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基础会计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基础会计学》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学》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学》教学大纲《基础会计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基础会计学》又称为会计学原理或初级会计学,是会计学专业方向的专业基础课,也是经济类、管理类大部分专业方向的基础课,这些专业的学生都要在学习此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关的会计课程。

会计学是经济管理课程体系中属于微观经济管理方面的重要学科,《基础会计学》则是会计学各分支的基础,它主要阐述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明确会计的基本职能、特点及其对象、任务,认识做好会计工作对于加强企业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理解会计要素、科目和账户的相关理论和记账方法及其具体应用;掌握会计凭证、账簿的基本内容和实务操作中的要求,明确会计核算形式的种类和各种会计核算形式的执行程序;能够阅读和编制基本会计报表,并进行与会计报表相关的财务评价指标计算;了解会计工作的组织、内部管理制度的设置、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和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等等。

学习《基础会计学》要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会计课程和有关管理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础会计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学习时不仅要学会运用各种方法处理问题,还要弄清各种方法的基本道理,进而能够独立地进行操作演算。

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概括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初步掌握会计的基本技能,以便在后续课程中进一步深入理解和运用。

二、课程目标1、知道基础会计学这门课程的性质、地位和存在价值。

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学习目的、体系结构、历史沿革及未来发展趋势。

对会计学科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

2、理解这门学科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3、初步掌握各种会计核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4、学会利用所学的方法、原理和技能对实际发生的基本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的一般含义表述如下: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和教学现象的认知。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适用专业:文秘课程类型:选修课总学时数:40学分:4分一、本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商贸、财经专业,特别是会计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但也可作为其他非财经专业选修课。

(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既是财经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又是初级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的“成型”课程,既是会计“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载体,还是会计专业认同、初级会计岗位职业技能训练的载体。

因此,本课程的定位为:“一个认同、两个基础、三个基本、四个目标”。

一个认同: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对会计专业的认同问题,并通过认同,培育学生对学习会计专业的兴趣,了解会计实践中的现状和社会生活中的功能。

两个基础:即本课程一方面是会计专业主干课程的专业基础课程,另一方面是初级会计岗位职业综合能力的养成课程。

三个基础:即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主体是会计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四个目标:基础会计课程应事先认同职业角色、夯实专业基础、履行岗位能力、把握专业技术等四个教学目标。

(二)课程目标①认知会计职业岗位的背景、特点和要求,产生对会计职业的兴趣。

②能熟练把握点钞、真假币识别、票据辨别、原始单据审核等会计基本技能,能具备出纳员、收银员岗位的基本能力。

③能正确应用会计的基本规范,能说出会计的基本术语。

④能正确判断经济业务性质和内容,能准确按照会计的专门方法做会计基本业务处理。

⑤能根据案例资料有能力建账、记账、算账、更改错账,能具备中小企业记账员岗位的基本能力。

⑥能理解会计的基本知识和关键的基本理论,具有继续学习会计专业主干课程的良好的知识基础。

(三)本课的任务通过《基础会计》的教学,让文秘专业的学生对会计有一定的了解,对会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基础和认识,对会计操作流程有一定的了解。

能处理一些简单的账务,如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能看懂会计报表。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建议三、本课程的结构、重点与难点《基础会计》可分为两大结构:会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会计模模拟实习,共计十个教学章节。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
《基础会计》是财务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它是所有专业课程的前提和基础,其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及操作性都较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知识,训练运用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进行账务处理的能力,为学生以后从事会计、出纳等岗位、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四、教学项目与教学目标的设计
五、考核方案
建议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程,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核,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考核内容:重在考核学生对会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实训成绩+笔试成绩,各部分所占的比例如下:
(1)平时成绩占30%,主要包括对课堂提问、讨论、作业以及出勤情况等。

(2)实训成绩占30%,主要根据平时的实训项目评价计分。

(3)期末考试成绩占40%,以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容和题型为标准。

六、教学材料
1.《会计基础》,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2.《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政部,1996年版;
3.《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4.《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财政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5.支票、日记账、总账、明细账、科目汇总表。

《基础会计学》教学大纲.doc

《基础会计学》教学大纲.doc

《基础会计学》教学大纲一、《基础会计学》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二)开课对象:金融与证券大一学生(三)课程性质:木课程是高职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金融与证券专业的必修课。

