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设计结构矩阵的项目进度计划模型研究
项目管理中的进度管理模型研究
项目管理中的进度管理模型研究项目管理是现代企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而进度管理则是项目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环节。
进度管理模型的研究和应用对于确保项目按时完成、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项目管理中的进度管理模型研究,包括其定义、不同类型的模型以及应用案例等方面。
一、进度管理模型的定义进度管理模型是指在项目管理中为了预测和控制项目进度而开发的一种方法论。
它通过对项目的各种活动和任务进行规划和安排,以便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有效地完成项目目标。
进度管理模型的核心是建立项目的进度计划、监控和调整,以确保项目能够按时、高效地完成。
二、不同类型的进度管理模型在项目管理中,常用的进度管理模型包括PERT、CPM和甘特图等。
PERT (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是一种基于时间估算的方法,通过对项目网络图中的活动进行时间评估,计算出项目的最短时间和最长时间,从而确定项目的关键路径和风险点。
CPM(Critical Path Method)则是一种基于活动依赖关系的方法,通过确定项目网络图中的关键路径来确定项目的最短完成时间。
甘特图则是一种时间管理工具,以水平条形图的形式展示项目各个活动的起止时间,直观地展现项目的进度。
三、进度管理模型的应用案例进度管理模型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以某建筑工程项目为例,通过PERT模型可以预测出每个施工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晚结束时间,确定关键路径并及时调整工期。
通过CPM模型可以计算出各个施工活动之间的依赖关系,以确保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
甘特图则可以对工程进度进行可视化展示,从而使项目团队成员更好地掌握整个项目进展情况。
四、进度管理模型的挑战和改进尽管进度管理模型在项目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改进的空间。
例如,进度管理模型往往基于对项目活动的估算,但由于估算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可能导致预测的偏差。
基于改进的dsm算法的科技项目进度优化
上海老力
21
基于改进的D SM 算法的科技项目进度优化
丰碧私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T .程建设咨询分公司,上 海 20012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摘 要 :针 对 科 技 项 目 中 出 现 的 任 务 耦 合 、返工风险等问题,提 出 一 种 改 进 的 DSM算法来描述项目流程和结 点的依赖关系并优化项目进度。改 进 的 DSM算法由下三角 化 分 解 法 与 关 键 任 务 定 位 重 构 法 组 成 ,通过对项 目流程图对应的DSM矩 阵进行变换、对 关 键 任 务 进 行 定 位 和 结 构 调 整 实 现 项 目 进 度 的 优 化 和 效 率 的 提 升 。 将该算法应用于科技项目的进度管理中,实践表明:基 于 DSM的关键任务流程重构与下5 角化分解算法的结 合 使 用 ,可以有效控制返工风险,缩短项目工期,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DSM最基本的算法为分解法。分解的目标 在于(1)尽可能消除反馈耦合,(2 ) 尽可能使反馈 靠近对角线,(3 ) 任 务 分 组 成 块 [6]。分解主要使 用下三角化算法,如 图 2 所示的流程优化体现了 对 DSM矩阵的下-:角化处理过程。
设 计 结 构 矩 阵 ( Design Structure Matrix, DSM)基 于 矩 阵 的 信 息 流 分 析 框 架 ,在优化项目流 程 、规划设计任务及合理控制项目进度方面有重 要作用。设 计 结 构 矩 阵 DSM最 早 由 Steward在 1981年提出,用以直观解释各个任务之间的相互 作用关系[2]。它 的 推 广 和 应 用 在 2 0 世纪后期得 到重视和发展⑴。Eppi ngerSD提出了一种基于 D SM 的 设 计 管 理 策 略 ,对 复 杂 的 设 计 项 目 进 行 结 构 化 ,能 够 更 好 更 快 地开发出新产品[4。Biowning T R 在 此 基 础 上 首 次 提 出 了 数 值 型 DSM方 法 [5]。 目 前 对 DSM算法的研究与应用很多,大部 分 研 究 中 首 先 定 义 项 目 的 “技 术 结 构 ”,然后对其 进行分析优化。然 而 在 实 际 生 产 中 ,在 “技术结 构 ”不 进 行 调 整 的 前 提 下 ,部分项目的进度优化 空间是有限的。
基于DSM的设计过程模型优化算法研究进展
∧ 0 1 3.1.2 可达矩阵法
0 0 0
1 0 1
∨ 0 1
0 0 1
1 1 1
定义 2:G=<V,E>是 n 阶有向简单图,V={v1,v2,…,vn},作 n 阶方阵 P(G)=(pij)n×n, 其中:
1,从vi到v j至少存在一条路 Pi j = 0,从vi到v j不存在路
3.DSM 优化算法
3.1 基于图论的优化算法
图论研究由结点和边构成的图形对象, 任何一个包含了某种二元关系的系统都可用图论
-2-
的方法分析研究[28],DSM和有向图(如图1)的邻接矩阵是同构的,因此,DSM可以基于图论 的思想进行优化。 基于图论的三种优化方法的基本步骤是相似的, 区别在于定耦操作的不同, 共同步骤[12]如下: [1] 如果DSM中某行除主对角线外其余元素全部为零,表示该任务的执行不需要任何信息输 入,则将它调整到DSM的前面先进行。一 旦一 个任务被重排 ,将 它从 DSM中 移出 ,对剩 余 任务 重 复进行 [1], 直到没有空行子任务,继续下一步; [2] 如果某列除主对角线外其他元素全部为零,表示该任务的执行不向其他任务输出任何 信息,则该任务可后进行,应调整到DSM的最后。一旦 一个任务被重排 ,将 它从 DSM中 移 出 ,对 剩余 任务 重复[2],直到没有空列子任务,继续下一步; [3] 如果经过[1]、[2]之后,DSM中无剩余的子任务,则该矩阵完全分解。否则,继续下一 步; [4] 采用相应算法实施定耦操作,确定循环迭代子环; [5] 对一个循环迭代环进行聚集操作, 即将耦合任务集表示为一个单一任务, 重复[1]、 [2]。 耦合任务表现为设计过程各任务之间在执行顺序和执行时间上相互依赖。 各优化算法具 体的定耦操作如下: 3.1.1 邻接矩阵求幂法 定义 1:设 G=<V,E>是简单图,V={v1,v2,…,vn}是它的 n 个结点,n 阶方阵 A(G)=(aij)
项目管理 矩阵型结构
项目管理:矩阵型结构一、项目目标和范围管理在矩阵型结构中,项目目标和范围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明确项目的目标,并根据项目需求确定范围,是确保项目成功的关键。
这一阶段需要详细分析项目的要求和预期结果,并据此制定相应的计划。
二、项目管理过程矩阵型结构中的项目管理过程包括项目启动、规划、执行、监控和收尾等阶段。
这些阶段确保了项目的顺利推进,并对项目的质量、成本和进度等方面进行全面控制。
三、资源管理资源管理在矩阵型结构中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资源可能来自不同的部门或组织,因此需要对资源进行有效的协调和分配。
这包括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的合理安排,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四、风险管理矩阵型结构中的风险管理涉及对项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不确定性的预测、评估和管理。
有效的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项目风险,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五、沟通管理在矩阵型结构中,由于涉及多个部门和多方利益相关者,因此良好的沟通至关重要。
沟通管理需要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并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以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调。
六、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确保项目满足预期要求的重要环节。
在矩阵型结构中,质量管理应贯穿于整个项目过程,包括制定质量目标、进行质量规划、实施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等。
