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一章谢希仁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第7版)谢希仁著》第一章概述要点及习题总结

《计算机网络(第7版)谢希仁著》第一章概述要点及习题总结

《计算机⽹络(第7版)谢希仁著》第⼀章概述要点及习题总结1. ⽹络分类:电信⽹络、有线电视⽹络、计算机⽹络、移动互联⽹2. 互联⽹的两个重要基本特点:连通性和共享性3. ⽹络由若⼲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组成4. ⽹络之间可以通过路由器互连起来,这就构成了⼀个覆盖范围更⼤的计算机⽹络。

这样的⽹络称为互连⽹,习惯上,与⽹络相连的计算机称为主机5. 互联⽹的基础结构发展过程(三个阶段): 第⼀阶段:1969年美国国防部创建第⼀个分组交换⽹ARPARNET。

1983年TCP/IP协议栈成为ARPANET上的标准协议,使得异构⽹络互联,因此⼈们把1983年作为互联⽹的诞⽣时间 第⼆阶段: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会NSF围绕六个⼤型计算机中⼼建设计算机⽹络,分成了三级⽹络:主⼲⽹,区域⽹,校园⽹(企业⽹) 第三阶段:1993年,Albert Gore(时任美国副总统)提出NII(“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旨在以因特⽹为雏形,建⽴“信息⾼速公路”,⾄此,由美国政府资助的NSFNET逐渐被若⼲个商⽤的互联⽹主⼲⽹替代,政府机构不再负责互联⽹的运营和管理,逐渐由互联⽹服务提供商(ISP)接⼿,ISP是进⾏商业活动的公司,ISP向互联⽹管理机构申请很多IP地址,同时拥有通信线路,任何机构和个⼈只要向某个ISP交纳规定的费⽤,就可以通过ISP接⼊互联⽹ 6.互联⽹和互连⽹ 互连⽹:通⽤名词,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络互连⽽成的计算机⽹络 互联⽹:专⽤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的、最开放的、由众多⽹络相互连接⽽成的特定互连⽹,它采⽤TCP/IP协议栈作为通信的规则,且其前⾝是美国的ARPANET 7.万维⽹ 互联⽹的迅猛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由欧洲原⼦核研究组织CER开发的万维⽹WWW(World Wide Web)被⼴泛应⽤在互联⽹上 8.互联⽹的标准化 1992 年由于互联⽹不再归美国政府管辖,因此成⽴了⼀个国际性组织叫做互联⽹协会 (Internet Society,简称为 ISOC) [W-ISOC],以便对互联⽹进⾏全⾯管理以及在世界范围内促进其发展和使⽤。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一章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一章

第一章作业1-1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答: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和共享。

1-2试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

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分组交换网的主要优点是:①高效。

在分组传输的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带宽,对通信链路是逐段占有。

②灵活。

每个结点均有智能,为每一个分组独立地选择转发的路由。

③迅速。

以分组作为传送单位,通信之前可以不先建立连接就能发送分组;网络使用高速链路。

1-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

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

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

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一章概述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一章概述复习资料

《计算机⽹络》谢希仁第⼀章概述复习资料第⼀章概述1.1 计算机⽹络在信息时代的作⽤1.2 互联⽹概述1.2.1⽹络的⽹络⽹络(network):由若⼲结点(node) 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

结点可以是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智能⼿机等。

互连⽹(internet):“⽹络的⽹络”,⽹络之间通过路由器互连。

互联⽹(Internet):起源于美国,把许多⽹络连接在⼀起,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的、开放的国际性计算机互联⽹。

它采⽤ TCP/IP 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其前⾝是美国的 ARPANET。

⽹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起,⽽互联⽹则把许多⽹络通过路由器连接在⼀起。

与⽹络连接的计算机常称为主机。

互联⽹是全球最⼤的特定互连⽹。

1.2.2互联⽹三个阶段1.第⼀阶段是从单个⽹络ARPANET向互联⽹发展的过程。

2.第⼆阶段的特点是组成了三级结构的互联⽹。

3.第三阶段的特点是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结构的互联⽹。

(ISP:互联⽹服务提供者)1.2.3 互联⽹的标准化⼯作制定互联⽹的正式标准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1)因特⽹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 RFC ⽂档。

互联⽹草案的有效期只有六个⽉。

(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 RFC ⽂档(3)互联⽹标准(Internet Standard)1.3 互联⽹的组成1.3.1互联⽹的边缘部分定义:由所有连接在互联⽹上的主机组成。

这部分是⽤户直接使⽤的,⽤来进⾏通信(传送数据、⾳频或视频)和资源共享。

通讯⽅式: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式。

描述了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客户和服务器都指计算机进程(软件))●对等连接(P2P)。

