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信息与信号处理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信息与信号处理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息与信号处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是现代通信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信息与信号处理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从电磁场的基本概念、微波技术的应用以及信息与信号处理的相关内容展开阐述。
电磁场是由电荷运动产生的一种物质存在形式。
电磁场具有电场和磁场两个基本特性,它们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
电场是由电荷所产生的力场,它与电荷的大小和位置有关;而磁场则是由电流所产生的磁力场,它与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有关。
电磁场的传播速度是光速,它可以在空间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形成电磁波。
电磁波的频率范围很广,其中微波是指频率范围在300MHz至300GHz之间的电磁波。
微波技术是利用微波的特性进行通信和信号处理的一种技术手段。
微波具有高频率、高带宽、较小的衰减等特点,因此在通信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微波通信系统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两个部分。
发射端通过微波发射器将信息转换成微波信号并发送出去;接收端通过微波接收器接收到微波信号,并将其转换成原始信息。
微波通信系统在军事、航空航天、广播电视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
在信息与信号处理方面,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
信息处理是指将原始的信息经过编码、传输、存储等一系列过程处理成可用的形式。
信号处理是指对信号进行采样、滤波、调制、解调等操作,以提取出所需的信息。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在信息与信号处理中起到了传输、调制解调、滤波等关键作用。
在通信中,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
无线通信系统利用电磁波传输信号,包括无线电、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等。
在这些系统中,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负责信号的传输、调制解调、滤波等过程,保证信号的可靠传输和高质量的接收。
此外,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还被应用于雷达系统、无线电频谱分析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还在医学影像、遥感、雷达测距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在医学影像中,微波技术可以用于乳腺癌、脑卒中等疾病的检测和诊断;在遥感中,微波技术可以用于地表覆盖的监测和测量;在雷达测距中,微波技术可以用于测距、测速等应用。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细分

哈工大:物理电子学
西北工大:电路与系统
清华:电路与系统,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
北大:物理电子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复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北邮: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
东南: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上海交大: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西安交大: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华中科大:物理电子学
北京理工大学:物理电子学
南京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电路与系统方向一般考模拟电子技术 信号与系统
电磁场与电磁波方向一般会考 电磁场与电磁波
信
电子工程:
电子科大:物理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西电: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实验》校园内无线信号场强特性的研究

校园内无线信号场强特性的研究实验报告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一.实验目的1.掌握在移动环境下阴影衰落的概念以及正确的测试方法;2.研究校园内各种不同环境下阴影衰落的分布规律;3.掌握在室内环境下场强的正确测量方法,理解建筑物穿透损耗的概念;4.通过实地测量,分析建筑物穿透损耗随频率的变化关系;5.研究建筑物穿透损耗与建筑材料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1. 电波传播方式无线通信系统是由发射机、发射天线、无线信道、接收机,接收天线所组成,对于接收者,只有处在发射信号的覆盖区内,才能保证接收机正常接收信号,此时,电波场强大于接收机的灵敏度。
因此,基站的覆盖区的大小,是无线工程师所关心的。
决定覆盖区的大小的主要因素有:发射功率、馈线及接头损耗、天线增益、天线架设高度、路径损耗、衰落、接收机高度、人体效应、接收机灵敏度、建筑群的穿透损耗、同播、同频干扰。
电磁场在空间中的传输方式主要有反射﹑绕射﹑散射三种模式。
当电磁波传播遇到比波长大很多的物体时,发生反射。
当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无线路径被尖锐物体阻挡时发生绕射。
当电波传播空间中存在物理尺寸小于电波波长的物体﹑且这些物体的分布较密集时,产生散射。
散射波产生于粗糙表面,如小物体或其它不规则物体﹑树叶﹑街道﹑标志﹑灯柱。
2. 电磁波的损耗电磁波在空间传播是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损耗,这些损耗主要分为:建筑物穿透损耗,阴影损耗,路径损耗等。
在本实验中,我们小组做的是宿舍区的室外测量,借以研究信号的阴影损耗特点,并和其他小组实验结果对比以得出信号的建筑物穿透损耗特点。
