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办法
医院检验科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医院检验科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前言医院检验科技术不断进展,新技术、新项目层出不穷。
为了确保新技术、新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建立准入管理制度来规范检验科技术的引进和使用,保障患者的权益,同时避开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
本文将介绍医院检验科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准入管理制度的意义医院检验科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管理制度是医院对检验科技术引进和使用的管理要求,从源头上确保新技术、新项目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牢靠性,防范潜在的风险,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订立准入管理制度的意义在于:1.规范检验科技术引进和使用,防范潜在的风险;2.提高医院诊断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的权益;3.加强对检验科技术的管理和监控,保障医院的安全和牢靠性;4.避开挥霍和不必要的损失,节省医疗资源。
准入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准入管理流程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管理流程如下:1.需求提出:由临床科室申请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包括申请原因、引进内容和使用范围等。
2.技术审核:由检验科进行技术审核,包括技术方案、设备、试剂和人员等的评估和确认。
3.安全评估:由医院质控部门进行安全评估,重要包括安全性、有效性、牢靠性和风险评估等。
4.决策审批:由医院领导进行决策审批,包括决策结果、使用条件和时间等。
5.实施计划:由临床科室和检验科订立实施计划和使用操作规范。
6.实施监控:由医院质控部门和检验科进行实施监控和评估。
准入管理标准1.技术标准:新技术、新项目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医院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技术的可信度和质量。
2.设备标准:新设备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医院的相关要求和规范,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牢靠性。
3.试剂标准:试剂应选择符合国家、行业和医院的相关要求和规范的试剂,确保试剂的纯度和有效性。
4.人员标准:检验科技术人员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医院的相关要求和规范,具备相应的技能和学问背景,确保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准入管理要求1.安全性要求:新技术、新项目的引进和使用必需保证安全性,排出潜在的风险,确保安全不可分割。
医院开展新技术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提高医院医疗技术水平,保障医疗安全,规范新技术、新项目的引进和应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各临床、医技科室及后勤服务部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管理工作。
三、新技术、新项目的定义新技术、新项目是指在本院范围内首次应用或已停止应用于临床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技术及护理用具改良。
四、新技术、新项目的分类1. 院级新技术、新项目:在本院范围内首次应用或已停止应用于临床的技术。
2. 省级备案类新技术、新项目:在本省范围内首次应用或已停止应用于临床的技术。
3. 国家限制类新技术、新项目:需报国家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审批的技术。
五、新技术、新项目的引进程序1. 科室申请:科室提出新技术、新项目申请,并填写《新技术、新项目申请表》。
2. 科室初审: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对申请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初审,提出初步意见。
3. 医院审批: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对初审通过的申请进行审批,确定是否引进新技术、新项目。
4. 审批结果反馈:医院将审批结果反馈给科室,审批通过的新技术、新项目进入实施阶段。
六、新技术、新项目的实施与管理1. 实施前的准备:科室需制定详细的技术实施方案,包括人员培训、设备配置、物资准备等。
2. 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对实施过程中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监督,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3. 实施后的评价:科室对新技术、新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包括临床疗效、患者满意度、安全性等方面。
4. 评估与改进:医院根据新技术、新项目的实施效果,对相关流程、技术进行评估和改进。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八、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1. 医院设立新技术、新项目准入评审委员会,负责新技术、新项目的评审和审批工作。
2. 新技术、新项目的评审和审批应遵循科学、公正、公开、高效的原则。
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
--------------------------------------------------------------------------------------------------------------------------------------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新技术、新项目是医学科学发展的产物。
