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浙教版(2020)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2)
浙江2020信息技术七年级上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
探究三 信息技术
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1、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2、文字的创造,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 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 3、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 更为可靠的保证。 4、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 一步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5、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 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
※信息往往反映的只是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 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甚至稍纵即逝。
探究二 信息的特征
苹果和想法的交换:苹果代表的是物质,交换之后不 会再生,每个人手里就没有原来的了,而思想代表的是 信息,交换之后会多加,可以同时存在 。
※信息不同于物质和能源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信息 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利用,而一般情况下 ,信息共享不会造成信息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 的内容,即信息可以无损失使用、公平分享。
信息的载体
任务三:根据下列问题想一想信息的载 体有哪些?
如果让你周末约朋友出去玩,你可以用什 么方式告诉他?
探究二 信息的特征
探究结果:
信息是借助于各种载体(语言、文 字、符号、图像、声音、情景、表情、 状态等)来传递给人们的内容和含义。
探究二 信息的特征
跟随老师分析下面的实 例,你能说出实例都体现 了信息的哪些特征吗?
探究二 信息的特征
1、晚上看课表,准备第二天的书籍,它传递的信 息是什么?它的载体是什么?
2、出去旅游之前要了解天气情况,我们可以通过 哪些途径?它依附于什么传递的?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而且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探究二 信息的特征
从前,有两家人是邻居,王家卖油、张家卖日 历。王家媳妇每次卖油时都会偷偷省下一钱油,到 年底时,就积攒了一罐油,再卖掉它,就有了过年 的钱。而张家媳妇看在眼里十分羡慕,也学王家媳 妇的样子,每个月也都偷偷省下一本日历,可等到 年底却没换到钱?为什么?
(教案)浙教版_新教材-七上第1课走进信息技术
师、生:信息技术正加速向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以物联网、下一代因特网、新一代移动通信、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
三、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
1、计算机的起源
任务一:查找第一台计算机何时何地诞生的?(可以用搜索引擎查找)
生:1946年在美国,用于军事研究。
2、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课题
走进信息技术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信息、信息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等知识。
技能目标:通过设置计算机桌面背景等操作,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情感目标:始学教育,在熟悉网络教室环境的同时,了解在网络教室中的卫生和纪律等注意事项。
重点和难点
重点:始学教育,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能连接因特网,课前准备好幻灯片。
师 生 活 动 过 程
设计意图
一、引入
师:今天开始我们要正式学习七年级的课程了,大家说一说我们在电脑房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生:不吃零食、不大声说话等。
教师宣读机房纪律注意事项和卫生注意事项。
师:牢记这些机房注意事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走进信息技术》。
师:那么什么是信息技术呢?
师、生:信息技术是人米用来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存储信息和分析、处理信息的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
学生观看“神发射实况录象片段,我们可以看到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及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师:计算机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呢?