下面主要对电磁波的阴影损耗加以讨论:信号在传播的过程中受到较大建筑物或较高的地形单位的阻挡,这样信号会产生衰落,不同时间或接受方位的遮挡情况不同,接收功率也不同,由于这种原因造成的衰落叫“阴影效应”或“阴影衰落”。
在阴影衰落的情况下,移动台与信号源的直达路径被建筑物所遮挡,它收到的信号是各种绕射、反射、散射波的合成。
电子科学与技术研究生课程设置

高分子凝聚态
3
54
第二
材料系
范仲勇
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
PHYS6039
等离子体诊断
3
54
第三
光源系
陈育明
物理电子学
三、硕士专业选修课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
分
学
时
开课
学期
开课院系
任课教师
适用专业
BIOM7004
现代医学信息处理
3
54
第三
信息学院
汪源源
电路与系统
ELEC6037
气体放电物理II
3
54
第二
信息学院
张卫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ELEC6031
现代集成电路分析方法
3
54
第一
信息学院
曾璇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ELEC6032
现代电路理论
3
54
第二
信息学院
李锋
电路与系统
ELEC6033
空间遥感信息理论
3
54
第二
信息学院
金亚秋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ELEC6034
计算电磁学
3
54
第一
信息学院
刘鹏
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
ELEC6040
现代光电测试技术
3
54
第一
光源系
刘木清
光电系统与控制技术
ELEC6041
控制理论与技术
3
54
第一
光源系
孙耀杰
光电系统与控制技术
ELEC6048
高功率电子学
3
54
第一
微电子排名

1 中国高校微电子排名电子科学技术一级学科下设四个二级学科,分别是物理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国家重点学科分布如下:电子科大:物理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西电: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清华:电路与系统,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北大:物理电子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复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北邮: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东南: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上海交大: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西安交大: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华中科大:物理电子学北京理工大学:物理电子学南京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吉林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哈工大:物理电子学西北工大:电路与系统通信工程一级学科下设两个二级学科,分别是通信与信息系统,信息与信号处理清华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信息与信号处理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信息与信号处理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信息与信号处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信息与信号处理东南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信息与信号处理北京交通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信息与信号处理北京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浙江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中科大通信与信息系统华南理工通信与信息系统哈工大通信与信息系统北京理工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上海交通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电子与通信重点学科分布:电子科大 6清华5西电5北邮4北大3东南3北理工 3上交2哈工大 2复旦2北京交大 2华南理工,华中科大,西安交大,中科大,浙大,西北工大,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各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子与通信,不包括光学及光电)分布如下:电子科技大学 2 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实验室宽带光纤传输与通信系统技术实验室清华大学 1 微波与数字通信技术实验室北京邮电大学 1 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实验室东南大学 1 移动与多点无线电通信系统实验室复旦大学 1 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实验室西电1 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健技术实验室北大&上交 1 