双⽅进⾏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1.3.2互联⽹的核⼼部分定义:由⼤量⽹络和连接这些⽹络的路由器组成。

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接性和交换)。

计算机网络课件(最完整版)-谢希仁

计算机网络课件(最完整版)-谢希仁
只要两个主机都运行了对等连接软件 (P2P 软件),它们就可以进行平等的、 对等连接通信。
双方都可以下载对方已经存储在硬盘中 的共享文档。
对等连接方式的特点
对等连接方式从本质上看仍然是使用客 户服务器方式,只是对等连接中的每一 个主机既是客户又同时是服务器。
例如主机 C 请求 D 的服务时,C 是客户, D 是服务器。但如果 C 又同时向 F提供 服务,那么 C 又同时起着服务器的作用。
网络与因特网
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 因特网则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网络 结点 链路
互联网(网络的网络)
(a)
(b)
主机 因特网
1.2.2 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单个网络 ARPANET 向互 联网发展的过程。
1983 年 TCP/IP 协议成为 ARPANET 上 的标准协议。
第 1 章 概述(续)
1.4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1.5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1.5.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5.2 几种不同类别的网络 1.6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6.1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1.6.2 计算机网络的非性能特征
第 1 章 概述(续)
1.7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7.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 1.7.2 协议与划分层次 1.7.3 具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1.7.4 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 1.7.5 TCP/IP 的体系结构
每一个分组的首部都含有地址等控制信 息。
分组交换网中的结点交换机根据收到的 分组的首部中的地址信息,把分组转发 到下一个结点交换机。
用这样的存储转发方式,最后分组就能 到达最终目的地。
收到分组后剥去首部
接பைடு நூலகம்端收到分组后剥去首部还原成报文。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谢希仁著-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谢希仁著-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作业:计算机网络第一章1-1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答:连通性:用户在计算机网络上可以相互间交换信息,就好像彼此计算机直接连通一样。

共享:信息共享、软件共享、硬件共享等资源共享。

1-2试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

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1-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

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

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

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

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__章计算题及简答题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__章计算题及简答题

第一章(P39)概述1-15,假定网络的利用率达到了90%。

试估算一下现在的网络时延是它的最小值的多少倍?解:可以理解D0默认为100设网络利用率为U,网络时延为D,网络时延最小值为D=D0/(1-90%)=D0/0.1=10D0?利用率:D=D0/(1-U) D:当前网络延迟 D0:空闲时延迟 U:网络利用率1-17,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 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 × 10^8 m/s。

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1)数据长度为10^7 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 kbit/s。

2)数据长度为10^3 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 Gbit/s。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得出什么结论?解:发送时延Ts = 数据帧长度(bit)/ 发送速率(bit/s)传播时延Tp = 信道长度(m)/ 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度(m/s)1) Ts = 10^7 bit / 100 kbit/s = 100 s,Tp = 10^6 m / (2 × 10^8) m/s = 0.005 s2) Ts = 10^3 bit / 1 Gbit/s = 1 μs,Tp = 10^6 m / (2 × 10^8) m/s = 0.005 s若数据长度大而发送速率低,则在总的时延中,发送时延往往大于传播时延。

但若数据长度短而发送速率高,则传播时延就可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成分1-19(1)长度为100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交给传输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TCP首部。

再交给网络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IP首部。

最后交给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传送,加上首部和尾部共18字节。

试求数据的传输效率。

数据的传输效率是指发送的应用层数据除以所发送的总数据(即应用数据加上各种首部和尾部的额外开销)。

(2)若应用层数据长度为1000字节,数据的传输效率是多少?解:.本层的传输效率=上层传送下来的数据/本层向下层传送的数据1)100 / (100+20+20+18) = 63.3%2)1000 / (1000+20+20+18) = 94.5%1-29,有一个点对点链路,长度为50 km。

计算机网络01】学习笔记,第一篇:概述(谢希仁版)

计算机网络01】学习笔记,第一篇:概述(谢希仁版)

计算机⽹络01】学习笔记,第⼀篇:概述(谢希仁版)本来没想着更新计⽹,想直接整理⼀下 HTTP、TCP 那块,不过想了⼀下从头开始整理哇,顺便巩固⼀下学的知识此系列⽂章对于考研远还是不够的,参考⼀下即可⽂章主要针对科班上课做的简单笔记,以及后⾯针对⼀些⾯试涉及内容的详细讲解再三声明:考研的同学好好去背书,做题此⽂章整理⾃:【计算机⽹络】(第七版)谢希仁⼀计算机⽹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21世纪是⼀个数字化、⽹络化,信息化的时代,它是⼀个以⽹络为核⼼的信息时代有三⼤⽹络被⼈们所熟知:电信⽹络、有线电视⽹络、计算机⽹络电信⽹络:提供电话、电报及传真等服务有线电视⽹络:向⽤户传送各种电视节⽬计算机⽹络:使⽤户能在计算机之间传送数据⽂件随着技术发展,电信⽹络和有线电视⽹络都逐渐融⼊了现代计算机⽹络技术,扩⼤了原有的服务范围,⽽计算机⽹络也能够向⽤户提供电话通信、视频通信以及传送视频节⽬的服务。

