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_化学反应方向 限度与速率(讲评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1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分析本节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一课时的内容。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原因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及观察能力及分析探究能力。
2. 在整个高中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为前两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拓展和延伸,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化学反应特征的认识更加深入、全面,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完整又合理的知识体系。
本节教材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化学现象入手,引发出反应速率的概念,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为后面反应限度知识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常见的一些化学反应的快慢有感性的认识,如橡胶的老化,食品的变质,金属的腐蚀等。
但仅是从生活的角度去理解而未上升到学科知识的高度,即未能从化学学科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这些现象。
另外,通过对初中化学的学习,学生已有了定性判断化学反应快慢的零碎的知识基础,在生活经验和初中化学学习的基础上,学生会对该节课的主要内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由于该节课要用实验探究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此,学生会在控制反应条件设计对比实验以及实验操作等方面产生学习障碍,这就需要教师适时进行点拨,从而引起学生的深层次的思考并达到降低学习难度的目的。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能够进行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3、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化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理解反应速率的概念,培养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探究能力2、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原因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质疑精神2、通过合作实验和共同交流,培养合作精神【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难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方法】学案导学;实验探究;多媒体及课件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问题导入】我们知道日常生活中许多现象都伴随着化学反应的发生,这些反应的发生所经历的时间一样吗(PPT展示图片)?炸药爆炸、金属锈蚀、溶洞形成、食物腐败……【结论】化学反应有的快有的慢,也就是说化学反应是有快慢之分的,它们是相对的。
高中化学_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化学必修2教学内容: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第2课时【课堂教学设计思路】由浅入深从微观原子反应的视频动画抽象出有关的概念和原理,并通过宏观表格数据为载体,由表面到实质深入探究分析化学反应限度及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形成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探究过程。
着力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即创设情境、引导发现、探索问题→提出概念、提出新的研究题目→问题引导、类比分析、合作探究→提出概念、建立图像、联系生活→拓展延伸→实际应用解决问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和理解可逆反应、化学反应的限度和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理解化学反应限度的本质原因及外部特征;2、了解控制反应条件的意义以及相应的措施。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过程与方法(1)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2)通过合作探究认识化学平衡与反应限度,并用得到的结论去指导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学生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培养科学探究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限度的涵义及有关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教学难点】认识化学反应是有限度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实物投影仪、动画模拟、宏观视频。
【方法设计】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点拨引导法、反思归纳法等多种方法【教育理念】1.自主性: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必须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是永不枯竭的动源泉,并且要使学生有兴趣,必须留给学生学习的自由,充分尊重学生。
我们应该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2.科学探究性:教学中要抓住“探究”这一核心,并视为教学的生命线。
高中化学_第2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2节化学反应的限度第2课时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鲁科版高中《化学反应原理(选修)》中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第2节化学反应的限度第2课时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内容。
本节课选取了平衡速率问题的重要知识点——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同时也是高考的难点和高频考点。
学生在必修模块中对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有了以一定的了解,知道温度、浓度、压强可以影响化学平衡。
上节课也学习了利用浓度商Q与化学平衡常数K的大小比较判定平衡的移动方向。
本节课在教学中侧重了从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结合浓度商与化学平衡常数的关系从本质上探究了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本节课中心线是根据浓度商与平衡常数的大小判断温度、浓度、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得出这些条件对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
使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的移动因素的考察有个初步全面、系统的认识。
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在第二章化学反应的限度考察上处于核心地位。
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高,它不仅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高中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的重点。
2.学生情况分析(1)知识基础学生在必修模块只学习了对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有了以一定的了解,知道温度、浓度、压强可以影响化学平衡。
上节课也学习了利用浓度商Q与化学平衡常数K的大小比较判定平衡的移动方向。
本节课在教学中侧重了从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结合浓度商与化学平衡常数的关系从本质上探究了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基础学生经过两年的高中学习已经具备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能力有参差不齐,可以通过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互助,共同提高。
极大的锻炼了学生思维水平和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设计思想有一定提高。
