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第四章 病毒
微生物学第四章
第四章病毒名词解释:毒粒:病毒的细胞外颗粒形式,也是病毒的感染形式卫星病毒:是寄生于与之无关的辅助病毒的基因产物的病毒。
朊病毒:又称“普利昂”或蛋白侵染子,是一类不含核酸和传染性蛋白质分子,因能引起宿主体内现成的同类蛋白质分子发生与其相似的构象变化,从而使宿主致病。
类病毒:一类只含RNA一种成分,专性寄生在活细胞内德分子病原体。
噬菌斑:噬菌斑在菌苔上形成的“负菌落”。
枯斑:植物病毒在植物叶片上形成的枯斑。
空斑:由动物病毒在宿主单层细胞培养物上形成的。
病毒的感染单位:能够引起宿主或细胞一定特异性反应的病毒最小剂量。
病毒的效价:表示每毫升式样中所含有的具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又称噬菌斑形成单位数。
半数效应剂量:以实验单元群体中的半数个体出现某一感染反应的病毒剂量来确定病毒样品的效价。
血凝抑制实验:根据特异性的病毒抗体与病毒表面有血凝活性的蛋白质结合,可抑制病毒血细胞凝集反应的实验。
中和抗体:能抑制相应抗原的生物学活性的特异性抗体。
包膜:有些复杂的病毒,其核衣壳外还被一层蛋白质或糖蛋白的类脂双层膜覆盖着,这些膜就是包膜。
一步生长曲线: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
增值性感染:这类感染发生在病毒能在其体内完成复制循环的允许细胞内,并以有感染性子代产生为代表。
非增殖性感染:这类感染由于病毒或是细胞的原因,致使病毒的复制在病毒进入敏感细胞后的某一阶段受阻,结果导致病毒感染的不完全循环。
流产感染:是一类普遍发生的非增殖性感染,有①依赖于细胞的流产感染:病毒感染的细胞是病毒在其内不能复制的非允许细胞②依赖于病毒的流产感染:由基因组不完整的缺损病毒引起的。
限制性感染:因细胞的瞬时允许性产生的,其结果或是病毒持续存在于受染细胞内不能复制,直到细胞成为允许细胞,病毒才能繁殖,或是一个细胞群体中仅有少数细胞产生病毒子代。
潜伏感染:是受染细胞内有病毒基因组持续存在,但无感染性病毒颗粒产生,而且受染细胞不会被破坏。
微生物学-1.3
(真)病毒 类病毒 至少含核 酸和蛋白 质二种组 分 亚病毒
卫星RNA
朊病毒
只含具 侵染性 的RNA 组分
只含有 不具侵 染性的 RNA组 分
只含蛋 白质
本章的要点
病毒的形态、结构、类型、化学组成 噬菌体 亚病毒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病毒和噬菌体的形态结构、增殖及其特性。
烈性噬菌体
温和噬菌体
核壳/核衣壳 壳粒
包膜
壳体
核髓 壳体
核髓 刺突
(包膜表面向外 伸出的糖蛋白突 起物)
4.3病毒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病毒核壳的构型(对称性)
病毒的衣壳具有螺旋体对称或二十面体对称。
螺旋体对称
• 可以看作蛋白亚基通过有序的螺旋方式,排列在 病毒核酸周围。
二十面体
• 是一种有规则的立体结构,它由许多蛋白亚基的 重复聚集组成,从而形成一种类似于球形的结构。
头部为拉长的20面体。
尾部
尾部作用是帮助遗传物质注入细胞。
头部
椭圆形廿面体,65×95 nm 线状ds DNA 壳体有212个壳粒 d = 6 nm 8种蛋白质 76~81% 颈环:六角形的盘状结构 d = 37.5 nm 颈须:6 根
颈部
L = 95 nm,24 环螺旋 144个壳粒(MW:55 000)
病毒核壳的对称构型
廿面体对称病毒
由蛋白质亚基围绕立方对 (icosahedral symmetry ) 称的正多面体的角或边进行 排列,形成一个封闭的蛋白 20个面 质的鞘。 30条边 12个顶角
d = 70~80nm 252个壳粒 顶角:五邻体的壳粒 1×12=12个 面:六邻体的壳粒 4×30=120个 6×20=120个
微生物11
第四章病毒1 病毒具有哪些特点?病毒壳体有哪几种对称类型?答:①体积微小②无完整的细胞结构,主要成分是核酸跟蛋白质③严格活细胞内寄生④对干扰素敏感,对抗生素不敏感⑤繁殖方式是复制,且具有感染性;有螺旋对称型、二十面体对称型、复合对称型。
2 什么是病毒的一步生长曲线?包括几个期?各有何特点?答:主要以烈性噬菌体为例,一步生长曲线是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曲线,反映了每种噬菌体的三个重要的特征参数:潜伏期、裂解期的长短及裂解量。
包括潜伏期、裂解期和平稳期,潜伏期细胞正处于复制噬菌体核酸和合成蛋白质衣壳的阶段,裂解期宿主菌迅速裂解、溶液中噬菌体颗粒急速增加的阶段,平稳期宿主细胞已经全部裂解,溶液中噬菌体效价达到最高峰的时期。
3 以噬菌体为例,说明病毒的增殖过程。
答:①吸附和侵入:噬菌体感染细菌时,其尾部为吸附器官,能识别宿主菌表面的特殊受体,然后分泌酶类溶解细胞壁,使细胞壁出现小孔,讲头部的核酸注入宿主菌内,蛋白质外壳留在宿主菌细胞外;②生物合成:进入宿主菌内的噬菌体核酸,首先转录翻译产生早期蛋白,进行晚期转录并复制子代核酸,再转录产生噬菌体的结构蛋白,子代核酸和蛋白质按一定程序装配成完整的子代噬菌体颗粒;③当宿主菌细胞内的子代噬菌体达到一定数量时,子代噬菌体从宿主细胞释放出来。
4 比较烈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的不同。
答:①烈性噬菌体是指凡在短时间内能连续完成吸附、侵入、增殖、装配、裂解这五个阶段而实现其繁殖的噬菌体.烈性噬菌体进入菌体后就改变宿主的性质,使之成为制造噬菌体的工厂大量产生新的噬菌体,最后导致菌体烈解死亡。
②温和噬菌体是指凡吸附并侵入细胞后,噬菌体的 DNA 只整合在宿主的核染色体组上,并可长期随宿主 DNA 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因而在一般情况下不进行增殖和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
