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权与集权
集权与分权
集权与分权一、集权与分权的分析(一)集权的概念、产生原因和优缺点1、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的一定程度的集中。
2、集权倾向产生的原因:一是组织历史;二是领导的个性;三是政策的统一与行政的效率。
3、集权的优点:一是可以政令统一,使标准一致,便于管理者统筹全局,兼顾其它;二是可以指挥方便,使命令容易贯彻执行;三是有利于形成统一的企业形象,形成排山倒海的气势;五是可以集中力量应付危局。
4、集权的缺点:一是不利于发展个性与特色,顾及不到事物的特殊性,二是缺少弹性和灵活性;三是降低组织外部环境的应变能力;四是下级容易产生依赖思想,降低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不能充分调动下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五是不利于下级勇于承担责任。
(二)分权的概念和优缺点1、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低管理层次的程度上的分散。
权利的分散可以通过制度分权和授权。
2、分权的优点在于由于下级领导机关与领导者可以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独立自主的工作,因此能够集思广益,充分发挥下级的主观能动性,做到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因时因地制宜地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决策等,以利于充分利用并发挥组织的特色与优势。
对组织而言,是不易产生独断专行等现象的。
3、分权的缺点在于难以坚持政令统一,标准一致,容易造成各自为政,使组织中各个层级的矛盾与冲突难以协调,也容易造成分散主义、地方主义与本位主义等现象。
组织整体利益容易被忽视,不利于组织的发展。
(三)集权与分权程度的衡量衡量一个组织的集权或分权的程度,主要有下列几项标准:1、决策的数量。
组织中较低管理层次作出的决策数目越多,则分权的程度就越高;反之,上层决策数目越多,则集权程度越高。
2、决策的范围。
组织中较低层次决策的范围越广,涉及的职能越多,则分权程度越高。
反之,上层决策的范围越广,涉及的职能越多,则集权程度越高。
3、决策的重要性。
如果组织中较低层次做出的决策越重要,影响面越广,则分权的程度越高;相反,如果下级做出的决策越次要,影响面越小,则集权程度越高。
集权与分权
集权与分权集权与分权一般是指领导方式,即领导者在进行领导活动时,对待下级和部属的态度和行为的表现,它其实是权力(主要是决策权)在领导和下属之间的分配格局,它往往反映了某种类型的领导体制和组织体制。
集权意味着决策权在很大程度上向处于较高管理层次的职位集中,它是以领导为中心的领导方式,分权是指决策权在很大程度上分散到处于较低管理层次的职位上,是以下属为中心的领导方式。
需要指出的是,授权与分权涵义相近,分权一般是从静态的结构性的角度来理解权力在领导者和下属之间的分配,而授权往往是从管理者和动态的角度来看待权力从领导者向下属的委托或转移,故人们往往把分权与授权相提并论,等同使用。
分权与授权的区别授权与分权虽然都与职权下放有关,但两者是有区别的:授权主要是权力的授予与责任的建立,仅指上、下级之间的短期的权责授予关系;而分权则是在组织中有系统地授权,这种权力可以根据组织的规定较长时期地留在中、下级管理人员手里。
分权是组织最高管理者的职责,授权则是各个层次的管理者都应掌握的一门艺术。
分权是授权的基础,授权以分权为前提。
(一)集权倾向的产生原因集权倾向主要与组织的历史和领导的个性有关,但有时也可能是为了追求行政上的效率。
1.组织的历史。
如果组织是在自身较小规模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发展过程中亦无其他组织的加入,那么集权倾向可能更为明显。
因为组织规模较小时,大部分决策都是由最高主管(层)直接制定和组织实施的。
决策权的使用可能成为习惯,一旦失去这些权力,主管便可能产生失去了对“自己的组织”的控制的感觉。
因此,即使事业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最高主管或最高管理层仍然愿意保留着不应集中的大部分权力。
2.领导的个性。
权力是赋予一定职位的管理人员的,它是地位的象征。
权力的运用可以证实、保证、并提高其使用者在组织中的地位。
组织中个性较强和自信的领导者往往喜欢所辖部门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来运行,而集中控制权力则是保证个人意志绝对被服从的先决条件。
公司章程中的分权与集权制度
公司章程中的分权与集权制度随着企业管理的发展,公司章程作为一种文件性规定,对于公司的管理结构和权力分配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公司章程中,分权与集权制度是其中一个核心内容。
本文将对分权与集权制度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在公司章程中的作用与意义。
一、分权制度的作用与意义分权制度是一种将权力下放给较低层级的管理者,赋予他们在一定范围内自主决策的权限的管理模式。
简单来说,就是将权力下放给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岗位,实现权力的分散化与灵活性。
分权制度有以下几个作用与意义:1. 激发创新和积极性:在分权制度下,各个部门和岗位的管理者拥有决策的权力和责任,能够更快速地做出决策和响应市场变化。
这样不仅能够激发他们的创新和积极性,还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 提高工作效率:分权制度可以将权力下放到更接近操作层面的人员手中,使得决策更加迅速和准确。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减少层级之间的沟通成本和耗时。
