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输血相关传染病(09)
输血传染病
六、常见输血引起的传染病
(九)败(菌)血症
输血后细菌感染亦为输血的一种重要并发症。来 自献血者皮肤的细菌污染血源是引起输血相关性 败(菌)血症最重要原因,血液储存过程中受污 染和输入有菌血症献血员的血液也是原因之一。 库存血常见的污染菌为大肠埃希菌、副大肠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少 数为革兰氏阳性细菌以及厌氧菌。输血相关性败 (菌)血症发生率随血液保存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三、导致输血性传染病的因素
(3)不同亚型或遗传变异 另一个重要原 因是由于病原体(RNA病毒多见)不断发 生基因突变和存在多种亚型。如病原体发 生基因突变,则原有的试剂或实验方法就 可能检测不出突变后的病原体。许多病原 体存在多种亚型,而现在的检测试剂大多 无法达到同时检出所有亚型的要求。
三、导致输血性传染病的因素
七、输血传染病的预防
1.加强宣传教育。 2.严格筛检献血员。 3.保证检测准确性。 4.血液和血制品的灭菌处理。 5.规范程序:严格执行采血、运输、分离、储存 和输血过程中的规范操作。 6.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能不输血的或可用其它 方法代替则尽量不输血,降低输血用量和次数, 努力开展自体输血,尽量开展成分输血,控制浓 缩白细胞的输注。 7.保护易感人群。
六、常见输血引起的传染病
(二)乙型肝炎 虽然HBV与HIV皆可以通过输血及注射途径传播,但HBV的 感染力比HIV高50~100倍。目前肝炎在受血者中发生率约为 2.4%~7.3%,尤其是血透患者感染HBV较常见。乙肝在上世 纪70年代占肝炎的20%~50%,自从在献血员中筛检乙肝表 面抗原后肝炎的发生率已显著下降。实验证明注射10﹣7ml 含有HBV的血即可发生HBV感染。与其它途径感染所致乙型 肝炎相比,不同之处是成人由其它途径感染HBV后约90%~ 95%最终好转痊愈,5%~10%持续 感染或慢性化;但肝炎 约有50%慢性化,8~10年后约20%~30%演变为肝硬化、肝 癌,其致病性及恶化率显著升高,可能与输血感染病毒量大、 反复输血感染多种亚型的HBV、多种嗜肝病毒重叠感染比率 高、受血者自身体质差等因素有关。
输血相关感染管理制度
输血相关感染管理制度一、输血相关感染管理制度的必要性1.输血相关感染的严重性输血相关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输血过程中感染病原体所引起的感染。
这种感染可能会导致患者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因此,必须建立输血相关感染管理制度,减少感染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
2.法律法规的要求我国的《医疗机构输血管理规范》中明确规定了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输血相关感染管理制度,加强输血质量安全管理。
因此,医疗机构必须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输血相关感染管理制度。
3.医疗机构的责任作为医疗机构,保障患者的安全是最基本的责任。
建立输血相关感染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风险,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和安全保障水平。
二、输血相关感染管理制度的内容1.感染控制团队的建立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专门的感染控制团队,负责制定和实施输血相关感染管理制度。
团队成员应包括感染科医师、护士、微生物学家、感染控制专家等专业人士。
2.感染风险评估医疗机构应当对输血过程中的感染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评估内容包括输血前、输血过程中和输血后的感染风险评估。
3.感染预防策略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输血相关感染预防策略,包括以下内容:(1)对供血者的严格筛选,确保供血安全无感染。
(2)对输血前、输血中和输血后的步骤进行严格管控,确保输血程序规范。
(3)对输血液品质进行详细检验,杜绝未经有效检测的血液使用。
(4)对输血过程中的不良事件进行及时处理,避免可能引起感染的问题。
4.感染监测与报告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输血相关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事件。
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输血过程中的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5.感染事件处理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输血相关感染事件处理机制,包括发现感染事件后的立即处理、追踪调查、归因分析和防范措施的完善。
三、输血相关感染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法1.流程规范化医疗机构应当对输血相关感染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化,明确输血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和责任分工。
医院输血传播疾病与消毒
医院输血传播疾病与消毒一、概述输血能拯救生命,但输入不安全的血液会直接威胁生命或把潜在威胁生命的疾病因子传染给受血者。
最早发现输血传播的疾病是梅毒和疟疾,并未引起更多的注意。
待到临床发现很多输血患者在输血后并发肝炎时才注意到输血传播肝炎的问题,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才将转氨酶、HBsAg等血清学指标列入献血员筛检项目。
艾滋病被认识之后,医学界发现一些长期输注血液和血制品的患者出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以很快认识到输血是艾滋病重要传播途径之一。
近年来,由于发现了很多致病因子都可以通过输血传播,因此,控制血液传播性疾病、保证输血安全是医学界必须解决的重要医学问题。
二、危害因素(1)血型不合所引起的输血反应。
(2)血液内含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传染性生物因子。
(3)不安全基因的传染。
(4)血液内含有乙醇及其他化学毒物。