二、本课教学目标设计1. 基本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化学反应速率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化学反应速率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
分析课后反思
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的研究特点和需求,在进行化学反应速率定律教学设计之前,我们需要对学情进行分析。
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
1. 研究背景:
- 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化学知识,包括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等。
- 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定律的概念还不够清楚,需要进一步巩固和理解。
2. 研究目标:
-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定律的概念和基本公式。
- 掌握计算反应速率和速率常数的方法。
- 运用速率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为了达到上述研究目标,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教材和教学资源。
下面是教材的分析和选择。
1. 教材内容:
- 化学教材中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定律的章节。
- 相关的例题和练题。
2. 教学资源:
- 化学实验室中的化学反应速率实验。
- 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学工具。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
通过课后反思,我们可
以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1. 教学亮点:
- 使用实例和图表等可视化工具,帮助学生理解速率定律的概念。
-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应用速率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不足:
- 某些学生对几个重要的公式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更多练和巩固。
- 教学时间安排较紧张,未能完全覆盖所有的教学内容。
综上所述,通过认真分析学情和教材,以及及时进行课后反思,我们可以优化化学反应速率定律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
相关知识和技能。
高中化学_化学反应的限度与速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目标展示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教师解读,指出重难点。
1.通过自主回顾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熟记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一般规律。
2.通过自主回顾掌握化学平衡常数、平衡转化率的概念,熟记温度、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影响的一般规律。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4.通过小组合作熟练运用“三行式”进行化学平衡常数和转化率的有关计算。
学生阅读学习目标,带着目标进入今天的学习引导有目的的学习预习回顾请景导入【自主回顾】:对于化学反应N2+3H2 2NH3△H<0(1)书写用NH3、N2、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表达式;指出相同条件下三种物质同向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
(2)书写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反应达到平衡时N2的平衡转化率表达式。
(3)分别改变下列条件时,反应的反应速率如何改变?化学平衡是否移板书答案,自我纠错,提出疑问学生通过自主回顾通过自主回顾熟悉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熟记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一般规律。
复习化学平衡常数、平衡转化动?向哪个方向移动?a.升高温度b.恒容时再通入氮气c.向容积可变的容器中通入氩气d.使用催化剂(4)工业合成氨的适宜条件有哪些?率的概念,熟记温度、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影响的一般规律。
合作探究展示点评精讲点拨课题一、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及影响因素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增加水的量或升高温度,可以加快镁跟水的反应速率;②增加硫酸的浓度,一定可以加快锌与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速率;③对于反应CaCO3(s)CaO(s) + CO2(g),增加CaCO3的量,可以加快正反应速率,而增加CaO或CO2的浓度,则可以加快逆反应速率;④对反应3H2(g) + N2(g)2NH3(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固定体积),充入氦气,压强增大,则化学反应速率加快;⑤对于反应3H2(g)+ N2(g) 2NH3(g),使用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加快。
高中化学_化学反应快慢与限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教材为化学必修2《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
新课标将本节分为两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过程分析,教学评价,效果分析等几个方面谈一谈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第一课时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1、地位作用:通过以前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学生知道了物质的性质不同,例如知道金属的活泼性,有的能跟酸反应,有的不能跟酸反应。
意识到化学反应中有的比较快,有的比较慢。
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化学反应的快慢。
本节教学目的不是让学生深入认识化学反应速率,而是让他们认识化学反应有快慢之分,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快慢这一全新的视角,继续认识化学反应。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知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难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在实际生活生产中,很多方面都涉及到化学反应速率问题,所以把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定为本节重点。
而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原理的学习显的尤其重要,对如何根据具体外界条件的变化,来判断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这一难点,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分析比较的方法得以突破。
二、目标分析根据新大纲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确立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认识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录实验现象及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从化学视觉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问题。
教学指导思想: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重要的化学基本理论,是解决生产、生活中与化学反应有关问题的重要依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本节课虽然属于化学基本理论教学,但并不枯燥。
在进行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预测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再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验证假设,得出结论;最后再回到生产、生活中,利用所学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高中化学教学课例《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教师]例:将锌粒放入 5molL 的盐酸中,经过 10s 盐酸的浓度变成 1molL。 此 10s 内该化学反应的速率为 υ(HCl)=(5molL-1molL)10s=0.4mol(Ls) [学生]请根据你的理解写出化学反应速率的字母 表达式及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 【思考】 反应速率是瞬时速率还是平均速率? [小结]1、反应速率的值越大,说明化学反应越快!
