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调理脑瘫
中医针灸治疗脑瘫穴位有哪几个

中医针灸治疗脑瘫穴位有哪几个朋友家的孩子最近被诊断为脑瘫,中医针灸治疗脑瘫穴位有哪几个啊,孩子的各个方面都要比正常的孩子发育的要缓慢,到现在讲话还是不太清楚,走路掌握不好平衡,动作不协调,总是要向前倾倒。
思维就总是那么大,孩子长多大都不能自理。
要有人照顾,听人说中医的针灸治疗脑瘫效果好些,穴位都在哪里啊,这就介绍给大家。
儿脑瘫为脑性瘫痪的简称,是指小儿因多种原因(如感染、出血、外伤等)引起的脑实质损害,出现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而发展为瘫痪的疾病。
严重者伴有智力不足。
癫痫、肢体抽搐及视觉、听觉、语言功能障碍等表现。
主要由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或病后失调,致使精血不足,脑髓失充,五脏六腑、筋骨肌肉、四肢百骸失养,形成亏损之证。
脑为元神之府,导致智力低下,反应迟钝,语言不清,咀嚼无力,时流涎水,四肢无力,手软不能握持,足软不能站立。
或感受热毒,损伤脑络,后期耗气伤阴,脑髓及四肢百骸、筋肉失养,导致本病。
针灸治疗取穴:头穴选用2条头穴线,顶颞前斜线(前顶至悬厘)和顶颞后斜线(百会至曲鬓)。
体穴:拟手足阳明、少阳经穴为主。
上肢取患侧极泉、曲池、合谷、后溪、外关。
下肢取患侧环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委中、承山、绝骨、太冲。
针灸手法:均为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头部行针捻转手法每分钟200次,每次持续5分钟。
推拿治疗:取穴基本同针灸治疗。
头部推拿用一指禅推法施于双侧两条治疗穴线上,约10分钟,再用内功推拿手法拿五经(督脉、双侧膀胱经、双侧胆经)5次,拿风池、肩井穴各20次。
上肢推拿,用一指禅推法于肩贞、肩前,再用法施于肩关节周围,约5分钟,然后施法于手三阳经,约3分钟,拿极泉、曲池、外关、合谷,捻五指,被动活动肩、肘、指各关节,拍打手三阳经。
下肢推拿沿足三阳经施一指禅推法及法,约10分钟,点按环跳、足三里、阳陵泉、委中、承山、昆仑,被动活动髋、膝、踝、趾关节约10分钟。
拍打足三阳经。
中医治疗脑瘫经典医案

中医治疗脑瘫经典医案中医治疗脑瘫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这里列举了一些经典医案,供参考:1. 按揉足三里穴:一位8岁的脑瘫患儿,行动困难,语言不清,情绪不稳定。
采用中医按摩足三里穴的方法,每天按揉15分钟,连续一个月后,孩子的行动和语言有了明显的改善。
2. 水疗法:一位5岁的脑瘫患儿,四肢无力,不能自理生活。
采用中医水疗的方法,每天让孩子在温水中浸泡30分钟,连续三个月后,孩子的四肢逐渐有了力量,能够自己站立和行走。
3. 中药汤剂:一位3岁的脑瘫患儿,无法控制大便和小便,情绪不稳定。
采用中医药物治疗,给孩子喝中药汤剂,每天三次,连续一个月后,孩子的大小便控制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情绪也更加稳定。
4. 针灸疗法:一位10岁的脑瘫患儿,四肢肌肉僵硬,不能自由活动。
采用中医针灸的方法,每周一次,连续三个月后,孩子的肌肉逐渐松弛,能够自由活动。
5. 足浴疗法:一位6岁的脑瘫患儿,四肢无力,不能自理生活。
采用中医足浴的方法,每天让孩子在温水中泡脚30分钟,连续一个月后,孩子的四肢逐渐有了力量,能够自己站立和行走。
6. 药物熏蒸:一位4岁的脑瘫患儿,行动困难,语言不清。
采用中医药物熏蒸的方法,每天让孩子吸入药物熏蒸,连续一个月后,孩子的行动和语言有了明显的改善。
7. 推拿按摩:一位7岁的脑瘫患儿,四肢无力,不能自理生活。
采用中医推拿按摩的方法,每天按摩30分钟,连续三个月后,孩子的四肢逐渐有了力量,能够自己站立和行走。
8. 中药泡脚:一位9岁的脑瘫患儿,四肢肌肉僵硬,不能自由活动。
采用中医药物泡脚的方法,每天让孩子在药水中泡脚30分钟,连续一个月后,孩子的肌肉逐渐松弛,能够自由活动。
9. 贴敷疗法:一位11岁的脑瘫患儿,四肢无力,不能自理生活。
采用中医药物贴敷的方法,每天在孩子的关节处贴上药物敷贴,连续一个月后,孩子的四肢逐渐有了力量,能够自己站立和行走。
10. 自然疗法:一位12岁的脑瘫患儿,行动困难,情绪不稳定。
小儿脑瘫的中医疗法