目前最受医学界关注且尚未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是血液传播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全球医学界都十分关注的课题,各国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研究。
三、常见输血传播性疾病细菌类:输血后细菌感染并发症是最先发现的生物感染因子,但除细菌感染败血症期间血液内带菌之外,一般血液内不会长期携带细菌,个别血液携带菌主要有布氏杆菌和梅毒螺旋体。
输血后的细菌感染主要是血液在采集、保存和输注过程中从外界污染的细菌。
能引起输血后感染的细菌主要有金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以及真菌等。
病毒类:病毒是输血后感染的主要病原,特别是肝炎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引起的输血后感染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螺旋体:最受输血临床关注的输血后螺旋体感染是梅毒螺旋体。
寄生虫:能通过输血传播的寄生虫主要是疟原虫和弓形虫。
1.病毒性肝炎(1)输血及血液制品感染:据近些年的研究证明,由于严格筛选献血员、增加了筛检项目、诊断试剂和诊断技术的提高,使得输血后肝炎发生率呈下降趋势。
(2)接触锐器损伤感染:含病毒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接触到人体的黏膜或破损皮肤发生感染。
输血传播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输血传播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输血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医疗过程,可以帮助许多患者恢复健康,然而,尽管现代输血技术已经非常先进,但输血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中之一就是输血传播疾病。
为了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患者的健康,预防和控制输血传播疾病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详细介绍输血传播疾病、其预防和控制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防护措施和策略。
一、输血传播疾病的概述输血传播疾病是指通过输血或血制品的使用而传播给受血者的疾病。
这些疾病可以是由病原体(如病毒、细菌、原虫)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也可以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输血传播疾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病毒感染:与输血相关的病毒感染主要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等,这些病毒可以存在于捐血者的血液中,在输血过程中被传播给受血者。
2.细菌感染:输血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细菌感染的风险,特别是当输血产品的采集、保存或输送过程中卫生条件不当时,常见的细菌感染包括表皮葡萄球菌感染、肺炎链球菌感染等。
3.寄生虫感染:输血也有可能传播某些寄生虫,例如疟原虫、血吸虫等,这些寄生虫可以存在于捐血者的血液中,并通过输血传播给受血者。
二、预防和控制输血传播疾病的重要性预防和控制输血传播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以下是预防和控制输血传播疾病的重要性:1.保护患者安全:输血传播疾病可能对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造成严重的健康影响甚至危及生命,通过预防和控制输血传播疾病,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受到感染的风险,保护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2.维护公共卫生:输血传播疾病不仅对患者本身构成威胁,还可能通过患者传播给其他人,造成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控制输血传播疾病可以有效控制疫情蔓延,维护公共卫生稳定。
3.保障血液资源质量:预防和控制输血传播疾病需要对血液捐献者进行严格筛查和血液检测,确保捐献的血液质量安全可靠,这样可以保证血液资源的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的输血服务。
4.减少医疗成本:输血传播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可以减少患者感染疾病后所需的治疗费用和时间成本,降低医疗资源的浪费,通过有效控制输血传播疾病,可以节约医疗成本,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传播疾病课件
② 症状:a、一般的溶血反应:寒战、发热、心悸、头胀、面部潮红,胸闷、腰背痛、肢体痛、恶心、呕吐、腹痛、烦躁、呼吸困难等。血浆游离Hb增高,出现Hb尿(酱油色或茶色),进一步会出现少尿、无尿可发展成尿毒症,肾功能衰竭。
b、严重者:可突然发生休克,表现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大汗、脉细弱、皮肤潮冷、血压↓;广泛渗血(皮肤、伤口出血)及凝血障碍(DIC)。c、迟发性溶血反应:一般在输血后3-10天或更长时间发生溶血反应,症状较轻,表现为黄疸,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网织RBC↑,一般无Hb尿。
输血治疗在抢救患者生命、治疗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输血可以补充血容量,保证人体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补充各类血细胞成分,改善贫血引起的各种症状和解决因血小板减少导致的出血;补充各种凝血因子,纠正某种凝血因子缺乏所发生的凝血功能异常和紊乱。
但是输血疗法有其使用范围,如果不合理甚至滥用血液,不仅会造成宝贵资源的浪费,还有可能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或传播疾病,引起并发症,严重者会导致死亡,给患者带来危害。充分了解输血副作用,对于输血工作者及临床医生正确运用输血疗法,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避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输血是十分重要的。
