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品系中华绒螯蟹扣蟹阶段池塘养殖性能比较

合集下载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分析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分析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分析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是一种重要的养殖螃蟹品种,产地分布广泛。

这里将对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的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的元素进行分析。

水是中华绒螯蟹养殖过程中最关键的环境要素之一。

水的元素组成直接影响到螃蟹的生长和养殖效果。

一般而言,中华绒螯蟹适宜的生长水温为20-25摄氏度,因此水温的控制是重要的。

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影响到螃蟹的生长和呼吸。

养殖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应该在6-8毫克/升之间。

除了水温和溶解氧含量之外,水中的营养元素也是中华绒螯蟹生长的关键。

氮和磷是水生生物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

氮是蛋白质和氨的来源,对中华绒螯蟹的生长非常重要。

过高的氮含量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产生藻类过度生长,影响螃蟹的生长。

磷是DNA、RNA和酶的重要成分,对中华绒螯蟹的生长和代谢也至关重要。

除了水质,底泥中的元素也对中华绒螯蟹的养殖产生重要影响。

底泥中的有机物质是螃蟹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提供了蟹的栖息场所。

底泥中的富含的氮和磷等营养元素可以被螃蟹通过摄食和吸收利用,促进螃蟹的生长。

底泥也含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例如钙、镁和铁等,这些元素对螃蟹生长和壳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华绒螯蟹的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的元素组成对螃蟹的生长和养殖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科学合理地管理和调控,优化水和底泥中的元素组成,可以提高中华绒螯蟹的生长速度和养殖产量,增加养殖效益。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分析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分析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华绒螯蟹是一种珍贵的水产品,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营养价值,因此备受消费者青睐。

目前市场上的华绒螯蟹种类繁多,产地参差不齐,质量良莠不齐。

而水质和底泥中的元素含量对华绒螯蟹的品质和生长状况有着重要影响。

对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进行深入分析,对提高华绒螯蟹的养殖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关于华绒螯蟹产地选择和水底泥元素分析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全面,更缺乏对于不同元素含量对华绒螯蟹生长的具体影响分析。

本文旨在通过对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的详细分析,探讨不同元素含量对华绒螯蟹养殖的影响,为提高华绒螯蟹养殖质量和产量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这一研究,可以为华绒螯蟹的选种和养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水产品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的分析,探讨不同产地对华绒螯蟹养殖的影响,并为提高华绒螯蟹养殖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 比较不同产地水质和底泥元素含量的差异,分析其与华绒螯蟹生长、繁殖的关系;2.探讨水质和底泥中重金属、营养元素等对华绒螯蟹养殖的潜在影响;3.探讨生物富集现象在不同产地中的表现及其与水底元素含量的相关性;4. 提出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为不同产地的华绒螯蟹养殖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支持。

通过这些研究目的,我们希望为了解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的水和底泥元素分布规律提供理论依据,为养殖业的科学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2. 正文2.1 产地选择产地选择对华绒螯蟹养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要考虑产地的地理位置,选择环境适宜的地区进行养殖,可以有效提高螯蟹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其次要考虑水质情况,选择水质清洁、富含营养物质的水域,有利于螯蟹的生长和发育。

另外还需要考虑底质情况,选择底泥富含有机质、氧气充足的生境,有利于蟹类在底部觅食和成长。

中华绒螯蟹三种养殖模式对比分析

中华绒螯蟹三种养殖模式对比分析

中华绒螯蟹三种养殖模式对比分析作者:朱爱国来源:《科学种养》2017年第09期中华绒螯蟹,又称大闸蟹、河蟹,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中华绒螯蟹养殖已成为各地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养殖技术已趋向成熟。

但随着规模的扩张,气候、病害、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其养殖风险也随之增大,效益时高时低,有时甚至出现大面积亏损的现象。

笔者在江苏省河蟹主产地盐城市盐都区跟踪调查中发现,该区北蒋街道共有36个河蟹养殖户,总养殖面积2850亩,多年来在同等条件下,都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尤其是2016年在全国性养蟹产量、效益不稳定的情况下,仍然普遍取得亩效益3000元以上的好收益。

本文通过对同一区域河蟹养殖的三种模式做出对比分析,以期为河蟹稳产高效提供一定的数据及理论参考。

一、基本情况北蒋街道位于盐城市盐都区中西部,是以稻、麦种植为主的农业乡镇。

该街道地处里下河地区腹部,境内沟河纵横,水源充足,水质经检测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T18407.4)和《无公害农产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NY/T5361-2016)标准。

近几年水产养殖业发展较快,都以低洼地和流转土地进行提水养殖(养蟹为主)形式。

二、设施准备1.蟹池建设蟹池一般为长方形,东西向,单池面积50~100亩。

采取四周挖沟(俗称“环沟”)筑堤,沟宽5~8米,形成深水区水深1.5米、浅水区水深1米的堤水养蟹池,蟹池坡比1﹕2.5。

2.防逃设备在池埂内侧用密眼网加硬塑料薄膜倒檐建第一道防逃网,网底用石笼固定埋入土中,上口高出最高水位0.5米;在池埂中间用钙塑板建成第二道防逃墙,土下部分0.3米,土上部分0.5米;为防外来人员进入和防盗,一般在池埂外侧再建一道拦护网。