生: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
浙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七年级上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七年级上教案第一课《走进信息技术》1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共享网络资源一、教材及学生分析1、教材分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关于信息的获取与整理,这一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资源管理器”了解计算机的各种资源,并能下载和浏览老师提供的共享资源,培养学生获取、上传网络资源的能力,因此本节课不仅是知识技能的学习,更是一种获取信息和提供信息的能力培养。
2、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学会用资源管理器浏览本地计算机中的各种资源和网络上其它计算机共享的资源;2.了解资源管理器的界面,理解资源管理器中的目录结构;3.能用记事本;4.会复制、保存、重命名文件;5、理解文件与文件夹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通过任务驱动教学,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1、增进师生间的了解;2、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提供信息的能力。
3、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学会用资源管理器浏览本地资源和局域网上的共享资源。
教学难点:1. 理解资源管理器的目录结构。
2. 理解本地资源和网络资源的区别。
4、教学对象分析本单元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有如下特点:1)、七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他们还不完全了解新的学校、新的班级、新的老师、新的同学;2)、对初中信息技术的新知有着美好的憧憬,思维活跃,但注意力易分散,不稳定;3)、在小学时曾学过WIN XP中文件夹的建立和重命名、文件复制、资源管理器的使用等,但操作熟练程度不一。
二、教学设计。
1、教学准备:有关七年级老师和同学的文字、图片等资料,课件2、教学过程设计:《搜索网络信息》教学设计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素材的类型2、了解文件的基本属性技能目标:1、学习资源有序合理有序的分类方法2、学会根据素材的内容、类型进行归类,并能分类存储3、学会如何查看文件的类型及属性感情目标:1、培养学生对资料进行整理的习惯2、培养学生分类汇总资料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按照素材的类型进行分类2、查看文件的属性教学难点:1、如何根据文件的后缀名和图标来区分不同的文件类型2、信息容量单位的换算教学环境:电脑教室、windows操作系统课前准备:1、准备好多种类型的文件,放在素材库中2、检查学生机是否能正常工作,网络是否连通教学过程:《设计页面》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学生通过第一单元信息获取的学习,为将要制作的电子杂志作了必要且充分的准备。
浙教版(2020)七年级上册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课件(24PPT)
信息无处不在
天气 文字 视频 声音 动作表情
信息无处不在,且形式多样, 那么信息一般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02
信息的基本特征
信息的基本特征
依附性
可加工、处理 可脱离
可共享
有真伪性 有时效性
信息的基本特征
想了解最近的天气情况,我们有哪些方式呢?
从广播电台收听的时候信息通过声音传播, 从报纸了解的时候信息通过文字传播, 从手机查看的时候信息通过图像、声音等传播。
上课注意事项
1、保持上课安静有秩序 2、禁止携带食物进入信息教室 3、课前检查机房设备完好
信息技术
信息与信息技术
目录
CONTENTS
1 信息的概念 2 信息的基本特征 3 信息技术及应用
01
信息的概念
信息的概念
什么是信息?
信息包括人们表达、传输、保存、处理的消息、情报和知识等内
容。
信息的概念
信息技术及应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
美国学者巴特勒根据信息的输入、加工、输出和传播பைடு நூலகம்技术的演 变过程,将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
1
前机械时代
2
机械时代
3
电子机械时代
4
电子化时代
公元前3000年公元1450年
1450年-1840年 1840年-1940年
1940年-至今
小组讨论
生活中的信息技术有哪些?
信息的基本特征
在网络上下载资料以后,资料本身没有消失,依旧可以被其他 用户下载。
人们可以通过音乐软件同时收听一首歌曲。
4、信息是可以共享的
信息的基本特征
小张发现手机里有超市促销 的短信后赶到超市,确发现 并没有促销活动,仔细查看 短信后才发现促销时间是三 天前。
浙教版七上第一课走进信息技术教案
浙教版七上第一课走进信息技术教案第一课走进信息技术教学重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定义;信息技术的应用;始学教育。
教学难点:通过始学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过程:预热:播放生活在信息社会.flv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自我介绍:姓名,年龄,爱好等邀请一两位学生做自我介绍总结:设计意图:因为是第一节课,教师和学生都不认识,所以有必要通过自我介绍活跃一下气氛,同时也启发学生认识了信息。
)环节二:深入学习,探究新知1、信息提出问题:我们怎么称呼现在正在上的课?学生回答:信息技术课(电脑课)所以我们第一课就来学习下信息与信息技术。
刚才大家通过老师和同学的自我介绍,了解一些各自的信息。
提出问题:那什么是信息呢?哪些可以被称之为信息教师展示PPT,呈现多种不同的信息提出问题:请学生回答分别是什么信息?学生回答:红绿灯、秋天到了、禁止通行、时间、车票引出信息的概念,翻看课本,选择题巩固2、信息的特性(1)阅读以下几段对话,提出问题:说说共同点学生回答:都需要依托东西才能存在教师总结:信息的载体依托性的特性(2)阅读一则小故事,提出问题:信息存在哪些特征学生回答:信息存在价值教师总结:信息的价值性的特征(3)观察一张图片,提出问题:这张优惠券还能用吗学生回答:信息的价值有时间限制教师总结:信息的时效性的特性学生回答:信息存在价值教师总结:信息的共享性的特性(5)总结:信息具有1、载体依附性2、价值性3、时效性4、共享性3、信息技术讲完信息,我们再来谈谈信息技术,那什么又是信息技术?参看课本P2,对信息进行哪几类操作可以成为信息技术?学生回答:信息技术概念(1)以实例如何获得校长手机号码为例,谈谈如何获取信息(2)观察图片,看看信息存储介质的外形变化,以及存储的性能的发展(3)介绍3种古代信息传递的方式,以及2个信息传递发展的产物(4)玩“卧底”游戏,体会信息表达的重要性(5)信息处理的工具:计算机4、总结1.信息具有哪些特性?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2.信息技术包括哪几方面?获取、传输、存储、分析、处理信息。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教材内容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了解信息、信息技术及信息技术工具等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工具有哪些。
