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韵词音第四集千古明月中的古诗词注释
丹韵词音1中的诗词注释+白话译文
![丹韵词音1中的诗词注释+白话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7d30bd13fc4ffe473368ab62.png)
第一讲诗意春风《无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词语注释1.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作诗的标题。
2.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会结束。
3.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4.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5.应觉:是设想之词。
月光寒:指夜渐深。
6.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
7.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8. 东风:春风。
9. 残:凋零。
10.泪:指蜡泪,隐喻相思泪水11.镜:照镜,用作动词12.但:只全文翻译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妻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袭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有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全文翻译春花秋月,年年开花,岁岁月圆,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完了呢?以往的一切都没有了,都消逝了,都化为虚幻了。
归宋后又过了一年,夜阑人静,幽囚在小楼中的人,倚栏远望,对着那一片沉浸在银光中的大地,多少故国之思,凄楚之情,涌上了心头,不忍回首,也不堪回首。
他遥望南国感叹,“雕栏”“玉砌”也许还在吧;只是当年曾在栏边砌下流连欢乐的有情之人,已不复当年的神韵风采了。
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悲愁么。
愁思如春水的汪洋恣肆,奔放倾斜;又如同春水之不舍长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古诗词鉴赏—千古明月》第三集“孤光自照”——月亮的人格意境
![《古诗词鉴赏—千古明月》第三集“孤光自照”——月亮的人格意境](https://img.taocdn.com/s3/m/c2723374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d4.png)
《古诗词鉴赏—千古明月》第三集“孤光自照”——月亮的人格意境千古明月,从李太白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到苏东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国古代文人有过多少关于明月的追问和思考。
著名文化学者于丹教授讲授的《古诗词鉴赏—千古明月》,就是以月亮为线索,通过对古代文人的明月诗词的赏析,通过对月亮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以及在诗词歌赋中,诗人所赋予月亮的种种寄托及其现实涵义,分别从哲学意味、审美意象、人格意境三个层次,为我们讲解古代诗词作者对月亮的不同理解与感悟。
静心品味,是一种高雅的文化艺术欣赏。
【附文字稿】中国人在哲学层面上对月亮的审视,在审美意境上对月亮的感悟,其实,有时候月亮不一定是在万古山河之中见证永恒,在一个人的生命中,它也可以去完成忠诚的陪伴。
中国的诗人们追求一种境界,就是月光与人格的相映,这是一种人格的意境。
这种映照文人的高标独立的情怀,代表作就是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此情此景,我们将心比心想一想,换了我们何等悲伤,一个人多么孤单啊。
张孝祥何以不怕呢?因为他有了陪伴,“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你看看他的这份从容,甚至掩映一份孤单的骄傲,他可以说这样的一个时刻,有皎洁的月光分给我一轮清辉,有耿耿的银河照耀着我的影子,我的表里都是澄澈的。
月光是由表及里入心入怀,我跟明月之间的这份默契流连,那种美好曼妙,遗憾呐,我都不能跟你说明白,只能悠然心会而已。
为什么他从容中有骄傲呢?因为他真的沉醉其中。
一个人心中有万古明月的时候,他是不会孤单的,因为明月已经跟他的人格水乳交融。
其实张孝祥在那一段时间里,日子过的真是不顺,他一直处在颠沛流离中。
“应念岭表经年”,表里,表里,岭表就是岭外。
在流放之地,颠沛流离,过的什么日子啊,“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你们是否想过有这样一种雄阔的人格吗?即使没有任何人的肯定,没有世道上的荣华,一轮明月足矣!你孤单的光芒变成了人格的投射,可以照耀着自己,“肝胆皆冰雪”。
于丹讲座
![于丹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e808209fcc22bcd126ff0cf7.png)
中 国 诗歌 与 月
在中国诗歌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意象是哪一种? 擅长精确分析的外国学者,替我们的诗歌作 过一些初步的数理统计,据对《唐诗三百首》中 各种自然物象的统计,发现月出现96次,远超过天 (76次)、日(72次)、草(42次)、木(51次)等出现 的次数。(瓦特逊《中国抒情诗歌》)。“月亮” 这一独特意象,在传统诗歌里,总是放射着思念 的光芒,以“月”寄“思”的作品层出不穷。 诗人中写月最多的当属李白,他经常把斗争的 理想与友人的别情、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在现实 中因政治理想不能实现而产生的苦闷心情等寄托 给明月,所以,后人有李白酒醉入水捉月而死的 传说。
丹韵词音 ——于丹
第二集 千古明月
主要内容:节目中于丹老师通 过对古代圣贤们的明月诗词的赏析 来为大家详细讲解月亮的周期性变 化规律以及诗词歌赋中诗人所赋予 月亮的种种寄托和其现实涵义。
第三集
暖照夕阳
