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卷】2018年高三语文最新信息卷(五)(教师版)

合集下载

2018届高三语文试卷(原创--含详细答案)

2018届高三语文试卷(原创--含详细答案)

2018届高三语文试卷(原创--含详细答案)D店咨询。

(广告语)B.某中学生给编辑写信:“编辑,您好!奉上涂鸦之作一篇,敬请拜读,还望您不吝赐教,多提意见。

”(书信)C.本人昨日不慎于食堂丢失路遥所著《平凡的世界》一书,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不胜感激!(寻物启事)D.特邀您作为嘉宾莅临我校校园戏剧节,相信您会有幸观赏到最具特色的演出,敬候您的光临。

(邀请函)14下面文段的叙述中,至少存在“某些从业者”的三处推断错误。

请参照例句的方式,纠正另外两处推断错误。

(5分)继共享单车火爆后,共享汽车、共享篮球、共享雨伞等你方唱罢我登场。

喧闹之间,“共享经济”早已变了味。

某些从业者认为,给自己的产品贴个二维码,便可以冠以“共享经济”之名,或在传统商业模式上加上互联网,会带来产业的快速放大和增长。

不少“跟风者”,幻想着在“共享经济”的风口下,被投资者看中,一下飞向“人生巅峰”。

例:不是给自己的产品贴个二维码,就可以冠以“共享经济”之名。

(1)(2)写作1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马里奥•普佐是一位追求纯粹文学艺术的作家,假以时日他会成为一位比较有影响的纯文学作家。

但是,1965年的普佐债务缠身,连最基本的生活费用都发生困难。

于是,他放弃自己的初衷,改写通俗小说。

三年后,《教父》问世,创造当时的销售记录。

1970年,因为导演艺术类影片而欠下巨额债务的导演弗朗西斯•科波拉已经走投无路,派拉蒙公司派人与他商谈改编拍摄《教父》的问题,他看了几页小说就大倒胃口,但为了生存,他最终答应拍摄《教父》.1973年,《教父》获得第45届奥斯卡奖最佳电影、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三项奖项;2007年美国电影协会评选“百年百佳影片”,《教父》排名第二。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8届高三周考语文试卷答案(六)1. C 2 . A(乡试第一名称“解元”)3. D (“海瑞任南京粮储之职时”错,是“要到新任上去”时。

(精校版)2018全国高考ⅠⅡⅢ卷语文试题汇编(五)——语言文字运用题

(精校版)2018全国高考ⅠⅡⅢ卷语文试题汇编(五)——语言文字运用题

(直打版)2018全国高考ⅠⅡⅢ卷语文试题汇编(五)——语言文字运用题(word 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直打版)2018全国高考ⅠⅡⅢ卷语文试题汇编(五)——语言文字运用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直打版)2018全国高考ⅠⅡⅢ卷语文试题汇编(五)——语言文字运用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018全国高考ⅠⅡⅢ卷语文试题汇编(五)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全国1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大洋一号”是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

自1995年以来,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任务。

今年,它又完成了历时45天、航程6208海里的综合海试任务。

对不熟悉的人而言,()。

在这里,重力和ADCP实验室、磁力实验室、地震实验室、综合电子实验室、地质实验室、生物基因实验室、深拖和超短基线实验室等各种实验室,分布在第三、四层船舱。

由于船上配备了很多先进设备,人不用下水就能进行海底勘探.比如,深海可视采样系统可以将海底微地形地貌图像传到科学考察船上,犹如有了千里眼,海底世界可以,并可根据需要地抓取矿物样品和采集海底水样;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可以在深海底比较坚硬的岩石上钻取岩芯。

&网“大洋一号"的远航活动,与郑和下西洋相呼应。

600年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600年后,“大洋一号”不断进步, ,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法律框架下,探索海洋奥秘,开发海洋资源,以实际行动为人类和平利用海洋作出了中国人民的贡献。

【全国Ⅲ卷】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全国Ⅲ卷】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淮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

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

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

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

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成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因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

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

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

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其三,意义弹性。

普通高校2018届高三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五)语文试卷附答案

普通高校2018届高三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五)语文试卷附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语文(五)本试卷共10页。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地伦理的诗性建构“大地伦理”是著名的生态学者阿尔多·利奥波德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其立足点在于重新审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主张伦理学正当行为的概念必须扩大到包括对自然界本身的关心,道德上的权利概念应当扩大到自然界的实体和过程,“应该确认它们(植物、动物、水和土壤)在一种自然状态中持续存在的权利”。

用生态批评的眼光来打量,中国现代乡土小说普遍具有鲜明的“大地伦理”情怀,表现出明显的“反工业化”的倾向。

从根本上说,这类小说以批判封建宗法制为旨归,以重构一种人性的、田园牧歌的诗意乡土为内在诉求,表现出对大地的脉脉深情,实质是对“以农为本”的传统民族心理的现代性回应。