保存血比新鲜血安全,例如4℃保存72小时以上的血无传播梅毒危险,4℃保存2周以上的血可减少疟疾传播的危险,4℃保存10天以上的血可减少HTLV传播的危险。因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输血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以保护受血者健康,确保输血安全、合理、有效。
c、对剩余血作涂片染色镜检d、对余血和输血反应后患者的血作细菌培养(不同温度4℃、20℃、37℃,需O2及厌O2)e、患者WBC↑ ④治疗及预防:a、立即停止输血,保持输液通道b、抗休克、抗感染(用大剂量广谱抗菌素,应用愈早愈好)
c、严格消毒处理、加强各环节的管理d、血液出库及时输注,不应在室温放置过久e、发血时仔细观察血液外观:颜色、溶血、凝块、气泡、是否浑浊等。5、其它不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①非心源性肺水肿;②输血后紫癜;③血小板输注无效;④肺栓塞;⑤大量快速输血后出现循环超负荷,枸橼酸中毒,钾中毒,出血顷向等。
输血传染性疾病的管理措施和上报制度
输血传染性疾病的管理措施和上报制度一、医护人员在临床操作过程中应做到:1输血过程中要严格遵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禁止把任何药物直接加入血液内一同输注。
二、常见输血感染性疾病控制1.输血后肝炎病毒性肝炎由多种不同类型的肝炎病毒引起,是目前世界和我国流行最广泛且十分严重的传染病。
是输血常见的并发症。
主要有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尤其是丙型肝炎(约占输血后肝炎的 90%以上)。
预防输血后肝炎的主要措施:①大力开展无偿献血,使用国家正规血站提供的合格血液。
有偿献血者多有隐瞒病史问题,受血者输血后肝炎发生率比输无偿献血者多出数倍。
②对献血者必须进行国家规定项目的检测,使用经检测合格的血液。
尽管使用合格的血液,因存在窗口期问题,仍不能保证所用血液是安全的。
③所有供临床输血用的血液均须在采集后留样复查,合格者方可发出输用。
④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由于输血有传播肝炎的危险,临床医师应权衡利弊,非必要时不要给患者输血。
⑤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提倡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输血器、血袋。
⑥保护受血者,可在输血后 24 小时内及输血后 1 个月时各肌注乙肝抗体 1 次,对经常输血的患者最好注射乙肝疫苗。
⑦大力提倡选择性的自身输血和成分输血。
2.艾滋病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传染病和免疫缺陷性疾病。
病原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传播途径主要有:①性接触②静脉注射毒品③输用HIV污染的血液或制品,移植感染者的器官、组织④母婴传播防止输血传播艾滋病的主要措施:①加强宣传教育,使公民认识到艾滋病的危害性,还应包括其经血传播的危险,使感染者或可疑感染者能自我从献血行列中退出。
②性病患者或有性病史者、性滥交者、吸毒者等艾滋病高危人群不能献血。
③禁止使用进口血液制品。
④对献血者进行抗 HIV 检测,阳性者不能献血。
⑤临床使用血液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测和把关,杜绝漏检。
⑥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非必要时不输血。
⑦鼓励自身输血。
输血相关的传染病防控培训
输血相关的传染病防控培训输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行为,可以挽救许多生命。
然而,在输血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传染病的风险。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这些传染病,对输血相关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输血相关的传染病防控培训进行探讨。
首先,对于进行输血操作的医务人员,他们需要了解不同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
例如,艾滋病、乙肝、丙肝等血液传播病毒是常见的输血传染病。
在培训中,应重点强调这些病毒的传播途径,以及如何通过正确使用防护措施来减少感染的风险。
此外,还应提供相关的操作规范和卫生标准,确保医务人员能够正确规范地进行输血操作。
其次,培训课程还应包括对于输血相关传染病症状的识别和应急处理。
当患者在输血后出现不适症状时,医务人员应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因此,在培训中,可以通过举例等方式对不同传染病的常见临床症状进行介绍,并模拟相应的处理场景,让医务人员能够及时应对突发情况。
此外,培训还应注重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和技能培养。
医务人员需要了解如何正确佩戴口罩、手套、隔离衣等防护用具,以减少感染传染病的风险。
在培训过程中,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演练等方式让医务人员熟悉正确的佩戴和脱除防护用具的步骤,从而提高其防护意识和技能水平。
最后,培训还应包括对输血设备和器材的维护和清洁知识。
输血设备和器材的不当清洁和维护可能导致传染病的传播,因此医务人员需要了解如何正确清洁和消毒输血设备,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在培训中,可以通过现场演示、操作指导等方式让医务人员学习正确的清洁和维护方法,从而确保输血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输血相关的传染病防控培训对于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系统的培训,医务人员能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提高防控传染病的能力,确保输血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希望各医疗机构能够加强输血相关的传染病防控培训,共同维护医疗安全和患者的健康。
临床输血学与检验习题集