所以如果能将上述三种⽹络互相融合为⼀个⽹络就被称之为三⽹融合⼆因特⽹ Vs 互联⽹ Vs 互连⽹因特⽹和互联⽹的区分主要因为 Internet 的中⽂译名不统⼀造成的因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推荐的,⽐较准确,但长期未得到推⼴互联⽹:针对流⾏程度上来说,互联⽹才是⼀定意义上被⼤众使⽤的译名互联⽹和互连⽹的定义也很不同互连⽹:指在局部范围互连起来的计算机⽹络。

互联⽹:指当今世界上最⼤的计算机⽹络(Internet)三互联⽹的特点连通性 (connectivity)即⽆论距离有多远,都可以便捷快速的交换各种信息共享 (Sharing)资源共享四互联⽹的组成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互联⽹上的主机组成,这部分是⽤户直接使⽤的,⽤于通信(传送数据、⾳频、视频)和资源共享核⼼部分:由⼤量⽹络和连接这些⽹络的路由器组成,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边缘部分明确⼀个概念:我们通常说的 “主机A 和主机B 进⾏通信”,实际上指的是在主机A 上的某个程序和运⾏在主机B 上的另⼀个程序进⾏通信,⽽由于 “进程” 就是 “执⾏着的程序” 所以也就是说:”主机A 的某个进程和主机B 上的另⼀个进程在进⾏通信“ 这个⽐较严密的说法也可以简称为 ”计算机之间通讯“在⽹络边缘端系统之间的通信⽅式可以划分为两⼤类:客户-服务器⽅式(C/S⽅式)和对等⽅式(P2P⽅式),下⾯来简单说⼀下:(1) 客户-服务器⽅式(C/S⽅式)C/S 全程为 Client/Server,即:客户/服务客户-服务器⽅式描述的是进程之间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客户是服务请求⽅,服务器是服务⽅客户程序:被⽤户调⽤后运⾏,在打算通信时主动向远地服务器发起通信(请求服务)服务器程序:被动的等待接收来⾃各地的客户请求,可以同时处理多个请求(2) 对等连接⽅式(P2P ⽅式)p2p 即 peer to peer,因为 2 的英⽂是 two 与 to 发⾳⼀致,所以将 to ⽤ 2 指代等通信⽅式并不区分哪⼀个是服务请求⽅还是服务提供⽅,只要两个主机都运⾏了对等连接软件,就可以进⾏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 核⼼部分在⽹络核⼼部分起到重要作⽤的就是计算机⽹络,它是⼀种专⽤计算机(⾮主机)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络核⼼部分最重要的功能,但是想要了解分组交换,就不可避免讲到其发展历经的极⼤过程(1) 电路交换电路交换主要是通过电话连通的⽅式⽽产⽣的:如果电话机之间通过线路两两连接起来,即两个电话需要⼀条线如果有5部电话,则需要10条电线,如下图:所以 N 部电话机两两直接相连,就会导致需要(N -1) / 2条电线,即所需要的电线对的数量与电话机数量的平⽅( N2 )成正⽐为了避免耗费线路过多,所以提出了交换机的概念,即每⼀部电话都连接到交换机上从通信资源的分配⾓度看,交换”就是按照某种⽅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使⽤电路交换的时候需要经过三个必要阶段建⽴连接:建⽴⼀条专⽤的物理通路,以保证双⽅通话时所需的通信资源在通信时不会被其他⽤户占⽤通信:主叫和被叫双⽅就能互相通电话释放连接:释放刚才使⽤的这条专⽤的物理通路(释放刚才占⽤的所有通信资源)※电路交换特点在通话时间内,通话的两个⽤户时钟占⽤端到端的通信资源※电路交换缺点使⽤电⼒交换来传送计算机数据,线路传输效率很低,因为计算机数据是突发式的出现在传输线路上,因此线路上真正⽤来传送数据的时间往往不到 10% ,甚⾄ 1% ,被⽤户占⽤的通信线路资源绝⼤部分时间都是空闲的(2) 报⽂交换报⽂交换的单位是报⽂,报⽂携带有⽬标地址,源地址等信息,报⽂交换在交换节点采⽤的是存储转发的传输⽅式。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1~3章知识点总结(细)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1~3章知识点总结(细)