主要内容:本期主题为暖照夕 阳,一天之中最意味深长的时候莫 过于夕阳西下,这个时候是一种思 归的时刻,在本集中于丹老师为大 家观众讲解并欣赏中国的诗歌中对 于夕阳西下的时刻的描述。
丹韵词音之千古名月
![丹韵词音之千古名月](https://img.taocdn.com/s3/m/7712190579563c1ec5da71bc.png)
丹韵词音(四、千古明月)(四)千古明月如果让我们只想一个最典型的中国诗坛上的意象,我们一定会想起头顶上的那一轮明月。
想想看,我们背的古圣先贤那些诗,从李太白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只”顿下这个酒杯,到苏东坡接起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个中间有过多少追问?我们都知道“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在这样的追问中,我们的心在明月的照耀下,不停地在探寻着。
有迷茫、有欢喜、有忧伤,一切都被明月照亮。
李白在月下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所以他的结论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只有在这一轮中国诗坛的明月前,人心中所有的珍惜都能够被明亮地照射出来。
我们每天都迎着旭日东升去上班去工作,你看见的这一轮太阳永远是热烈的、是圆满的,它永远给你光、给你一些能量。
可月亮呢?月亮永远给你一些周期性变化,它永远是望朔之间阴晴圆缺变化无定,它给我们的是一种时光悲欢离合里人的平常心。
人向太阳学习了进取,所以在这个世界上可以有发奋、有超越;人向明月学会了平常,这样一种平淡的心情,可以去看轻很多是非坎坷,达到自己生命一种真正的逍遥。
明月的这种和谐、宁静、婉约、朦胧、淡泊,所有的这些特质不仅仅是审美的,更重要的,他是你一个心灵的映像。
这就是中国人为什么爱写明月诗。
有一位诗僧说得好“月华澄有象,诗思在无形”。
其实,人的诗往往写出来的时候,需要找到一个寄托,正因为月华有象,所以他就在这个上面寄托了他所有的向往。
人在小的时候看见明月都是会惊呼的,因为他不确定他看见的是什么。
李白说,“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这多像小孩子说的话——天上是个白玉的大盘子吗?哎呀,是不是王母娘娘照的镜子突然挂在天上了?所有的这些想象人长大以后还会给我们惊喜。
苏轼说他留宿在九仙山的时候,深夜里被老僧唤醒:“夜半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
高中语文柳永词两首必修四第四课
![高中语文柳永词两首必修四第四课](https://img.taocdn.com/s3/m/7314fbff6294dd88d0d26bde.png)
望海潮 (位置重要、历史悠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久、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美丽、雅致、繁华)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钱塘江雄伟壮丽)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人民富有)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湖山之美)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民众悠闲的生活)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长官休闲的生活)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歌颂地方官政绩)
雨 霖 铃
赏读《雨霖铃》
找出你喜欢的词句,有感情的读 出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钱塘的繁华,令词人流连忘返;
汴京的别离,使词人肝肠寸断。
景是情的载体,情是景的内涵。
朗读并思考讨论:
你认为这首词中的那些诗句可 能会勾起完颜亮的南下之志?
我认为_______(诗句)可能会勾起 完颜亮的南下之志,因为这句诗句描绘 了一幅___________的画面。
1、从地理位置上看
环境美丽、经 济繁荣、生活 安定的都市生 活图景
2、从历史传统上看
惊叹 3、从自然景观上看 赞美 艳羡
语文 必修四第二单元 宋词音韵 第四课 柳永词两首
阜康市第一中学
丁莉
婉约派:柳永、李清照
宋词按风格
豪放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 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 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 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 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 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 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丹韵词音
![丹韵词音](https://img.taocdn.com/s3/m/aa9492ddd15abe23482f4d1c.png)
《丹韵词音》是著名文化学者于丹在2012年新年期间推出的诗词讲座,每集的内容含量极高,平均每集都会品23首唐诗宋词元曲,涉及李煜、李清照、柳永、汤显祖等文学大家。
自除夕起,于丹在央视三套讲的《丹韵词音》引起强烈反响。
为了该讲座,于丹应该是作了充分的准备。
也因此,《丹韵词音》每集的内容含量极高,平均每集都会品23首唐诗宋词元曲,涉及李煜、李清照、柳永、汤显祖等文学大家。
因为其中的诗词与中小学课本里的内容重合,有助于考试,甚至有老师把看于丹《丹韵词音》作为学生的寒假作业,要求写观后感。
所以这几日,网上有关《丹韵词音》中所涉诗词优劣的讨论,针对于丹讲座风格的争论,以及学生的叫好和叫苦,都此起彼伏,很是热闹,也成为春节里的一道文化风景。
诗意流连是一件生命层面的事情在春节这8天里,于丹选择用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唤醒我们对于意象的记忆,从千古明月、日暮晚钟到春怀秋思、诗酒流连,以古诗词中常见的诗歌意象为线索,阐述古典诗歌细腻的音律和辞赋鉴赏。