(四)教学目标:《基础会计学》课程阐明会计学的基木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木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明确会计的职能、特点、对象和任务;了解会计工作的组织、内部管理制度的设置和我国的法规体系;理解会计要素、科目和账薄的相关理论和具体应用;掌握会计免证、账薄的基本内容和实务操作要求;明确各种会计核算形式的执行程序,能够阅读和编制基本会计报表。

(五)教学内容:(六)学时数及具体分配:学时数:72 学时学分数:学分学时数具体分配(A)教学方式: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说明:木课程为考试科目,形式为闭卷,评分标准为平时成绩40% (考核上课出勤率,课堂表现, 作业完成情况),期末考试成绩占60%o二、讲授大纲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会计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过程、会计与企业的关系;掌握会计的对象、会计的职能和作用;掌握会计的核算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会计的内容和特点1.会计的产生和发展2.企业与会计3.会计对象第二节会计的职能和作用1.会计的职能2.会计的作用第三节会计方法1.会计核算方法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会计要素的定义;熟悉会计要素的特征;掌握会计要素的内容及会计等式;理解经济活动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及会计等式的重要意义。

教学内容:第一节会计要素1.资产2.负债3,所有者权益4,收入5.费用6,利润第二节会计等式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会计核算基础对会计的重要性、熟悉会计核算基木前提及会计核算原则的含义;掌握会计核算前提与会计原则的内容;明确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第一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1.会计主体假设2.持续经营假设3.会计分期假设4.货币计量假设第二节会计原则第四章会计科目与账户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会计科目的含义及会计科目对会计信息的重要意义;熟悉会计账户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掌握常用会计科目的名称及其核算内容;明确账户与会计科目之间的关系。

《基础会计学》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基础会计学课程编码:7050201课程学分:4课程学时:64适用专业:会计学《基础会计学》(Elementary Accounting)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目的《基础会计学》是为会计学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是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属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入门课程。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专业品格,强化专业意识,并通过一定的实务操作技能实训,训练其实际操作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会计学专业的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 总 论1.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 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的产生及其动因;会计环境的变化与会计的发展;会计的涵义及其特点;会计的职能。

第二节 会计目标与会计基本规范会计目标;会计基本规范第三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会计的对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第四节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要素的含义;会计要素的分类;会计等式及其意义。

第五节 会计核算方法与会计学科体系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会计核算各种专门方法之间的联系;会计学科体系。

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会计的产生及其动因;会计环境的变化与会计的发展;会计学科体系。

理解:会计的涵义及其特点;会计目标;会计基本规范;会计核算各种专门方法之间的联系。

掌握:会计的职能;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

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1.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 会计科目会计科目的概念;会计科目的分类及其编号。

第二节 账户账户的概念;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区别和联系;账户的基本结构。

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概念;会计科目的编号。

理解: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账户的基本结构;会计科目的分类。

第三章 复式记账1.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 记账方法概述记账方法的演进;单式记账及其特点;复式记账的概念;复式记账的特点。

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的内容;账户对应关系和对应账户的概念及其意义;会计分录的种类及其编制方法;借贷记账法试算平衡的方法。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与计划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与计划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会计专业基础课,是后续中高级会计课程的入门课。

本课程以基本原理和基础练习为主,不拘泥于一时的制度,从学生的学习规律出发,并按照教学的基本规律,课堂上讲述最基本的会计基本循环原理,同时进行摹拟实训练习,讲练结合,从练习中让学生自己体味会计的原理、方法和技能。

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使学生具备进行会计核算的初步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具体要求如下:(1)知识上:①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史,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②掌握会计核算的七种专门方法,即设臵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报表;③明确不同账务处理程序的应用和相关会计法规。

(2)能力上:①能够填制和原始凭证;②能够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③能够熟练登记各种账簿和运用错账更正方法;④能够根据账簿资料编制会计报表。

(3)素质上:爱岗敬业、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4) 、教学模式基本要求本课程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会计核算的基本准则,会计要素的概念和分类,以及什么是会计科目、账户、会计分录、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概念;要求学生通过对会计等式演变的抽象理解,运用复式借贷记账方法,分析并掌握工业生产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

通过会计手工摹拟实验,使学生了解会计记账、对账、结账,财产清查的意义和处理方法,对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进行简易地操作,掌握资产负债表的合并项核算。

《会计基础》课程是一门业务技术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除了就教材的内容进行学习外,还应充分重视作业练习这一环节,以便巩固教学内容,同时,还要加强实践教学,通过摹拟实验操作加强学生对会计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认识,培养学生掌握从事会计工作的基本技能。