七、采购管理在矩阵型结构中,采购管理涉及对外部资源的获取和管理。
这包括供应商的选择、合同的签订以及采购过程的监控等。
有效的采购管理有助于确保项目的物资和服务的供应,降低项目成本。
八、干系人管理干系人是指与项目有关的所有人员、组织和个人。
在矩阵型结构中,干系人管理至关重要,因为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众多。
对干系人进行有效管理,包括识别、评估和协调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期望,有助于项目的顺利推进和成功实施。
矩阵策划方案
矩阵策划方案1. 引言矩阵策划方案是指在组织或团队中实施矩阵型管理结构时所进行的策划工作。
矩阵型管理结构旨在提高组织的灵活性和效率,通过将不同专业领域的员工组成临时项目团队,促进跨部门之间的协作与合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矩阵策划方案的各个要素和实施步骤。
2. 目标和背景2.1 目标本矩阵策划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帮助组织或团队实施矩阵型管理结构,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协作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 - 搭建跨部门协作平台,促进信息共享和知识传递; - 提高项目团队的协同能力,加快项目执行进度; - 优化资源调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2 背景在传统的功能型部门组织结构中,往往存在信息孤岛、资源浪费和反应迟缓等问题。
矩阵型管理结构的引入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组织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因此,制定矩阵策划方案成为组织迈向更高效管理的必要步骤。
3. 实施步骤3.1 确定矩阵策划的范围和目标在制定矩阵策划方案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矩阵管理的范围和目标。
确定哪些部门或团队需要引入矩阵型管理结构,以及希望通过矩阵管理实现什么样的改进。
3.2 设计组织结构和角色职责设计矩阵型组织的具体结构和角色职责是矩阵策划的核心内容。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 确定跨部门项目团队的设置,明确成员组成和工作职责;- 制定项目经理和职能经理的角色和职责,明确权责划分;- 确定沟通和协调机制,促进团队之间的有效合作。
3.3 制定绩效评估体系为了促进矩阵型组织的有效运作,需要制定相应的绩效评估体系。
绩效评估体系应该考核项目团队成员的绩效表现,并对其进行奖惩与激励。
同时还要考虑如何评估项目团队整体的绩效,以及如何与个体绩效相结合。
3.4 建立信息共享和协同工具信息共享和协同工具是矩阵型组织顺利运作的基础。
通过建立适当的信息共享平台和协同工具,可以促进项目团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并提高工作效率。
选择合适的工具时需要考虑组织的特点和团队成员的习惯。
3.5 制定培训和发展计划为了确保组织中的所有成员能够适应矩阵型管理结构,需要制定相应的培训和发展计划。
基于设计结构矩阵和SysML的复杂产品研制流程建模与优化方法
第29卷 第5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Vol. 29 No.5 2017年5月Journal of Computer-Aided Design & Computer GraphicsMay 2017收稿日期: 2016-05-09; 修回日期: 2016-10-12.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5BAF17B01). 杨国辉(1990—), 男, 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 刘继红(1966—), 男,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CCF 会员, 论文通讯作者, 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知识管理与知识工程、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基于设计结构矩阵和SysML 的复杂产品研制流程建模与优化方法杨国辉, 刘继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北京 100191) (ryukeiko@)摘 要: 为提高复杂产品研制流程建模与优化的效率, 提出一种基于设计结构矩阵和系统建模语言(SysML)的建模与优化方法. 首先利用SysML 对复杂产品进行需求分析获得系统初步设计方案, 并利用设计结构矩阵对产品研制流程进行层次化分解并优化, 从而减少设计活动的迭代; 然后通过SysML 对产品研制流程进行图形化建模表达与分析, 以保证模型的一致性和可重用性, 提高建模准确率和效率. 以发动机为例, 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关键词:产品研制流程; 设计结构矩阵; 系统建模语言 中图法分类号:TP391DSM and SysML-based Complex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 Modeling and Optimizing MethodYang Guohui and Liu Jihong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 Automation, Beiha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1)Abstract: For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modeling and optimization of complex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 a method based on design structure matrix and SysML is presented. Firstly, this method under-takes requirements analysis for complex product through SysML and obtains the preliminary system design scheme. The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 is hierarchically decomposed and optimized with the design structure matrix method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terative design activities. Secondly,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s graphically modeled and represented by SysML, which contributes to the guaranteeing of consistent and reusable process models and improves the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process modeling. Finally, an example of engine is demon-strated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Key words: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 design structure matrix; SysML 复杂程度的日渐增加是目前产品研发的基本趋势之一[1]. 纵观航空、航天、国防、船舶、汽车等各个体系、系统级别的领域, 复杂产品研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 多学科、多领域. 由于复杂产品结构和功能日渐丰富, 其研制流程会涉及不同学科, 需要不同领域专家的专业知识共同决策研制活动; 2) 分布式、协同化. 繁杂、巨大的研制活动不可能由单独一个部门完成, 需要不同组织、不同地域和领域的工程师分布式、协同化办公; 3) 复杂化、多耦合. 研发流程间的关系复杂, 并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串行、并行、迭代关系, 研制流程间还存在耦合关系, 同时研制活动也是动态时变的, 需要反复迭代优化.