5 溶源性细菌有哪些特点?病毒鉴定的方法有哪些?答:为双链DNA,其DNA有整合能力,有自发裂解、诱发裂解、免疫性和复愈性;6 名词:烈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裸露病毒和包膜病毒、缺陷病毒、毒粒、原噬菌体、溶源性转变、溶源菌、噬菌斑、病毒效价、亚病毒因子、类病毒、卫星病毒、朊病毒答:烈性噬菌体:能在宿主菌中复制增值,产生大量子代噬菌体,导致宿主菌裂解;温和噬菌体:以前噬菌体的形式存在,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也不裂解宿主菌,噬菌体DNA随宿主菌基因组复制而复制,并随宿主菌的分裂而分配到子代宿主菌中;裸露病毒:没有包膜的病毒;包膜病毒:有包膜的病毒;缺陷病毒:指因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基因发生改变,而不能进行正常增殖的病毒;毒粒:是病毒在复制过程中的一种完整的成熟的病毒颗粒,有固定形态和大小,而且一般具有侵染性;原噬菌体:某些温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其核酸整合到宿主细菌染色体中,处于这种整合状态的噬菌体;溶源性转变:由于前噬菌体存在于宿主菌内,导致宿主菌基因和性状发生改变的现象;溶源菌:染色体上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称为溶源菌;噬菌斑:噬菌体裂解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菌液由混浊变为透明,在固体培养基的表面,可出现透亮的无菌生长的溶菌空斑,即噬菌斑;病毒效价:待测样品中病毒数量通常以单位体积病毒悬液的感染单位数目来表示亚病毒因子:包括卫星病毒跟朊病毒;类病毒:一类能感染某些植物的单链闭合环状RNA分子,侵入宿主细胞后能够自我复制,使宿主致病或死亡;卫星病毒:是研究类病毒过程中发现的一种与植物病毒有关的致病因子,它必须依赖于辅助病毒才能完成复制;朊病毒:一种比病毒小,不含核酸、有侵染性的蛋白质分子。
第四章 非细胞微生物病毒与亚病毒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病毒习题一、名词解释1.烈性噬菌体(virulent phage)2.溶源性(lysogeny)3.温和噬菌体(temperate phage):4.原噬菌体5.溶源性细菌6.自发裂解7.诱发裂解8.半数致死剂量9.包涵体10.卫星RNA11.类病毒(viroid):12.一步生长曲线13.逆转录病毒14.噬菌斑(plaque)二、填空题1、病毒的存在范围是病毒能够感染并在其中复制的。
2、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的病毒统称噬菌体,它们包括、和等。
3、病毒属名的词尾是、科名的词尾是、亚科名的词尾是,目名的词尾是。
4、纯化的病毒制备物应保持其和。
5、血凝抑制试验是根据异性的病毒抗体与病毒表面蛋白作用可能抑制性质设计的。
6、螺旋对称病毒体的直径是由决定的,而其长度则是由所决定的。
7、病毒蛋白质根据其是否存在于毒粒中分为和两类。
8、病毒包膜糖蛋白是由多肽链骨架与寡糖侧链,通过将糖链的与肽链的连接形成。
9、由一步生长曲线可获得病毒繁殖的两个特征性数据,即潜伏期和裂解量。
前者为所需的最短的时间,后者为的平均数目。
10、病毒的复制过程依其发生事件顺序分为以下、、、和5个阶段。
三、选择题1、病毒显著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特征是()。
A.具有感染性 B.独特的繁殖方式C.体积微小 D.细胞内寄生2、病毒纯化方法均是根据病毒的基本理化性质建立的,包括()A.病毒的核酸是DNA或是RNA;B.病毒的主要化学组成是蛋白质;C.病毒含有脂类和糖类;D.病毒体积微小3、病毒物现颗粒计数方法测定的是()。
A.有活力的病毒数量B.无活力的病毒数量C.有活力的病毒与无活力病毒数量的总和D.致病性的病毒数量4、描述螺旋对称壳体特征的参数有()。
A.核酸的相对分子质量B.螺旋长度与直径C.螺旋的外观D.蛋白质亚基大小5、SsRNA能够按照它的极性或意义分为()。
A.感染性核酸和和非感性核酸;B正链RNA,负链RNA和双意RNA; C.反意RNA 和正意RNA;D.嗜肝DNA 病毒7、T4噬菌体的装配包括的亚装配过程有()。
微生物学课件全1-10章 (5)
• (3) 病毒感染可以引起自身免疫病 病毒感染 可导致免疫功能紊乱,丧失对“自己”与“非己”物 质的识别功能,从而发生自身免疫病。
胞 、人肿瘤细胞、鸡、鸭胚细胞、动物组织 细胞、敏感动物 植物病毒的培养基:与之相应的敏感植株和敏感的
植物组织 噬菌体的培养基:与噬菌体相应的敏感细菌
动物病毒的空斑实验
(1)单层细胞的制备与培养
动物组织小块 平衡盐溶液(洗涤) 5%胰酶 (分散细胞) 无菌水(洗涤) 生长液(营 养) 恒温箱(控温) 单层细胞(培养病毒)
噬菌体的繁殖一般可分四个阶段,即 • (1)吸附与穿入 • (2)脱壳(复制与生物合成) • (3)病毒大分子合成 • (4)装配与裂解 • 噬菌体的增殖
(1)吸附与穿入
• 吸附:是指病毒通过其表面结构与宿主细胞的病毒 受体特异性结合,导致病毒附着于细胞表面的过程。
• 病毒吸附蛋白:是指能特异性识别寄主细胞上的病 毒受体并与之结合的病毒表面结合性蛋白。
↓自身和邻近细胞
IFN类型 降解病主↓毒要m来R源NA 特点 抑制病毒蛋白合成
αIFN 抑制病人毒WB组C装、抑释制放病毒 I型
βIFN 抑制病人成毒纤复维制C 抑制病毒
II型 γIF中N断病毒感TC染;限制免疫病调毒节扩散
(2)NK细胞
NK:非特异性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
杀伤机制:NK→接触靶C→释放穿孔素、INF →破坏受染C
特点:
无细胞结构; 个体极小; 化学组成简单; 专性活细胞内寄生,具有双重存在方式; 繁殖方式独特,复制——装配——增殖;
微生物病毒
噬菌斑
病斑和空斑 枯斑
(1)包涵体(inclusion body)
概念:宿主细胞经病毒感染后形成的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大小、 形态、数量不等的蛋白质结晶体,称为包涵体。在宿主细胞内形 成包涵体是病毒的特征,不同的病毒其形成的包涵体具有不同的 形态、结构和特性,可用于分类鉴定。 包涵体在细胞中的形成部位:位于细胞核内—如疱疹病毒 位于细胞质内—如狂犬病毒等 胞核内胞质都有—麻疹病毒 包涵体的本质—---大多数是病毒粒子组成的,少数是细胞对病毒的 反应。 了解研究包涵体的实践意义—-病毒鉴定
Adenovirus
③复合对称的病毒粒子
T4 Bacteriophage
④有囊膜的病毒粒子
Fig. 4: Virus Obtaining Its Envelope from Host Cell Membrane by Budd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graph of HIV-1 Budding from a Host Cell
两个特征性数据
潜伏期:是病毒颗粒吸附于细胞到受染细胞释放 出子代病毒颗粒所需的最短时间,不同病毒的潜伏期 长短不同,噬菌体以分钟计,动物病毒和植物病毒以 小时或天计。
②二十面体对称病毒粒子