于丹说:“越是在一个建功立业的时代变迁的大维度里,越是需要一个人发奋图强,也越是需要在内心扬起一种悠然的心灵力量。
我们很多功业都属于生活层面,而不属于生命层面,诗意流连则恰好是一件生命层面的事情。
”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典型、普及度也最高的文学类型,重温古典诗词,能够与我们当下的精神情怀相对应,用古诗词中的人生大境界和哲理感悟,抚慰当下人忙碌而浮躁的心灵,从而获得发自内心的幸福感,从容面对工作、学习和生活,成就自在大人生——这也正是于丹一直追求的人生境界。
“2012,我的人生修炼,也将在重温古典诗词的过程中起步。
”于丹对记者说。
让每一次心灵的跳动都血脉贲张被经济链条全身束缚的这个时代,赏诗词、奏歌赋的盛世情怀离我们似乎日趋遥远,国人所共有的文化基因正逐渐退化,乃至无人问津。
于丹认为,诗词修养对于个人而言,不是拿来混饭吃的文凭,不是点缀门面的装饰,更不是风花雪月、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是一种救赎生命本质的信仰。
关于明月的诗句
![关于明月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9df37f27360cba1aa911da71.png)
关于明月的诗句篇一:有关明月的诗词有关明月的诗词《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竞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采桑子》纳兰性德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
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
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有关明月的诗词句1.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曹操《短歌行》2. 月明星稀,乌雀南飞——曹操《短歌行》3.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4.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5.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梦游天姥吟留别》6.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7.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8.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白居易〈琵琶行〉9.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白居易〈琵琶行〉10.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1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冥》12.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1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14.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15.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16. 今宵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17.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18.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19.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古月今读】古诗词鉴赏之千古明月(二)(上)
![【古月今读】古诗词鉴赏之千古明月(二)(上)](https://img.taocdn.com/s3/m/c41ee055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d5.png)
【古月今读】古诗词鉴赏之千古明月(二)(上)“月光皎兮”——月亮的审美意象(上)我们站在哲学本体的意味上来看千古明月,那么月亮也是一种审美。
“月出皎兮,佼人撩兮”从《诗经》的时候开始,月亮就带着它自己的审美来到我们的身边。
月亮首先见证了古今的永恒。
大家都会记得张若虚在明月清辉中那样一种惆怅的发问,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把这一种发问称为“少年轻愁般甜蜜的窥探”,对于光阴流走那样一种感伤,但同时有一种感悟。
你们今天看明月的时候会想这些问题吗?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我们今天还有谁去追问,人与明月,电光石火,目光相触的那个瞬间,开始于什么样的年代呢?谁是第一个见证明月的人呢?而明月照澈的人间悲欢,又是那一个故事呢?为什么长江水滔滔不息,但是人与明月之间的秘密永远都无法解读呢?你想想《春江花月夜》里面,无所不在的那一点月光啊,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何处春江无月明?这就是心似千江水,明月在心照出来我们那样一种伤感的美丽。
所以月亮首先是见证古今的。
我们大家都会记得,李白在月亮下,也曾经问过人与明月的这种关联。
李白《把酒问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惟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尊里。
”你想想今人古人之间的关联,谁都见过这一轮月。
虽然今天的人没有见着古时的月,但是今天的月照亮过古人呐。
今天的人古时的人,都像东逝流水一样走远了,可是月光在金樽也在,只要我们这此刻,把握住人与明月的关联,月光常照金樽里,人与明月就在这一瞬间,得到了一种永衡的交汇。
所以这首诗你说它悲伤吗,的确悲伤,因为今人古人若流水,一切都会远离。
但是你说这首诗它积极吗?它又真是乐观积极的,因为它找到了人流住明月的那个密码,就是把明月映在酒中,映在自己的心里。