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 MBSE)是一种解决复杂产品系统工程研制的方法, 它以分解—集成思想为基础[2], 对922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第29卷系统进行需求分析、设计、验证和确认. MBSE能够通过其系统建模语言(systems modeling lan-guage,SysML)进行图形化、模块化、无二义性建模[3], 使用语义插图描述给定系统的需求、行为、结构和参数[4]. SysML模型具有一致性和可重用性的特点, 便于管理. 但由于SysML是在统一建模语言UML2.0发展而来,采用其面向对象的思想,不能针对研制流程进行直接优化[5], 也不能解决多领域决策和重复性建模等问题.设计结构矩阵(design structure matrix, DSM)是一种用于产品研发、项目规划、系统工程、组织设计等方面的强有力工具[6]. Eppinger等[7]将DSM 模型归纳为基于产品架构的DSM、基于组织架构的DSM、基于流程架构的DSM和基于多域架构的DSM等4种类型. 其中基于流程架构的DSM可以用来分析和优化研制流程间的关系;基于多域架构的DSM能够解决不同领域匹配的问题. 但DSM目前只能利用布尔值、数值变量、颜色集等对所分析的对象进行表达, 不能够直观清晰地表示元素之间的组织结构, 以及它们的逻辑、时序、依赖等关系.针对复杂产品研制流程的特点, 为了能够降低复杂产品研制流程建模与优化的难度, 直观、清晰地表达研制流程间的关系, 以解决多领域决策; 同时减少研制流程由于迭代优化造成重复性建模等问题,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DSM和SysML的复杂产品研制流程建模优化方法. 目前已有结合DSM 和SysML的研究, 但其主要侧重的对象是复杂产品本身; 其中, Qamar等[8]在机电产品研发中将产品属性进行分解并对其重新定义, 通过DSM对相关性关系进行一致性建模管理. Jobe等[9]在系统工程环境下为工程分析模型定义了一个有效的DSM 重用框架, 并提出一种用SysML定义的多方面元件模型, 以规范不同学科间的交流. 上述研究并不涉及复杂产品研制流程层次化分解与优化等问题.因此, 本文结合DSM与SysML针对复杂产品研制流程的不同阶段进行建模与优化. 该方法针对复杂产品研制流程不同阶段, 分别运用DSM和SysML的不同技术解决研制流程建模与优化问题. 在研制流程建模前通过DSM对研制活动进行层次化分解和分析优化, 可以减少由于研制流程迭代而造成的重复性建模, 发挥DSM的分析、决策、优化等优势;利用SysML进行模块化无二义性的表达, 凸显其模型的一致性、可重用性、便于管理等优点, 规避DSM的模型化表达的劣势[10], 使DSM 和SysML达到优势互补, 从而完成复杂产品的研制流程建模与优化, 提高产品建模和研制的效率. 1 本文方法概述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的一般研制流程如图1所示, 主要分为需求分析、系统功能分析、设计综合和系统验证4个步骤; 其中设计综合又包括架构分析和架构设计.图1 MBSE产品研发流程在这4个步骤中都会有数据输出存储到模型/需求存储库中, 这些数据以SysML图的形式表示. 从需求分析到系统验证的过程是一个迭代循环的过程. 产品研制过程中, 研制流程活动迭代次数越少, 工作量就越少, 效率越高, 而图1所示的复杂产品研制流程并未说明减少循环迭代的过程.由于SysML可由9种图表示产品研制的需求、结构、行为、参数, 因此可在需求分析阶段和功能分析阶段, 利用需求图、用例图表达从用户需求到工程需求再到用户指标直至可作为设计输入的工程指标(研制流程活动)这一过程; 在设计综合阶段, 通过模块定义图、序列图、活动图、状态图、参数图等来表达研制活动间的结构、序列、参数等约束关系; 在系统验证阶段, 通过状态图和序列图对研制流程的合理性进行模拟. 本文主要针对复杂产品研制流程层次化分解及优化进行研究, 使用SysML对研制流程进行图形化建模可参考文献[3].本文所提出的复杂产品研制流程的建模与优化方法如图2所示.Step1. 对系统层进行需求分析, 用SysML建立需求图, 产生需求规格说明书, 将需求指标分解, 根据分解后的指标定义设计活动, 从而进行系统规划.Step2. 对设计活动进行不同程度的层次化分解. 由于活动分解时, 研发工程师来自不同学科和领域, 得到的活动分解方案也不相同, 因此需要选出一个合适的第5期杨国辉, 等: 基于设计结构矩阵和SysML 的复杂产品研制流程建模与优化方法 923图2 基于DSM 和SysML 的研制流程建模与优化方案. 本文采用多域矩阵(multidomain matrix, MDM)的方法进行方案确认.确认合适的分解活动方案后, 将此方案中的分解活动表示在DSM 中, 通过DSM 对研制流程优化, 减少迭代. 流程模型的迭代越少, 说明研制流程安排越合理.Step3. 通过模块定义图将DSM 中的研制流程活动进行建模, 明确表达流程模块间的层次化关系. 然后, 选择合适的行为图对每个层次中的研制流程进行建模. 即完成了系统层的层次化分解、分析、优化、建模. 在进行SysML 图形化建模时, 需要进行一致性检测, 从而保证模块的唯一性.Step4. 重复以上步骤逐层得到子系统级、部件级、最低配置项层的研制活动的分解、分析与优化以及SysML 图形化建模表达. 在此过程中会形成分析研制活动的层次化DSM, 利用层次化DSM 对研制流程进行逐层的分析和优化, 进一步保证研制活动的合理性, 减少研制流程迭代.2 基于SysML 的研制活动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目的是明确系统的任务、指标、任务执行者, 以及如何安排研制活动(包括如何对任务进行分解), 从而确认研制活动的逻辑顺序. 其实质上是一个需求-功能-行为-结构建模过程, 具体过程如图3所示.1) 捕获系统需求. 系统需求是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筛选形成用户需求规格说明书后而产生的. 在生成系统需求的同时, 需要将用户需求与之关联;然后, 结合系统需求和用户需求生成系统924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第29卷图3 需求分析过程需求规格说明书. 此阶段利用SysML需求图进行表达.2) 分析系统功能. 此步骤的目的是将功能性需求转化为一个连贯的系统功能操作[11]. 基于用例进行系统功能分析, 根据1)获得的系统需求规格定义系统用例, 一般系统通常采用不超过20个用例图进行分析. 将功能需求关联至系统用例, 排优组织系统用例进行系统功能分析, 从而得到系统功能操作规格说明书. 该过程通过用例图定义一些包含场景、研制活动的执行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用例; 利用活动图、序列图和状态图明确研制活动的序列.3) 制定系统设计方案, 确认研制流程, 同时利用SysML的图创建行为模型. 模块定义图是用来表达模块间的结构关系的, 此处利用它表达研制流程活动间的组织架构关系, 以便建模者进行层次化分析.4) 对系统需求的正确性、完备性、清晰性进行验证, 完成系统规划.3 基于DSM的层次化分解及优化3.1 面向多域研制活动分解方案的决策分析复杂产品系统多领域、多学科的特点决定其研制活动分解方案的多样性. 为了避免活动分解方案的冲突, 满足不同领域专家的需求, 本文采用MDM的解决方案, 如图4所示. MDM是在DSM基础上扩展而来[12], 它由DSM和领域匹配矩阵(domain mapping matrix, DMM)2部分组成. DSM主要表达的是领域内各元素之间的关系, 置于MDM的对角线位置, 属于方阵, 如图4中的DSM1和DSM2; DMM分析的是不同领域间元素间的关系, 是处于MDM非对角线上的矩形状矩阵. 每2个DSM通过一个DMM关联, 图4 中DSM1和DSM2所表达不同领域的元素可由左下角的DMM关联分析.图4 多域矩阵决策根据上文需求分析得到了需求指标和分解活动, 但需求和活动间匹配的正确性并不能得到保证. 进行需求分析时, 为保证需求的完备性常常会捕获冗余的需求, 因此需要通过DMM分析需求和活动间的关系来识别冗余需求或补充必要的研制活动. 在MDM中, 需求元素和研制活动元素之间对应关系有3种: 一对一, 一对多和多对多. 利用MDM进行分析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设置SysML图中的需求关系权重值, 将2个独立需求的关系权重值设置为0, 需求间其他几种关系及权重如表1所示.第5期杨国辉, 等: 基于设计结构矩阵和SysML的复杂产品研制流程建模与优化方法 925表1需求关系及权重关系包含跟踪继承改善满足验证权重10 0.9 0.7 0.5 0.3 0.1将通过SysML图捕获得到的需求指标R1,R2, R3,…,R m及相互间关系表示在需求矩阵DSM1中. 将系统规划得到的研制活动A1, A2, A3,…,A n表示在DSM2中, 并分析研制活动元素间关系.关联需求和研制活动的关系可通过布尔值表达在DMM中, 其中, 1表示对应研制活动满足此需求, 0表示二者之间不存在关系. 通过DSM1和DMM可推断DSM2内元素间的关系, 反之亦然. 由此表明, 在MDM中DSM1中需求的变化会引发DSM2中研制活动的变化, MDM可展示不同域间的动态关联性, 从而推动系统的演化. 