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八次》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课件 (共19张PPT)
自学
• 1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 ) • 2.主要内容:大会分析了-----工业国。 • 3.中共八大意义:中国开始---建设
• 中共八大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 史料1 “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多快好省的中 心环节”“速度问题是建设路线问题”“是我国 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方针问题”。 • ——《人民日报》
• 面对困难军民,中共中央是怎 样调整的?
自学
• 1.1958年总路线的内容: ( ) • 2.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失误是: ( )和() • 3.失误的原因: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 济规律 • 4.加上当时()等因素,()年--()年, 我国经济严重困难。 • 5.为调整国民经济,提出()八字方针。时 间: ()年--()年。意义或成效:工农 业生产---新面貌
• 3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 • 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民主与法律受到 践踏,国家主席刘少奇被开除出党,成为 “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自学
• 1.文化大革命的原因:毛泽东认为---危险 • 2.文化大革命的时间:1966年—1976年 • 3.( 、、、 )等人组成了()小组,成为文化 大革命的实际指挥部。 • 4,国家主席()成为文化大革命中( ) • 5.文化大革命的( )反革命集团,1971年9月13 日,在蒙古温都尔汗发生( )事件,标志 ( )。 • 6.文革中,(、、、)组成四人帮。1976年10月, ()()等粉碎()集团,结束了( )
史料2 (在钢产量等方面)赫鲁晓夫同志告诉我们, 15年后,苏联可以超过美国。我也可以讲,15年 后,我们可能赶上和超过英国。……在15年后, 在我们阵营中间,苏联超过美国,中国超过英国。
• • ——毛泽东1957年11月18日在莫斯科 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的发言
第11课《核舟记》课件(共54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二、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反复朗读课文,探究课文写作思路,分段并整理段意。
第一部分( ① ): 总说。介绍王叔远的 高超技艺 和 核舟 的由来。
第二部分( ②-⑤ ): 按照“ 中间 - 船头 - 船尾 - 船背 ”的顺序,详细介绍
核舟的 形状 、 结构 ,描述舟上各个人物的 神情姿态 ,用 事实说明雕刻者 精湛的技艺 。
【理解性默写】 1.能概括全文,总括王叔远技艺高超的词是:奇巧 2.找出表现核舟主题的句子:盖大苏泛赤壁云。 3.找出原料小而表现题材广的句子: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4.说明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句子: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翻译文段】 大约 有余,多一点儿。奇,零数、余数
慢慢地
起
代指所刻字的凹处。
【参考译文】
②小船从头到尾长约八分多一点,大约有两个黄米粒 那么高。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的船 篷遮盖着它。船舱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 推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子, 就看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 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表推测的句首语气词。
顺着、就着
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姿态
泛舟,乘船在水上游览。
【参考译文】
①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叫王叔远,他能够用 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房屋、器具、人物,甚至 于飞鸟、走兽、树木、石头,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 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没有一件不是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 模拟某些东西的形状的),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赠 送给我一只用桃核雕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
3.这件雕刻品原材料只是一个“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的桃 核,雕刻者不仅把船上的人物雕刻得“ 各具情态 ”,对船的 雕刻也细致入微,如核舟中间部分有 箬竹叶做成的船篷 、 船舱旁边左右各四扇的小窗 、 雕着花纹的栏杆 。这些都充 分体现了雕刻者神奇、精湛、卓越的雕刻艺术。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次》优质课-课件PPT
3.直到第八次,它终于结成了一张网。
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
Hale Waihona Puke 使用说明为了更好地方便您的理解和使用,发挥本文档的价值,请在使用本文档之前仔细阅读以下说明: 本资料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贴近实战,注重品质。适合各个成绩层次的学生查漏补缺,学习效果翻倍。本文档为 PPT格式,您可以放心修改使用。祝孩子学有所成,金榜题名。 希望本文档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使用
默读三、四自然段。思考:
1.布鲁斯王子在磨坊里看到了什么? 2.布鲁斯王子看到后有什么表现?
