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高中地理必修1精品学案13:2.2.2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课时2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学习目标1.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识记北半球大陆上的气压中心。
2.理解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重点)3.理解季风的形成、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难点)自主预习一、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成因:海陆相间分布,差异大。
2.形成和分布3.影响中国的高、低气压中心1.影响机理:大气环流把和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使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和得到交换,从而影响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
2.案例、大气环流、海陆分布、、洋流等。
[自主诊断]1.北半球的气压带都成块状气压分布。
( )2.南北半球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程度相同。
( )3.冬季亚欧大陆上形成高压中心,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 )4.夏季对我国天气影响最大的是印度低压。
( )5.季风气候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
( )6.影响地中海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分布。
( )合作探究探究点2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与季风环流夏威夷高压是活跃在太平洋的高压中心,中心位于夏威夷群岛附近。
在不同季节其中心所在的纬度位置会发生变化。
夏季高压中心气压值高,控制范围大,中心附近约位于37°N 附近。
同时其高压脊控制范围还向西扩大,我国东部沿海受其影响,气旋活动频繁。
冬季气压中心气压值低,控制范围小,中心附近约位于30°N附近。
『思考交流』1.夏威夷高压是如何形成的?它对我国的气候有何影响?2.夏威夷高压中心为什么会发生季节移动?3.冬季我国东部为何盛行西北季风?它对我国的气候有何影响?[归纳总结]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活动中心的形成与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带有重大影响,会影响到海陆气压的分布,从而破坏气压带的带状分布。
尤其是北半球的陆地比重相对较大,对气压带的影响更为明显。
(1)北半球7月份的气压中心北半球7月份,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所切断,特别是亚洲大陆夏季增温强烈,亚洲热低压(又叫印度低压)最为突出,这就使副热带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压和北大西洋上的亚速尔高压。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大气环流与气候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大气环流与气候一、课标呈现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二、基础知识知识点1:三圈环流在地球球面均一,地球自转的条件下,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1.气压带2.风带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原因: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
(2)规律: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知识点2: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如下图)(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如下图)2.季风环流(1)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改变。
(2)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知识点3: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与景观的影响(1)气压带对气候和景观的影响(2)风带对气候和景观的影响(3)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对气候的作用知识点4:世界气候分布规律与大气环流、洋流的关系(以北半球为例)三、难点辨析易错点1:气压带、风带的判断方法1.位置法:如回归线附近一般是副热带高压带,赤道附近为赤道低压带,中纬度为西风带等。
2.时间法:如北半球夏季北纬30°~40°大陆西岸为西南风,亚欧大陆东岸为夏季风,副热带高压带在中国东部地区向北逐渐推移,澳大利亚西北部为东南风等。
3.特征法:如西南风可能就是盛行西风,少雨地区可能是高压控制,山地背风坡降水必然少,也可反推具体的风向和风带等。
易错点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1.抓“动力”——突破气压带形成(1)热力型成因:与温度有关。
近地面温度高气压低;温度低气压高。
①赤道低压带: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
①极地高压带:近地面冷却,空气收缩下沉。
(2)动力型成因:与温度无关,与气流垂直运动有关。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一、选择题1.关于下图中气压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M地附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低压B.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压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冷高压切断(2011·广州调研)读下图,回答2~3题。
2.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等温线b的数值大于aB.图示区域为海洋C.图示区域为陆地D.不能判断图示区域是海洋还是陆地3.下列有关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此时亚欧大陆东部盛行东南季风B.冰岛受到低压中心控制C.密西西比河正处于丰水期D.地球公转速度最慢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图中阴影为地面季风的地理分布区,据此完成4~6题。
4.1月,图中A地盛行()A.东南季风B.西南季风C.东北季风D.西北季风5.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B.冬季风成因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6.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A.A地高温多雨B.B地寒冷干燥C.C地形成高压中心D.正值1月份左右7.(2010·广东高考)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附近。
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下图),可知()A.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B.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C.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D.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的一部分,读图回答8~10题。
8.处于同一日的一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如果图中风带皆影响大陆西岸,那么最不可能形成“终年温和多雨”气候特征的是()A.①B.②C.③D.④10.如果图中风带和气压带皆影响大陆西岸,那么①②③④都有可能形成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2010·浙江高考)下图为西亚三个城市的气温、降水量图。
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_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第二课时_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
冰原气候 ⑧
苔原气候
⑦
⑥
温带季风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② ①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1)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
(2)大陆西部气候成因及类型
•
大陆西部气候成因主要是受气压带和风 带影响决定其气候类型。所以,沿大陆西 岸基本上是按纬度地带性规律分布,从赤 道的热带雨气候开始,向南北对称依次出 现: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 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 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成因与特点 简述如下:
温带落叶阔叶林
气温(º C)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1 2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降水(毫米)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0 11 12(月)
3
4
5
6
7
8
9
夏季温暖.冬季漫长而严寒.