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输血安全,第三章安全献血和输血管理,第四章免疫血液学,第五章血液成分制备,第六章临床输血,第七章输血不良反应,第八章输血相关传染病,第九章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输血学二、选择题1.1930 年下列哪个重要成果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A.ABO血型系统的发现B.血液抗凝剂枸橼酸钠的发现C.血液循环系统的发现D.1667年第一次实施给患者输(异种)血E.1818年第一次实施人T人输血2.现代输血主要包括以下领域A.无偿献血,输血质量管理,免疫血液学,输血计算机管理B:免疫血液学,输血安全,血液成分输血,输血质量管理C.免疫血液学,血液成分输血,血液代用品,输血安全D.输血安全,血液成分输血,输血质量管理,造血干细胞E.免疫血液学,血液成分输血,输血厌量管理,输血不良反应3.下列哪项为输血发展的趋势之一A.血液成分输血B.有偿献血C.采供血质量管理 D,采供血集中化 E.自体输血4.下列哪种新的可经输血传播疾病/病原体可威胁我们的血液安全A.疟原虫(疟疾),梅毒B.甲肝,丙肝C.HIV,乙肝D.禽流感,巨细胞病毒E.西尼罗河病毒,新克-雅病(prion)三、简答题输血学和哪些相关的生物学和医学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输血学输血学围绕将供血者血液输给患者进行救治这一中心,研究、开发和应用一切可采用的科技手段及管理措施,提高供患者输注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包括血液代用品和人造血液)的质量和安全性,从而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二、选择题 1.A 2.B 3.D 4.E三、简答题输血学和哪些相关的生物学和医学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输血学不仅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且和相关的生物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学科,如生物化学、低温生物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医学生物工程学、病毒学、医用高分子学和卫生管理学等相互交叉和渗透。
输血学的发展为这些学科的进展提供了新的动力,而这些学科的发展又使输血学不断拓展新的领域。
输血传染病PPT课件
-
3
三、导致输血性传染病的因素
(一)筛检之后的血液或血制品仍可能含有病原 体
原因: 1.客观因素 (1)“窗口期”的存在 窗口期是指从病原体进
入人体至出现可检测出标志物这一段时期,不同 病原微生物的窗口期长短不一,即使同种病原微 生物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试剂检测其窗口期长 短亦不同。窗口期短则漏检的机率小,假阴性率 低;窗口期长则漏检的机率大,假阴性率高。
输血传染病
戴鹏程
-
1
一、概述
自1900年发现ABO血型系统以来,血液和血液制品已被广泛 用于临床。但输血(血制品)可能发生输血传播感染(TTI) 等,严重者可以致命。目前输血安全,尤其是输血传染病越 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
狭义的输血性传染病是指受血者输入含有致病微生物的血液 或血制品后引起的传染病;广义的输血性传染病是指血液或 其它体液中的病原体直接或间接地通过被感染者(包括献血 员、受血者、医务工作者、静脉吸毒者、进行诊疗操作的患 者及其它人员)破损的皮肤粘膜侵入体内引起的疾病,其传 播途径包括静脉注射吸毒、诊疗活动(外科、妇产科、口腔 科手术,内科诊疗操作,注射,针灸,器官或组织移植,输 血或血制品,内窥镜检查,血液透析等)、纹身、理发、剃 须、美容术(穿耳、纹眉、重睑、补唇等)、吸脂术等。
-
9
三、导致输血性传染病的因素
(二)血液采集、制备与输血操作过程中的医源 性污染
1.采血污染 2.制作过程污染 3.原辅料污染 4.储备过程污染 5.器材及环境污染 6.工作人员受感染 (三)受血者抵抗力低下
-
10
四、输血传播传染病的特点
1.输血传播传染病只发生于有献血、输血史、与血制品有密 切接触者、进行过其它有创性医疗操作或有共用注射器静脉 吸毒史的高危人群。
《临床输血与检验》课程教学大纲.doc
《临床输血与检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临床输血与检验英文名称:journal of clinical transfusion and laboratory medicinc课程类型:专业课必修考査总学时:30 学分:1.5 理论课学时:24 实验课学时:6适用对象: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生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临床输血与检验》是更学检验专业的重要专业课Z—。
它主要讲述输血安全、安全献血和输血管理、免疫血液学、血液成分制备、临床输血、输血不良反应、输血相关传染病、血液制甜的病毒灭活等临床输血学检验的基木技术、基础理论。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熟练应用常用的免疫血液学检验技术,掌握临床输血治疗的理论,同时能针对不同的临床病例提供输血相关诊断与治疗建议。
【1山临床输血学是免疫学与输血治疗学相交叉的学科Z 一,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
凶而,在以上所提要求的棊础上,还要求学生了解临床输血学的新知识、新理论及新技术,以使学生既能适应一般临床输血检验与治疗工作,乂要有一定的创新思维的能力。
根据保学检验专业五年制教学培养方案,教材使川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临床输血与检验”(高峰主编)。
理论课讲授方式应抓住最基本内容,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并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教学吋数可适当地介绍反应木学科的有关进展, 或已被公认并在本学科有广泛影响的重点学派观点,并给以公正的评价。
实验课可根据教学经费和实验条件,尽可能多地增加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
临床输血检验教学内容分为重点内容(重点掌握),熟悉内容和了解内容。
重点掌握是指学生必须掌握的有关知识,同时会联系实际加以灵活运川。
熟悉内容要求学生对其内容清楚明确。
了解内容要求学生令一•般性认识,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深入学习参考。
