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电气安全管理
矿山企业电气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矿山企业电气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一、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原则矿山企业电气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旨在确保电气作业过程中的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和环境安全。
安全生产方针如下:1. 遵守国家有关电气安全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电气安全规程和标准。
2.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持续改进的原则。
3. 确保电气设备安全可靠,降低事故风险,提高生产效率。
安全生产目标:1. 杜绝电气事故,降低事故发生率。
2. 提高电气设备运行可靠性,保障生产安全。
3. 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降低人为失误。
安全生产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 责任明确,措施到位,监督有力。
3. 全员参与,共同维护,持续改进。
二、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及组织机构1. 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电气作业安全管理工作。
2. 工作机构(1)安全生产办公室:负责电气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修订和监督执行;组织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事故调查。
(2)电气设备管理部:负责电气设备的日常维护、检修和更新改造;制定电气设备操作规程和维修标准;监督电气设备安全运行。
(3)安全监督部:负责对电气作业现场进行安全监督;查处违章操作和安全隐患;制定安全防护措施。
(4)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安全生产培训和考核;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5)财务部:负责安全生产经费的预算和支出;保障安全生产投入。
三、安全生产责任制1、项目经理安全职责项目经理作为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其主要安全职责如下:(1)贯彻落实国家及企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要求;(2)制定项目安全生产目标,组织编制项目安全生产计划,并确保实施;(3)组织项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协调各方关系,确保安全生产;(4)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对安全隐患进行整改;(5)对项目安全生产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和报告;(6)组织项目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
矿山电气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矿山电气作业安全管理,预防电气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矿山生产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矿山所有电气作业,包括电气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检修、拆除等环节。
三、职责1. 矿山电气作业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电气作业安全管理工作。
2. 电气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及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电气作业安全。
3.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电气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监督和检查。
4. 电气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检修、拆除等工作。
四、安全措施1. 电气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检修、拆除等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2. 电气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试验,确保设备完好、安全运行。
3. 电气作业人员必须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防护用品,如绝缘手套、绝缘鞋、安全帽等。
4. 电气作业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施。
5. 严禁电气设备带病运行,发现设备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运行。
6. 电气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五、安全操作规程1. 电气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电气设备的结构、性能、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2. 电气设备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违章作业。
3. 电气设备操作人员应掌握电气设备故障处理方法,及时排除故障。
4. 电气设备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六、安全检查1.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电气作业安全进行检查,发现安全隐患,责令立即整改。
2. 电气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试验,确保设备完好、安全运行。
3. 电气作业人员应自觉接受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七、事故处理1. 电气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
2. 事故发生后,应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并按规定进行调查、处理。
矿山电气安全技术范本

矿山电气安全技术范本一、引言电气安全是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矿山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是矿山生产安全的基础。
本文旨在对矿山电气安全技术进行研究和总结,以提供可行的技术范本,确保矿山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降低事故风险,保护职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二、安全管理体系1. 建立健全矿山电气安全管理体系,明确责任人员及其权责,确保安全工作的有效开展。
2. 制定矿山电气安全管理规定,明确各环节的安全要求和操作规程,确保人员按规定进行操作。
3. 加强对矿山电气安全的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确保安全生产的全面推进。
三、设备安全管理1. 确保矿山电气设备的合格性,购置电气设备时要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选择和购买。
2. 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及时排除隐患。
3. 加强电气设备的安全保护措施,使用过程中要坚决遵守操作规程,密切关注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四、安全操作规程1. 制定矿山电气设备操作规程,包括电气设备的开机、运行、停机及检修等操作过程和要求。
2. 对从事电气设备操作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其具备操作所需技能和知识,减少人为操作失误带来的安全风险。