3. 培养中层管理人才:分权制度培养了中层管理者,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会管理和决策,提升他们的管理能力和经验。
这对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战略执行具有重要意义。
二、集权制度的作用与意义相对于分权制度,集权制度注重权力的集中与统一。
在集权制度下,决策权和管理权集中在高层管理者手中,由他们来进行战略决策和资源调配。
集权制度有以下几个作用与意义:1. 统一决策和管理:集权制度能够确保高层管理者对公司的发展方向和重大决策有更大的掌控,避免分散决策的混乱和冲突。
这样能够保持公司整体运营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2. 实现高效资源配置:集权制度下,高层管理者能够凭借专业的知识和经验,合理配置公司的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这样能够保证公司在有限资源下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3. 精细管理和监督:集权制度下,高层管理者能够更好地对公司各个部门和岗位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这对于维护公司的正常运作和防止内部失控具有重要意义。
三、公司章程中分权与集权制度的运用在公司章程中,分权与集权制度往往是相互结合并相互制约的。
集权与分权
集权与分权《管理学导论》姓名:任旭班级:国际学院会计F1008班学号:201048990627引言集权是指一切决策权均集中在上级机关,下级机关必须依据上级的决定和指示行事;而分权是指下级机关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有权自主地决定做什么和怎么做,上级不必加以干涉。
当企业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规模与效率的冲突就变得日益明显。
这时,集权还是分权就成了企业管理中一个复杂而艰难的问题。
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既要防止“失控”,又不能“统死”。
一、集权与分权的含义1、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的一定程度的集中;在组织领导层,下级部门和机构只能依据上级的决定、法令和指示办事,一切行动听上级指挥。
管理实践证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必然要求组织行动的统一性,可见,集权是必要的。
但是,权力的绝对集中是不妥当的,一定程度上的职权分散,是一切组织的基本特征。
2、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底层次的一定程度的分散。
组织领导层把其决策权分配给下级组织机构和部门的负责人,以使他能够行使这些权力,支配组织某些资源,自主解决某些问题,完成其工作职责。
在组织内部要实行分工,就必须分权,但是,绝对的分权,把权力绝对分散,势必造成组织的解体,形成无组织的局面。
3、某种程度的分权和某种的集权,对组织都是需要的。
集权与分权是相对的。
绝对的集权或绝对的分权都是不可能的。
如果最高主管把他所拥有的职权全部委派给下属,那么他作为管理者的身份就不复存在,组织也不复存在。
因此,某种程度的集权对组织来讲是必要的。
如果最高主管把权力都集中在自己手里,这就意味着他没有下属,因而也就不存在组织。
因此,某种程度的分权同样是组织所需要的。
在组织中,集权和分权只是个程度问题。
应该由下级获得的权力而过于集中,那叫上级“擅权”,应该由上级掌握的权力而过于分散,那叫上级“失职”。
二、集权的利与弊1、集权的优点:在企业管理中。
集权这种形式看上去类似专制型企业领导风格,人们对其异议颇多,但它有利于企业集团发挥整体资源的整合优势,提高整体资源的利用效率。
集权与分权
一、集权与分权的分析(一)集权的概念、产生原因和优缺点1、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的一定程度的集中。
2、集权倾向产生的原因:一是组织历史;二是领导的个性;三是政策的统一与行政的效率。
3、集权的优点:一是可以政令统一,使标准一致,便于管理者统筹全局,兼顾其它;二是可以指挥方便,使命令容易贯彻执行;三是有利于形成统一的企业形象,形成排山倒海的气势;五是可以集中力量应付危局。
4、集权的缺点:一是不利于发展个性与特色,顾及不到事物的特殊性,二是缺少弹性和灵活性;三是降低组织外部环境的应变能力;四是下级容易产生依赖思想,降低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不能充分调动下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五是不利于下级勇于承担责任。
(二)分权的概念和优缺点1、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低管理层次的程度上的分散。
权利的分散可以通过制度分权和授权。
2、分权的优点在于由于下级领导机关与领导者可以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独立自主的工作,因此能够集思广益,充分发挥下级的主观能动性,做到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因时因地制宜地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决策等,以利于充分利用并发挥组织的特色与优势。