•2、惯用穴位以手足阳明经、足太阳经、督脉经穴为 主。
小儿脑瘫的中医疗法
16/28
• (四)小儿脑瘫推拿手法
• 1、常规推拿法
• (1)痉挛为主 以推、按、揉、捏、拿等放 松性手法为主,配合关节摇法,拨伸法、扳 法等刺激性重手法。
三、针刺治疗
• 针灸是剌激人体上一定部位,激发经络 之气,调整脏腑气血功效,从而到达防 治疾病,使机体康复一个医疗方法。针 灸疗法历史悠久,以经络学说为理论基 础,有其完整理论体系,疗效确切,简 便安全,副作用少,在康复医学中有着 广泛用途。针灸含有扶正祛邪作用。能 增强机体免疫功效,提升机体抵抗力。
小儿脑瘫的中医疗法
19/28
• (3)异常部位肌肉按摩 异常部位采取 揉、按、滚手法,对肌张力高部分,用 柔缓手法,可缓解痉挛,用着重手法, 已提升肌力。
• (4)姿势矫正 采取扳法、摇法、拨伸 法等手法,促进肢体关节活动,纠正异 常姿势,含有滑利关节,增强关节活动 ,疏通经络等作用。
小儿脑瘫的中医疗法
• (2)肌张力低下为主,以点、按、棍刺激性 手法为主,配合推、捏、擦 、搓等手法。
• (3)经过经络与腧穴点按刺激到达激发人体 正气,调整脏腑功效,疏通经络,改进气血 运行。
小儿脑瘫的中医疗法
17/28
• 2、捏脊及脊背六法
• 在传统小儿捏脊手法上,加入点、按、扣、拍 等刺激性及放松性手法。以患儿背部督脉、膀 胱经第一、二侧线及华佗夹脊穴(颈腰骶)为 中心,在及背部采取推脊法、捏脊法、点脊法 、扣脊法、拍脊法和收脊法,六钟手法顺次施 术,由龟尾穴沿脊柱至大椎,亦可至后发髻, 该法诊疗脑瘫患儿颈、腰、背无力,躯干支撑 无力,弓背坐,角弓反张,免疫力低等表现。 该法含有刺激经络腧穴,激发经气,调整机体 脏腑功效作用。
祛瘫醒脑汤

主证:肢瘫,抽风,伴肌肉阵发性强直,僵硬,颈项强直,伴纳呆腹胀,舌质淡苔腻,脉沉弦或滑。
五、心脾两虚,元神不足。
主证:语言迟钝,智力低下,肌肉松弛,四肢痿软,口角流涎,吮吸无力,头发稀疏,舌淡少苔,脉细弱.
六、营卫失濡,瘀阻脑络
。主证:四肢瘫痪,智力低下,面色晦暗,肢体不温,印堂、头颅、风关、舌下青筋暴露,舌暗,脉沉涩。
脑瘫,临床上碰见的绝大多数是后天性脑瘫。后天性脑瘫又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大脑功能好,手脚功能不好的;第二类是大脑功能不好,手脚功能好的;第三类是大脑功能和手脚功能都不好的。
治疗原理:
“祛瘫醒脑汤”治疗脑瘫,以活血化瘀,醒脑开窍之功效。恢复肌体平衡,扶正祛邪,使局部及整体的血气调和,增加抗病能力,平衡身体,放松肌肉张力和增加肌力,恢复健康。
辨证论治:
一,胎禀不足,肾元亏虚。
主证:五迟: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五软:头项软、口软、手软、脚软、肌肉软,面色多苍白,舌质淡,脉细。
二、肝肾不足,阴虚风动。
主证:手足徐动,舞蹈样动作,头不停的摆动,全身震颤,共济失调,舌质红,苔少,脉细速。
三、脾肾虚弱,营卫失调。
主证:肌肉松软无力,不能站立,扶立时身体下坠,手软下垂,不能抬举,口唇松软,不会咀嚼,少气懒言,面色无华,饮食少、脉细、舌苔白。
祛瘫醒脑汤
“祛瘫醒脑汤”是由几十种名贵纯正中药材加工、提炼的治疗脑瘫的纯中药汤剂。中文名 祛瘫醒脑汤 成分 配方药,无固定成分 适合人群 脑瘫患者均可服用 副作用: 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概述
很多患者觉得脑瘫这个病无无药可治,治不好,实则不然,脑瘫这个病确切的说是不好治,但是并非治不好,这是两个概念,治病讲究方式方法,脑瘫这个病有些地方上的大夫都没有听说过,其实这个病并不神秘,只是研究这个病的大夫比较少而已。
中医康复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