这一特性,客观上固然是由乡土小说自身的形成机制所决定的,“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换过程中,两种文明的激烈冲突使人们获得了观照传统农业文化的新视野……乡土文学也从此才真正具有了独特的意义”;而主观上则是受到写作者内在情感的制约。

2018届全国高三信息卷(三)语文试题

2018届全国高三信息卷(三)语文试题

2018届全国高三信息卷(三)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代口述历史是使用录音或录像设备,将历史当事人叙述的内容完整地记录下来,并按照严格的规范整理成口述史料。

根据历史当事人录音录像资料整理出来的文字记录,要与录音录像、其他当事人及相关文献材料进行反复核实和考订,因而是可信的。

口述史料对国史研究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档案资料开放不充分的情况下,口述史料可以部分弥补国史研究缺乏资料的问题。

历史资料是国史研究的基础,档案资料作为文献资料的中坚,不能充分开放利用,势必影响国史研究的进展。

在档案资料开放程度有限的情况下,口述史料的搜集、整理和利用便显得格外重要。

当年参与新中国建设的当事人多已退休,他们为新中国建设付出了极大的辛劳,对所经历的历史有着深刻的感受。

对这些参与新中国建设的当事人进行口述访谈,以“三亲”(亲历、亲见、亲闻)为原则,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讲述关于新中国建设及生活中的故事,有意识地采集、整理其记忆中的鲜活史料是国史研究的基础工作。

其次,口述史料可以弥补目前部分开放档案资料中比较模糊的、粗线条的记载。

档案文献的有些记载是抽象或粗线条的,依据这些资料建构的历史往往是不丰满的。

口述史料可以提供事件的详细过程以及不见于官方档案记载的历史细节和具体场景。

历史当事人讲述其亲身经历的故事、亲眼所见的事情、亲耳听闻的言语,还原了历史的场景,重现了历史的细节,恢复了历史的生动性和鲜活性,因而弥补了国史研究文献资料的不足,这正是口述历史的特点所在,也是口述历史的魅力所在。

档案资料基础上的宏大叙事与口述访谈基础上的微观讲述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如果说宏大叙事是历史的骨干,那么当事人的微观讲述就是历史的血肉,会使历史丰满起来。

普通高校2018届高三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五)语文试卷(含答案)

普通高校2018届高三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五)语文试卷(含答案)

绝密 ★ 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 语 文 (五)本试卷共10页。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 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 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地伦理的诗性建构“大地伦理”是著名的生态学者阿尔多·利奥波德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其立足点在于重新审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主张伦理学正当行为的概念必须扩大到包括对自然界本身的关心,道德上的权利概念应当扩大到自然界的实体和过程,“应该确认它们(植物、动物、水和土壤)在一种自然状态中持续存在的权利”。

用生态批评的眼光来打量,中国现代乡土小说普遍具有鲜明的“大地伦理”情怀,表现出明显的“反工业化”的倾向。

从根本上说,这类小说以批判封建宗法制为旨归,以重构一种人性的、卷级田园牧歌的诗意乡土为内在诉求,表现出对大地的脉脉深情,实质是对“以农为本”的传统民族心理的现代性回应。

这一特性,客观上固然是由乡土小说自身的形成机制所决定的,“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换过程中,两种文明的激烈冲突使人们获得了观照传统农业文化的新视野……乡土文学也从此才真正具有了独特的意义”;而主观上则是受到写作者内在情感的制约。

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卷一(衡水金卷)高三高考信息卷(五)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卷一(衡水金卷)高三高考信息卷(五)语文试题(解析版)

【衡水金卷】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卷I信息卷高三语文(五)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和基础,世界主要经济体都把发展实体经济放在了国家战略高度上来对待。

“脱实向虚”在投资市场上的重要表现,就是资本过于追求短期利润,而忽略了长期可持续发展,过于注重财务指标而忽略了企业或投资者应该承担的环境与社会责任。

资产管理行业应积极践行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投资原则,倡导、引导和推动企业与经济社会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缓解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

因此,也有一个重新认识什么是“实体经济”的问题。

基于互联网时代的新特点和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我们提出“新实体经济”这一概念。

什么是“新实体经济”?简言之就是有效满足客户真实需求、科技含量高、容纳现代人才就业、生态环保可持续的新型经济形态。

“新实体经济”不是对实体经济从结构层面的重新定义,而是指传统实体经济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改革发展方向,所以两者并不对立,是一种递进关系。