为更好的、更安全的应用于临床,制定以下规章制度。
一、集体讨论制度1、新技术、新项目提出后,为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应用于临床,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之前,有关医生应广泛的查阅国内外相关著作及文献,并收集、整理,写出书面综述或报告(附相关资料),制定各种意外情况应急预案,评估是否符合伦理道德,并提交科主任进行全科集体讨论。
2、全科讨论由科主任主持,参与人员应包括科室大部分正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充分发表意见,认真进行讨论,讨论内容应有详细的书面记录,其结果由开展项目负责人写出书面报告,讨论结果以书面形式提交医务科。
二、报批程序经全科人员讨论同意后,应详细填写《新技术、新项目、重大手术申请书》(表-1)、首例需要填写《新技术、新项目、重大手术可行性评价表》(表-2)报送医务科,医务科进行初审合格后,提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委员表决结果为“同意”的比例达到2/3视为-------------------------------------------------------------------------------------------------------------------------------------- 审批通过,再报请医院学术委员会及医务科审核、评估,经论证同意后报请主管院长审批。
主管院长审批后,由物价办负责向物价部门申报收费标准,批准后方可实施。
新技术新项目的前5例均需履行报批手续。
5例后视情况由医务科决定是否继续报批。
三、知情同意程序为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负责,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实施新技术、新业务开展患者知情同意制度。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一、为了加强医疗新技术的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新技术指通过开发或引进的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或填补省内、院内空白的先进技术。
医院鼓励研究、开发和应用医疗新技术,鼓励引进国内外先进医疗技术。
开展新技术应以医疗市场需求为向导,立足临床,注重特色,优化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技术,解决急危重病诊疗过程中的疑难、复杂问题,并能产生较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新技术应当遵循科学、安全、先进、合法以及符合社会伦理规范的原则。
禁止开展已明显落后或不再适用,需要淘汰或技术性、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伦理及法律等方面与保障公民健康不适应的技术。
三、拟开展新技术的科室,由所在科室进行初评,确定该技术项目负责人和参加人员,填写《新技术新项目申请报告》,由科主任签署意见后报医务科。
医务科应该从开展该技术的人才、技术、设备及项目负责人准入资格等方面进行审核。
经医务科审核通过后,及时提交医院伦理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评审。
评审委员会对所报新技术项目的目的、意义、实用性、可行性以及实施方法、风险、应用价值及推广前景以及可能所涉及医学伦理问题等方面进行论证和评估。
四、开展新技术负责人必须是高年资副主任以上,医院其他人员开展该项技术必须在新技术临床试用期结束后,经医院批准院内临床推广应用,并在掌握该技术的人员指导下逐步开展。
五、经医院批准的新技术在临床试用期间,实行跟踪评价制度,开展人员定期向医务科汇报开展情况。
六、新技术临床试用期间,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暂停临床试用,并将情况上报医院:1.发生重大医疗意外事件的;2.发生与该项技术直接相关的严重不良后果的;3.发现该技术存在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的;4.发现该技术存在伦理道德缺陷的;5.技术支撑条件发生变化或者消失;6.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需求的增加,医院面临着引进新技术和开展新项目的需求。
为了确保医院科学合理发展,加强技术管理和项目管理,制定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以规范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程序和管理要求。
二、管理目的1.加强科学技术的管理。
通过准入管理制度,确保引进的新技术具备必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通过准入管理制度,规范新项目的开展和管理,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3.降低医疗风险。
通过准入管理制度,有效评估新技术和新项目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防控。
三、准入管理程序1.申报阶段:申报单位提出新技术、新项目的申请,提交相关资料,包括技术方案、临床试验数据、研究报告等。
2.评估阶段:医院设立评估小组对申请进行评估,包括技术评估、临床应用评估、风险评估等。
3.审批阶段:评估结果达到一定要求的,进入审批阶段,由医院领导进行最终决策。
4.验收阶段:新技术、新项目通过审批后,进入验收阶段,验收小组对新技术、新项目进行验收,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5.上线阶段:通过验收的新技术、新项目正式引入临床应用。
四、管理要求1.法规合规:新技术、新项目的引进和开展需要符合相关法规和政策的要求。
2.安全可靠:新技术、新项目应具备一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进行安全评估和风险管理。
3.临床应用:新技术、新项目应具备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和治疗效果,需进行临床应用评估和效果观察。
4.培训教育:医院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新技术、新项目的知识和操作技能。