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和多媒体了解信息的无处不在和信息技术及工具的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信息技术工具在现代社会的运用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
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人们用来接受、处理、发布信息的工具很多,有电视机、电话机、传真机、报纸、信函、计算机等,除了在教学中让学生知道这些信息处理工具外,还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优势来展示计算机在信息处理方面的巨大作用,从而提高同学们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今后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利用计算机这个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来处理信息打好基础。
设计思想本课的学习应该以学生的感性认识为主,增强学生获取信息和进行信息处理的意识,通过大量的现实生活中的信息和信息处理的实例以及学生参与看、听、说、摸等方式,对信息和信息处理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实物演示、挂图展示、观看录像片、用计算机演示等直观性较强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主体参与的形式,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信息在现代社会中的巨大作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让学生了解:现代社会已经离不开计算机了,计算机在我们的身边时刻为我们提供服务。
教学准备相关文本、图片、动画、视频素材等。
教学过程1.引言本章是教材的第一章,这章的内容对学习信息技术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学习使学生有较强的信息意识。
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怎样做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及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同学们对中学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同学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浙教版
①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定义与特征:
- 信息:数据、信号、消息等可以传递的内容。
- 信息技术:用于获取、存储、传递、处理和利用信息的技术。
- 特征:载体依附性、传递性、共享性、时效性等。
②信息处理方法:
- 收集:利用各种手段获取所需信息。
- 筛选:根据需求去除无关或错误信息。
- 整理: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归纳、总结。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信息与信息技术”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信息与信息技术”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5) 互联网与大数据:阅读材料《互联网与大数据:现状与未来》
(6) 人工智能:观看视频资源《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
2. 拓展要求:
(1) 学生应在课后自主阅读拓展材料,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2) 学生应观看拓展视频,深入理解信息处理方法、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应用。
(3) 学生应结合课堂所学内容,思考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分为三个方面:信息意识、信息处理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1. 信息意识: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敏感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关注和获取信息,提高信息意识。
2. 信息处理能力:通过学习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收集、筛选、整理、存储、传递和利用信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3. 创新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运用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浙江新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七上1-10课教案
浙江新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七上1-10课教案第一课走进信息技术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学会打开计算机学习设置桌面背景。
2过程与方法尝试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够积极主动的与他人交流合作。
3情感与价值观增强信息意识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进行个性化设置难点小组合作三、教学准备保持网络畅通四、教学过程(1)讲解网络教室的管理条例和网络教室卫生和纪律要求2基础知识1、信息包括人们表达、传输、保存、处理的消息、情报和知识等内容。
2、信息技术IT是人们用来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存储信息和分析、处理信息的技术。
3、信息技术发展方向网络化智能化。
4、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代表物联网、下一代因特网、新一代移动通信、云计算。
5、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6、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功能部分组成这种计算机结构被称为冯。