我们一直在说“振兴实体经济”,只有能够转型、升级的传统实体经济才存在振兴的意义,老旧而无进步潜力的实体经济并不值得去振兴;其次,我们应厘清并扩展实体经济的范畴。

过去一提到实体经济,就想到工厂冒烟或者中国制造。

但事实上有更广阔的角度看待实体,比如说现代农业,怎样让农产品跟农业的工业化加工、现代化流通以及客户定制化的服务结合起来,从这个角度来说现代农业是新实体经济,也都应该划入“新实体经济”的范畴,而不是用实体这个老概念,把这些新产业对立起来。

发展新实体经济,必须有强大的金融和资本市场支持,这本身也是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的重要方向。

金融和资本市场需要给予科技创新企业更多的支持,包括提供风险投资、信用融资、较高估值的退出机制。

过去对于互联网、生命科学、人工智能、新能源如此,未来对认知科技更是积极支持。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语文信息卷八201805290159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语文信息卷八201805290159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最新高考信息卷匠气是应该尽量规避的,但却应有匠心,即工匠精神。

文艺评论家陈履生说:“工匠精神即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历史文脉的基因,是能够映现中华文明的底板。

”孙语文(八)虔礼也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

我们临习楷体,就需要这样的工匠精神。

楷书最讲究精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欧体楷书以结体严谨、点线到位著称,如果不能秉持一丝不苟的工注意事项:匠精神去临习,临摹的准确性便大打折扣,那么楷书的韵致、韵味便有所损害。

即使是如行书、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草书这样的快写书体,仍然需要慢临,需要推敲。

米芾曾言:“余写《海岱诗》,三四次写,间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有一两次好,信书亦一难事。

”可见即使是率性而为的米芾,对创作的态度也仍然是严谨的,不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是随意而就的。

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总之,书法艺术应当毕生修为,不仅应在锤炼技法之时应避免过度熟练,还需不断地积累自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己的文化修养,如此才可避除匠气。

第I卷(阅读题)(摘编自2016年第10期《艺术科技》)一、现代文阅读(35分)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A.写书法时技艺过于精熟,就会千篇一律,表现出一种“匠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关于书法中的匠气B.今人只把书法作为谋生的工具,导致充满匠气的书法家越来越多。

“匠气”一词在书法中体现为用笔千篇一律,技艺太过精熟而缺少变化,看不到灵动之处,C.楷书临习如缺乏工匠精神,韵致就会受损,因而准确性大打折扣。

过于死板。

D.无论是楷书还是行书、草书,都需要讲究精准,仔细慢临和推敲。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语文信息卷(九)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语文信息卷(九)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最新高考信息卷语文(九)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以民为主“民主”在中国文化中,首先有“以民为主”的含义。

《尚书》中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人民才是邦国的根本,人民是国家的首要。

《尚书》作为上古文献,早早就提出了治国要“以民为主”的思想。

甚至,这部被历代治国者奉为“政治课本”的古书,它十分严厉地训诫统治者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以及“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这其实是在表明:民意就是天意。

如果说“民”就是“天”,那么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将自己称为“天子”,从文化本意上讲,那应该是“人民之子”的意思,天子,不仅不能为所欲为,反而应当顺从民意。

以民为主、民比天大,这样的思想使得最高统治者是要想人民之所想的:人民的想法就是他的想法、人民的愿望就是他的愿望,他只是带领民众驶向美好生活的掌舵者而不是做主者,他甚至要无限地弱化自己的意志、淡化自己的色彩,才能彰显和顺乎人民的意愿。

所以《周易》里论述君王之道的乾卦就说“群龙无首,吉”,当社会领袖已经化入寻常的道之中,不再看见他高高在上的身影时,便是吉利之相。

而《老子》也说“太上,不知有之”,说“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的意思是,在最好的世代里,人民只是模糊感觉到统治者的存在而已,也就是,统治阶层虽超乎于民却顺乎于民,不与人民产生明显的距离;老子又称,这样的统治者,为百姓谋福利成功了,人民却感觉这本就是老百姓自己顺其自然的状态,本就是生活该有的样子。

衡水金卷(信息卷)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文试题(一)及答案

衡水金卷(信息卷)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文试题(一)及答案

衡水金卷(信息卷)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文试题(一)及答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裴子野,字几原,河东闻喜人,晋太子左率康八世孙。