二、教学环节及教学手段和方法(一)教学环节在临床学院的统一组织下实施教学。
教学活动分为讲课、实验、考试三个环节。
(二)教学方法1、讲课耍以丿1发诱导为主,注意培养学牛的自学能力。
输血传染病
输血性传染病的主观因素
个人因素:
标本错误,操作错误等
管理因素
实验室质量控制 试剂、仪器、sop
导致输血性传染病的因素
血液采集、制备与输血操作过程中的医源性污染
采血污染 制作过程污染 原辅料污染 储备过程污染 器材及环境污染 工作人员受感染
质量控制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
2012年四月一号正式实行 《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
实验室管理规范》---一法两规为根本指导,技术成面 上的强化和细化。操作上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大量引用国家标准、卫生部标准、规程,新技术引用 其它文件 作为一个独立的法规,从以前合并的法规中独立出来
到输血虽能挽救生命,但也能传染疾病,是一把“双刃剑” 输血(血制品)可能发生输血传播感染疾病(TTD),
严重者可以致命 尤其是输血感染艾滋病的事件发生后,引起了全世界
对输血传播疾病的极大关注 加强血液安全管理,确保输血安全,杜绝输血传播疾病的
发生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大事
输血传播感染疾病-TTD
实验操作
按照试剂生产方提供的试剂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如需对个别试验参数进行修改,应进行确认 采用自动化检测设备操作标本和试剂加样以及试
验过程 如果是采用手工操作标本和试剂加样或试验微孔
板,应完整记录每一加样和操作步骤
试验性能监控
应对试验性能持续进行监测,以发现正在发生的任何性能 变化,这些变化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纠正,最终可能导致试 验批次的失败,或者弱阳性样本的漏检
输血相关传染病检测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免疫荧光法-IFA 放射免疫法-RFA 免疫印迹法-WB 重组免疫印迹法-RIBA 颗粒凝集试验-TPPA 病毒检测-VT 病毒核酸检测-NAT
输血可传播的传染病
输血可传播的传染病作者:刘士敬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08年第09期输血后肝炎输血后肝炎是输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
甲肝(HAV)和戊肝主要是经消化道传播,很少经血液传播,但若献血者在献血时正处于甲肝血症期间,其受血者也可能被感染。
输血后乙型肝炎的潜伏期较长(14~180天),发病较急,症状较重,黄疸多见。
输血后丙型肝炎由于潜伏期的不同,可分为短潜伏期(2~4周)和长潜伏期(6~10周)2个类型。
丙型肝炎在急性期症状轻微或不明显,75%的病例无黄疸,输血后丙型肝炎是我国丙型肝炎传播的最主要原因。
艾滋病不论是否出现急性期症状,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血液中的HIV抗体都会转阳,并进入漫长的无症状潜伏期,除少数感染者会在半年至1年内发病外,多数感染者均在3~5年期间发病,少数人可长至10年以上。
至于会不会有人受感染后始终不发病,目前尚不清楚。
潜伏期病人即HIV感染者的外表如常人,可以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能力,没有自觉症状,也没有阳性体征,如果不经血液抗体检查,连自己也不知道已受HIV感染。
但是每个HIV感染者都是传播HIV的危险传染源,长期威胁着周围健康人的安全,医务人员对此要有高度的警惕。
当机体被感染后,有一段时期血清中是不能测出HIV抗体的,呈现阴性反应。
多数感染者要在感染后2个月左右,血中HIV抗体才呈现阳性反应,长的可以到6个月才转阳。
从HIV感染到HIV抗体转阳这段时间称为窗口期,大约为2周~3个月(最长可达6个月),此期仍然可以传染病毒。
巨细胞病毒感染我国是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高发地区,成人的抗巨细胞病毒阳性率为90%以上。
大多数接受过输血的患者也是巨细胞病毒抗体阳性,从而减少了抗巨细胞病毒阴性血的需求量。
巨细胞病毒的传播多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的受血者,如早产儿、低体重儿、先天性免疫缺陷、肾移植及骨髓移植等患者。
一般认为,因输血传播巨细胞病毒的感染主要是与献血者的白细胞有关。
输血传播疾病
HIV感染率(%)
100 80 60 40 20 0 1992
1993
1994
瑞丽 陇川 潞西
1995 年
云南瑞丽等地毒品静注者HIV
抗体阳转率(/百人年)
%
100
40
30.1
(22/73)
30
17.2
20
(47/273)
10
0 瑞丽
陇川
0.5
(1/157)
潞西
云南省瑞丽等地吸毒人群 HIV及HCV患病率
关于这种(类)肝炎病毒,目前正在研 究中。
HGV(庚肝病毒)
于1996年克隆成功,以前亦称为GBV-C。现已 确认该病毒经血传播。
研究资料证实该病毒不是主要在肝细胞内繁殖, 亦不引起典型的肝细胞破坏和肝炎病理变化及 临床肝炎表现,因此,许多人认为不应称之为 肝炎病毒。由于临床症状少而轻,因此对输血 安全威胁不明显。
HAV及HEV
一般不把甲肝病毒列为经血液传播的病毒,因为它主 要通过消化道传播。
文献中已有少数报道报告经血液感染HAV的病例。当 机体感染HAV后,有几天至一周时间存在病毒血症, 即血中带病毒。如果此时此感染者(当时无症状)献 血,则血液带HAV,输给他人即会造成HAV传播。
HAV病毒无包膜,因此无法用solvent/detergent方法灭 活。
我国B省艾滋病流行地区
0-60岁人群HIV感染率(2001)
9
8
7
8.4%
6
(51/610)
5
4
3
2
1.2%
1
(12/1030)
0
北部某县
南部某县
表 B省三县有偿献血员 HIV感染状况(2001)
《输血传染病》课件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输血传染病的概述
输血传染病的类型
输血传染病的预防
输血传染病的治疗
输血传染病的社会 影响
添加章节标题
输血传染病的概述
输血传染病是指 通过输血传播的 疾病
常见的输血传染病 包括乙型肝炎、丙 型肝炎、艾滋病等
输血传染病的传 播途径主要是血 液和血液制品
输血传染病的预防措 施包括严格筛选献血 者、血液检测和血液 制品的消毒等
检测目的:确保血液安全, 防止传染病传播
检测结果: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和患者,确保安全使用血液
输血传染病的治疗