第一章概述21世纪的一些重要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它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

网络现在已经成为信息社会的命脉和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

三网:电信网络(提供电话、电报及传真等服务;)、有线电视网络(向用户传送各种电视节目;)、计算机网络(使用户能在计算机之间传送数据文件;)。

发展最快的并起到核心作用的是计算机网络。

1、计算机网络的两个重要功能:连通性(使上网用户之间都可以交换信息(数据,以及各种音频视频),好像这些用户的计算机都可以彼此直接连通一样。

)共享(资源共享的含义是多方面的。

可以是信息共享、软件共享,也可以是硬件共享)。

2、计算机网络由若干结点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组成。

3、网络和网络还可以通过路由器互连起来,这样就构成了一个覆盖范围更大的网络,即互联网。

4、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而互联网则把许多网络通过路由器连接在一起。

与网络相连的计算机常称为主机。

5、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第二阶段的特点是建立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第三阶段的特点是逐渐形成了子层次JSP结构的互联网。

6、因特网体系结构委员会IAB下设两个工程部:互联网工程部IETF,互联网研究部IRTF。

7、制定因特网的正式标准的三个阶段:建议标准,草案标准,互联网准备。

8、因特网组成:边缘部分(用户直接使用的,用来进行通信传送数据、音频或视频和资源共享)。

核心部分(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9、处在互联网边缘的部分就是连接在互联网上的所有的主机。

这些主机又称为端系统(endsystem)。

10、端系统之间通信的含义:“主机A和主机B进行通信”实际上是指:“运行在主机A上的某个程序和运行在主机B上的另一个程序进行通信”。

11、端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即Client/Server方式,简称为C/S方式。

对等方式(P2P方式)即Peer-to-Peer方式,简称为P2P方式。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教程》第五版答案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教程》第五版答案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教程》第1章概述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度发送时延=数据块长度/信道带宽总时延=传播时延+发送时延+排队时延10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何特点?102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10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104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105试讨论在广播式网络中对网络层的处理方法。

讨论是否需要这一层?106计算机网络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类?107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

从源站到目的站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b(b/s)。

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

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

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108在上题的分组交换网中,设报文长度和分组长度分别为x和(p+h)(bit),其中p为分组的数据部分的长度,而此为每个分组所带的控制信息固定长度,与p的大小无关。

通信的两端共经过k段链路。

链路的数据率为b(b/s),但传播时延和结点的排队时间均可忽略不计。

若打算使总的时延为最小,问分组的数据部分长度P应取为多大?109计算机网络中的主干网和本地接入同各有何特点?110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111计算机网络由哪几部分组成?第2章协议与体系结构201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是什么?各有什么含义?202试举出对网络协议的分层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203试举出一些与分层体系结构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

204 试述具有五层协议的原理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

205试举出日常生活中有关“透明”这种名词的例子。

206 试将TCP/IP和OSI的体系结构进行比较。

讨论其异同之处。

207 解释以下名词:协议栈、实体、对等层、协议数据单元、服务访问点、客户、服务器、客户/服务器方式。

计算机网络谢希任_第一章_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谢希任_第一章_参考答案

第一章◆名词解释客户是服务请求方,在通信时主动向远地服务器发起通信的进程。

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是专门用来提供某种服务的进程,可同时处理多个远地或本地客户的请求。

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客户和服务器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客户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

◆简答题1.简述为什么要对计算机网络分层以及分层的一般原则。

答:a.因为计算机网络是个复杂的网络系统,采用层次化结构的方法来描述它,可以将复杂的网络问题分解为许多比较小的、界线比较清晰简单的部分来处理。

分层结构的好处有:独立性强、功能简单、适应性强、易于实现和维护、有利于标准化工作。

b.分层的一般原则是将一组相近的功能放在一起,形成一个网络的结构层次;层次间接口传送的信息应尽可能的少;层数要适中,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

4.协议和服务有何区别?有何关系?答:区别:(N)服务是(N)层及以下各层向(N+1)层提供的一种综合能力;(N)协议是控制对等(N)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服务是同一开放系统中相邻层之间的操作;协议是不同的开放系统的对等实体之间进行通信所必须遵守的规定。

协议是水平的,而服务是垂直的。

关系:(N)层服务就是利用(N-1)服务以及按(N)协议与对等实体交互信息来实现的,即服务是由协议支持的。

5.试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异同。

答:电路交换的特点:数据传输前需要建立一条端到端的物理通路,要经过线路建立、数据通信、释放连接三个阶段;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固定传输带宽;没有冲突的危险,不存在拥塞。