亚寒带针叶林
位于极圈以内,气流以辐合 下沉为主。终年寒冷干燥少 雨。又分两种类型: ①分布于北半球极地附近 临海的苔原气候 ,最热月均 温0℃-10 0℃; ②位于南北半球极地附近 内陆的冰原气候,各月平均 温度均在0℃以下。
温带草原气候: 年降水量200-400 毫米。
最冷月小均温< 0℃ 最热月均温>2 0℃
温带沙漠气候: 年降水量小于200毫米。最冷月小均温< 0℃
最热月均温>2 0℃
纬度高,太阳辐射弱, 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 团控制
远离海洋, 终年受大 陆气团控 制
2.2.3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太阳辐射
大气环流
海陆分布
地形
洋流
其它
极地高气压带
90° 80°
冰原气候 全年少雨 苔原气候 全年少雨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夏季多雨
极地东风带 70°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 盛行西风带
冬季
西北风 寒冷、干燥
夏季
东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炎热、湿润
冬季
东北风 温暖、干燥
夏季
西南风 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炎热、湿润
分布 中国东部季风区、朝鲜半岛、 中南半岛、印度半岛、菲律宾、中国云南南
区
日本和俄罗斯太平洋沿岸
部和海南岛
跟踪训练
读“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1~3题。
降水缓解酷热。 而西南季风的 形成与气压中 心密切相关。
上的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上的冰
岛低压。
答案
探究点一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每年4~6月为印度的热季,此时的印度大 部分地区都已经热到了极点,最高气温甚 至能突破48 ℃,只能靠西南季风带来的
降水缓解酷热。 而西南季风的 形成与气压中 心密切相关。
冬季大气活动中心与冬季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断裂成单个的高低气压中心 一月
冰岛 低压
阿留申 低压
大
西
副 极
亚洲高压 地 低 气
压 带
60N
太
平
亚欧大陆
洋
洋
30°N
夏季大气活动中心与夏季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断裂成单个的高低气压中心 60N
气压带与风带对气候的影响PPT课件
对气候的影响
人教版必修一 地理课件
目 录
壹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贰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叁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第一部分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 大气环流
概念:大气运动是有规律的,通称为大气环流,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 期的平均状态。
地面 冷热不均
高低纬度间 温度差异
大气运动
成因:高低纬度间获得太阳 辐射不同产生热量差异。
意义:是形成天气的基础。
•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 单圈环流
90N
60N 30N 0
假设条件一:
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 面运动,且不受地转偏 向力。
•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 三圈环流
假设条件二:
大气在均匀的地球表面运 动,且受地转偏向力的作 用。
源地 风向 性质 源地 风向 性质
西伯利亚、蒙古 西北
寒冷干燥 副热带太平洋
东南 温暖湿润
分布地区
中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
南亚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西伯利亚、蒙古 东北
低温干燥 赤道附近印度洋
西南 温暖湿润
我国西南地区和印度
第三部分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 响
分布:副热带地区大陆的中西部 地区: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等 特点:全年高温少雨 成因: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 响
• 类型的判断
气温变化
判断所属南北半球
最冷(热)月气温
判断所属温度带
降水的季节分配
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以形定位 以温定带 以水定型
•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随堂强化1.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海洋与陆地上气压中心会发生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冬季我国大陆上常受高气压控制B.冬季我国大陆常受低气压的控制C.夏季我国大陆受低压控制,晴热少雨D.夏季我国大陆常受高气压的控制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完成2~3题。
2.图中的“丙气压带”是指()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极地高气压带D.副极地低气压带3.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受丙气压带影响,撒哈拉沙漠炎热少雨B.受甲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C.受乙风带影响,西欧地区全年温和湿润D.受丙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新西兰形成地中海气候读下图,图中圆柱为气压柱。
