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剂包衣过程中经验累积

合集下载

“片剂包衣”教学反思

“片剂包衣”教学反思
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1 验教学 和操作能力培养P 长期 以来 , - I 。 传统教学
模式没有考虑学生 的实际学 习情况 , 而是按照旧的教学模式和
能很好地适应中等职业卫生学校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需要 。
教学大纲 , 讲授学科知识只局限于课堂上 , 形式上 “ 随大流 ”而 , 且实验操作也仅局 限于在实验室 内进行少量 、死板 的操作 , 这
而主动, 这种教学模式 深受学生喜爱。 () 2 重视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 更要求课程教学方 法的创新。
表 3中可 以看出 ,实验组 的学生不仅实际操作能力 即技术 、 技
能 明显好于对照组学生 ,而且对药理理论掌握也较为全 面 , 能 正确理解 、 析药物性能及药理 , 中和期末考 试成绩也高于 分 期 对照组 , 两者 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1 。综上所述 , PO ) O 因材施教
的同步 ; 既能调动学生学 习专 业课 的积极性 , 又能使学生积 累 经验 , 为其今后 的工作打下 良好 的基础。表 1 显示 , 实验组的学
业教育 的改革和发展 , 中等职业卫生学校的教学 目标 已转 向培
养实用型人才上 。传统教学模式注重知识 的“ 灌人 ” 以及 “ 填鸭
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很高。 2表 3 表 、 显示 , 不论理论考试 , 还 是实验操作考试 , 实验组 学生的成绩均高 于对 照组学 生 , 两者
钟 珍
( 广西药科学校 , 广西 南 宁 50 2 ) 3 0 3
关键 词 : 剂 包衣 ; 学方 法 ; 思 片 教 反
() 1知识与技能 目标 : 通过实训 , 使学生理解药品生产企业
中图分类号 : 44 G 2
文献标识码 : B

“片剂包衣”实训课教学与心得

“片剂包衣”实训课教学与心得

12 学 生入 场 操 作 : 学 生 按规 定 的程 序 入场 。按 照 . 让 G MP洁净 区的布局 , 、 人 物分别从各 自的净化用 室进 入洁净 区。让学生按规定 的程序入 场 , 能够培养学生的卫生意识 。
13 操作 . ① 各小组按规定做好包衣 前的准备 。根 据学校
l 教 学程序
1 1 导入 教学 本 次实训课 在我校的 G . MP模拟车间进行 , 在进入 GMP模拟车间之 前让学 生思考 “ 如车 间 内的洁净 假 度达到 G 的要求 , } 而操作人 员没有 经过 任何 的净化 处理
就直接进到车间 , 会有什 么后 果?操作人员在 进入车 间之前 应做哪些净 化处 理?该 如何入场 ?这些 问题 , ” 从而进 入本次 课 的教学 。同时 提出本 次课 的教学 内容 与教学 任务 。本 次
时, 年青教师在 教学 中要善 于向他人 学 习, 特别是有 经验 的
3 认真 备课
认 真备课要求教师要深刻理解所讲 述 内容 , 并对讲授 内 容的结构进行安排 和设计课 堂 教学 的方案 。备 课是 上好一 堂课 的先 决条件 , 直接影 响着课堂 教学的效果 。备课时首先 要仔细钻研教学 大纲 和教材 , 了解教 材体 系和基 本 内容、 结 构、 重点 章节 以及 每一 章节 的重 点 、 难点 , 注意重 点 、 点 的 难 区分和要点的难 易搭 配 。根 据重点 的不 同来合 理分 配授课 时间以及授课内容的深入程度 。具体对某一 节课来讲 , 内 其
“ 片剂 包 衣 " 训课 教 学 与 心得 实
钟 珍
( 西药科 学校 , 西 南 宁 5 02 ) 广 广 10 3
关键词 : 片剂 包衣 ; 实训课 ; 学心得 教 中图分类号 :6 2. 文献标识 码: 文章编 号:0 8 4 62 0 )3 14—0 R3 4 B 10 —7 8 (0 8 0 —0 4 2 片剂是 常见 的固体制 剂之一 ,片剂包衣 ” “ 是生产 片剂的