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利巴韦林等 抗细菌药物: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伊曲康唑等
抗寄生虫药物:如甲苯咪唑、吡喹酮等
免疫调节药物:如免疫球蛋白、胸腺素 等
辅助治疗药物:如维生素、矿物质等
输血传染病的社会 影响
提高献血者对输血传染病 的认识
增加献血者的心理压力和 恐惧感
影响献血者的献血意愿和 积极性
促进献血者对自身健康的 关注和管理
感染风险:输血可能导致受血者感 染传染病
心理压力:受血者可能因担心感染 传染病而产生心理压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健康影响:感染传染病可能导致受 血者健康受损
症状包括皮肤、 黏膜和内脏的损 害
治疗方法包括抗 生素治疗和预防 性血者健康状况:无传染病、无慢性病、无遗传病 献血者血液检测:血型、血红蛋白、乙肝、丙肝、艾滋病等 献血者身份验证:身份证、户口本等有效证件
检测项目:包括HIV、乙肝、丙肝等传染病 检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核酸检测等方法 检测频率:定期进行血液检测,确保血液安全 检测结果:检测结果应及时告知献血者和受血者,并采取相应措施
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相关传染病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输血不良反应: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用原来的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和体征。
2、输血相关传染病:污染病原体的血液输入或种入人体内而引发的疾病。
二、简答:1、输血反应按时间和发病机制可分成几类?有何特点?输血反应按时间可分为即发反应和迟发反应两大类。
即发反应通常是输血期间或输血24 小时内发生。
迟发反应通常是输血24 小时后,甚至十几天。
输血反应按发病机制可分为免疫性和非免疫性两大类。
免疫性输血反应的发病与免疫因素有关。
非免疫性输血反应发病与免疫因素无关。
3、梅毒主实验室诊断非特异性和特异性主要有哪些?非特异性梅毒血清学试验(1)、性病研究实验室玻片试验(VDRL) ;(2)、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USR )(3)、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4)、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TRUST)特异性梅毒血清学试验(1)、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2)、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3)、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4)、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5)、梅毒螺旋体化学发光免疫测定(TP-CLIA)(6)、梅毒螺旋体快速诊断试验(TP-RT)三、选择或判断要点1、溶血性输血反应最严重,死亡率最高。
发热与过敏性反应是最多的即发型反应。
2、ABO 血型不合主要是血管内溶血,抗体为IgM;Rh 血型不合主要是血管外溶血,抗体为IgG3、血管内溶血反应的实验室检查:血浆血红蛋白升高,血清触珠蛋白降低,血红蛋白尿,高铁血红素白蛋白升高,血红素结合蛋白降低,含铁血黄素尿。
4、输血引发的过敏反应多数是由1gA 抗体和1gA 同种异型抗体引起5、输血引发的迟发性溶血反应多由ABO 以外血型不合引起:Rh-E、Kidd、Duffy 等血型不合较多见。
6、输血后紫癜病因是受血者体内有血小板特异性抗体(PIA1)。
7、一级亲属间(父母与子女)输血合并TA-GVHD 的危险性比非亲属间输血高11~21 倍。
输血相关传染病ppt课件
作。对HIV抗体阴性者,如近期有高危 行为如性乱史、
吸毒史、受血史、献血浆史,或有急性流感样症状等
情况,为排除窗口期的可能,建议每3个月复查一次,
连续2次。对HIV抗体可疑的对象要作好咨询和随访工
作。
21
四、HIV感染/AIDS的治疗和预防
(一)治疗
抗病毒治疗、支持疗法、使用免疫调节剂、中药治疗、 抗感染和抗肿瘤治疗。
34
预防
控制传染源:隔离治疗,现症感染者限制从 事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幼托保育等 切断传播途径:良好卫生习惯、消毒 保护易感人群:乙肝疫苗,HBV慢性感染母 亲的新生儿及暴露于HBV易感者注射免疫球 蛋白
35
丙型肝炎
病原学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为一线状单正股RNA HCV对有机溶剂敏感。100℃10min;60℃ 10h 或用1:1000福尔马林在37℃ 下处理6h也可 使血清传染性消失。
此课件可编辑版,如对课件有异 议或侵权的请及时联系删除! 课件可编辑版,请放心使用!
第十二章
输血传播疾病
2
一、输血相关传染病的种类
通过输血传播的疾病与感染已知有十几种, 其中最严重的是艾滋病,乙型肝炎和丙型 肝炎。
3
一、艾滋病
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引起的全身性传染病。临床 表现为严重的免疫缺陷,常以淋 巴结肿大、厌食、慢性腹泻、体 重减轻、发热、疲乏等全身症状 起病,逐渐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 继发性恶性肿瘤,精神与神经障 碍而死亡。 4
输血传播性疾病及其预防和控制PPT课件
五、HIV感染/AIDS临床表现 1:909,090
实验室检查 主要是血清ALT活力增高。 Amplifying hosts
六、HIV感染后血清学变化 HCV Markers During Early Infection
七、HIV感染/AIDS的预防 输血传播HTLV-Ⅰ/Ⅱ感染的残余风险 二期梅毒: 6周后,早发梅毒疹(蔷薇疹,丘疹),全身淋巴结肿大,发热,头痛,关节痛。
肿大) 实验室检查 HIV 抗体(+) p24抗原(-) CD4/ CD8正常 诊断标准 流行病史 无临床表现 HIV抗体确证试验(+)或血浆HIV RNA (+)
20
(三)AIDS
临床表现
原因不明的免疫功能低下; 长期发热,持续全身淋巴结肿大(大于1cm); 持续腹泻(多于4-5 次/天),3个月体重下降大于10%; 合并有口腔念珠菌感染、卡氏肺囊虫肺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弓型体病、隐
5
主要的输血传播性疾病与病原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名称
