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总结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986894d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e.png)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均属于光的反射现象)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正立、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3、技巧:平面镜成像形状可从纸张背面看4、平面镜成像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环境:黑暗环境,方便观察(2)、选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做实验的目的:便于确定像的位置(3)、玻璃板的选择:选择较薄的玻璃板。
如果玻璃板太厚,玻璃板前后两个表面均成像,在玻璃板后方出现两个相重的影像(4)、玻璃板的放置:竖直放置。
如果玻璃板放置倾斜,则在玻璃板后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找不到物与像重合的点。
(5)、蜡烛的选择: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选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目的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大小。
(6)、实验次数太少得的结论不可靠,因为:试验次数太少,结论具有偶然性,不具备普遍性(7)、玻璃板后蜡烛与像完全重合说明:物与像大小相等。
(8)、玻璃板后放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平面镜的像,说明平面镜成虚像。
(9)、做完实验,处理白纸的方法:连接物与像的对应点,用刻度尺测量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10)、刻度尺的作用:测量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11)、如果有坐标方格纸,则挑选坐标方格纸而不用白纸,因为使用坐标方格纸可以间接在纸上确定物与像的位置干系。
5、平面镜的应用:改变光路、成像(如:穿衣镜、潜望镜、医学检查牙齿的镜子,塔式太阳能发电站的反光镜等)6、凸透镜对光具有发散感化,可以扩展视野。
使用:汽车后视镜,街头拐弯处反光镜等7、凹面镜对光具有集聚感化。
应用:汽车前灯反光装置、太阳灶等。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总结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bd3d553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d4.png)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平面镜的定义和特点平面镜是一种平整的表面,其反射面是根据数学规律定型的。
平面镜在单一颗粒体内或是虚拟的反射镜面,通过反射光来成像。
平面镜的特点包括:1. 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2. 理想镜像:镜面所成的像与实物同侧;3. 镜面成像:像的大小位置与实物相同;4. 径线追踪:光线的反射路径与入射路径相对称。
二、物体的位置与像的位置1. 物体在镜子的前面当物体在镜子的前面时,镜子内的光线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发生反射,从而形成一个虚像。
虚像的位置与物体的位置成一个相似三角形,物体到镜子的距离与像到镜子的距离成比例。
2. 物体在镜子的后面当物体在镜子的后面时,镜子内的光线同样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发生反射,形成实像。
实像的位置与物体的位置成一个相似三角形,物体到镜子的距离与像到镜子的距离成比例。
三、像的性质1. 放大:当物体与镜子的距离增加时,像的大小也随之增加;2. 缩小:当物体与镜子的距离减小时,像的大小也随之减小;3. 正立:当物体与镜子的高度相等时,像是正立的;4. 倒立:当物体与镜子的高度不相等时,像是倒立的。
四、成像规律的应用1. 利用镜子成像规律可以设计反光镜和望远镜等光学设备;2. 镜面成像规律还可以应用在摄影、摄像、照明等方面。
五、平面镜成像实验1. 实验目的:通过搭建简单的实验装置,观察平面镜的成像规律;2. 实验材料:平面镜、小灯泡等;3. 实验步骤:将小灯泡放置在平面镜的前面,观察反射得到的虚像。
六、常见问题及解答1. 为什么镜面反射会得到虚像?虚像是光线反射后在感知上得到的信息,它是光线反射所产生的结果。