所以李白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能够把古今风月都留在他的生命里。
丹韵词音第四集背诵片段
![丹韵词音第四集背诵片段](https://img.taocdn.com/s3/m/c5684742767f5acfa1c7cd8e.png)
丹韵词音第四集背诵片段1.在这样的追问中,我们的心在明月的照耀下,不停地在探寻着。
有迷茫、有欢喜、有忧伤,一切都被明月照亮。
2.只有在这一轮中国诗坛的明月前,人心中所有的珍惜都能够被明亮地照射出来。
3.月亮永远给你一些周期性变化,它永远是望朔之间阴晴圆缺变化无定,它给我们的是一种时光悲欢离合里人的平常心。
人向太阳学习了进取,所以在这个世界上可以有发奋、有超越;人向明月学会了平常,这样一种平淡的心情,可以去看轻很多是非坎坷,达到自己生命一种真正的逍遥。
4.明月的这种和谐、宁静、婉约、朦胧、淡泊,所有的这些特质不仅仅是审美的,更重要的,他是你一个心灵的映像。
5.一个人要用多少时光去等到了长河中渐渐星沉月落?6.人间逝水流光,当一件一件事情走远,换来满鬓白发的时候,还有没有故人心似中秋月?还有没有月光如水,肯为自己照耀自己的苍苍白发和自己满满的心事呢?7.也许人在得意的时候更多的会去看太阳,而在失意的时候才知道明月入心。
8.这是以一种忐忑的心,从暮云沉沉的时候就在盼着,盼啊盼啊,云彩渐渐地收歇下去,清寒之光流溢出来,终于银汉无声,皎皎的月轮升起。
面对着这样的美景,他的心居然有那样一丝隐隐的疼痛。
因为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不知又在何处,又在何人身边。
再见明月的时候,今生的今夜已经永远地流过去了。
所以明月照出了一些欢喜,它也照出人生的这种困顿与珍惜。
9.所有的这些牵挂,所有的这些怀念,都是在一个时刻,那就是千古的中秋。
10.它如此圆满、如此皎洁,美得触目惊心、美得让你不忍错过,而又黯然心伤。
有一种美,唯其短暂,如同彩云易散,琉璃易碎,所以在它到来那一时刻,你才格外的看重。
11.转瞬即逝,圆满让人怀念,但是有的时候,那种盈亏之间的变化也让人咏叹。
12.这种恨君不似江楼月,恨君却似江楼月,为什么能有这样的情怀,就是因为一轮江头明月,它的流转之间,包含了我们所有的心事。
13.那些让我们自己真正成为自己的梦想、心愿、遗憾、怅惘,它们还在吗?14.如果我们的心愿意跟着明月一起走,盈亏之间你的心都在的话,明月就可以见证古今,明月就可以见证我们的魂魄。
[分享]丹韵词音《千古明月》于丹
![[分享]丹韵词音《千古明月》于丹](https://img.taocdn.com/s3/m/c7d8d3cb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6a.png)
[分享]丹韵词音《千古明月》于丹《春江花月夜》里,写到了那样的相思明月夜,“谁家今夜扁舟子休息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想一想这样的一个满月之夜,到处都有人在客途之上的扁舟客自,但是也一定会有某一处相思明月楼在为他默默等待,但是这样远远的时刻,月光不是喜人的,反而是恼人的,想想那个闺中默默等待的人怎么样去面对这个明月呢?它照的是离人妆镜台啊,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她的的爱人不在身边,她的妆镜台必然是冷落的,所以明月映照在上面,明月恼人,那烦恼一起呢,她就想要把明月给遮住,先把窗帘转下来了,看一看管用吗?“玉户帘中卷不去”不管用,那好,月光不走我走,自己拿上那个捣衣砧去水边,结果一捣,衣砧上,看看月光又扑洒过来了,用手很恼怒地拂掉,但是它又铺满了,叫做“捣衣砧上拂还来”既然月光怎么都挥洒不去,那不如跟它商量商量,让它替自己托付一点心事吧,“此时想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既然月色恼人不去,那就问一问它,你愿意让我的心托付在月光上,流照在他的身上吗?这个地方离得远,远到了“鸿雁长飞光不度”,鸿雁传书送不到了,那么水中,在鱼跃起花纹的时候,好像写满了我的心事。
想一想这样的别情是哀怨的,但是这样的别情又如此美丽,其实我们生命中有很多美丽的忧伤是可堪玩味的,人既然这一生,总要经历很多的伤痛,那么不如让伤痛上也有自己心情的一番美丽。
明月是这样心情最好的装点,当分离在物理时空上,变成不可改变的事实时候,明月也许在心理的时空上,完成了一种交流和寄托。
谁说明月不能对人生做出补偿呢?还是那句话,你信任它,它就接受你的托付,所以李太白说得好,“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在他的心里明月从未远离,所以他在送王昌龄走的时候,就真诚地跟他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我知道你去的地方远,但是没关系,我的心在月色上,它会跟着你走的,这样说起来,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明月,我们一生看见的是天空上同一轮月吗?其实月光的温度、月亮的形状、月色的温暖或者月下的寒冷,对每个人来讲都不一样,《古诗十九首》上就曾经说“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他说明月扰人照在了我的床上,所以我的心中烦恼,全都被它勾连起来了,明月皎皎,这是我看见的烦恼心事的起源。
古诗词鉴赏千古名月文字稿于丹
![古诗词鉴赏千古名月文字稿于丹](https://img.taocdn.com/s3/m/5569c04bff00bed5b8f31d06.png)
古诗词鉴赏千古名月文字稿于丹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讲中国诗词的意象,这个意象我相信大家从小都认识,小的时候你都相信有很多很多的童话,长大以后越来越忙了,反而想不起来了。
大家还记得吗?从2008年开始,我们的传统节日开始放假了,中秋节现在已经有假期了,遗憾的是我们今天的日子里,月饼越来越多了,可是看月亮的时间却越来越少了,所以我们今天就来讲这个意象——千古明月。
我先来问问大家,想起月亮,你们直觉的从小到大,从经历到听说的,还能想起什么来?大家都说想起月亮,就想起了神话,想起了祝福,想起了故乡,想起了童年,所有这些都跟明月相关。
我们平时容易忽略掉的一些东西,真正静心去想的时候,会完成一些内心的唤醒。
其实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学习,很多不是一个外在知识的灌输,而是在宁静之下真诚地从内心唤醒了关于生命的记忆。
所谓文化,就是那些走过我们的生命,留下了这些痕迹的记忆。
千古明月到底留下了什么呢?刚才大家说到的苏东坡、李白的诗,这些都是从小的时候大家都读的诗句,很多话,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