据此回答4~5题。
4.关于a、b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图表示冬季、高气压B.b图表示冬季、低气压C.a图表示夏季、低气压D.b图表示夏季、高气压5.a图中气压柱切断的气压带是()A.极地高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C.赤道低气压带D.副热带高气压带6.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该图表示的月份是________月。
图中A处的气压中心名称是________,该地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B处盛行____________季风,C处盛行________________季风。
(3)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形成南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下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下图是“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a处的盛行风向是()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2.图中b处的气候特征是()A.炎热干燥B.高温多雨C.温和干燥D.温和湿润下图是世界某著名山脉一侧的气候资料图。
气压带与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与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五)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成因: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陆增温和冷却的速度快于海洋。
2.表现:思考:1)、夏威夷高压、阿留申低压、亚速尔高压、冰岛低压、亚洲高压、亚洲低压按成因分,分别属于什么原因形成的?2)、为什么南半球等压线比较平直? 3.季风的形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共同导致了季风的形成。
(1)东亚季风是 造成的;夏季吹 风,冬季吹 风。
(2)南亚冬季风吹 风,是 形成的。
夏季的 是来源于印度洋上北移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成的,【例14】例5.读下图,回答:(1)此图表示北半球 季气压状况。
(2)写出AB 处风的名称:A B (3)季风形成有两个原因,A 处季风形成主要是因为 ,B 处季风形成还因为探究点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与季风环流1.1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此时东亚、南亚季风均是因而形成;澳大利亚西北部季风则是北半球东北季风南移越过赤道向偏而形成。
2.7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该季节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因南半球北移越过赤道向偏而形成;东亚地区受差异影响明显;澳大利亚西北部受影响。
核心点一风带和气压带的成因及分布规律由于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形成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
如下图所示:气压带和风带的气流状况如下表所示:核心点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1.气压中心的成因及分布由于地表并非均匀,北半球在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的影响下,使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压中心。
2.季风环流的形成运用简图,结合海陆热力性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以及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可得出季风环流形成的原因及过程,具体分析如下所示:方法技巧(1)南半球由于海洋占绝对的优势,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如北半球显著,因而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2)风带和气压带的季节移动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主要原因,(3)东亚是世界上季风环流最显著的地区,这是由于这里有世界最大的洋——太平洋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为显著。
第二章 第二节 第二课时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3) 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此时被切断的气压带和亚欧
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分别为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副热带高气压带 D.副极地低气压带 亚洲高压 亚洲高压 亚洲低压 亚洲低压
(
)
[解析]
第(1)题,根据海陆轮廓判断,A位于中国东
部,1月盛行西北季风。第(2)题,B地为南亚季风区,夏 季西南风来自热带印度洋地区,高温湿润;夏季风是气 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势力强盛;夏季风来得早、退
2.北半球冬、夏季的气压中心是如何形成的?