分组交换的特点:信息以分组为单位传输;并不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提前建立实际的铜线连接,而是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转发延时短;数据传输灵活(每个分组可按不同路径不同顺序到达);转发差错少;在目的结点要对分组进行重组,增加了复杂性。

1-20 (1)发送时延:100 S,传播时延:5 ms(2)发送时延:1μs,传播时延:5 ms1-21试将TCP/IP和OSI的体系结构进行比较(1)OSI和TCP/IP的相同点是二者均采用层次结构,而且都是按功能分层。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答案解析(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答案解析(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概述1-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答: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和共享。

1-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1-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

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

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

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

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第一章
• 1.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 1.2 互联网概述 • 1.4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 1.5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 1.3 互联网的组成 • 1.6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 1.7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什么是互联网?
绝大多数人通过使用互联网而认识了互联网。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1.4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 1980 年,铁道部开始进行计算机联网实验。 • 1989 年11 月,我国第一个公用分组交换网 CNPAC 建成运 • 1994年4月20日,我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接入互联网的国 • 1994年5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设立了我国的第一
结点 链路
互连网(网络的网络)
网络
网络
网络 网络
网络
网络
网络
(a)
(b)
简单的网络(a) 和 由网络构成的互连网(b)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基本概念要清楚
• 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
• 互连网则把许多网络通过路由器连接在一起。

与网络相连的计算机常称为主机。
互连网(网络的网络)
主机
网络
维网服务器。 • 1994年9月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CHINANET 正式启动。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1.4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 我国规模最大的五个公用计算机网络:
• (1) 中国电信互联网 CHINANET(也就是原来的中国公用计算机互 • (2) 中国联通互联网 UNINET • (3) 中国移动互联网 CMNET • (4)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CERNET • (5) 中国科学技术网 CSTNET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全套 课件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全套  课件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全套课件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全套课件第一章概述计算机网络是现代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信息社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本章中,我们将探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目的和意义,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拓扑结构、体系结构、协议、标准等基本概念。

第二章物理层物理层是计算机网络的最底层,它负责在通信设备之间建立物理连接。

在本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物理层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包括传输介质、传输方式和接口标准等。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是计算机网络的重要层次之一,它负责在通信设备之间建立可靠的逻辑连接。

在本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包括数据封装、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等。

第四章网络层网络层是计算机网络的核心层次,它负责将数据从源节点发送到目的节点。

在本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网络层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包括IP地址、路由协议、子网掩码等。

第五章运输层运输层是计算机网络的又一重要层次,它负责在通信设备之间建立端到端的连接。

在本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运输层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包括端口号、TCP和UDP等。

第六章应用层应用层是计算机网络的最高层,它负责处理特定的应用程序。

在本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应用层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包括HTTP、FTP、SMTP 等。

第七章网络安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在本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包括加密技术、认证技术、防火墙等。

第八章无线和移动网络无线和移动网络是计算机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为移动设备提供了便利的连接方式。

在本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无线和移动网络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包括无线局域网、无线个人区域网、移动通信等。

第九章网络管理和维护网络管理和维护是计算机网络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在本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网络管理和维护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包括网络管理协议、性能监控、故障排除等。

第十章网络发展前景和新技术计算机网络作为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其发展前景广阔。

计算机网络计算题答案谢希仁图文稿精选全文

计算机网络计算题答案谢希仁图文稿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计算机网络计算题答案谢希仁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第一章 概述习题1-10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

从源站到目的站共经过k 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b (b/s)。

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 (s)。

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 (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

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解:采用电路交换:端到端时延:kd bxs t c ++= 采用分组交换:端到端时延:kd bxb p k t p ++-=)1(,这里假定p x >>,即不考虑报文分割成分组后的零头。

欲使c p t t <,必须满足s bpk <-)1( 习题1-11在上题的分组交换网中,设报文长度和分组长度分别为x 和(p+h )(bit ),其中p 为分组的数据部分的长度,而h 为每个分组所带的控制信息固定长度,与p 的大小无关。

通信的两端共经过k 段链路。

链路的数据率为b (bit/s ),但传播时延和结点的排队时间均可忽略不计。

若打算使总的时延为最小,问分组的数据部分长度p 应取为多大?答:分组个数x/p ,传输的总比特数:(p+h)x/p 源发送时延:(p+h)x/pb最后一个分组经过k-1个分组交换机的转发,中间发送时延:(k-1)(p+h)/b总发送时延D=源发送时延+中间发送时延 D=(p+h)x/pb+(k-1)(p+h)/b 令其对p 的导数等于0,求极值 p=√hx/(k-1)习题1-20 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 ,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s m /1028⨯。