本课程计划教学时数: 100 学时。

其中:课堂教学 55 课时,实训 31课时。

中职基础会计电子教案

中职基础会计电子教案

中职基础会计电子教案第一章:会计概述1.1 会计的定义与作用解释会计的概念探讨会计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1.2 会计基本原则与假设介绍会计基本原则(如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原则等)讨论会计假设(如持续经营、货币计量等)1.3 会计科目与会计体系解释会计科目的概念与分类探讨会计体系的组织与结构第二章:会计记录方法2.1 记账方法与记账凭证介绍记账方法(如借贷记账法)解释记账凭证的编制与使用2.2 会计账簿与账户探讨会计账簿的概念与种类解释账户的设置与管理2.3 会计分录与试算平衡介绍会计分录的编制与审核探讨试算平衡的概念与方法第三章:财务报表编制3.1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解释资产负债表的概念与结构介绍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与步骤3.2 利润表的编制解释利润表的概念与结构介绍利润表的编制方法与步骤3.3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解释现金流量表的概念与结构介绍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与步骤第四章:账户体系与会计分录4.1 资产类账户及其会计分录解释资产类账户的概念与特点介绍资产类账户的会计分录编制4.2 负债类账户及其会计分录解释负债类账户的概念与特点介绍负债类账户的会计分录编制4.3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及其会计分录解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概念与特点介绍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会计分录编制第五章:财务分析与评价5.1 财务比率分析介绍财务比率分析的概念与作用解释主要的财务比率(如偿债能力、运营效率等)5.2 财务趋势分析解释财务趋势分析的概念与作用探讨财务趋势分析的方法与步骤5.3 财务评价与决策介绍财务评价的概念与作用讨论财务评价与决策的关系及应用第六章:存货与成本计算6.1 存货的分类与管理解释存货的概念与分类探讨存货的管理方法与策略6.2 存货的计价方法介绍存货的计价方法(如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等)解释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与影响6.3 成本计算与成本控制探讨成本计算的方法与步骤解释成本控制的概念与作用第七章:固定资产与折旧7.1 固定资产的确认与计量解释固定资产的概念与确认条件探讨固定资产的计量方法与策略7.2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介绍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与方法(如直线法、加速折旧法等)解释折旧方法的选择与影响7.3 固定资产的处置与清理探讨固定资产处置的条件与程序解释固定资产清理的概念与处理方法第八章:应收账款与坏账管理8.1 应收账款的概念与确认解释应收账款的概念与特点探讨应收账款的确认条件与计量方法8.2 应收账款的管理与催收介绍应收账款的管理方法与策略解释应收账款催收的程序与技巧8.3 坏账损失的估计与处理探讨坏账损失的估计方法与程序解释坏账的处理方法与影响第九章: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9.1 税务会计的基本概念与原则解释税务会计的概念与特点探讨税务会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9.2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与申报介绍企业所得税的概念与税率解释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与申报程序9.3 税务筹划的方法与策略探讨税务筹划的概念与作用解释税务筹划的方法与策略第十章:会计软件与应用10.1 会计软件的基本功能与选择解释会计软件的概念与作用探讨会计软件的选择与实施方法10.2 会计软件的操作与使用介绍会计软件的操作界面与功能模块解释会计软件的使用方法与技巧10.3 会计信息化与网络安全探讨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与影响解释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与保护措施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会计基本原则与假设会计基本原则是会计工作的基石,包括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原则等,需要重点掌握。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大纲1. 引言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提供指导和框架。

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起会计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课程目标- 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能够编制和解读财务报表- 培养判断和分析财务信息的能力- 培养准确、细致和严谨的工作态度3. 课程内容3.1 会计基础知识- 会计的定义和目的- 会计的基本原则与假设- 会计的基本概念和术语3.2 会计核算方法-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核算- 收入和费用的核算- 成本的核算3.3 财务报表-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和解读- 损益表的编制和解读-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解读- 财务报表的分析和评价3.4 会计职业道德- 会计职业的特点和规范- 会计师的职责和责任- 会计职业的伦理问题和挑战4. 教学方法- 讲授:通过课堂讲解介绍理论知识和核算方法,并结合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概念和技巧的理解。

- 实践:通过案例分析、练习题和实际操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会计问题。

- 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评估方法- 期中考试:对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进行考核,包括概念和核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 作业和练习:布置课后作业和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期末考试:综合考核学生对基础会计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包括财务报表的编制和解读能力。