如图4所示MDM中, DSM1中的需求R m和DSM2中的任一研制活动都不存在匹配, 说明此需求冗余或者需要补充研制活动满足此需求.MDM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多领域、多学科间研制活动分解方案的决策问题, 在保证需求指标完整的同时消除了冗余需求, 避免了研制活动的冲突.3.2 基于DSM的层次化分解方法为高效进行协同化研发, 需将复杂产品研制活动进行层次化划分, 每一层级的研制流程活动不宜过多. 本文对每一层级研制活动数目设置一个最大值G n(n为被分解的研制活动所在层次). 活动数目最大值G根据研发人员的设计经验设定, 它有助于SysML建模时进行编码, 从而保证模型的可追溯性, 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同一层级研制流程分解为子流程的详细程度差距过大.当研制活动被表示在DSM后, 若DSM中存在信息环, 则说明研制活动间存在耦合关系[13]. 此时研发人员需要对研制流程进行割裂(tearing)操作.通过MDM方法可确认复杂产品每一层级研制活动的分解方案, 有效解决多领域决策冲突问题. 但当研制流程进一步细化时, 如何分析不同层级DSM中研制活动间的关系仍然需要进一步明确. 为此, 本文提出层次化分解方法.输入. 单层级的研制活动.输出. 下一层级优化后的研制活动.Step1. 通过MDM方法确认系统级研制活动的分解方案, 得到子系统级研制活动, 并对子系统级研制活动数目设置一个最大值G1.Step2. 再次通过MDM方法确认部件级研制活动的分解方案, 得到部件级的研制活动, 同时设置部件级研制活动数目的最大值G2.Step3. 利用DSM分析子系统级研制活动间的关系, 判断研制动间是否存在信息环.Step4. 若Step2中不存在信息环, 则按照以上方法继续向下分解;否则, 识别耦合的子系统级研制活动节点, 将其进行聚类, 消除相同的部件级研制活动节点, 如图5所示.Step5. 判断新生部件级研制活动的数目g m_n(m,n 为存在耦合的子系统研制活动节点)是否大于G2, 若g m_n≤G2, 则无需操作; 否则, 说明分解方案不合理, 返回Step2, 通过DSM对存在信息环的研制活动节点进行tearing操作, 从而打破信息回路, 消除研制活动迭代.Step6. 依照Step1~Step5的步骤逐层对研制活动进行层次化分解, 直至结束.图5 层次化分解此方法每一次循环都不超过3层, 从而有效地解决层次化分解时由于分解程度不一致而导致分解繁杂、研发人员难以决策等问题. 另一方面, 每一层设置最大值则解决层所在研制活动过多而难于有效管理的问题, 同时有助于SysML模型进行编码, 以便于DSM的分析与优化.4示例验证发动机是一种跨学科、跨领域的复杂产品. 主要由机体、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等8个部分组成. 本文以发动机的简化研制流程进行示例说明, 具体过程如下.1) 进行需求分析. 如图6所示, 发动机研制图6 需求分析图926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第29卷需求包含功能、性能、结构、尺寸等4个方面, 根据需求分析得到需求规格说明书, 明确第1层级的需求指标R1, R2,R3,R4, 如图6所示,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功能分析, 从而得到第1层级相应研制活动A1,A2, A3, A4, A5,A6, A7, A8. 设置活动数目最大值G1为10.2) 将需求指标和第1层级研制活动表达在MDM中, 检测是否有冗余需求或者不合理的研制活动. 如图7所示, 研制活动分解合理, 需求不冲突、冗余, 满足不同领域专家需求.图7 需求和第1层级研制流程的MDM利用DSM将第1层级的研制流程进行划分、联合等操作(如图8所示), 识别到研制活动A1, A2间, 以及A4, A7, A8间存在信息环(为方便说明, 其他研制活动间假设为并行关系, 不再对其近一步分解), 说明存在耦合关系.图8 第1层级研制活动优化后的DSM利用上述方法对第2层级进行需求分析, 并得到其相应研制流程. 设置研制活动数目最大值G2=10. 通过MDM和DSM进行分析优化, 具体过程如图9~12所示.由于A1与A2耦合, 将A1与A2分解得到的研制活动合并. 但合并后的g m_n>G2,说明对二者合并不合理, 因此应对研制活动A1, A2进行tearing运算. 通过分析A1与A2可知, A24对A11有反馈, 可将A24分解为曲轴尺寸确认A24.1和曲轴设计A24.2 2个研制活动. 然后将A24.1合并到A11中, 从而打断信息环.同理, A4, A7, A8间的信息环也通过此方法消除, 需要注意的是, A4, A7, A8相互依赖程度不同,图9 需求和第2层级研制流程A1与A2的MDM图10 第2层级研制活动A1与A2优化后的DSM第5期杨国辉, 等: 基于设计结构矩阵和SysML 的复杂产品研制流程建模与优化方法 927通过选择其中依赖程度最低的路径(A 8到A 4)进行撕裂. 通过对A 4, A 7, A 8研制活动分解, 它们之间的耦合关系实际上是由于第2层级研制活动A 42, A 73, A 81之间形成了信息环, 因此只需对A 81到A 42间的路径进行撕裂; 具体过程如图11~12所示.重复以上步骤直至研制活动分解结束, 通过分析得到如图13所示的研制流程的活动图, 由于活动图对研制活动关系已表达已足够清晰, 此处不再用模块定义图对研制活动表达. 以上示例表明, DSM 可以有效地解决复杂产品研制的迭代, 减少SysML 的重复性建模. SysML 能够直观、无二义性地表达研制流程间的关系.图11 需求和第2层级研制流程A 4, A 7与A 8的MDM图12 研制活动A 4, A 7与A 8优化后的DSM图13 发动机研制活动图5 结 语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SM 和SysML 的复杂产品研制流程的建模与优化方法, 通过SysML 的需求分析获得了系统初步设计方案, 利用MDM 确定了研制流程的层次化分解方案, 解决了不同领域、学科之间对研制流程决策冲突的问题, 使不同地域、领域的工程师可以分布式且协同化进行研发;在对研制流程建模前利用DSM 进行了分析, 并通过层次化DSM 的分解方法将研制活动逐层分解, 既控制了研制活动分解时研发人员需要关注的活动层次, 又避免了每一层级研制活动的数目过大; 通过SysML 的图形化建模直观、清晰地表示了研制流程的关系. 此方法减少了研制流程的重复性建模, 提高了复杂产品研制的效率.参考文献(References):[1] SIEMENS Industrial Software Co, SIEMENS Central ResearchInstitute. On the way to “industry 4.0”: digital manufacturing practices[M]. Beijing: China Machine Press, 2015: 65-74(in Chinese)(西门子工业软件公司西门子中央研究院. 工业4.0实战: 装备制造业数字化之道[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 65-74)[2] Estefan J. A survey of model-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 (MBSE)928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第29卷methodologies[R]. Seattle: INCOSE MBSE Focus Group, 2007 [3] Delligatti L. SysML distilled: a brief guide to the systems mod-eling language[M]. New Jersey: Addison-Wesley, 2013[4] Friedenthal S, Griego R, Sampson M. INCOSE model basedsystems engineering (MBSE) initiative[C]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Systems Engineering 2007 Symposium.San Diego: INCOSE, 2007: 1-29[5] Hampson K. Technical evaluation of the systems modelinglanguage (SysML)[J]. 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 2015, 44: 403-412[6] Ye Y, Jankovic M, Bocquet J C. Managing semantic consis-tency in model-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 using a matrix structure[C] //Proceedings of ASME International Design En-gineering Technical Conferences and Computers and Informa-tion in Engineering Conference. Chicago: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ress, 2012: 1193-1204[7] Eppinger S D, Browning T R. Design structure matrix methodsand applications[M].