5.监督管理:医院应建立监督机制,定期对新技术、新项目进行跟踪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管理措施1.定期召开技术评估会议,对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评估和决策。
2.设立专门的审批委员会,对通过评估的申请进行最终审批。
3.配备专门的验收小组,对新技术、新项目进行验收,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4.建立新技术、新项目档案,记录相关信息和评估结果,保存相关资料。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申报管理办法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申报管理办法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科研项目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应用,尤其是具有标志性的新技术、新科研项目已经成为现代化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发展的标杆。
为坚持科教兴院,推动我院医疗技术的进步,提高我院医疗技术水平,我院大力倡导临床各科室在严格执行诊疗常规及依法执业并按质按量完成三甲技术项目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推动学科发展,培育我院的核心竞争力。
为规范我院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及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新技术新项目的定义和分类(一)本管理办法中的新技术新项目是指符合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中第一、二类,且与临床诊疗过程有关的、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可在我院开展、实用型技术和方法;对解决重大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问题的项目。
(二)本制度所指的医疗新技术,分为探索性技术、限制性技术和一般技术三类:1.探索性新技术:指本院引进或者自主开发的在国内尚未使用的新技术。
2.限制性新技术:指技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国家或者卫生行政部门规定限制使用、需要在限定范围和具备一定条件方可使用的新技术。
3.一般性新技术:指除国家或者卫生行政部门规定限制使用外的常用诊疗项目。
(三)医院鼓励研究、开发和应用医疗新技术,鼓励引进国内外先进医疗技术;禁止使用已明显落后或不再适用,需要淘汰或技术性、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社会伦理及法律等方面与保障公民健康不相适应的技术。
二、新技术新项目的申请和审批(一)科室开展医疗新技术应向医院提交相应申报资料:1.新技术项目负责人资质证明材料;2.新技术项目组人员资质证明材料;3.国内外有关该项技术研究和使用情况的检索报告及技术资料;4.新技术开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5.新技术开展的实施方案和风险预案;6.如涉及医疗器械、药品的,提供相应的批准文件;7.以及需要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二)开展医疗新技术必须履行下列程序:1.开展一般性新技术由科室向医务处申报,填写申请审核表(一式两份并附电子版),医院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论证,经医院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后实施;2.开展限制性新技术由科室向医务处申报,填写申请审核表(一式两份并附电子版),医务处集中提交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审查通过后提交科学技术委员会,经专家充分论证同意后,由相关部门根据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机构申报,批准后实施;3.开展探索性新技术由科室向医务处申报,填写申请审核表(一式两份并附电子版),医务处集中提交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审查通过后提交科学技术委员会,经专家充分论证同意后,由相关部门根据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机构申报,批准后实施;三、新技术的临床试用(一)新技术临床试用期间,医务处应当加强对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的质量控制,组织专家进行跟踪评估,建立技术档案,并根据评估结果,逐步建立和完善准入标准和应用规范。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的管理,规范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程序,确保新技术、新项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新技术、新项目是指:尚未在我院临床应用,或者虽已应用但尚未达到广泛认可的技术、项目。
第三条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应遵循科学、严谨、安全、有效的原则,实行分类管理、分级负责。
第四条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主要包括:项目申报、项目评审、项目批准、项目实施、项目跟踪和评估等环节。
第二章组织架构与职责第五条医院成立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管理工作。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委员会设主任委员一名,副主任委员若干名,委员若干名。
第六条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委员会的职责:(一)制定和完善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二)负责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审核、评审组织和批准工作;(三)监督新技术、新项目的实施和跟踪评估;(四)组织对新技术、新项目的培训和宣传;(五)处理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中的其他重要事项。