英文或英文缩写 引起的输血传播性疾病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丁型肝炎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1型/2型病毒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 (Ⅰ和Ⅱ型 )
西尼罗河病毒 巨细胞病毒 Epstein-Barr病毒 人类微小病毒B19 疟原虫 梅毒螺旋体 阮病毒
HBV HCV HDV HIV-1/2 HTLV-Ⅰ/ Ⅱ
病毒的核心进入细胞。在逆转录酶作用下,病毒RNA转录 为DNA,当细胞分裂时,病毒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中。 病毒核酸可随细胞的分裂而传至子代细胞,可长期潜伏,病人 可长期带病毒生存。
HIV随免疫细胞DNA复制而复制。病毒的繁殖和复制使免疫 细胞遭到破坏和毁灭,并释放出更多的病毒。新增殖病毒再感 染更多的细胞。就这样,病毒一代代地复制、繁殖,免疫细胞 不断死亡,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 被感染者死亡,死亡率极高。 感染HIV的T细胞可以聚积在局部淋巴结,再进入血液循环 ,然 后可以进入脑部和其它淋巴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特点
急性病型肝炎的潜伏期平均为7.4周,多数起 病较隐匿,症状较轻,仅有乏力、纳差、腹 胀,ALT升高,抗-HCV阳性,HCV-RNA阳性, 有的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仅有ALT升高。 约80%转化慢性肝炎,常见肝衰竭,癌变
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
输血相关乙肝和丙肝的预防
第八章
输血相关传染病
赵庆伟
第一节 概 述
输血相关传染病
是指受血者通过输入含
病原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而引起的传染病。一 般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
输血相关感染(输血传播感染) 病原体
存在于体内,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
一、输血相关传染病的种类
通过输血传播的疾病与感染已知有十几种, 其中最严重的是艾滋病,乙型肝炎和丙型 肝炎。
二、输血相关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一)严格筛选献血者 (二)加强采血和血液制品制备的无菌技术操作 (三)对血液制品进行病毒灭活 (四)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 (五)加强消毒制度和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
第二节输血相关 HⅣ感染/AIDS
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引起的全身性传染病。临床 表现为严重的免疫缺陷,常以淋 巴结肿大、厌食、慢性腹泻、体 重减轻、发热、疲乏等全身症状 起病,逐渐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 继发性恶性肿瘤,精神与神经障 碍而死亡。
恶病质
三、HIV感染/AIDS的实验室诊断
(一)检测方法
1.HIV病原检测 病毒分离 p24抗原检测
HIV病毒核酸检测(NAT)
2.HIV抗体检测
酶标法(ELISA):
颗粒凝集法(PA):
快速试验(RT):
免疫荧光法(1FA):
免疫印迹法(WB):
(三)HIV抗体检测程序
1.初筛实验:HIV抗体检测。常用的检测方
一、输血相关梅毒
检测方法 1.非特异性检测方法 VDRL(性病研究实验室法)USR(不加热血清反应素玻片) RPR(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玻片法) TRUST(甲苯胺红快速血 浆反应素试验) 2.特异性检测方法 TPHA(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 FTA-ABS(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二、HIV感染/AIDS的临床表现
HIV感染的全过程包括:初发急性HIV感染,无症 状HIV感染和AIDS三期。通常将急性感染期和无症 状HIV感染期合称潜 伏期,平均8-10年。潜伏期短
则为半年,长则达20年以上,直到机体免疫功能崩
溃而进入感染晚期。
(一)急性感染期(Ⅰ期 )
从暴露到急性发作,期限从6天到6周不一,急性
二、输血相关疟疾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
三、输血相关T淋巴细胞病毒Ⅰ/Ⅱ感染 四、输血相关巨细胞病毒感染 五、其他血液传播的疾病和感染
临床表现
丙型肝炎
病原学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为一线状单正股RNA HCV对有机溶剂敏感。100℃10min;60 ℃ 10h或用1:1000福尔马林在37 ℃ 下处理6h 也可使血清传染性消失。
流行病学
全球分布,无明确地理界线。 我国正常人群中抗-HCV阳性率为1.35%,个体献血者 为13.6%,个别地区更高。 传播途径 1.通过输血或血制品传播 2.母婴传播 3.其他
2.预防性接触传播:
(1)禁止卖淫嫖娼和性乱。
(2)推广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
(3)加强宣传活动,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
3.预防母婴传播
(1)发生HIV感染的妇女应避孕。
(2)当母亲有HIV感染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停止母亲授乳,
改换别的方式喂养婴儿。
第三节输血相关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所致的病毒性传染 病,包括甲、乙、丙、丁、戊、庚型肝炎病 毒(HAV、HBV、HCV、HDV、HEV、HGV) 临床表现 发热、乏力、食欲减退、恶心、 黄疸、肝肿大、肝区压痛及肝功能异常。
吸毒史、受血史、献血浆史,或有急性流感样症状等
情况,为排除窗口期的可能,建议每3个月复查一次,
连续2次。对HIV抗体可疑的对象要作好咨询和随访工
作。
四、HIV感染/AIDS的治疗和预防
(一)治疗
抗病毒治疗、支持疗法、使用免疫调节剂、中药治疗、 抗感染和抗肿瘤治疗。
鸡尾酒疗法: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
HIV 的 传 播 途 径 性接触传播 血液传播 母婴传播
温馨提示:日常行为是不会传染艾滋病的!!