区域光纤通信与相干光纤通信实验室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中科院院士的高校分布:(不包括光学与光电子学,控制,计算机,材料物理,信息遥感等学科方向,不包括双聘兼职及名誉院士)北京大学:王阳元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清华大学:李志坚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电子科技大学林为干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子科技大学陈星弼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电子科技大学刘盛纲物理电子学与电子相关的通信电子系统方面的中科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保铮雷达,通信与电子系统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雷达,通信与电子系统北京理工大学王越雷达,通信电子系统上海交通大学张熙通信系统北京邮电大学叶培大微波通信北京邮电大学陈俊亮通信电子以上中科院士名单见中科院信息技术与科学部院士名单电子通信两个一级学科中工程院士分布:(不包括光学与光电子学,控制,计算机,材料物理,遥感信息等学科方向,不包括双聘,兼职及名誉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毛二可雷达电子东南大学韦钰电子东南大学孙忠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清华大学吴佑寿数字通信电子科技大学李乐民通信系统哈工大张乃通通信系统北京邮电大学周炯磐通信系统国防科技大学郭桂蓉通信电子以上见工程院网页电子与通信两院院士分布如下:电子科大 4北邮3东南2北理工 2哈工大 2清华2北大1上交1国防科大 1西电11.微电子专业的全国高校排名情况(前十五名)微电子专业在全国的大学中不是很多,但稍微出点名的包括:北大、清华的微电子所,他们有钱,有名气!成电、西电的微电子相当不错,器件知识很猛的(对模拟电路很必要的)只是名气稍差;复旦、东南大学的微电子也很好!除此之外,就没有更牛的啦!2.中国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榜:0809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字体:大中小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 北京大学A+ 6 东南大学 A 11 浙江大学 A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A+ 7 西安交通大学 A 12 吉林大学 A3 清华大学A+ 8 电子科技大学 A 13 天津大学A4 复旦大学 A 9 南京大学 A5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10 华中科技大学 AB+ 等(21 个) :上海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山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上海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兰州大学、贵州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B 等(21 个) :湖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黑龙江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北大学、同济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湘潭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河北大学、重庆大学、江南大学、福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苏州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C 等(14个) :名单略/kaoyan_news_3989/20070917/t20070917_25 5245.shtml1,就微电子这个产业来说,国内是比较落后的,上学期上中芯国际与安捷伦的培训课,讲课的基本上都是台湾人,听他们说这一行的高管都是foreigner或台湾人。
中科大信院课程安排

课程名称 计算方法(B) 微机原理与系统(A) 信息论(A) 非线性电子线路 非线性电子线路实验 数字信号处理 电磁场理论 编译原理 电子综合设计与制作 信号统计分析 声学基础及应用 文化素质类课程
( 7+5* )门课
二
年
学时 60 60 60/40 60 30
学分 3 3 4 3 0.5
新课号 IN13001 ES13003 ES13702 CS13101 CS13102
学院的学生素以活跃著称,在国内外各项科技活动中,经常取得优异成绩。
二、院系专业设置 学院由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6 系)、自动化系(10 系)、计算机科学技术系(11
系)、电子科学与技术系(23 系)、信息安全专业和信息科学实验中心组成。 学院拥有: 一个国家重点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 四个博士后流动站: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
60 40 60/20 40
学分 3.5 3.5 3.5 3.5 2.5 3 2 3.5 2
11
新课号
ES13003 IN13104 IN13105 IN13107 IN04101 ES44201 ES44202 IN13110 IN13201
老课号
006103 006185 006180 006133 006602 006603 006606 006186 006J01
级
老课号 104007 018502 103B01 022153 022162 001513 210045 210046
210043
计
级
老课号 022155 103D01 001506 017084 022164
春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综合英语二级 基础体育选项 力学与热学 大学物理-基础实验 多变量微积分 电路基本理论 电路基本理论实验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考研方向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考研方向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考研方向主要有:1.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该方向属于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的学科,主要涉及电磁场理论、光导波理论、光器件物理及微波电路理论等。
2.电路与系统:该方向主要研究电路与系统的理论、分析、设计及其应用,包括电子线路、信号处理、计算机接口、电机控制等。
3.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该方向主要研究微电子器件、集成电路、微电子系统以及固体电子材料与器件的制造工艺、物理性能等,涉及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多个学科。
4.物理电子学:该方向主要研究物理电子学的基本理论、技术及应用,包括电子注与等离子体、真空电子学、光电材料与器件等。