3.配套设施池塘进排水分开,一端设进水口,另一端为出水口,用直径为160毫米的PVC管安装,管口用筛绢或窗纱网制作网袋笼,防止进水时野杂鱼进入和出水时养殖产品逃逸。

同时配备抽水机泵、管理用小型水泥船、捕捞地笼、看管房和监控设备等。

河蟹的主要养殖模式

河蟹的主要养殖模式

·渔业渔政
河蟹的主要养殖模式
中华绒螯蟹,简称河蟹,是我国最重要的淡水经济蟹类。

近年来,河蟹养殖效益颇为可观,养殖户对河蟹养殖的热情日渐高涨,养殖模式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其管理措施也不尽相同。

笔者介绍河蟹的几种主要养殖模式及其管理措施,以期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一、河蟹养殖模式之池塘养殖扣蟹
(一)池塘条件
池塘水源充足,交通便利,面积以2001~3335平方米为宜;池塘呈长方形,以坡比1∶(2~3)、长宽比3∶1为宜,池塘水深1~1.5米;进排水方便,呈东西向独立设置,进水管用60~80目筛绢网制成的网袋包裹,防止进水时敌害生物随水进入扣蟹养殖池,降低扣蟹成活率。

池塘底部开挖“U”木桩作为立柱固定,每两个立柱间距
养殖池栽种水草。

扣蟹养殖由于池塘水较浅,对水草的遮蔽功能和净化水质的功能要求较高。

养殖前期的水草类型包括苦草、轮叶黑藻,并配以一定的伊乐藻,在离池边
草种植采用条播种植模式,每条水草的间隔为米,保持水深
要以水花生为主,水花生在池塘中的分布呈棋盘式或条式,这样有利于提高扣蟹塘水草的分布,增加蟹种的躲避空间,能降低蟹种在浅水区域蜕壳死亡的风险。

养殖前期水草覆盖面积为
殖中后期水草覆盖率为
与水花生,既可培育天然优质饵料供蟹苗摄食,同
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李金龙
河蟹的生态环境。

在深水区域以黄丝草和轮叶黑藻为主,在浅水区域种植苦草。

苦草采用草籽均匀散播;轮叶黑藻前期采用芽孢播种,后期可用植株根部裹泥抛种的方式补种;伊乐藻主要是用鲜草植株进行挖坑覆土移栽或者扦插移栽的方式进行种植;。

不同水系中华绒螯蟹苗种形态鉴别

不同水系中华绒螯蟹苗种形态鉴别

不同水系中华绒螯蟹苗种形态鉴别
中华绒螯蟹是一种常见的淡水蟹,主要分布于中国的各种江河湖泊、水塘和水库中。

根据不同水系中华绒螯蟹苗种的形态特征,可以进行如下鉴别:
1. 外观特征:
中华绒螯蟹的体型小而扁平,背甲呈橙红色或淡黄色,有时带有黑色斑点或垂直条纹。

螯足粗壮,有力,呈橙红色。

2. 腹甲特征:
中华绒螯蟹的腹甲呈椭圆形,宽度略大于长度,背面平滑,颜色与背甲相似。

3. 面盖特征:
中华绒螯蟹的面盖较大而圆形,位于背部中央,颜色与背甲相似。

4. 侧面特征:
中华绒螯蟹的侧面有7条明显的纵向褶皱。

5. 鞍部特征:
中华绒螯蟹的鞍部(背甲的中央凹陷处)较窄而深,并呈V 字形。

需要注意的是,中华绒螯蟹的形态特征可能会因不同的生长环境、食物供应和个体差异而有所变化。

因此,在鉴别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多个特征,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如果仍然存在
困惑,建议咨询专业的水生生物学家或参考专业书籍进行进一步确定。

中华绒螯蟹的养殖条件 中华绒鳌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 养殖技术

中华绒螯蟹的养殖条件 中华绒鳌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 养殖技术

中华绒螯蟹的养殖条件中华绒鳌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养殖技术中华绒鳌蟹又称河蟹、大闸蟹和螃蟹等,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海域沿岸和通海的河流和湖泊中。

自20世纪70年代人工育苗技术突破后,中华绒鳌蟹的人工养殖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养殖模式由大水面粗养发展到围栏精养,从鱼蟹混养发展到稻田养蟹,产量成倍增长,已基本解决了百姓的吃蟹需求。

由此,中华绒鳌蟹的养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生态养殖。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中华绒螯蟹的养殖条件中华绒鳌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一、池塘条件和池塘清整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周边无污染源的池塘作为养蟹池,要求水质透明度高,溶氧量充足。