高中化学教学课例《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教学设计及总 结反思
学科
高中化学
教学课例名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称
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
因素。 教材分析
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
因素。
1.知识目标:
(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化学
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工生产还要关注化学反应进行的程
度,即化学反应限度,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化学
反应限度。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并完成
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
固提高。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
使课堂完整有效。
加入 FeCl3
气泡均匀 加入 FeCl3,反应速率加快 (稍慢)
不加其他试剂 无明显现象 H2O2 分解反应中,MnO2 和 FeCl3 做催化剂,加快了反应 速率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实验让学生体验影响反应速率 的因素。
高中化学_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第二章第2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第一课时)化学组本节课思路清晰,课堂气氛活跃,突出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新课改理念,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切地感受到要与新课程同行,一定要做好以下几点:1、改变教师角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在教学时,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
在这一节课中,就有“学生展示”的环节,学生们的表现非常出色,有些还出乎我的预料,所以,老师要适当的放手,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展示空间。
2、善于挖掘教材:①教学内容源于教材,但要高于教材,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能过分依赖于教材,应该深入挖掘教材和课程资源,应该尽量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和社会,服务于生活和社会。
化学反应的快慢及影响因素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得以体现,以备受关注的社会事实(2014年8月2日,江苏省昆山市开发区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发生特大爆炸事故的相关报道及原因分析)引入新课,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化学的重要性,真正体会到了“学有所知、学有所用”,突出化学是一门实用的科学。
②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教师要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设一个适宜的情境,放手让学生真正的去探究。
在学生刚开始接触探究活动时,可以控制多一些,给出明确的指导,甚至可以让学生预先设计好一个方案后再进行实验,随着学生探究经验的不断积累,则可以逐渐减少对学生的控制。
在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的因素时,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些实验基本能力,对碳酸钙和盐酸、过氧化氢分解、镁(铁)与盐酸的反应也非常熟悉,考虑到学生已有的基础,于是选择放手让学生去探究。
通过控制实验试剂和仪器,创设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根据对照实验法尽可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而不是给学生提供实验方案后,再让学生动手实验加以验证,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实验能力。
课标分析第二章第2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第一课时)化学组课标要求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理解外界条件(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目标分解第一步:分解内容标准和学业水平,确定关键词《内容标准》:新教材中将此部分知识分解为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
高中化学_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二章化学反应限度和速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化学反应的可逆性2、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以及简单计算3、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定量表示方法4、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一般规律二、教学重点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的影响规律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三、教学难点、平衡标志的判断和平衡常数四、教学方式探究讨论与自主学习相结合五、教学过程【引入】第二章内容已经完成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第二章内容的系统复习。
在复习学案填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同学们几种出现的问题。
今天就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一下重点分析。
【投影】基础知识点拨:以判断题形式分析。
学生进行正误判断并分析原因1.熵增大焓减少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
()2.化学反应限度的研究对象是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中反应物的转化率不能达到100%。
()3.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比等于方程式系数比。
()4.温度的改变是通过改变K使平衡发生移动,而浓度、压强时通过改变Q值引起平衡的移动。
()5.增加压强,反应速率一定增大,平衡一定向气体体积减少的方向移动。
()6.增加反应物的量,平衡一定正向移动。
()7.平衡常数只与温度和方程式书写形式有关,与起始浓度无关。
()8. Aa(g)+Bb(g) ≒cC(g)+dD(g) 的浓度熵Q= ( )Q<K说明可逆反应逆向进行。
()9.铁片与过量稀硫酸反应制取气体时,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是不影响氢气的产量。
()【学生活动】分析上述判断题目,并解释原因【教师】下面就一些易考易错点进行重点分析。
【投影】平衡状态标志的判断【学生分析】(1)在某一确定条件下,某一可逆反应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是不为零。