6. 教学资源- 教材:选用权威的基础会计教材,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

- 资源库: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源,包括案例分析、练习题和考试题库。

- 技术工具:运用会计软件和电子表格等工具,帮助学生进行财务报表编制和分析。

7. 参考书目- 《会计原理》- 《会计基础》- 《财务会计》- 《会计概览》8. 教学时程安排- 第1周:课程介绍与基本概念- 第2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核算- 第3周:收入和费用的核算- 第4周:成本的核算- 第5周: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和解读- 第6周:损益表的编制和解读- 第7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解读- 第8周:财务报表分析和评价- 第9周:会计职业道德- 第10周:复习和期中考试- 第11-14周: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9. 总结本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的基础会计知识和实践技能,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础会计学》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学》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学》教学大纲一、《基础会计学》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二)开课对象:金融与证券大一学生(三)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职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金融与证券专业的必修课。

(四)教学目标:《基础会计学》课程阐明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明确会计的职能、特点、对象和任务;了解会计工作的组织、内部管理制度的设置和我国的法规体系;理解会计要素、科目和账薄的相关理论和具体应用;掌握会计凭证、账薄的基本内容和实务操作要求;明确各种会计核算形式的执行程序,能够阅读和编制基本会计报表。

(五)教学内容:(六)学时数及具体分配:学时数: 72 学时学分数:学分(八)教学方式: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说明:本课程为考试科目,形式为闭卷,评分标准为平时成绩40%(考核上课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期末考试成绩占60%。

二、讲授大纲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会计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过程、会计与企业的关系;掌握会计的对象、会计的职能和作用;掌握会计的核算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会计的内容和特点1.会计的产生和发展2.企业与会计3.会计对象第二节会计的职能和作用1.会计的职能2.会计的作用第三节会计方法1.会计核算方法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会计要素的定义;熟悉会计要素的特征;掌握会计要素的内容及会计等式;理解经济活动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及会计等式的重要意义。

教学内容:第一节会计要素1.资产2.负债3.所有者权益4.收入5.费用6.利润第二节会计等式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会计核算基础对会计的重要性、熟悉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及会计核算原则的含义;掌握会计核算前提与会计原则的内容;明确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教学内容:第一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1.会计主体假设2.持续经营假设3.会计分期假设4.货币计量假设第二节会计原则第四章会计科目与账户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会计科目的含义及会计科目对会计信息的重要意义;熟悉会计账户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掌握常用会计科目的名称及其核算内容;明确账户与会计科目之间的关系。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模板

基础会计教学大纲模板

---课程名称:基础会计课程代码: ABGS0302课程性质:必修课程学时: 48学时(理论教学42学时,模拟实训6学时)授课对象:会计学、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学生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基础会计是财经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旨在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未来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的1. 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基本前提、会计职能、会计六大基本要素等基本理论。

2. 使学生熟悉会计准则、会计方法、会计账户与科目、会计记账方法(特别是借贷记账法)的应用。

3. 使学生了解会计账簿种类及作用、成本计算、财产清查、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

4.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

三、课程教学要求1. 理论知识: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 实践技能:熟悉会计实务操作流程,能够独立完成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的编制。

3. 思维方法:培养会计专业思维模式,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安排1. 会计基本理论(6学时)- 会计的含义与职能- 会计基本前提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会计科目与账户2. 会计记账方法(12学时)- 借贷记账法- 复式记账的原理与应用- 会计分录与记账凭证3. 会计账簿(12学时)- 会计账簿的种类与作用- 账簿的设置与登记- 账簿的核对与调整4. 财务会计报告(6学时)- 财务报表的种类与编制- 财务报表的分析与应用5. 模拟实训(6学时)- 会计凭证的编制- 账簿的登记与核对- 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3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末考试(70%):包括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

六、先修课程无七、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会计基本理论、会计记账方法、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

2. 教学难点:借贷记账法的应用、会计账簿的核对与调整、财务报表的分析与应用。

《基础会计学》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学》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Elementary Accounting课程编号:0302110 适用专业: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总学时:64 学分:4 执笔者:一、课程性质、目的及任务:基础会计是工程管理专业一门基础课和学位课,它概括了各门专业会计的基本原理。

财务会计学等其他专业课都是根据会计学中论述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其本身的特定而形成的,是基础会计学在各专业会计哦必不可少的奠基。