1.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
2.就这样结了断,断了结,一连结了七次, 都没有结成。
3.直到第八次,它终于结成了一张网。
1.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
2.就这样结了断,断了结,一连结了七次, 都没有结成。
11.第八次
-
唉声叹气,几乎失去信心 感动极了,恢复信心 充满信心。
可是,一连打了七次仗,苏格兰军 队都失败了,布鲁斯王子也受了伤。他 躺在山上的一间磨坊里,不断地唉声叹 气。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1.对这场战争,他失去了信心。 2.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1.对这场战争,他失去了信心。 2.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1课《短文二篇》课件
D.文章表达的感情是奥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
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
考点:内容理解
D 智力冲浪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寥寥数语描画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 复杂奥妙的心境,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文章前三句叙事,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 人物、起因与经过,叙述自然流畅。 C.文章中的“遂”“亦”二字显露出作者与张怀 民相知的喜悦。 D.作者描画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 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
几月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 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 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 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文中写景方法,感受作者发现的美。 3.理解苏轼“闲人”二字中体现的复杂心情, 学习作者旷达的生活态度。
C (1)下面各句中对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起:起床
B.念无与为乐者
乐:快乐
C.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空形白容水的澄澈
D.水中藻、荇交横
交:交错
B (三)选择题
《高分突破》P53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流露羁縻出作
谈论
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山川风景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 交辉。交相辉映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附录 第八次数学课程改革简介
• 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扩大农村职业教育培训覆盖面,根据 需要办好县级职教中心。强化职业教育资 源的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推进城乡、区 域合作,增强服务“三农”能力。
第二节
我国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概要
2.1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 1.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 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 基础。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 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 方法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 标、内容框架,提出教材编写、教学和评价 建议。”
(3)小学数学教材
• • • • • • • 北京师大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西南师大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山东教育出版社 课程所、人教社(五四学制)
3.新课程体系构建的运行机制
课程改革系统工程
过程系统 设计过程
评价反馈
结构系统
决策过程
实施过程
课 程 目 标 课 程 结 构 课 程 内 容 教 学 过 程 课 程 评 价 课 程 管 理
• 教师在使用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主要关注的 是如何利用各门学科所特有的优势来促进每 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不是具体规定日常 教学中所涉及的所有知识点的要求,不是仅 仅关心学生对某个结论是否记住,记得是否 准确;某些技能是否形成,并且应用起来是 否得心应手;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否完成教学 任务和达到教学目标。
(3)第三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959-1962年)这次课程改革重新编写了中小学 通用教材。并提出了缩短学制、提高程度的课程改 革精神。 (4)第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963-1977年)这次课程改革首次确立了以双基 为重点的课程模式。但是,这次课程改革受到十年 动乱的影响。 (5)第五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978-1980年)这次课程改革开始注意吸取国际 上课改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教学内容现代化的 改革。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1课《短文两篇》之《记承天寺夜游》课件(共30张PPT).ppt
一、遇见一篇“日记”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 jiě)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 起行。念/无与(yŭ)为乐者,遂(suì)/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 亦未寝(qǐn),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zǎo)、荇(xìng)交横(héng), 盖/竹柏(bǎi)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 者耳。
的生命,把月亮写活了,月不请自来,仿佛是苏轼的知己、好 友。
如:从“欣然”一词,我品味出那个月光皎洁的夜晚,苏轼非
常欢欣、高兴。
如:从“遂”一词,我品味出苏轼第一反应想要与之分享快乐的
人是张怀民,不假思索,说明他们是好友。
如:从“亦”一词,我品味出苏轼和张怀民是彼此的知己知音,
充满默契,有一种不约而同的欣喜,心意相通,心有灵犀。
张怀民