第七条医院设立新技术、新项目申报办公室,负责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受理、材料审核和日常管理工作。
第八条各临床科室、职能部门应积极配合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工作,提供所需资料,确保新技术、新项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三章申报与评审第九条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主体为临床科室。
申报科室应认真填写《新技术、新项目申报表》,并提供相关资料。
第十条新技术、新项目申报材料应包括:(一)技术、项目的基本情况;(二)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三)技术、项目的安全性、有效性论证;(四)技术、项目的实施计划和预期目标;(五)其他相关资料。
第十一条新技术、新项目申报办公室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审查合格后提交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委员会评审。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办法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加强业务建设,提高创新意识,根据医院业务创新战略的总体要求和业务建设的需要,以及卫生部颁布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一、新技术、新项目范围1、医疗工作中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有创新和发展的专业技术项目,包括各种新的检查、诊断、治疗技术的引进或发明,传统治疗方法的挖掘、整理和应用等。
2、护理业务创新,主要包括护理理念、护理技术、服务模式、服务方法的改进、引进或发明创新等。
3、社区服务理念、方法的创新。
4、行政管理与后勤保障的新技术、新项目,包括科室管理创新、临床医疗服务流程的设计、新专科专病设置规划和诊疗规范的制定等。
二、申报与立项1、每年各科室新技术、新项目项目申报时间为10月份。
2、所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项目,必须填写《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申请书》、《新技术、新项目项目实施计划书》。
3、项目负责人所填写的申请书和实施计划书,必须按照填写说明逐项认真填写,内容包括项目开展的目标、意义、工作基础、实施计划、进度安排和阶段目标、应用前景(包括社会和经济效益分析)等方面。
4、每年拟新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项目,须经科室主任签名同意后向科教科申报。
申报材料包括项目申请书和实施计划书电子文档、纸质材料各1份,如需购置新设备,还需要递交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
5、11月份所有项目先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后,科教科再邀请相关领导、部门和专家对申报的项目进行立项评议。
6、评议内容包括:是否符合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目标和意义,已具备的条件(人员、技术力量和设施),以及医疗安全性、有效性和适宜性,尤其着重于患者的医疗安全及规范化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
7、立项评议通过者方可实施。
如需医院提供资金支持者,须经院长办公会讨论审议通过后才可实施。
三、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1、通过立项的新技术、新项目项目涉及行政管理或后勤保障等相关部门,由医教科负责将项目信息通知相应部门。
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办法
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为加强对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的管理,规范新技术、新项目在临床的应用,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一、定义新技术、新项目是指我院尚未开展的新医疗技术和项目,医院鼓励研究、开发和应用医疗新技术、新项目,鼓励引进国内外先进医疗技术。
新技术、新项目应当遵循科学、安全、合法以及符合社会伦理规范的原则。
禁止开展已明显落后或不再适用,需要淘汰或技术性、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伦理及法律等方面与保障公民健康不相适应的技术和项目。
新技术、新项目的认定时间为自批准之日起一年内。
分级:1、技术改进项目:在原开展的项目上有所改进。
2、院级新项目:本院未开展,其他医院已开展的技术项目。
3、市级新项目:本市未开展,省内其他地市已开展的技术项目。
4、省级新项目:省内未开展,国内其他省市已开展的技术项目。
5、国家级新项目:国内未开展,国外已开展的技术项目。
6、国际新项目:在国内外均未开展的技术项目。
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条件:开展新技术人员必须是中级以上职称人员;第一例新技术施行者必须接受该技术省级医院培训的经历,经科室同意,报医务科,经医院批准后方可开展该项新技术;医院其他人员开展该项技术必须在新技术临床试用期结束后,经医院批准临床推广应用,在已掌握该项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展5例以上,经科室同意,报医务科,经医院批准后方可独立开展该项新技术。
三、申报与评审程序1、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或个人,需向学术指导管理委员会申请进行技术评价,并向医务科提交以下材料:(1)《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专业技术评价申请书》(见附件一)(2)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相关人员执业证书(复印件)(3)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报告,包括:①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目的、意义和实施方案;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设备、设施及其他相应辅助支持条件;③主要技术人员的资质、履历;④该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国内、外的应用情况,风险评估及应急方案;⑤适应证、禁忌症和疗效判定标准;⑥技术路线、质量控制措施和疗效评价指标及方法;⑦应用新技术、新项目与其他技术治疗同种疾病的风险、疗效、费用及疗程比较;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