药剂学笔记:片剂-片剂的包衣

药剂学笔记:片剂-片剂的包衣
滚转包衣法埋管式包衣法流化床包衣法压制包衣法
一、概述:糖衣、薄膜衣(胃溶、肠溶、不溶) 二、包衣方法:滚转包衣法、埋管式包衣法、流化床包衣法、压制包衣法 三、包衣材料及包衣过程: (一)糖衣: 1、隔离层:含酸性、水溶性或吸潮性成分必须包。10-15%明胶浆 3-5层 2、粉衣层:增加厚度或消除棱角。滑石粉 15-18层 3、糖衣层:糖浆 65-75% (g/g)-15层 4、有色糖衣:带颜色的糖浆 8-15层 5、打光:川蜡 (二)薄膜衣、半薄膜衣及肠溶衣 1、薄膜衣:(1) 薄膜衣料:纤维素衍生物(hpmc、hpc、ec)、peg、pvp、eudragit e (2) 增塑剂:丙二醇、甘油、peg、硅油等 (3) 薄膜衣包衣方法:滚转包衣法、空气悬浮包衣法 2、半薄膜衣:糖衣片和薄膜衣片的结合 3、肠溶衣:材料:cap、eudragit l、s 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hpmcp 锅包衣法、悬浮包衣法

包衣经验

包衣经验

薄膜包衣经验包衣液处方的粘度(即固含量的高低)对雾滴粒径有显著影响,对片剂的外观及表面粗糙参数影响大。

较光滑的衣层常由低粘度衣液制得。

另外可:①、减小枪—床距离。

②、增大雾化气压。

③、使用稳定的锥形雾流。

雾滴的粘度影响溶剂的蒸发速度,高粘度的雾滴溶剂蒸发慢。

包衣液的粘度增加,则雾滴粒径增加,对基片的铺展、聚结及干燥速度减小,使干燥雾滴中心处小坑及火山口样凹坑的发生率增加,片的衣膜粗糙度增加,并有架桥现象的发生。

所以包衣时应适当降低包衣液的固含量,或在包衣液中加入一部分乙醇。

雾化气压增加,则雾滴粒径减小。

一般4.0~5.0 kg/㎝3(4.5kg/㎝3左右)为宜。

喷雾流量增加,则雾滴粒径增大(喷雾速度对雾滴粒径的影响除受气/液质量流量比有影响外,与其他雾化参数无关)。

雾滴粒径随喷枪的距离增大而增大,枪—床距离、以25cm—33cm之间为最好。

片基表面的最终干燥是发生在片剂移出喷射区之外进行的。

如果雾滴直径过大,过量的水分在片基重新到达喷射区之前不能完全蒸发,片基表面就会过湿,造成表面不美观,出现起泡、架桥现象(如喷雾速率增加,片床温度降低,雾化效果减弱等造成)。

片子粘连,可进行下列调节:1、减小喷速。

2、挑整喷射角度和雾化的空气压力。

3、提高片床温度。

当雾化气压减小或溶液固含量增大时,此时若喷雾流量增加,则雾滴粒径进一步增大。

若溶剂中包衣液雾滴中过早、过量挥发,则会出现皱皮现象(如喷雾速度减小,片床温度过高造成)。

Prater(1982)某一片剂在喷射区停留时间在0.091~0.121s之间,而重新出现在此区域需2~243s的时间。

即使包衣液在喷雾前已被预先加热,但它在喷枪中也会被冷却至接近于压缩气体的温度,预加热的作用(37℃)只是使衣液在储料槽内到喷枪处的管内之间粘度下降,以利于其流动相对顺畅。

产生衣膜粘连基片标识不清有:1、喷速过高。

2、雾滴太大。

3、喷枪位置太靠近片床。

解决方法:增大雾化气压,降低包衣速度等,此外,也可以将溶液固含量减小,以减小表面张力。

包衣过程中控制及解决方式

包衣过程中控制及解决方式

包衣过程中控制及解决方式包衣是片剂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做好包衣工作直接影响着包衣片的质量,所以我根据所了解的包衣工艺给出我个人对包衣的一些看法。

首先来说下糖包衣的工艺:糖衣所需的辅料是蔗糖、滑石粉、明胶、色素,其中滑石粉用量可达片芯重量的50%以上。

一般糖包衣有以下六个步骤:1、底层由于片心硬度很少能达到6kg以上,再加上个别片芯有一定的松片等,若直接包隔离层,极易使片芯在糖衣锅中滚动过程中发生烂片现象,而影响片剂质量,故需包上2-3层粉衣层,增加片芯硬度和耐磨性。