5.微电子学:该方向主要研究微电子器件与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工艺、测试技术等,涉及微电子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多个学科。
6.信号与信息处理:该方向主要研究信号的获取、处理、传输与检测技术,涉及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多个学科。
7.通信与信息系统:该方向主要研究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技术及应用,包括通信原理、无线通信、卫星通信等。
8.信息与通信工程:该方向主要研究信息传输与处理的基本理论、技术及应用,包括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信息编码等。
9.电子科学与技术:该方向主要研究电子科学与技术的理论、技术及应用,包括电子材料与器件、集成电路设计等。
10.现代无线通信技术:该方向主要研究现代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技术及应用,包括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
11.物联网与射频识别:该方向主要研究物联网与射频识别技术的基本理论、技术及应用,包括射频识别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等。
总的来说,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考研方向非常广泛,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1. 引言电磁场是一个包含电场和磁场的物理场,广泛应用于科学、工程和日常生活中。
微波技术是一种利用电磁波传输能量和信息的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文将探讨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以及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
2. 电磁场基本原理电磁场是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形成的。
电场是由带电粒子产生的,而磁场则是由电流或者磁铁产生的。
电磁场在空间中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具有粒子和波动性质。
3. 微波技术原理微波是一种波长较短、频率较高的电磁波。
微波技术利用微波的特性,通过天线将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并进行传输。
微波技术可以应用于通信、雷达、热处理、无线电焊接等领域。
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的应用4.1 通信领域微波技术在通信领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线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等都利用了微波技术传输信息。
微波通信可以实现远距离高速传输,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4.2 雷达技术雷达是利用电磁波传播的特性,通过接收和发送信号来测量和探测目标物体的位置、速度和方向。
雷达技术广泛应用于导航、遥感、气象预报等领域。
借助微波技术,雷达技术不仅可以探测大气层的异常变化,还能在航空、航海等领域,提供精确的目标检测和定位。
4.3 热处理技术微波热处理技术利用微波的加热效果,可以快速、均匀地加热材料。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热、胶粘剂固化、陶瓷制品烧结等领域。
与传统的加热方式相比,微波热处理技术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短的处理时间。
5.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和快捷,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雷达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目标检测和定位的准确性,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航空等领域,提高了安全性和效率。
微波热处理技术的应用使得加热过程更加高效和节能,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
6. 结论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是现代科学和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年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

2023年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介绍电磁场与无线技术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电磁场和无线通信两个方面。
电磁场是电的和磁的相互影响的结果,在物理学、电子学、通信学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无线通信是指在没有导线的情况下,将信息传递到远处的通信技术,它是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通信、卫星导航、广播、雷达、物联网等领域。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包括电磁场、电磁波、微波技术、天线理论、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无线通信系统等。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可以获得电磁场与无线通信的基础和技能,掌握电磁场和无线通信领域中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备电磁场和无线通信系统的工程设计和实现能力,能够从事电磁场和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研发、测试、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就业方向1. 通信系统工程师通信系统工程师是负责设计、部署和维护各种通信系统的专业人员,包括有线和无线通信系统。
他们需要有电磁场和无线通信的基本知识,能够设计和实现各种通信系统,同时具备项目管理的能力。
