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治疗肩周炎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推拿治疗肩周炎研究进展
肩周炎是肩关节囊及周围韧带、肌腱、滑膜囊等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退行性病变引起的肩部酸重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强直的临床综合征。

肩周炎全称为肩关节周围炎,根据其临床表现、发病特点及发病年龄又可称为“漏肩风”、“肩凝症”、“冻结肩”、“五十肩”,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属于中医学的“肩痹”范畴。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变部位在肩部的经脉和经筋,五旬之人,正气不足,营卫渐虚,若局部感受风寒,或劳累闪挫,或习惯偏侧而卧,筋脉受到长期压迫,遂致气血阻滞而成肩痹。

肩痛日久,局部气血运行不畅,气血瘀滞,以致患处肿胀粘连,最终关节僵直,肩臂不能举动。

针灸推拿在本病的治疗中有其独到之处,疗效确凿,无毒副作用。

笔者就近年来有关针灸推拿治疗肩周炎的文献一综述。

针灸在肩周炎治疗中的运用
中医理论认为,经脉之间表里关系,大多符合“同气相求”的原则。

《身经通考》指出:“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相通,……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通……是同经同气之相感也”。

故手足同名经在疾病传变和治疗作用上,是互相关联的。

朱汝功教授[1]认为“以疼痛为主的疾病,往往局部取穴不能减轻症状,而在相应的远隔部位取穴,可以使症状减轻。

韩新强等[2]根据以上理论在治疗肩周炎时,提出独取足穴治疗。

首先辨明疼痛部位所属的经络,然后在与肩关节相对应的足踝关节处,取其同名经上的相关腧穴,如疼痛部位属手太阴肺经循行部位,可取同名经足太阴脾经之商丘、三阴交;……疼痛部位属手太阳小肠经循行部位,可取同名经足太阳膀胱经之申脉、昆仑、跗阳治疗。

治疗期间嘱患者配合肩关节活动以减少粘连,促进痊愈。

临床治疗386例患者,痊愈251例,显效118例,无效l7例,总有效率为95.6%。

孟庆良等[3]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治疗原则,采用针刺循经起、止两端穴。

大肠经之病取商阳、迎香,肺经之病取少商、中府,小肠经之病配少泽、听宫。

能通经活络,泻邪止痛,其获效每较常规取穴令人满意。

鲁跃英[4]按疼痛部位、压痛点、肩关节功能障碍的程度等临床症状表现,分为阳明型、少阳型、太阳型、太阴型、厥阴型。

除以上5型外,有些患者的疼痛部位和压痛点较广泛,甚至肩关节周围弥漫作痛的,则应尽量找出其主要痛点,辨证分型施治并选取同侧同名经中的局部腧穴和远端腧穴相配进行针刺治疗。

《灵枢·刺节真邪》篇说:“用针者,必先察经络组织之虚实,……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

”温针灸法具有祛风散寒、温通经络、调和气血作用,尤其是止痛效果好。

鲁立新[5]根据此理论,提出以祛风散寒、化湿通络为治则,取手三阳经穴为主,针灸并用,局部灼热者单用针法。

取穴:肩、肩贞、臂月需、曲池、外关;随证配穴。

操作方法:选主穴为主,适当配用配穴,每次选4个~6个穴位,针刺得气后施以平补平泻手法,然后留针不动,将艾段套在针柄上,艾段长约2 cm,直径约1 cm~2 cm,在艾段下端点燃施灸,每灸1段为1壮,每穴每次灸2壮~3壮。

用此方法治疗肩周炎98例,总有效率达100%。

中药蒸浴疗法
我们利用具有祛风散寒除湿、舒筋通络止痛作用的中药(防风、羌活、桂枝、鸡血藤、川木瓜、制川乌、伸筋草、路路通、桃仁、红花、地龙),通过蒸气桑拿浴进行治疗42例,治愈率达88.6%,有效率为100%。

多数病人经2~4次治疗
即可痊愈。

中药蒸气桑拿浴药力通过皮肤渗透,直接吸收,从皮肤到肌肉,从筋到骨,直达病变之所在,能迅速有效的改善局部微循环,加速新陈代谢,达到止痛、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的目的。

中药桑拿蒸气浴作为一种热疗,既避免了中药热敷(洗)时因温度掌握不好而烫伤皮肤,又因简便、效好、疗程短、价廉易为患者接受。

但要求有一定设备。

组织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

本病属中医痹证范畴,中医认为其病因多为外感风寒湿邪侵袭经络,寒主收引凝滞,湿性重浊,故使肩部筋脉屈伸不利,肩部疼痛,拒按,恶寒喜暖,夜间或阴雨天加重。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采用针灸治疗肩周炎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费用低廉,无毒副作用等优势,显示了其治疗优势和应用前景[1-2]。