3. 落实电气设备操作的必要安全措施,对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要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并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
五、事故应急管理1. 建立矿山电气事故应急管理预案,明确各级责任和应急措施,做好事故应急救援准备工作。
2. 加强对矿山电气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降低事故发生可能性。
3. 定期组织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处置能力,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快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理。
六、安全监控与检测1. 安装矿山电气设备监测系统,实时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 建立电气设备检测制度,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全面、准确的检测,及时处理设备故障或隐患。
3. 加强对电气设备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趋势,提前进行预警和维护。
矿山安全生产用电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矿山安全生产用电管理,保障矿山生产用电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矿山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矿山范围内所有生产、生活、科研、辅助设施等用电活动。
第三条矿山安全生产用电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用电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第四条矿山安全生产用电管理应实行逐级负责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用电责任。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五条矿山成立安全生产用电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矿安全生产用电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六条安全生产用电管理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1.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用电的法律法规和标准;2. 制定矿山安全生产用电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3. 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用电教育培训;4. 监督检查矿山安全生产用电情况,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5. 处理安全生产用电事故。
第七条矿山各部门、车间、班组应设立安全生产用电管理人员,负责本部门、车间、班组的安全生产用电管理工作。
第八条安全生产用电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1. 负责本部门、车间、班组安全生产用电的日常管理工作;2. 定期检查安全生产用电设施,发现隐患及时报告;3. 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用电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用电意识;4. 指导和监督作业人员正确使用电气设备;5. 及时报告安全生产用电事故。
第三章安全生产用电设施管理第九条矿山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电气设备,并定期进行检验和维护。
第十条电气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和设计要求进行,并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一条电气线路、电缆、插座等设施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第十二条矿山应设立电气设备库房,对电气设备进行分类存放、标识清晰、妥善保管。
第四章安全生产用电操作规程第十三条作业人员应经过安全生产用电培训,取得操作资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煤矿井下电气管理规定范本

煤矿井下电气管理规定范本一、总则为了确保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和电气工作安全稳定运行,保障矿井生产的正常进行,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二、电气设备的管理1. 煤矿应建立电气设备台账,包括设备名称、型号、安装地点、规格、投运时间、维修情况等内容,并定期维护更新。
2. 井下电气设备应按照规定进行巡检,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并保持设备运行记录。
3. 井下电气设备的维修保养必须由经过培训合格的维修人员进行,禁止无资质人员擅自维修。
三、电气工作人员管理1. 煤矿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进行电气工作人员的培训,确保其掌握必要的电气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2. 电气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电气安全培训并考核,持证上岗,禁止无证人员从事与电气工作相关的操作。
3. 电气工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并严禁饮酒、吸烟等行为,确保工作期间的安全。
四、电气设备的安装与维护1. 电气设备的安装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由专业人员进行安装,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 井下电气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及时发现并修复设备故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维修过程中,必须断开电源,并进行安全操作,避免触电、短路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五、应急措施1. 煤矿应制定电气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种情况下的救援程序和责任分工,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演练。
2. 发生电气事故时,应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采取紧急措施,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并进行详细的事故调查报告。
六、安全教育与宣传1. 煤矿应定期组织电气安全教育和培训,使职工掌握电气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在矿井内设置电气安全警示标志,并进行宣传,提高职工对电气安全的重视程度。
七、监督与管理1. 矿井应建立电气管理的责任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利。
2. 监督部门应定期对煤矿的电气设备和电气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对存在问题的煤矿进行警告、罚款等处罚。
3. 电气设备和电气工作人员的考核评价必须定期进行,对不合格的设备和人员,要进行整改或淘汰。
矿山安全用电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矿山生产安全,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结合矿山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矿山企业及其附属单位的生产、科研、生活等场所的电气设备、线路及用电行为。