2. 射频工程师射频工程师是设计和开发微波和射频电路的专业人士,包括天线、滤波器、放大器、混频器等各种元器件和系统。
他们需要有深入的电磁场和微波技术知识,能够设计和优化射频电路和系统。
3. 天线设计工程师天线设计工程师是负责设计和优化各种天线的专业人员,包括线性、环形、印刷板天线等各种类型的天线。
他们需要有深入的电磁场和天线理论知识,能够设计和优化各种天线的性能。
4. 无线传输工程师无线传输工程师是负责设计和实现无线传输系统的专业人员,如 Wi-Fi、蓝牙、LTE、5G 等。
他们需要掌握无线通信系统的各种标准和技术,能够设计和实现高性能无线传输系统。
5. 网络工程师网络工程师是负责设计和实现计算机网络的专业人员,包括有线和无线网络。
他们需要具备计算机网络和通信原理的基本知识,能够设计和实现网络系统,同时具备网络安全和管理的能力。
“电磁场与电磁波”和“微波技术”实验大纲及指导说明书

“电磁场与电磁波”和“微波技术”课内实验大纲及实验指导书唐万春,车文荃编制陈如山审定南京理工大学通信工程系2006年12月目录1.“电磁场与电磁波”课内实验大纲2.“电磁场与电磁波”课内实验指导说明书实验一电磁波参量的测定实验二电磁波的极化3.“微波技术”课内实验大纲4.“微波技术”课内实验指导说明书实验一传输线的工作状态及驻波比测量实验二微波网络散射参量测试5.“电磁场与电磁波”和“微波技术”课内实验评分标准南京理工大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磁场与电磁波开课实验室: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实验室执笔人:唐万春审定人:陈如山修(制)订日期: 2005年4月*由学校出版、印刷的实验教材(或指导书),统一写作“南京理工大学出版”。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内实验指导书唐万春编写南京理工大学通信工程系二00六年十二月实验一电磁波参量的测定实验1.实验目的a)观察电磁波的传播特性。
b)通过测定自由空间中电磁波的波长,来确定电磁波传播的相位常数k和传播速度v。
c)了解用相干波的原理测量波长的方法。
2.实验内容a)了解并熟悉电磁波综合测试仪的工作特点、线路结构、使用方法。
b)测量信号源的工作波长(或频率)。
3.实验原理与说明a)所使用的实验仪器分度转台晶体检波器可变衰减器喇叭天线反射板固态信号源微安表实验仪器布置图如下:体检波器图1 实验仪器布置图参阅图1。
固态信号源所产生的信号经可变衰减器至矩形喇叭天线,由喇叭天线辐射出去,在接收端用矩形喇叭天线接收,接收到的信号经晶体检波器后通过微安表指示。
b) 原理本实验利用相干波原理,通过测得的电磁波的波长,再由关系式2,k v f kπωλλ===得到电磁波的主要参量k ,v 等。
实验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中0r P 、1r P 、2r P 和3r P 分别表示辐射喇叭、固定反射板、可动反射板和接收喇叭,图中介质板是一23030()mm ⨯的玻璃板,它对电磁波进行反射、折射后,可实现相干波测试。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5届毕业博士研究生名单

周期结构材料的衍射模拟算法及其在散射度量术中的研究与应用
光学
陈树强
63
2
王哲
压缩感知理论在计算电磁学中的应用研究
无线电物理
王秉中
64
2
梁木生
微波时间反演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无线电物理
王秉中
65
2
刘昌荣
植入式天线在生物医疗中的应用研究
无线电物理
肖绍球
66
2
尚玉平
天线、频率选择表面及导电板的雷达散射截面分析与控制
李平
53
2
王卓
薄层SOI高压LDMOS器件模型与特性研究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张波
54
2
毛焜
700V BCD高压场控功率器件及集成技术研究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张波
55
2
郭培
锗/导电氧化物光学薄膜制备及性质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刘兴钊
56
2
王焱
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改性及机理研究
电子科学与技术
樊勇
16
2
郭翰
电磁积分方程新型预条件及直接求解法的研究与应用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胡俊
17
2
牛雪
多层介质目标及介质覆盖金属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分析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聂在平
18
2
胥鑫
微波毫米波雷达频率源关键技术研究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唐小宏
19
2
邱义杰
小型化可植入柔性射频天线研究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徐锐敏
20
2
李理
太赫兹倍频及MEMS滤波技术研究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080904(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本学科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是1990年由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博士学位授予点,同时承担接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任务,2003年被批准为国防科工委委级重点学科点。
本学科专业内容涉及电磁场理论、微波毫米波技术及其应用,主要领域包括电磁波的产生、传播、辐射、散射的理论和技术,微波和毫米波电路系统的理论、分析、仿真、设计及应用,以及环境电磁学、光电子学、电磁兼容等交叉学科内容。
多年来在多种军事和国民经济应用的推动下,本学科在天线理论与技术、电磁散射与逆散射、电磁隐身技术、微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光电子技术、电磁兼容、计算电磁学与电磁仿真技术、微波毫米波系统工程与集成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取得了显著成果。
其主要研究方向有:1.计算电磁学及其应用:设计、研究、开发高精度、高效率电磁计算算法;研究高效精确电磁计算算法在目标特性、微波成像及遥感、电磁环境预测、天线分析和设计等方面的应用。
2.微波/毫米波电路设计理论与技术:研究有源元器件与电路模型、与微电子、微机械工艺相关的材料器件等模型的建立及参数提取;研究低相噪频率源技术,微波/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设计,基于微机械(MEMS)的微波/毫米波开关、移相器和滤波器设计。