针灸治疗肩周炎能调节血管功能、扩张血管、淋巴管、改善局部深层血液循环,降低炎症区血管的通透性,使炎症、水肿减缩,减轻炎性渗出、抑制炎症泛发、并使炎症的渗出物质加速吸收,缓解其对末梢神经的牵张性刺激作用。

温针灸是针刺和艾灸相结合应用的一种治疗方法,针刺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作用,艾灸具有温通经络,祛湿除寒的作用,正如《神灸经论》曰:“……取艾之辛香作炫,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逐寒湿,以治百病,效如反掌”。

温针灸除有针刺作用外,还可通过艾灸的温热作用使凝滞经脉得以温通舒畅。

如《素问·调经论篇》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

笔者根据肩周炎病因病机特点,采用温针灸治疗,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有效率为78.33%,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温针灸治疗优于对照组。

国内学者赵岩[3]也采用温针灸治疗肩周炎患者54例,认为温针灸治疗也优于口服西药(布洛芬)组,与笔者研究结果相似。

缓解疼痛是肩周炎治疗的目的之一。

笔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是针对疼痛的主体进行测评,评价患者的疼痛变化,使用疼痛缓解视觉模拟尺在每次治疗前后进行评价,其数值(mm)即为疼痛的量化指标,再进行综合积分计算。

它是目前临床最常用最简单的疼痛测评方法。

本临床研究表明,经过2个观察疗程的治疗,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减轻,治疗结束3个月后,对照组患者疼痛症状有所加重,而治疗组疼痛症状无加重,提示了温针灸治疗肩周炎远期疗效优于药物治疗,这也是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优势所在。

近年来,评价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问题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4-5]。

生存质量评估通过对患者躯体感觉及功能、心理状态、社会职能及疾病本身和治疗所致的症状和体征诸方面所作的综合评价(包括患者对以上诸方面的自我评价),从一个新的角度评定治疗效果。

肩周炎病性顽固,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与工作。

笔者采用采用ADL量表,从穿衣、吃饭等不同角度进行生活能力测定。

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生活能力积分显著升高(P<0.01);但治疗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提示了针灸提高肩周炎患者生存质量,并优于布洛芬治疗。

既往对于针灸治疗肩周炎,大多数以疗效评价为主,大多数报道缺乏科学严谨的治疗方案,笔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通过对120例临床病例观察,着重对患者生存质量和远期疗效进行了观察,突出了针灸治疗肩周炎优势,为针灸治疗肩周炎提供循证医学依据。

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目的都是为了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目前,针灸治疗肩周炎的方法很多,如针刺、电针、温针、火针、穴位注射、芒针、拔罐等。

在临床具体应用时,有主张单独应用,也有将两者合并应用,更有结合其他疗法,如针灸结合药物治疗、针灸结合推拿疗法、针灸结合TDP照射、针刺结合生物全息疗法等,疗效确切。

然而,临床报道的众多疗法,疗效难分伯仲,因而又给临床的推广与普及带来一定的难题。

因此,迫切需要在统一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前提下,做到精选穴位,简便操作术式,择期(急性期、粘连期和缓解期)应用,以及合理配置其他疗法等,以便更好地总结和掌握针灸治疗肩周炎的规律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针灸治疗肩周炎,首先应该以辨证施治为基础,根据疼痛部位进行经络辨证,根据病因进行病因辨证,两者结合是辨证的最有效辨证方法。

目前临床医生中以中西医结合者居多,结合肌肉走向进行辨证施治意义更为重要。

针灸治疗肩周炎,多以辨证施治为基础进行选穴治疗,根据经络辨证取局部穴、循经穴,根据病因辨证取穴,根据腧穴的特定意义取特定穴,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病,中医治疗肩周炎具有丰富的经验,总结了大量具有特殊疗效的经外奇穴如中平、肩痛、颈臂、颈夹脊等,临床上各种取穴方法都被证明有一定疗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选穴。

针灸治疗肩周炎,各种方法均有一定的疗效,总有效率85%~100%。

单纯的毫针或电针对本病寒湿不盛者可以有很好的疗效,若寒邪较盛,则加用灸法或用温针灸,尤其适用于年纪较大、体质虚弱者;若体质尚可,可以采用火针疗法。

运动损伤造成局部气血瘀滞者,宜用刺络拔罐,推陈出新,祛瘀止痛。

对于疼痛剧烈者,可以用水针。

病程较长,后期活动严重受限者,可采用针刀剥离。

针灸治疗本病是安全可靠的,只要明确诊断、正确操作不会出现不良反应。

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我们认为:针灸治疗肩周炎,有一定的疗效,今后仍然是最常用的方法,单纯的毫针或电针对于疼痛具有止痛效果,寒邪较盛,则加用灸法或用温针灸,夜间痛剧者,可以采用火针疗法,各种病况均可配合拔罐法,活动严重受限者,建议配合推拿治疗。

另外患者必须配合治疗进行功能锻炼,才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