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2012[8] Qamar A, Paredis C J J, Wikander J, et al. Dependency model-ing and model management in mechatronic design[J]. Journal of Computing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in Engineering, 2012, 12(4): 041009[9] Jobe J M, Johnson T A, Paredis C J J. Multi-aspect componentmodels: a framework for model reuse in SysML[C] //Proceedings of ASME International Design Engineering Technical Confer-ences and Computers and Information in Engineering Confer-ence. New York: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ress, 2008: 943-955[10] Liu Haiqiang, Qi Guoning, Ji Yangjian. An integrated productprocess modeling method for supporting 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J]. Journal of Computer-Aided Design & Computer Graphics, 2009, 21(11): 1638-1645 (in Chinese)(刘海强, 祁国宁, 纪杨建. 支持多学科设计优化的集成产品过程建模方法[J].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09, 21(11): 1638-1645)[11] Hoffmann H P. Model-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 best practices[M]. Beijing: Aviation Industry Press, 2013: 1-144 (in Chinese)(Hoffmann H P.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最佳实践[M]. 古炼, 译. 北京: 航空工业出版社, 2013: 1-144)[12] Danilovic M, Browning T R. Managing complex product de-velopment projects with design structure matrices and domain mapping matric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07, 25(3): 300-314[13] Sun Yadong, Zhang Xu, Ning Ruxin, et al.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omplex product based on multi-level de-sign structure matrix[J].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1, 47(16): 166-175 (in Chinese)(孙亚东, 张旭, 宁汝新, 等. 基于层次化设计结构矩阵的复杂产品研发过程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1, 47(16): 166-175)。
基于设计结构矩阵的产品设计过程的建模与优化
基于设计结构矩阵的产品设计过程的建模与优化
苏旭彬;杨永强;吴伟辉
【期刊名称】《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年(卷),期】2009(000)011
【摘要】良好的过程模型是产品开发成功的关键.设计结构矩阵(Design Structure Method,DSM)以任务信息依赖为中心,突出任务执行次序,为产品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过程建模方法.文章在讨论设计结构矩阵的构建原理、过程重组的基础上,以用于口腔正畸的个性化托槽的设计为例,分析了任务分解、设计结构矩阵的构建和优化等过程.采用基于设计结构矩阵的产品设计过程建模与优化的方法,可以有效地缩短产品设计周期,提高企业竞争力.
【总页数】4页(P94-97)
【作者】苏旭彬;杨永强;吴伟辉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广州,510641;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广州,510641;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广州,510641【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H16;TG65
【相关文献】
1.基于设计结构矩阵和着色Petri网的产品设计过程建模与仿真 [J], 李海涛;杨波;尹晓玲;王兴祖;姚孔
2.基于设计结构矩阵和SysML的复杂产品研制流程建模与优化方法 [J], 杨国辉;
刘继红
3.基于模糊设计结构矩阵的产品设计过程模块化分解 [J], 马飞;同淑荣;李博;侯世旺
4.基于设计结构矩阵理论的产品开发过程建模及仿真优化 [J], 陈冬宇;邱菀华;杨敏;张汉鹏
5.基于设计结构矩阵的产品设计过程管理 [J], 冯国奇;王成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项目组织机构矩阵式
项目组织机构矩阵式一、引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为了有效地进行项目管理和组织工作,通常会采用矩阵式的组织结构。
项目组织机构矩阵式能够将项目团队成员和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协调,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对项目组织机构矩阵式进行详细介绍。
二、矩阵式组织结构的定义和特点矩阵式组织结构是一种将功能部门和项目组合在一起的组织形式。
它将项目团队成员从传统的职能部门中抽调出来,组成一个独立的项目团队。
在矩阵式组织结构中,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整体管理和协调,同时还需与职能部门的经理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矩阵式组织结构有以下几个特点:1. 职能部门和项目团队并存:矩阵式组织结构中,职能部门和项目团队是并存的,项目团队成员既要向项目经理负责,也要向职能部门的经理负责。
2. 权责明确:矩阵式组织结构中,项目经理对项目的执行负有主要责任,而职能部门的经理负责提供人员和资源支持。
3. 灵活性强:矩阵式组织结构能够根据项目需求灵活调整项目团队成员的人员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 沟通协调重要:由于项目团队成员同时要向项目经理和职能部门的经理汇报工作,因此沟通和协调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三、矩阵式组织结构的类型根据项目团队成员在项目和职能部门之间的权力和责任分配不同,矩阵式组织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弱矩阵式组织结构:在弱矩阵式组织结构中,职能部门的经理拥有更多的权力和责任,项目经理的角色较为被动,项目团队成员主要向职能部门的经理汇报工作。
2. 平衡矩阵式组织结构:在平衡矩阵式组织结构中,项目经理和职能部门的经理拥有相等的权力和责任,项目团队成员同时向两者汇报工作。
3. 强矩阵式组织结构:在强矩阵式组织结构中,项目经理拥有更多的权力和责任,职能部门的经理主要提供人员和资源支持。
四、矩阵式组织结构的优点和缺点矩阵式组织结构相比传统的职能式组织结构具有以下优点:1. 资源利用高效:矩阵式组织结构能够合理调配和利用资源,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
基于分层DSM复杂产品设计过程建模研究
0 引言
复 杂 产 品设 计 过 程 建 模 的 关 键 是 降 低产 品设 计 过 程 中各 个 任 务 问 的耦 合 程 度 ,减 少设 计 过 程
务数 目的限制 ,且 易于 实现计 算机 运算 口。 】 但 是 ,传统 的DS M是 一种 简单 的关 系描 述矩 阵 ,无 法 反 映依 赖 的 强 弱程 度 ;无 法 对参 数 和具 体 任 务 点 进 行关 联 ;表 单 项 目相 对 独立 ,无 法 对
1 分层D M的概念及原理 S
层 面 ”。鉴 于 此 ,本 文 提 出 了分 层DS M技 术 ,通 过 对 设 计 过 程 模 型 的 关联 信 息 分 解 ,找 出模 型 中