3.电磁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研究电磁散射和逆散射算法,军事装备目标特性测试技术,隐身目标测试技术,目标散射中心三维成像技术;研究轻质、宽频、自适应智能隐身材料。
4.微波/毫米波系统理论与集成应用技术:设计、研究、开发特殊环境下的微波/毫米波系统;研究微波/毫米波测试技术;研究天线设计理论与技术。
一、培养目标掌握坚实的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以及相应学科的基础理论,具有系统的专门知识,熟练应用计算机,掌握相应的实验技术,掌握一门外国语,学风端正,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胜任科研、生产单位和高等院校的研究、开发、教学或管理等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介绍

电子信息工程介绍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涵盖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学科。
本文将以电子信息工程为主题,探讨其定义、发展历程、学科特点、应用领域、就业前景等方面内容。
一、电子信息工程的定义电子信息工程是研究电子器件与系统、通信网络与系统以及各种信息处理和传输技术的学科。
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电子器件与电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与系统、网络和信息安全等。
二、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历程电子信息工程起源于20世纪初的电气工程学科,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最初,电子信息工程主要研究电子管、电子器件的制造和应用。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逐渐向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以及计算机技术方向转型。
近年来,新一代通信网络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使得电子信息工程进一步发展为一个前沿学科,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
三、电子信息工程的学科特点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性强、实践性突出的学科。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并通过实践课程进行动手实验和项目设计。
电子信息工程还具有较高的前沿性和交叉性,需要与其他学科如计算机科学、自动化、光电技术等进行紧密结合。
四、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领域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领域广泛,涵盖了几乎所有行业。
在通信领域,电子信息工程毫无疑问是推动新一代通信网络建设的核心学科。
在电子设备制造方面,电子信息工程为电子产品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
此外,电子信息工程也在交通、能源、医疗、军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电子信息工程的就业前景电子信息工程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学科,其就业前景广阔。
毕业生可以在中小型电子企业、通信设备公司、互联网公司、研发机构等方面就业。
同时,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以从事电子产品维修、项目管理、网络安全等职业。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工程的就业需求与日俱增,相关行业的人才缺口也在不断扩大。
六、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发展与科研热点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发展与科研热点主要包括物联网技术、5G通信技术、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智能传感器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等。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方向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方向电子科学与技术是一个广泛涵盖电子学、通信工程、微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多个领域的专业。
如果你考虑进入电子科学与技术的研究领域,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考研方向:1.微电子学与集成电路设计:深入研究微电子学理论和集成电路设计技术。
关注新型集成电路的设计方法、先进工艺技术等方面。
2.通信与信息工程:研究通信系统、数据通信和信息处理技术。
关注5G及其以上通信技术、光通信、无线传感器网络等方面。
3.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深入研究电磁场理论和微波技术应用。
关注天线设计、微波器件、射频电路设计等方面。
4.光电子技术与光通信:研究光电子器件、激光技术和光通信技术。
关注光通信系统、激光器设计、光纤传感等方面。
5.电子材料与器件:深入研究电子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关注半导体材料、导电材料、磁性材料等方面。
6.电磁兼容与电磁干扰:研究电磁兼容性和电磁干扰抑制技术。
关注电磁兼容测试、电磁屏蔽设计等方面。
7.电子信息系统工程:深入研究电子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关注嵌入式系统设计、数字信号处理、嵌入式通信系统等方面。
8.传感器技术与仪器仪表:研究传感器原理和仪器仪表技术。
关注MEMS传感器、传感器网络、精密仪器仪表设计等方面。
9.生物医学电子学:深入研究电子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关注医学成像技术、生物传感器、医疗器械设计等方面。
10.电子科学与技术教育:学习电子科学与技术的教育理论和实践。
关注电子课程设计、实验室教学改革等方面。
