对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进行详细解析,掌握词义、用法和词性。

3. 句子结构:分析句子结构,熟悉主谓宾、定状补等成分的用法。

4. 文章主旨:把握文章主旨,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5. 文化背景:了解文言文背后的历史、文化和哲学思想,提高文化素养。

通过以上学习方法,相信高中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提高自己的文言文水平。

高中语文课本所有文言文

高中语文课本所有文言文

【必修上】
10 劝学/荀子(背诵)
*师说/韩愈(背第一段)(观止)
16 赤壁赋/苏轼(背诵)(观止,即《前赤壁赋》)*登泰山记/姚鼐
【必修下】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背诵)*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庖丁解牛/《庄子》
2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观止)
3 *鸿门宴/司马迁
4 《窦娥冤》(节选)/关汉卿
11 谏逐客书/李斯(观止)
*与妻书/林觉民
13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
14 促织/蒲松龄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
15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观止)
*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16 阿房宫赋/杜牧(背诵)(观止)*六国论/苏洵(背诵)(观止)【选择性必修上】
4 《论语》十二章(背诵)
大学之道/《礼记》(背诵)
*人皆有不忍之心/《孟子》
5 《老子》四章(背诵)
*五石之瓠/《庄子》
6 *兼爱/《墨子》
【选择性必修中】
9 屈原列传/司马迁(背诵第三段)(观止)
10 *苏武传/班固
11 过秦论/贾谊(背诵)(观止)
*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观止)
【选择性必修下】
9 陈情表/李密(背诵)(观止)
*项脊轩志/归有光
10 兰亭集序/王羲之(背诵)(观止)
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观止)
11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观止)
12 *石钟山记/苏轼(观止)。

高中语文全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高中语文全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高中语文全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节选)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劝学秋水过秦论鸿门宴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第二册谏太宗十思疏腾王阁序师说阿房宫赋六国论游褒禅山记伶官传序石钟山记项脊轩志五人墓碑记登泰山记病梅馆记第三册卫风·氓秦风·无衣邶风·静女离骚(节选)孔雀东南飞(并序)迢迢牵牛星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琵琶行(并序)山居秋暝登高蜀相书愤虞美人雨霖铃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扬州慢声声慢陈情表祭十二郎文赤壁赋第四册逍遥游(节选)促织柳毅传(节选)第五册蜀道难将进酒兵车行客至旅夜书怀咏怀古迹(其三)阁夜登岳阳楼齐桓晋文之事庄暴见孟子孟子见梁襄王齐人有一妻一妾奕秋第六册报任安书(节选)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屈原列传(节选)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烛之武退秦师《左传》原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译文: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这是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

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电子课本

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电子课本

必修一1、《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2、《荆轲刺秦王》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电子课本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电子课本

必修一1、《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泛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2、《荆轲刺秦王》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

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电子课本

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电子课本

必修一1、"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伯曰:"国危矣,假设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晋围*,*既知亡矣。

假设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假设舍*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又欲肆其西封,假设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2、"荆轲刺秦王"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册《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
《国语》
勾践灭吴(节选)《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 《战国策》
触龙说赵太后《论语》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 《荀子》
劝学 * 《庄子》秋水(节选)《论语》
季氏将伐颛臾
第二册贾谊过秦论司马迁
鸿门宴王羲之兰亭集序陶潜
归去来兮辞韩愈师说杜枚
阿房宫赋魏徵谏太宗十思疏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苏洵六国论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欧阳修伶官传序苏轼石钟山记归有光项脊轩志张溥
五人墓碑记姚鼐登泰山记龚自珍病梅馆记
第三册《诗经》卫风·氓《诗经》
秦风·无衣《诗经》魏风·静女屈原
离骚(节选)《玉台新咏》孔雀东南飞(并序)《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曹操
短歌行(其一)(对酒当歌)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居易
琵琶行(并序)近体诗六首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杜甫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杜甫
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词七首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柳永雨霖铃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李清照声声慢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姜夔扬州慢·淳熙丙辛日苏洵六国论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欧阳修伶官传序苏轼石钟山记归有光项脊轩志张溥五人墓碑记姚鼐登泰山记龚自珍病梅馆记屈原湘夫人乐府诗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柳宗元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元稹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残灯无焰影幢幢)李贺李凭箜篌引(残灯无焰影幢幢)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登临
送目)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周邦彦苏幕遮(碧云天)李清照一剪梅(红耦香残玉蕈秋)第四册关汉卿窦娥冤 * 王实甫长亭送别汤显祖闺塾 * 孔尚任哀江南李密陈情表韩愈祭十二郎文柳宗元愚溪诗序苏轼赤壁赋《庄子》逍遥游王勃滕王阁序李朝威柳毅传(节选)蒲松龄促织* 袁宏道虎丘记第五册李白蜀道难 * 李白将进酒杜甫兵车行 * 杜甫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 * 杜甫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 * 杜甫阁夜(岁暮阴阳催短景) * 杜甫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庄暴见孟子 * 《孟子》孟子见梁襄王《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弈秋第六册司马迁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 司马迁屈原列传(节选) * 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