对组织而言,是不易产生独断专行等现象的。
3、分权的缺点在于难以坚持政令统一,标准一致,容易造成各自为政,使组织中各个层级的矛盾与冲突难以协调,也容易造成分散主义、地方主义与本位主义等现象。
组织整体利益容易被忽视,不利于组织的发展。
(三)集权与分权程度的衡量衡量一个组织的集权或分权的程度,主要有下列几项标准:1、决策的数量。
组织中较低管理层次作出的决策数目越多,则分权的程度就越高;反之,上层决策数目越多,则集权程度越高。
2、决策的范围。
组织中较低层次决策的范围越广,涉及的职能越多,则分权程度越高。
反之,上层决策的范围越广,涉及的职能越多,则集权程度越高。
3、决策的重要性。
如果组织中较低层次做出的决策越重要,影响面越广,则分权的程度越高;相反,如果下级做出的决策越次要,影响面越小,则集权程度越高。
简述集权与分权的优缺点
简述集权与分权的优缺点1.引言1.1 概述集权与分权是一种组织权力结构的两种不同模式。
集权指的是权力集中在一个中央机构或个人手中,而分权则是将权力分散到各个较小的组织或个人中。
这两种权力结构各有其优点和缺点,对于实际应用和组织管理有着不同的影响。
本文将简要地介绍集权和分权的优缺点,并对其实际应用提出一些启示。
在集权的模式下,决策权和权力集中在一个核心机构或个人手中。
这种权力结构能够实现快速决策和高效执行,因为决策过程简单明确,并且执行方向一致。
权力的集中还可以确保资源的统一配置,避免重复和浪费。
此外,集权还可以更好地控制和管理全局,以应对突发事件和危机。
然而,集权模式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点。
首先,集权容易导致权力滥用和腐败的问题。
权力如同一把双刃剑,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就可能滋生出权力的腐败和不公。
此外,集权还可能导致决策的迟缓和反应的不灵活。
当所有决策都需要由核心机构或个人来做出时,就会造成决策的延迟和执行的不及时。
最后,集权模式还可能缺乏创新和灵感来源,因为所有的决策权和资源都集中在一个中央机构或个人手中,难以发挥协同和创造力。
分权作为一种权力分散的模式,将决策和权力下放到各个较小的组织或个人中。
这种权力结构可以激发各级组织和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因为他们有更大的决策自主权和资源控制权。
此外,分权模式还可以提高反应速度和应对能力。
各级组织或个人可以更加灵活地根据情况做出决策和行动,从而更好地应对外部变化和挑战。
然而,分权模式也存在一些弊端。
首先,分权可能导致决策的不一致和协调的困难。
当权力分散到各个组织或个人手中时,可能会出现各自为政、各自为利的情况,导致决策不一致和协调困难。
此外,分权还可能导致资源的不均衡和浪费。
如果各级组织间资源配置不当,就可能出现资源的重复使用和浪费。
最后,分权模式还可能在应对突发事件和危机时效率低下。
由于决策和权力分散,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协调来做出决策和行动。
集权制与分权制名词解释
集权制与分权制名词解释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先后实行过“皇权不下县”的分权制,和“集权不下县”的集权制两种基本制度。
所谓分权制,就是指把地方权力下放到州、县,即分给县、州、府管理。
因为历朝历代的地方官员,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利益冲突,这种利益冲突表现在直接就是政治倾轧与权力之争,而且极其尖锐。
如果政治思想太过浓厚,很难将某一部分地方官员对皇帝或其他中央官员的专制作出抵抗。
为了防止地方官员结党营私,防止各级官吏相互勾结,皇帝及中央官员需要严格控制地方官员,进行大规模的人事调动,以减弱地方官员同中央官员之间的利益联系,便于皇帝控制地方。
为此,皇帝设立了巡按御史,在地方州县巡视,督察郡县。
他们并不干预地方具体事务,只是监察地方官吏,保证地方官吏忠于职守。
由于巡按御史制度的建立,地方官员可以更多地向皇帝报告地方情况,甚至弹劾地方官员。
集权制是指在地方权力过大时,皇帝通过中央政府对地方权力进行削弱的一种制度。
在实行分权制的朝代里,中央往往设立专门机构或派遣官员去管理地方政务。
这些地方官员对皇帝负责,直接对中央负责。
中央的决策和命令能够迅速传达到地方,使得地方各级官员的权力受到限制。
因为分权制和集权制两者各有利弊,所以无法简单地予以评判。
但就目前来看,实行分权制的朝代大多能在较长的时间内稳定政局,而实行集权制的朝代却往往不能很好地解决政治问题。
1。
秦朝:将全国的土地分为三十六郡,郡下面又分县,县下面分乡,乡下面再设亭,亭设里。
2。
汉朝:秦朝的三十六郡变为了十三个监察区,其下面设置郡国一级的政府。
3。
唐朝:将郡改为道,道以下分州。
4。
宋朝:增加五个路。
5。
元朝:地方实行行省制,行省设丞相,行省下设路、府、州、县。
6。
明朝:实行布政使司制度。
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和小手工业者逐渐兴起。
为了扩大税源,明朝政府将一些不便于征收的税项,摊入一些已经征收过的杂税之中,最后税项增加了几倍乃至十几倍。
集权和分权的案例
集权和分权的案例一、背景介绍集权和分权是组织管理中的两种不同的决策模式。
集权是指所有决策都由一位领导者或核心团队做出,而分权则是将决策权下放到更低层级的员工手中。
在实际管理中,这两种模式各有优劣,取决于不同的情况和目标。
二、集权案例1.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是典型的集权制度。
皇帝是最高统治者,掌握着所有政治、经济和文化资源的最终决策权。
官员们只是执行命令的工具,没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这种模式在某些时期可以有效地统一国家、加强中央政府的控制力,但也容易导致腐败、独裁和内部斗争。
2. 苹果公司苹果公司在乔布斯时期也采用了相对集权的管理方式。