诺依曼结构。
7、Windows操作系统是一个多任务、图形用户界面的窗口化操作系统。
3学生操作1、开机打开计算机进入windows操作系统讲解如何找到电源开关2、讲解鼠标单击、左键双击、移动、拖移。
学生进行操作练习3、设置桌面背景桌面空白处右击——个性化菜单——桌面背景——保存修改窗口颜色、声音、屏幕保护程序等个性的设置练习4、关机开始——关闭电脑——确定五、课堂练习完成P6页中的随堂练习。
第二课共享网络资源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认识资源管理器并能说出窗口的组成‘2、能够说出“我的电脑”和“资源管理器”的异同点3、能够识别常见的资源图标4、能够熟练打开windows资源管理器并能浏览本地硬盘中的资5、能够打开教师机上的文本文件和其他多媒体文件6、能够熟练建立文件夹7、能够熟练在记事本中输入文字并能保存记事本。
过程和方法1、通过自学课文内容培养独立获取课文知识的方法和技巧2、通过自主操作、探索并结合课文熟悉计算机常用窗口、图标等3、通过记事本的操作掌握计算机文件文件夹的新建、打开、重命名、保存等相关操作4、通过在记事本上写下“自我简介”学会保存并上交电子作业在加深师生互相了解的同时掌握交换信息的方法。
浙教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一课生活与算法教学设计(2)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浙教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一课生活与算法教学设计(2)第一课生活与算法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实例体会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变量的概念;2、了解计算机处理问题的一般过程;3、通过探究学习,初步了解计算机语言的发展历程。
2学情分析算法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很多问题的解决,背后都隐含着算法思想,从具体实例出发进行分析,让学生感知算法,并将算法从实际事例中抽象出来,用自然语言进行表达,从而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算法的概念;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一般过程。
教学难点:变量的概念;建立数学模型。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引言算法不仅是计算机理论和技术的核心,也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里,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
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打字、画卡通画、处理数据,计算机几乎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
那么,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呢?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算法的学习是一个开始。
同时,算法有利于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2【导入】情境创设1、情境:介绍VB小游戏:神机妙算猜姓氏。
2、问题:这个游戏背后隐藏有哪些知识点,是如何实现的?活动3【活动】学生活动玩VB小游戏:神机妙算猜姓氏活动4【讲授】生活实例一例一:刷牙步骤:1、找到刷牙工具(杯子、牙膏、牙刷等);2、在牙刷上挤上部分牙膏;3、在杯子上装上自来水;4、刷牙;5、清洗;6、整理刷牙工具。
谁能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学生举例)教师:在解决某些问题时,需要设计出一系列可操作或可计算的步骤,通过实施这些步骤来解决问题,通常把这些步骤称为解决这些问题的算法。
广义的算法——解决某一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活动5【讲授】生活实例二例二:互换两瓶不同的液体。
(准备好三个透明的一次性塑料杯子,三张标有X、Y、T的标签纸,在两个杯中分别装上不同颜色的液体)教师:谁能把这两个杯子中的液体互换一下?(请一位同学完成)教师:谁能描述一下互换的方法与步骤?(请一位同学回答)教师:在三个杯子上分别贴上标签,再次描述互换过程。
第一单元第1课 信息与信息技术课件 2022—2023学年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2020)七年级上册
2.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第四次:电话、广 播、电视的使用, 使人类进入利用电 磁波传播信息的时 代,进一步突破了 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时间:19世纪)
2.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第五:计算机与互 连网的使用。计算 机技术和现代通信 技术的普及应用将 人类社会推进到了 数字化的信息时代 (时间:现代,以 1946年电子计算机 的问世为标志)
03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PART THREE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趋势一: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3.计算机发展的趋势
DOS操作界面:
3.计算机发展的趋势
鼠标、图形用户操作界面:
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趋势二:越来越个性化
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趋势三:越来越高的性价比
2.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第二次:文字的创 造。使人类对信息 的保存和传播取得 重大突破,较大地 超越了时间和地域 的局限。(时间:铁 器时代,约公元前 14世纪)
2.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第三次:印刷术的 发明和使用。使书 籍、报刊成为重要 的信息储存和传播 的媒体。(时间:第 六世纪中国随代开 始有刻板印刷,至 15世纪才进入臻于 完善的近代印刷术)
载体依附性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一个信息可以 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价值性
商场上某种产品供不应求,商家知道信息后他们会大量生产该产 品,说明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信息是可以增值的。
时效性
信息往往反映的只是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会随着时间的推 移而变化甚至稍纵即逝
共享性
信息与信息技术
初中一年级 .