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的传播时延:(1) 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

(2) 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四版)第01章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四版)第01章

(packet)。分组又称为“包”,而分组的首部也可称为
“包头”。分组交换的特征是基于标记(label-based)。 不先建立连接而随时可发送数据的连网方式,称为 无 连接的(connectionless)。
分组交换
发送端
数 据 首部

在发送端把要发送的报文分隔为较短的数据块 每个块增加带有控制信息的首部构成分组(包) 依次把各分组发送到接收端 接收端剥去首部,抽出数据部分,还原成报文
换网是 以网络为中心 ,主机和终端都处在网络的外围,
如图1-6(b)所示。用户通过分组交换网可共享连接在网
接这些交换机的链路组成,如图1-4(a)所示。图1-4(b)
和图1-4(a)的表示方法是一样的,但强调了结点交换机 具有多个端口的概念。 图中H1 ~ H6都是可进行通信的计算机,但在计算 机网络中常称它们为主机(host)。在ARPANET建网初
期,分组交换网中的结点交换机曾被称为接口报文处
理机IMP (Interface Message Processor)。
报文
11010011101 • • • • • • • • 00101001110
数 据 分组
首部
数 据 分组
首部 发送 在前
分组
发 送
数 据 首部
发 送
数 据 首部
发 送
数 据
首部
接收端
数 据 数 据 11010011101 • • •数 • •据 • • • 00101001110
分组交换网由若干个结点交换机(node switch)和连
这里所说的网络是指电信网络(主要的业务是电话, 但也有其他业务,如传真、数据等)、有线电视网络 (即单向电视节目的传送网络,但现已开始逐渐向双向 传输网络改造)和计算机网络。这三种网络通常简称为 “三网”。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因特网(Internet)为代 表的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已从最初的教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是一种信息传输技术,它将多台计算机或设备(入网节点)连接成一个网络,以便它们之间交换信息。

网络是由一系列的节点(例如
电脑、手机、平板电脑)和链路(如光纤、无线、电缆)构成的一个通信
系统。

它可以实现来自网络上特定节点到其他节点的信息传输,以及近实
时的信息传输。

计算机网络可以被分为两大类:本地区域网络(LAN)和广域网络(WAN)。

LAN通常位于一个建筑物内,包括工厂,学校,商店,家庭,
办公室等,由多台计算机和设备组成,它是一个限定范围的网络,具有更
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低的延迟和更高的容量。

而WAN是一种由多台计算
机或设备组成的大型远距离网络,可以跨越国家和大洲,并以更慢的速率
传输数据。

计算机网络的最终目标是为交换信息和资源提供一个共同的框架,可
以用于在不同的网络和操作系统之间处理,共享和传输数据。

为了实现这
一目标,网络必须定义一组共同的协议,这些协议定义了网络中两台计算
机之间如何进行信息传输,以及它们如何处理数据包(包含发送/接收信
息的数据片段)。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版复习整理期末考试必备精选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版复习整理期末考试必备精选

《计算机网络》整理资料第1章概述1、计算机网络的两大功能:连通性和共享;2、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①从单个网络ARPANET 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②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

③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结构的因特网。

3、NAP(或称为IXP)网络接入点:用来交换因特网上流量;向各ISP提供交换设施,使他们能够互相平等通信4、因特网的组成:①边缘部分:用户利用核心部分提供的服务直接使用网络进行通信并交换或共享信息;主机称为端系统,(是进程之间的通信)两类通信方式:✧客户服务器方式: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客户程序:一对多,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服务程序:可同时处理多个远地或本地客户的请求(被动等待);✧对等连接方式(p2p):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