兄黎,弟楷、绰,并有盛名,所谓“四裴”也。

曾祖松之,宋太中大夫。

祖骃,南中郎外兵参军。

父昭明,通直散骑常侍。

子野生而偏孤,为祖母所养,年九岁,祖母亡,泣血哀恸,家人异之。

少好学,善属文。

起家齐武陵王国左常侍,右军江夏王参军,遭父忧去职。

居丧尽礼,每之墓所,哭泣处草为之枯,有白兔驯扰其侧。

天监初,尚书仆射范云嘉其行,将表奏之,会云卒,不果。

乐安任昉有盛名,为后进所慕,游其门者,昉必相荐达。

子野于昉为从中表,独不至,昉亦恨焉。

久之,除右军安成王参军,俄迁兼廷尉正。

时三官通署狱牒,子野尝不在,同僚辄署其名,奏有不允,子野从坐免职。

或劝言诸有司,可得无咎。

子野笑而答曰:“虽惭柳季之道,岂因讼以受服。

”自此免黜久之,终无恨意。

二年,吴平侯萧景为南兖州刺史,引为冠军录事,府迁职解。

时中书范缜与子野未遇,闻其行业而善焉。

会迁国子博士,乃上表让,有司以资历非次,弗为通。

寻除尚书比部郎,仁威记室参军。

出为诸暨令,在县不行鞭罚,民有争者,示之以理,百姓称悦,合境无讼。

俄迁中书侍郎,余如故。

大通元年,转鸿胪卿,寻领步兵校尉。

子野在禁省十余年,静默自守,未尝有所请谒,外家及中表贫乏,所得俸悉分给之。

无宅,借官地二亩,起茅屋数间。

妻子恒苦饥寒,唯以教诲为本,子侄祗畏,若奉严君。

末年深信释氏,持其教戒,终身饭麦食蔬。

中大通二年,卒官,年六十二。

2018年全国统考最新高考信息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8年全国统考最新高考信息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8 年全国统考最新高考信息语文试卷及答案分析2018 年全国统考最新高考信息语文试卷第 I 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阐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9 分)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3 题。

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

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为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僵硬勉强的印迹,又能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十七世纪西方有人赞叹这种成就的翻译,比为原作的“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而精丰采致依旧故我。

换句话说,译本对原作应当忠实得以致于读起来不像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决不会读起来像经过翻译似的。

但是,一国文字和另一国文字之间必定有距离,译者的理解和文风跟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也不会没有距离,并且译者的领会和他自己的表达能力之间还常常有距离。

从一种文字出发,积寸累尺地渡越那很多距离,平稳抵达另一种文字里,这是很艰辛的历程。

一路上颠顿风尘,遭受风险,难免有所丢失或受些损害。

所以,译文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在乎义或口吻上违反或不尽贴合原文。

那就是“讹”,西洋谚语所谓“翻译者即反逆者”。

中国先人也说翻译的“翻”等于把绣花纺织品的正面翻过去的“翻”,睁开了它的反面。

完全和所有的“化”是不行实现的理想,某些方面、某种程度的“讹”又是不可以防止的缺点,于是“媒”或“诱”产生了新的意义。

翻译原来是要省人家的事,省得他们去学外文、读原作的,却一变而为导诱一些人去学外文、读原作。

它挑动了有些人的好奇心,惹得他们对原作无穷神往,忧如让他们尝到一点儿滋味,惹起了胃口,但是没有解馋过瘾。

他们总感觉读翻译像隔雾赏花,不比读原作那么情况真切。

这样说来,好译本的作用是消灭自己;它把我们向原作过渡,而我们读到了原作,立刻掷开了译本。

勇于自信的翻译家或许认为读了他的译本就无需再读原作,但是一般人能够赏识货真价实的原作此后,常常薄情地扔掉了翻译家勤劳制造的代用品。

倒是坏翻译会发生一种消灭原作的效劳。

备战高考 高中语文 试卷 易错题05 信息类文本阅读之迁移运用题——脱离文本运用(解析版)

备战高考 高中语文 试卷 易错题05  信息类文本阅读之迁移运用题——脱离文本运用(解析版)

易错题05 信息类文本阅读之迁移运用题——脱离文本运用目录01 易错题简介易错题型——迁移运用题易错原因——两个“未结合”,一个“未找到”02 易错题例析03 易错题攻略【攻略一】阅读文本,明确文本内的思想或观点。

【攻略二】审题题干,明确文本外的现象或事物。

【攻略三】内外结合,建立文本内(观点)与文本外事物之间的联系。

04 易错题练习★易错题型——迁移运用题信息类文本阅读迁移运用题是指运用文本材料进行实际应用的考题。

所谓迁移,是指从文本内迁移到文本外。

换句话,即用文本内的观点进行文本外实践应用。

★易错原因——1.未结合文本内的观点进行运用。

2.未结合文本外的实际进行分析。

3.未找到文本内材料与文本外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

(2022年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材料一: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

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

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

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2018届全国高考信息卷(十五)语文试题

2018届全国高考信息卷(十五)语文试题

2018届全国高考信息卷(十五)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檫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这是早已被历史反复证明的规律。

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黄河流域重要水源产流地,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

祁连山生态环境好坏,直接影响甘肃、青海数百万人口的生产生活。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祁连山先后经历了森林采伐、矿山探采、水电开发、旅游设施建设等几轮大规模开发。