由于平面镜的光线是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发生反射,所以造成了虚像的出现。
2. 平面镜真实的成像和虚像有什么区别?真实的成像是指光线经过反射形成的实际的像,在光学中也称为实像;而虚像是指通过光线的反射,但并不存在实际的像,只是观察者感知到的图像,因此在光学中也被称为虚像。
平面镜成像中的数学知识
![平面镜成像中的数学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85a5a39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ed.png)
平面镜成像中的数学知识平面镜成像涉及的数学知识主要是对称性和几何作图。
以下是一些与平面镜成像相关的数学知识点:1.对称性:物体和其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关于镜面是对称的。
这意味着,如果你将物体的任意一点垂直投影到镜面上,那么这一点和它的像点将以镜面为对称轴。
2.等距性: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等于像到镜面的距离。
这是平面镜成像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进行几何作图时必须遵循的规则。
3.几何作图:在解决平面镜成像问题时,通常需要作出物体的光线,然后根据光的反射定律找到反射光线,最后确定像的位置。
这个过程涉及到几何作图技巧,如作垂线、角平分线等。
4.虚像概念: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它不能在屏幕上捕捉到,但人眼可以看到。
这个特点是理解平面镜成像现象的关键部分。
5.光的反射定律:虽然不是直接的数学知识点,但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对于掌握平面镜成像至关重要。
反射定律指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垂直于镜面的线)在同一平面内,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6.相似三角形:在分析平面镜成像时,可能会遇到相似三角形的情况,特别是在处理光线和镜面的关系时。
这是因为光线的反射遵循相同的角度关系,从而形成相似的三角形。
7.直角三角形:由于光线与镜面垂直,因此在作图时经常会遇到直角三角形的情况。
这涉及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的应用。
8.比例关系:在某些情况下,物体的大小和像的大小之间可能存在比例关系。
这种关系可以用来解决一些更复杂的成像问题。
9.代数方程:在计算物体和像的距离或者解决与成像相关的速度或时间问题时,可能需要建立和解决代数方程。
10.坐标几何:在更高级的研究中,可能会使用坐标几何来分析光线的路径和像的位置。
综上所述,平面镜成像涉及到了对称性、等距性、几何作图、虚像概念、光的反射定律、相似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比例关系、代数方程以及坐标几何等多个数学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不仅在物理学中有应用,也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平面镜成像的知识点总结
![平面镜成像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81de265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ad.png)
平面镜成像的知识点总结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好好聊聊平面镜成像这个有趣的知识点!你知道吗,当你照镜子的时候,那里面的另一个“你”就是平面镜成像啦!比如说,你站在镜子前,看到镜子里那个和你一模一样的家伙,这就是平面镜成像的实例哟!
平面镜成像有几个特别重要的特点呢。
首先就是像与物的大小是完全一样的哦!就好像你拿着一个和你等高的人偶玩具站在镜子前,人偶在镜子里的像和它本身是一样大的,这是不是很神奇呀!
还有呢,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想象一下,你慢慢靠近镜子,是不是感觉镜子里的“你”也在靠近呀,其实你们是同步靠近镜子的,距离始终是相等的呢,就像你和你的好朋友手牵手一起走一样!
而且呀,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是垂直的哟!这就好像你站得直直的面对镜子,你和镜子里的“你”之间有一条无形的线,是直直地对着镜子的。
嘿,你说这平面镜成像是不是很有意思呀!咱再进一步想想,要是没有镜子,我们怎么能这么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模样呢,对吧?这就好像没有阳光,花儿怎么能开得那么鲜艳呢!
说到这,我想起有一次我和小伙伴在镜子前玩,看到镜子里那么多个自己,真的觉得太奇妙啦!我们还互相做鬼脸,镜子里的我们也跟着做一样的鬼脸,哈哈,真的太好玩啦!