第三条矿山安全用电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电气安全的规定和标准。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矿山应设立电气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全矿电气安全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一)制定电气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二)组织电气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三)负责电气设备、线路的维护、检修和更新;(四)对电气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五)监督检查电气设备、线路的运行情况,确保安全可靠。
第五条电气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取得电工职业资格证书;(二)熟悉电气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三)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第三章电气设备与线路管理第六条电气设备、线路的安装、维修、改造应严格按照国家及行业有关标准进行,并符合矿山安全生产要求。
第七条电气设备、线路的选型、采购、安装、调试、验收等环节,应确保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和矿山实际需求。
第八条电气设备、线路的运行应定期进行检测、维护和保养,确保其安全可靠。
第九条电气设备、线路的检修、改造和更新,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电工进行,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第四章电气操作管理第十条电气操作人员应取得电工职业资格证书,并经过安全教育和培训。
第十一条电气操作人员应熟悉电气设备、线路的结构、性能和操作规程,掌握安全操作技能。
第十二条电气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以下规定:(一)穿戴绝缘鞋、手套等防护用品;(二)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三)不得酒后操作;(四)不得擅自改变电气设备、线路的接线;(五)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报告上级并采取措施。
第五章安全检查与事故处理第十三条矿山应定期组织电气安全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矿山企业安全用电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确保矿山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用电,预防和减少触电事故,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矿山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矿山企业所有用电区域、用电设备、电气设施以及从事电气作业的员工。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采矿部:负责本部门的电气设施、用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定期组织检查,确保用电安全。
2. 安全生产部:负责全矿安全用电的监督、检查和管理工作,组织安全用电培训,确保用电安全制度的有效执行。
3. 机电维修部:负责矿山企业电气设备的安装、维修、保养和改造工作,确保电气设备符合安全用电要求。
4. 人力资源部:负责电气作业人员的招聘、培训、考核和上岗证发放等工作。
四、具体管理制度1. 电气设备管理(1)电气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定期进行检测、试验,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2)电气设备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保持完好。
(3)禁止私自改装、拆除电气设备。
2. 电气线路管理(1)电气线路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确保线路安全可靠。
(2)禁止在电气线路附近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3)禁止私拉乱接电气线路。
3. 电气作业人员管理(1)电气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2)电气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3)禁止酒后、疲劳作业。
4. 触电事故处理(1)发生触电事故时,立即切断电源,进行现场急救。
(2)立即上报事故,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五、监督检查1. 安全生产部定期对矿山企业安全用电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
六、附则1. 本制度由矿山企业安全生产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某煤矿井下电气安全管理制度

某煤矿井下电气安全管理制度
煤矿井下电气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防止电气事故发生而制定的管理制度,具体内容如下:
1. 电气设备维护与管理:包括定期对井下电气设备进行巡视、维护、保养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性。
同时建立电气设备台帐,记录设备维护和问题处理情况。
2. 电气设备安装与变更:对井下电气设备的安装和变更需要进行审批和备案,确保按照相关安全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避免安装和变更过程中产生安全隐患。
3. 电气设备操作人员管理:对井下电气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技术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同时,建立操作人员资格证书制度,要求持证上岗,定期进行技术能力和安全知识培训。
4. 电气设备运行监控与故障处理:建立井下电气设备运行监控系统,及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进行报警并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对设备故障进行分析和排查,制定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确保井下电气设备的及时修复。
5. 电气安全知识培训与宣传:定期组织井下人员进行电气安全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同时,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员工对电气安全管理制度的认知和理解。
6. 电气事故调查与分析:对发生的电气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和责任,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7. 井下电气安全检测与评估:定期委托专业机构对井下电气设备和线路进行安全检测和评估,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并及时修复和更新设备。
8. 井下电气安全应急预案:制定井下电气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责任人和部门的职责和工作流程,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和处理。
矿山电气安全技术(三篇)

矿山电气安全技术矿山供配电电压和各种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等级如下:(1)露天矿和地下矿地面高压电力网的配电电压,一般为6kV和10kV。
井下高压配电,一般为6kV。
(2)露天矿场和地下矿山的地面低压配电,一般采用380V和380V /220V。
井下低压网路的配电电压,一般采用380V或220V。
(3)井下照明电压,运输巷道、井底车场,应不超过220V;采掘工作面、出矿巷道、天井和天井至回采工作面之间,应不超过36V;行灯电压应不超过36V。
(4)手持式电气设备电压,应不超过127V。
(5)电机车供电电压,采用交流电源应不超过380V;采用直流电源应不超过550V。
2.矿山电气安全基本措施矿山电气安全的基本措施包括直接触电防护措施、间接触电防护措施、电气作业安全措施、电气安全装置、电气安全操作规程、电气安全用具、电气火灾消防技术、组织电气安全专业性监督检查、做好电气作业人员的管理工作、制定安全标志等。
矿山电气网络的保护主要有保护接地、漏电保护、过流保护。