以腺病毒(adenovirus)为例。腺病毒的衣壳含有 252个壳粒,其中12个 顶角的衣壳粒与相邻的衣壳粒组成五邻体, 240 个面上或棱上的衣壳粒相互 之间组成六邻体。每个五邻体中央的衣壳粒上伸出一根末端带有顶球的刺突。 每个五邻体壳粒由一个五聚体(多肽Ⅲ)和一个三聚体纤维蛋白(Ⅳ)组成; 但六邻体壳粒不是六聚体,而是三聚体,它由3个110K多肽Ⅱ构成。
★★
(3)病斑和空斑
•空斑和病斑:用于动物病毒粒 子的计数也可以采用噬菌斑法 类似的技术,但是这种斑点只 能称为空斑或病斑。
微生物学-第四章2亚病毒
病原体
羊骚痒病朊病毒 蛋白“PrPSc”
症状
“PrPBSE”
一种早老性痴 呆症 一种震颤病
朊病毒是一类小型蛋白质颗粒,约由250个氨基酸 组成,大小仅为最小病毒的1%,而且毒性很强。
朊病毒与真病毒的主要区别
①呈淀粉样颗粒状 ②无免疫原性
③无核酸成分
④由宿主细胞内的基因编码 ⑤抗逆性强,能耐杀菌剂(甲醛) 和高温(经120~130℃处理4h后仍具感染性)
羊骚痒病时发现的。 由于其意义重大,故他于1997
年获得了诺贝尔奖。
hot
至今已发现与哺乳动物脑部相关的10余种疾病都 是由朊病毒所引起的。 这类疾病的共同特征是
潜伏期长,对中枢神经的功能有严重影响。
羊搔痒症(scrapie)
link1
牛海绵状脑病 (spongiformencephalopathy)
人的库鲁病(kuru)、 克雅氏病(Creutzfeldt Jakob disease, CJD)等
名称
羊骚痒症 (scrapie in sheep) 牛海绵状脑病 (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itis, BSE); 俗称“疯牛病”(mad cow disease) 人的克-雅氏病 (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 人的库鲁病(Kuru) G-S综合症
朊病毒的发病机制
正常的蛋白质:PrP c 异常的蛋白质:PrP sc
PrPc和PrPsc均来源于宿主中同一编码基因,
并具有相同的氨基酸序列,所不同的是二者
空间三维结构。
存在于宿主细胞内的一些正常形式的细胞朊蛋白 (PrPc)受到致病朊蛋白(PrPsc)的影响而发生相应 的构象变化,发生了错误的折叠后变成了PrPsc,从而
3基础微生物第四章噬菌体 第五章细菌遗传变异
余氵 贺 1933~1988
1958年,广慈医院在抢救大 面积烧伤工人邱财康期间, 为快速抑制绿脓杆菌的繁殖 ,余氵 贺 教授亲自带领师生到 郊外便池采集了几十种噬菌 体,选择其中噬菌力特别强 的应用于临床,攻克了绿脓 杆菌的感染,保全了邱财康 的肢体,使抢救工作顺利进 行,创造了我国烧伤史上的 奇迹。
39
4、整合子(integron,In)
是一种运动性的DNA分子, 能捕获和整合外源性基因, 使之成为功能性基因表达的基因元件。 可存在于染色体、质粒或转座子上。
Stokes HW,Hall RM.A Novel family of potentially mobile DNA elements encoding site-specific gene integration functions: integrons.Microbial,1989.
前噬菌体prophage: 整合在细菌基因组中 的噬菌体基因组
溶原性细菌
44
前噬菌体引起宿主菌的溶原性转化; 前噬菌体能整合到细菌染色体的任一位置, 改变细菌的某些生物学性状。 如大肠埃希菌温和性噬菌体Mu (mutator phage,诱变噬菌体)。
可作为生物诱变剂,研究细菌变异的工具。
45
二、细菌变异的机制
第三章 噬菌体 bacteriophage
1
2
噬菌体
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
病毒的总称。
个体微小,可以通过细菌滤器;
无细胞结构,主要有蛋白质构成的衣壳和包含
于其中的核酸组成;
为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 不能独立生存, 噬菌体与宿主细胞之间的特异性
3
主要内容
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 噬菌体与宿主菌的关系 毒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 噬菌体的应用
华南理工微生物习题 第四章 病 毒-推荐下载
(2)无活力的病毒数量
(4)致病性的病毒数量
(2)螺旋长度与直径
(4)蛋白质亚基大小
(2)正链 RNA,负链 RNA 和双意
(4)嗜肝 DNA 病毒
)。
(4)5 个
(4)病毒的宿主范围
(2)整合于宿主染色体或质粒形
(4)产生成熟的病毒颗粒
)。
7、在终点测定中,病毒效价以 50%试验单元出现感染反应的病毒稀释液的稀释 度的对数值表示。 8、在拓朴等价多面体中,在表面积一定时以二十面体容积为最大,故病毒壳体 多取二十面体对称结构。 9、病毒包膜系病毒以芽出方式成熟时自细胞膜衍生而来,故其结构和脂质种类 与含量皆与细胞膜相同。 10、病毒具有感染性,且核酸是病毒的遗传物质,故所有病毒的基因组核酸都 是感染性核酸。
三、是非题 √、√、×、√、×、×、×、√、√、×、
四、名词解释 烈性噬菌体:感染细菌后,能在细胞内正常复制,并最终杀死细胞的噬菌体。 溶源性:感染细胞后噬菌体不能完成复制循环,噬菌体基因组长期存在于宿主 细胞内,没有子代噬菌体产生的现象。 温和噬菌体:能够导致溶源性发生的噬菌体,又称溶源性噬菌体。 原噬菌体:整合于细菌染色体或以质粒形式存在的温和噬菌体基因组。 溶源性细菌:细胞中含有以原噬菌体状态存在的温和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 自发裂解:自然情况下的溶源性细菌的裂解,但裂解量较少。 诱发裂解:经紫外线、环氧化合物等理化因子处理,溶源性细菌发生的大量裂 解。 半数致死剂量:使半数试验宿主死亡的病毒剂量。 包涵体:病毒感染细胞内出现的特异性染色区域。不同病毒所形成的包涵体在 细胞质和/或细胞核内的定位不同;其染色性质亦不同,即有的嗜酸性染料, 有的嗜碱性染料;并且其大小、形态亦有所区别,所以包涵体在病毒的实验诊 断具有一定的意义。包涵体是病毒复制所产生的复制复合物、转录复合物、装
《微生物学》主要知识点-04 第四章 病毒和亚病毒
第四章非细胞型生物4.1 概述1892年俄国植物病理学家D.Ivanovsky 研究了烟草花叶病的病原,认为它是能通过细菌滤器的“细菌毒素”或极小的“细菌”。
1898年荷兰学者M.W.Beijerinck 独立进行了烟草花叶病病原的研究,首次提出其病原是一种“传染性的活性液体”或称“病毒”。
1935年美国的Stanley首次提纯并结晶了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 TMV)。