存 在 关 联 的具 体 点 ,得 出流 程 间的 依 赖程 度 , 同
时 ,把 设计 参 数 等 对 象定 义 为DS 的元 素 引 入模 M 型 ,最 终 ,得 出 整体 过 程 模 型 的 架 构 ,优 化 设 计 过 程 ,提 高设 计 效率 。
SHA0 e- ig, AN Gan . an , W i n F p g qi g HAO o g pn Y n — ig
( 沈阳理工大 学 C / AM技术研 究与开发 中心 ,沈 阳 1 O 5 ) AD C 1 19
摘
要 :在传统设计结构矩阵 (e inS rc ue M ti,D M) D s tu tr a r s x S 的理论研 究基础上 , 针对传统D M S 在实 际建 模中存在的不足 ,提出了分层D M的建模方法 , 出分层D M S 给 S 建模相 关概念和建模 原理 。同时 ,提 出分 层D M的建模流 程算法 ,并且应 用于减速器 的设 计过程建模 ,优化了设 S 计模 型。这个理论 改进了设计建 模中对任务 间的依赖关 系和 简单耦合 关系的描述 ,不再局限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研究摘要: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是保证项目按时完成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提高项目进度控制的准确性和效率,研究者们逐渐将建立进度控制模型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本文将探讨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模型的构建与应用,包括模型的建立过程、模型的优点和局限性以及实际场景中的应用研究。
1. 引言施工项目的进度控制对于项目成功完成至关重要。
过去,项目管理人员主要依靠经验和主观判断进行进度控制,效果不尽如人意。
因此,建立一种科学且可靠的进度控制模型被广泛认为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2.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模型的构建2.1 数据收集与处理构建项目进度控制模型的第一步是数据收集。
项目管理人员需要收集项目中涉及的各种数据,例如计划进度、实际进度、资源利用情况等。
这些数据需要经过处理,如清洗、整理和标准化,以便后续的模型构建和分析。
2.2 模型的选择和建立在数据收集和处理完毕之后,需要选择适合的模型进行建立。
常见的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模型包括网络计划模型、图解法、重要路径法等。
此外,也可以结合使用多个模型,以获得更准确的控制结果。
在模型建立过程中,还需要考虑项目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模型参数的调整和优化。
2.3 模型验证和评估建立模型后,需要对模型进行验证和评估,以确认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可以通过与实际项目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模型的预测和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异,并进行修正和改进。
评估模型的优点和局限性,以确定其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3.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模型的优点和局限性3.1 优点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模型的优点主要包括:1)提高进度控制的准确性和精度,减少主观判断的影响;2)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进度延误和风险,提前采取措施进行调整;3)能够为项目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持和参考,提高项目管理水平;4)能够追踪和监控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反馈项目状态。
3.2 局限性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模型的局限性主要包括:1)模型的建立和使用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对数据要求非常高;2)模型建立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假设,影响模型的准确性;3)模型不能考虑到所有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因素,无法完全预测项目的实际情况;4)模型对用户的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基于设计结构矩阵和SysML的复杂产品研制流程建模与优化方法
基于设计结构矩阵和SysML的复杂产品研制流程建模与优化方法一、题目简介及研究背景1.1 题目简介1.2 研究背景二、设计结构矩阵简介2.1 设计结构矩阵定义2.2 设计结构矩阵应用2.3 设计结构矩阵优势与不足三、SysML简介3.1 SysML定义3.2 SysML应用3.3 SysML优势与不足四、复杂产品研制流程建模与优化方法4.1 建立复杂产品研制流程模型4.2 利用设计结构矩阵和SysML进行流程优化4.3 应用案例分析五、总结与展望5.1 已取得成果总结5.2 未来研究方向注:以上提纲仅供参考,具体内容的组织可以根据所需文章的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
一、题目简介及研究背景1.1 题目简介复杂产品的研制过程中,会面临诸多问题,如产品结构复杂、开发周期长、成本高、生产难度大等。
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如何提高设计效率和降低成本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设计结构矩阵和SysML在复杂产品研制流程建模与优化中的作用。
1.2 研究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产品的研发变得更加快速和高效。
因此,研究如何优化产品的研制流程和结构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设计结构矩阵和SysML是两种常用的工具,它们能够帮助工程师更好地优化产品的设计结构和研制流程,从而提高研发效率和降低成本。
本文将结合这两种工具,在复杂产品的研制过程中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提高工程师对复杂产品研发的理解和能力。
同时,对于机械、电子、航空、军工等领域的产品研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设计结构矩阵简介2.1 设计结构矩阵定义设计结构矩阵(Design Structure Matrix,DSM)是一种图形化工具,用于描述产品或项目的不同部分之间的依赖关系。
DSM通过将产品或项目的各个组成部分与其它部分之间的联系可视化,以便于工程师更好地理解和优化产品或项目结构。
DSM是一种矩阵,其行和列分别代表了产品或项目的组成部分。
基于设计结构矩阵的舰船维修工程进度优化模型
关 键 词 : 舰 船 修 理 ;工 程 进 度 ; 计 结 构 矩 阵 设
中 图分类 号 : U 7 . 62 7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7 7 4 ( 0 0 0 0 1 0 D :0 3 0 /.sn 17 7 4 . 0 0 0 . 0 6 2— 6 9 2 1 )9— 0 6— 5 OI 1 .4 4 ji . 6 2— 6 9 2 1. 9 0 4 s
( . aa R sac ntueo q imet e h o g , e ig 1 2 4 , h a 2 N vl euai 1 N vl eerhIstt f up n c nl y B in 4 2 C i ; . a a D p tt n i E T o j 0 n o Sa o e u nz o r rsp ri n q im n m i e a c , u n zo 7 , hn ) t ind i G a gh uae f u e s ge up e t a tn ne G a ghu 5 C i t n ao vi n 1 1 0 5 a
b sd o d l g o itn n e poe tsh d l g wa u o w r . y a ay ig te lgc rlt nhp a e n mo ei fmane a c rjc c e u i sp tfr ad B n lzn h o i eai s i n n o a n l tes b p oe t , es h d l gsu cu efrw rhp mane a c ss tu a d te if e c mo gal h u —rjcs t c e ui trtr o as i itn n e wa e p, n h n u n e h n l