既是客户端又是服务端;②核心部分: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主要由路由器和网络组成);核心中的核心:路由器(转发收到的分组,实现分组交换)交换——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电路交换: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释放资源(归还通信资源)始终占用资源;✧报文交换:基于存储转发原理(时延较长);✧分组交换:报文(message)切割加上首部(包头header)形成分组(包packet);优点:高效(逐段占用链路,动态分配带宽),灵活(独立选择转发路由),迅速(不建立连接就发送分组),可靠(保证可靠性的网络协议);存储转发时造成时延;后两者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带宽;路由器处理分组过程:缓存→查找转发表→找到合适端口;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作用范围:W AN(广),MAN(城),LAN(局),PAN(个人);●按使用者:公用网,专用网;●按介质:有线网,光纤网,无线网络;●按无线上网方式:WLAN,WW AN(手机);●按通信性能:资源共享,分布式计算机,远程通信网络。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概述 谢希仁(第七版)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概述  谢希仁(第七版)
校、企业、政府机关等),当然也可以是某个 ISP。
端系统之间通信的含义
“主机 A 和主机 B 进行通信”实际上是指: “运行在主机 A 上的某个程序和运行在主机 B 上的另一个程序进行通信”。
即“主机 A 的某个进程和主机 B 上的另一个 进程进行通信”。 简称为“计算机之间通信”。
端系统之间的两种通信方式
关于“云”
当使用一朵“云”来表示 网络时,可能会有两种不 同的情况:
1. 云表示的网络已经包含了 和网络相连的计算机。
2. 云表示的网络里面就只剩 下许多路由器和连接这些 路由器的链路,把有关的 计算机画在云的外面。习 惯上,与网络相连的计算 机常称为主机 (host)。
主机
互连网
互连网与所连接的主机
21 世纪的一些重要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 息化,它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
网络现在已经成为信息社会的命脉和发展知识 经济的重要基础。
大众熟悉的三大类网络有:
电信网络:提供电话、电报及传真等服务; 有线电视网络:向用户传送各种电视节目; 计算机网络:使用户能在计算机之间传送数据文件;
网络
网络
网络 网络
网络
网络
网络
(a)
(b)
简单的网络 (a) 和 由网络构成的互连网 (b)
请注意名词“结点”
在网络中, node 的标准译名是“结点”而不是 “节点”。
虽然 node 有时也可译为“节点”,但这是指像 天线上的驻波的节点,这种节点很像竹竿上的 “节”。
数据结构的树 (tree) 中的 node 应当译为“节 点”。
基本概念要清楚
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
互连网则把许多网络通过路由器连接在一起。

计算机网络原理第一章(谢希仁第六版)

计算机网络原理第一章(谢希仁第六版)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本章内容✧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和功能✧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工作✧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本章要求主要要求:✧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和功能以及分类;✧建立对网络协议栈结构的概念,需要对各层协议的功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掌握协议、接口和服务等重要的概念;掌握带宽、时延、往返时延RTT和时延带宽积的概念和物理意义。