总之呢,平面镜成像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法,能让我们看到另一个“自己”。
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我们能更好地了解自己。
所以呀,一定要好好记住这些知识点哟!这样下次再照镜子的时候,你就能更加清楚地知道这背后的奇妙啦!。
平面镜与凸透镜的成像知识点总结
![平面镜与凸透镜的成像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798d819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9c.png)
平面镜与凸透镜的成像知识点总结一、平面镜的成像知识点平面镜是指反射面为平面的镜子,根据成像原理,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关键知识点。
1.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等于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即角度相等。
2. 线像关系: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对于一个物体点和其对应的像点,它们和镜面之间的连线与法线重合。
3. 成像特点:以物体点为中心,与镜面对称的像点被称为虚像,像的位置与物体的位置呈镜像对称。
4. 物像距离关系:对于平面镜而言,物体和像的距离是相等的,即d物 = d像。
5. 放大缩小关系:平面镜只能产生物象的放大缩小,不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和高度。
二、凸透镜的成像知识点凸透镜是由两个凸面组成的镜面,它的成像原理与平面镜有一些不同。
1. 球面折射定律:光线通过凸透镜的时候,会发生折射。
根据斯涅尔定律可知,入射光线与法线的正弦比在两侧折射光线与法线的正弦比相等。
2. 线像关系:根据球面折射定律,对于一个物体点和其对应的像点,它们和透镜之间的连线在入射侧与法线重合,在出射侧与透镜面法线重合。
3. 成像特点:凸透镜可以产生实像和虚像,实像是光线会交叉在一点上,虚像是光线不会交叉而只是看起来会从特定位置射出。
4. 物像距离关系:对于凸透镜而言,物体和像的距离满足倒数关系,即1/v + 1/u = 1/f,其中v为像的距离,u为物体的距离,f为焦距。
5. 放大缩小关系:凸透镜可以产生物象的放大和缩小,其放大率等于像的高度与物体高度的比值。
综上所述,平面镜与凸透镜在成像的原理和特点上有所不同。
对于平面镜,成像是通过光的反射实现的,而凸透镜则是通过折射实现的。
在物像距离关系上,平面镜的物像距离相等,而凸透镜的物像距离满足倒数关系。
在放大缩小关系上,平面镜只能实现物象的等大小,而凸透镜可以实现物象的放大缩小。
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平面镜成像_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平面镜成像_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6916f1aa45177232e60a22b.png)
1、光的反射类型:镜面反射(光滑表面、反光、刺眼) 、漫反射(粗糙表面、各个方向)注:1、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均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光反射时,光路可逆,如下图。
2、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就是平时我们用的镜子。
(2)、观察下图,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大小相同)、等距(离平面镜距离相等)、垂直(垂直于平面镜的底边)、正立(原来的样子)、虚像(不存在的像)。
注:在光学中涉及到的像可分成实像和虚像。
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能被人眼观察到,即都有光线射入人眼。
它们的不同点是: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如小孔成像,照像机成像、幻灯机成像均是实像;而平面镜成像,放大镜成像均是虚像。
实像是光线的实际会聚而成,而虚像则是由发散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虚像。
观察右图:(1)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等大。
(2)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4)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3)、平面镜的作用:(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潜望镜)3、用垂直等距和光路图找物体的像。
光路图的画法。
画图中的实线和虚线:(1)实际光线用实线画,加箭头表示光线的行进方向;(2)反向延长线不是实际光线,所以用虚线画,不加箭头;(3)实像用实线画,虚像用虚线画,都要加箭头表示像的正倒;(4)法线等辅助线要用虚线画。
4、球面镜凹面镜:(1)作用:会聚光线(2)应用:太阳灶、汽车头灯凸面镜:(1)作用:发散光线(2)应用:汽车后视镜5、虚像和实像虚像:非实际光线而是光线的反向沿长线会聚而成的像。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叫实像。
在光学中涉及到的像可分成实像和虚像。
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能被人眼观察到,即都有光线射入人眼。
它们的不同点是: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如小孔成像,照像机成像、幻灯机成像均是实像;而平面镜成像,放大镜成像均是虚像。
实像是光线的实际会聚而成,而虚像则是由发散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虚像。
平面成像知识点总结
![平面成像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6c2512b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7c.png)
平面成像知识点总结一、光的直线传播1.1 光的速度光速:299,792,458 m/s1.2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当光线在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如果没有受到其它因素(如折射、反射等)的影响,光线将沿直线传播。
