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难题锦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难题锦集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难题锦集

1、一筐水果连筐共重180千克,卖去水果的一半后,连筐共重92千克,这筐水果重多少千克?筐重多少千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种巧克力原价是12元一盒,商场开展促销活动,欣欣商场买3盒送1盒,迎奥商场买1盒减2元,明明需要4盒巧克力,到哪个商场买合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箱大枣与3箱桔子的价钱相等,3箱桔子与4箱梨的价钱相等。如果一箱大枣72元,一箱梨多少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小红上学期的一张成绩单,你能根据信息算出她的语文和外语的成绩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星期天,6个同学们去参观博物馆,共付门票36元,每人乘车用3元。他们平均每人用多少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描述,把路线示意图画完整。

早上,王超从大学生公寓出发,向南偏西20的方向走100米到教学楼上课;中午到教学楼北偏西30约150米的食堂吃饭;吃完饭后,又到食堂东偏北40约200米的图书馆看书;下午从图书馆又回到教学楼上课。

7、简算。

9999+999+99+9+4

10199 用两种方法简算

564-121-200-129

272-364+228

327+515-327+485

851-251-255-45

201912542

(450-72)9

72+4720+5972

(83-47)25+7536

8、六一儿童节,张老师给小朋友们购买演出用的服装,买2件T 恤和3条短裤的钱同样多。每条短裤40元,买8件T 恤需要多少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小明在读一个小数时,把小数点的位置读错了,结果读成了三千零六。原来的小数只读出了一个零,原来的小数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用5、7、0、0和.组成符合要求的小数。

(1)去掉1个0而大小不变的小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去掉2个0而大小不变的小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0都不能去掉的小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2、3、4三个数字和小数点组成小于4而大于2的两位小数是()、()、()和(),其中最大的数是()。

12、

5千克西红柿()元,5千克黄瓜()元,50千克白菜()元,50千克萝卜()元。

13、每吨海水含盐量为30千克.照这样计算,10千克的海水含盐多少千克?100克的海水含盐多少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一个三位小数的近似数是6.70,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15、小红从家到学校要走1.2千米,当她走了0.3千米后发现数学书忘带了,立即按原路返回取书,这样她要比平时去学校多走多少千

米?这回她到学校要走少千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一筐草莓,连篮共重3.8千克,吃掉一半后,连筐共重2千克。你知道草莓和筐各重多少千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小兰在计算一道小数减法时,把被减数十分位上的8看

成了5,把减数百分位上的1看成了7。你能算出错误与正确相差多少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绿化队原计划12天植树1800棵,实际每天植树的棵数比计划多30棵。完成植树任务实际用多少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A、C两城间有两条公路。一辆汽车从A城出发,经过B城到C城用了6小时。

(1)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返回时走另外一条路,且每小时多行6千米,回到A 城要用多少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

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

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3)现在设计新建一条公路,使B城与公路AC连通,怎样设计路程最短?(画在图上)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

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