非细胞型生物包括:1.病毒(euvirus)、2.亚病毒(subvirus) :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4.2 病毒(Virus)4.2.1 病毒特征病毒是既有生活特性又具有非生活特性(living and nonliving characteristics)的感染因子。
能够感染动物、植物、甚至其他的微生物。
只感染细菌的病毒称为噬菌体(bacteriophages);只感染真菌的病毒叫真菌噬菌体(mycophages)。
(1)病毒的生活特征:它们在活的宿主细胞内以极快的速度增殖;能变异。
(2)病毒的非生活特征: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acellular);不能独自进行新陈代谢,必须依赖宿主细胞的新陈代谢机制。
它们不能生长和分裂,新的病毒组件必须在已感染的宿主细胞内组装;它们具有DNA 或RNA,不能兼而有之。
(3)病毒的判定标准:只拥有一种类型的核酸(nucleic acid )即DNA 或RNA,不能兼而有之;必须在活的宿主细胞内增殖,是严格的非细胞寄生物;新的病毒组件必须在已感染的宿主细胞内组装成完整的病毒粒子(virions )后才能感染其他宿主细胞。
(4)病毒的实验室培养:由于病毒缺乏新陈代谢机制,它们完全依靠宿主细胞进行复制。
病毒不能在合成培养基上生长。
动物病毒在动物体、无菌卵(embryonated eggs)、或细胞内增殖。
而合成细胞必须在合成培养基内生长。
4.2.2 病毒的形态和大小(1)病毒的大小(Size):病毒常常比细菌小,它们属于亚显微结构(submicroscopic);绝大多数病毒的大小在5~300 nm (nanometers);副粘病毒(Paramyxoviruses)能达到14,000 nm。
[水产渔业]微生物第4_5章
五 噬菌体基因组
毒性噬菌体 溶菌周期 温和噬菌体 溶原周期 溶原性细菌 前噬菌体
分布广:有菌就有噬菌体。 宿主特异性:流行病调查;分型。 参与细菌变异:转导,溶原性转换。
第二节 细菌基因表达的调控
操纵子 相关基因串联排列在染色体特定部位,上游 有启动子和操纵基因序列,-转录单位。 操纵子上游有调节基因调节操纵子活动。 串联排列的相关基因受上游区的调控,同时 转录,同时翻译,产生功能相关蛋白质。 抑制基因转录 促进基因转录
1. 名词解释:噬菌体、毒性噬菌体、温和 噬菌体、 前噬菌体、溶原性细菌。 2. 溶菌性周期与溶原性周期有什么区别 ?
1. 名词解释:转化、 接合 、转导 、溶原性转换、 转座因子、整合子。 2. 重要的质粒有那些? 3. 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式有哪几种? 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质粒(plasmid):
复制能力 转移能力
整合能力
相容性
丢失或消除 功能:F质粒-转移;Vi质粒-毒力
R质粒-耐药;Col质粒-细菌素
三 转座因子
细菌基因组中能移动的一段DNA序列。
发生在同或不同染色体及质粒。转座酶。
插入序列IS 小,750~1550 bp。 最简单的转座因子,两端有反向重复序列作 为重组酶的识别位点,中心编码转座酶。
噬菌体形态结构
第二节 毒性噬菌体
噬菌体分为两种类型: 毒性噬菌体:在宿主菌细胞内复制增殖,产 生大量子代噬菌体,最终裂解细菌。 温和噬菌体或溶原性噬菌体: 基因组整合于宿主菌染色体中,不复制增 值,不引起细菌裂解。 噬菌体DNA随细菌基因组同步复制,随菌 细胞分裂分配至子代细菌的基因组中。
耐药或毒素基因
AP(氨苄青霉素) Kan(卡那霉素) Tet(四环素)
第四章病原微生物与传染
2 全身传染
病原微生物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进入血 液、淋巴液,从而扩散到全身各个器官,此 种状态称为全身传染.如菌血症、病毒血症、 败血症、脓毒血症、 毒血症。
菌血症:病原微生物在局部组织中繁殖,通过血流转
移到其他组织器官中,而不在血流中繁殖;
败血症:病原微生物从局部进入血流并在血流和全
身各器官中大量繁殖,进而毒害全身时;
2.半数感染量(ID50) :能使接种实验动物、 鸡胚或细胞在一定时限内感染一半所需的 微生物量或毒素量。
第四章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
二、构成病原微生物(细菌)毒力的因素
一株强毒的病原微生物,它能突破寄主的防卫 屏障,深入机体组织内部生长繁殖,并产生有毒 的物质毒害机体,构成传染。 细菌的毒力是由侵袭力和毒素两方面构成的。
脓毒血症:化脓菌及其毒素通过血流散布到全身各
组织器官,使多数器官呈现化脓性病变时;
毒血症:病原微生物在局部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其
毒素进入血流,引起动物机体中毒.
第四章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
(二)病原微生物的排除途径
病原微生物在动物机体中生长繁殖,造成动 物发生疾病,同时还可以不断通过宿主排放到 体外,污染周围环境,造成传染病的扩散。
第四章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
种类
内毒素
外毒素
来源 部位
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阳性菌,部分G-
细胞壁成分、裂解后释出 活菌分泌外周环境
成分
脂多糖
蛋白质
稳定性 好、160℃ 2-4小时破坏 差、60-80℃30分钟破坏
毒性作 较弱、各种内毒素作用大 强、对机体组织器官有选
用
致相同,引起休克,发热,择性,引起特殊临床表现
1 自然因素
(1)作用于传染源:一定的地理条件对传染源的转
徐蕾《微生物学》第4、5章噬菌体、遗传变异qians
(3) 医学上重要的质粒
◆ F质粒(fertility plasmid)或致育性质粒 ——控制细菌性菌毛的产生,与细菌变异有关;
♂. 带有F质粒的为雄性菌,能编码产生性菌毛; ♀. 无F质粒的为雌性菌,无性菌毛。 ◆ 耐药性质粒(resistance plasmid)
——编码细菌对抗菌药物或重金属盐类的耐药性。
◆ 毒力质粒(Vi质粒,virulence plasmid ) ——编码与该菌致病性有关的毒力因子。
ST质粒:编码耐热肠毒素 K质粒:决定细菌的粘附定植
3. 噬菌体
棒
状
白喉杆菌
杆
菌
噬
菌
体
4、转座元件
1)概念: 一类能够在细菌的染色体、质粒、噬菌体之间自行移
动的遗传成分,是基因中一段特异的具有转位特性的独立 的DNA 序列。
思考题
1.解释噬菌体,毒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溶 原性噬菌体),前噬菌体
2.溶原性细菌经历哪两个生活周期? 3.毒性噬菌体的复制周期有哪几个阶段?