二、物理光学基础2.1 光波光是电磁波,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的波动传播而成。
2.2 光的波长和频率波长(λ):光波传播一个周期所需要的距离。
频率(f):单位时间内传播的波动次数。
光速=波长×频率2.3 光的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光沿着一定的方向发射。
折射:光线由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2.4 几何光学通过光的几何反射和折射原理,研究光线传播的规律。
三、平面镜成像3.1 平面镜平面镜:反射面简单,映像位置简单,如镜子。
3.2 平面镜成像规律物距(h):物体与镜子的距离像距(h'):像点到镜子的距离焦距(f):焦点到镜子的距离3.3 成像规律物像关系:1)当物距为正,像距为负时,为实像;2)当物距为正,像距为正时,为虚像;3)当物距为负,像距为正时,为实像;4)当物距为负,像距为负时,为虚像。
四、球面镜成像4.1 球面镜的构成凹透镜:其中心内侧为凸面,外侧为凹面凸透镜:中心外侧为凸面,内侧为凹面4.2 球面镜成像规律物距(h):物体与镜子的距离像距(h'):像点到镜子的距离焦距(f):焦点到镜子的距离4.3 成像规律物像关系:1)当物距为正,像距为负时,为实像;2)当物距为正,像距为正时,为虚像;3)当物距为负,像距为正时,为实像;4)当物距为负,像距为负时,为虚像。
五、透镜成像5.1 透镜的构成收敛透镜:使光线聚焦散射透镜:使光线发散5.2 透镜成像规律物距(h):物体与镜子的距离像距(h'):像点到镜子的距离焦距(f):焦点到镜子的距离5.3 成像规律物像关系:1)当物距为正,像距为负时,为实像;2)当物距为正,像距为正时,为虚像;3)当物距为负,像距为正时,为实像;4)当物距为负,像距为负时,为虚像。
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78d686d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1a.png)
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如下:
1、平面镜成像的原因:原理是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光路可逆。
2、平面镜成像的解释:平面镜成像是一种物理现象。
指的是太阳或者灯的光照射到人的身上,被反射到镜面上平面镜又将光反射到人的眼睛里,因此我们看到了自己在平面镜中的虚像。
当你照镜子时可以在镜子里看到另外一个你,镜子里的人就是你的像。
在镜面成像中,你的左边你看到的还是在左边,你的右边你看到的还是在右边,但如果是两个人面对面,你的左边就是在对方的右边,你的右边就是在对方的左边。
这样的效果也叫镜像。
3、平面镜的定义:表面平整光滑且能够成像的物体叫做平面镜。
平面镜成的像来自物体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
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表面、玻璃板等都相当于平面镜。
我们把反射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叫作平面镜。
4、透镜成虚像: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小于凸透镜的焦距时,从凸透镜的另侧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放大的像,这个像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是虚像。
平面镜成像的有关知识点
![平面镜成像的有关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34b19f1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a3.png)
平面镜成像的有关知识点平面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学器件,它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一些关于平面镜成像的基础知识点。
1.平面镜的定义和特点平面镜是一种镜面平坦的光学器件,它的反射面是一个平面。
与凸透镜或凹透镜不同,平面镜不会使光线发生折射,而是通过反射来产生图像。
2.元件和元素在平面镜中,有两个重要的元件:光源和观察者。
光源是产生光线的物体,观察者是观察光线和图像的人或仪器。
3.入射角和反射角当光线从一个介质射到另一个介质时,会发生折射或反射。
对于平面镜来说,光线在镜面上发生反射。
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对于平面镜来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4.法线和虚像平面镜的法线是与平面镜相切的线,垂直于镜面。
当光线与平面镜相交时,根据反射定律,光线被反射,形成一个虚像。
虚像是无法在屏幕上投影出来的图像,它只存在于光线的路径上。
5.成像规律平面镜成像遵循成像规律。
根据成像规律,光线从物体上的每一点出发,经过平面镜的反射后,会汇聚到镜面上的另一点。
这个点就是虚像的位置。
虚像与物体的位置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物距大于焦距时,虚像位于物体的背后;物距等于焦距时,虚像位于无穷远处;物距小于焦距时,虚像位于物体的前方。
6.物像距公式物像距公式用于计算物体和虚像的位置关系。
根据物像距公式,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有一个简单的关系:1/物距 + 1/像距 = 1/焦距。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物体和虚像的位置。
7.放大率放大率是衡量平面镜成像效果的指标之一。
它表示图像的放大倍数。
放大率等于像的高度与物的高度之比。
当放大率大于1时,图像被放大;当放大率小于1时,图像被缩小;当放大率等于1时,图像与物体大小相同。
8.平面镜的应用平面镜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平面镜常用于化妆、理发等场合,帮助人们观察自己的形象。
平面镜也被用于反射望远镜和激光器中,用来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
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4.3平面镜成像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466f6ba7e21af45b307a8f1.png)