提示:可简单总结为:陆高切低,陆低切高。
①冬季,亚欧大陆上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 压)切断了随太阳直射点南移而来的副极地低气压带,使 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残余部分退到海洋上,在太平洋上的叫 阿留申低压。
②夏季,亚欧大陆上的印度低压(亚洲低压)切断了随
太阳直射点北移而来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使副热带高气压 带的残余部分退到海洋上,在太平洋上的叫北太平洋高压 (夏威夷高压),在大西洋上的叫亚速尔高压。
(
)
[解析]
本题考查气候的影响因素,侧重考查学生调
动并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第(1)题,三地
纬度都在北纬30°~40°之间,冬季时受南移的盛行西
风影响,降水较多。第(2)题,耶路撒冷在地中海沿岸,
海拔较低,冬季气温较高;喀布尔地处山区,海拔高,
故冬季气温较低。
[答案] (1)A (2)B
(2)图中亚洲东部C点的风向是
A.东南风 C.东北风 B.西北风 D.西南风
(
)
(3) 当图示的气压中心强盛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 B.冰岛受到低压中心控制 C.密西西比河正处于丰水期 D.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演示课件)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极地气候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一、气候基本要素 1、气温 2、降水
二、气候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 (最基本)
大气环流 下垫面
三圈环流 季风环流
人类活动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寒带 温带 亚热带 热带
1、太阳辐射纬度差异 热量带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三圈环流
2、大气环流
季风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 输送 热量和
冰岛低压
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
600附近原为副极地低压带,冬季因陆地气温低,空气收缩 下沉,陆地表面形成高气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低压保 留在海洋上。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副极地低压
低压副热带高高压压
赤道低压 副热带高压 副极地低压
夏季:大陆增温快于海洋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冬/夏季风
水汽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2、大气环流 三圈环流
季风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 输送 热量和
冬/夏季风
水汽
大陆
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成因
寒带冰原气候
冰原气候 寒带苔原气候
亚速尔高压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印度低压)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成因 地表不均,海陆相间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北半球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冰岛
低压大 西
洋
副蒙古极--西地伯利低亚高气压 太压 阿低带留压6申0N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共46张PPT)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
北半球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和风带
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 7月份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及地转偏向力影响,大气由夏 威夷高压流向亚洲大陆,在东亚为东南季风。在南亚由于 太阳直射点北移,位于赤道以南的东南信风跨过赤道,在 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形成西南季风,如图所示:
季风成因: l东亚:海陆热力性质(冬夏) l南亚:海陆热力性质(冬);气压带和风带移动气压(带夏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成的一个重要因
素,但不是惟一的因素。而是太阳辐射、大 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
影响的结果。
气压带和风带
影响气候的因素
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 是唯一因素。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 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 响的结果。
平均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会比平原地区接收到更多太阳辐射, 在夏季高原地表吸收的太阳能,不断加热地表上方的空气,大气受 热上升,地面气压降低,高原开始“抽吸”外围的气流进行补给, 一个大型“抽风机”制造完毕,南亚季风、东亚季风两大季风都被 “抽吸”进入大陆。
气压带和风带
项目 季节
东亚季风
冬季
特征
成因
分布
终年受赤道低 南北纬10°之 热 终年高 新压加带坡 控制。 间。 带 温多雨。
雨
三大雨林气候
林 全年 特例:信风 区:
气 降水在 候 2000mm
左右。
带大陆东岸 刚果盆地、马
(信风+暖流 来群岛、亚马 +迎风坡)。 孙平原。
高三地理气压带、风带及其移动对气候特征的影响的知识点详解
气压带、风带及其移动对气候特征的影响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的概念和特点概念:指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特点:全球性、长期性、规律性2、大气环流的成因及其意义成因:不同纬度太阳辐射能量差异,造成高低纬间的热量差异意义:促进高低纬之间和海陆之间的水汽和热量运输、交换,调整全球的水热分布和平衡,影响全球的大气和气候。
3、气压带风带的形成①假设地面均一,不考虑地转偏向力---形成单圈环流形成过程:因为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布一般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少,所以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地区热量盈余,温度升高,低层空气膨胀上升,并向高纬地区扩散,因而赤道的上空有空气流出,地面气压降低,形成赤道低压带。
极地地区终年热量亏损,气温下降,空气下沉,高空的空气不断地流入补充,只是极地地区空气密度增加,形成极地高压带。
在近地面,极地为高压,赤道为低压,由于气压梯度力,空气由极地高压带流向热带低压带;在高空,极地为低压,赤道为高压,空气从赤道流向极地。
这样空气互相补偿,循环流动,形成单圈环流。