养殖池塘要求面积10~30亩,坡比1︰5,底泥厚10~15厘米,水深1.5~2.0米。

池塘边埂内侧用加厚塑料薄膜进行围栏,薄膜埋入土内0.1米。

进出水口安装双层片,防止中华绒鳌蟹逃逸。

应认真做好池塘清整工作,必须在11月底或12月初前排干池水,经冬季冰冻曝晒。

早春时使用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消毒,用量为每亩120~200公斤。

清塘消毒后10天种植水草。

二、水草种植和螺蛳放养养殖池塘中需要3种以上的水草种群,水草的覆盖率在养殖中后期需要达到60%以上。

2—3月栽种伊乐藻和小黄草,栽种量为每亩48公斤,其中伊乐藻35公斤,小黄草13公斤;3—5月分期播种苦草,苦草籽播种量为每亩100克;夏季是中华绒鳌蟹生长旺季,此时可以移栽金鱼藻和轮叶黑藻,栽种量为每亩185公斤,其中金鱼藻占70%。

为防止初种水草在没有生根时被中华绒鳌蟹破坏,可采用片进行围种。

为尽快促进水草生根生长,可采用固着种植法。

清明前投放活螺蛳,投放量为150~200公斤/亩,全池均匀投撒。

确保中华绒鳌蟹在生长过程中有适口、鲜活的动物性饵料,减少人工配合饲料的投喂。

螺蛳还能起到清除残饵,提高养殖水体的自净能力的作用。

三、蟹种放养和套养品种蟹种放养应认真做好投放时间的选择、蟹种质量和规格的选择、适宜的放养密度和配套混养品种的选择。

池塘放养荷兰引进中华绒螯蟹与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性早熟的比较研究

池塘放养荷兰引进中华绒螯蟹与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性早熟的比较研究
每1天换一次水,晚上50 投喂一次 白行配制的颗粒饲 5 :0 料 ,投饵量为蟹重的3 ~5 。经过3 月的饲养 ,得到 % % 个 性早熟前后的雌雄蟹,运回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暂养
1 , 以各 实验 。 周
合 计 荷 兰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

5加5m瑚

l O月 2 O日
1 月 3 日 O O 1 1月 9日 1 1月 2 5目
其中,荷兰蟹幼蟹来源于对子一代荷兰蟹人工池塘 培育的亲本,于20 年3 0 06 月2 日入海水促产,海水盐度 1度 ( ‰左右) 7 1 9 。长江蟹幼蟹 的亲本来 自于太湖群体, 与荷兰蟹同期进行促产 。
2 实验 方 法 .
() 1性早熟比例调查
从2 0 年9 4 0 6 月l 日起 ,每2 周
表 1 中华绒螯 蟹荷 兰种 群 与长江 种群 性早 熟 比率 的差异
早熟河蟹的越冬成活率、养殖成活率及离水生存能力均
远低于正常河蟹 。早熟河蟹在第 二年长达近七个月的时 间里,生长停止,逐渐死亡,毫无养殖价值。为检验荷
兰引进河蟹与本地长江蟹在性早熟方面是否具有差异, 本实验对池塘养殖的荷兰引进中华绒螯蟹子二代与长江
表 2 中华绒 螯 蟹荷 兰种群 与 长江 种群 早熟 蟹各 月平 均体 重
性扣蟹血淋巴钙离子浓度明显低于性早熟扣蟹,这对扣 蟹培育的实际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目前扣蟹人工养
殖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性早熟率高,严重影响着第二
年大规格成蟹的生产,其原因很大程度上与水环境或饲
料中钙离子含量过高有关。生石灰清塘、投 喂高钙含量 的饲料,都可能是扣蟹性早熟的引发因素。本研 究中, 荷兰蟹和长江蟹扣蟹性早熟雌性个体的血淋 巴钙离子浓 度分别是 (. 2 . 9 毫摩尔/ 8 0 ±0 3 ) 升和 (. 6 . 0 毫摩 69 ±O 7 )

辽河和闽江水系中华绒螯蟹扣蟹在成蟹阶段的养殖性能比较

辽河和闽江水系中华绒螯蟹扣蟹在成蟹阶段的养殖性能比较

辽河和闽江水系中华绒螯蟹扣蟹在成蟹阶段的养殖性能比较王世会;周永昌;吴旭干;成永旭【摘要】2018年3—11月,将体质量(7.83±0.72)g和(7.53±0.39)g的雌雄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扣蟹和体质量(5.06±0.74)g和(5.21±0.49)g 雌雄闽江水系中华绒螯蟹扣蟹饲养在42m×35m×1.2m、种植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的两口池塘中,密度约为1.2~1.3只/m2,常规方法养殖,比较辽河和闽江水系绒螯蟹扣蟹在成蟹阶段的养殖性能.结果显示:辽河蟹平均终体质量大于闽江蟹,成活率和产量较高;3—5月和7—9月闽江蟹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高于辽河蟹.辽河雌蟹全部完成生殖蜕壳时间早于闽江蟹一个月,而雄蟹则提前半个月左右.9—11月,闽江蟹性腺指数(GSI)增加量高于辽河蟹.11月初辽河蟹总可食率(TEY)显著高于闽江蟹(P<0.05),但出肉率(MY)无显著差异(P>0.05).闽江蟹中体质量<50g的雌蟹和≥200g的雄蟹的百分比较高.综上所述,辽河蟹全部完成生殖蜕壳时间早于闽江蟹.虽然闽江蟹性腺发育较晚,但其性腺发育速度较快.本实验为进一步挖掘优异种质资源和新品种培育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期刊名称】《水产学杂志》【年(卷),期】2019(032)002【总页数】7页(P19-25)【关键词】辽河和闽江水系;中华绒螯蟹;扣蟹;养殖性能;总可食率【作者】王世会;周永昌;吴旭干;成永旭【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 150070;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上海 2013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66.16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隶属于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 Decapoda、方蟹科Grapsidae、绒螯蟹属Eriocheir,俗称河蟹,长期地理隔离等因素的影响,分化为不同的种群,主要有辽河、黄河、长江、瓯江、闽江和南流江等种群[1,2],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蟹类[3,4]。