4.3平面镜成像一、平面镜成像1. 平面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成像规律是:(1)像与物大小相等;(2)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3)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像与物左右位置颠倒;(5)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实像、虚像)。
具体总结就是十个字:等大、等距、垂直、反向、虚像。
如图所示。
2.虚像是指射入眼睛的光线,其反向延长线的集合点形成的像,如上图所示;虚像能用眼睛直接观看,但不能用光屏接收;实像既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看。
二、球面镜1.利用光的反射现象,反射面为平面的叫平面镜,反射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叫球面镜。
2.利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叫做凸面镜;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常用作汽车观后镜来扩大视野。
3.利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叫做凹面镜;凹面镜对光有汇聚作用,常用作太阳灶、探照灯等。
1.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光现象重要知识点,在光现象中占据重要位置。
平面镜成像与光的反射密不可分,两节内容在本章地位相同。
本节主要知识点有:平面镜成像规律、面镜的应用。
平面镜成像特点在中考中出现的概率很高,因为在考查此问题时,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特点、成像知识和作图问题都会涉及到,具有代表性。
故此类问题应作为重点加以重视。
中考中,有关本节知识点的考题主要集中在平面镜成像规律和平面镜应用上,并经常看到平面镜成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等问题。
从常考题型方面来看,对平面镜成像考查的概率很高,并经常以填空题出现;对平面镜应用也属于常考内容,并以选择题出现较多。
至于对面镜的考查虽然出现概率不高,但也曾出现过此类考题。
纵观历年考试,本节考点出现的考题所占分值一般在1—3分之间。
2.中考题型分析中考中,出现本节知识点考题的概率较高,大部分都是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并以选择题、填空题出现。
3.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考点一:平面镜成像特点◆典例一:(中考•广东)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409931bb52acfc789ebc9ec.png)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如图,MN表示平面镜,AB表示镜前的物体,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1等距离,标明像点
3、画虚像(标箭头)
B N
B’
注意:虚像用虚线
也可表述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9.像的形状由物体的形状决定, 像的大小由物体的大小决定。
10.像的特点(性质):正立、等大、虚像
11.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12.平面镜的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13.凸面镜:作用:对光有发散作用(可以扩大视野) 凹面镜:作用:对光有会聚作用(可以获得平行光)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
1.平面镜:平的、光滑的反射面。 2.薄玻璃板替代平面镜(转换法) 薄:防止玻璃板两个面都成像
玻璃板替代平面镜:便于准确找到像的位置 3.完全相同的蜡烛B替代蜡烛A的像(等效替代法)
比较像和物体的大小
4.玻璃板和纸面垂直:使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5.实验应该在较暗环境中进行
6.刻度尺的作用:测量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7.蜡烛B不点燃,否则无法清楚的观察到蜡烛A的像。 8.平面镜成像特点: (1)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3)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实验2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版)
![实验2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d24a72ce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f7.png)
实验2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识点一、平面镜成像规律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平面镜成像是虚像。
2.平面镜成虚像: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在平面镜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在镜子中会出现一个正立蜡烛的像,但将光屏放在平面镜后蜡烛像的位置时,光屏上却没有出现蜡烛的像,可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不存在的,是虚像。
3.平面镜成像作图:(1)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作图;(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对称法)。
4.凸面镜特点: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平行光射到凸面镜上,反射后成为发散光。
5.凹面镜特点: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平行光射到凹面镜上,反射后会聚到一点。