(2)判断化学反应达到限度(平衡)的方法:①正逆反应速率相等②变量不变【投影】【例2】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 (g)+ 3B(g) 2C(g)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同时生成3nmolB B.A、B、C的浓度1:3:2C.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D.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变式2】(双选)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NO2,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2NO22NO+O2。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说课稿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2 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反应的本质和物质的量等知识,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同时,本节内容又为后续学习化学平衡的移动等知识做好了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主要包括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两部分内容。
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学习,学生能够定量地描述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通过对化学反应限度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化学反应是有限度的,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二、学情分析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物质的量的相关知识,但对于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概念还比较陌生,缺乏定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但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在心理方面,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兴趣,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能够用化学反应速率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2)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能够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理解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
(4)能够运用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教学反思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教学反思在化学学科中,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至关重要。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这些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我在本文中将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的教学进行反思,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一、对于反应速率的教学在教学中,我通常会从实际生活中的化学反应开始,给学生展示不同反应速率的例子,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然后,我会详细介绍反应速率的定义,并结合实例进行解释。
然而,我发现学生对于反应速率的数值计算和图表分析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实际计算和分析的训练。
例如,可以通过实验让学生收集反应速率与温度、浓度等因素的关系数据,并引导学生绘制相应的图表进行分析。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反应速率与反应条件之间的关系。
二、对于反应限度的教学与反应速率类似,反应限度也是学生容易混淆和理解困难的概念之一。
在教学中,我通常会通过讲解反应物的量比、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物的极限用量等知识点来引导学生理解反应限度的定义和应用。
然而,我发现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然容易出错。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强调实际问题的应用训练,例如通过实例让学生计算反应物的极限用量、剩余量等问题,并让他们理解反应限度与化学反应过程之间的关系。
此外,我还将引导学生进行反应限度的图表分析,以加深他们对于该概念的理解。
三、提供实践机会除了理论教学外,我还将尝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的实验,让他们亲自观察和记录反应的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概念。
此外,通过实践,学生还可以培养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提高他们对于化学反应的兴趣和参与度。
四、巩固与拓展知识为了巩固学生对于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的理解,我将增加相关知识的复习和拓展。
例如,通过复习和延伸了解速率常数、速率方程等内容,以便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的相关概念。
高中化学_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3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知道日常生活中许多现象都伴随着化学反应的发生,大家看图片,这些反应的发生所经历的时间一样吗?例如,炸药爆炸需要多久?(点燃后瞬间爆炸);钢铁生锈需要多久?(几年);食物变质需要多久?(几天,夏天一天就坏了)冬天食物放几天就坏了,夏天一天甚至半天就坏了;溶洞形成需要多久?(上千年上万年),也就是那么长时间的沉淀才给我们旅游提供了那么多美景。
【教师设疑】以上现象说明什么?【学生思考】化学反应有的快有的慢。
【教师总结】化学反应有的快有的慢,也就是说化学反应是有快慢之分的,它们是相对的,我们通过观察反应的一些现象来判断反应的快慢。
【教师引导】刚才我们通过一些现象判断出的化学反应的快慢,是一种定性的比较,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需要对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进行定量的描述或比较,那么,我们如何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相似的描述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我们用:【学生回答】(反应速率)【教师】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化学反应速率。
【展示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2.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3.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4.通过分组合作实验和全班共同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交流分享的精神。
【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过渡】什么是化学反应速率?看课本P47。
【学生回答】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来表示。