乔布斯作为创始人和CEO,拥有极高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在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等方面都有着最终决策权。
这种模式确保了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的一致性,但也限制了创新和员工的参与度。
三、分权案例1. 谷歌公司谷歌公司是一个典型的分权组织。
公司鼓励员工自主创新和尝试,将决策权下放到更低层级的团队和个人手中。
每个团队都有一定的自主权,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用户反馈来调整产品方向和策略。
这种模式激发了员工的创造力和热情,促进了公司的快速发展。
2. 沃尔玛公司沃尔玛公司也是一个分权组织。
该公司鼓励店长在本地市场上根据当地顾客需求进行决策,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消费者群体。
这种模式使得沃尔玛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快速扩张,并且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四、集权与分权的比较1. 决策效率集权模式下,决策效率通常较高,因为所有重要决策都由核心团队或领导者做出。
分权模式下,决策效率可能较低,因为需要经过多个团队或个人的讨论和协商。
2. 创新能力分权模式下,员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创新空间,可以在产品设计、营销策略等方面提出更多的想法和建议。
集权模式下,创新能力可能受到限制,因为所有决策都由领导者或核心团队做出。
3. 风险控制集权模式下,风险控制通常较为严格,因为所有决策都经过领导者或核心团队的审核和批准。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正确认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正确认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答案:集权是指把决策权集中在组织领导层,下级只能依
据上级的决定和指示办事,一切行动听上级指挥。
分权
是指组织领导层将决策权较多的分配给下级,使下级能
够在一定的权限范围内,自主地决定问题,自行履行工
作职责。
(4分)
正确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1)应认识到集权与分权都是开展组织管理活动所必不
可少的手段。
(4分)
首先,集权是组织行动统一性的要求。
组织作为人们共
同劳动的集体,有着统一的目标,要使组织成员的行动
达到协调一致,则集权下的统一命令和指挥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分权是组织分工的必然要求。
组织成员的共同劳
动是以分工为基础的,要为组织成员创造履行分工职责
的条件,则赋予一定的权限是必需的。
(2)应认识到集权与分权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4分)
正确的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应注意把握好集权与
分权的程度。
集权的程度应以不妨碍下属履行职责,有
利于调动积极性为准;分权的程度则应以下级能够正常
履行职责,上级对下级的管理不至失控为准。
(3)要考虑多种因素对集权与分权的制约。
(4分)
集权与分权程度的确定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观方面要受组织领导者的个性特征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客观因素的影响,主要的客观因素有:决策的风险程度、下级人员的素质、组织政策的统一性要求、对经济性的要求、控制系统的健全程度、组织环境的不同特点、组织规模的大小、各管理职能的不同要求等因素。
分析中能够理论结合实际。
集权和分权的案例
集权和分权的案例引言集权和分权是组织管理中的两种基本权力配置模式。
集权是指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或中心机构手中,而分权则是将权力下放给组织中的各个部门或个人。
本文将通过介绍几个案例来探讨集权和分权的优缺点,以及不同情境下何时选择集权或分权模式。
一、集权的案例1. 中国古代的帝制中国古代的帝制是一个明显的集权制度。
皇帝拥有最高的权力,决策权和控制权都集中在皇帝手中。
例如,皇帝有权制定法律、调控经济、任命官员等。
这种集权制度有助于加强统一、稳定国家,但也容易造成权力滥用、腐败等问题。
2. 企业的一人制管理在一些小型企业中,通常由企业的创始人或者CEO独自负责决策和管理。
这种集权模式可以使决策迅速、高效,并且避免决策陷入僵局。
然而,由于决策权过于集中,可能导致个人偏好、决策失误等问题。
3. 高效的军事指挥在军事领域,集权模式可以提高指挥效率。
例如,在战斗中,指挥官作为决策者,需要快速做出决策和指挥行动,集中的权力可以有效避免指挥混乱和决策被拖延。
二、分权的案例1. 公司的部门授权许多大型公司将权力下放给各个部门,让他们自主决策和管理。
这样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工作效率。
每个部门负责自己的业务,可以更加专注于细节和创新。
然而,如果沟通不畅、协调不当,可能会导致信息不对称和资源浪费。
2. 政府的地方分权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将权力下放给地方政府,使他们能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政策和管理事务。