②假设地面均一,考虑地转偏向力---形成三圈环流(以北半球为例:低纬环流的形成过程:赤道及其两侧接受太阳光热最多,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减少,气压降低。
这样在南北纬5°之间的地区,就形成了一个低压带,即赤道低压。
赤道上升的暖空气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在赤道上空向北流向北极上空;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南风逐渐向右偏转成西南风;到达北纬30°附近上空时偏转为西风。
这样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在这里不断堆积下沉,使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了副热带高压带。
从副热带高压带流出的气流,向南的一支流向赤道低气压带,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北风逐渐右偏成东北风,称为东北信风。
东北信风和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在赤道地区辐合上升。
这样,便在赤道与北纬30°之间形成低纬度环流圈。
中纬度和高纬度环流圈的形成:在近地面,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北流出的一支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逐渐偏转成西南风,称为盛行西风。
高中地理必修一2.2.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课件
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原理:大气环流把_____和热_量____从水一汽个地区输送 到另一个地区。
2.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气压带、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
西风带
副__热_带__高__气__压__带___和西 风带交替控制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气候特点 全年高温多雨 全年温和多雨
分布规 律
典型地区
亚马孙河
南北纬 流域、刚
10°之 果河流域、
间
印度尼西
亚
气候类 型
气候成因 气候特征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热带草 原气候
赤道低气压 带和信风带 交替控制
干、湿季 明显交替
南北纬10°~ 南北纬20°之
间
非洲中部、南 美巴西、澳大 利亚大陆北部 和南部
热带季 风气候
冬、夏季风 交替控制
全年气温 高,雨季 集中
温和多雨
南北纬40°~60° 之间的大陆西岸
西欧
(3)寒带和高山气候
气候 类型
气候成因
纬度高,太阳辐 苔原 射弱,受极地气 气候 团或冰洋气团控
制
冰原 气候
纬度最高,太阳 辐射弱,受冰洋 气团控制
气候特征 全年严寒 全年酷寒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北半球极地 附近的沿海
亚欧大陆和 北美大陆的 北冰洋沿岸
使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残余部分退到海洋上,在太平洋 上的叫阿留申低压。 ②夏季,亚欧大陆上的印度低压(亚洲低压)切断了随 太阳直射点北移而来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使副热带高 气压带的残余部分退到海洋上,在太平洋上的叫北太 平洋高压(夏威夷高压)。
(3)亚欧大陆为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太平洋为世界上最 大的大洋,海陆对比显著;而北美洲和大西洋面积相 对较小,海陆热力性质对比不如亚洲明显,因此季风 现象不显著。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课件
A.②——甲 B.④——乙
C.⑥——丁 D.⑦——丙
(2)图中A气压带的名称是
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图示地区的季节是
(3)图中气候类型③的成因
是
;气候类型④分布地区的植被类型是
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要说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根据图中气
季。
;气候类型⑤
解析:由图示经纬度及海陆位置可知,①③④⑤⑥⑦分别是热带
的干、湿季。
知识点一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分布及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形成
1.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
(1)1月份北半球主要气压中心。
(2)7月份北半球主要气压中心。
2.季风环流的形成
(1)1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
该季节东亚、南亚季风均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澳大
利亚西北部季风则是北半球东北季风南移过赤道左偏而形成的。
1.影响原理
(1)大气环流把热量和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使高低
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分得到交换。
(2)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
2.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举例
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
西风带交替控制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3.季风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东亚季风冬季为西北风——寒冷干燥,夏季为东南风——温暖湿
润。
图表导读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教
材图2.13、图2.14)
读图时应把握:(1)势力较强的高、低气压中心的位置。(2)这些
气压中心所处的气压带位置。(3)南半球气压分布状况及其原因。
公开课---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400
300 200
100
0
探究:如何判读上图中的气候类型?
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 1.根据最热月气温定南北半球。
2.根据月均温定所属热量带——以“温”定“带”。 3.根据降水量的分配定雨型——以“水”定“型”。 4.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
么影响呢?
思考:在海陆之间,冬季和夏季海陆温度各有何差
异? 冬夏季海陆气压有何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季节 夏季
冬季
海洋 陆地 较冷(升温慢) 较热(升温快) 形成高气压; 形成低气压; 较热(降温慢) 较冷(降温快) 形成低气压; 形成高气压;
探究:冬季,大陆空气是上升还是下沉? 近地面会形成高压还是低压?简述理由。
赤道低气压带
阿留申低压
探究:1月份,亚欧大陆高压、海洋低压形成的原因,
哪个气压带被切断?
副极地低气压带
低 印度低压
高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夏威夷高压
探究:7月份,亚欧大陆低压,海洋高压形成的原因, 哪个气压带被切断?