作者的朋友,1083年被贬黄州,初 寓居承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 官,但心胸坦然,决不挂怀贬谪之事,公 务之余,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 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的人。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在被贬黄州、生活困顿、日间劳累 时,却能看到世间最美的月亮,做到欣然起行,悠闲赏 月。
水调歌头:苏轼在兄弟分离时,却能想到“人有悲欢离 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译句验收
(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户(十分优 美),我高兴地起来走出户外。
②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 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怀民也没有睡,我们就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④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色洒满庭院,如积水一样清澈透明,水中水藻和荇 草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第11课《记承天寺夜游》课件(共43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思想 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与古今知 感情 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
微妙而复杂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 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返回
典型考题
1.名句默写。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运用奇特的想象, 从侧面写出月光的澄澈、皎洁的句子是:_水__中__藻__、__荇__交__横___, __盖__竹__柏__影__也____。
再度 外调
再任 杭州
一贬 再贬
身逝 常州
48岁被召还朝。三年后,因向朝廷提出谏议,遭到诬告陷害。 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的苏轼再度自求外调。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只是。 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但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今义:耳朵。
◆一词多义
与 念无与为乐者
介词,和、跟
能与其奇者
动词,参与,这里有“欣
《答谢中书书》 赏”“领悟”的意思
者 念无与为,与“如”连用,可
译为“像……的”
◆文言句式
判断句:盖竹柏影也 “……也”表判断
省略句:解衣欲睡 省略主语“余”,即“(余)解衣欲睡”
倒装句:相与步于中庭 状语后置,即“相与于中庭步”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定语后置,即“但少如吾两人者闲人耳”
◆成语积累
夜不闭户 月色入户 门 随心所欲 解衣欲睡 想要
研读赏析
本文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自然成文,不事雕饰。多用散句, 间用整句。节奏舒缓,散淡自然。
视角角度:仰视、俯视、平视
写景 表现手法:动静结合
异 方法
感官角度:视觉、听觉 修辞手法:对偶
表现手法:正侧面描写相结合 修辞手法:比喻
景物 山高水清,石绚林青,猿鸣鱼跃, 月色空明澄澈,竹柏疏影摇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件(共42张PPT)
不同之处:
内容: 《三峡》在写景方面突出了四时的变化;写 山时,还突出了山的连绵不断。
体裁: 《三峡》是散文,而《与朱元思书》是骈 体文。 写作目的: 《三峡》主要是为了客观地介绍地理知识, 而《与朱元思书》则突出了对大自然的赞赏, 而且写出了作者的内心感触。
练习
1、填空题
《与朱元思书》选自《 艺文》类,聚作者 。
。
(5)
,
忘反。
;经纶世务者,窥谷
6.下列画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D)。
A.缥碧piǎo 无碍ài 泠泠作响líng B.飘荡dàng 急湍tuān 嘤嘤成韵yīng C.轩邈miǎo 经纶lún 鸢飞戾天yuān D.横柯kē 窥谷kuī 好鸟相鸣 hàohǎo
7.下列画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条交映,有时见日。
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 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 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 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斜 横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 天,也像黄昏 那样昏暗;稀疏的枝 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1、给加点释义:
风烟俱净全、都 一百许里 上下急湍甚箭 超过 泉水激石 冲击 、冲刷好鸟相鸣 美丽的鸟儿在昼犹昏 犹如、如同
2、辨析下列多义词:
天下独绝 极点
猿则百叫不绝 停止 、消失
奇山异水 奇特
长约八分有奇
零头
一百里许 数词
猿则百叫不绝 极言其多
3、 理解词类的活用:
任意东西 东西(名词—动词,向东向西); 猛浪若奔 奔( 动词—名词,飞奔的马); 负势竞上 上( 名词—动词,向上 ); 互相轩邈 轩邈(形容词—动词,向高处远处伸展 ); 横柯上蔽 上( 名词—状语,在上面 )。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动词使动用法,使……平息)
《第八次》说课稿范文
《第八次》说课稿《第八次》说课稿范文《第八次》通过一个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激励和教育学生学习文中主人公坚持不懈的精神,让学生从故事中明白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
下面给大家分享《第八次》说课稿,欢迎借鉴!《第八次》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将从说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等方面对我所执教的课文《第八次》进行说课,以下即为我的说课内容:一、说教材《第八次》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1课。
通过一个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激励和教育学生学习文中主人公坚持不懈的精神,让学生从故事中明白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
本课是一篇脉络清晰,文字浅显易懂,寓含深刻道理的外国历史故事。
课文叙述了古代苏格兰王子布鲁斯英勇抗击侵略军,但屡战屡败,几乎丧失信心。
后来看到蜘蛛结网,受到启发,振作精神,经过第八次战斗,终于赶跑了侵略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二、说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布鲁斯王子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正确面对困难的态度。