中医康复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更新日期2010-10-14 点击万赛英杨明煜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一组小儿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综合征。
笔者自1994 年6 月1999 年4 月采用中医康复疗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本病效果较好。
兹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124 例中男86 例女38 例年龄最小者 3 个月最大者12 岁其中3 6 个月者22 例711 个月者30 例1 2 岁者34 例3 6 岁者28 例7 岁12 岁者10 例。
所有患儿均经小儿神经科确诊。
2 治疗方法2.1 针灸主穴百会、四神聪、大椎、哑门、风府、身柱、命门、肾俞、脾俞。
配穴肩、曲池、手三里、合谷、康复(奇穴、梁丘上一横指)、瘫痪(奇穴、伏兔下三横指)、足三里、阳陵泉、悬钟、昆仑等。
操作选2832 号1 1.5 寸毫针常规消毒后在四神聪穴外0.5 寸处向心透刺百会留针20 分钟。
其它穴用1 1.5 寸毫针点刺快速进针轻度提插捻转后迅速出针。
1次/d 1 次810 个穴位半个月为1 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4 天。
2.2 穴位注射用5ml 注射器及5 号注射针头药用奥地利依比威药厂生产的脑活素注射液。
取穴风池(双)、肾俞(双)、足三里(双)。
操作按水针常规注射法施术每穴注射药液0.52ml。
6 岁以下患儿5ml/次7 岁以上患儿10ml/次。
隔日1 次10 次为1 个疗程间隔5 天再进行下1 个疗程。
2.3 推拿疗法采用滚、按、揉、摩、点、叩、拍、拿、摇、推、抖等手法施术于患病相应部位以缓解痉挛、协调肌力。
痉挛型者手法宜轻柔和缓施术时间较长手足徐动型者施术时应在肩部、髋部加压以控制身体各部分的稳定性肌张力低下者给予稍强刺激施术时间宜短。
2.4 运动疗法(1)头部双手托住患儿头部两侧拉伸颈部再用双手轻轻抬起头部同时用双前臂轻压病儿双肩以纠正头部异常姿势(2)上肢一手握住患儿上肢肘部外侧肘适当旋外使掌心向上。
反复多次使腕关节容易外展手伸开时拇指较易外展伸直(3)下肢双手握住患儿两膝关节上部先使髋关节旋外然后将大腿缓慢分开纠正下肢剪刀样姿势。
中医小儿脑瘫患者的诊疗规范

中医小儿脑瘫患者的诊疗规范一、临床表现小儿脑瘫为脑性瘫痪的简称,是指小儿因多种原因(如感染、出血、外伤等)引起的脑实质损害,出现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而发展为瘫痪的疾病。
严重者伴有智力不足、癫痫、肢体抽搐及视觉、听觉、语言功能障碍等表现。
是多种原因引起脑损伤而致的后遗症。
主要是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或病后失调,致使精血不足,脑髓失充,五脏六腑、筋骨肌肉、四肢百骸失养而形成的亏损之证。
二、治疗方法1.艾灸疗法【主穴】督脉穴为主,如大椎、身柱、腰阳关等。
【配穴】肾气亏虚型灸肾俞、关元、命门、气海、风池,伴有遗尿者加灸中极;脾气不足型灸脾俞、足三里、三阴交、血海、中皖、脾俞、肾俞,伴有纳差者加灸公孙;肝血不足型选肝俞、肾俞、血海、气海、膈俞。
【操作】把艾条做成米粒大小圆锥形多柱,放在要施灸的穴位处,点燃,待快燃尽时用拇指按压艾炷。
每次选穴5〜6个,每日3〜4次,10天为1个疗程。
2.中药熏洗疗法【药物】伸筋草30g,透骨草30g,杜仲20g,牛膝30g,丹参30g,当归20g,桑寄生30g,续断30g,桃仁30g,红花30g,葛根30g,白芍30g,宣木瓜30g,鸡血藤30g,全虫6g,地龙15g等。
【操作】采用医用智能治疗仪(适用于小儿熏蒸),将药物和水放入药仓中煎煮,蒸汽温度调控在40~42t,患儿躺在治疗舱内,每次30分钟,每天1次,30天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
3.推拿疗法全身推拿法【操作】患儿仰卧位,点揉印堂到太阳、百会,搓、摩头部两侧。
托起患儿头部,使患儿半躺位,点风池,搓、擦枕后边缘。
患儿手握拳者,先将其屈腕90。
,握拳手指自然会伸开,医者一手按点内关,另一手拇指按掌指关节,按揉掌背肌腱及屈肌面。
背伸患儿腕部,上提患儿手指。
患儿前臂平伸外展,医者一手压住患儿掌根,另一手按揉正中神经,拔揉腋下至腕部尺侧肌腱,屈伸肩、肘关节,点曲池、手三里、合谷。
掌揉、拿大腿前外侧,拔小腿外侧肌群,点按足三里、阳陵泉等穴。
中医药对小儿脑性瘫痪的治疗作用

