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岩成岩作用【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贡献率研究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砂岩成岩作用【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奉献率研
究总结】
代金友,张一伟,熊琦华,王志章,成岩作用对储集层物性奉献比率研究,石油勘探与开发,Vo1,30,No.4储集层物性是多种成岩作用控制的综合结果,于某一岩心薄片规模的储集层,这种成岩作用组合关系构成一个复杂系统。将这一系统的各种成岩作用分别定量化,并建立它们对储集层物性的控制关系,一方面可以突出各种成岩作用的强弱,进展成岩相的研
究;另一方面可以分析^p 控制储集层物性的因素及其控制程度。本文把影响储集层物性的各种成岩作用综合成4个定量化参数,标定了它们对物性的奉献比率,形成了成岩作用定量化研究的新思路。
不同微相沉积物的颗粒粒度和组成等存在差异,在一样压力下的抗压实才能不同,压实率高,储集层的孔隙损失不一定大,从此角度,仅用压实率表征储集层的物性是不全面的,还需要表示储集层承受压实的才能。
1,1视压实强度
假设沉积时储集层粒间体积均匀,后期变化为压实作用造成,根据砂体的粒度中值及成分成熟度、构造成熟度,考虑成岩作用过程,利用粒间孔隙体积的压缩程度来表示岩心薄片规模的储集层的压实状况,提出与储集层物性相联络的视压实强度(A)概念,即:
其中,细砂岩原始粒间体积一般取40%,压实后粒间体积为实际储集层铸体薄片的粒间孔隙体积、胶结物体积、杂基体积之和。
视压实强度越大,岩心薄片规模的储集层粒间体积越小,孔隙损失越多。这样既考虑了不均匀压实作用,又包含了不同微相沉积物颗粒抗压实才能的信息。
1,2视填隙率
认为压实后岩心薄片规模的岩石粒间总体积中填隙物体积所占的百分比是胶结、溶解和矿物充填、交代等成岩作用的综合效果。结合前人研究,定义视填隙率(B)作为这一综合作用的量化参数:
其中的填隙物体积等于胶结物体积加杂基体积
视填隙率不仅反映胶结作用、矿物充填作用等对孔隙空间保存的影响,以及溶解作用对原生孔隙空间的改造;还反映了在一定的粒间体积中,填隙物体积与粒间孔隙体积的分配比例关系。
1,3视胶结率和杂基充填率
为了标定储集层中的特殊岩性(如钙质砂岩、杂基含量高
的砂岩、粉砂岩等) ,引用视胶结率(β) 概念,定义了杂基充填率(C)这一量化参数:
其中:
视胶结率反映粒间胶结物占粒间体积的比率,杂基充填率代表了充填物杂基体积占粒间体积的比率。
以上4个参数与岩心薄片规模储集层的岩性、孔渗性亲密相关,可以通过岩心刻度测井的回归关系,进展研究。
2用成岩机理量化参数表征储集层物性
假设把孔隙度(φ) 看作成岩作用的综合评价参数,视压
实强度和视填隙率的某种线性组合与其关系亲密,可表达为:定义视压实强度对储集层物性的奉献为λ1a ,视填隙率对储集层物性的奉献为λ2b ,那么二者对储集层物性的奉献率可定义为,那么二者对储集层物性的奉献率可定义为:式中F ,λ1、λ2,——回归常数;a —视压实强度对
物性的作用,0≤a ≤1;b ——视填隙率对物性的作用,0≤b ≤1;x 1—视压实强度对物性形成过程中的奉献率,即压实作用对物性的奉献;x 2—视填隙率对物性形成过程中的奉献率,即非压实作用对物性的奉献。
李晓清,郭勤涛,丘东洲,潍北油田储层的成岩作用及成岩相划分,沉积与特提斯地质,第2l 卷第4期,2022年l2月
成岩综合系数概念
在对储集特征的研究中,为了对储层的描绘和预测,通过对成岩作用综合效应的研究及定量评价,笔者提出了成岩相的概念及相应的研究方法。成岩相(简称DRF) 是指影响储集性能的某种或某几种成岩作用综合效应及其分布的储集空间的组合。它是沉积岩在成岩过程中经过一系列的成岩演化后形成的目前相貌。
为了定量描绘成岩作用对储集性能的综合影响,即成岩作用的综台效应,采用“成岩综合系数(CD ) ”这一参数,其表达式为:〔张一伟,1997,彭仕宓,1998〕
其中:视压实率(a)【Houseknecht D W.Assessing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paction processes and cementation to reduction of porosity in
sandstones[J].AAPG,】Bulletin ,1987,71:633-642. 】反映机械压实作用对原始孔隙空间体积的影响程度;用下式表达:
式中40为假定研究区沉积物的原始粒间孔隙度;粒间孔体积为岩石铸体薄片下粒间孔隙度体积与胶结物体积之和。一
般当a 值大于70%为强压实;a 值介于70%~30%为中等压实,而a 值小于30%为弱压实。
视胶结率(β) 反映胶结作用对原始孔隙空问体积的影响程度
般认为,当β值大于70%时,胶结程度强;β值介于70%~30%为中等胶结;β值小于30%时,胶结程度弱。
他引用这些参数对成岩相进展定量的划分。根据这些参数,以孔隙度为参考,将潍北油田孔一中,孔一下和孔二中亚段储层划分为六种类型的成岩相:DRF1型-DRF6型
成岩相分区图
孙思敏,低浸透储层成岩作用定量表征与成岩储集相——以吉林新立油田泉头组三、四段为例,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22.6,27(2)
成岩作用类型与定量表征
为了定量或半定量地表示压实作用强度,采用了“视压实率”概念(郑浚茂,庞明,碎屑储集岩的成岩作用研究[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原始沉积物孔隙空间被压实的程度。
视压实率 = (原始孔隙体积一粒间体积) /原始孔隙体积×100%
粒间体积 = 粒间孔体积+胶结物含量
根据R ,Sneider 图版,考虑岩石的沉积环境、粒级大小及分选性,取细砂岩、细一中砂岩的原始孔隙度35%,粉砂岩、极细砂岩的原始孔隙度30%。压实作用强度划分标准如表1。
为定量或半定量表示胶结作用强度,采用“视胶结率”的概念(郑浚茂,庞明,碎屑储集岩的成岩作用研究[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 :
视胶结率 = 胶结物体积/(胶结物体积+粒间孔体积)
×100%
胶结作用强度划分标准如表2:
成岩储集相是影响储层性质的某种或几种成岩作用及特有的储集空间组合,它反映沉积岩的目前相貌,是其成岩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系列成岩变化的将结果。为定量表征各种成岩作用对储集性能的影响,即成岩作用的综合效应,笔者采用了“成岩系数C d ”[李小青,2022;张一伟,1997]这一参数,表达式为:
成岩系数C d =面孔率/(视压实率+视胶结率+微孔隙率) ×100%
其中,微孔隙率=(物性孔隙度一面孔率) /物性孔隙度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