另:Phage的形态和结构 溶菌过程
第五 章 细 菌 的 遗 传 和 变异
一. 细菌的变异现象
遗传性变异
(基因型变异)
非遗传性变异
(表型变异)
R质粒接合作用产生耐药性的特点
有RTF,耐药性传播迅速 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种间传播,使耐药性广泛传播
3. 转导(transduction)
转导——是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
一段DNA转移到受体菌内,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 状。
◆普遍性转导(generalized transduction) ◆局限性转导(restricted transduction)
中科院考研851微生物学笔记第四章病毒与亚病毒
非细胞生物:分为病毒和亚病毒两大类。
其中亚病毒又分类病毒、拟病毒/卫星与朊病毒;拟病毒又细分为卫星病毒和卫星核酸;朊病毒分颈椎动物与真菌朊病毒。
一、病毒(virus)/病毒粒子/病毒颗粒1、定义:指一类比较原始的、有生命特征的、能够自我复制和严格细胞内寄生的非细胞生物。
2、特点:①不具细胞结构;②只含一种类型的核酸作为遗传信息载体(DNA 或RNA);③以复制方式繁殖,不能在无生命的培养基中增殖;④缺乏完整的酶系统和能量合成系统,不含有功能性核糖体或其他细胞器;⑤严格的细胞内寄生;⑤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3、宿主范围:病毒具有宿主专一性,病毒识别蛋白/反受体(VAP)是一种毒粒表面的结构蛋白分子,可以特异性识别宿主细胞受体并与之结合。
由此病毒可分为噬菌体、植物病毒、动物病毒。
4、形态结构:(个体微小,单位常以nm表示)1)病毒粒的基本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
核酸位于它的中心,称为核心或基因组, 蛋白质包围在核心周围,形成衣壳。
衣壳是由许多壳粒所构成。
核心和衣壳合称核衣壳①衣壳/蛋白质外壳/壳体:指由蛋白质亚基或颗粒排列形成的有规则的壳样结构,是病毒粒的主要支架结构和抗原成分,有保护核酸等作用。
②壳粒:由一种或几种病毒蛋白形成的寡聚体,通常为5聚体或6聚体。
③核衣壳/核壳体:指衣壳与病毒核酸结合而成的复合物,无包膜病毒的核衣壳就是病毒体④包膜:指围绕核衣壳的双层脂质膜,由脂类、蛋白质和寡聚糖组成。
有的包膜上还长有刺突等附属物。
包膜的有无及其性质与该病毒的宿主专一性和侵入等功能有关。
2)壳体结构:①螺旋对称壳体(如烟草花叶病毒TMV、狂犬病毒);②二十面体对称壳体(如腺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③复合对称壳体(如痘病毒、大肠杆菌T偶数噬菌体)5、化学组成:主要是核酸和蛋白质,包膜蛋白和某些裸露蛋白还有类脂和糖类等1)核酸:病毒核酸有四种存在类型:双链DNA(dsDNA)、单链DNA(ssDNA)、双链RNA(dsRNA)、单链RNA(ssRNA);除dsRNA外其他均有环形和线性之分,单链还有正链和负链的极性之分2)蛋白质:包括结构蛋白(衣壳蛋白、包膜蛋白)和非结构蛋白(病毒基因组编码,在复制表达调控中有一定功能,但不结合与病毒颗粒中的蛋白质)✦毒粒酶:参与病毒感染复制的酶,分为①参与病毒侵入、释放等过程(如T4的溶菌酶);②参与病毒大分子合成(如逆转录病毒的逆转录酶)3)脂类:主要存在于包膜,以磷脂和胆固醇为主4)糖类:核糖/脱氧核糖、糖蛋白、糖脂等二、典型病毒:病毒主要分为三类:噬菌体、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噬菌体:是原核微生物的病毒,包括噬细菌体、噬放线菌体、噬蓝细菌体。
第四章 病毒
(3)空斑 为进行有活性的动物病毒粒子的计数,在噬菌斑技术的启 发下,出现了单层动物细胞上的病毒空斑计数法。在覆盖一薄 层琼脂的一片单层细胞上,如某一细胞感染有病毒,则增殖后 的病毒粒子只能扩散至邻近的细胞,最终形成一个与噬菌斑类 似的空斑。如果用中性红等活性染料加以染色,不但可以区分 活细胞和死细胞,而且可使空斑更为清晰。 (4)枯斑 枯斑是植物叶片上的植物病毒群体。美国病毒学家Holmes 〈1929年〉最早发明用枯斑法测定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数 目。方法是把试样与少许金刚砂相混,然后在烟叶子上轻轻摩 擦,2~3天后,叶子上出现的局部坏死灶即枯斑。
病毒与人类关系: 由于病毒是活细胞内的 寄生物,因此,如果它的 宿主是人或对人类有益的 动、植物和微生物,就会 给人类带来巨大损害。反 之,如它们所寄生的对象
是对人类有害的动、植物
或微生物,则会对人类带 来巨大的利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病毒的种类:
由于病毒是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物,因此,凡有生 物生存之处,都有其相应的病毒存在。当前对病毒的 研究正在迅速开展,因此己知病毒的数量是一个正在 急剧上升的变数,今后必将继续增加。从理论上来分
腺病毒的外形呈典型的二十面体, 粗看像“球状”,没有包膜,直径为 70~80nm。它有12个角、20个面和30条 棱。
由42个壳粒构成的二十面体
衣壳由252个衣壳 粒组成,内有称作五邻 体(pento)的衣壳粒12个 (分子量各为70000Da), 分布在12个顶角上,还 有称作六邻体(hexon)的 衣壳粒240个(分子量各 为120000Da),均匀分布 在20个面上。
病毒至少在3个方面不同于活细胞:
1、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
2、几乎所有的毒粒中只含有DNA或RNA
病毒及其他微生物
32
(1)吸附 尾丝尖端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异性 受体接触,可触发尾丝散开,附着 在受体上,随之把刺突、基板固定 于细胞表面。
33
病毒吸附蛋白与细胞受体间的结合力来源于空间结构的互补性,相互 间的电荷、氢键、疏水性相互作用及范得华力。
34
(2)侵入
尾部的酶水解细胞壁的肽聚糖, 使细胞壁产生小孔;尾鞘收缩,
19
2、二十面体对称型:
二十面体具有12个角、20个面 和30条棱。腺病毒 的衣壳是典型的二十面体对称, 由252个衣壳组成,没 有包膜。腺病毒的核心是由dsDNA构成的。 其基因组的大小都 约为36500个核苷酸对。 是急性咽炎、咽结膜炎、 流行性角膜结膜炎的病 原体。
20
3、复合对称型:T偶数噬菌体
病毒体:一个完整成熟并有感染力的病毒颗粒。
其测量单位为纳米或毫微米。测量病毒最可靠 的方法是电子显微镜技术。
病毒的增殖
人和动物病毒周期依次包括吸附、侵入、脱壳、 生物合成、装配、释放等步骤。
1、吸附(adsorption):病毒的吸附位点与宿主 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病毒具有组织亲嗜性,也就 是说,一种病毒并不能对所有的组织进行感染,是 有选择的,比如,HIV只选择性的侵犯人淋巴细胞, 这是由受体和配体的特异性结合决定的。 2、侵入(penetration):吸附后进入细胞内,有 两种方式,一种为吞饮,病毒与细胞表面结合后凹 入细胞内,无包膜病毒多以此种方式进入细胞内, 另一种为融合,病毒包膜与细胞膜结合,两种膜融 合,将病毒的衣壳释放到细胞内。
植物病毒大多是单链
47
植物病毒没有专门的吸 附结构,通过昆虫口器、 摩擦伤口、嫁接和人为 伤口进入寄主细胞。植 物病毒在入住宿主细胞 后脱去蛋白质外壳。
微生物习题 第四章病毒
1、 图示病毒粒子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名称。
2、 病毒粒子有哪几种对称方式?并举例。
3、 病毒的核酸有哪几类?