其实,我们对于天上的明月,有过多少发问呢?李白曾经问过,“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天上有月亮这件事情到底有多少年了?从什么时候开始天空出现了一轮明月呢?我要停下酒杯问一问苍天。
跟他不同的是苏东坡举起了手中的酒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在这里,大家还应该有一个联想,就是“明月”跟酒有关,当你酣畅淋漓,飘然欲仙的时候,天上的一些童话,晶莹剔透的开始逼近你,你忽然想一想要问问天上的事情了。
千古明月,其实世界上各地的人都能够看得见。
天上只有一个月亮,但是人们心中有无数个月亮,每一轮月亮穿越了不同民族文化视野的时候,它留下的是一种特定的文化意蕴,每一个民族都有它的月亮神话,每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对月亮的解读。
作为中国人,我们心中的明月,到底可以从那些角度去解读呢?它在我们的生命中仅仅是一个点缀吗?仅仅是一些风花雪月的传说吗?还是说它有更深刻的一种意味呢?我们今天第一个问题就要讲一讲关于月亮的哲学层面。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_诗词名句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_诗词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cf7c0e1e5901020207409cfe.png)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出自唐代李白的《丁督护歌》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译文及注释】译文自云阳乘舟北上,两岸商贾云集。
江淮间的水牛喘息休息的时候,纤夫们却还在卖力干活。
他们卖力地拖船行进,真是十分辛苦。
气候如此炎热,渴极了也只能就河取水,可是河水太浑浊了不可以喝啊!但他们还是喝了,这浊如泥浆,半成都是土的水!他们拉纤的时候唱着《都护歌》,其声凄切哀怨,口唱心悲,泪下如雨。
船夫为官吏役使,得把这些难开采尽的石头运往上游。
可石芒砀是采之不尽、输之难竭的,纤夫之苦足以感伤千古!注释①云阳:秦以后为曲阿,天宝初改丹阳,属江南道润州,是长江下游商业繁荣区,有运河直达长江。
即今江苏丹阳。
②吴牛:指江淮间的水牛。
1 / 2③江浒:江边。
【赏析】李白漫游了祖国大地,写下了许多歌颂祖国河山的诗篇。
李白是一个很关心人民疾苦的人,在漫游中他同情人民疾苦,也同劳动人民交往,写下了少数反映劳动人民疾苦和表达对劳动人民深情厚意的衷心感激的诗歌。
这篇《丁督护歌》就是描写民夫拖船痛苦的诗作。
关于此诗的创作时间,黄锡珪《李白诗编年》认为是公元747年(天宝六载)李白游丹阳横山时所作,当时李白第二次漫游吴越,南下途中经云阳(今江苏丹阳)。
也有人认为,此诗作于公元公元738年(开元二十六年),当时润州(今江苏镇江)刺史齐澣在当地开凿新河,李白看到当时由云阳从水路运输石头的情形,因用当地古曲题目写下这首诗。
2 / 2。
丹韵词音·千古明月(第四集)
![丹韵词音·千古明月(第四集)](https://img.taocdn.com/s3/m/81b79b41767f5acfa1c7cdb4.png)
丹韵词音·千古明月(第四集)丹韵词音·千古明月(第四集)于丹如果让我们只想一个最典型的中国诗坛上的意象,我们一定会想起头顶上的那一轮明月。
想想看,我们背的古圣先贤那些诗,从李太白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只”顿下这个酒杯,到苏东坡接起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个中间有过多少追问?我们都知道“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在这样的追问中,我们的心在明月的照耀下,不停地在探寻着。
有迷茫、有欢喜、有忧伤,一切都被明月照亮。
李白在月下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所以他的结论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只有在这一轮中国诗坛的明月前,人心中所有的珍惜都能够被明亮地照射出来。
我们每天都迎着旭日东升去上班去工作,你看见的这一轮太阳永远是热烈的、是圆满的,它永远给你光、给你一些能量,可月亮呢?月亮永远给你一些周期性变化,它永远是望朔之间阴晴圆缺变化无定,它给我们的是一种时光悲欢离合里人的平常心,人向太阳学习了进取,所以在这个世界上可以有发奋、有超越;人向明月学会了平常,这样一种平淡的心情,可以去看轻很多是非坎坷,达到自己生命一种真正的逍遥。
明月的这种和谐、宁静、婉约、朦胧、淡泊,所有的这些特质不仅仅是审美的,更重要的,他是你一个心灵的映像。
这就是中国人为什么爱写明月诗。
有一位诗僧说得好“月华澄有象,诗思在无形”,人的诗往往写出来的时候,需要找到一个寄托,正因为月华有象,所以他就在这个上面寄托了他所有的向往。
人在小的时候看见明月都是会惊呼的,因为他不确定他看见的是什么。
李白说,“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这多像小孩子说的话——天上是个白玉的大盘子吗?哎呀,是不是王母娘娘照的镜子突然挂在天上了?所有的这些想象人长大以后还会给我们惊喜。
苏轼说他留宿在九仙山的时候,深夜里被老僧唤醒:“夜半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
诵君明月诗,逸气凌玉晨现代文解析
![诵君明月诗,逸气凌玉晨现代文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f12b30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5d.png)
诵君明月诗,逸气凌玉晨现代文解析
原文古诗:
酬程嘉定杨汉州见和其三
宋朝·洪咨夔
杨侯坐方丈,手转大法轮。
程侯客西堂,机锋圆而神。
两峰峙寒玉,出语惊天人。
如彼水中月,可望不可亲。
春从雁桥别,几见半破新。
魁磊孰与吐,欲就重华陈。
揽茝贯薜荔,初服修吾真。
木兰饮朝露,洗尽胸中尘。
诵君明月诗,逸气凌玉晨。
可能坐天禄,辛苦著剧秦。
诗词语句解析:杨侯坐方丈,手转大法轮。
程侯客西堂,机尖圆而神。
两峰对峙寒玉,出语惊天人。
就像水中月,可望而不可亲近。
春从雁桥区别,几乎一半被新发现。
魁垒和谁吐,想在重华陈。
揽苣穿薜荔。
初服修我真。
木兰喝早晨的露水,洗尽心中尘埃。
诵读君明月诗,逸气凌玉早晨。
可能因天禄,辛辛苦苦写剧秦。
千古明月 绝美诗唱 品《春江花月夜》之诗魂