中华绒螯蟹“863”生态养殖及质量控制技术

中华绒螯蟹“863”生态养殖及质量控制技术

2018.9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丸中华绒螯蟹“863”生态养殖及质量控制技术中华绒螯蟹“诺亚1号”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诺亚方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常州市武进区水产技术推广站联合选育而成的规格大、抗逆性强河蟹新品种(证书编号:GS-01-005-2016)。

目前,研发团队探索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华绒螯蟹“诺亚1号”的“863”高效健康生态养殖模式,创建了“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的大规格蟹品质控制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现将其养殖生产情况总结如下。

一、养殖条件1.池塘条件养殖场位于苏州阳澄湖镇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内,蟹池10~12亩/口,长方形、池深1.8米,共12口塘,养殖水面合计111亩,按高位进水、低位排水原则建有独立进、排水系统,生态沟渠。

2.水源水质、底质水源要充足无污染,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1989)的要求。

河蟹池水质应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 5051)的要求。

底质为沙质土,淤泥层不超过10厘米。

3.蟹池护坡建造池塘坡面按1∶(3~4)比例平整后用土工膜覆盖坡土,随后添加一层用40目聚氯乙烯网布作为外层护坡材料,网片两端用土将上缘埋入土中,以防滑落,确保网片、土工膜与坡面紧贴(见彩中插2)。

4.防逃设施塘埂四周用60厘米以上高的塑料板作防逃设施,埋入土中10~20厘米。

5.增氧设施每10亩池塘配备3~5千瓦增氧旋涡风机以及一套沿池塘东西走向“非”字形布局的微孔底增氧系统(如见彩中插2)。

不同水系中华绒螯蟹生长比较的初步试验报告

不同水系中华绒螯蟹生长比较的初步试验报告

不同水系中华绒螯蟹生长比较的初步试验报告高淳县固城湖中华绒螯蟹原种场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sensis H.)是我国特有的名优水产品,按其分布有长江、辽河、瓯江三大水系群体,其中尤以长江水系河蟹蟹体生长快、个体大、抗病力强、成活率高、味道鲜而闻名国内外。

随着河蟹养殖生产的飞速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种源混杂、种质退化等问题严惩挫伤了渔民养蟹的积极性,扰乱了正常的养殖秩序,养蟹效益持续走低落滑,已严重制约着我省乃至全国河蟹养殖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针对困扰河蟹生产的种源混杂,种质退化等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我们开展了长江系中华绒螯蟹(以下简称长江蟹)、辽河系中华绒螯蟹(以下简称辽河蟹)及长江系中华绒螯蟹原种场选育蟹(以下简称选育蟹)对比养殖试验等方面的探讨。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时间2005年2月—2005年11月。

1.2 试验地点江苏省高淳县固城湖水产管理委员会养殖基地。

1.3 试验面积池塘总面积12亩,每个池塘设计标准一致,面积1.5亩,共计8个试验池塘。

其中长江蟹、辽河蟹各用3个池,选育蟹2个池。

1.4 蟹种来源长江蟹种由长江天然蟹苗培育;辽河蟹种由辽河天然蟹苗培育;选育蟹种由固城湖长江系中华绒螯蟹原种场选育亲蟹送定点河蟹育苗场繁殖,然后培育成蟹种。

1.5 放养规格、数量、长江蟹、辽河蟹为160只/kg,选育蟹为200只/kg,每个池塘放养量均为1100只。

试验期间日常管理完全相同。

1.6 测定方法试验期间每月中旬用地笼分别取样各30只,一次如取不足不再增加,湖区采样则用蟹簖。

活体测量生物学指标,室内数据处理、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水系河蟹养殖性状养殖性状的优劣已受到从多河蟹养殖户的关注,同时也是衡量一个良种好坏的关键指标。

本项试验选取天然长江幼蟹,天然辽河幼蟹和经选育的长江系河蟹亲本繁育的大眼幼体培育的幼蟹为养殖对象。

为了更有说服力,增强可比性,试验尽可能在幼蟹规格、幼蟹放养量、水质调节、饲料投喂方法、投喂种类、投喂数量、日常管理等方面步调一致。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分析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分析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分析
中华绒螯蟹是中国重要经济蟹种之一,其产地众多,不同产地的水质和底泥元素含量
会对绒螯蟹的生长和健康产生影响。