中医药对小儿脑性瘫痪的治疗作用作者:曾永红来源:《人人健康》2019年第08期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脑性瘫痪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
小儿脑瘫的主要症状为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
目前临床医学尚未发现治疗小儿脑瘫的特效药物,主要是采取康复训练的方式。
中医药对于小儿脑瘫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及临床经验,其中针刺、推拿以及中药等治疗方法在治疗小儿脑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古代文献中无本病病名,但根据其主要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五迟、五软、五硬”的范畴。
在《冯氏锦囊秘录》中就有记载:“是以生下怯弱,不耐寒暑,少为六淫侵犯,便尔头项软,手足软,身软口软,肌肉软”。
其病因分为先天因素及后天因素。
其病机主要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养护失宜。
先天不足,肝肾亏虚:《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记载:“小儿五迟之证,多因父母气血虚弱,先天有亏,至儿生下筋骨软弱……,皆肾气不足之故。
”指出父母精血不足,致胎兒先天之精不足,患儿出生后肝血肾精不足以充养筋骨而瘫痪。
后天失养,脾胃运化不足:《保婴撮要》“五软”提出:“夫头项软者,脏腑骨脉皆虚,诸阳之气不足也。
手足软者,……,中州之气不足。
”认为小儿脑瘫与脾气虚弱有关,因为脾气虚弱可致后天之精生化乏源,脏腑、脑海及机体失养。
而脾气虚弱多与后天养护失宜密切相关。
此外,分娩时的难产、新生儿窒息造成的脑损伤也可导致脑络瘀阻、脑失所养,而导致小儿脑瘫的出现。
1.针刺治疗针剌治疗作为中医学主要传统治疗方法之一,因其具有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副作用小等优势,在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己由替代疗法逐渐转变成为主要治疗方法。
近些年来,人们通过研究发现针剌治疗在促进脑发育与脑修复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其作用机制是多方面、多途径的,主要表现在改善脑部血供,促进脑组织新陈代谢,修复受损细胞以及促进细胞的分化与增值,加速神经结构的重构,从而重建脑神经网络。
中医治疗小儿脑瘫及家庭调理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中医治疗小儿脑瘫及家庭调理
导语:小儿脑瘫为脑性瘫痪的简称,属于中医学五迟、五软、五硬、痿证、痴呆范畴。
主要是指小儿因多种原因引起的脑实质损害。
小儿脑瘫越早发现越早
小儿脑瘫为脑性瘫痪的简称,属于中医学“五迟”、“五软”、“五硬”、“痿证”、“痴呆”范畴。
主要是指小儿因多种原因引起的脑实质损害。
小儿脑瘫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就越好,下文重点介绍了如何判断小儿脑瘫症状、中医治疗小儿脑瘫的几种方法和家庭调理需要注意的事项。
判断孩子是否有小儿脑瘫的征兆
1、睡眠时间评论过长或不睡觉。
2、吞咽信服不好。
3、哭时生活没有声音或哭声低沉发直。
4、撒尿时把不开双腿。
5、运动时手脚不协调,偏侧运动较多。
6、眼神与尽管父母没有首先交流并且根治擅长经常惊厥。
7、三个月只能还选择不能抬头六遇见个月还一段不能翻身八个月分钟还健康不会坐。
如果发现孩子有以上现象,一定要注意了,尽快到正规医院或专科去看好检查,确诊后就要及时治疗。
下面会为大家具体介绍中医治疗小儿脑瘫的各种方法。
针刺治疗法(肌张力高的小儿脑瘫慎用)
根据脑瘫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辩症治疗,主要选取头针、体针、舌针、穴位封闭、穴位埋线等治疗方法,以达到活血化瘀,醒脑开窍之功效。
从现代医学来讲其作用即在引发肌体平衡的恢复,扶正祛邪,利用在相应部位刺激,使局部及整体的血气调和,增加抗病能力,平衡身体,。
脑性瘫痪的偏方