4、 什么是病毒的包涵体、空斑、噬菌斑?
5、 什么是一步生长曲线?该曲线是如何作出来的?它可分几个时期各期的特点如何?
6、 简述病毒的增殖过程?
7、 什么是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溶源菌?
8、 什么是病毒、亚病毒?并简述其存在的普遍性?
9、介绍用双层平板法测定噬菌体效价的方法及其优点
10、简述病毒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填空题
1、 病毒的结构由____ 、____组成,其中前者又由____ 、____两种化学组分构成。
2、——是一种地相对分子量的RNA,最初发现可引起马铃薯纺捶型块茎病。
3、——是一些依赖辅助病毒进行复制的小分子单链 RNA .
4、噬菌体基因组长期存在于宿主细胞中,没有成熟噬菌体产生,这种现象称作——,能导致该现象发生的噬菌体叫做——
5、噬菌体对宿主的感染一般经过——,——,——,——和——五个阶段。
6、病毒的吸附过程需要——和——的特异性识别和结合。
7、病毒特异性的繁殖曲线叫做——,主要由——,——和——三个阶段组成。
8、具有完整病毒结构的病毒粒子中蛋白主要有——,——和——。
9、常见的衣壳的对称结构有——,——和——
判断题
1、 病毒对一般的抗生素不敏感,而对干扰素敏感()
2、 病毒的大小测量单位是纳米()
3、 病毒的基本结构是核衣壳()
4、 病毒几乎可以感染所有的细胞生物,()
5、 病毒分类系统不采用目、科、属、种的分类等级()
微生物第4-6章作业
第四章病毒1病毒具有哪些特点?病毒壳体有哪几种对称类型?答:病毒的特点:1、形体极其微小,电镜下可见,通过细菌滤器。
2、非细胞结构,蛋白质包裹着的核酸(DNA或RNA)。
3、缺乏完整的酶系统和代谢能力系统,专性活细胞内寄生。
4、具有感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进入宿主的能力。
5、在细胞外以大分子状态存在,不显示生命现象。
6、对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三类典型形态的病毒:廿面体对称(球状)螺旋对称(杆状)复合对称(蝌蚪状)2什么是病毒的一步生长曲线?包括几个期?各有何特点?答:一步生长曲线: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增殖规律的实验曲线称作一步生长曲线或一级生长曲线.包括:1 .调整期:细菌代谢活跃,大量合成细胞分裂所需的酶类、ATP以及其他细胞成分2 。
对数期:细菌代谢旺盛,个体的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稳定3 。
稳定期:有害代谢产物积累,新增细胞数目与死亡细胞数目达到动态平衡,次级代谢产物大量积累,形成芽孢4 .衰亡期:细菌数目急剧下降,出现畸形细菌3以噬菌体为例,说明病毒的增殖过程.答:烈性噬菌体的繁殖吸附——侵入—-生物合成——装配——释放。
温和噬菌体侵染宿主菌后,将其DNA整合到宿主菌的基因组上,成为原噬菌体,长期随宿主DNA的复制而同步复制,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
4比较烈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的不同。
答:噬菌体的生活史分成两种途径—裂解途径和溶原途径。
仅能裂解生长的噬菌体叫烈性噬菌体。
溶原反应只存在在双链DNA噬菌体中,这类噬菌体称为温和性噬菌体,它们感染细胞质,并不复制。
染色体整合到宿主的染色体中,此时的噬菌体称为原噬菌体.带有原噬菌体的细菌称为溶原性细菌,当它可导致敏感性细菌裂解,故称“溶原”.5溶源性细菌有哪些特点?病毒鉴定的方法有哪些?答:自发裂解,诱发裂解,免疫性,重复性,溶源转变。
鉴定方法:噬菌斑(细菌)蚀斑和感染病灶(动物病毒)坏死斑(植物病毒)6名词:烈性噬菌体:在宿主菌细胞内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的菌体。
兽医微生物学-双股RNA病毒
① ARV具有典型的呼肠孤病毒形态 ②无血凝性 ③对热稳定:卵黄中的病毒能耐56℃ 24h或 60℃8~10h。 ④能在鸡胚的卵黄囊、绒尿膜增殖, 也能在原 代鸡肝、肺、肾和睾丸等细胞培养物上生长。
3、致病性:主要发生于肉用仔鸡,以关 节炎和腱滑膜炎为特征,偶
主要引起 可致腱断裂。
9、防控 ①肠道局部免疫比全身免疫更有保护作用。
初乳抗体至关重要
②灭活疫苗接种母畜可使新生畜从初乳 及乳液获得有效的被动免疫保护
③患病的牛犊应停止吸奶30h,改喂含抗 生素及糖的电解质
(二)禽正呼肠孤病毒(Avian orthoreoviruses, ARV)
1、分类地位: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
第四章 双股RNA病毒 双股RNA病毒是指: ✓核酸为线状双股RNA、分节段的病毒。 ✓多无囊膜。 主要包括病毒:
第一节 呼肠孤病毒科 第二节 双RNA病毒科
双股RNA病毒部分特性
核酸 节段 RNA总 直径 衣壳 对称
分子量 (mm)
型
呼肠弧 双股 10~12 (10~12)80
病毒科 RNA
×104
4、具有血凝性:
可凝集人O型、豚鼠、绵羊、马等红细胞。
5、抵抗力较强:
耐乙醚和弱酸,在-20℃可以长期保存, 56℃ 1小时可被灭活。
6、可在猴肾原代细胞中传代和繁殖。
或一般选用MA-104细胞(恒河猴肾细 胞系)分离培养
7、致病性:
普通轮状病毒主要侵犯幼畜,引起病毒性胃肠炎 ✓粪-口是传播途径,经粪污染的饲料、水 或奶也可传染
禽病毒性关节炎综合症 或暂时性消化系统紊乱。
(三)蓝舌病毒(Blue tongue viruses, BTV)
微生物学4-1 病毒和亚病毒-形态和结构
病毒学(virulogy)
研究病毒(virus)的本质及其与宿主的相互作 用的科学,是微生物学的重要分支学科。
极大地丰富了现代生物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分子遗传学)的理论与技术; 有效地控制和消灭人及有益生物的病毒病害; 利用病毒对有害生物、特别是害虫进行生物防治; 发展以基因工程为中心的生物高新技术产业;
还保存着一张1619年荷兰画家的一幅得病的
郁金香静物画。
一枚得病的郁金香球茎可
换来一头牛、一头猪或羊,甚