![千古明月 绝美诗唱 品《春江花月夜》之诗魂](https://img.taocdn.com/s3/m/485338a2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f.png)
然而,在这短暂的人生中,诗人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深情的人生画卷。他赞 美自然的美景,感叹世间的无常,思考人生的意义。诗中的“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等句,无不表现 出诗人深切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春江花月夜》不仅情感深沉,哲理深刻,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诗人巧 妙地运用了对比、对仗、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诗歌语言既优美又富有节奏感。 诗中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等句,以生动的描绘和大胆的想 象,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诗的世界。
三、结论
唐代唱和诗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反映了诗人之间的友情 与竞赛,也展现了唐代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它具有主题集中、互动性强、语言优 美、意蕴深远等特点,在唐代的文学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唐代唱和诗 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唐代文人的思想情感、艺术追求以及时代背景等多个 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内容。
六、结论
总的来说,《春江花月夜》作为中国文学和艺术的瑰宝,其深远的影响和丰 富的内涵值得我们不断地去研究和欣赏。通过深入的研究和理解,我们可以更深 入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美丽和深度,也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文学的魅 力和内涵。
参考内容二
基本内容
唱和诗是唐代诗歌创作中一种独特的现象,它既反映了诗人之间的友情与竞 赛,也展现了唐代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本次演示将从唱和诗的概念、特点及其在 唐代的发展状况等方面,对唐代唱和诗进行深入的研究。
感谢观看
二、唐代唱和诗的发展状况
唐代是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唱和诗在这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唐代的皇 帝、文人、士大夫等各个阶层都对唱和诗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使得这种诗歌形式 在唐代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推广。
于丹-丹韵词音(1-8集全)文字讲稿
![于丹-丹韵词音(1-8集全)文字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1e2db976bcd126fff7050bf3.png)
丹韵词音(讲稿)于丹第一集诗韵春风今天我们在这儿说说中国的诗歌。
其实每一个中国人是在诗歌里,不知不觉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成长。
小的时候,我们谁没有跟着李白看过床前明月光?那个时候不知道什么叫做思乡,但是孩子的眼睛会像月光一样,清清亮亮的。
谁小的时候没跟着孟浩然背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也许,我们起起落落背诗的声音就像啼鸟一样。
谁长大以后恋爱中或失恋的时候,没有想起李商隐的那个比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和蜡炬成了我们心里两个可以寄托的意象。
谁在忙碌烦恼的时候不知道陶渊明呢?都在想着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吧!可以说,千古夕阳之下,陶渊明的心,温暖了后世每一丛带霜的菊花。
再长大,我们心事沉沉,有了更深沉的焦虑、更深沉的忧伤。
都知道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浩荡的悲伤跟我们自己的一己之悲比起来,是不是我们的心会稍稍放下一点呢?年华再老去,我们都会轻轻地叹一声气,想起蒋捷说“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里面没有撕心裂肺的悲号,但是那种淡淡面对逝水流光时候的窥探,不是一种深沉的人生吗?所有这一切,里面其实都有一个核心的传承,那就是意象。
不管明月、啼鸟、菊花、蜡烛、春蚕、江水还是樱桃、芭蕉,中国人在时光中的感悟,从来不是直接去说我或喜、我或悲、我或愁、我或激扬慷慨,他一定会托付给某一个意象。
走到今天,我们的眼界更开阔了,我们的技术更发达了,我们的物质更繁盛了,每一个人生命中的可能性都在增长。
但是我们的诗情有托付吗?我们总会有某种时刻,忽然间诗思上涌,但是吟不出口来。
因为我们不知道去找到一个什么样的载体,而这个载体在诗中就是意象。
很多人会说,时光走到了今天,诗对我们究竟是一种必需品还是一种奢侈品?可能相比于我们的房贷,孩子的学费,还有我们的医药费,还有每一个人工作中的那些梦想,诗歌真的变得很奢侈。
但是我想,如果我们真的愿意相信,诗意是中国人生命中的必需品,我们也许真的就可以过得诗意盎然。
我们一起来吟诵(第四课):调子
![我们一起来吟诵(第四课):调子](https://img.taocdn.com/s3/m/9cd08c2a0242a8956aece4d4.png)
吟 诵
,的诵 第
以旋时 示律,
四 课
——
强设将
调计某 吟
。得些 诵
高词 一、
的 曲 调
出君但江 没看爱上
( 宋 )
江 上
风一鲈往 波叶鱼来
范
生同来家 小是去临 不长九九 相干江江 识人侧水 。,。,
或停妾君
恐船住家
是暂在何 同借横处
()
唐 崔
长 干
乡 问 塘 住 颢曲
。,。?