脑性瘫痪的偏方关于《脑性瘫痪的偏方》,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脑性瘫痪是一种身体普遍的脑颅病症,这类脑性瘫痪一般产生在婴儿的的身上。
病人由于年纪较小,因此许多情况下的症状主要表现得并不是很清晰,可是细心看還是能够看得出,具体说来关键便是个人行为姿势有一定的缓慢,并且缓慢的力度和脑性瘫痪病的严重后果是正比的。
患者的日常生活主要表现得很痛楚,因此我们的爸爸妈妈很心痛,一般在协助小孩接纳医师医治的另外,还会继续去寻找一些脑性瘫痪的小偏方。
饮食疗法小偏方脑性瘫痪的小偏方一、治五迟方:鹿角、党参、牛膝各6g,枸杞、熟地、薏苡仁、川芎、赤芍、淮山药、菟丝子各10g,水煎服,每天l剂。
脑性瘫痪的小偏方二、回本就好益气养阴安神助眠散:龟甲胶、炒枣仁、麦冬各30g,鹿角胶、枸杞、山萸肉、川芎、五味子、盐炒黄柏、菖蒲、伏苓、炒白术各20g。
将涂药轻烤干,共研粉末,3~5岁者每服3~5g,6~lO岁者每服6g,日服2次,白开水冲服。
脑性瘫痪的小偏方三、行迟散:干生地黄、酸枣仁(酒浸削皮炒出香味)、辣桂、白茯苓、防风、川芎、羌活、牛膝等份研粉,每服4.5g,以粥调饮,次入美酒数滴再调,食前服,每天2次。
脑瘫患儿越早发现除根治疗效果越好,假如超出五岁,一样治疗效果医院门诊也不太十分好啦,因此尽可能病症早发现,对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是很重要的。
脑性瘫痪的小偏方四权威专家表明,脑瘫的中药治疗方式关键为中医针灸和推拿,也有中医治疗法。
可是中药治疗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化,且效果慢,治疗过程长,长期性中医治疗成本费大。
上边详细介绍的几类脑性瘫痪的小偏方,在医治脑性瘫痪的实际效果以上,還是拥有不错的主要表现的,可是这种实际效果還是要分人的,关键便是由于每一个人的身体构造和素养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的爸爸妈妈给患者医治的另外,还要紧密配合医师的基本医治,由于归根究底这种脑性瘫痪的小偏方只有算作具有輔助医治的功效。
“祛瘫醒脑方子”治疗脑瘫验案一则!

“祛瘫醒脑方子”治疗脑瘫验案一则!患儿男三岁半,脑瘫主诉:出生时大脑缺氧、窒息过,核磁检查缺血缺氧性脑损伤,脑电图异常放电:癫痫小发作,不会说话,走路不稳,与同龄孩子差距很大,精神发育落后,构音障碍,肢体不协调,精细动作不好,反应能力还可以,智力有影响,长期康复训练改善不明显,想要采用中医治疗。
刻诊:舌红苔白腻,咬肌肌张力高,口水流不止,食欲吸收不好,大便干。
中医辨证:痰瘀阻滞,心脾两虚。
处方:祛瘫醒脑方子加减。
龟板1.5 阿胶1.7 鹿角片1.3 当归2.5 枸杞子3 紫河车4 生晒参2 山茱萸3 杜仲4 川穹1.5全虫1.0 黄芪10党参3 益智仁5 砂仁2茯苓3白术3 内金3 枳实2.5 木香2 何首乌4 羚羊角粉0.15 石菖蒲 3 蜈蚣半条僵蚕2木瓜5白蒺藜2一个疗程。
水煎服,每日2次。
一次一包。
服用:早晚饭前一小时,用热水把药包烫热温服。
注意禁忌。
可放蜂蜜,禁止放白糖、红糖冰糖等。
(注:“祛瘫醒脑方子”不是成药,需要医生根据病情体质针对性开方调配药物,我是小曾,想了解更多可以及时联系我哦!)仁爱堂中医医师团队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三诊时:患儿总体改善明显,癫痫没在出现,流口水减轻,走路肌张力改善明显,食欲、二便正常。
精神状态佳,也喜欢去人多场合玩。
处方:,(祛瘫醒脑方子加减)面诊后,根据详细病情体质重新调整方子。
继续调药巩固,看病情停药。
总结:根据患者或家属反馈,遵医嘱用药后改善恢复都挺不错的。
中医中药全国各地都有,没有最好的药物,只有最会用药的医生。
医生的经验,来自于不断的治疗。
如果你家孩子训练很多年一直没有好的改善突破,可以试试“祛瘫醒脑方子”挺好的。
脑瘫的康复

小儿脑瘫的病机
中医认为小儿脑瘫的病机主要为肝肾不足、脾胃亏损、 气血亏虚,主要累及肝脾肾三藏。因肝藏血主筋,肾 为先天之本,主骨,臧精,主生长发育,脾为后天之 本,主肌肉,为气血生化之源。肝脾肾亏损,筋骨失 养,精血不充,则筋不能约束骨而关节屈伸不利,骨 失所充则骨空而软,生长发育迟缓。脾主全身肌肉, 脾虚气血乏源,则肌肉松缓不长,产生“五软”或 “五迟”。若气血不荣,肉肤毛孔空松,受风寒侵袭, 则筋脉拘急挛缩,不能伸展,或先天阳气不足,不能 温养肢体,受外邪侵袭,血液运行不畅,或瘀血阻窍, 经脉不通,而成“五硬”。
小儿脑瘫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五软”、“五迟”、“五硬” 并不能完全很好的反应其病理特点,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和规范 小儿脑瘫的中医病名,以利于更好的指导小儿脑瘫的中医康复 治疗。
小儿脑瘫的病因
中医认为小儿脑瘫的病因多由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所 致,因人赖父母的精血而成形,与父母体质、年龄、 多孕多产、双胎等有密切关系,因父母精血不足,成 胎之时浇灌不足,受胎之后,气血难以长成,出生后 身体怯弱,肝血肾精不足,筋脉骨骼失养而痿弱,以 致瘫痪。而后天失宜,气血亏虚,损伤脑髓,更促使 本病的发生和发展。如在《古今医统•五软五硬》中 便有“日月不足而生者,或服坠胎之剂不去,而竟成 胎者,耗伤真气”的记载,其中对本病的病因有了较 清晰的认识。
中医理论认为头为诸阳之首,内藏脑髓,是 脏腑经络气血汇聚之所。头针疗法是通过针 刺头部的特定区域,以治疗各科疾病的一种 微刺系统方法。蔡汝丽等报道采用针刺法治 疗法治疗脑瘫,患者较治疗前病症有所改善。
小儿脑瘫的重要选穴及区域:从神庭穴沿皮 直刺向百会,从百会刺向脑户、国际标准化 头针的运动区(双侧)、足运感区(双侧)、平 衡区(双侧);若有智力缺陷者(由于大脑受到 器质性的损害或是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 成认识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 障碍)配伍四神聪,若有语言障碍者(表现为 发音、语言理解,或语言表达能力发育的延 迟和异常)配伍国际标准化头针的语言1、2、 3区。
小儿脑瘫中医养生康复.优秀精选PPT