至成吨的谷物或上千磅的奶酪 。
1886年,A. Mayer 发现具有传染性的
烟草花叶病
1892年,D. Ivanovsky烟草花叶病病原体能通过细菌滤器: 一种能通过细菌滤器的”细菌毒素”或极小的细菌
有12个角、20个面、30条棱。
衣壳由252个衣壳粒组成,包括
核心是由36500bp(碱基对)的
线状双链DNA(dsDNA)构成。
六邻体(hexon)的衣壳粒240个(均匀 分布在20个面上); 五邻体(penton)的衣壳粒12个(分布 在12个顶角上);每个五邻体上突出一 根末端带有顶球的蛋白纤维,称为刺突 (spike)。
第 四 章 病
3. 复合对称的代表——T偶数噬菌体
E.coli 的T偶数(even type)噬菌体共有
3种,即T2、T4和T6。它们是病毒学和分子遗传
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极好材料。
毒
T4噬菌体由椭圆形的二十面体头部、
颈部和螺旋对称的尾部三个部分构
成,是病毒中复合对称的代表。 头部内的核心是dsDNA 头部与尾部相连处有一构造简单的 颈部,由颈环和颈须构成。 尾部由尾鞘、尾管、基板、刺突和 尾丝五部分组成。
T4通过尾丝吸附于宿主E.coli 表面。吸附后,由于基板受到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病毒 P70-92第一节概述一、病毒的发现和研究历史二、病毒的定义与特点1、定义病毒是一类结构极其简单、能够自我复制并具有侵染性的独特非细胞生物体;是既具有化学大分子属性,又具有生物体基本特征,既具有细胞外的感染性颗粒形式,又具有细胞内的繁殖性基因形式的独特生物类群。
病毒分两个阶段(以两种形式)存在:胞外阶段:“毒粒”形式存在,可抵抗几乎所有酶的侵袭,但不能独立于活细胞增殖;胞内阶段:主要以正在复制的核酸形式存在,诱导宿主细胞合成病毒组分;真病毒:至少含核酸和蛋白质二种组分(主要介绍)类病毒:只含具侵染性的RNA组分亚病毒拟病毒:只含不具侵染性的RNA组分朊病毒:只含蛋白质组分2、特性(与细胞型微生物的区别)P711)个体微小,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2)不具有细胞结构,其主要成分为核酸和蛋白质,故称为“分子生物”3)一种病毒只含有DNA或RNA一种类型的核酸;4)绝对的细胞内寄生,在细胞外不能增殖:既无产能酶系,也无蛋白质和核酸合成酶系,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的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5)没有个体生长,不能像原核和真核生物一样进行细胞分裂,以核酸复制和蛋白质合成、然后装配的实现其大量繁殖;6)在离体条件下,以无生命的生物大分子状态存在,并保持其侵染性;7)对大多数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三、病毒的分类分类依据:核酸的特征、壳体的对称形式、有无包膜、宿主的种类、引起的疾病种类、复制和释放方式等。
根据宿主种类噬菌体(phage)真菌病毒(mygoviruses)或真菌噬菌体(mycophage)植物病毒(plant viruses)动物病毒(animal viruses)四、病毒的培养和纯化1、病毒的培养(1)标本的采集和处理(含足够量的活病毒,加入抗生素或离心、过滤除菌,研磨或超声波处理破碎细胞,标本经处理后立即接种或置-20℃以下或干冰保存)。
(2)标本的接种与感染表现实验宿主(动物、植物、细菌)、鸡胚或细胞培养A. 噬菌体的培养噬菌体细菌培养物培养液细菌培养液变清亮营养琼脂平板中的细菌培养物噬菌斑(plague)噬菌斑(plague)定义:将少量噬菌体与大量宿主细胞混合后,在合适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后,在平板表面布满宿主细胞的菌苔上,出现一个个肉眼可见的透明小圆斑。
(“负菌落”)双层平板法:可对样品中含有侵染性噬菌体粒子的数量(效价)估算下层固体培养基(2%琼脂)上层培养基(1%琼脂,45℃)+敏感菌(浓度高,对数期)+噬菌体样品保温培养约10h,对平板上噬菌斑进行计数。
B. 动物病毒的培养实验动物动物病毒鸡胚各种动物细胞培养致细胞病变效应(显微表现的改变)蚀斑或空斑(培养的细胞单层上形成)病毒包涵体(inclusion body):定义:在某些感染病毒的宿主细胞质或细胞核内,出现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大小、形状和数量不等的小体。
a病毒感染细胞内出现的特异性染色区域。
不同病毒所形成的包涵体在细胞质和细胞核内的定位不同;其染色性质也不同,即有的嗜酸性染料,有的嗜碱性染料;b大小、形态和数量亦有区别,所以包涵体在病毒的实验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包涵体是病毒粒子的聚集体、病毒结构蛋白与感染有关蛋白质等病毒组分的聚集体。
多角体:昆虫细胞内形成的多角形包涵体,可作为病毒杀虫剂。
核型多角体病毒(NPV):棉铃虫、粘虫桑毛虫昆虫质型多角体病毒(CPV)C. 植物病毒的培养局部坏死斑或称枯斑2、病毒纯化标准:保持感染性理化性质均一方法:蛋白质提纯方法(盐析、等电点沉淀、有机溶剂沉淀、凝胶层析、离子交换等)差速离心,密度梯度离心第二节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化学组成毒粒(virion):又称“病毒粒子”(virus particle),指结构完整的、有感染性的单个病毒。
一、病毒的形态结构1、毒粒的形状和大小大小:nm,电镜下观察形状:球形或拟球形(大多数动物病毒);杆状(植物病毒和昆虫病毒);复杂形状:蝌蚪状(大肠杆菌T偶数噬菌体)弹状(狂犬病毒)、砖块状(痘病毒)、丝状(大肠杆菌f1、fd、M13噬菌体)等2. 病毒的结构和衣壳(capsid)的对称性(1)病毒毒粒的结构基本构造:核衣壳(nucleocapsid)核心(core):DNA或RNA衣壳(capsid):蛋白质非基本构造:包膜(envelope):脂蛋白或类脂糖蛋白刺突裸露毒粒(naked virion):仅由核衣壳构成有包膜的病毒(2)衣壳(capsid)的结构大量壳体蛋白质亚基通过次级键、按对称形式、有规律地排列而成。