【教师板书】一、化学反应速率1、概念: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来表示的一个物理量。
【提问】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说明化学反应速率是一个时间段内物质浓度的变化量。
也就是说,对于反应物来说,反应速率怎么表示?【学生回答】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提问】反应物的反应速率用一段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来表示,那么生成物呢?生成物的反应速率怎么表示?【学生回答】用单位时间内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表示【教师】也就是说,在一个化学反应中,不管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反应速率都可以用一段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来表示。
高中化学_化学反应与速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引入】人们为什么用电冰箱保存食物?又为什么用高压锅煮肉?(展示图片)【学生回答】【教师设疑】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很多化学反应,有的瞬间完成如炸药爆炸,(展示图片);有的需要上千年甚至上万年如溶洞的形成(展示图片);有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如钢铁的锈蚀、食物腐败变质(展示图片)那么我们怎样来判断一个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呢?【学生回答】(反应速率)展示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初步了解控制反应速率的方法。
本节课从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三个方面体现核心素养自主学习请阅读课本第47页后二段和第48页上的三行,思考总结化学反应速率的意义、定义、以及数学表达式、单位。
化学反应速率【教师提问】1. 意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程度的物理量【学生回答】【教师提问】2.定义:通常用单位时间内的减少量或的增加量来表示。
【学生回答】【教师提问】3.表达式:v(B)=【学生回答】【教师提问】4.单位:【学生回答】例1:在N2+3H2 2NH3反应中,自开始至2秒,NH3的浓度由0变为0.6mol·L-1,则2秒内分别以NH3、N2和H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多少?【学生解答】由上述计算反应结果,你会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回答】教师点拨1、反应速率均为正值。
2、化学反应速率是指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3、不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反应速率。
【学生练习】.反应A+3B===2C+2D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3 mol·L-1·s-1②v(B)=0.6 mol·L-1·s-1③v(C)=0.4 mol·L-1·s-1④v(D)=0.45 mol·L-1·s-1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____________。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教师提问为什么钠与水的反应速率要比镁与水的反应速率快得多?【学生回答】(一)内因不同的化学反应,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由反应物的性质决定,反应物的化学性质越活泼,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高中化学_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用品➢ 教师用:多媒体设备➢ 学生用:学案、学生实验(药品仪器共6套)H 2O 2溶液(5%)、FeCl 3溶液(催化剂)、MnO 2粉末、试管、药匙、胶头滴管、烧杯、热水 二、主要教学方式自主学习,形成概念;实验探究,得出结论;信息整合,应用化学。
三、主要教学过程实验记录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组名:小组成员: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②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学情分析1.学生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结合生活中的一些经验,已经初步掌握了通过表观的实验现象对比判断化学反应快慢的方法,对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也有一定的了解,即从感性的层面理解,已经没有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化学反应速率理性层面的分析就比较重要。
2.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概括叙述不规范,需要老师规范学生的用语,让学生自己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会有一些困难。
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务必善于搭建合适的台阶,引导学生“拾级而上”,教学过程中注意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鼓励。
3.类比于物理中的速度问题,学生对于化学反应速率这个概念接受起来还是很容易,但是具体理解会有一定偏差,比如,同一反应中物质不同速率不同但都表示相同的意义,在实际的计算中可能就会出现错误。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效果分析一、全班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能够积极的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大多数学生积极的加入老师所提出的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参与活动,更能对问题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思考;不仅能够解决一般的问题,更能够引发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并主动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不仅能够运用一般的解决问题办法,更能够发现和掌握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以达到提高和创新的新境界。
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涉猎知识,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做到边学边思考。
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学习,积极的交流和协作。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评课稿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评课稿篇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一课时说课稿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说课稿敬重的各位评委:你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学情分析、说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六个方面对本节内容进行说明。
一、说道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坐落于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二第二章第三节,本节内容属化学反应原理范畴。