2、隔离层防止片芯中的活性成分受到水分的侵袭而发生物理或化学的降解。

3、粉衣层用2%的明胶糖浆加滑石粉将片形滚至所需的形状及大小。

4、糖衣层单糖浆。

5、着色层有色糖浆。

6、抛光用蜡或漆以达到明亮的光泽并防止外界潮湿空气的侵袭。

糖包衣的物料最好新鲜配制,以防止贮存时的霉变及其他污染而影响包衣质量,常用物料有以下几种配制方法。

1、单糖浆的配制:一般浓度在68-70%,于适宜的夹层容器中加入计算称量好的纯化水,通过蒸气加热至沸然后将已称量好的蔗糖,慢慢地加入容器中,边加边搅拌,待溶液沸腾,把浮在上面的泡沫撇干净停止加热,趁热过100目筛至糖浆贮存容器中保温备用。

2、明胶浆的配制:一般含明胶量为10-15%宜新鲜配制用量120g/万片。

取明胶适量于不锈钢容器中加入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12小时以上,使明胶全部膨胀,于水浴中加热溶解备用。

3、2%明胶糖浆配制:取明胶适量浸泡至完全膨胀于夹层容器中加热添加剩余蒸馏水,与浸泡过的明胶一起加热至沸腾后加入计算好的蔗糖煮沸过滤备用。

4、有色糖浆的配制:可溶性食用色素糖浆用量一般为0.03-0.3%或视具体品种色深浅而定,如柠檬黄用量为0.5g/万片,将色素溶解逐次加入一定量的单糖浆中使用应由浅至深。

5、滑石粉:包粉衣主要物料作增量剂。

6、川蜡:白色或类白色块状物,用前需精制,在水浴中加热80-100℃溶解过100目筛除去杂质、冷却后备用,用时粉碎成80目的细粉,可适量加些二甲基硅油作保光剂。

片剂包衣工艺流程

片剂包衣工艺流程

片剂包衣工艺流程嘿,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片剂包衣这个超有趣的工艺流程。

这就像是给片剂穿上一层漂亮又实用的衣服呢!我有个朋友叫小李,他就在制药厂工作,专门负责片剂包衣这一块。

我第一次听他讲的时候,简直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咱们先来说说片剂包衣前的准备工作。

你想啊,这就好比是给一个人做造型之前,得先把人收拾干净整洁一样。

对于片剂来说,首先要对素片进行检查。

这些素片可不能随随便便就拿来包衣,得保证它们的质量合格。

比如说,片重差异得在规定范围内,如果片重差异太大,就像一群人里有的特别胖有的特别瘦,到时候包衣的时候肯定会出问题。

小李跟我说,他们会抽样检查,要是不合格的比例太高,那可就麻烦了,整个批次可能都得重新审视。

然后就是包衣材料的准备啦。

这包衣材料就像做衣服的布料,种类可多了去了。

有糖衣材料,薄膜衣材料等等。

拿糖衣材料来说,它就像给片剂裹上一层甜甜的糖霜。

要把这些材料按照一定的配方配好,就像厨师做菜得按照菜谱来配料一样。

如果配方弄错了,那这“衣服”可能就不是我们想要的效果了。

接下来就正式进入包衣环节啦。

这时候就像是进入了一个小小的魔法世界。

先把片剂放进包衣设备里,这设备就像一个小屋子,片剂们在里面乖乖地等着变身。

要是包糖衣的话,那过程可复杂着呢。

首先要上一层隔离层,这隔离层就像是给片剂打个底,防止后面的糖浆和片剂本身的成分发生不好的反应。

就好像我们涂指甲油之前,先涂个底油一样。

这层隔离层要涂得均匀,不能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

小李说,要是涂不均匀,就像给房子刷墙的时候,一块厚一块薄,多难看呀。

涂隔离层的时候,要慢慢地喷或者刷上包衣材料的溶液,然后再用热风干燥。

这热风就像温柔的小风吹拂着,把水分慢慢带走,让这一层隔离层能够牢牢地附着在片剂上。

然后就是上粉衣层啦。

这粉衣层就像是给片剂穿上了一层白白的“面粉衣服”。

要把滑石粉或者其他粉状的材料均匀地撒在片剂上,然后再用热风干燥。

这个过程得重复好多次呢,就像我们给蛋糕抹奶油一样,得一层一层地来,直到达到合适的厚度。

片剂薄膜包衣知识总结

片剂薄膜包衣知识总结

片剂薄膜包衣知识总结1.工艺稳健性:工艺稳健性是指从工艺的开始到结束能尽量少更改掌握参数、少人员干预。

这种抱负的状态需要各方面都比较优秀才可以实现。

与持续工艺验证要解决的问题一样,假如一个处方从工艺流程开始就有缺陷,那么你也很难寄望通过包衣弥补。

固体制剂工序相对比较多,有时会有一种依靠心理,比如由于原辅料性质改变导致制粒产出的颗粒不好,制粒可能会盼望压片工序调整解决,接下来假如由于颗粒不好导致产出的片芯不好,压片可能会盼望包衣工序调整解决,但问题在于包衣并不是万能工序,无法掩盖全部缺陷,许多时候包衣失败其实从制粒就开始失败了。