地方分权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地区的需求,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然而,如果地方政府缺乏监管和调控,可能会导致不一致的政策和经济失衡。
3. 团队合作的权力下放在团队合作中,领导者通常会将一部分权力下放给团队成员。
这样可以鼓励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
分权还可以促进工作流程的高效性和灵活性。
然而,必须确保团队成员具备合适的技能和能力,以避免决策失误和低效的情况发生。
三、集权和分权的优缺点对比集权分权优点- 决策迅速高效- 适应市场需求- 统一稳定- 创新和专注细节- 高效的指挥- 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缺点- 权力滥用和腐败- 信息不对称和资源浪费- 容易导致个人偏好和决策失误- 不一致的政策和经济失衡- 缺乏团队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需要确保团队成员具备合适的能力和技能,以避免决策失误和低效的情况发生结论集权和分权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点。
如何处理好集权和分权的关系的建议
如何处理好集权和分权的关系的建
议
一、集权与分权的概念
集权是指将机构或组织的所有权力和职能集中在一个人或团体手中,它的意义在于可以充分利用其财政、军事、行政等优势来保证国家安全,并监督各部门履行公职,以促进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
而分权则是指将组织或国家的权力分散到不同的机构或人员手中,通过相互制约和协调,使组织或国家的权力结构更加健全,确保多方面的利益得到保障。
二、如何处理好集权和分权的关系
1、明确权力界限和职能范围
要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首先需要明确权力界限和职能范围,确保各部门的权力分配清晰界定,部门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序,以避免重复和冲突,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作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建立监督机制
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对权力使用和行政执法进行有效的监督,有效抑制行政机关和公权力人员的滥用权力,
防止集权倾向和专制统治,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维护社会秩序。
3、注重利益均衡
要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还要注重利益均衡,尊重社会的既有制度,尊重个人的权利,促进社会公平,调节各部门、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强化公共服务,实现社会公平和和谐。
4、推进依法治国
要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还要推进依法治国,加强社会组织和社会关系的法治性,推动权利和义务的法治化,强化法律及其实施的制约和约束,确立行政权力的法律范围,有效控制集权,推动社会的发展。
总之,处理好集权和分权的关系,只有通过明确权力职能界限,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注重利益均衡,推进依法治国,才能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有效地控制集权,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秩序。
集权与分权
1、集权(Centralization)是指决策权力和行动决定完全保留最高管理者决定,是决策发生在组织高层的程度。
2、分权是在多层次、多机构的决策系统中权力合理分派的规定和制度。
分权是集权的对称。
集权是把一切事务的权力集中在上级核心机关,下级机关和一般机关只能根据上级核心机关的决定、指令和指示办事。
分权则是按照一定规则把权力分派给不同机关,上级核心机关只对关于全局的重大问题作出决策,下级机关和一般机关在自已的管辖范围内,有权自主地决定问题,上级核心机关不加干涉。
论企业管理的集权与分权
论企业管理的集权与分权1. 引言在企业管理中,集权和分权是两种不同的管理方式。
集权是指权力高度集中在领导层或者中央管理层,决策和控制权由少数人或者一个人拥有;分权则是指将权力下放到各个部门或者员工,减少中央管理层的控制力,让更多的人参与决策和控制。
本文将探讨企业管理的集权和分权两种管理方式的优劣势,并分析什么情况下应该选择集权管理和分权管理。
同时,还将探讨如何平衡集权和分权,以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2. 集权管理的优势集权管理有以下几个优势:2.1 高效决策集权管理可以确保决策高效,因为决策权集中在少数人或者一个人手中。
这使得决策过程更加迅速,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出决策,适应市场变化。
2.2 统一领导集权管理能够实现统一的领导,对于大规模企业或者跨国公司来说尤为重要。
由于决策权集中,集权管理可以确保企业在各个部门之间保持一致的目标和策略,减少冲突和内耗。
2.3 快速反应在危机和紧急情况下,集权管理能够迅速做出决策和调整。
由于权力集中,可以快速行动,采取应对措施,保护企业利益。