知识点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1.分析论证(1)未点燃的蜡烛可以与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说明蜡烛的像的大小与蜡烛大小相等;(2)蜡烛和它的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2.实验中注意事项(1)为了使观察到的像更为清晰,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2)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便于观察和确定像的位置,并比较物像的大小关系,原因是玻璃板既能反射光又能透过光,即透过玻璃板能看到未点燃的蜡烛,也能看到点燃的蜡烛所成的像;(3)实验应选用较薄的玻璃板。
因为玻璃板的前后表面可以各成一个像,当玻璃板较厚时,两个像有较大的错位,难以确定像的位置;(4)实验中,玻璃板要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
若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则未点燃的蜡烛和点燃的蜡烛将不能完全重合;(5)实验中,使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目的是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6)用点燃的蜡烛做实验的优点是所成的像比较亮,便于观察;(7)白纸用于标注玻璃板的位置、蜡烛以及蜡烛的像的位置,刻度尺用于测量蜡烛以及蜡烛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8)改变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进行多次实验,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538d6ac9e314332396893a1.png)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1、成像特点:①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②像、物大小相等③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对称④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2、“正立”“等大”“虚象”“像、物关于镜面对称3、成像原理:光的反射5、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6、平面镜成像的作图问题一般分为两类:①已知平面镜、物体和像的三者中的两者的位置关系,求剩余一项的位置。
此种类型的问题,我们能够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来作图②求可见范围,此种类型问题,我们能够利用光的反射规律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来作图。
规律总结:作图的方法有两种: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规律,具体用哪种方法,要根据题目的要求。
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图,先要确定像的位置;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先要画出法线。
【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离开平面镜越来越远时()A.像越来越小,像离人的距离变大B.像越来越小,像离人的距离变小C.像的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小D.像的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大2.决定平面镜中成像大小的是()A.平面镜的大小B.平面镜的放置C.物体的大小D.物体离平面镜的远近3.如图4-3-1所示,是从平面镜内看到钟表的钟面指针位置,此时的实际时刻是()A.1时15分B.2时15分C.9时15分D.9时45分4.一平面镜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如图4-3-2所示,一小球以1 m/s的速度沿桌面向平面镜匀速滚去,则小球在平面镜里的像相对镜子()A.以1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B.以1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C.以2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D.以2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5.白天在室内照镜子(窗户朝南开),为了能较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面容,镜子的反射面应该()A.朝北B.朝南C.朝东D.朝西6.池中水的深度是2米,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105千米,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A.2米B.4米C.7.6×105米D.3.8×105千米7.平静的湖面所映出的岸上景物,平时常叫作倒影,它是景物所成的()A.正立的虚象B.倒立的虚象C.缩小的实象D.放大的虚象8.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比平面镜大的物体,不能在镜中成完整的像B.平面镜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C.在平面镜后面的物体,会遮挡平面镜成像D.平面镜成的像可能是虚像,也可能是实像二、填空题1.一个人立在平面镜前,当它走近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______,像跟人的距离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平面镜成像规律知识点
![平面镜成像规律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a68159c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32.png)
平面镜成像规律知识点1.光线的反射规律:根据卢瑟福定律,入射光线与镜面法线的夹角等于反射光线与镜面法线的夹角,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这一规律适用于平面镜上的所有光线。