生同来家 小是去临 不长九九 相干江江 识人侧水 。,。,
或停妾君 恐船住家 是暂在何 同借横处 乡问塘住 。,。?
()
唐 崔
长 干
颢曲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我鼓我呦我视我呦人吹我呦
有瑟有呦有民有呦之笙有呦
旨鼓嘉鹿旨不嘉鹿好鼓嘉鹿
酒琴宾鸣酒 恌宾鸣我簧宾鸣
,,,,,,,,,,,,
访 旧 半 为 鬼
少 壮 能 几 时
今 夕 复 何 夕
人 生 不 相 见
赠 卫 八 处 士
,,,,,,,,,,,,
世感一新儿问儿重惊鬓共动 (
事 两 茫 茫 。
子 故 意 长 。
举 累 十 觞 。
炊 间 黄 粱 。
女 罗 酒 浆 。
我 来 何 方 。
女 忽 成 行 。
上 君 子 堂 。
呼 热 中 肠 。
以 燕 乐 嘉 宾 之 心
和 乐 且 湛 。
鼓 瑟 鼓 琴 。
食 野 之 芩 。
嘉 宾 式 燕 以 敖 。
君 子 是 则 是 效 。
德 音 孔 昭 。
食 野 之 蒿 。
示 我 周 行 。
承 筐 是 将 。
实用文档之唐诗《春江花月夜》注音及解释整理
![实用文档之唐诗《春江花月夜》注音及解释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9cbe09ce518964bcf847cfe.png)
实用文档之"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chūn江jiāng花huā月yuè夜yè张zhāng若ruò虚xū春chūn江jiāng潮cháo水shuǐ连lián海hǎi平píng,海hǎi上shàng明míng月yuè共gòng潮cháo生shēng。
滟yàn滟yàn随suí波bō千qiān万wàn里lǐ,何hé处chù春chūn江jiāng无wú月yuè明míng。
江jiāng流liú宛wǎn转zhuǎn绕rào芳fāng甸diàn,月yuè照zhào花huā林lín皆jiē似sì霰xiàn。
空kōng里lǐ流liú霜shuāng不bù觉jué飞fēi,汀tīng上shàng白bái沙shā看kàn不bú见jiàn。
江jiāng天tiān一yì色sè无wú纤xiān尘chén,皎jiǎo皎jiǎo空kōng中zhōng孤gū月yuè轮lún。
北京师范大学于丹《千古明月》文学艺术公开课
![北京师范大学于丹《千古明月》文学艺术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b7c09b9f84868762caaed5d4.png)
千古明月——北京师范大学于丹千古明月(一)一、“太阴之象”——月亮的哲学意味1.中国诗词的一个意象——月亮2.2008年开始传统节日开始放假3.关于明月的发问:1)“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把酒问月》)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4.当千古明月穿越了不同的民族文化视野的时候,它就具有了特定的文化意蕴5.太阳与太阴:1)“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道是一种平衡)2)“月也者,群阴之本也”《吕氏春秋·精通》6.“太阳公公”vs“月亮婆婆”:(月亮拟人化女性,约定俗成的心理投射,文化默契)7.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怎样平衡)朔:每月初一,亏极转盈的起点;望:每月十五,盈极转亏的起点(循环)8.太阳(热烈光明)代表着在社会人格中的进取心、对责任的承若,拿得起、力量;月亮(阴晴圆缺)代表着自然人格中的平常心,放得下、度量9.“花未全开月未圆”期待中的圆满、“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老子·四十二章》10.月亮的年华在轮回中永生(吴刚砍桂树、嫦娥长生不老药)11.禅宗的明月感悟:“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见山不是山,见水何曾别?山河与大地,都是一轮月”《五灯会元》(人的认识螺旋式的)、“吾心似秋月,碧潭青皎洁。
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圆满光华不磨莹,挂在青天是我心”诗僧寒山(心如朗月,内心澄澈)、“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偈语(人心有牵挂投射;无牵挂)、《华严经》称“万川印月”,澄澈静谧的中国式智慧感悟,以月映心,追求空灵、虚静的生命内省二、“月出皎兮”——月亮的审美意象(一)见证永恒:1.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惆怅的发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李泽厚《美的历程》称其为少年轻愁般甜蜜的窥探,光阴流逝的感伤2.李白《把酒问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今人古人似流水,”人与明月的关联,交汇,明月映在酒中心中,古今时空的永恒;余光中《梦李白》:酒入豪肠,三分笑成了剑气,余下的七分酿就了月光,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韵词音第四集千古明月中的古诗词+注释1.《把酒问月》【唐】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词语注释1.题下作者自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2.丹阙,朱红色的宫门。
绿烟,指遮蔽月光的浓重的云雾。
3.但见,只看到。
宁知,怎知。
没,隐没。
4.白兔捣药,是古代的神话传说,西晋傅玄《拟天问》:“月中何有,白兔捣药”。
嫦娥,传说中后羿的妻子,她偷吃了羿的仙药,成为仙人,奔入月中。
见《淮南子·览冥训》。
5.当歌对酒时,在唱歌饮酒的时候。
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金樽,精美的酒具。
白话译文从什么时候开始,青天有了明月?我今天停下酒杯问一问。
人想攀登明月难啊难,月亮却老跟着人走。
月亮如飞天明镜每天都照耀红色宫殿,云雾散尽,月亮皎洁的青辉流满天空与大地。
每天都看到月亮从海中升起,也看到她每天从云间山后消失。
春去秋来,月亮上的白兔总在那里捣药,月宫里的嫦娥与谁作邻居。
现在的人有谁见过古时的月?但是今天的月亮却照耀过古人。
古人和现在的人都像流水一样,一波接一波的逝去,古人看到的月亮和现在我们看到的月亮却是没有改变的。
其他的咱们不多想,就希望每天喝酒唱歌的时候,月亮的青辉总映照在金酒杯里。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句注释⑴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
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⑵达旦:到天亮。
⑶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⑷把酒:端起酒杯。
把,执、持。
⑸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
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⑹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
⑺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⑻不胜(shèng,旧时读shēng):经受不住。
胜:承担、承受。
⑼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弄:赏玩。
⑽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
⑾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
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
⑿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⒀此事: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圆”。