在前面两节中,教材着重于深入探讨化学能向其他形式的能量(例如热能和电能)的转变。
本节则从另一个角度研究化学反应,深入探讨人类直面具体内容的化学反应必须考量的两个基本问题: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影响,人类利用和掌控化学反应,必须介绍这些问题;同时本节内容也就是对前两节内容的开拓和健全,通过自学并使学生在头脑中创建起至一个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完备的科学知识体系。
同时也为报读4的自学打下基础,所以自学不好本节内容变得尤为重要【过渡语】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的分析,确立了以下三维目标: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晓得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因素;(2)过程与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升科学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介绍掌控化学反应对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的促进作用,加深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体会化学自学的价值。
【过渡语】根据新课标要求,本着吃透教材的基础,确立了重、难点3、轻、难点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难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过渡阶段语】新课改特别强调“以人为本”特别强调“学生为中心”,学生学情无法忽略二、学情分析1、科学知识基础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意识到用实验的方法去进行化学探究,同时物理已经学习了速度的相关知识,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实施提供了可能2、心智基础通过学习教育心理学我们知道,高中生思维敏锐,动手能力强,好奇心重,对化学实验充满兴趣,教学要抓住学生这一心理【过渡阶段语】根据学情分析,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用以下教法和学法三、说教法、学法1、说道教法【过渡语】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原则我主要使用“实验探究法”鼓励学生明确提出问题--用实验分析,检验问题,得出结论;并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抽象化出来有关的概念和原理,形成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科学探究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测试讲评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找出自己,学习上的不足,培养良好的做题习惯。
2、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够解决疑难点,强化基本知识,学会科学做题的方法。
3、激情投入,全力以赴,享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1、自我纠错,解决这次测试中的疑惑。
2、逐步学会科学的做题方法。
【教学难点】逐步学会科学的做题方法【教学方法】激情探究,小组分层合作【教学过程】《课前案》教师:嘱咐学生自习时间根据标准答案,修正自己的试卷,订正自己出错的地方学生:根据这次的章节检测,结合你平时学习掌握的情况,自我剖析一下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优点:不足:《课中案》(温馨提示)学法指导1、请同学们先复习课本《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第1、2、3两节的内容,精读两遍。
2、根据参考答案,认证订正试卷上的答案,修改百分卷。
(教学内容)考点一、速率的计算正答率较低:4题4NH3(气)+5O2(气) 4NO(气)+6H2O(气)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用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A. (NH3) = 0.010 mol/(L·s) B.v (O2) = 0.0010 mol/(L·s)C.v (NO) = 0.0010 mol/(L·s) D.v (H2O) = 0.045 mol/(L·s)(变式1)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气)+B(气) 2C(气)+D(气)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 mol,在前10s A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12 mol/(L·s),则10s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A. 3.6 molB. 2.8 molC. 2.4 molD. 1.2 mol考点二、影响速率的因素:正答率较低:5题用3g块状大理石与30mL3mol/L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若要增大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①再加入30mL3mol/L盐酸②改用30mL6mol/L盐酸③改用3g粉末状大理石④适当升高温度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变式2)反应2A(g)2B(g)+C(g);△H>0,达平衡时,要使v正降低、c(A)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A.加压 B.减压C.减小c(B) D.降温考点三、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正答率较低:12.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①已达平衡的反应C(s)+H 2O(g) CO(g)+H2(g),当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已达平衡的反应N 2(g)+3H2(g) 2NH3(g),当增大N2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2的转化率一定升高。
③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平衡时,若减小反应器容积时,平衡一定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④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一定不移动。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变式3)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由水煤气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 CO(g)+H 2O(g)CO2(g) +H2(g);△H=-43kJ·mol-1对于上述反应,下列措施中能提高CO转化率的是()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C.增大水蒸气的浓度 D.增大CO的浓度考点四、图像问题:正答率较低:17.已知反应,A的转化率与p、T的关系如图,根据图示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 正反应吸热,B. 正反应吸热,C.D. 正反应放热,(变式4)反应2X(g)+Y(g)2Z(g) △H<0,在不同温度()及压强()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C )考点五、化学平衡常数的综合应用:得分率较低:22题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基本反应之一:FeO(s)+CO(g) Fe(s)+CO2(g);正反应吸热(l)该反应中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K== 。