二、课程基本要求:(一)总论1、了解会计的三个发展阶段及本质2、理解会计的目标和职能3、了解会计核算的七个基本方法(二)会计要素和会计账户1、了解会计对象2、理解六个会计要素概念、特点和分类3、理解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关系4、重点掌握会计等式及其对经济业务的影响(三)复式记账法1、了解复式记账法的概念及其与单式记账法的区别2、重点掌握借贷记账法及其记账规则3、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四)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本章要求重点掌握。

1、掌握筹资业务的核算2、掌握经营业务的核算3、掌握利润的形成和分配的核算4、本章难点有:预提费用的理解,增值税的核算,利润的形成(五)期末账项调整和财产清查1、了解期末账项调整的原理2、掌握期末账项调整的会计处理3、重点掌握财产清查的会计处理4、难点为《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六)会计凭证1、了解会计凭证的分类2、重点掌握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种类3、难点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的登记(七)会计账簿1、重点掌握会计账簿的分类2、了解会计账簿登记、更错规则(八)账务处理程序1、重点掌握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和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联系和区别(九)会计报表1、重点掌握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结构和编制方法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一)总论(6 学时)1.会计的意义2.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3.会计等式4.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5.会计核算方法(二)会计要素和会计账户(6 学时)1.会计科目2 .账户(三)复式记账法(6 学时)1 .复式记账2 .借贷记帐法(四)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16 学时)1 .工业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2 .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3 .生产准备业务的核算4 .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5 .产品销售业务的核算6 .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五)期末账项调整和财产清查(8 学时)1、账项调整2、财产清查的会计处理(六)会计凭证(4 学时)1 .会计凭证概述2 .原始凭证3 .记账凭证4 .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七)账簿(8 学时)1 .账簿的意义和种类2 .账簿的设置与登记3 .账簿的使用和错账的更正(八)帐务处理程序(4 学时)1 .会计核算形式的意义2 .记账凭证核算程序3 .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4 .多栏式日记账核算程序5 .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程序6 .日记总账核算程序7 .通用日记账核算程序(九)会计报表(6 学时)1 .会计报表的意义2 .资产负债表3.损益表4 .现金流量表四、先修课程要求政治经济学五、教材及教学参考书《初级会计学》朱小平人大出版社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系。

中职基础会计教案

中职基础会计教案

中职基础会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会计的基本制度和核算方法;3.能够独立进行简单的会计核算。

二、教学重点1.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会计的基本制度和核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会计的基本制度和核算方法;2.能够独立进行简单的会计核算。

四、教学方法1.讲授教学法:通过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制度和方法,引导学生全面理解;2.实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会计核算过程的理解;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实际会计案例,培养学生独立进行会计核算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1.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1会计的定义和目标1.2会计的信息特征和质量要求1.3会计的时间与货币衡量1.4会计的实体和账户2.会计的基本制度和核算方法2.1会计的基本制度2.1.1会计要素2.1.2会计等式2.1.3会计凭证2.2会计的核算方法2.2.1现金基础核算方法2.2.2权责发生制核算方法3.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会计核算过程的理解。

4.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实际会计案例,培养学生独立进行会计核算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1.理论讲解1.1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2会计的基本制度和核算方法2.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会计核算过程的理解。

3.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实际会计案例,培养学生独立进行会计核算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教材《中职会计基础》2.录像案例或实际案例八、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表现:参与度、提问、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深度;2.课堂综合评价:通过实例分析和案例教学,学生能否独立完成会计核算。

九、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通过理论讲解、实例分析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全面理解了会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制度和核算方法。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独立核算能力的培养,加深了学生对会计核算过程的理解。

同时,也为学生今后从事会计相关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等职业学校
基础会计教学基本要求
(90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中初级会计人才所必备的会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各种专业会计和有关管理课程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 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

2. 了解会计知识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

3. 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 掌握主要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2. 能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3. 能根据会计凭证正确登记账簿,并掌握错账的查找和改正处理技术。

4. 能编制简要的财务会计报表。

5. 能够掌握会计基本实务操作程序和技能。

6. 具有更新知识的自学能力,适应会计改革发展需要的能力。

(三) 思想教育目标
1. 了解财务、会计基本法规制度,树立法制观念。

2. 具有严谨工作作风,实事求是学风和创新意识。

3. 树立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基础模块
(一) 会计基本理论
1. 概论
掌握会计的概念、会计的基本职能和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理解会计的对象、特点以及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