2.成像距离:物体在平面镜上的成像距离等于物体与镜面的距离。
如果物体在镜面前方,成像距离为负数,表示成像在镜子背后;如果物体在镜面后方,成像距离为正数,表示成像在镜子前方。
3.成像大小:物体在平面镜上的成像大小等于物体的实际大小。
平面镜实质上是反射,而不是折射,因此它不改变光线的传播路径,也不改变成像物体的大小。
4.成像位置:物体与其成像位置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光线追迹法来确定。
利用光线追迹法,可以画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以及它们与平面镜的交点,从而确定物体的成像位置。
光线追迹法有以下几个特点:-入射光线:从物体上的一点发出的入射光线经过反射后,在平面镜上产生一点。
这个交点就是成像物体的一点。
通过对多个物体上点的光线追迹,可以确定整个成像物体。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经过反射后在平面镜上产生的光线。
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平行光线法则确定。
平行光线法则指出反射光线的方向与入射光线的方向相反,并且它们之间的夹角等于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夹角。
通过光线追迹法,可以确定物体在平面镜的成像位置和大小。
例如,当物体位于平面镜前方,光线追迹法可以确定成像位置在镜面背后,并且成像是倒立的。
另外,还有两个常见的特殊情况:-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无穷远时,物体的成像位置在焦距处。
此时,成像是实际大小的倒立虚像。
-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焦距时,物体的成像位置在无穷远处。
此时,成像是实际大小的倒立实像。
总之,平面镜成像规律是根据光线的反射规律和成像距离、大小、位置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物体在平面镜上的成像特点。
掌握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光的传播和成像原理,并在实际应用中进行光学设计和实验研究。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总结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c0c9668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25.png)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总结平面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学器件,它能够反射光线并产生图像。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知识对理解光学原理和解释光学现象非常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讨论各种特殊情况下的成像规律。
一、平面镜成像基本原理当平行于光轴的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时,根据镜面法则,它们将会被镜面反射。
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如下:1. 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等于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共面。
二、实物、像的定义在平面镜成像中,我们将要讨论两个重要的概念:实物和像。
1. 实物:实物是指放置在镜面前的物体,它可以是实际存在的物体。
2. 像:像是由平面镜反射光线所确定的,在空间中看起来与实物位置相同的虚拟物体。
像可以是实像或虚像。
三、平面镜成像规律根据平面镜的特性和基本原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平面镜成像规律:1. 光线的反射性质: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反射遵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
2. 成像特点:平面镜只能产生虚像,虚像位于实物的后方。
四、实物与像的位置关系在平面镜成像过程中,实物和像的位置关系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点。
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 实物在镜面前,像在镜面后:实物通过平面镜成像后会形成一个与实物位置相同、大小相等的虚像,且虚像位于实物的后方。
2. 实物在镜面前,像无穷远处:当实物与平面镜的距离很大时,像将会形成在无穷远处,并且呈现与实物大小相等的虚像。
3. 实物在镜面前,像与实物重合:当实物与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焦距时,像将会形成在镜面内,且呈现与实物位置重合的实像。
五、平面镜成像的倍率在平面镜成像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一个重要的参数:倍率。
倍率是指像的高度与实物高度之比。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倍率为正:当像位于实物的相同侧时,像的高度与实物高度之比为正数。
2. 倍率为负:当像位于实物的对侧时,像的高度与实物高度之比为负数。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知识点与典型习题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知识点与典型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498c06c767f5acfa1c7cdb4.png)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知识点与典型习题(一)、知识点: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光的反射现象。
2、生活中的平面镜成像现象有:(1)看到穿衣镜中的自己;(2)水中的倒影;(3)房屋在平板玻璃中的像。
3、表面既光滑又平坦的物体叫平面镜。
4、生活中属于平面镜的物体有:(1)穿衣镜;(2)平静的水面;(3)地面瓷砖;(4)平板玻璃窗;(5)平板墙面瓷砖。