在“靠山吃山、有水快流”的观念作用下,长期无度索取导致祁连山局部生态破坏严重,生态安全底线岌岌可危,深刻教训必须认真吸取。

想法决定做法,理念指导行动。

严守生态底线,推动绿色发展,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刻不容缓。

纵观近年来发生的破坏生态环境案例,一个共性问题是发展理念不对头,忽视乃至无视生态环境,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

这种因小失大、寅吃卯粮、急功近利的思想和做法,不仅危害当地可持续发展,更会祸及子孙后代。

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

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只有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路子,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迈向永续发展之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解决好的课题。

“草木不植成,国之贫也”。

在祁连山等欠发达地区,生态问题往往与贫困伴生。

摆脱贫困、加快发展,绿色发展是必然抉择、必由之路。

各级干部要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加快推进经济结构从过多依赖资源能源消耗向依靠绿色产业、绿色产品发展的步伐,以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旅游文化业拓展延仲为突破口,谋绿色发展、做绿色文章,才能为可持续发展开辟新天地,让绿水青山成为群众的致富靠山。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语文信息卷二2-含解析 师生通用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语文信息卷二2-含解析 师生通用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最新高考信息卷语文(二)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先后开通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国艺术及其精神随之传至世界各地,并为世界艺术发展贡献着智慧。

《中国艺术如何影响世界》一书,主要将中国绘画艺术置于西方绘画艺术的坐标系中,从“东学西渐”的角度重点审视和探讨了中国艺术对世界艺术的影响和贡献。

本书认为西方一部分有重要影响的画家,之所以在创作中能取得辉煌的成就,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中国绘画的深刻影响。

传统西方绘画用面表现物象,而中国绘画用线表现物象,空中的云、河中的水本来无线,但画家都用线条来表现。

至近现代,西方画家的作品凡有新意者,大多是改面为线而创作的,这是画家们借鉴中国绘画艺术得来的益处。

中国绘画艺术对世界艺术的影响,说到底是对中国之外的绘画创作者及其作品的影响。

本书中,作者以毕加索的画作为例展开论述。

毕加索早期的绘画以写实为主,但后来,他的画作以线条作为绘画的语言,笔法写意,绘画风格由具象转为抽象,实现了从画“形”到画“意”的转变。

这和他长期临摹中国画和倾心于中国绘画所倡导的价值追求颇有关系,毕加索曾赞许到“谈到艺术,第一是你们中国人的艺术”。

而用线条造型,正是中国绘画艺术影响到和区别于其他风格绘画艺术的显著标志。

本书认为,西方绘画注重科学原理,中国绘画则更讲究哲学精神。

因此,西方绘画重在写形,强调视觉享受或冲击力;而中国绘画重在写心、畅神,强调人格的修炼、性情的抒发、思想的表达。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语文信息卷十201805290163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语文信息卷十201805290163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最新高考信息卷语文(十)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清初遗民诗人的心态①清初遗民诗人的心路历程和心态呈现,大体可以归纳为四种取向,即烈士心态、孤臣心态、隐士心态和游子心态。

这些心态皆与明清易代的巨变紧密联系。

②明清易代之时,士人必须做出自己的抉择。

在此情形之下,腆颜事敌、投降变节者有之,杀身成仁者亦有之。

清初,部分士人虽生活在新朝,却耻为新朝所用,其人其节与杀身成仁者同。

像顾炎武、阎尔梅、屈大均、王夫之、冒襄等人,鼎革之际都曾参加过实际的抗清斗争,志在恢复。

当清王朝统治逐步稳定后,他们坚决不仕新朝,且时时系念故国,表现出凛然气节。

我们以冒襄为例,作为“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襄,在明清之际政坛、文坛均有着深广的影响。

他参加抗清运动失败后,又支持过郑成功等人的复明运动,屡拒征召后,隐居在水绘园。

③中国传统士人对于自身进退出处非常看重,认为它是事关品行名声的大节,不可稍有差池。

明清易代之祸,尤其又是外族入主中原,使素重“夷夏之辨”的士人们认为是亘古未有之“大变”。

在此等“大变”面前,何去何从,不单事关政治立场的去取,更是人伦道德的抉择。

此时,许多士人选择了坚守,他们成为我们这个民族屹立不倒的中流砥柱。

故国既已不复存在,恢复的希望也极为渺茫,然而人格的坚守还在继续。

故国之思是他们的普遍心态,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黄周星等遗民诗人都具有代表性。

他们“悲歌当哭”,以悲怆感怀的笔调,悼念故国,令人不忍卒读。

④清初遗民诗人大多参加过抗清的军事斗争。

阳光启学2018届高三标准模拟信息卷五语文试题(解析版)