了解会计的任务及各种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

2. 会计要素
掌握会计要素的概念、构成和会计等式。

理解会计等式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经济业务类型对会计要素的影响。

了解会计各要素的具体内容。

3. 账户和复式记账
了解会计科目的概念及分类。

理解会计账户的概念及设置原则。

掌握账户的基本结构。

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联系与区别。

掌握复式记账的概念及基本原则。

掌握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理解账户的对应关系和对应账户。

4. 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了解工业企业的主要经营活动过程。

掌握企业主要经济业务基本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

掌握利润总额的构成。

5. 会计凭证
了解会计凭证的意义。

理解会计凭证的概念和种类。

掌握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

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

6. 会计账簿
了解登记会计账簿的意义。

理解会计账簿的概念和种类。

掌握主要账簿的登记方法。

理解会计账簿与凭证之间的关系。

掌握对账的基本内容。

7. 成本计算
了解成本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了解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

理解成本、费用的概念。

掌握材料采购成本和产品制造成本的基本构成和主要费用的基本分配方法。

理解成本、费用的区别与联系。

8. 财产清查
了解财产清查的意义。

掌握财产清查的概念和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

理解财产清查的种类。

9. 财务会计报告
理解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及分类。

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概念及其基本结构。

理解会计报表的作用与编制要求。

了解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编制的基本方法。

了解会计报表的报送、审批和保管。

10. 会计核算程序
了解会计核算程序的涵义和意义。

理解会计核算程序的种类、特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11. 会计工作组织
了解会计工作组织的意义。

了解设置会计机构的要求。

掌握会计机构内部稽查制度和内部牵制制度。

了解会计岗位的划分。

理解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理解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了解会计法规的组成。

了解会计法的基本内容。

了解会计档案的归档和管理。

(二) 会计核算基本方法
1. 账户和复式记账
理解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原理。

掌握账户的平行登记方法。

能编制基本业务会计分录。

2. 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了解工业企业核算的主要内容。

掌握工业企业经营过程总分类核算主要账户的用途结构。

掌握工业企业经营过程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

掌握利润总额的计算方法。

3. 会计凭证
掌握会计凭证的填制方法。

掌握会计凭证的审核方法。

4. 会计账簿
了解账簿启用的规则。

掌握账簿登记的规则、登记依据。

掌握错账更正方法。

掌握结账的方法。

掌握账簿记录试算平衡方法。

5. 成本计算
掌握材料采购成本的基本分配方法。

掌握工资费用的基本分配方法。

掌握制造费用的基本分配方法。

了解产品制造成本的计算方法。

6. 财产清查
掌握现金、银行存款及存货的主要清查方法。

掌握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7. 财务会计报告
掌握简要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编制方法。

掌握简要利润表的基本编制方法。

(三) 会计核算程序
1. 掌握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2. 掌握记账凭证汇总表核算程序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3. 了解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选用模块
1. 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2. 了解会计法规、财经制度。

3. 了解注册会计师的知识结构和要求。

实践教学模块
(一) 基础实训
1. 会计分录实训
根据资料运用借贷记账法,对工业企业筹集资金以及供应、生产、销售三个过程的主要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编制会计分录。

2. 会计凭证的实训
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3. 会计账簿实训
会计账簿的启用。

根据会计凭证及有关资料登记会计账簿。

掌握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各种明细账和总账的登记方法,以及错账的更正方法。

试算平衡表的编制。

4. 成本计算实训
根据资料,运用费用分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编制简单的材料采购费用分配表、工资费用分配表、制造费用分配表和成本计算单。

5. 会计报表实训
根据资料初步掌握简要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二) 综合实训
根据资料分别采用记账凭证核算程序和记账凭证汇总表核算程序,进一步练习会计凭证填制审核、会计账簿登记、会计报表编制,进而熟练掌握这两种会计核算程序。

四、说明
(一) 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1. 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3年制)。

2. 本课程教学内容采用模块结构,包括基础模块、选用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

根据实际需要,在教学中可对选用模块的内容做适当的选择。

教学时间安排见学时分配建议。

学时分配建议
(二) 教学建议
1. 本课程是会计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突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尤其是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根据学生学习的规律和特点,以学生能力为本位,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会计基础知识和会计基本技能,为以后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2. 本课程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实践性和技术性,教学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会计凭证、账表等实物展示,运用实务案例,让学生多做练习,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注会计改革发展的动向,对国家颁布的新制度、新准则、新技术应适时引进到教学中来。

要加强对学生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3. 注意改革考核手段与方法,可通过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训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应适当增加实践性教学的考核比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