信息与信息技术
01 信息的特征 02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03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04 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基础》(浙教版)教案
《信息技术基础》(浙教版)全套教案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1.1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目标:了解信息的定义和特征,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技术。
教学内容:信息的定义、信息的特征、信息处理的基本技术。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1.2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的功能。
教学方法:讲授、实物展示、小组讨论。
第二章:计算机系统2.1 计算机硬件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功能,学会使用计算机硬件。
教学内容:计算机硬件的组成、计算机硬件的功能、计算机硬件的使用。
教学方法:实物展示、操作演示、小组讨论。
2.2 计算机软件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功能,学会使用计算机软件。
教学内容:计算机软件的分类、计算机软件的功能、计算机软件的使用。
教学方法:讲授、操作演示、小组讨论。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3.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和功能,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3.2 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教学目标:了解互联网的定义、功能和应用,学会使用互联网。
教学内容:互联网的定义、互联网的功能、互联网的应用、互联网的使用。
教学方法:讲授、操作演示、小组讨论。
第四章:文字处理4.1 文字处理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了解文字处理的概念和功能,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教学内容:文字处理的概念、文字处理的功能、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教学方法:讲授、操作演示、小组讨论。
4.2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教学目标:学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字输入、编辑、排版和打印。
教学内容:文字输入、编辑、排版、打印。
教学方法:操作演示、小组讨论、实际操作。
第五章:电子表格处理5.1 电子表格处理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了解电子表格处理的概念和功能,掌握电子表格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浙教版(2020)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课件(12PPT)
可加工处理 载体依附性 可传递 可共享 具时效性 真伪性
讨论交流
结合生活实际,选取生活中的某一信息,讨论它呈现出的 信息特征吧!
任务探究
同学们,信息技术是什 么呢,请使用搜索引擎 进行搜索,并将检索结
果填入学案中吧!
新知讲授
• 信息载体的演变
语言(口头语言)
文字
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
电磁波和电信号
现代信息技术则是
以计算机和因特网
获取技术
感官望远镜、显微镜传感技术、遥 感技术……
传递技术
烽火、击鼓、信鸽、驿马电话、电报、 广播、电视、网络……
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是信息技术发展的
高级阶段。
处理技术
结绳记事、数石子算筹、算盘机械 计算机电子计算机、人工智能……
任务探究
目前,信息技术正加速向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以物联网、 下一代因特网、新一代移动通信、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 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极大地推动这人类 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
电报、电话、无线电的发明
计算机,光纤,通信卫星
信息技术是指人们 用来获取、传输、 保存、分析和处理
信息的技术。
新知讲授
美国学者巴特勒根据技术的演变过程,将信息技术的发
展历程分为前机械时期(公元前3000年-公元1450年)、机
械时期(1450-1840)、电子机械时期(1840-1940)和
电子化时期(1940-)。
浙教版七年级上 第一单元第1课
信息与信息技术情境导入Leabharlann 同学们,你从图 片中得到了哪些
信息?