阳光启学2018届高三标准模拟信息卷五语文试题(解析版)

阳光启学2018届高三标准模拟信息卷五语文试题第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年来,传统文化借助各种媒介、载体,得到了深入挖掘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涌现出《汉字英雄》《朗读者》《见字如面》等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核心的原创文化类节目,形成了一股“传统文化热”的潮流。

文化类节目的创新兴起,是对文化类节目低俗化、轻浮娱乐化倾向的剥离和反拨,对集体无意识和民族情感的唤醒,实现了思想性与观赏性的张力平衡。

然而,传统文化类节目在高歌猛进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疲态。

其主要表现是对传统文化发掘提升不够,内容雷同老套,形式单一,受众流失严重,收视率下滑。

要改变文化类节目的疲态,必须持续推进节目内容形式创新,以丰富多样的内容翻新和源源不断的形式出新,满足人们文化生活的需求,主动赢得观众,积极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从而不断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是一个厚重、芜杂、多元的体系,包含着林林总总的内容,既有佶屈聱牙的疑难词句,也有通俗易懂的人文道理;既有精华,也有糟粕。

这就需要我们全面了解传统文化,从中发掘能体现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能引起观众兴趣、能与现实生活融合的部分,进一步提炼提升蕴含在其中的真善美,作为节目表现的题材和主题。

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稳定性、历史性等特点,而电视传播特点是大众化、娱乐化,观众看电视的主要目的是娱乐放松而不是接受教育教化。

创新文化类节目,必须将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与大众化、娱乐化有机结合起来,既有传统文化的内核,又有娱乐化的载体形式,还要做好面向大众的通俗化工作。

艺术表达的核心是人,是人性人情,是对人内心世界的艺术观照。

《朗读者》《见字如面》两裆节目,就是通过最简单的朗读和读信的方式,唤醒人们内心深处隐藏已久的精神诉求和情感表达,引发观众的强烈共鸣。

传统文化类节目要以传统的艺术形式、价值观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为内容媒介,将镜头对准人们的内心世界,深刻讲述人物的心路历程和情感诉求,点燃观众的观赏欲求,表达媒体及社会的人文关怀。

2018年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最新高考信息卷语文试题无解析

2018年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最新高考信息卷语文试题无解析

- 1 -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最新高考信息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势必自己的姓名、准考据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变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余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此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3题。

我国的家训文化最早产生于周朝以后陆续出现了班昭的《女诫》、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司马光的《家范》等家训代表著作。

家训文化在团结族人、凝集家庭气氛、形成优异家族民风等方面作用十分突出。

先人一方面重申自己道德质量的涵养向贤德之人学习另一方面也言传身教将家风形成文字使之能够代代相承。

家训文化连绵到现在已成为中国优异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家训家风以前耳濡目染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

当下挖掘家训文化的时代内涵、传承优异家训的文化精神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家训包含立德、修身、齐家、处世等方面的内容兼及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观。

传统家训文化的教育方式主要表此刻以下三个方面。

家风重陶与个体自觉并举。

传统家训一般流传于家族内部是特定历史期间某个家族的全体成员需要共同恪守的价值准则。

家训代表着先人对后代、族长对族人、尊长对幼辈在对于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方面的重要教诲和训示。

全族成员都需要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践专家训保护优异家风。

亲感情动与家规拘束并用。

“三纲五常”是中国古代儒家伦理思想中的重要构成部分经过重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思想来保护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和社会次序。

古代家训重申礼制并重既有开导性教育更要加之以强迫性的处罚以训斥没有依照家规之人进而保护家训的尊严。

- 2 - 楷模示范与以身作则并重。

现代教育理念以为家庭是儿女的第一所学校。

这与先人在教育方面讲究以身示范、言传身教来达到教育晚辈的目的是较为一致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最新高考信息卷语文(五)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伪命题随着市场化、信息化在世界范围持续发展,跨时空的全球性交流互动不断由经济、科技领域走向政治、文化领域。

在这个过程中,全球文化一体化、世界文化趋同化、全球文化同质化等论调甚嚣尘上。

这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决定政治、文化全球化,世界市场使得消费主义走向全球各个角落,而通信、交通和网络的超地域性加速了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融合,让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最终走向趋同。

事实上,文化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其发展离不开自身所处时代和固有文化传统,所谓“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具有欺骗性的伪命题。

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同民族和国家融入世界市场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不同民族和国家经济发展、国家治理、民众生活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因而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利益诉求也各不相同。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为维护自身利益,不同民族和国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决策,并相应实行不同的国家治理模式。

在这种不同民族和国家基于维护与发展自身利益而形成的世界格局中,连经济都很难趋同,就更谈不上所谓的文化趋同。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