本文以江苏和福建两地中华绒螯蟹养殖为例,对其水和底泥元素做出分析。

一、水质元素分析
江苏地区的中华绒螯蟹养殖以扬州市为主,江淮两河的水质稍微偏硬,而且水流缓慢,污染较为明显。

江苏中华绒螯蟹养殖区域的水质中重金属含量较高,其中,铜含量达到了0.05mg/L,锌和铅的含量也比较高,分别达到了0.11mg/L和0.03mg/L。

因此,在江苏中
华绒螯蟹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水的环境质量和污染情况。

福建地区以莆田市和泉州市为主要中华绒螯蟹养殖基地。

两地的水质较为优良、清洁,水中的总硬度、氨氮和氧化还原电位等指标均符合水质标准。

而且,福建中华绒螯蟹养殖
区域的水曲线较为宽,水流较急,水源较为丰富,有利于绒螯蟹的生长和健康。

底泥是中华绒螯蟹栖息和生长的重要场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营养物质。

但不同产地
底泥成分和元素含量也存在很大差异。

江苏地区的中华绒螯蟹养殖底泥中含有大量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在水质分析中
已有所提及。

同时,底泥中的剩余氮和磷含量较高,分别为31.3mg/kg和2.9mg/kg,这对于水质的污染和蟹体健康都有不良影响。

综上,由于中华绒螯蟹的生长需要水和底泥提供充足的营养和良好的环境,因此不同
产地的中华绒螯蟹养殖水质和底泥元素的分析都尤为重要,以保证绒螯蟹健康和产量。

中华绒螯蟹扣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中华绒螯蟹扣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4 . 2 . 1 注 水与换水 。每 周加注新水 1 次, 每次 1 0 c m;7 月
份后保持 水深 1 . 2 m 左 右 ,7 ~1 0 d换 1 次水 , 每 次换 水水 深为 2 0 ~5 0 c m。
用 4目 的 聚 乙烯 网 片 将 池 塘 四 周 围 起 , 网高 1 ~1 . 1 m。
1 池塘 条件 要 求 水 源 充足 、面 积 6 0 0 ~2 0 0 0 m: 、池 坡 比 1: 3 、长
k g,1 0 d后即可放 苗 。 3 放苗时注意事项 大 眼幼体 出池 时盐度差不超 过 2 %,下塘 时气 温与水温 的温差 不超 过 5 ℃ , 要先 “ 试水”适温 , 将蟹苗箱放置池塘 埂上 , 淋撒 池塘 水 ,1 ai r n后把 苗箱 沉入水 中, 让 大眼幼体 自由游入水体 中。放养 时间以 5 月 中旬为宜 , 放养规格 为每
2 . 4 人 工蟹 巢设 置 人工 蟹巢 采 用 树 枝 或 竹 削 制 成 . 直 径 为3 0 ~5 0 c m 。在
池塘 岸边 水深 1 m 处 、每隔 2 1 1 " 1 投放 1 个 ,供扣 蟹隐藏和
栖息 。
病 害防治 以预 防为主 , 定期用生石 灰泼洒全池消毒 , 用 量为 2 0 k g / 6 6 7 m ,且 定期检查 ,发现病害要及 时治疗 ,
6 6 7 m 放养 1 4万 ~1 6万只 / k g的大 眼幼体 0 . 5 ~1 k g 。
4 日常 管 理 4 . 1 饵料投喂
Hale Waihona Puke 宽 比 3: l ;宜长方形 、东西 向,进排水方便 ,水深 达 0 . 8 ~
天然饵料为浮 萍、水花生 、 苦草 、 野杂鱼 、 螺、 蚌等 , 人

不同家系中华绒螯蟹幼蟹在室外和室内的生长

不同家系中华绒螯蟹幼蟹在室外和室内的生长

不同家系中华绒螯蟹幼蟹在室外和室内的生长胡清彪;李晓东;姜玉声;司永国;郑岩;孙娜【摘要】Megalopa larvae of A ,B and C families of Chinese mitten handed crab (Eriochier sinensis) were reared in a 40 m2 net cage (6 .50 m × 6 .15 m) at a stocking density of 2500 individuals per cage in early June of2015 .Some of the juveniles were randomly sampled from the net cages and comparatively reared in an indoor 300 L tanks at a stocking density of 30 individuals per tank later July of 2015 .Carapace width ,car‐apace length and body weight reared in the juveniles in the ricefields and in an indoor tank were measured in a some 15 day interval from August to October in 2015 ,and the data above were analyzed by multiple a‐nalysis of variance and repeated measures analysis of variances from environmentalfactor ,family factor and the growth trai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rearing environmental factor on the grow th traits in the crab juveniles in family A (P>0 .05) ,with very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ose in family B(P<0 .01) ,and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ose in family C (P<0 .05) except for at the be‐ginning period ofgrowth(P>0 .05) ,indicating that the juveniles in family A had a certain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Meanwhlie ,family factor was found to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growth traits of the crab ju‐veniles in different periods(P<0 .05) ,which shows that hered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rowth of crab juveniles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rearing environments revealed that there was very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growth traits (carapace width and carapace length) and rearing environment , wit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0 .314 and0 .305(P<0 .01) ,and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the body weight(r=0 .146 ,P>0 .05)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offspring will have a certain adaptation when carapace width and carapace length are chosen as selection indices in two different rearing environments .%2015年6月上旬,将3个家系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分别饲养在面积为40 m2(6.50 m ×6.15 m )的稻田围隔中,每个围隔约2500尾。