0~4岁肢体残疾儿童约62万,并以每年4.
(三)中药康复法 (四)瘀阻脑络:痰湿内盛,蒙蔽清窍,则见智力低下;
(三)脾胃虚弱:脾胃运化功能失司,则筋骨、肌肉失养,四肢萎废不用。
(四)饮食康复法 母亲因素 高龄初产、孕期感染及各种疾病 父母体弱(多病五,肝)肾不娱足;乐康复法
(六)心理康复法 (七)作业治疗法
康复治疗
(一)针灸康复法 1.头针:主穴为顶中线、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 线、顶旁一线、顶旁二线、颞后线 2.体针:主穴百会、大椎、肾俞、涌泉、心俞、 脾俞、胃俞、合谷、足三里
康复治疗
(二)推拿康复法
视、听觉障碍
1.顶背部 伴有近视或斜视,内斜视为多见。
父母体弱多病,肝肾不足;
2.面颈部 基本原则:扶正补虚,根据具体症候,或补肝肾为主,或以益脾肾为要
通过以上锻炼达到独立的生活能力 脑为元神之府,导致智力低下,反应迟钝,语言不清,咀嚼无力,时流涎水,四肢无力,手软不能握持,足软不能站立。
3.四肢部 语言障碍 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语言表达困难或构语困难,发音不清或口吃,有的失语症,能理解别人的语言,但自己无法讲话,以手足徐
小儿脑瘫的主要障碍
运动功能障碍及姿势异常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1.运动障碍:肌张力异常、反射及运动反应异常 2.姿势障碍:
姿势的稳定性差,左右两侧不对称,严重头部常不能处于竖直正中位置,偏向一侧, 或者左右前后摇晃。
3.智力障碍 脑瘫儿童中,智力正常的孩子约占有1/4,智力轻度、中度不足的约占1/2,重度智力
失充,五脏六腑、筋骨肌肉、四肢百骸失养,形成亏损之证。脑为元神之 府,导致智力低下,反应迟钝,语言不清,咀嚼无力,时流涎水,四肢 无力,手软不能握持,足软不能站立。或感受热毒,损伤脑络,后期耗 气伤阴,脑髓及四肢百骸、筋肉失养,导致本病。
脑瘫的中医康复疗法

3.2 临床分型: 3.2.1 根据运动障碍的性质分型:
脑性瘫痪
痉挛型 手足徐动型 失张力型 共济失调型 混合型
3.2.2 根据肢体障碍的情况分型:
+
++ +
+
+
1
+ ++++
2
3
4
+
+ +++ ++ 1.单瘫; 2.偏瘫;
3.三肢瘫; 4.四肢瘫;
5.截瘫; 6.双瘫;
+ + ++ ++ ++ + 7.双重性偏瘫。
2、病因病机:
2.1 脑的生理功能: 头者,精明之府 脑主神明 脑主运动 髓养脑、充骨、化血
2.2 病因分析: 先天因素: 后天因素: 病位在脑、肾、脾、肝
2.3 中医病机:
筋脉肌肉失养: 阴阳失调: 痰瘀交阻:
3、辨证用药:
3.1 中医治疗原则: 调整阴阳 扶正祛邪 治标与治本 针药并施
以督脉十三针为主,还包括手足阳明 经、足太阳经 治疗步骤:
6、并发症的中医康复治疗:
6.1 并发痫症的治疗:
胎痫
紫石汤等
风痫 惊痫
定痫丸等 镇惊丸等
6.2 合并斜视的治疗:
斜视辨证分型
风邪中络 风痰阻络
小续命汤加减 六君子汤和正容汤加减
肝血不足
养血当归地黄汤加减
6.3 并发智能低下:
智能低下辨证分型 胎气不足 痰迷心窍
科学取针,避免出血;
小于6个月的小孩不宜用头针; 患儿癫痫发作期慎用头针;
脑瘫患儿中医理疗方案