民族文化是长期发展和积累起来的,是一个民族的根脉。

由于人口种族、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方式等存在差异,不同民族和国家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风俗习惯,造就了多元文化,而且每一种文化都具有无可替代性和不可复制性。

承认文化差异、实现文化共存,是各个民族和国家实现生存发展、开展国际合作的基础。

否认这种差异,盲目推动趋同,不但会导致人们自我身份认同的弱化甚至消失,而且将导致民族文化衰落和国家衰亡。

西方人鼓吹“文化全球化”,实质是向全世界兜售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

一个人如果认同西方文化,就会更加乐于消费其商品、接受其制度规则。

这有利于西方国家按照自己的方式塑造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正因如此,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才不遗余力地向发展中国家推广自己的文化,企图让所谓落后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消融在单一西方文化中,实现西方文化全球化。

所谓“文化全球化”极具欺骗性,危害甚大。

借助国际经济、科技、教育、影视、传媒、艺术等交流互动,西方国家不仅向发展中国家倾销物质商品,而且强力输出新闻报道、影视作品和图书读物等文化产品。

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人尤其是青年人,潜移默化地接受和认同西方文化,甚至把西方文化奉为更先进、更高级的文化样式,竭力学习模仿以求趋同,最终抛弃自己的文化传统。

应当认识到,西方国家鼓吹“文化全球化”,目的是要加速垄断资本的全球扩张和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全球渗透,以攫取更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

当前,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走上发展快车道,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不同区域逐渐形成,经济全球化发展呈现新态势。

进入新时代,我们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廓清“文化全球化”的迷雾,在保持自身文化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同时,积极同世界不同民族和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对话,在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中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不断丰富发展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有效抵制西方文化渗透和扩张,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

(《人民日报》2018年03月14日07版,作者刘焕明,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经济、科技的全球化推动了政治、文化的全球化,这是“文化全球化”产生的背景。

B.“文化全球化”将趋同消融落后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它实际上是西方文化全球化。

C.通过交流互动输出物质、文化产品是“文化全球化”的欺骗性危害性的体现。

D.西方国家借助扩张垄断资本与渗透价值观鼓吹“文化全球化”,以攫取更多利益。

【答案】C【解析】A项曲解文意,原文中“经济全球化决定政治全球化”是观点持有者的看法,而非现实背景,并且原文首句强调的是“交流互动”“由经济、科技领域走向政治、文化领域”,而非推动政治文化全球化;B项忽略修饰,原文是“所谓落后民族和国家的文化”;D项混淆关系,原文是“西方国家鼓吹文化全球化,目的是要加速垄断资本的全球扩张和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全球渗透,以攫取更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产生背景、影响、本质、特征等方面对文化全球化这一伪命题作了细致的分析。

B.文章着重从经济与文化两个角度论证中心论点并阐述文化全球化推行的欺骗性危害性。

C.文章采用道理论证与对比论证相结合的方法,论证有力,逻辑严密,体现作者深度思考。

最新高考信息卷·语文第1页(共16页)最新高考信息卷·语文第2页(共16页)D.文章阐述了在西方文化全球化思想渗透下中国应持有的立场,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答案】C【解析】文章并未运用对比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与风俗习惯时,这个民族等于失去了灵魂。

B.西方国家极力宣扬“文化全球化”是基于利益的驱使,并力图使它成为整个世界的共同尺度。

C.世界应是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如果以单一文化为取向,不能兼容反而消融其它文化,那将是灾难性的。

D.如果我们能有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立自主性,就可以有效抵制西方文化的渗透和扩张。

【答案】D【解析】论述片面,从最后一段中可知。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夜归人[美国]爱伦·坡年轻的妇人静静站在窗台前面,她像是盼望着什么似的,倾听着屋外的动静。