项目组织与进度安排
项目组织与进度安排1. 项目组织结构项目组织结构是项目团队按照职能、层次和责任划分的形式。
一个适合的项目组织结构能够提供明确的指导和协调机制,保证项目成员能够有效地合作工作。
平面型组织结构:平面型组织结构是指项目团队成员按照职能划分形成一个平面结构,项目经理在其中起到协调和管理的作用。
矩阵型组织结构:矩阵型组织结构是指项目团队成员同时隶属于项目和职能经理,同时具有项目和职能经理的职权和责任。
弱矩阵:项目经理拥有较低的权力,项目活动主要由职能经理负责。
平衡矩阵:项目经理和职能经理的权力相对平衡,双方共同进行项目决策。
强矩阵:项目经理拥有较高的权力,项目活动主要由项目经理负责。
2. 项目角色和职责在项目组织结构中,各个项目角色和职责的明确性能够使项目团队成员清楚自己的职责范围,并且有明确的工作目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项目角色和职责。
项目发起人:提出项目的需求和目标,并且为项目提供必要资源和支持。
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整体规划、执行和控制,协调项目各个方面的工作,并且和项目团队以及相关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项目团队成员:根据分配的任务,按时、按质量要求完成工作,并且协助项目经理进行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
利益相关者:包括项目团队成员、项目发起人、客户、供应商等与项目有关的各方,他们的利益和需求需要被考虑进项目管理中。
3. 项目计划与进度安排项目计划是指项目的工作内容、时间安排、资源分配等的演示和安排。
项目计划的制定需要考虑项目的目标、约束条件、可行性分析等因素。
项目任务分解:将项目的任务分解成更小的可管理的任务,明确每个任务的工作内容、时间和资源等。
项目进度制定:根据任务的工作内容和资源情况,制定项目的进度安排,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完成。
里程碑的设定:在项目进度的安排中,设定关键的里程碑节点,用来标记项目的重要阶段。
资源分配:根据项目的需求和进度安排,合理地分配项目所需要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时间等。
项目进度监控:定期对项目进度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中的问题和风险。
进度计划模型
进度监控和调整
监控进度:定期 检查项目进度, 确保按时完成
调整计划:根据 监控结果,对进 度计划进行调整
风险管理:识别 和应对可能影响 进度的风险
沟通协调:与团 队成员、利益相 关者保持沟通, 协调资源,解决 问题
风险评估和控制
识别风险:识别可能影响项目进 度的风险因素
制定应对策略:制定应对风险的 措施和方案
总结项目经验: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为以后的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效果评估和经验总结
案例分析:某公司使用进度计划模型进行项目管理 效果评估:项目按时完成,质量达标,成本控制良好 经验总结:进度计划模型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和适用性 改进建议:如何更好地运用进度计划模型进行项目管理
01
进度计划模型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 望
选择评估方法:选择合适的评估方 法,如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
制定评估计划:制定详细的评估计 划,包括时间、地点、人员等
实施评估:按照评估计划进行评估, 收集数据
分析评估结果:对收集到的数据进 行分析,得出结论
提出改进建议:根据评估结果,提 出改进进度计划模型的建议
效果分析和改进
评估标准:时间、成本、质量、风险等 效果分析:进度计划模型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的对比 改进措施:根据效果分析结果,提出改进措施 持续改进:定期评估进度计划模型的效果,持续改进
XXX
进度计划模型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X
目录
进度计划模型的概念
01
进度计划模型的建立
02
进度计划模型的实施
03
进度计划模型的效果评估
04
进度计划模型的案例分析
05
进度计划模型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
基于DSM的产品开发进度规划模型及其应用
Ab ta t nac mpe rd c eeo me t rjc ,itre ed n eainhp ntssaetemanc aa tf — src :I o lxpo u tdv lp n oet ned p n etrlt s isi ak r i h rce s p o h i
rs le te p be . A e DS mo e s d sg e ae n t eta iin lDSM de n nr p y te p p r e ov r lm h o n w M d li e i d b s d o rd t a n h o mo la d e to y b a e . h
v1 0 N . 。. 。 1 2 M r . 07 ac 2 0 h
基 于 DS 的产 品 开发 进 度规 划模 型及 其应 用 M
张 汉 鹏 ,邱 菀 华
(.京航 空航 天 大 学 经 济 管 理 学院 ,J 京 10 8 ) J L . L 00 3
摘 要 :在 复 杂 产 品 开发 项 目 中 , 于设 计 任 务 间 大 量 耦 合 关 系 的 存 在 使 得 对 该 类 项 目的 进 度 规 划 管 由
( c o l f cn m c n a ae e t B in n esy o A rnui n s o at s B i n 0 0 3 C i ) S h o o o o is d M n gm n , e igU i r t f e a t sa dA t n ui , e ig 10 8 , hn E a j v i o c r c j a
基于BIM的工程进度计划编制
基于BIM的工程进度计划编制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是一种基于数字化建筑模型的协同设计和协同施工方法,通过对建筑项目进行数字化建模,可以对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整合管理,包括设计、施工、运营等。
因此,基于BIM的工程进度计划编制,将更加准确、高效地规划和管理工程进度。
首先,基于BIM的工程进度计划编制可以通过建模分析提供更准确的施工时间预测。
在传统的施工进度计划编制中,往往只考虑到各个工序的顺序和持续时间,而忽略了各个工序之间的依赖关系和可能的冲突。
而基于BIM的工程进度计划编制可以通过对建模数据的分析,确定各个工序之间的关联性和可能发生的冲突,从而更精确地预测施工时间,避免了施工中的延误和冲突。
其次,基于BIM的工程进度计划编制可以提供更直观的可视化进度计划。
传统的进度计划往往是以表格或图表的形式展示,不够直观,难以理解。
而基于BIM的工程进度计划编制可以将建模数据与进度计划结合起来,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工程的进展情况,包括建模完成情况、工序完成情况和资源分配情况等,使项目参与者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工程的进展,及时调整工期和资源,提高项目的管理效率。
再次,基于BIM的工程进度计划编制可以实现多方协同管理。
在传统的进度计划编制中,常常由一个专业的进度规划师负责编制,其他项目参与者很难参与进来,导致信息孤岛和协同不足。
而基于BIM的工程进度计划编制可以实现多方共享和协同管理,各个参与方都可以基于建模数据参与进度计划的编制和管理,通过实时更新建模数据,及时反馈和调整进度计划,提高项目的协同效率。
最后,基于BIM的工程进度计划编制可以提供更高级的分析和决策支持。
通过对建模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更高级的指标和评价,如工期风险、资源利用率和成本控制等。
在工程进度计划编制过程中,可以引入这些指标和评价,帮助项目参与者进行更科学的决策,提前识别和解决可能的问题和风险,提高项目的管理质量和效率。
项目进度计划矩阵表形式方法
项目进度计划矩阵表形式方法1、问题的提出项目管理的基础是在明确了项目目标后,循序渐细地――进行项目工作分解(WBS)工作,将项目目标分成成百、上千、上万个工序。
现代项目管理一般都使用项目管理软件帮助进行WBS分解工作,以进度方案管理模块为基础,然后将资源、成本、组织等信息按时间坐标进行排列,从而形成一系列项目管理目标方案。
进度方案管理模块有甘特图、单网络图、单时标网络图、双网络图、双时标网络图等表现方式。
甘特图的最大优点是表格化,很多项目管理软件中预制了大量的项目管理表格,非常便利。