螺旋对称衣壳)代表:TMV衣壳结构二十面体对称衣壳代表:腺病毒复合对称衣壳头部:二十面体对称代表:大肠杆菌T偶数噬菌体尾部:螺旋对称二、病毒(毒粒)的化学组成核酸基本组成蛋白质脂类糖类1、病毒的核酸一种病毒的毒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是RNA;病毒核酸类型多样。
ss DNA四种基本类型 ds DNAss RNAds RNA正链RNA(plus strand RNA):若病毒的ssRNA可以作为mRNA直接翻译,则规定为+RNA;负链RNA(minus strand RNA):若病毒的ssRNA序列与其mRNA互补,则规定为-RNA。
小DNA病毒的基因组为单链DNA,如φX174,M13;大多数DNA病毒的基因组为双链DNA。
大多数RNA病毒基因组为单链RNA,少数病毒为双链RNA基因组,它们均为分段基因组。
2、病毒的蛋白质非结构蛋白(病毒基因组编码,在病毒复制中产生并具有一定功能,但并不结合于毒粒中)结构蛋白(构成一个形态成熟的有感染性的病毒粒所必需的蛋白质)衣壳蛋白包膜蛋白存在于病毒中的酶类(T4噬菌体的溶菌酶,逆转录酶流感病毒刺突中的唾液酸苷酶)第三节病毒的增殖(主要介绍T4噬菌体)潜伏期:不同病毒的潜伏期长短不同,噬菌体以分钟计;动物病毒和植物病毒以小时或天计。
裂解量:噬菌体的裂解量一般为几十到上百个;植物病毒和动物病毒可达数百至上万个。
一部生长曲线:以适量的病毒接种于标准培养的高浓度的敏感细胞,待病毒吸附后,离心除去未吸附的病毒,或以抗病毒抗血清处理病毒—细胞培养物以建立同步感染,然后继续培养并定时取样测定培养物中的病毒效价,并以感染时间为横坐标,病毒的感染效价为纵坐标,绘制出病毒特征性的繁殖曲线,即一步生长曲线。
一、一步生长曲线(one step growth curve)研究病毒复制的经典实验1、实验方法①将噬菌体和敏感细胞以1:10混合;②数分钟后,高倍稀释病毒-细胞培养物,或加入一定量的该噬菌体的抗血清(以除去未吸附的噬菌体,以建立同步感染);③保温培养,定时取样测定培养物中的噬菌体效价;④以感染时间为横坐标,噬菌体的感染效价为纵坐标,绘制出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曲线;2、烈性噬菌体在宿主细胞中复制的不同阶段:①潜伏期(latent period):该阶段无病毒粒子释放隐蔽期:无成熟的噬菌体粒子胞内积累期②裂解期(rise period):宿主细胞迅速裂解,并大量释放侵染性病毒。
③平稳期(plateau period):指受染细胞已全部裂解,此时不再有病毒粒子释放。
3、二个特征性数据:①潜伏期②裂解量:每个受染细胞所产生的子代病毒颗粒的平均数目。
裂解量=全部释放的子代病毒数目÷被感染的敏感细胞数目(其值等于稳定期病毒效价与潜伏期病毒效价之比)二、病毒的复制周期(replicative circle)T4噬菌体,5个阶段:1、吸附病毒吸附蛋白(viral attachment potein,VAP),亦称“反受体”:能特异性地识别细胞受体并与之结合的病毒表面的结构蛋白。
细胞受体:能被病毒吸附蛋白特异性地吸附并与之结合,介导病毒侵入的宿主细胞表面的成分。
其大多数是蛋白质。
2、侵入与脱壳区别:内裂解:宿主细胞内大量噬菌体分泌酶引起的细胞裂解,释放大量噬菌体。
自外裂解(lysis from without):如果大量噬菌体在短时间内吸附于同一细胞上,使细胞壁产生许多小孔而引起细胞裂解。
3、病毒大分子的合成病毒复制的时序性主要表现为基因组转录的时间组织。
4、装配(4个独立的亚装配途径)5、释放T4:裂解细胞方式;丝杆噬菌体(如M13或fd):以分泌方式第四节噬菌体 P77一、烈性噬菌体(virulent phage)定义:感染宿主细胞后能在细胞内正常复制并引起宿主细胞迅速裂解的噬菌体。
二、温和噬菌体(temperate phage)1、定义:感染宿主细胞后,噬菌体基因组长期存在于宿主细胞内(整合于宿主的基因组上或以质粒形成独立存在),并随宿主基因组的复制而同步复制,没有成熟噬菌体产生,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
这种噬菌体与宿主之间的关系称为溶源性(lysogeny)。
凡能引起溶源性的噬菌体称为温和噬菌体,其宿主称为溶源菌。
2、温和噬菌体的存在形式有3种:游离态:指成熟后被释放并有侵染性的游离噬菌体粒子整合态:已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上的噬菌体核酸,称为前噬菌体(prophage )。
营养态:指前噬菌体经外界理化因子诱导后,脱离宿主核基因组而处于积极复制、合成和装配的状态3、λ噬菌体:了解最充分的一种温和噬菌体大肠杆菌K12为宿主;头部为二十面体,非收缩性长尾;线状dsDNA,具有12个碱基的粘性末端,进入宿主细胞后形成环状。
噬菌体是进入裂解循环还是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形成溶源态,主要取决于CI 蛋白与Cro蛋白的合成及它们的调控作用。
三、溶源菌(lysogen或 lysogenic bacteria)表示:E. coli K12(λ) P821、定义:含有温和噬菌体的宿主细胞,称为溶源菌。
(或:在核基因组上整合有前噬菌体并能正常生长繁殖而不被裂解的宿主细胞。
)2、溶源性感染对细胞的影响:(1)免疫性(原噬菌体的同源噬菌体)(2)溶源转变(lysogenic conversion):原噬菌体引起的溶源菌除免疫性以外的其他表形改变,包括细胞表面性质的改变和致病性转变。
第六节亚病毒一、类病毒(viroids)P891、定义:低相对分子质量的侵染性RNA、没有蛋白质外壳,亦不具编码的功能,在感染的细胞内利用宿主酶独立复制。
2、致病性: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3、与其它病毒不同点:1)没有衣壳;2)闭合ssRNA (250-370bp);3)碱基配对的杆状区与未配对的环状区相间排列(棒状闭合环状分子)4)不作mRNA指导蛋白质合成;能在宿主细胞内自我复制。
二、拟病毒(virusoids)P901、定义:一类包裹在真病毒粒子中的有缺陷的类病毒(基因组缺陷,必须依赖辅助病毒才能复制,但辅助病毒的复制不需其参与,与辅助病毒基因组无明显的同源性)卫星RNA:必须依赖辅助病毒进行复制的小分子ssRNA片段,它们被包装在辅助病毒的壳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