屋子里只有她一个人。

窗外在下着大雪,这是今年冬季的第一场喜雪,大雪覆盖了窗外那荒寂的大草原。

妇人隔着窗户痴痴地向外望去,但她什么也看不见,只有单身孤影投在那锃亮的窗玻璃上。

此时,她比任何时候都感到孤寂和害怕。

她丈夫常常出门远走,一去就是好几天,只留下她一个人守在家里。

但是,这次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现在她已确知自己怀孕了。

她恨自己为什么不把这件喜事早点告诉丈夫。

他已经对工作产生厌烦的情绪了,如果知道她已有了身孕,一定不会再出远门的。

然而她却不愿意让他为自己而焦灼。

她回想起几小时前的一个插曲:他告诉她关于那一包钱的时候,正是站在这个窗台前,双手轻轻地搭在她的肩膀上。

她丈夫是一个边区的税务员,把一大包税款拿回了家,放到一个饼干箱里,藏到厨房的地板底下。

“为什么呢?”唉,倒大霉了!小俩口自己的那一点存款,存在老远的一家农村银行里了,现在银行就要倒闭了,他只好赶快去取回他们的钱。

然而他不敢随身带着公款跑这么远,所以把它藏在家里了。

“你得答应我,我不在家你千万别离开屋子,”他说,“不许让任何人进房子,无论说什么都不能让人进来。

”“好的,我答应。

”她说。

现在,他已经走了好几个小时了,天色已昏沉下来,夜幕降临了。

大雪和黑暗笼罩着孤寂的木屋。

她听到了声音。

这不是风声,风吹门窗的声音虽然像有人想偷偷地进来,可是她能分辨得出,她听到的是一阵敲门声。

声音很低,但很急促。

妇人把脸紧贴在窗户边,只见有一个人靠在门前。

她连忙走开,从壁炉边取下了丈夫的手枪,真倒霉,这是一支没有用的手枪,好的那一支和火药筒都让丈夫给带走了。

她只好拿着空枪,快步走到紧紧地锁着的大门边。

“是谁在外边?”她喝道。

“我是伤兵,迷了路,走不动了,请你做件好事,让我进来。

”“丈夫吩咐我,他不在家,谁也不让进来。

”年轻的妇人实实在在地告诉他。

“那么,我就只好死在你们家门口了。

”再过了一会儿,他又恳求说:“你打开门看看我,就知道我不会伤害你的。

”“我丈夫是不会饶恕我的……”她哭诉着,开门让他进来了。

这伤兵的确已筋疲力尽,似乎就要垮了。

他高个子,步履踉跄;苍白粗糙的脸,手臂上包扎着绷带,浑身是雪花。

妇人让他到火炉边,坐在她丈夫的椅子上,替他清洗伤口,换绷带;又把准备自己吃的晚餐给他吃。

等他吃完,她已经在后房里用地毯为他铺了一张床,他往床上一倒,似乎马上就睡了。

真睡着了还是假的?是在骗她,等她去睡觉吗?妇人在自己卧室里走来走去,心里忐忑不安,像是要出什么乱子。

深夜里,万籁俱寂,只有炉火劈劈啪啪地低声作响。

忽然有一阵非常低的声音,很轻,显然是有人在干什么,鬼鬼祟祟地,比老鼠偷啃东西的声音还要轻。

这到底是哪儿来的声音呢?难道是隔壁房里的那个男人?想到这,她拿起灯,轻轻地走到狭窄的通道,站着静听。

伤兵的呼吸声音不会那样响,准是故意装的。

她把门推开,走进后房,俯身去看伤兵,只见他睡得很甜。

她走出房间,立刻又听到了那个声音。

这次她知道了:有人在撬前门的锁。

妇人立刻从工具箱里拿出丈夫的一把折叠式洋刀,然后轻轻摸到那伤兵床边,推醒他。

他哼了一声,睁开了眼睛。

“你快听!”她低声地说,“有人要偷进屋里来,你来帮我一下忙!”“谁要偷进来呵?”他困倦不堪地说,“这又没有什么东西可偷的。

”“有的,有很多钱,藏在那厨房地板底下。

”“那么,你拿我的手枪,我右手伤了,拿不了枪,你把刀给我。

”他说。

妇人迟疑了片刻。

这时,又听到前门被撬的声音。

她立刻把刀递给伤兵,自己拿了他的手枪。

“你来对付头一个进来的人,”他说,“靠近门边站着,门一开就开枪,枪里有六发子弹,一定要打到他倒下来动不了为止。

我拿着刀,在你后边,应付第二个进来的人。

我们一站好位置就把灯吹灭。

”顿时,屋子里一片漆黑。

撬锁的声音停止了,传来了扳扭东西的声音,门锁被打掉了,门开了,溜进了一个人来。

刹那间,白雪衬托着那人的身影,她看清楚了,立刻一枪打去,那人倒下了,但马上又踉踉跄跄地站起来,妇人再开了一枪,他这才慢慢地倒下。

脸碰着墙脚,再也不能动弹了。

最新高考信息卷·语文第3页(共16页)最新高考信息卷·语文第4页(共16页)伤兵俯着身子,咒骂了一声,然后叫道:“原来只有一个人!好枪法呵,太太!”接着,他把尸体翻过身来仰天躺着,这才看到这强盗还蒙着一个面罩。

伤兵把面罩揭开,妇人凑近去看。

“认识这个人吗?”伤兵问。

“从没见过!”她说。

这时妇人比任何时候都有勇气,盯着死者的脸,看着这个回来抢劫自己的人——她的丈夫。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雪夜之中,在伤兵的一再恳求下,“年轻的妇人”没有遵从丈夫的叮嘱,最终还是让伤兵进屋休息了。

这一情节为后文两人联手,击毙入室强盗埋下了伏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