脑瘫患儿中医理疗方案
脑瘫是一种神经发育异常引起的运动及姿势障碍。
中医理疗方案常用于辅助改善脑瘫患儿的症状和功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医理疗方案:
1.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被认为可以促进神经和肌肉的协调,改善运动障碍。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针灸可以增强患儿的肌肉力量和运动能力。
对于脑瘫患儿来说,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曲池、合谷等。
2.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一种通过按摩和按压来刺激身体穴位的理疗方法。
它可以调节脑瘫患儿的肌肉张力,改善运动功能。
常见的按摩手法包括揉、推、摩、拿等。
3. 中药调理:中药调理被用于增强脑瘫患儿的体质和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
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中医师会根据体虚、气滞、痰湿等不同的病机选取适合的中药方剂。
其中常用的中药材有黄芪、当归、白芍等。
4. 拔罐疗法:拔罐疗法是一种通过在患儿体表刺激引起负压,以达到疏通经络、祛湿活血的效果。
它可以改善脑瘫患儿的血液循环和代谢,促进神经系统的恢复。
5. 艾灸疗法:艾灸疗法是一种通过燃烧艾叶熏热患儿的穴位,从而达到温通经络、活血止痛的效果。
艾灸可以改善脑瘫患儿的肌肉僵硬和运动功能障碍。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理疗方案对于脑瘫患儿的疗效因人而异,效果也需要长期坚持和配合其他康复治疗方法。
在使用中医理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专业的中医师,以确保方案的安全和有效性。
发育五迟有专方(脑瘫)

发育五迟有专方(脑瘫)属于中医“五迟”的脑瘫治疗,有一些很好的中药专方,笔者介绍如下。
治五迟方鹿角、党参、牛膝各6克,枸杞子、熟地黄、茯苓、当归、白芍、山药、菟丝子各10克,水煎服,每日l剂。
行迟散生地、酸枣仁(酒浸去皮炒香)、肉桂、白茯苓、防风、当归、川芎、牛膝等份研末,每次取4.5克,入好酒数滴,以粥调服,餐前服用,每日服两次。
补天益气养阴安神散龟甲胶、炒枣仁、麦冬各30克,鹿角胶、枸杞子、山萸肉、当归、五味子、盐炒黄柏、菖蒲、土茯苓、炒白术各20克。
将上药焙干,共研细末,3岁~5岁者每次服3克~5克,6岁~l0岁者每次服6克,每日服两次,白开水冲服。
在服药的同时可以配合拔罐,取肩井、曲池、肾俞、环跳、承山,两侧交替拔,隔日一次,每次拔3分钟~5分钟。
10次为一疗程,疗程中间休息3天~5天。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作者:白兴华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针灸系副教授健脑益智用针刺脑瘫被中医归入小儿“五迟”、“五软”的疾病范畴。
针刺疗法对于脑瘫,能通调督脉、充实髓海、健脑益智、调补肝肾、补益气血、强筋壮骨。
现代研究认为,针刺能增加脑瘫患儿的脑血流量,对脑组织修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以下介绍一种具体针刺方法。
取穴主穴取风池、百会、四神聪、绝骨、肾俞、三阴交。
配穴酌情选穴,说话不清加哑门、上廉泉,上肢运动无力加曲池、外关、合谷,下肢运动无力加髀关、伏兔、阴市、梁丘、阳陵泉,足内、外翻加照海。
操作腧穴常规消毒后,操作者以左手食指或拇指按压穴位,右手持30号毫针刺入穴内。
当“气至”时,左手加重按压力量,右手连续捻针9次;待针下“沉紧”后,连续重插轻提9次,同时左手按压力量减轻。
接着,再重复上述操作一次,此后留针30分钟。
此针刺治疗1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6个疗程。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作者:马若飞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肌肉痉挛按揉解按摩治疗脑瘫的目的,一是促进患儿能够翻身、坐、爬,然后尽早行走;二是促进患儿能够自己吃饭以及写字、拿小东西。
中医脑瘫课件PPT