在选择考研方向时,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前期学习背景和未来职业规划进行调整。
电子科学与技术是一个技术更新迅速的领域,选择适合自己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的研究方向将有助于更好地深入研究和职业发展。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实验教案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1. 理解电磁场的基本概念和特性2. 掌握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接收原理3. 学习微波技术的应用及其在通信、雷达等方面的基本原理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1. 电磁场的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2.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时域和频域表示3. 电磁波的传播特性:波速、波长、频率、相位等4. 微波的基本概念:微波的产生、传输、辐射和检测5. 微波器件的基本原理和工作特性:放大器、振荡器、滤波器、混频器等三、实验设备与器材1.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实验装置2. 信号发生器3. 示波器4. 网络分析仪5. 频谱分析仪6. 微波天线7. 测量仪器与工具: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计等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实验一:静电场的测量a. 建立静电场模型b. 使用电场测量仪器进行场强测量c. 分析实验数据,验证库仑定律2. 实验二:电磁波的产生与接收a. 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电磁波b. 通过天线发射并接收电磁波c. 分析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研究其传播特性3. 实验三:微波传输特性测试a. 搭建微波传输线路b. 使用网络分析仪测量传输特性c. 分析实验数据,研究微波传输的损耗和反射特性4. 实验四:微波放大器的设计与测试a. 设计微波放大器电路b. 搭建放大器并进行测试c. 分析测试结果,研究放大器的性能指标5. 实验五:微波振荡器的设计与测试a. 设计微波振荡器电路b. 搭建振荡器并进行测试c. 分析测试结果,研究振荡器的频率稳定性和幅度特性五、实验报告要求1. 实验目的、原理、内容与步骤的描述2. 实验数据的采集、处理与分析3. 实验结果的图表展示4. 实验结论与思考题5. 参考文献列表六、实验六:微波谐振腔的特性测量1. 实验目的了解微波谐振腔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学习使用频谱分析仪进行谐振腔的测量分析谐振频率、Q值等参数2. 实验原理微波谐振腔的TE和TM模式谐振频率与Q值的关系谐振腔的驻波比和匹配特性3. 实验设备与器材微波谐振腔频谱分析仪匹配网络测量仪器与工具4. 实验内容与步骤搭建微波谐振腔测试系统调整匹配网络,实现谐振腔的匹配使用频谱分析仪测量谐振频率和Q值分析实验数据,研究谐振腔的特性5. 实验报告要求描述实验目的、原理、内容与步骤给出实验测量数据和图表分析实验结果,讨论谐振腔的匹配和特性七、实验七:微波滤波器的设计与测试1. 实验目的学习微波滤波器的设计方法掌握微波滤波器的测试技术分析滤波器的频率响应和阻带特性2. 实验原理微波滤波器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滤波器的频率响应和阻带特性滤波器的插入损耗和带外抑制3. 实验设备与器材微波滤波器设计软件网络分析仪微波无源器件测量仪器与工具4. 实验内容与步骤使用微波滤波器设计软件设计滤波器搭建滤波器测试系统使用网络分析仪测量滤波器的性能参数分析实验数据,验证滤波器的设计效果5. 实验报告要求描述实验目的、原理、内容与步骤给出实验测量数据和图表分析实验结果,讨论滤波器的性能和应用八、实验八:微波振荡器的设计与测试1. 实验目的学习微波振荡器的设计原理掌握微波振荡器的测试技术分析振荡器的频率稳定性和幅度特性2. 实验原理微波振荡器的工作原理振荡器的频率稳定性和幅度特性晶体振荡器的选用和测试3. 实验设备与器材微波振荡器设计软件网络分析仪微波无源器件测量仪器与工具4. 实验内容与步骤使用微波振荡器设计软件设计振荡器搭建振荡器测试系统使用网络分析仪测量振荡器的性能参数分析实验数据,验证振荡器的性能5. 实验报告要求描述实验目的、原理、内容与步骤给出实验测量数据和图表分析实验结果,讨论振荡器的性能和应用九、实验九:微波通信系统的性能测试1. 实验目的了解微波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学习微波通信系统的性能测试方法分析通信系统的传输损耗和误码率2. 实验原理微波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传输损耗、误码率等通信系统的测试方法和测试仪器3. 实验设备与器材微波通信系统装置网络分析仪误码率测试仪测量仪器与工具4. 实验内容与步骤搭建微波通信系统测试平台使用网络分析仪测量传输损耗使用误码率测试仪进行误码率测试分析实验数据,评估通信系统的性能5. 实验报告要求描述实验目的、原理、内容与步骤给出实验测量数据和图表分析实验结果,讨论通信系统的性能和改善方法十、实验十:微波雷达系统的原理与实验1. 实验目的了解微波雷达系统的基本原理学习微波雷达系统的十一、实验十:微波雷达系统的原理与实验1. 实验目的了解微波雷达系统的基本原理学习微波雷达系统的工作方式和应用进行微波雷达实验,验证雷达原理2. 实验原理微波雷达系统的工作原理:发射、反射、接收雷达信号的处理:距离、速度、方位的确定脉冲多普勒雷达和连续波雷达的原理3. 实验设备与器材微波雷达实验装置雷达天线信号处理设备示波器测量仪器与工具4. 实验内容与步骤搭建微波雷达实验系统进行雷达发射和接收实验分析雷达信号,确定目标的位置和速度讨论雷达系统的性能和应用5. 实验报告要求描述实验目的、原理、内容与步骤给出实验测量数据和图表分析实验结果,讨论雷达系统的原理和应用十二、实验十一:卫星通信系统的原理与实验1. 实验目的了解卫星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学习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工作方式进行卫星通信实验,验证通信效果2. 实验原理卫星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卫星信号的传输和接收卫星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和优化3. 实验设备与器材卫星通信实验装置卫星天线信号处理设备示波器测量仪器与工具4. 