一、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须由所在科室进行可行性研究,填写"新技术、新项
目申请表",交医教部审核。
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
完善
相关手续,确保医疗安全。
三、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必须经过学术委员会和医疗风险评估委员会或医学伦理委
员会的论证,论证同意后报院长办公会研究批准。
四、医院开展与临床科研有关的新技术、新项目,应当充分尊重恚者的知情权和选
择权,注意保护患者安全,严禁向患者收取相关费用。
五、应具有与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相适应的技术力量、设备与设施,以及确保医疗
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有效措施方案。
六、引进的新技术、新项目应是经批准的或安全性和有效性经临床实践证明的技术。
七、医教部对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医疗技术的安全、质量、疗效等情况进行全程
追踪管理和评价,及时避免医疗技术风险。
八、立项科室接计划进度定期向医教部书面报告完成情况,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项目。
九、医教部对科室新技术、新项目评估全过程进行监督。
十、新技术、新项目获得资助的,设专账由财务部统一管理,严格审核,专款专用。
十一、医院和科室对项目资料负有保密贲任,违反者按医院规定
处理。
科室新技术、新诊疗项目管理流程
科室新技术、新诊疗项目管理流程一、引言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医学科技领域的新技术、新诊疗项目层出不穷。
在医疗机构中,科室的新技术、新诊疗项目管理流程显得尤为重要。
科室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和流程,以保证新技术、新诊疗项目的顺利推广和应用,及时更新诊疗工具,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本文将就科室新技术、新诊疗项目的管理流程进行详细介绍。
二、新技术、新诊疗项目的筛选与引进1.建立专门的技术引进团队,由医院的医疗管理人员、行政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明确技术引进的流程和责任人。
2.对疾病诊断与治疗领域的前沿技术进行跟踪和研究,以适时引进新的临床技术、诊疗设备和药物。
3.对新技术、新诊疗项目进行审核和评估,包括临床效果、经济效益、风险评估等,确保引进的技术符合医院的实际需求和患者的诊疗需求。
三、新技术、新诊疗项目的试点1.选择合适的科室作为新技术、新诊疗项目的试点科室,由科室主任和技术骨干组成项目实施团队。
2.制定试点实施方案,明确实施目标、时间节点、预期效果和风险防范措施。
3.在试点过程中,定期组织专家评估和讨论,及时调整方案,确保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
四、新技术、新诊疗项目的培训与推广1.针对新技术、新诊疗项目的应用,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资料,对医疗团队进行培训。
2.组织专家讲座和学术交流会,推广新技术、新诊疗项目的临床应用经验,提高医疗团队的技术水平。
3.制定推广方案,加强对患者和社会公众的宣传,提升医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新技术、新诊疗项目的监测与评估1.建立技术应用的监测与评估机制,定期对新技术、新诊疗项目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包括临床疗效、患者满意度、经济效益等方面。
2.对技术引进和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3.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管理流程和技术应用方案,不断优化新技术、新诊疗项目的管理和应用过程。
六、新技术、新诊疗项目的更新与淘汰1.定期对科室已有的技术设备和诊疗项目进行审核和评估,根据实际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及时更新和淘汰陈旧的技术设备和诊疗项目。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三篇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三篇篇一: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为确保新技术、新业务开展达到既定目标,满足医院对其预期的要求,最大限度提高医疗水平,早期识别在新技术、新业务开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规避医疗风险,特制定本规定。
一、新技术、新项目是指在我院范围内首次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包括:(一)在本学科领域中尚属首创,医院拟在学科领域内开展的技术、业务项目。
(二)在学科领域内已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拟在院内范围内开展及推广实施。
二、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一)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医技科室,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职称的本院职工,其最终目的是将新技术、新业务在院内全面落实。
外院专家仅可介入开发过程早期的传、帮、代工作,技术业务的最终推广实施必须由本院人员完成。
认真填写《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表》,在完成初期的调研、评估及开发策划工作后,经科室讨论审核,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送医务科。