(二) HIV生物学特性
HIV是一种带包膜的RNA反转录病毒,在分类上属反 转录病毒科中的慢病毒属。HIV已发现有1型和2型。
HIV对外界抵抗力较弱。对热敏感,60°C 以上可以灭活。一般被HIV污染的器械和器 具,经高温、蒸汽、煮沸均可杀灭。HIV对 化学品也十分敏感,常用的消毒剂有含氯石 灰、戊二醛、甲醛、次氯酸钠和70%酒精等。 某些血浆制品可用有机溶剂/清洁剂(S/D) 灭活HIV等病毒。
(三)AIDS相关综合症期(Ⅲ期)
患者有持续的全身淋巴结肿大和T淋巴细胞功能缺 陷。常伴有发热、 持续性腹泻、体重下降、疲乏无 力、盗汗和皮肤粘膜疾病。 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CD4细胞数降至0.2×109 /L~0.5×109/L,以后进一步降至0.2×109/L以 下。CD4/CD8比值小于1。
感染期可能有发热、淋巴结肿大、头痛、 咽炎、皮 疹、全身乏力、厌食、呕吐、腹泻、关节痛、鹅口 疮、肌肉疼等症状,偶有肝脾大。实验室检查外周 血可见异型淋巴细胞、CD4细胞计数和CD4/CD8比 值正常。作血清检 测HIV抗体最初为阴性,在感染 后3-4周转为阳性,在HIV抗体转阳之前的这一段时 间叫HIV抗体窗口期。抗体窗口期为22天,最长可 达6个月。
(二)无症状HIV感染期(Ⅱ期 )
此期平均8-10年。在急性HIV感染期后即进入HIV 感染的无症状期。此期特点是无临床症状和体征, 少数可查到全身淋巴结病(除腹股沟外,有两处淋巴 结大)。此期血清HIV抗体 阳性和p24抗原阴性,CD4 /CD8比值正常。在这一时期中,CD4细胞和HIV病 毒在相互斗争中每天均大量破坏与新生,处于相对 平衡之中。
⒉ 机体免疫功能受损的机制
⑴HIV感染后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使受染的 CD4+细胞受到细胞毒性T细胞、NK细胞的攻击, 以清除被HIV感染的细胞和限制HIV感染新的 细胞。随着时间推移,致CD4+细胞数量减少, 甚至耗竭。 ⑵病毒的包膜糖蛋白介导受感染细胞与未受染 细胞发生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即合胞体细胞。 合胞体细胞在形成后48小时内死亡和溶解。 胸腺和骨髓干细胞也可因HIV感染而不能成熟 和补充CD4+细胞群。
乙型肝炎
病原学:属嗜肝DNA病毒,体内存在3种形式
的病毒颗粒:小球形颗粒、柱形颗粒、大球 颗粒(Dane颗粒,乙肝病毒完整的颗粒)
HBV的抵抗力较强,56℃1h不能灭活,60 ℃4h部分灭活,100 ℃10min可完全丧失感染 性,但仍保持抗原性。121 ℃103kPa高压消 毒15min完全灭活。0.5%~1.0%次氯酸钠 30min,1:4000甲醛12h可使HBV灭活。
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三大类药物联合搭配使用。
(二)预防
1.预防血液传播:
(1)戒毒;对静脉吸毒实施标本兼治。 (2)手术、注射、拔牙均需使用严格消毒的器具。 (3)需防止剃须、穿耳、文身、刷牙时交叉感染。 (4)防止外伤时接触污染血液。 (6)采血和输血应规范操作,严格消毒。 (7)对血源严格管理,提供无偿献血。 (8)严格进行血液检验,加强血液检验质量控制。 (9)加强对医护人员和血站、实验室人员的培训,提高 自我保护意识。
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
2.确认试验为对筛查结果予以确定的检测方
法,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免疫印迹法(WB)、条带免疫 试验(LIA)及免疫荧光试验(IFA),其中以免疫印迹法
最为常用。
检测结果的处理
对HIV检测抗体阳性者应做好咨询、保密和报告工
作。对HIV抗体阴性者,如近期有高危 行为如性乱史、
(四)AIDS活动期(Ⅳ期)
AIDS晚期,表现为机遇性感染和少见肿瘤, 其中肺孢子虫病和卡波西肉瘤最为常见。其 次是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 真菌、细菌感染等。患者极度消瘦,反复发 热、持续腹泻,乏力、还可因病毒侵犯肺部、 神经系统和皮肤粘膜而出现一系列症状。血 清中抗-HIV抗体阳性,CD4+细胞明显下降, CD4+/CD8+比例严重倒置。多在数月至2年内 死亡。
(三) HIV感染机制
⒈ 病毒的复制 一旦病毒进入靶细胞,病毒颗粒便去包膜而 释放其RNA。HIV RNA在pol基因产生的逆转录 酶的作用下形成宿主细胞的前病毒DNA,而 HIV前病毒DNA在HIV整合酶的作用下插入宿 主细胞的DNA基因中。HIV进入靶细胞并建立 感染后,由感染细胞释放出的病毒颗粒将随血 循环而播散至全身各部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包括淋巴结、肝脏、脾和骨髓等部位的细胞均 可能成为感染细胞。
⒉ 机体免疫功能受损的机制
⑶游离的病毒蛋白gp120可与未受染的CD4+细胞结合, 介导依赖性细胞毒作用使CD4+细胞成为靶细胞。 ⑷由于HIV感染扰乱了免疫系统细胞的功能,导致持 续的B细胞激活和B细胞功能异常,发生自身免疫反 应。
显示在T细胞表面有许多 艾滋病病毒存在
(四)艾滋病/ HIV感染流行情况
电镜检查血清标本可见小球 形颗粒(22nm)、管形颗 粒(22nmx50 —700nm)、大 球形颗粒(42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