⒁但:只。
⒂千里共婵(chán )娟(juān):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
共:一起欣赏。
婵娟:指月亮。
白话译文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从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
不知道在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
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像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美丽月宫,经受不住寒冷。
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像是在人间!月亮转动,照遍了华美的楼阁,夜深时,月光又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
月亮既圆,便不应有恨了,但为什么常常要趁着离别的时候圆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欢乐,有离别,也有团聚;月亮呢,也会遇到阴、晴、圆、缺。
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如此,难得十全十美。
只愿我们都健康和长寿,虽然远离千里,也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色。
3.《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作品注释(1)滟(yàn)滟:波光荡漾的样子。
(2)芳甸(diàn):芳草丰茂的原野。
甸,郊外之地。
(3)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
形容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白。
(4)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
在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5)汀(tīng):水边平地,小洲。
(6)纤尘:微细的灰尘。
(7)月轮:指月亮,因为月圆时象车轮,所以称为月轮。
(8)穷已:穷尽。
(9)江月年年只相似:另一种版本为“江月年年望相似”。
(10)但见:只见、仅见。
(11)悠悠:渺茫、深远。
(12)青枫浦上:青枫浦地名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
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
暗用《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浦上:水边。
《九歌河伯》:“送美人兮南浦。
”因而此句隐含离别之意。
(13)扁舟子:飘荡江湖的游子。
扁舟,小舟。
(14)明月楼:月夜下的闺楼。
这里指闺中思妇。
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15)月徘徊:指月光偏照闺楼,徘徊不去,令人不胜其相思之苦。
(16)离人:此处指思妇。
(17)妆镜台:梳妆台。
(18)玉户:形容楼阁华丽,以玉石镶嵌。
(19)捣衣砧(zhēn ):捣衣石、捶布石。
(20)相闻:互通音信。
(21)逐:追随。
(22)月华:月光。
(23)文:同“纹”。
(24)闲潭:幽静的水潭。
(25)复西斜:此中“斜”应为押韵读作“xiá”。
(26)潇湘:湘江与潇水。
(27)碣(jié)石、潇湘:一南一北,暗指路途遥远,相聚无望。
(28)无限路:极言离人相距之远。
(29)乘月:趁着月光。
(30)摇情:激荡情思,犹言牵情。
作品译文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
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此二句写月光之清澈无边,也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
)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4.《夜坐》【唐】齐己远忆诸峰顶,曾栖此性灵。
月华澄有象,诗思在无形。
5.《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词语注释呼作:称为。
白玉盘:白玉做的盘子。
疑:怀疑。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
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
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仙人垂两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
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月亮渐渐圆起来,就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
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叫舒望,又名纤阿。
团团:圆圆的样子。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白兔老是忙着捣药,究竟是给谁吃呢?言外有批评长生不老药之意。
问言,问。
言,语助词,无实意。
与谁,一作“谁与”蟾蜍:《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
”蟾蜍,传说月中有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古诗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
但本诗中蟾蜍则另有所指。
圆影:指月亮。
羿:我国古代神话中射落九个太阳的英雄。
《淮南子·本经训》记载: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皆枯。
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
下面的“乌”即日,《五经通义》:“日中有三足乌。
”所以日又叫阳乌。
天人:天上人间。
阴精:《史记·天官书》:“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精也。
”阴精也指月。
沦惑:沉沦迷惑。
去去:远去,越去越远。
凄怆:悲愁伤感。
白话译文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
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吧。
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6.《宿九仙山》【宋】苏轼风流王谢古仙真,一去空山五百春。
玉室金堂馀汉士,桃花流水失秦人。
困眠一榻香凝帐,梦绕千岩冷逼身。
夜半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
7.《对月》【唐】章碣残霞卷尽出东溟,万古难消一片冰。
公子踏开香径藓,美人吹灭画堂灯。
琼轮正辗丹霄去,银箭休催皓露凝。
别有洞天三十六,水晶台殿冷层层。
8.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老子有时会因为减损而增益,会因为增益而减损9.《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
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
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
佼人懰兮。
舒忧受兮。
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