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早期的计算机应用模式——单机–大、中、小型机—庞大,昂贵,资源无法共享–计算机构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计算机网络产生始于1950’s,产生的原因:–资源共享的需求(计算能力、外设、软件、数据)–大型项目的合作(进行工程项目协作)–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数据通信)•从体系结构来观察,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三代网络):1. 以主机为中心的联机终端系统“计算机-终端”系统✧特征:终端(Terminal)共享主机(Host)的软硬件资源单台主机:执行计算和通信任务多台终端:执行用户交互(终端集中器/终端服务器)✧连接方式:本地或远程✧例子:飞机订票系统◆HOST(航空公司总部)◆Terminals(订票点)◆通信线路(电话线路)✧缺点1) 主机负荷重——数据处理+通信2) 线路利用率低3) 集中控制方式,可靠性低✧改进1) 终端集中器(近/远距)2) 前端处理机(Front End Processor, FEP),通信任务分离2. 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主机互连“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特征1)多个终端联机系统互联,形成了多主机互联网络2)网络结构从“主机-终端” 转变为“主机-主机”3. 体系结构标准化网络层次化结构,并对每层进行了精确定义主机-主机网络的演变•演变阶段1–通信任务从主机中分离,由通信控制处理机(CCP)完成–CCP:处理主机之间通信任务的专用计算机•两层网络概念的出现–由CCP组成的传输网络——通信子网,提供信息传输服务–建立在通信子网基础上的主机集合——资源子网,提供计算资源•演变阶段2–通信子网规模逐渐扩大•私有→社会公用–公用数据通信网•PSTN•X.25–优点•降低用户系统建设成本•提高通信线路利用率•兼容性好•例子–因特网的前身——ARPANET•美苏冷战时期由美国军方建立的实验性网络•最初4个节点→70’s的60多个节点•地域跨越美洲、欧洲•具有现代网络的许多特征,例如•分组交换•分层次的网络体系•较为完善的通信协议因特网(Internet)的发展•进入20 世纪90 年代以后,以因特网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互联网的两个重要特点
互联网之所以能够向用户提供许多服务,是因为 互联网具有两个重要基本特点:
连通性 (connectivity)
使上网用户之间都可以交 换信息(数据,以及各种 音频视频) ,好像这些用 户的计算机都可以彼此直 接连通一样。
注意,互联网具有虚拟的 特点,无法准确知道对方 是谁,也无法知道对方的 位置。
第 1 章 概述
第 1 章 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1.2 互联网概述 1.3 互联网的组成 1.4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1.5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1.6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7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21 世纪的一些重要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 息化,它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
共享 (Sharing)
指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的含义是多方面 的。可以是信息共享、软 件共享,也可以是硬件共 享。
由于网络的存在,这些资 源好像就在用户身边一样, 方便使用。
互联网在生活中的地位
现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交往都已离不 开互联网。
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 同时,互联网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
互联网应用
绝大多数人通过使用互联网而认识了互联网。
上网玩游戏
看网上视频
和朋友在微信上聊天
在互联网上搜索和查阅各 种信息
利用互联网的电子邮件相 互通信(包括传送各种照 片和视频文件)
互联网上购买各种物品
在互联网上购买机票或火 车票
在互联网上预订酒店
利用互联网进行转账或买 卖股票等交易
1.2.1 网络的网络
互联网 (Internet)
特指Internet,起源于美国,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 大的、覆盖全球的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 (简称为网络)
由若干结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
互连网 (internetwork 或 internet)
可以通过路由器把网络互连起来,这就构成了一个 覆盖范围更大的计算机网络,称之为互连网。
虽然 node 有时也可译为“节点”,但这是指像 天线上的驻波的节点,这种节点很像竹竿上的 “节”。
数据结构的树 (tree) 中的 node 应当译为“节 点”。
关于“云”
当使用一朵“云”来表示 网络时,可能会有两种不 同的情况:
1. 云表示的网络已经包含了 和网络相连的计算机。
2. 云表示的网络里面就只剩 下许多路由器和连接这些 路由器的链路,把有关的 计算机画在云的外面。习 惯上,与网络相连的计算 机常称为主机 (host)。
的变化。
互联网+
指“互联网 + 各个传统行业”。 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
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特点: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
会各领域之中,从而大大地提升了实体经济的
创新力和生产力。
金融
交通
政务
农业
教育
工业
互联网
医疗
互联网负面影响
互联网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
Internet 中文译名
Internet 的中文译名并不统一。现有的 Internet 译名有两种:
因特网,这个译名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推荐的,但却长期未得到推广;
互联网,这是目前流行最广的、事实上的标准译名。 现在我国的各种报刊杂志、政府文件以及电视节目 中都毫无例外地使用这个译名。 该译名能够体现出 Internet 最主要的特征:由数 量极大的各种计算机网络互连起来的。
“网络的网络”(network of networks)。来自1.2.1 网络的网络
图例 计算机 集线器 路由器 网络
计算机网络(网络)
结点 链路
互连网(网络的网络)
网络
网络
网络 网络
网络
网络
网络
(a)
(b)
简单的网络(a) 和 由网络构成的互连网(b)
请注意名词“结点”
在网络中, node 的标准译名是“结点”而不是 “节点”。
网络现在已经成为信息社会的命脉和发展知识 经济的重要基础。
大众熟悉的三大类网络有:
电信网络:提供电话、电报及传真等服务; 有线电视网络:向用户传送各种电视节目; 计算机网络:使用户能在计算机之间传送数据文件;
发展最快的并起到核心作用的是计算机网络。
1.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相互融合:
电信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都逐渐融入了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 扩大了原有的服务范围;
计算机网络也能够向用户提供电话通信、视频通信以及传送 视频节目的服务。
从理论上讲,可以把上述三种网络融合成一种网络就 能够提供所有的上述服务,这就是很早以前就提出来 的“三网融合”。
但实现融合并不简单,因为这涉及到各方面的经济利 益和行政管辖权的问题。
网民、网吧、网银(网上银行)、网购(网上购物) 等。这里的“网”,一般都不是指电信网或有线电 视网,而是指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 Internet ——互联网。
什么是互联网?
互联网是由数量极大的各种计算机网络互连起 来而形成的网络。
可以从两种不同的方面来认识互联网:
互联网应用 互联网工作原理与特点
互连网与互联网
不同的网络。 互连网:指在局部范围互连起来的计算机网络。 互联网:指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
Internet。
“网”与互联网
有时,往往使用更加简洁的方式表示互联网, 这就是只用一个 “网”字。
例如:
“上网”就是表示使用某个电子设备连接到互联网, 而不是连接到其他的网络上。
利用互联网传播计算机病毒 利用互联网窃取国家机密和盗窃银行或储户的钱财 网上欺诈 在网上肆意散布谣言、不良信息和播放不健康的视
频节目 青少年弃学而沉溺于网络游戏 等
因此,必须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
1.2 互联网概述
1.2.1 网络的网络 1.2.2 互联网基础结构发展的三个阶段 1.2.3 互联网的标准化工作
Internet 发展
自从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以 Internet 为代表 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已从最初的教育科研网络(免费)逐步发展成 为商业网络(有偿使用)。
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和最重要的计算机网络。 是人类自印刷术发明以来人类在存储和交换信
息领域中的最大变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