新知讲授
★ 信息包括人们表达、传输、保存、处 理的消息、情报和知识等内容。
《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20七年级上册自编模拟
《信息与信息技术》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理解信息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含义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围绕《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一课时的核心知识点展开,具体包括:1. 基础知识学习:学生需熟悉信息的定义、特性和分类,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2. 理论应用探讨:结合实际生活,分析信息技术在通讯、娱乐、教育、工作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3. 技能操作实践:通过完成一项简单的信息技术操作任务,如使用搜索引擎查找特定信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4. 课堂知识延伸:阅读相关文章或观看短视频,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未来的影响。
三、作业要求为确保作业质量,特提出以下要求:1. 准时完成: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并按时提交。
2. 内容准确:作业中的理论分析要准确无误,操作实践要符合要求。
3. 格式规范:作业需按照教师要求的格式进行排版和呈现。
4. 独立思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与同学或老师交流,但不得抄袭他人作品。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1. 知识掌握程度:评价学生对信息与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操作实践能力:评价学生在完成操作任务时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
3. 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提出新颖的观点和想法,评价其创新思维能力。
4. 作业态度:评价学生完成作业的认真程度和合作精神。
五、作业反馈为提高教学效果,将进行以下作业反馈:1. 教师批改:教师将对每份作业进行认真批改,指出优点和不足。
2. 课堂讲解:挑选优秀作业进行课堂展示和讲解,供全体学生学习借鉴。
3. 个别辅导:对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将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其改进。
4. 家长沟通:与家长保持沟通,反馈学生在家完成作业的情况,共同促进学生学习进步。
《第1课 信息与信息技术》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20七年级上册自编模拟
《信息与信息技术》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理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实践技能,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作业内容1. 判断题:(1) 信息是指事物表面的特征和形式,无法通过现代技术手段传递和存储;(2) 信息技术是指收集、处理、储存、传输和使用信息的技术;(3) 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达到了顶峰,人们可以轻松地获取任何信息。
请同学们判断上述说法的对错,并在答案纸上记录自己的判断结果。
2. 简答题:请同学们简要描述信息的重要性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它们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
3. 小组讨论:(1) 请列举你生活中接触到的信息及来源;(2) 什么是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特点是什么?(3)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有哪些?三、作业要求1. 同学们需独立完成判断题和简答题,并在作业完成后提交到学习平台上;2. 小组讨论需要同学们积极参与,每个小组需选派一名代表总结小组的讨论结果;3. 作业完成后,请同学们根据作业反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作业评价1. 判断题和简答题的正确率将作为本次作业评价的基础;2. 小组讨论的参与度和总结报告的质量将作为本次作业评价的重要参考;3. 根据作业反馈和评价结果,教师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五、作业反馈1. 同学们应根据教师的点评和建议,对自己的作业进行反思和总结,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2. 针对教师提出的建议,同学们应积极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3. 通过本次作业,同学们应认识到信息与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信息时代的发展进程中。
通过本次作业,同学们将更深入地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同学们应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互动环节,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共同提高信息技术水平。
《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20七年级上册自编模拟
《信息与信息技术》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课时的作业设计,旨在使学生能够:1. 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掌握信息的含义和特征;2. 认识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3.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重视程度。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堂笔记整理:学生需整理本课时学习的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特征及发展历程等关键知识点,形成条理清晰的笔记。
2. 案例分析:学生需选择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信息应用案例(如社交软件的使用、电子支付等),分析其中所涉及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过程。
3. 创意实践:学生需利用所学信息技术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信息处理流程图或制作一个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手抄报,以展示自己的理解与创意。
4. 作业报告:学生需撰写一份简短的作业报告,总结本课时学习的重点内容及自己的学习心得。
三、作业要求为保证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效果,特提出以下要求:1. 笔记整理要求内容全面、条理清晰,能够准确反映课堂学习的重点内容;2. 案例分析要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过程要详细,能够清晰展示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3. 创意实践要求设计或制作的作品要具有创新性,能够体现对信息技术的理解;4. 作业报告要求语言简练、条理清晰,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对课程的理解。