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不同家系扣蟹阶段生长性能的研究

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不同家系扣蟹阶段生长性能的研究

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不同家系扣蟹阶段生长性能的研究刘伟;李应森;王武;吴春林【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0(49)4【摘要】对所建立的10个长江水系河蟹家系,在2008年8月份、9月份和10月份,从每个家系随机取样60个,测定其体长、体宽和体重等性状值,计算各家系8~10月份的绝对增重率,通过方差分析比较各家系问的生长性能差异,并对不同家系8-10月份的体长、体宽、体重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家系间在不同月份体重性状间存在较大变异,10月份体重LSD多重比较显示家系5生长优于其他家系.家系相关分析表明,8月份体长、体宽和体重与10月份体长、体宽和体重间相关系数(0.338、0.344、0.224)和决定系数(0.114、0.118、0.050)均较小,8月份体长、体宽和体重对10月份体长、体宽和体重的影响甚微.【总页数】4页(P933-936)【作者】刘伟;李应森;王武;吴春林【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2013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66.16【相关文献】1.池塘养殖和野生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扣蟹形态学及生化组成的比较研究 [J], 何杰;吴旭干;龙晓文;马明君;黄庆;赵恒亮;成永旭2.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不同来源蟹种周年生长研究 [J], 赵沐子;许志强;丁淑燕;陈乙荣;郭礼中;葛家春3.长江水系和闽江水系野生中华绒螯蟹子一代在扣蟹阶段养殖性能的比较研究 [J], 周永昌; 姜晓东; 王海宁; 邓登; 成永旭; 吴旭干4.不同规格长江野生中华绒螯蟹扣蟹生化组成的比较研究 [J], 王海宁;姜晓东;崔莹;吴旭干;成永旭5.不同规格中华绒螯蟹亲本子一代在扣蟹阶段养殖性能的比较研究 [J], 范陈伟;姜晓东;吴旭干;成永旭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华绒螯蟹“长荡湖1号”选育第二代扣蟹阶段养殖性能研究

中华绒螯蟹“长荡湖1号”选育第二代扣蟹阶段养殖性能研究

中华绒螯蟹“长荡湖1号”选育第二代扣蟹阶段养殖性能研究梁梓龙;解志龙;姜晓东;陈文彬;罗明;吴旭干【期刊名称】《水产科技情报》【年(卷),期】2024(51)1【摘要】为探究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长荡湖1号”A系和B系选育第二代扣蟹的生长性能和养殖效果,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以未选育的养殖群体扣蟹为对照进行了网箱养殖试验。

结果表明:(1)大眼至豆蟹阶段,不论是平均体质量、增重倍数还是成活率,“长荡湖1号”B系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长荡湖1号”A系较对照组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差异不显著。

(2)扣蟹阶段,“长荡湖1号”B 系的平均体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长荡湖1号”A系9月份体质量与对照组接近,其他月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就生长速度而言,在6—7月期间,“长荡湖1号”A系和B系的生长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

(3)“长荡湖1号”B系养殖效果最佳,具体表现在养殖产量和成活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两个组,且1龄早熟率和饲料系数最低(P<0.05)。

(4)就规格分布而言,“长荡湖1号”A系和B系的体质量在3.00~5.99 g和6.00~8.99 g两个区间内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在12.00~14.99 g和≥15.00 g两个区间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即A系和B系大规格蟹所占的比例相对更高。

综合评价,“长荡湖1号”A系和B系选育第二代在扣蟹阶段成活率高,平均规格大,其余生长性能也优于未经选育的对照组。

【总页数】7页(P8-14)【作者】梁梓龙;解志龙;姜晓东;陈文彬;罗明;吴旭干【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市水产研究所;浙江万里学院;常州市金坛区水产技术指导站【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相关文献】1.中华绒螯蟹二龄早熟和晚熟品系选育第四代在扣蟹阶段养殖性能和免疫性能的评价2.中华绒螯蟹“长荡湖1号”子一代成蟹阶段养殖性能初步评估3.中华绒螯蟹“长荡湖1号”奇数年子一代的成蟹养殖性能评估4.中华绒螯蟹“长荡湖1号”新品系选育第二代(G2)生长、性腺发育和养殖性能的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野生和养殖群体选育子一代养殖性能和性腺发育的比较