3. 集权管理的劣势尽管集权管理有其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劣势:3.1 缺乏创新集权管理下,决策权集中在少数人或者一个人手中,其他员工缺乏参与决策的机会。
这可能导致创新受到限制,阻碍企业的发展。
3.2 效率下降由于决策权集中,集权管理可能导致决策过程束缚和效率下降。
决策者可能无法及时获取所有必要信息,因此决策可能不够准确和全面。
3.3 领导者依赖在集权管理下,领导者承担了过多的责任和压力。
如果领导者离职或者丧失工作能力,企业的发展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
4. 分权管理的优势分权管理有以下几个优势:4.1 提高员工参与度分权管理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增加员工参与决策的机会。
这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投入度,促进企业的发展。
4.2 提高决策质量分权管理能够把决策权下放到更接近问题的人手中,这样可以使决策更加准确和实际。
员工更容易获取相关信息,从而做出更好的决策。
的分权与集权
的分权与集权一、引言在政治学领域,分权与集权是指国家政权的权力分布方式。
分权是将国家权力分散到各个地方政府或其他组织,而集权则是将权力集中在中央政府手中。
本文将探讨分权和集权的优缺点,并对其应用和影响进行初步分析。
二、分权的优势1. 鼓励地方自治:分权制度鼓励地方政府独立、自主地决策,并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有效管理。
这可以有效提高政府的反应能力和灵活性。
2. 促进政策创新:分权制度可以鼓励不同地方政府在法律、经济和社会政策方面进行实验和创新,为整个国家积累经验和知识,从而为国家提供更好的政策方案。
3. 分散风险和减少压力:分权制度可以分散风险,避免由于中央政府的失误或失败而导致整个国家陷入危机。
同时,它也可以减轻中央政府的工作压力,使其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三、分权的劣势1. 增加协调难度:分权制度可能导致各个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合作困难,需要更多的协调和合作来实现统一的国家目标。
这可能会导致决策的延迟和不一致。
2. 产生不公平现象:分权制度可能导致不同地区之间的福利和资源分配不均,一些地区可能会被忽视或者受到不公平对待。
这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和不公正现象。
3. 增加成本和冗余:分权制度需要建立更多的地方政府机构和行政体系,这意味着更高的运营成本和冗余。
这可能限制国家的经济和资源发展。
四、集权的优势1. 更高效的决策和执行:集权制度可以使国家政府更加集中和高效地进行决策和执行,减少协调和合作成本,快速应对紧急情况。
2. 保持国家一体性:集权制度有助于确保整个国家在社会、经济和政治方面的一致性,避免分散的利益导致国家分裂的情况。
3. 统一资源配置:集权制度可以更好地协调和管理国家的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不合理的分配。
五、集权的劣势1. 不利于地方需求:集权制度可能无法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特点和需求,使得一些地区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2. 增加腐败的风险:集权制度存在权力过于集中的风险,可能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
集权制与分权制名词解释
集权制与分权制名词解释
集权制是指行政权力集中在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手中,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有决策、指挥、监督的权力,下级处于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被动地位,一切行政行为要按照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的指令来行动,自主权很少。
财权绝大部分集中于母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采取严格控制和统一管理。
分权制是把企业管理的权力尽可能地分散在下级管理层,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分级管理的优势。
集权制与分权制划分的依据是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权与分权三、集权与分权1.集权与分权(1)集权与分权的含义集权是指将组织中的权力集中到较高的管理层次;分权则是指将组织中的权力分散到整个组织之中。
(2)集权与分权程度的主要标志一般组织的集权或分权程度,往往根据各管理层次拥有的决策权的情况来确定:第一、决策的频度---组织中较低管理层次制定决策的频度或数目越大,分权越高;上层决策数目越多,集权就越高第二,决策的幅度---组织中较低管理层次制定决策的范围越广,涉及职能越多,分权越高;组织中较高管理层次制定决策的范围越宽,涉及职能越多,集权越高。
第三,决策的重要性---组织中较低管理层次制定决策只影响该部门的日常管理,而不影响该部门今后发展,分权越低;反之越高。
第四,对决策的控制程度---如果上级对下级的决策没有任何控制,分权越高;反之越高。
(3)影响集权与分权程度的主要因素第一,决策的代价---较重要、耗费较多的应由较高管理层作出,重大决策不宜授权。
第二,决策的影响面---影响面比较大的决策权应集中使用。