矿井内电压在36V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电缆的配件、金属外皮等都必须有保护接地。
漏电保护器在设备或线路漏电时,通过保护装置的检测机构获得异常信号,促使执行机构动作自动切断电源。
井下低压电网的漏电保护装置,一般是在电源端装设一台漏电继电器,对电网绝缘进行监视。
所有的电气设备和供电线路都必须有可靠的过流保护。
过流保护包括短路保护、过负荷保护(过载保护)和断相保护等。
矿山电气安全技术(二),是指在矿山生产过程中,运用电气安全技术手段,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障矿工和设备的安全,并预防和减少电气事故的发生。
矿山电气安全技术是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矿山生产的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矿山电气安全技术的重要性1. 保障矿工和设备的安全:矿山生产环境复杂恶劣,存在各类危险因素。
电气设备作为矿山生产的重要设备之一,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矿工和设备的安全。
矿山供用电管理制度

矿山供用电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矿山供用电管理,确保矿山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矿山供用电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统一管理,科学施策,明确责任,强化安全监督,确保供用电系统安全可靠。
第三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矿山的供用电管理工作。
第四条矿山应当依法取得电力供应许可证,并按照许可证的规定执行供电合同。
第五条矿山应当建立健全电气设备台帐,定期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第二章供用电建设及改造第六条矿山供用电工程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施工、验收。
第七条矿山新建或改造供用电工程需提交设计方案,报经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审批后方可施工。
第八条供用电工程竣工后,需经过安全生产监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九条供用电工程的改造或维修,需提交改造维修方案,经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十条对于重要电力设备,矿山应当建立定期检查维护制度,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第三章供电安全管理第十一条电力设备的安装必须符合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设备接地和保护接地必须可靠。
第十二条供电系统必须设置过载、短路、漏电等保护装置,并定期检测保护装置的功能是否正常。
第十三条供电线路必须符合相关规范,接地电阻必须符合要求。
第十四条供电线路必须定期进行绝缘测试,防止漏电事故的发生。
第十五条矿山应当建立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电力事故,要能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
第四章用电管理第十六条矿山应当根据生产需要合理规划用电需求,避免用电过载。
第十七条用电设备必须按照规定使用,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
第十八条矿山应当建立用电记录台帐,记录用电量、功率因数等重要数据。
第十九条矿山应当合理安排用电计量,防止漏电等问题。
第二十条对于特殊用电设备,矿山应当建立专门的管理制度,确保安全可靠。
第五章职责和奖惩第二十一条矿山领导应当强化对供用电管理的重视,确保相关制度得以贯彻执行。
矿山井下电气管理制度范本

一、目的为确保矿山井下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保障安全生产,预防电气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矿山井下所有电气设备、线路及其相关设施的管理。
三、职责分工1. 生产(设备)部负责制定井下电气管理制度,监督、检查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2. 电气维修班负责井下电气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检修。
3. 井下作业人员负责遵守电气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电气设备。
四、电气设备管理要求1. 井下电气设备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安全性能可靠的产品。
2. 井下电气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试验,确保设备完好。
3. 井下电气设备应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并定期检查、试验。
4. 井下电气设备应按照规定进行接地,确保人身安全。
5. 井下电气设备应按照规定进行绝缘测试,确保设备绝缘性能良好。
6. 井下电气设备应按照规定进行防潮、防尘、防腐蚀处理。
五、电气线路管理要求1. 井下电气线路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安全性能可靠的产品。
2. 井下电气线路应按照规定进行敷设,确保线路整齐、牢固。
3. 井下电气线路应定期进行检查、试验,确保线路绝缘性能良好。
4. 井下电气线路应定期进行防潮、防尘、防腐蚀处理。
5. 井下电气线路应设置必要的防护设施,防止短路、过载、漏电等事故发生。
六、电气安全操作要求1. 井下作业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取得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2. 井下作业人员应熟悉电气设备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3. 井下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电气设备,不得违规操作。
4. 井下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确保身体健康,符合操作要求。
5. 井下作业人员应佩戴绝缘手套、绝缘鞋等防护用品。
七、电气事故处理1. 发生电气事故时,应立即切断事故电源,防止事故扩大。
2. 事故发生后,应立即上报生产(设备)部,并做好现场保护。
3. 生产(设备)部应组织人员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并提出整改措施。
4. 对电气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电气安全。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非煤矿山电气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非煤矿山电气安全,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确保生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非煤矿山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非煤矿山企业电气安全管理工作。
三、管理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将电气安全管理工作贯穿于矿山生产的全过程。
2. 依法管理、责任到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电气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明确各级人员的电气安全责任。
3. 科学管理、持续改进:建立健全电气安全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电气安全管理水平。
四、电气安全管理制度1. 电气设备管理(1)严格执行电气设备购置、安装、改造、拆除等审批程序。
(2)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3)电气设备应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分类、编号、挂牌,并做好设备档案管理。
2. 电气线路管理(1)电气线路敷设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确保线路安全可靠。
(2)定期对电气线路进行检查、维护、保养,及时更换老化、破损的线路。