规律总结: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
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海陆
(3)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例,对比其在北美和欧洲西 部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欧洲大西洋沿岸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范围较大,而且向纵深发展; 北美太平洋沿岸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范围相对较小,而且呈南北狭长分布。
洋流
地形
造成两者差异的原因。 这两个地区的气候都受到西风带的控制,但是 在北美太平洋沿岸,西风受到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 加之洋流的影响,使温带海洋性气候呈南北狭长分 布。 而西欧为平原地形,并常年受北大西洋暖流的 影响,增温增湿,使其范围较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月 冰岛
低压大 西 洋
副蒙极古--西地伯利低亚高气压压 带
阿留申 60N
太 低压
亚欧大陆
平
洋
30°N
亚欧大陆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亚洲低压所切断,只
保留在海洋上。
亚洲低压 印度低压
夏威夷 高压
亚速尔 高压
30°N
副
热带
高气 压带
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南半球气压带呈带状分布
气压带分裂成高、低气压中心
地处南北纬20°~30 °大陆内 部、大陆西岸。常年受副高 或信风带控制。终年高温, 干燥少雨,年雨量不足125 毫米。
热带荒漠景观
地处南北纬30°-40°大 陆西岸。夏季受副高控制, 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 控制,温和湿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位于南北纬40°-60°温 带大陆西侧。终年受西风带影 响,盛行海洋气团。终年温暖 湿润。
东亚地区:冬季——西北季风 夏季——东南季风
南亚地区:冬季——东北季风 夏季——西南季风
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 影响及主要气候类型
1.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形成的影响
请阅读教材39页,思考三 种气候的分布规律、气候特点、 形成原因、分别是什么?
(1)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状况
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 特点
北美和欧洲西部气候分布图:
北美和欧洲西部地形分布图:
带第
一
气 候
步类
以
型 的
温判
定读
(以温定球)
第二步 以水定型
年雨型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少雨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夏雨型 热带草原气候、季风气候 冬雨型 地中海气候
C 1、形成我国东部季风气候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台风的影响
气流以辐合上 升为主
全年高温多 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受西风带 控制
全年温和湿润 (多雨)。
地中海气候
受副高和西风 带交替控制 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炎热干燥
(2)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影响
气候类型
分布 规律
气候特 征
形成原 因
分布举例
热带雨林 气候
南北纬 10°之间
全年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 候
南北纬30° -40 °之 间大陆西岸
即:气候的大陆性表现为 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 少。
气 气温高低 气 温 气温年较差 候
由沿海向内陆各气候的气温 年较差增大;年降水量减少。
特 征 降 年降水量 致使出现水这种差各异月的降最水主量要的原分因配是什么?
海陆分布
4、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例,对比其在北美和欧 洲西部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1、由于海洋陆地的性质不一样,结合上节课所学内容试完成P36活动题。
2、读P37图2.13、2.14,完成三维设计P的【读图思考-拓认知】。
3、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
的变化而变化的风称为季风。读图完成:
(1)冬季,陆地形成
越过
,受
,气压带、风带偏 作用偏转成
,北半球的东北信风 。
(2)夏季,陆地形成
越过
,受
,气压带、风带偏 作用偏转成
,南半球的东南信风 。
(3)读图,东亚的夏季风向为 风向为 ,冬季的风向为
,冬季的风向为 。
;南亚的夏季
练习
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
一、冬、夏季气压中心形成的原因
高压
冬季,陆地降温快,温 度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 空气在近地面聚集,使气 压升高,形成高压.
低压 夏季,陆地升温快,温度 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在 近地面空气减少,使气压降 低,形成低压.