但是,其最大的不便之处是全部的项目分解任务均在左侧单列,往往一个项目的分解表很长,而甘特图中的条条很稀,占用许多纸张空间。
而且,在左侧的WBS码表中,你必需一会儿用过程进行分解,一会儿用项目对象系统进行分解,使你的思路混乱。
双网络图和其时标网络图的最大优点是图形化,图面很紧凑;但其最大的缺点是不能形成表格化,而在项目管理中常常使用各式大量的表格,故而双网络图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遇到了阻碍。
单网络图和单时标网络图的优缺点同双网络图。
其实,单网络图与双网络图之间可以进行转换。
你想像一下:将单网络图的节点按工作时间拉长,将箭线缩短成节点,就变成了双网络图;反之,将双网络图的箭线缩短成节点,将双的节点拉长成连接线,就变成了单网络图了。
梦龙项目管理软件已经实现了此种转换。
另外,我建议:我们在双网络图中引进第三节点――即除头尾二节点外,我们在双的中段引进第三节点,用来表示工作间的搭接关系,则双网络图同样可以表示FS、FF、SF、SS等工作间搭接关系。
2、解决方法思路为了克服网络图不能形成表格化的缺点,我本人有以下建议模型。
我们常常会遇到此种状况,即在进行编制WBS工作分解结构时,究竟是以项目过程为主进行分解,比如建筑工程项目分解成立项、设计、招投标、施工、验收等,还是以项目产出物的专业系统为主进行分解,比如建筑工程项目分解成结构、建筑、机电、装修、外线、市政管线等?有时候二者相互穿叉,出来的分解表比较乱。
项目进度计划框架
项目进度计划框架1. 引言在本文档中,将提供一个项目进度计划的框架,以帮助团队有效管理项目,并确保按时完成各项任务和里程碑。
2. 项目概述概述项目的目标、范围和可交付成果。
明确项目的背景和重要性,以及项目的预期效益。
3. 项目目标和关键结果详细列出项目的主要目标,并确保目标明确、可测量和可实现。
针对每个目标,明确关联的关键结果,以便监测项目的进展。
4. 项目里程碑和关键任务制定项目的主要里程碑,并在时间轴上明确每个里程碑的预计完成日期。
为每个里程碑定义关键任务,以确保在既定时间内完成,并保证各项任务的顺序和优先级。
5. 项目资源和时间安排明确项目所需的各种资源,如人力、物资、设备等,并制定相应的时间安排。
协调资源的分配、工作计划和进度,以确保项目能够按时进行,并满足项目需求。
6. 项目风险和风险应对策略识别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风险应对策略应包括风险的评估、减轻风险的方法和解决风险的措施。
7. 项目沟通和协调确保项目团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调。
明确团队成员的角色和职责,并制定相关的沟通计划和协作方式。
8. 项目监测和评估建立监测和评估项目进展的方法和指标。
定期检查项目的进度,并与项目目标进行对比。
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9. 项目验收和总结明确项目的验收标准和流程,并按计划进行项目验收。
对项目的整体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估,并记录项目的经验教训和改进点。
10. 项目进度计划的更新和调整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可能需要对进度计划进行更新和调整。
明确更新和调整的程序和流程,并确保相关方面的沟通和协调。
本文档提供了一个项目进度计划的框架,为团队成员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参考。
根据具体项目的要求和特点,可以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
通过有效的项目进度计划,可以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减少风险,并保证项目按时交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i le t nhp eif e c fh r et ce u . hs ae r e xli a ti m dl a f ci l o c l i sis ot l neo tepo c sh dl T i ppr ut r p n t ths oe cne et e g a rao t h nu j e f h e a sh f vy
第1 4卷
第 3期
科 技 与 管 理
Scen e Te hn o a d Man emen i c - c olgy n ag t
V0 .4 NO 3 I 1 .
May,201 2
2 1 0 2年 5 月
文章 编 号 :0 8 7 3 ( 0 2 0 - 0 8 0 10 — 1 3 2 1 ) 3 0 3 - 4
A s a tT ip pr nlzsh m ti fr ioa m to a u t g rj t yl a dp tf w r rjc bt c :hs a e aa e el it no td i l e do cl l i o c cce n uso adapo t r y t i io i t n h f c a n p e r e
sh d l mo e ae n Dein Sr cue Mar ( S ) hs mo e fl o s e h a k o e e d n is o c e ue d lb sd o sg t tr t x D M .T i u i d l ul c ni s te ts fd p n e ce r y d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传统 的项 目进度工具 , P R /P 图 、 如 E TC M 甘特图 , 都能清楚地显示各个 任务之间 的相互关 系 , 也适用 于 合理安排任务执行 的顺序 。 但它们对项 目中的任务提 出了严格 的要 求 : 不能交叠执行且各 自独立 。对现实 中的众 多项 目来说 , 严格地去满 足不交叠执行和各 自 独立 的要 求非常不利于项 目周 期的控制 。因此 , 这些
始于 2 世纪 8 O 0年代 ,t a 将 D M 应用到复 S w r DV ¨ S e d C
杂系统 的结构设计 、 分析和管理 中。 rh a 等汜 Ki nn s 对如何
简化协 同设计 过程之 间的迭代 问题 进行 了研究 。 国 在
内 , S 也得 到 了重 视 和研 究 , DM 周雄辉 等 在模 糊排
工具有 时就很难适用 。 设 计 结构矩 阵 ( S 理论 的发展 及应 用研 究开 D M)
序算 法基础 上依据协 同设计 中 的并行 度 和耦合性 测 定提出优化的产 品协同设计作业调度算法 , 王爱 民等 ] 提 出了基于 D M 的产 品族设计 中核心平 台的确定和 S 模块 化设计方法 ,h n 基于数字 D M讨论 了并行工 Ce[ S 程过程 中相关作业组 的分 解情况 。把 D M应用在项 S
( c o l f a ae n , nv r t o h n h i o c n ea dT c n l y S a g a 2 0 9 hn ) S h o o n gme tU i s y f a g a fr i c n e h o g , h n h i 0 0 3C ia M e i S Se o
中 图 分 类 号 :F0 99 6 . 文 献 标 志 码 :A
P oe t c e uemo e ae nd sg tu tr ti rjc h d l d l sdo einsr cu emar s b x
ZHANG u — h n YAN a g l Ch n s e g, Gu n —e
基于设计结构矩阵的项目进度计划模型研究
张春 生 . 严 广 乐
( 海理 X大 学 管 理 学 院 上 海 20 9 ) 上 - 0 0 3 摘 要 : 析传 统 项 目周 期 计 算 方 法 的 局 限性 , 出一 个 基 于 设 计 结 构 矩 阵 (S 的项 目进 度 计 划 模 型 。模 型 分 提 D M) 中充 分 考 虑 了任 务 的搭 接 关 系对 项 目进 度 的 影 响 。通 过 实 例说 明 了 该 模 型 可 以 有 效 地 缩 短 项 目周 期 , 为项 目进度 管 理 提 供 了新 的思 路 。 关 键 词 : 目管理 ;设 计 结构 矩 阵 ; 目进 度 项 项
收 稿 日期 : 0 2 0 — 7 2 1— 2 1
把 项 目各 任 务 之 间 的搭 接 关 系 清 晰地 反 映 在 一 个 矩 阵中 , S 强调 了任 务之 间逻辑 关 系 ,通过 它 可 DM
以分析 每 个 任务 的起 点 时刻 、 终点 时刻 、 续 时 间 持 等 ,这就使 得 它 能够 方便 地处 理交 叠 执行 的 任务 。
sotntepoe t y l a dpo iep oe t c e uema a e n i e ese t e . h r rjc ce n rvd rjc h d l n g me t t n w p rp ci s e h c s wh v
K yw r s po c maae e t d s ns utr m tx r et c eue e o d :r et ngm n ; ei t cue a i;po c shd l j g r r j
目 进度管理 中的研究还 比较少 , 直到 20 年 Maew r 05 hs ai 等_ 6 ] 开始 D M 在项 目进度计划 的应用研究 , S 白思俊 E T ]
提 出基于设计结构矩阵的项 目进度周期 。 在 项 目进 度 管理 方 面 , 设计 结 构 矩 阵 ( S 能 D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