5、平面镜成像的性质: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6、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要用 2 根相同的蜡烛,目的是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要用刻度尺测量像距和物距,目的是判断像距和物距的大小关系。
要用平板玻璃而不用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7、平面镜所成的像,像与物的连线垂直于平面镜,像到镜的距离等于物到镜的距离。
8、平面镜成像时,平面镜在像与物的连线的中垂线上。
9、平面镜所成的像一定与物体大小相同,与平面镜大小无关。
10、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反射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用光屏不能承接。
11、平面镜所成的像上下不会颠倒,左右要颠倒。
12、平面镜对平行光的作用是平行平行。
13、面镜对光都是反射作用。
面镜分为平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
14、平行光射到凹面镜上,经凹面镜反射后,要会聚于凹面镜前的一个点,这个点叫焦点,用字母 F 表示。
15、凹面镜的焦点是实际光线会聚而得到的,所以是实焦点。
凹面镜有 1 个实焦点。
(第一空选填:不是实际、实际)16、根据光的可逆性,从凹面镜焦点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反射后将成为一束平行光。
17、凹面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因此凹面镜对光的作用是平行会聚。
18、生活中的凹面镜有:(1)手电筒的反光镜;(2)车灯的反光镜;(3)太阳灶;(4)电视的卫星接受天线;(5)探照灯、投影仪、显微镜的反光镜。
19、凸面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
用凸面镜做观后镜的原因是:同样大小的平面镜和凸面镜比较,通过凸面镜观察到的范围要大些。
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
20、实像和虚像:实像是实际光线汇聚形成的,用光屏能够承接;虚像不是实际光线汇聚形成的,用光屏不能够承接。
八年级上册物理平面镜所有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平面镜所有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f80c7b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f2.png)
八年级上册物理平面镜所有知识点在八年级上册的物理课程中,平面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使用平面镜可以让我们看到我们自己,了解周围的环境以及更好
地理解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
本文将逐一介绍平面镜的相关概念,类型和用途。
一、平面镜的定义和特点
平面镜是一种具有平面剖面并用玻璃或金属薄片镀膜的镜子。
其特点是像与实物之间的距离相等,且像倒立、左右与实物相反。
二、平面镜成像原理
1.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 平面镜成像规律:物距等于像距,物像共面,像与物相似,
虚像在镜子背面。
根据这些原理,我们可以预测和定位镜面成像。
三、平面镜的分类
1. 按照镜面方式分类:分为镜面和半透明镜面。
2. 按照作用分类:分为平面镜和斜面镜。
3. 按照形状分类:分为矩形平面镜和圆形平面镜。
四、平面镜的应用
平面镜广泛用于日常生活和科学实验当中。
以下是平面镜的一
些应用。
1. 用于照明和观察。
2. 用作化学反应中的反应容器。
3. 用于制作太阳日晷。
4. 用于照相和光学设备中的反射镜。
5. 用于制作激光器和光通信器件。
6. 用于车辆和航空器的后视镜。
总的来说,平面镜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光学器件,其在物理教学,个人生活和科技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生们需要深入了解
镜面成像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才能真正掌握和应用平面镜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总结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总结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是虚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镜中人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看镜子中的钟的时间要看纸张的反面,物体远离、靠近镜面像的大小不变,但亦要随着远离、靠近镜面相同的距离,对人是2倍距离)。
2、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平静的水面就好像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像(水中月、镜中花);对实物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树木和房屋上各点与水面的距离不同,越接近水面的点,所成像亦距水面越近,无数个点组成的像在水面上看就是倒影了。
(物离水面多高,像离水面就是多远,与水的深度无关)。
3、平面镜成虚像的原因:物体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没有会聚二是发散的,这些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画时用虚线)相交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通过人眼观察到,故称为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注意:进入眼睛的光并非来自像点,是反射光。
要求能用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像、物关于镜面对称)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同一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后,反射光的反向延长线交于像点)作光路图(作出物、像、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