(3)电气线路应设置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发生短路、过载等事故。
3. 电气作业管理(1)电气作业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2)电气作业前,应制定作业方案,明确作业内容、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
(3)电气作业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4. 电气安全检查(1)定期对电气设备、线路、作业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确保整改到位。
(3)安全检查记录应完整、真实,便于追溯。
5. 电气事故处理(1)发生电气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扩大。
(2)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告上级部门,配合调查处理。
(3)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制定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责任与奖惩1. 各级领导对本单位电气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
煤矿井下电气管理规定

煤矿井下电气管理规定一、引言煤矿井下电气管理是确保煤矿井下电力设备、电气系统运行安全的关键措施。
为了保护矿工和矿山设施的安全,制定本规定,以规范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安装、运行和维护。
二、安全责任1. 矿山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电气管理的责任分工。
负责电气管理的人员应熟悉电气设备的运行特点和维护要求,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并持有相关证书。
2. 矿山管理单位应定期组织电气设备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对于发现的电气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隔离和解决,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三、设备安装与维护1. 电气设备的安装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设备安装完成后,应进行验收并做好相应记录。
2.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维护应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维护记录应详细记录设备的检查情况、维修记录和更换部件等信息。
3. 电气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应由持有相应证书的专业人员进行,确保操作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四、电气设备的防护与应对意外1.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应设置可靠的防护装置,防止人员误触和设备的损坏。
同时,在设备附近应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人员注意。
2. 矿山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以便应对电气设备故障和意外情况。
在发生故障时,应及时采取措施维护设备和保护人员的安全。
五、培训与教育1. 对于接触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矿工,矿山管理单位应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教育。
培训内容包括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常见故障的解决方法以及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等。
2. 现场管理人员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考核,确保人员具备足够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六、违规行为的处理对于违反本规定的行为,矿山管理单位应及时进行调查,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罚。
对于情节严重的,应予以停工整顿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七、监督与检查1.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应有相应的监督机构进行监督和检查。
监督机构应采取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领导带班检查等方式,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矿山用电安全一般要求范本

矿山用电安全一般要求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矿山用电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安全要求。
第二条本安全要求适用于各类矿山的用电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条矿山用电安全是指在矿山进行生产作业时,对电气设备、用电线路、用电设施以及用电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管理和监督,保障矿山用电活动安全的工作。
第四条矿山用电安全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隐患排查、安全防范和事故应急管理,确保矿山用电安全。
第五条矿山用电安全工作应遵循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坚持科学合理、依法合规的原则。
第六条矿山用电安全工作应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实施分类管理,形成合力。
第七条矿山用电安全工作应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提高职工安全意识,普及矿山用电安全知识。
第八条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加强协作配合,共同推进矿山用电安全工作。
第二章矿山用电基本要求第九条矿山用电应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安全可靠的原则,设计并建设用电系统。
第十条矿山用电系统应具有配电合理、接地可靠、回路完好、过载保护、短路保护等基本功能。
第十一条矿山用电设备应选择合格产品,采用符合规范要求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
第十二条矿山用电线路应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和维护,确保线路的安全可靠。
第十三条矿山用电设施应具有良好的绝缘、防水、防爆等性能,经常检查和维护。
第十四条矿山用电操作人员应具备电气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经过岗位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
第十五条矿山用电工作应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置水平,确保事故发生时能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理。
第三章矿山用电安全管理第十六条矿山用电安全管理应建立责任制度,明确各级负责人的职责和权力。
第十七条矿山用电安全管理机构应健全,人员配置合理,职责明确。
第十八条矿山用电安全管理应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用电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第十九条矿山用电安全管理应加强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用电设备和线路的安全。
第二十条矿山用电安全管理应加强事故分析和总结,总结经验教训,采取措施预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矿山公司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矿山公司生产、生活和办公用电安全,防止电气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用电区域、设备、设施及从事用电工作的员工。