四、说教学方法、学法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努力让学生有体验、有感动、有领悟、有思索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坚持以课文朗读指导为主线,适当引导评析句子、感悟课文的语言形式,并想象表达,以努力体现“借课文教语文”的学科课程理念。
所以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1、本课教学以读为主,抓住重点词句指导学生朗读,引导他们在读中学,读中悟。
部分段落采用表演促读的形式,引导学生更好的走入文本,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当时心境,从而达到更好的朗读效果。
2、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五、说教学过程一、欣赏歌曲导入揭题。
1、学生欣赏歌曲《相信自己》体会相信自己的重要,过渡到本文《第八次》。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外国历史故事,题目是《第八次》(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第八次》教案:提高课堂互动效果的方法与实践
第八次教案的主题为“提高课堂互动效果的方法与实践”,是一门针对教师的课程。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课堂互动效果的方法与实践。
一、课前准备
在课前,教师需要充分准备课件和教具,并且提前思考和设计好互动环节。
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比如投影仪、白板等,来呈现教学内容。
同时,选择合适的教具和游戏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互动效果。
二、多样化的互动形式
在课堂上,使用多样化的互动形式可以保持学生的兴趣,并且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互动形式可以包括问题解答、讨论、分组合作、角色扮演等。
通过这些形式的互动,可以让学生更加自主地学习和思考问题,从而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三、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师单向传授知识,而是一种师生互动的过程。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进课堂活动中。
同时,教师也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四、评价和总结
互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因此,在互动结束后,教师需要及时地评价和总结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课后讨论、问答等方式来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教学内容。
同时,让学生评价教学效果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这样既可以了解学生的感受,也可以及时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和改进。
提高课堂互动效果是一项需要全方位思考和实践的工作。
教师需要充分准备课件和教具,使用多样化的互动形式,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后及时评价和总结教学效果。
这些方法可以在课堂上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11课《短文二篇》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五、合作探究
(3)晨昏变化之美:“晓雾将歇”“夕日欲颓”——天象的 晨昏变化,为山水画面变换了不同的背景。 (4)动静相衬之美:“猿鸟乱鸣”“沉鳞竞跃”——猿、鸟 的鸣叫声和游鱼的争相跳跃,为静态的山水画面增添了动感 和活力。
三、疏通文意
重 ⑤猿鸟乱鸣
乱:缭乱。
点 ⑥夕日欲颓
欲:将要。
字 ⑦沉鳞竞跃
沉鳞:指水中潜游的鱼。
词 ⑧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参与。这里有“欣
赏”“领会”的意思。
三、疏通文意
重 ①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点 两岸的石壁五彩斑斓,交相辉映。 句 ②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子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都有。
(2)“月色入户”表现了怎样的情味?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好像月亮也懂得“我” 的寂寞无 聊,悄悄进门与“我”为伴,安慰“我”。
五、合作探究,分析文本
(3)“欣然”说明什么?“遂”“亦”又说明什么?
“欣然”写出了其兴奋喜悦之情。“遂”点出了二 人趣味相投。“亦”看似简单叙述张怀民也没有睡觉 的事实,其实饱含感情。两人处境类似,一样月夜未眠, 于是一同到院中漫步赏月。
这篇小品文所描写的风景秀美清丽,意境悠远,作者是怎样表现大自 然的各种美的?借助下面的句式,说一说你感受到的美。
我从中 读出了一种
了
。
之美。“ ”字,写出
示例:我从“高峰入云”中读出了一种险峻之美。“入”字,既 写出了山高耸挺拔的特点,又将静止的山写活了,山之高,云之 缥缈,由这个“入”字,奇妙地结合在了一起。
初中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人民军队的建立》PPT课件 (1)
“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
B
A.建立了中华苏维埃政府
B.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C.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D.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开始形成
4.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 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 秋收暴动毛泽东,闹的湘东遍地红; 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1)上述歌谣涉及了哪些历史事件?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创建红军
二、井冈山会师
1.“八七”会议
“八七”会议旧址内景
“八七”会议知识要点:
背景: 目的: 时间: 地点: 内容:
中共革命失败后需指明新的出路 挽救处于危急中的中国革命 1927年8月7日 汉口 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2.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油画)
秋收起义:
时 间:1927年9月 地 点:湘赣边界 领导者:毛泽东
为什么以“八一”作为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
↓江泽民题词(1997年)
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八月一日为中国工农红 军成立纪念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组成后,将“八一”作为建军节。
?
南昌起义军占领了南昌城,为什么要南下广东?
1.敌人从四面八方来包围南昌,敌强我弱,不撤离必然导致全军覆没。 2.广东曾经是革命根据地,群众觉悟较高,南下准备夺取广州,重建革命根据地,然后再进行北伐。
秋收起义时的毛泽东
3.井冈山革命根据的的建立
为什么毛泽 东主张由进攻大 城市转到向农村 进军?
?