(二)在《申报表》中应就以下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1.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的特点、复杂程度,目前在国内外或其它省、市医院临床应用基本情况;2.临床应用意义、适应症和禁忌症;3.详细介绍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方法,对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等进行具体分析,并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科学预测。
4.技术路线:技术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5.根据基本情况明确划分开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以及各阶段期实现的目标,应从人员的技能水平、学科建设的规模、经济效益的增长、知名度的提高等方面加以论述。
6.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部门及科室的接口关系及配合要求予以阐明,其目的是保持新技术、新业务实施过程中工作的有效衔接,信息得到及时、准确的交流。
7.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技术力量、人力配备和设施等和各种支撑条件,相关部门及人员在各阶段的职责和权限。
8.详细阐述可预见的风险评估以及应对风险的处理预案、知情同意文件等。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制度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制度1、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1、医院鼓励医护人员引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提高医院竞争力,但必须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能产生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科室应结合实际需求,于每年12月组织科内成员对下年拟开展的新技术(项目)进行充分论证,并向医教部提交申请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审批表,经医教部审查后报医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伦理委员会论证,对于论证通过的项目,由医院行文下发各科室执行。
如果为II类及以上技术项目由医教部组织填报四川省XX 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申请书,经批准后开展。
3、申报时应写清项目主要负责人、协作单位、所需设备及效益分析。
可行性论证及保障患者安全措施及风险处置预案。
4、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为医院执业登记许可范围。
5、对于新开展手术,要求前5例按医院重大、特殊手术进行审批,并完善相关知情同意签字手续。
6、职能部门及科室每半年对开展新技术、项目进行质量、安全、疗效、效益追踪、提出改进意见。
7、医院每年对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评审,并给予奖励。
8、医教部对每项新技术建立档案资料。
2、终止新技术、新项目制度1、新技术、新项目未经审批或审批未通过者,必须无条件终止。
2、开展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须终止(1)技术力量上不能保证开展项目的医疗安全(例如:人员培训不到位、操作不熟练)。
(2)设备不到位,设备的安全性能不能保证开展的新项目的安全。
(3)科室设施不能保证开展新项目的安全。
(4)经临床运用因费用过高,患者不能接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低下。
(5)经临床运用后,临床效果不明显。
(6)、在开展过程中,出现严重损害或致残,甚至死亡者。
(7)、出现医疗事故。
(8)、出现医疗纠纷,必须及时报告医教部,医教部报分管院长或院长,由医教部组织相关人员(院内院外专家)讨论研究决定是否终止或继续开展。
3、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有定期的总结分析,疗效评估,及时报告医教部,如未进行此项工作者,必须终止。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办法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办法近年来,医疗技术飞速发展,各类新技术和项目层出不穷。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推动新技术和新项目的应用,提高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和医疗质量,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讨论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办法的内容和实施方法。
一、背景和目的医院作为医疗保健的重要机构,需要不断引进和应用先进的技术和项目,以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然而,随着新技术的引入,存在着一系列管理问题,如技术的适用性、风险评估、人员培训等。
因此,制定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办法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医院内部的新技术和新项目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二、管理办法的内容1. 项目申报和筛选:医院内部应设立专门的技术委员会,负责接收和筛选新技术和新项目的申报。
委员会成员应包括相关专家和管理人员,需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管理能力,以保证对于新技术和项目的准确评估和判断。
2. 技术评估和风险评估:委员会对申报的新技术和新项目进行全面评估和风险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安全性、可操作性等方面,同时要了解技术引进所需的新增设备和培训需求。