第三条公司用电安全管理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成立矿山公司用电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公司用电安全工作的全面领导和管理。
第五条用电安全领导小组下设用电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用电安全管理工作。
第六条各部门、车间设立用电安全责任人,负责本部门、车间用电安全工作的组织实施。
三、用电安全管理制度第七条用电设备管理1. 用电设备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用电设备应保持完好,禁止使用损坏、老化、绝缘性能下降的设备。
3. 严禁私自改装、拆卸用电设备。
第八条电气线路管理1. 电气线路应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敷设,严禁私拉乱接。
2. 电气线路敷设应保持安全距离,避免与其他设施、物品接触。
3. 电气线路应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九条电气作业管理1. 电气作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电气知识和操作技能,取得相关资格证书。
2. 电气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交底,明确作业内容、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
3. 电气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佩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4. 严禁非电气作业人员从事电气作业。
第十条用电安全管理1. 严禁超负荷用电,合理分配用电负荷。
2. 用电设备使用完毕后,应立即断电,避免长时间带电运行。
3. 严禁在电气设备附近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4. 严禁在电气设备附近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
四、用电安全事故处理第十一条发生用电安全事故,应立即停止用电,保护现场,并立即报告用电安全领导小组。
第十二条用电安全领导小组应及时组织调查,查明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追究相关责任。
第十三条事故处理过程中,应做好记录,确保事故原因分析准确、整改措施有效。
矿山用电安全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矿山用电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用电事故,保障矿山生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等法律法规,结合矿山生产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矿山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用电安全管理,包括矿山生产、生活、辅助设施等用电活动。
第三条矿山用电安全管理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矿、科技兴矿”的原则。
第四条矿山企业应建立健全用电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用电安全责任,确保用电安全。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五条矿山企业应设立用电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全矿用电安全管理工作。
第六条用电安全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用电安全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二)组织编制和修订矿山用电安全管理制度;(三)组织开展用电安全教育培训;(四)监督、检查用电安全措施落实情况;(五)处理用电安全事故,参与事故调查和处理;(六)其他与用电安全相关的职责。
第七条矿山企业应设立用电安全监督员,负责日常用电安全监督检查工作。
第八条用电安全监督员的主要职责:(一)监督检查用电安全措施落实情况;(二)制止违章用电行为;(三)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并督促整改;(四)其他与用电安全相关的职责。
第九条矿山企业应定期组织用电安全检查,对用电设施、设备、线路等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条矿山企业应建立健全用电安全档案,包括用电设备清单、用电安全管理制度、用电安全检查记录、用电事故记录等。
第三章用电安全要求第十一条矿山企业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用电设备,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第十二条矿山企业应定期对用电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矿山企业应严格执行“一机一闸一漏”制,严禁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两台及两台以上用电设备。
第十四条矿山企业应定期对电气线路进行检查、试验,发现破损、老化、漏电等隐患,及时整改。
第十五条矿山企业应严格执行配电系统分级保护制度,确保总配电箱、开关箱、漏电保护器等设施完好。
安全用电管理制度矿山

一、总则为了加强矿山用电安全管理,预防用电事故的发生,保障矿山生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结合矿山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矿山范围内所有电气设备和用电设施的安全管理,包括但不限于矿井、井下、地面等场所。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矿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矿山用电安全管理工作,制定用电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组织开展用电安全检查和事故调查处理。
2. 用电管理部门:负责矿山用电设备的安装、改造、维修和日常维护工作,确保用电设备符合安全要求。
3. 用电操作人员:负责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用电操作,确保用电安全。
四、用电安全管理措施1. 用电设备管理(1)用电设备应选用符合国家规定的产品,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2)新安装、改造或大修后的用电设备,必须经安全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禁止使用非标准、淘汰、破损或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用电设备。
2. 用电线路管理(1)用电线路应选用符合国家规定的产品,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线路安全可靠。
(2)禁止私拉乱接用电线路,严禁超负荷使用用电线路。
(3)禁止在易燃、易爆、腐蚀性等危险场所敷设用电线路。
3. 用电操作管理(1)用电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2)用电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章操作。
(3)用电操作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设备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上级。
4. 用电检查与维护(1)定期对用电设备、线路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2)加强对用电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对用电设备、线路进行定期检测,确保符合安全要求。
五、用电安全教育与培训1. 用电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用电安全教育培训,提高用电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
2. 新员工上岗前必须接受用电安全教育培训,并取得上岗资格证书。