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野生和养殖群体选育子一代养殖性能和性腺发育的比较

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野生和养殖群体选育子一代养殖性能和性腺发育的比较何杰;吴旭干;龙晓文;刘青;赵恒亮;姜晓东;成永旭【期刊名称】《海洋与湖沼》【年(卷),期】2015(046)004【摘要】以长江水系大规格中华绒螯蟹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为选育基础群,以降低一龄性早熟率、提前或延后二龄成熟期和提高成蟹规格为主要选育目标,进行中华绒螯蟹良种培育,综合比较野生和养殖群体选育子一代(野选G1,养选G1)的养殖性能和性腺发育情况,结果显示:(1)扣蟹养殖阶段,野选和养选G1的早熟率分别比对照组降低36.89%和15.25%,养选G1早熟率略高于野选G1(P>0.05);野选G1在9-11月平均体重略低于养选G1和对照组,且8-9月野选G1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野选和养选G1的正常扣蟹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两选育群体G1早熟蟹的产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成蟹养殖阶段,野选G1的生殖蜕壳时间和性腺发育略晚于对照组,养选G1的生殖蜕壳时间和性腺发育略早于对照组;(3)三群体中华绒螯蟹在成蟹养殖阶段的早期(3-6月)生长速度接近,6-8月野选G1雄体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明显低于其它两组,8-9月则明显高于其它两群体雄体;野选G1雌体的生长速度仅在6-7月明显低于其它两组,7-9月则反之;(4)野选G1的平均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两选育群体最终成蟹平均规格均高于对照组,仅野选G1雌体成蟹体重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无论雌体还是雄体,野选和养选G1成蟹平均体重均比对照组大10%以上;两选育群体雄体和雌体的大规格成蟹(雄蟹≥175g,雌蟹≥125g)比例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野选G1具有一龄扣蟹早熟率低、二龄成蟹规格大和性腺成熟时间略有推迟等特点,养选G1具有扣蟹养殖阶段饲料系数低、性腺发育时间提前和成蟹规格大等特点,两群体G1均具有进一步选育的潜力.【总页数】11页(P808-818)【作者】何杰;吴旭干;龙晓文;刘青;赵恒亮;姜晓东;成永旭【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心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心上海2013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66【相关文献】1.池塘养殖和野生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扣蟹形态学及生化组成的比较研究 [J], 何杰;吴旭干;龙晓文;马明君;黄庆;赵恒亮;成永旭2.长江水系野生和养殖中华绒螯蟹生殖性能、胚胎色泽和生化组成的比较 [J], 李清清;吴旭干;姜晓东;苏雨;郑海地;成永旭3.长江水系和闽江水系野生中华绒螯蟹子一代在扣蟹阶段养殖性能的比较研究 [J], 周永昌; 姜晓东; 王海宁; 邓登; 成永旭; 吴旭干4.长江、黄河和辽河水系野生中华绒螯蟹子三代成蟹养殖性能和性腺发育的比较研究 [J], 周永昌;姜晓东;成永旭;吴旭干5.莱茵种群和长江种群子一代中华绒螯蟹性腺发育及相关生物学指数变化的比较[J], 滕炜鸣;成永旭;吴旭干;杨筱珍;边文冀;陆全平;王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如何识别不同水系的螃蟹

如何识别不同水系的螃蟹

如何识别不同水系的螃蟹螃蟹又名河蟹,螃蟹又叫中华绒螯蟹,是中国特有品种。

现在人们能说出螃蟹的几个品种,这些名称有:阳澄湖的大河蟹(长江水系)、辽蟹(辽河水系)、瓯蟹(瓯江水系)这三大品种为主要名称,从地理上讲,北边为辽宁,中间为江苏、南边为福建,这三个省是螃蟹最宜生长的地段。

如何分别三大水系中螃蟹一、从外观形态区别:1、长江水系螃蟹:体型呈不规则,似椭园形,幼蟹阶段体薄而较扁平,第五步足的足趾尖细长,前额齿较尖锐,中央两齿间凹陷深。

第二步足的第二关节段环起来时超过眼部位置。

2、辽河水系螃蟹:体型与长江水系相近似,幼蟹阶段体形较厚,第五足的足尖短而粗,前额齿较钝,中央的中间凹陷较浅,第二步足第二关节段环起来时略超过或平行眼部位置。

3、瓯江水系螃蟹:体形近似方正形,幼蟹阶段体厚于辽蟹,第四、五足步足的趾尖较短,发白色,前额齿钝,而中央凹不明显,第二步足的第二关节段环起来时不超过眼部位置。

二、从体色和口味看:1、长江水系成熟蟹:背壳为青色,(有时因为环境不同也会变色)肚白、金爪黄毛,煮熟后,甲壳淡红色,口味鲜美,蟹腥味浓。

2、辽河水系成熟螃蟹:背部壳淡黄,肚部灰黄,煮熟后中等红色,口味没有长江好,蟹腥味不浓,有时还带有苦味。

3、瓯江水系成螃蟹:背部较黑(也有呈黄色),肚部呈灰黄,有像“水锈”斑点,煮熟后,深红色,口味较差,蟹腥味小。

三、上市时间(即生殖洄游上岸时间):1、长江水系螃蟹:10月初开始活动,寒露至霜降开始形成高峰,汛期集中。

2、辽河水系螃蟹:8月中下旬开始活动,9-10月初集中上岸很快,时间很短。

3、瓯江水系螃蟹:8月中下旬开始活动,形不成高峰,直到元旦还陆续爬行活动。

四、从成熟个体规格看:1、长江水系成熟蟹:二秋龄成熟蟹规格整齐,平均体重150-250克/只,最大个体达400-700克/只,群体增重7-10倍,回扑率(成活率)45-85%,(放养扣蟹种)。