一、冬、夏季气压中心形成的原因
高压 600副N极地低压带
低压 30副0热N带高压带
1月 或是冬季 60°N
亚洲 高压
阿留申低 压
副 极 地低 气 压
带
亚欧大陆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亚洲高压所切断,
只保留在海洋上。
冰岛低压
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南半球气压带呈带状分布
气压带分裂成高、低气压中心
空气冷却收缩下沉
自低纬至高纬各气候的气温 逐渐降低,并且气温年较差
特 征 降 年降水量
增大;年降水量减少。
水 各月降水量的分配
致使出现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太阳辐射
(2)以亚欧大陆中高纬度地区为例,比较大陆西岸、大 陆内部、大陆东岸各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
可见,气温年较差大,年 降水量少是大陆性气候的 特点。
地处北纬10°~北纬25°大陆东 部,终年高温。受冬夏季风交 替控制,夏季西南季风,雨量 充沛;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形 成干季。旱雨季分明。年雨量 1500- 2000 毫米。
热带季雨林景观
地处亚热带大陆东部(南 北纬25°-35°)。受 季风环流影响。夏季高温 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气压带、 风带的季 节移动
课堂小结: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大气活 动中心
季风 环流
分布
概念 成因: 风 向
冬季,副极地 低压带被大陆 的冷高压切断
陆地上:亚洲高压
海洋上: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夏季,副热带 高气压被大陆 的热低压切断
陆地上:印度低压
海洋上: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学习目标
1、识记北半球冬、夏季大气活动中心,并理解其 成因。
2、理解季风环流的成因,知道东亚和南亚是季风 环流最为典型的地区,并识记其冬夏季风向。
3、分析并识记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提高 学生分析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法指导:用10min独立安静快速阅读三维设计P38-39
与课本P36-40完成下列问题
位于北纬35°-50°大陆东部 (东亚的东部)。受季风环流 影响,夏季受来自海洋的东南 季风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受 来自内陆的西北季影响,寒冷 干燥。
温 带 落 叶 阔 叶 林
(4)温带大陆内部气候成因及类型
中纬大陆内部由于受海洋影响小,气候 成因主要按大陆本身性质决定其气候特点, 总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干燥, 气温年、日较差大。统称温带大陆性气候。 由东西两岸的气候类型向内陆,因降水逐渐 减少,依次出现: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温 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同时往北的亚 寒带针叶林气候也归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其 中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两种是典型 代表。成因与特点简述如下:
(1)该图表示的月份是 7 月。图中A处是 (高、低)气压,名称 是 亚洲低压 。
(2)图中B处盛行 东南 季风,C处盛行 西南 季风。 (3)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形成南亚季风的主
分布于南北纬10度之间。终 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 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各 月平均温度在25℃以上,年 雨量超过2000毫米。
热带雨林景观
位于南北纬10°~回归线之 间大陆中部到西部 。终年 高温,夏季受赤道低压控制, 降雨丰沛;冬季受信风带控 制,干燥少雨,干湿季明显 交替。
热带草原景观
60º 30º 0º 30º
60º
低气压
副极地低气压带 高气压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季节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源地 亚洲高压 太平洋 亚洲内陆 印度洋
风向 西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性质 寒冷、干燥 炎热、湿润 温暖、干燥 炎热、湿润
成因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高、低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A 西北风
高、低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对天气和气候的 影响
东南风
A
季风环流
1、概念:
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 著改变的现象,成为季风。
2、分布:
典型地区——东亚和南亚
60º
30º 0º 30º 60º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东南信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气温(ºC)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降水(毫米)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
夏季温暖.冬季漫长而严寒.
亚寒带针叶林
位于极圈以内,气流以辐合 下沉为主。终年寒冷干燥少 雨。又分两种类型:
大 西 亚速尔洋
七月 高压
空气受热膨胀上升
太
平
副 亚热洲(带印高度)气低压压 带
洋 夏威夷
高压
60N 30°N
总结
• 1月份亚欧大陆的副极地低气压带 被亚洲高压所切断,副极地低气压 带只保留在海洋上。
• 7月份亚欧大陆副热带高气压带被 亚洲低压所切断,副热带高气压带 只保留在海洋上。
• 北半球气压带呈快状分布,南半球 气压带呈带状分布
温带草原气候:
年降水量200-400 毫米。
最冷月均温< 0℃ 最热月均温>2 0℃
温带沙漠气候:
年降水量小于200毫米。最冷月均温< 0℃
最热月均温>2 0℃
纬度高,太阳辐射弱, 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
团控制
西风控制
副热带高压与 西风交替控制 副热带高压与东 北信风交替控制 赤道低气压与东 北信风交替控制
①分布于北半球极地附近 临海的苔原气候 ,最热月均 温0℃-10℃;
②位于南北半球极地附近 内陆的冰原气候,各月平均 温度均在0℃以下。
(3)大陆东部气候成因及类型
大陆东部气候成因主要是受季风环流影响 决定其气候类型,尤其是亚洲东部(即东亚和 南亚)。沿大陆东部,从赤道的热带雨气候开 始,向北依次出现: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 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再 往北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 候与西部相同。三种季风气候成因与特点简述 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