防脑瘫的发生或复发。同时,中医治疗还可减轻脑瘫并发症,提高患者
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瘫的前景与展望
优势互补
科研创新
临床推广
中医和西医各有所长,中西医结合治 疗脑瘫可以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 。西医在手术、药物、康复训练等方 面具有明显疗效,中医在整体调理、 辨证施治、治未病等方面具有独特优 势。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治 疗效果,缩短康复时间。
中医认为脑瘫是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导致脑部受损, 进而影响肢体功能的一种疾病。根据症状轻重不同, 中医将脑瘫分为轻、中、重三型。轻度脑瘫表现为轻 度运动障碍,可能伴有语言和智力障碍;中度脑瘫表 现为明显的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可能伴有语言和智 力障碍;重度脑瘫则表现为严重的运动障碍和姿势异 常,可能伴有语言和智力障碍,甚至出现癫痫等症状 。
中医治则与疗法
总结词
中医治疗脑瘫的原则是调和阴阳、补益气血、调理脏 腑,常用的疗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 等。
详细描述
中医治疗脑瘫的原则是调和阴阳、补益气血、调理脏腑 。根据不同的症状和病因,中医采用不同的疗法进行治 疗。其中,中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辩证 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中药方剂进行治疗。针 灸治疗则是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气血和脏腑功能,从而 达到治疗目的。推拿治疗则是通过手法按摩来缓解肌肉 紧张和疼痛,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此外,中医还采用 其他疗法如拔罐、刮痧等进行治疗。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和 鼓励,增强其康复信心和 积极性。
心理疏导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 解其焦虑、抑郁等情绪问 题,促进心理健康。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参与心理护理, 共同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 ,提高康复效果。
?分享一个治疗小儿脑瘫的经验方,补肾平肝,益脑充髓

分享一个治疗小儿脑瘫的经验方,补肾平肝,益脑充髓
【方药】红参、丹参、龟版、白芍、枸杞子、生石决明、天竺黄、山萸肉、兔脑。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
【功效】补肾平肝,益脑充髓。
【评述】脑性瘫痪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肾、肝、脾受损所致,因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充脑,精髓满则脑充,精亏髓弱则脑虚,精不养骨则不能站立行走。
肝阴不足则肝旺,肝旺则肢体强直。
脾主肌肉,脾虚则肌肉松弛无力,故在治疗脑性瘫痪中采用补肾生髓、益肝健脾之法常收良效。
经曰“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对于虚弱性脑瘫患儿,用中药口服以补益肾精、补益气血确有必要,但需坚持服药。
再加以针灸、推拿及康复训练,疗效肯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养生调理脑瘫
脑瘫是一种由于胎儿或婴儿期间脑部损伤或异常发育导致的神经运
动障碍疾病。
中医学认为,脑瘫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包括先
天不足、饮食习惯、生活作息、情绪等。
针对脑瘫患者的症状和病因,中医提供了一些养生方法和调理建议,以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
质量。
一、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是中医中最重要的养生方法之一。
对于脑瘫患者来说,适
当的饮食可以帮助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中医建
议脑瘫患者应该遵循以下饮食原则:
1. 均衡饮食:合理配制膳食,确保每一餐都包含适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尽量选择新鲜、天然的食物,避免
过度加工的食品。
2. 温补食物:脑瘫患者往往气血不足,中医建议多食用温补类食物,如桂圆、红枣、姜、肉类等。
这些食物有助于提高气血运行,促进身
体的康复。
3. 清淡饮食:脑瘫患者多伴有消化不良等问题,中医建议少油少盐,避免辛辣、油炸等刺激性食物,保持饮食清淡。
4. 注意细嚼慢咽:脑瘫患者的咀嚼和吞咽能力可能受影响,需要特
别注意细嚼慢咽,避免吃坚硬的食物和过大的食物块。
二、草药调理
中医草药对脑瘫患者的康复也有一定的帮助。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中医师可能会开具一些适合的中药方剂,并结合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来改善患者的病情。
1. 补益类草药:中医认为脑瘫患者往往气血亏虚,可以采用一些补
益类草药,如人参、黄耆、党参等。
这些草药有助于增强患者体质,
提高免疫力。
2. 活血化瘀类草药:脑瘫患者的运动能力受限,可能会导致气血瘀滞。
中医建议可以使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草药,如川芎、桃红、红花等。
这些草药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瘀血引起的症状。
3. 祛风镇痉类草药:中医认为脑瘫患者的痉挛和肌肉僵硬与痰风有关,可以使用一些祛风镇痉的草药,如羌活、防风、天麻等。
这些草
药有助于缓解痉挛和肌肉僵硬的症状。
三、针灸推拿疗法
针灸和推拿是中医的传统疗法,对于脑瘫患者的康复也有一定的作用。
针灸可以刺激穴位,调整气血运行和神经功能,推拿可以舒缓肌
肉僵硬,促进血液循环。
脑瘫患者在接受针灸推拿疗法时,应选择经
验丰富的中医师进行操作。
四、日常锻炼
脑瘫患者的运动能力存在一定的障碍,但适当的日常锻炼对于康复
仍然非常重要。
中医建议脑瘫患者可以进行一些相对安全和适应性强
的锻炼,如气功、太极拳等。
这些锻炼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身体的协调
性和灵活性。
总之,中医养生调理对于脑瘫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饮食调理、草药调理、针灸推拿疗法和日常锻炼都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方法,
帮助患者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但在选择具体的调理方法时,建
议脑瘫患者及家属与中医师进行咨询和沟通,制定个体化的调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