四、作业评价本课时的作业评价将采取以下方式:1.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每个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分,并给出相应的指导意见;2. 同学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作业,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促进共同进步;3. 自评反思:学生需对自己的作业进行反思,总结学习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作业反馈为确保作业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以下反馈:1. 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惑;2. 对个别学生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其提高学习效果;3. 根据学生的作业表现,调整后续的教学计划和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1课 信息与信息技术》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2020七年级上册自编模拟
《信息与信息技术》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了解信息技术的特点,掌握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二、作业内容1. 阅读材料:学生需要阅读关于信息、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趋势的相关材料。
要求学生在阅读后,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材料的主要内容。
2. 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信息技术的特点,以及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要求每个小组总结出信息技术的主要优势和劣势,并讨论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3. 完成作业报告:每个小组需要完成一份关于信息技术的作业报告,报告中需要包括小组讨论的结果,以及自己对信息技术的看法和建议。
报告需要以PPT的形式提交。
三、作业要求1. 作业报告需要内容充实,观点明确,能够反映小组讨论的结果和自己的看法。
2. 作业报告需要按照规定的格式提交,包括PPT格式和对应的文字报告。
3. 作业报告应积极思考,积极讨论,注重团队协作,展现出良好的信息素养。
4. 作业提交截止日期为课程结束前一周。
四、作业评价本次作业的评价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作业报告的内容和质量,是否能够反映小组讨论的结果和自己的看法。
2. 小组讨论的表现,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3. 是否按照规定的格式提交作业报告。
4. 是否积极思考,对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有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评价方式将以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评价结果将作为期末总评的一部分,以激励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在课程结束后,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给出反馈。
对于优秀的小组报告和个人观点,将在班级中进行展示和表扬,以鼓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
同时,对于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教师也将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和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20七年级上册自编模拟
《信息与信息技术》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巩固学生对“信息与信息技术”基础概念的理解,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基本操作技能,为后续的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作业内容(一)理论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一课时的教材内容,重点掌握以下知识点:1. 信息的定义及特性。
2. 信息技术的含义及发展历程。
3.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4.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及作用。
(二)实践操作1. 计算机基本操作:学生需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开关机、鼠标和键盘的基本操作。
2. 文字输入练习:使用输入法进行文字输入练习,并完成一篇简短的文字输入作业。
3. 信息搜索: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关于“信息技术发展”的相关信息,并记录搜索结果。
(三)创意制作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电子小报,主题为“我的信息技术之旅”。
小报应包含以下内容:1. 个人对信息的理解。
2. 学习信息技术的原因和意义。
3. 对未来信息技术的展望。
小报的制作应结合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合理使用文字、图片和排版等元素。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部分需仔细阅读教材内容,并做好笔记。
2. 实践操作部分需真实完成,不得抄袭他人成果。
3. 文字输入练习需保证准确性,减少错误率。
4. 信息搜索需记录至少五个相关网站或关键词,并简要描述搜索结果。
5. 创意制作部分需原创设计,不得抄袭他人作品。
电子小报应美观大方,内容丰富。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以下标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1. 理论学习部分是否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
2. 实践操作部分是否真实完成,操作是否规范。
3. 文字输入练习的准确性和速度。
4. 信息搜索的广度和深度,搜索结果是否与主题相关。
5. 创意制作部分的原创性和设计的美观度。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在课堂上进行点评。
对于优秀作业将进行表扬和展示,对于存在问题的地方将给出具体建议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课题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单元第一单元学科信息技术年级七年级
学习目标1、了解信息的含义。
2、理解生活中哪些是信息。
3、掌握信息的特征。
4、掌握什么是信息技术。
重点掌握信息的特征。
难点解决生活中信息特征的体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同学们,从图片了解到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情况?
1、云计算
2、AI
3、可穿戴技术
4、3D打印
5、移动APP
6、机器人
什么是物联网?了解信息技术
发展。
通过图片引起学
习兴趣。
讲授新课一、信息及其特征
信息无处不在,包括人们表达、传输、保存、处理
的消息、情报和知识等内容。
如:新闻报道、天气
预报、文献资料、一幅图画、一张照片、一个动作、
一个微笑都传递着不同的信息。
探究:
讨论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相比,在信息载体和
传递形式方面有哪些不同?
信息的特征:
1、载体依附性
2、可加工和处理性
3、可进行存储和传播性
4、共享性
5、时效性
6、真伪性
讨论:
选取生活中的某一信息,讨论其呈现出的信息
特征。
学生听取教师
的讲解,了解
信息的含义
了解信息的特
征的相关知
识。
从生活中分析
信息特性。
学生理解和掌
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