(2)已知1100℃时 K=0.263。
温度升高,化学平衡移动后达到新的平衡,平衡常数K 值。
(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1100℃时测得高炉中 c(CO2)= 0.025mol/L,c(CO)==0.lmol/L,在这种情况下该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填是或否)。
(变式5)恒温下,将amolN2与bmolH2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固定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 2(g) + 3H2(g) 2NH3(g)⑴若反应进行到某时刻t时,n t(N2)=13mol,n t(NH3)=6mol,n3(H2)=1mol则a的值为_______。
(2) 若时刻t时达平衡状态,则平衡常数K的值为。
此部分的教学策略:1、解决试卷中出错的习题:先让学生小组内交流得分较低的题目,自己解决,采取的办法是:小组内先交流→组长汇总本组内都无法解决的问题→各组小组长会晤→教师帮助小组长解决→小组长返回各组再进行交流目的:1、各组的基础和接受能力不一样,存在个性差异,所以教师不能一言堂。
2、体现高效,人性化的教学模式。
2、解决变式训练题目:小组合作→学生展示和点评(教师适时点拨补充)→教师帮助学生方法归纳总结提升。
【当堂达标】1、在2A+B 3C+5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A)= 0.5 mol/(L·s) B.υ(B)= 0.3 mol/(L·s)C.υ(C)= 0.8 mol/(L·s) D.υ(D)= 1 mol/(L·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条件下增大反应物的量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升高温度使放热反应速率减慢,吸热反应速率加快C.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 D.增大压强,肯定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3、对于可逆反应:2SO2+ O2 2SO3(气) + Q(Q > 0),升高温度产生的影响为()A、v正增大, v逆减小B、v正减小, v逆增大C、v正和v逆不同程度的增大D、v正和v逆同等程度的增大此部分的教学策略:1、独立完成,严格控制时间,杜绝交流。
2、展示答案,互帮互促,教师适时解惑。
【当堂评价】此部分的教学策略:找学生代表说一下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
【课后教学反思】成功:不足:学情分析高中化学试卷讲评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既是对前一阶段学习的检查与总结,又是对以后学习内容和要点的提示,更是对下一次考试的指导.试卷讲评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能否提高.然而在日常听课交流中,经常可以听到老师委婉的谢绝:“这节课是试卷讲评,没什么好听的”;也经常可以听到学生面对试卷讲评课时的嘀咕:“又是化学试卷讲评,真是枯燥乏味”.一面是化学教师对讲评课教学的边缘化,一面是学生对化学讲评课现状的不满。
为了上好这次的讲评课,我和本组的化学教师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进行了这次讲评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进行了研究,具体事项如下:上课讲评内容的依据:一、成绩分析:优秀率:30%(其中90分以上的2人,80分以上的共11人)及格率:98%最高分:96分 最低分:49分这次考试的显著特点是:1、做题的规范性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
2、同学们的毅力更加坚强,克服学习困难的决心二、得分率数据统计:I 卷正答率结论:4、5、12、17需要重点分析II 卷正答率:结论:22题需要重点分析三、采取的措施:2040608010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预设的几个问题:学生的重视程度要得到提高,学生参与的主体性需要进一步体现、讲评后学生的理解和消化需要加强、教师的情感激励需要突出等方面我们对高二的两个班级学生(110人)的进行了调研,学生的基础有强有弱,学习成绩为优秀或中等,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目前高中化学讲评课的学习状况是:表1 学生:对于知识新授课和试卷讲评课,哪种课堂你更重视?一样重视试卷讲评课知识新授课统计数59人15人36人百分比53.6% 13.6% 32.8%调查发现,相对于知识新授课,师、生均认为试卷讲评课更难教或学.有大部分教师认为试卷讲评课更难备课,在此问题上,几乎一半的教师认为讲评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与新授课知识比较单一而讲评课知识综合性强有很大的关系.在学生心目中,讲评课的地位已经超过知识新授课,学生们普遍表示:试卷上的问题直接反映出个体学习的问题所在!在讲评课上,通过教师讲解,解决了试卷中的难点、错点所在,就相当于扫清了学习上的具体的障碍.它比知识新授课给予学生的感觉更真实、更具体、更有成就感!表2 学生:以下几种化学试卷讲评方法,你最喜欢的是?全部试题教师详细讲评教师分析共同错误和原因,其余学生交流、探究教师讲主要难题讲完,然后自己纠错,练习巩固统计数26人60人24人百分比23.8% 54.3% 21.9% 可见,学生和教师之认识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在对教师访谈中了解到其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一是学生自学能力差,老师不讲学生学不会.很多教师也都明白,讲的学生听懂与学生自己会做是两回事,但却放心不下.这是很多教师都有的一种心态.二是教学任务重,时间不够.直接讲评被许多教师认为是一种最“省事”、最“节约时间”、最“有效率”的一种方法.虽然教师们也明白这只是站在教师的立场,为满足教学进度、教学任务最有“效率”的方法.省去了学生思考的过程,那么学生学习的效果自然也就大打折扣.三是部分教师不愿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传统教法时间长了,也就不愿改变.其实课堂上教师讲的时间越少,教师课前准备的就必须越充分,这样才能在单位时间内将最精华的、最重要的知识传授给学生.鉴于以上的情况统计,我设计了这次讲评课的模式:教师分析成绩和强调规范性→自查自纠→小组合作探究,自主解决考试中疑惑点→小组展示,教师适时点拨→变式训练→教师方法提升→当堂达标。
总之,化学试卷讲评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其讲评时候专业、是否有效,将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好坏.怎样的化学试卷讲评课才能真正的发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能力值得我们坚持的探索和努力。
效果分析我上课的宗旨就是把课堂尽量还给学生,把课堂变成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
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不要害怕学生学习有困难,只有暴露了困难,才会对症下药,知困而后进,这才是一堂好课,而不是表演课。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实践,我认真分析了本节讲评课的教学效果,现从两个方面汇报如下:分析学生:1、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是这节课收到理想效果的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反应方向、限度与速率的有关知识,学生已经会利用理论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学生成绩来看,这次测试还是比较理想的:优秀率30%,其中90分以上的2人,80分以上的共11人;及格率98%最高分96分;最低分49分;这次考试的显著特点是:1、做题的规范性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