3. 用电操作人员应定期参加用电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自身安全技能。
矿山电气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矿山电气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预防事故发生,确保矿山生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矿山所有电气作业人员,包括电工、维修电工、值班电工、安装电工等。
三、电气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1. 电气作业人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年满18周岁,且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2)身体健康,无妨碍电气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3)具备必要的电气专业知识,熟悉电气设备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规范;(4)通过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四、电气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1. 新员工上岗前,必须进行不少于40学时的电气安全知识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2. 电气作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电气安全知识再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继续从事电气作业;3. 特种作业人员需定期参加复审,复审合格后方可继续从事特种作业。
五、电气作业现场安全管理1. 电气作业现场应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2. 电气作业人员必须穿戴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防护用品,如绝缘手套、绝缘鞋、安全帽等;3. 电气设备操作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确认设备无故障后方可使用;4. 严禁私拉乱接电线,禁止在高压线附近进行其他作业;5. 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必须立即切断电源,并报告相关部门进行维修;6. 电气作业人员不得擅自改装或拆除电气设备。
六、电气设备维护与检修1. 电气设备维护与检修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电工进行;2. 电气设备维护与检修前,必须切断电源,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3. 电气设备维护与检修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规范;4. 维护与检修后的电气设备,必须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七、事故处理与报告1. 电气作业发生事故时,立即切断电源,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扩大;2. 事故发生后,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调查处理;3. 对事故责任人和事故单位进行严肃处理,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八、附则1. 本制度由矿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矿山安全用电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矿山安全用电管理,保障矿山生产安全,防止和减少矿山用电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等法律法规,结合矿山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矿山所有用电设施、用电设备及其操作人员。
第三条矿山安全用电管理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确保矿山用电安全。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矿山成立安全用电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矿安全用电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五条安全用电管理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电力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及标准;(二)制定和修订矿山安全用电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三)组织安全用电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用电意识;(四)监督检查矿山用电设施、用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情况;(五)组织事故调查处理,落实事故防范措施;(六)定期向矿长汇报安全用电工作情况。
第六条矿山各部门、车间、班组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用电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具体措施。
第三章安全用电管理措施第七条用电设施、用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一)用电设施、用电设备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和安全要求;(二)定期对用电设施、用电设备进行检查、试验和维护,确保其安全运行;(三)禁止使用非标准、非合格、损坏或带故障的用电设施、用电设备;(四)禁止私拉乱接电线,确保用电线路安全。
第八条电气设备的操作管理:(一)电气设备操作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取得操作资格证书;(二)操作人员应当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设备参数;(三)操作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报告上级并采取相应措施;(四)操作完毕后,应关闭设备电源,切断电源线。
第九条用电场所的安全管理:(一)禁止在电气设备附近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二)禁止在电气设备附近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三)禁止在电气设备附近吸烟、使用明火;(四)禁止非电气设备操作人员进入电气设备操作区域。
第十条安全用电教育培训:(一)矿山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用电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用电意识;(二)新入职员工应当接受安全用电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三)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用电知识考核,确保员工掌握安全用电技能。
矿山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矿山用电安全管理,保障矿山安全生产,防止和减少矿山用电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矿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矿长为矿山用电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矿山用电安全管理工作。
2.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矿山用电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指导和协调工作。
3. 用电管理部门负责矿山用电设施的管理、维护和检修工作。
4.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用电安全负责,定期对本部门用电安全进行检查。