第三,组织的规模---组织规模大,决策数目多,宜于分权;反之,宜于集权。
第四,主管人员的素质与数量----素质高,经验足,数量足,可分权;反之,则应集权。
第五,控制技术的完善水平---比较完善的可以分权。
第六,环境影响---环境越不稳定,各层主管人员管理幅度越受限制,应当集权。
2.授权(1)授权的含义授权是指上级委托给下级一定的权力,使下级在一定的监督之下,具有相当的自主权和行动权。
在授权过程中应该注意区分一下问题:授权不同于代理职务:代理职务是平级关系,授权是上下级关系。
授权不同于助理或秘书职务:助理或秘书的工作不承担责任,被授权者承担相应责任。
授权不同于分工:分工中的各成员之间没有隶属关系,授权具有上下级关系。
授权不同于分权:授权是上下级之间短期的权责授予关系,而分权是长期授权。
(2)授权的基本原则第一,视能授权第二,明确授权范围第三,不可越级授权---只对直接下属授权第四,适度授权第五,适当控制领导干部如何把握集权与分权摘要: 集权制与分权制,是两种不同的领导体制类型,这两种类型各有利弊。
任何领导系统中都有集权和分权的问题,如何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关键在于如何掌握集权与分权的度。
在实际工作中,要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正职与副职如何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问题。
关键词:集权与分权关系正职副职权力江泽民主席说:“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方面工作做得如何,班子状况怎样,同…一把手‟关系很大,因而必须对各级领导班子…一把手‟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
”[1]正职领导者,是担负着总揽全局、统一指挥的全面责任的人。
正职领导者的角色定位是:处于核心位置、起着关键作用、负有全面责任。
这个定位就决定正职领导者在运用权力中的主导地位。
正职领导者要运用好手中的权力,应该做到“五要五不要”:1 要集权而不要揽权正职就是主官,主官就要主政,主政就要集权。
如果正职手中没有集中的权力,在一个单位就不能起到统帅和统管的作用,更不能形成统一领导和指挥的核心。
正职领导者要善于把握集权的度。
该集中的要集权,不该集中的要善于授权或分权。
那么怎样把握集权的度呢?在这方面,我们党已经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即“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党委决定,各方去办。
”[2]事关全局性、方向性、政策性、协调性等方面的权力是不能授予任何人的,正职领导者必须独揽。
但是,主官又不能独揽一切权力,小权是要分散、分工的。
不能事事都是你说了算,都由你拍板,都由你去干,结果在许多单位造成了这样的局面:主官忙的团团转,副职闲的没事干。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正职必须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决不能事必躬亲。
2 要放权而不要弃权罗素认为,每个人都有权力和荣誉欲望。
放权就是授权、分权,实行分而治之。
这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满足群体对权力和荣誉的欲望,有利于调动群体的积极性,特别是有利于充分发挥副职的作用。
正职对副职的分权放权,要做到八个字:放心、放手、放权、支持。
在授权、分权时,要把权力和责任一并授予对方,这是领导者科学授权的重要原则。
但是,主官必须切记放权决不是弃权。
对副职分管的事不能不管不问,出现失控的局面。
不能出现什么都是副职说了算的情况。
更不能出现参谋比局长大,局长比部长大的现象。
正职领导者必须防止出现主动和被动两种弃权现象,防止出现权力真空。
3 要决断而不要专断毛主席说,领导的责任就是出主意,用干部。
这两者都需要领导者要善于决断。
所谓决断就是决策、拍板。
主官必须具有善于决断的能力,当副职向你请示汇报时,必须有主见,决不能优柔寡断,更不能让副职自己看着办,这是主官的失职,也是缺乏领导能力的表现。
但是,决断又不是专断。
江泽民主席强调指出:“凡属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建设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不准个人或少数人专断。
”[3]在你的单位如果没有党委时,主官领导者也不能你个人独断专行,特别是在重大问题决策时,也要征求班子成员多数人的意见,这是组织原则,也是领导者民主作风的体现。
4 要有为而不要争功任何一名领导者当他获得组织赋予的职位以后,都渴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要有所作为,创造出最佳的工作成绩。
这些成绩的取得当然与主要领导者的个人努力分不开。
但是,作为主要领导者必须明白,你的工作成绩决不光是你个人奋斗的结果。
各级领导者所取得的成绩,是和党的领导,群众的支持分不开的。
领导活动实质上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双向互动的过程。
离开党的领导,离开组织的帮助,离开群众的支持,你个人是无所作为的。
因此,主官领导者切不可争功争利。
一个单位有了成绩,当然是主官领导的好,这个功无需你去争。
作为主要领导者有功不争功,不仅是一个领导者的品质问题,领导风范问题,同时也是领导艺术问题。
实践证明,一个领导班子搞不好团结,其主要原因,一是权力之争,二是名利之争。
正职领导者必须具有见荣誉就让,有功不争功的良好品质。
其实在荣誉面前你的姿态越高,你的威信就越高,说话的力度就越大,别人对你就越服气。
5 要负责而不要诿过领导者就是某一方面的负责人,主官领导不但要敢于负责,而且要敢于负全责的意识。