3. 项目实施和培训:经过评估通过的新技术和新项目将进入实施阶段。
医院应组织培训班和专项培训,确保相关医务人员熟练掌握技术操作和应用技巧。
4. 工作监督和评估:医院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新技术和新项目的应用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记录重要数据和操作过程,为后续评估和总结提供支持。
5. 结果评价和信息共享:医院应建立科学有效的结果评价指标体系,对新技术和新项目的应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估。
同时,要加强和其他医院的信息交流和共享,通过学术会议、论坛等形式,促进技术和项目的推广和应用。
三、实施方法为了确保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办法的有效实施,以下是几点建议:1. 领导支持:医院管理层应高度重视新技术和新项目管理工作,提供充足的经费和人力资源,并明确责任分工与相应的目标。
新技术和新项目管理制度
新技术和新项目管理制度一、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一)新技术、新项目的概念凡我院既往尚未开展、科室申报新开展的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的临床医疗、护理及医学其他领域的新方法、新手段,无论国内外其他单位是否已实施,均属新技术,新项目范畴。
新药品、新器材的临床验证不属于本规定的新技术、新项目范畴。
(二)新技术、新项目的分级对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实行分级管理。
按项目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安全性分为国家级、省级、院级。
1、国家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成果。
在国内医学领域里尚未开展的项目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或护理新技术、新业务。
2、省级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新成果,在省内尚未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或护理新技术、新业务。
3、院级:具有省内先进水平,本院尚未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或护理新技术、新业务。
(三)新技术、新项目的类别按使用范围和性质,分为诊断检查类、治疗康复类和综合类三个类别。
按项目的先进性和安全性分为探索使用类、限制使用类和一般诊疗类三类:1、探索使用类:指引进或自主开发的在国内尚未使用的新技术、新业务。
2、限制使用类(高难、高新):指需要在限定范围和具备一定条件方可使用的技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医疗技术和项目。
3、一般诊疗类:指除国家或省卫生行政部门规定限制使用外的常用诊疗项目,具体是指在国内已开展且基本成熟或完全成熟的医疗技术和项目。
(四)新技术、新业务项目的必备条件1、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
2、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应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安全性、创新性和效益性。
3、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所使用的医疗仪器须有《医疗仪器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仪器经营企业许可证》、《医疗仪器产品注册证》和产品合格证,并提供加盖本企业印章的复印件备查;使用资质证件不齐的医疗仪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一律拒绝进入。
4、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所使用的药品须有《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规范医院内新技术和新项目的管理,提高医院的科研创新本领和服务水平,订立本规章制度。
本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管理要求订立,适用于医院内涉及新技术和新项目的课题申报、研究、批准、实施、预算、验收和成绩转化等各个环节。
第二条定义1.新技术:指在医学领域、医疗设备领域以及其他相关领域具有创新性和应用性的新的技术或方法。
2.新项目:指医学科研、医疗服务、医院管理等各个领域中的新的课题、项目或计划。
第二章申报和评审第三条申报要求1.提交申报料子时,申请人应认真描述新技术或新项目的背景、目标、方法、预期成绩、预算等内容,并供应相关证明料子。
2.申报料子中应清楚标明申请人、参加人员的姓名、职称、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第四条申报审查1.医院设立新技术和新项目管理委员会,负责审查和评审申报料子。
2.申报审查应依据医院的发展战略、科研规划以及资金预算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确保申报内容与医院各项工作的整体协调性。
3.申报料子通过初审后,需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并出具评审看法。
第五条评审标准1.评审标准包含项目的创新性、技术可行性、发展前景以及预期成绩等。
2.评审结果依照优先级排序,列入立项计划的项目应符合医院科研发展的重点方向。
第三章立项和实施第六条立项程序1.依照评审结果,医院将经过批准的新技术和新项目纳入立项计划。
2.立项计划应包含项目名称、负责人、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周期、经费预算等内容。
第七条经费管理1.医院依据项目立项计划,进行经费拨付,并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
2.经费使用应依照项目实施计划和财务规定进行,严格掌控经费的使用范围和准确度,确保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透亮度。
第八条项目实施1.项目负责人应依据立项计划组织实施,并定时提交项目进展报告。