向井冈山进军
长沙
三湾
井冈山
秋
收
起
义
军和
图向
赣
课文《第八次》教案(通用9篇)
课文《第八次》教案(通用9篇)课文《第八次》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详细的语言环境, 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的不懈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感悟课文, 体会布鲁斯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精神。
懂得“有志者, 事竟成”的道理。
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养成教化训练点1.培育学生姿态端正, 乐于倾听的习惯。
2.培育学生主动发言, 擅长思索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师: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课文《第八次》(板书课题), 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精读课文(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体会布鲁斯王子对祖国的酷爱, 以及他英勇抗击外来侵略者却七战七败, 几乎失去信念的思想感情。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边读边思索: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王子?2.生沟通。
3.播放课件:出示布鲁斯失去信念的相关文字(对这场斗争, 他几乎失去了信念。
)4.请学生当布鲁斯王子, 切身体会王子的真实情感。
(二)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体会布鲁斯王子从“蜘蛛七次结网不成, 却不放弃, 最终结成一张网”中受到鼓舞, 重拾信念的思想感情。
1.自由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思索:就在布鲁斯王子七战七败, 几乎失去信念时, 他看到了什么?2.学习蜘蛛一次又一次结网, 一次又一次被风吹断, 却始终没有放弃的精神。
3.播放课件:出示布鲁斯受到感动的相关文字(布鲁斯感动极了。
他猛地跳起来, 喊道:“我也要干第八次!”)(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体会布鲁斯王子四处奔跑, 招集被打散的军队, 动员人们起来反抗, 最终取得胜利的思想感情。
1.请学生来当布鲁斯王子, 切身体会王子动员被打散的军队, 发动子民和他一起浴血奋战、共同反抗的真实情感。
2.生沟通。
3.播放课件:出示布鲁斯凯旋而归的相关文字(经过激烈的战斗, 苏格兰军队赶跑了外国侵略军。
布鲁斯的第八次反抗胜利了。
)三、拓展思维师:同学们, 布鲁斯的第八次反抗最终胜利了。
此时此刻, 你肯定思绪万千、百感交集, 想对布鲁斯或者对自己说些什么?那就请拿起笔, 把你想说的话在书上的空白处写一写吧。
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精品教学课件
知识点二 护国战争和军阀割据 【例2】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告独立,发动护国战争,护国军 北上讨袁的原因是(C) A.袁世凯刺杀宋教仁 B.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 C.袁世凯复辟帝制 D.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无论袁世凯是策划刺杀国民党要员 宋教仁,还是二次革命中间竭力镇压国民党,解散国会,废除国法,修改总 统选举法,接受二十一条拉笼日本的支持等等行径,无不表露了他想要复辟 帝制的野心。
【对应训练】 3.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主要原 因是( B ) A.中国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孙中山的号召得到全国响应 D.北洋军阀内部的矛盾
4.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 纷争的动乱之中。在各派军阀中掌握北京政府的是( ) B A.冯国璋的直系军阀 B.段祺瑞的皖系军阀 C.张作霖的奉系军阀 D.唐继尧的滇系军阀
6.北洋军阀分裂时期,控制着北京政府和东北的军阀分别是( A ) A.皖系段祺瑞、奉系张作霖 B.皖系段祺瑞、滇系唐继尧 C.直系冯国璋、直系曹辊 D.直系冯国璋、奉系张作霖
1.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本课知识点。 2.师生共同反思学习心得。
教科书本课课后习题第一题。完 成后同桌之间相互订正
1.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经查,幕后 策划人是受袁世凯指使的国务总理赵秉钧,重金收买宋教仁不成而痛下杀手 。袁世凯指使亲信刺杀宋教仁的目的是( B )
A.阻止宋教仁改组同盟会 B.阻止宋教仁组织责任内阁 C.彻底解散国民党 D.让自己的亲信领导国民党
2.孙中山和黄兴等发动“二次革命”,最直接的原因是( A ) A.袁世凯策划“宋案” B.袁世凯改组国民党 C.袁世凯北上组阁 D.袁世凯权力过大 3.袁世凯想当皇帝的野心在下列哪一事件中最能体现( D) A.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B.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 C.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D.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短文二篇》优质课件(共104张PPT)
二、分写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晨昏之景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三、总写 抒怀 欲界之仙都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短文中的山川之美,美不胜收,你脑海中浮现了 怎样的画面?请任选一个角度,用“这里有__之美, 你看__”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
这里有山水相映之美,你看,山的峻峭, 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 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
整体把握之朗读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通过描写朝夕变 化,生物的活动, 为画面增添了灵 动感,传达了生
动景
命气息。
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体现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能够和古今 山水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调动你的语文 积累,说出两句吟 咏月亮的诗句。
位于今湖北省黄冈市南,南 唐初年建寺,初名“南禅寺”。 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 天寺,其规模仅次于开元寺。因 寺宇第一山门横匾上有金光闪烁 的“月台”两字,故又名月台寺。
承天寺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 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 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1课《短文二篇》课件
作者胸中“情”:
沉醉山水的愉悦 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
拓展迁移
通过对文章的分析,对 你写写景文有什么启示?