从宏观上讲,有了成绩是你负责的结果,出了问题也是你主官领导的责任。
特别是当你的副职领导出现了失误时,你更不能把责任推到副职身上。
而且你首先要承担领导责任,不能怕影响自己推脱责任。
主官应该有推功揽过的品质和胸怀。
总之,有功不争功,有过不诿过,也是领导者搞好班子团结,创造领导环境,提高领导威信,塑造领导形象的重要艺术之一。
副职领导者是一个特殊的角色,又是一个重要的角色。
是协助正职领导者考虑全盘工作而又负责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具体工作实施的领导者。
副职领导者正确运用权力的关键是找准自己的位置,应该做到以下四点:5.1 找准自己位置,做好分管工作副职领导者的角色定位是:参与全局决策、负责具体工作。
具有参与决策权和局部工作领导权。
因此,副职领导者必须有很强的角色意识,这种角色意识体现在五个方面:维护核心意识、积极配合意识、敢于负责意识、服从大局意识、做好本职意识。
这就要求副职领导者在工作中做到:主动不越位、辅佐不离位、周密不空位、负责不涩位。
副职是主官的助手,必须具有对主官负责的精神,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努力做好自己分管的工作,又不能侵权越位,这既是履行自己的职责,同时也是对主官领导的支持。
5.2 尊重上级意见,不搞分庭抗礼副职领导者要做到四句话:尊重领导、服从领导、不与主角“争戏”、维护主官权威。
一个单位能否正常地开展工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看这个单位的领导能不能构成一个核心,在一个单位的领导层来说,如果有党委的,党委领导是核心。
没有党委的,正职是主持全盘工作的,正职应该成为领导核心。
按照下级服从上级的组织原则,副职没有权力和正职比高低。
所以副职要服从领导,尊重领导。
特别是当你的意见与正职领导不一致时,副职必须服从正职领导者的意志,在思想和行动上不能有任何反对的表示,这就是组织原则和纪律。
5.3 要有全局观念,发挥智囊作用副职的角色定位决定了他的职权范围和作用性质。
副职要以对党的事业负责和对主官负责的精神,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从本单位建设的大局出发,关心本单位的长远建设。
在研究总体规划、讨论措施、制定方案、处理问题时,副职要为正职出谋划策,当好参谋和助手,起好智囊作用。
5.4 敢于承担责任,不把矛盾上交矛盾和问题每时每刻都存在,作为一名称职的副职领导,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分析和解决矛盾,当好助手,不回避矛盾,不轻易上交问题,只要在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就要力求妥善解决,为正职分忧。
副职领导者只有敢于承担责任,有能力独立解决矛盾,才能让正职领导集中精力解决带全局性的问题,保证工作目标的实现。
张成福边晓慧:超越集权与分权,走向府际协作治理选择字号:大中小本文共阅读669 次更新时间:2014-01-31 22:07:45进入专题:央地关系集权分权协作●张成福边晓慧【内容提要】“集权、分权视角”是分析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主流思路。
随着治理环境的演变与公共事务的日益复杂,这种致力于权力结构优化、寻求权力平衡并以权威和控制为目标的分析范式日益显现其局限性和不足。
超越集权与分权,转而关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互动过程、政策发展与治理绩效,构建中央与地方基于合权共享、责任共担与双向互动基础上的协作关系等成为分析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新思路。
构建中央与地方的协作关系,同时意味着从传统的以权威控制为特征的治理模式向协作治理模式的转型。
【关键词】中央与地方关系/集权/分权/协作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始终是自国家产生后被广为关注的核心问题。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这对于我们这样的大国大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要性无须赘言,它不仅从根本上关系着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更直接影响着一国的国家能力与治理绩效。
改革开放以来,以“放权让利”为核心的体制改革有效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集权、分权视角”成为分析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主流范式。
尽管对于“集权、分权孰优孰劣,集权、分权孰多孰少”尚存在争议,但是,集权、分权视角下的“央地关系”改革的基本共识在于:充分发挥集权、分权的制度优势,同时,避免超越集权、分权的底线,并最终致力于权力结构的优化与平衡。
整体来看,集权、分权视角对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央地关系发展与演变具有很强的解释效力。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当代公共议题与公共问题日益复杂,集权、分权视角的限度不断显现,仅仅拘泥于集权、分权来考察现代社会的央地关系不仅有失偏颇,而且无益于日益复杂的公共事务的有效治理。
对于我国来说,超越集权与分权,寻求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新思路成为进一步适应公共治理新环境,解决公共治理新问题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