2.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加强质量管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四章验收和成绩转化第九条验收要求1.项目完成后,应组织专家进行验收,评估项目实现的成绩和效果。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办法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办法为加强现代医院理论与技术的应用管理,加强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我院医疗水平的发展,根据国家《关于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指导意见》、《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国家卫计委《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医政发[XX 第18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办法适用于全院各临床及医技科室。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医疗技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对疾病作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采取的诊断、治疗措施。
医疗新技术是指在我院范围内首次应用于临床的医疗技术(注:指在国内、省市内其它医疗机构已开展,且已证实其安全性、技术成熟的医疗技术)。
第三条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
科室开展医疗新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具有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并遵守技术管理规范。
第四条所有医疗新技术均应依据国家卫计委《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第五条医疗技术分为三类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由医院根据功能、任务、技术能力实施严格管理。
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以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临床应用管理及目录公布、调整。
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1.涉及重大伦理问题;2.高风险;3.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4.需要使用稀缺资源;5.国家卫计委规定的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
由国家卫计委负责临床应用管理及目录公布、调整。
第二分类方法1.技术改进项目:在原开展的项目上有所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办法
为了进一步提高创新意识和业务建设水平,医院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和业务创新战略的总体要求制订了新技术、新项目管理办法。
一、新技术、新项目的范围包括医疗工作中的专业技术项目、护理业务创新、社区服务理念、行政管理与后勤保障的新技术、新项目等。
二、申报与立项的流程包括每年10月份科室申报新技术、新项目,填写申请书和实施计划书,经科室主任签名同意后向科教科申报。
11月份进行立项评议,通过后方可实施,如需
医院支持,需经院长办公会讨论审议通过。
三、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包括医教科通知相关部门、每半年递交项目进展报告、存在问题需督促整改、重大问题需重新评议或终止。
被终止的项目如条件成熟可重新评议。
新技术和新项目的申报与评定
在涉及急危重症病人或难度大、风险高的复杂诊疗技术开展前,需向医务科预申报并告知科教科。
新技术和新项目在结题时,应向科教科提交项目总结报告,并备查原始档案。
每年12月份,医教科将对结题项目组织评
估并评定等级。
评定等级的标准分为国际先进水平、国内先进水平、省内先进水平和市级先进水平。
具体标准为填补技术空白,且成功开展的累计次数不同。
申请或推荐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先进水平评定的项目,需提供科技信息检索机构出具的查新报告,并邀请相应专家参加评估与等级评定。
申请或推荐省内先进水平评定的项目,将邀请部分省内专家参加评估与等级评定。
申请或推荐市级先进水平评定的项目,将邀请医院内或本地区专家参加评估与等级评定。
项目的收益评估将分为好、一般、无三个等级,由财经科评定。
评估结果将在院内公示,如有异议,可向医教科提出复评申请。
根据结题项目的评定等级和项目收益,每年度将给予奖励。
奖励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鼓励奖,分别设立不同的数量和奖励标准。
奖励的记分方法为评定等级分和项目收益分的总和。
负责对医院的科技管理工作,为了促进医院科技创新和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制定了以下管理办法。
奖励办法
根据医院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情况,每年度评选出一定数量的优秀新技术、新项目,并给予奖励。
获奖科室提取30%
的奖金作为科室管理资金,项目负责人可获得奖金的40%,
余下的30%由项目负责人分配给主要参与人员。
科室主任和/
或项目负责人按分配原则制定分配方案,交由财经科执行。
处罚办法
各科室每年度必须有新技术、新项目开展,否则将影响年度考核结果。
对于没有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的科室原则上不安排外出进修、参观研究和参加各种学术会议。
项目实施过程中,如因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或被院方终止的情况,不受处罚,但应在项目终止1个月内向医教科申报其他新技术、新项目项目立项(可跨年度实施),被终止的项目如开展的条件成熟也可申请重新开展。
医院购置新设备所支持的新技术、新项目项目,如未能开展,报请院长办公会讨论给予相应处罚。
对于申报资料弄虚作假者,扣除项目负责人2000元。
其他
通过鉴定的科研成果不适用本管理办法。
如将科研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可使用本管理办法申报新技术、新项目立项。
本管理办法由医教科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