2、辽河水系成熟蟹:二秋龄蟹规格不整齐,体重平均100-150克/只,最大200-300克/只,群体增重5-8倍,回扑率20-35%,最小的0。

长江和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湖泊放养生长性能的比较

长江和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湖泊放养生长性能的比较

长江和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湖泊放养生长性能的比较
李应森;李思发;王江玲;刘映彬
【期刊名称】《水产科学》
【年(卷),期】2001(020)005
【摘要】对长江水系和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在长江下游湖泊生长性能研究的结果:(1)生长速度在3~8月长江蟹稍低于辽河蟹,但差异不显著(p >0.05);9~10月长江蟹则快于辽河蟹,差异极显著(p<0.01).(2)青春期蜕壳时间辽河蟹比长江蟹提前30~40 d,生殖洄游期也相应提前30~40 d.(3)养成的商品蟹规格、增重倍数和回捕率,长江蟹优于辽河蟹,差异极显著(p<0.01).综合分析认为,长江蟹在长江下游湖泊的生长性能指标优于辽河蟹.
【总页数】3页(P1-3)
【作者】李应森;李思发;王江玲;刘映彬
【作者单位】上海水产大学;上海水产大学;安徽省无为县水产局;安徽省无为县水产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32.52
【相关文献】
1.湖泊放养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的性成熟规律研究 [J], 李思发;王成辉;赵乃刚
2.池塘放养荷兰引进中华绒螯蟹与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性早熟的比较研究 [J], 俞灿根;朱俊杰;何丰;杨元杰;贾永义;顾志敏
3.长江、黄河和辽河水系野生中华绒螯蟹子三代成蟹养殖性能和性腺发育的比较研究 [J], 周永昌;姜晓东;成永旭;吴旭干
4.中华绒螯蟹长江种群与辽河种群一龄阶段的成活率与生长性能比较 [J], 王成辉;李思发;李晨虹;赵金良
5.长江水系和辽河水系网围养殖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的比较 [J], 李应森;李思发;徐广友;凌武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分析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分析

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分析
螯蟹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水产资源,其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的元素含量对螯蟹的生长和
繁殖起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对不同产地的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的元素进行分析,并比较其差异。

我们来分析水中的元素含量。

中华绒螯蟹对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要求较高,它是维持体
内正常呼吸、代谢和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对不同产地的水样进行采集,使用溶解氧
测试仪进行测试,可以得到各产地水中的溶解氧含量。

研究发现,不同产地的水中溶解氧
含量存在差异,其中溶解氧含量高的水质较好,利于蟹的生长发育。

除了溶解氧,水中的氨氮含量也是蟹类养殖中需要关注的指标之一。

氨氮是螯蟹排泄
物中的主要成分,当水中氨氮含量过高时,会对螯蟹的生长和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对不同
产地水中的氨氮含量进行测试,有助于评估其水质状况。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水中
氨氮含量存在差异,其中含量较高的水质较差,对蟹类养殖不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种品系中华绒螯蟹扣蟹阶段池塘养殖性能比较
潘祯祥;姜晓东;吴仁福;成永旭;吴旭干
【期刊名称】《水产科技情报》
【年(卷),期】2022(49)5
【摘要】为探究不同品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在扣蟹阶段的池塘养殖效果,于2020年在江苏东台进行了3个品系(2龄早熟品系、“长荡湖1号”A系和“长荡湖1号”B系)大眼幼体的池塘养殖试验,比较了各品系扣蟹的平均体质量变化情况、最终养殖性能、规格分布和经济效益。

结果表明:(1)虽然3个品系大眼幼体在扣蟹阶段的平均体质量并无显著差异(P>0.05),但各品系扣蟹平均体质量与亲本规格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总体上为“长荡湖1号”B系>“长荡湖1号”A 系>2龄早熟品系;(2)正常扣蟹单位面积产量和扣蟹总产量与亲本规格呈正相关关系,即随着亲本规格的增大而显著增加(P<0.05);此外,“长荡湖1号”B系饲料系数(FCR)显著高于“长荡湖1号”A系(P<0.05);(3)3个品系扣蟹的体质量主要分布于6.0~7.9 g和8.0~9.9 g的规格区间内,其中2龄早熟品系在小规格区间(<4.0 g和4.0~5.9 g)所占的比例较高,而“长荡湖1号”B系扣蟹在大规格区间(10.0~11.9 g和>12.0 g)所占比例较高,但组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4)各品系扣蟹的最终收益及投资回报率均随着亲本规格的增大而明显提高。

综合来看,相对于2龄早熟品系,“长荡湖1号”A系和“长荡湖1号”B系在扣蟹养殖阶段具有产量高、投资回报率高等特点,市场应用和产业化前景较好。

【总页数】7页(P249-255)
【作者】潘祯祥;姜晓东;吴仁福;成永旭;吴旭干
【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道宏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鱼类营养与环境生态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试验教学示范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
【相关文献】
1.池塘养殖的中华绒螯蟹与长江野生中华绒螯蟹生物学特性比较
2.两种投饲模式下中华绒螯蟹扣蟹池塘养殖效果比较
3.辽河和闽江水系中华绒螯蟹扣蟹在成蟹阶段的养殖性能比较
4.池塘养殖不同规格中华绒螯蟹扣蟹生化组成的比较研究
5.中华绒螯蟹二龄早熟和晚熟品系选育第四代在扣蟹阶段养殖性能和免疫性能的评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