如何写写景文:
一、要抓住景物的特征 1.动用多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 觉等;
2.采用各种角度——俯视、仰视、近观、远 望、静态、动态或者不同时段中的不同形态。
二、写景时融入自己的情感
山水小品
答
谢
中
陶 弘 景
书 书
学习目标
1.把握文中景物的不同特点,领略不 同的写景手法; 2.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情感; 3.学习如何写写景文。
整体感知
反复诵读,思考:这 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
答谢中书书
南朝 陶弘景
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藻荇(zǎoxìng) 未寝(qǐn)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 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 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 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 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第11课《反对党八股》课件
言之无物
但是没有什么 造成坏习惯 众看
之有物
内容
合作探究1
列罪状
摆现象
论危害
挖根源
指办法
一、空话连篇,言 欢喜写长文章,但 散布坏影响。造成 下决心不要群众看 内容充实,言之有
之无物
是没有什么内容
坏习惯
物
二、装腔作势,怕人家驳,装 妨害真理
借以吓人
样子故意吓人
剥削阶级以及 讲科学,讲 流氓无产者所 真理,实事 惯用的手段 求是
指党内某些人所写的文章,这类文章不分析客观事物,只是生 搬硬套一些革命的名词术语,空话套话连篇,不解决实际问题,如 同“八股文”,所以称之为“党八股”。
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发生过几次“左”倾和右倾的错误,给革 命事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的领导者不能从中 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出发,不能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的 实际相结合。为了整顿党的作风,清算“左”倾机会主义、右倾机 会主义的思想影响,提高党的战斗力,党在1941年发起了著名的延 安整风运动,在全党进行了一次深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反 对党八股》是毛泽东同志于1942年2月8日在延安于部会上的讲话, 着重谈的是关于改进“文风”的问题。
三、无的放矢,故意写人们看 起不到作用, 不要老百姓看 有的放矢,
不看对象
不懂的
见不到成效
调查研究分
析宣传对象
合作探究1
列罪状
摆现象
论危害
挖根源
指办法
四、语言无 味,像个瘪 三
文章、演说没 有一点生动活 泼的语言
宣传乏味,文 章没有多少人 喜欢看,演说 没有多少人喜 欢听
不学习语言
向人民群众学习 语言,从外国语 言中吸收所需要 的成分,学习古 人语言中有生命 的东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是,一连 打了七次仗,苏 格兰军队都失败 了,布鲁斯王子 也受了伤。他躺 在山上的一间磨 坊里,不断地唉 声叹气。对于这 场战争,他几乎 失去了信心。
可是,一连 打了七次仗,苏 格兰军队都失败 了,布鲁斯王子 也受了伤。他躺 在山上的一间磨 坊里,不断地唉 声叹气。对于这 场战争,他几乎 失去了信心。
11、《第八次》课件
作者
2007-5-8
1
看到这四幅图,连起来讲一讲布 鲁斯王子所看到的情景。
第八次
古时候,苏格兰遭到别国的侵
略,王子布鲁斯英勇抗击侵略军, 可是( 一连打)了,七苏次格仗兰军
队都( )。他失几败乎了 ( 失去)了。信后心来受到( ) 的启蜘发蛛,结王网子振作精神,经过第 ( )次战斗,终八于 ( 赶跑了外)国。侵略军
比较句子
*对于这场战争,他失去了信躺在木板上望着屋顶, 无意中看到一只蜘蛛正在结网。 忽然,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 网破了。蜘蛛重新扯起细丝再次 结网,又被风吹断了。就这样结 了断,断了结,一连结了七次, 都没有结成。可蜘蛛并不灰心, 照样从头干起,这一次它终于结 成了一张网。
忽然,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
破了。蜘蛛重新扯起细丝再次结网,
又被风吹断了。就这样结了断,断了
结,一连结了七次,都没有结成。布
鲁斯想:(
)。可蜘蛛
并不灰心,照样从头干起,这一次它
终于结成了一张网。布鲁斯想:
(
)。
布鲁斯感动 极了,他猛地 跳起来,喊道: “我也要干第 八次!”
勇敢的将士们!亲爱的同胞们!虽然我 们打了七次败仗,但又有什么了不起呢! 听我讲个亲眼所见的故事吧:……
那时我想 :…… 勇敢的将士们!亲爱的同胞们!为了我们 民族的生存、祖国的独立,让我们团结起 来与侵略军抗战到底吧!胜利一定属于我 们!
感谢大家! 愿大家有一个愉快的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