三、用电安全管理要求1.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用电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2. 矿山用电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电设备。
3. 用电设施必须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用电设施安全可靠。
4. 用电线路、设备应按照规定进行接地,防止因接地不良造成触电事故。
5. 用电设施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
6. 严禁私拉乱接电线,禁止在电线附近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7. 严禁在高压线附近作业,如需作业,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8. 用电作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用电知识和技能,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四、用电安全检查1.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每月至少组织一次矿山用电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2. 用电管理部门每月对用电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保用电设施安全可靠。
3. 各部门负责人每月对本部门用电安全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五、事故处理1. 发生用电事故时,事故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扩大。
2. 事故单位应及时上报事故情况,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3. 事故调查组应根据事故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并责成事故单位落实整改措施。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矿山电气安全管理
摘要矿山施工中的电气操作是高危险、事故多发行业,做好施工时的安全管理是很有必要的。
通过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并通过文献资料法就此对矿山电气安全管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矿山电气安全管理
一、安全操作电气安全用具
电气工作人员在生产活动中经常使用各种电气工具。
这些工具不仅对完成工作任务起一定的作用,而且对人身安全起重要保护作用。
如,防止人身触电、电弧灼伤、高空摔跌等。
要充分发挥电气安全用具的保护作用,则电气工作人员必须对各种电气安全用具的基本结构、性能有所了解,正确使用电气安全用具。
电气安全用具很多,比如:绝缘棒、绝缘夹钳、验电器(笔)、绝缘手套、绝缘鞋(靴)、绝缘站台、绝缘橡皮垫、电工安全腰带、安全帽、临时接地线、防护遮栏、标示牌、脚扣、升降板、梯子、安全网、护目镜、工作服、携带型电流指示器、回转式高压验电器等等。
在此,我们以梯子为例:(1)用途,登高作业用具。
(2)安全操作要点①为了避免靠梯翻倒,其梯脚与墙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梯长的1/4。
为了避免滑落,其间距离不得大于梯长的1/2。
②在光滑坚硬的地面上使用梯子时,梯脚应加胶套或胶垫;在泥土地面上使用时,梯脚最好加铁尖。
③在梯子上作业时,梯顶一般不应低于作业人员的腰部,或作业人员应站在距梯顶不小于1m的横档上作业,切忌站在梯子的最高处或上面一、二级横档上作业,以防朝后仰面摔下。
④登在人字梯上操作时,切不可采取骑马方式站立,以防人字梯两脚自动滑开时造成事故。
二、完善矿山作业的安全制度体系
构建安全管理网络,执行“企业负责制”,各层次人员逐级落实责任;切实履行“社会监督”职责,奖惩严明、行之有效。
不断提高、强化企业内各层干部的执行力度。
这就要建立健全的各项规章制度,常言执法有依。
有了完善的安全法规和制度以及安全操作规程,就可以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起到约束作用。
认真落实安全层级责任制,重视安全安规章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与时俱进,重在落实,没有制度的约束必然会造成安全生产的无度化,光有规章制度,执行无力,也仅仅是纸上谈兵。
温家宝曾说:“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所以要不断通过对员工的宣传、教育,使其能掌握并接受,脑海中时常存在安全的意识,最终形成一种自主行为,还要定期进行再次培训、考核。
三、做好矿山电气安全保护
矿山电气安全保护是矿山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内容有中性点接地方式、接地和接零、继电保护、漏电保护、过电流保护、防雷电保护和采用安全用电和安全标志等等,下面我们就介绍部分矿山电气保护措施。
1、中性点接地方式:一种是中性点通过金属接地体与大地相连,称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另一种是中性点与大地绝缘,称中性点不
接地方式。
这俩种方式各有长短,适用于不同的场所,并要有相应的电气保装置才能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
2、接地和接零。
运行中的设备可能由于绝缘损坏等原因,而使它的金属外壳以及与电气设备相接触的其他金属物上出现危险的
对地电压。
人体接触后,就有可能发生触电危险。
为了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最常用的保护措施是接地和接零。
3、继电保护。
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出现异常现象时,为了将故障部分切除,或者防止故障范围扩大,减少故障损失,保证系统安全运行,需要利用一些电气自动装置来保护,自动装置的主要器件就是继电器。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大量的使用微机智能继电保护装置。
4、漏电保护。
当电路或电气装置绝缘不良,使带电部分与地接触,引起人身伤害、损失设备以及发生火灾危险时,可将电源切断的保护称漏电保护。
5、过电流保护。
过电流是指电气设备或线路的电流超过规定值,有短路和过载两种情况。
6、防雷电保护。
雷是一种大气中的放电现象。
具有强大的破坏你,可在瞬间击毙人畜,毁坏电气设备的绝缘,造成大面积、长时间的停电事故,甚至造成火灾和爆炸事故,危害十分严重。
防雷电包括电力系统的防雷和建筑系统的防雷,主要措施是采用避雷针和避雷器。
四、矿山电气伤害事故预防措施
1、在变配电装置上触电和架空线路上触电。
预防措施: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作业时落实安全组织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
2、在架空线路下触电。
预防措施:必须做好防护措施。
严禁在架空线路附近竖立金属杆或潮湿杆件,恶劣天气时应避开架空线路。
3、井下电缆、开关元件、熔电器、手持电动工具触电。
预防措施:加强训检,定期进行检修。
非电气人员不得安装电气设备,系统应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4、电动起重机械触电及临时用电触电。
预防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做好巡检,维修保养及周期检查工作。
五、矿山电气安全检查
电气安全检查最好定期进行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特别应当注意雨季前和雨季中的安全检查。
矿山电气安全检查包括:检查矿用一般电气设备和矿用防爆电气设备的绝缘有无损坏、绝缘电阻是否合格、设备裸露带电部分是否有防护、井下电缆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是否正确、可靠、保护装置是否符合要求、手提灯和局部照明灯电压是否是安全电压或是否采取了其他安全措施、安全用具和电气灭火器材是否齐全、电气设备安装是否合格安装位置是否合理、制度是否健全等内容。
对井下变压器等重要电气设备要坚持巡视,并作必要的记录。
对于使用中的电气设备,应定期测定其绝缘电阻;对于各种接地装置,应定期测定其接地电阻;对于安全用具、避雷器、变压器及其他一些保护电器,也应该
按检修规程定期检查测定或进行耐用试验。
电气安全检查应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和触电事故的一般规律合理安排,不可盲目进行。
参考文献:
[1]杜书有.浅议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电气安全管理与措施[j].吉林劳动保护,2011,(s1).
[2]朱相东.浅析矿山电气安全管理与技术[j].四川有色金属,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