实验内容与步骤搭建卫星通信实验系统进行卫星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实验分析卫星通信信号,评估通信效果讨论卫星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应用5. 实验报告要求描述实验目的、原理、内容与步骤给出实验测量数据和图表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卫星通信系统的原理和应用十三、实验十二:光纤通信系统的原理与实验1. 实验目的了解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学习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工作方式进行光纤通信实验,验证通信效果2. 实验原理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光纤信号的传输和衰减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和优化3. 实验设备与器材光纤通信实验装置光纤信号处理设备示波器测量仪器与工具4. 实验内容与步骤搭建光纤通信实验系统进行光纤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实验分析光纤通信信号,评估通信效果讨论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应用5. 实验报告要求描述实验目的、原理、内容与步骤给出实验测量数据和图表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光纤通信系统的原理和应用十四、实验十三:射频识别系统的原理与实验1. 实验目的了解射频识别(RFID)系统的基本原理学习射频识别系统的组成和工作方式进行射频识别实验,验证识别效果2. 实验原理射频识别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RFID标签和读写器的通信过程射频识别系统的性能指标和优化3. 实验设备与器材射频识别实验装置RFID标签和读写器信号处理设备示波器测量仪器与工具4. 实验内容与步骤搭建射频识别实验系统进行RFID标签的读取和写入实验分析射频识别信号,验证识别效果讨论射频识别系统的性能和应用5. 实验报告要求描述实验目的、原理、内容与步骤给出实验测量数据和图表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射频识别系统的原理和应用十五、实验十四:无线传感网络的原理与实验1. 实验目的了解无线传感网络的基本原理学习无线传感网络的组成和工作方式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实验教案,共包含了十五个章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息与信号处理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是现代通信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它们的应用涵盖了信息与信号处理的各个方面。
电磁场是由电荷所产生的电场和由电流所产生的磁场组成的物理现象,而微波技术是指将电磁波频率范围在300MHz至300GHz之间的技术。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在信息与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我们来讨论电磁场在信息与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电磁场可以传输和处理各种类型的信息和信号。
在通信系统中,电磁场被用来传输声音、图像和数据等信息。
通过调制和解调技术,信息信号可以被转换成电磁波,并通过电磁场传输到远处的接收器。
在接收端,接收器会将电磁波转换回原始的信息信号。
电磁场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使得人们可以通过电话、无线电、卫星和互联网等方式进行远距离的信息交流。
电磁场还可以通过传感器来检测和处理环境中的信息。
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环境信息转换成电信号的装置。
通过测量电磁场的强度、频率或相位等参数,传感器可以获取各种类型的环境信息,如温度、湿度、压力和光照等。
这些信息可以被用于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电磁场在传感器中的应用使得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控制周围的环境。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微波技术在信息与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微波技术在通信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微波信号可以通过天线进行传
输和接收。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微波技术被用于无线电波的传输,使得人们可以通过手机进行语音通话和数据传输。
此外,微波技术还被用于雷达系统,用于探测和跟踪空中目标。
微波雷达可以通过测量微波信号的反射时间和相位差等参数,来确定目标的位置、速度和形状等信息。
除了通信系统,微波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
微波成像技术可以用于检测和诊断人体内部的疾病。
通过向人体内部发射微波信号,并测量其在组织中的传播和反射情况,可以获得关于组织结构和疾病情况的信息。
微波成像技术在乳腺癌检测、脑部损伤诊断和皮肤病诊断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微波技术还在雷达遥感和无线电天文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接收和分析微波信号,科学家可以获取关于地球表面和宇宙中的物体的信息。
雷达遥感可以用于测量地表的高度、形状和运动等参数,用于地质勘探和气象预测等领域。
而无线电天文学则利用微波信号来探测和研究宇宙中的星系、行星和黑洞等天体。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在信息与信号处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们不仅用于传输和处理各种类型的信息和信号,还用于检测和诊断环境和人体内部的信息。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的应用使得人们可以更好地进行通信、探测和研究。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在信息与信号处理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