因此,工艺稳健性是基础,接下来内容都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优化。

2.产品装载量:通常描述装载量是不能在喷雾区域露出挡板,这一点没有疑问,挡板等不锈钢件温度较低,干燥较慢,喷在上面简单造成粘附。

为了提高包衣效率装载量应尽可能多〔只要片不会掉出来就好〕,过少的装载量会造成片床滑动包衣不匀称。

需要留意的是装载量应保证在片床形成匀称的瀑流后能完全掩盖排风室,否那么无功热风会降低干燥效率,延长包衣时间。

当然也有一类能够调整排风室大小的“鞋”式包衣机可以解决此问题。

3.包衣锅转速:有一个考察转速与包衣匀称程度的试验,试验中可以看出片面包衣厚度大于片径面,片径面大于两者交界的棱边。

考虑到棱边不易观测选择片径面比较,可以看出提高转速减削片床滑动改善瀑流后包衣更匀称,但过快的转速又会导致磨损增加。

影响转速设定的参数比较多,例如:片芯大小形状、片芯脆碎度及光滑程度,挡板,装量,干燥技能等。

片芯的大小形状、光滑程度,挡板的形状对片床瀑流的形成有影响,表面平坦的片芯有时会因干燥不实时粘结在一起形成双胞胎片甚至多胞胎片,当然给片芯平面增加一个很小的弧度就能解决。

片芯脆碎度不难理解,假如脆碎度较差,过快的转速就会导致磕边、碎片等产生。

片芯的装载量较少时为了弥补片床滑动可以提高转速改善。

另外包衣过程的干燥速度和干燥技能也影响转速,假如干燥速度较慢,可以通过减削喷量并降低转速增加干燥时间改善。

药厂片剂工作总结

药厂片剂工作总结

药厂片剂工作总结
在药厂片剂工作中,我们需要对药物的成分、制剂工艺、设备操作等方面有着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片剂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剂型,它的制备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原料筛选、混合、压片、包衣、检验等环节。

在这些工序中,我们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片剂的质量和安全。

首先,我们需要对原料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检验。

只有选用质量可靠的原料,才能保证片剂的质量。

在混合工序中,我们需要根据配方要求,将各种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混合好的原料需要进行颗粒度的检验,确保其符合要求。

接下来是压片工序,这是片剂制备的关键环节。

在压片机操作时,需要根据药物的特性和配方要求,调整压片机的参数,保证片剂的压制质量。

同时,对于不同药物的压片工艺也需要有所了解,比如一些易粉碎的药物需要采用低速压片,而一些粘性较大的药物则需要采用高速压片。

在包衣工序中,我们需要根据药物的特性和制剂要求,选择合适的包衣材料和包衣工艺。

包衣后的片剂需要进行外观检查、重量检验、溶出度检验等多项指标的检测,确保片剂的质量符合标准。

最后,我们需要对片剂的包装和储存进行严格管理,确保片剂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到污染和损坏。

总的来说,药厂片剂工作需要我们具备丰富的制药知识和严谨的操作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片剂的质量和安全。

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药厂片剂的生产贡献自己的力量。

片剂的制备个人总结

片剂的制备个人总结

片剂的制备个人总结引言片剂是一种常见的固体制剂形式,广泛应用于药物治疗中。

它具有剂型稳定、便于携带和服用、剂量准确等优点。

在片剂制备过程中,需要考虑药物的特性、剂型设计、制备工艺等多个因素。

本文将对片剂的制备进行总结和分析。

片剂的特点片剂是一种由激活成分和辅料按一定比例调和加工而成的固体制剂。

片剂具有以下特点:1. 剂型稳定性:片剂制备过程中,通过选择适当的辅料和制备工艺,可以使剂型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得到保障。

2. 便于携带和服用:由于片剂具有统一的形状和尺寸,便于携带和存储。

同时,片剂易于口服,方便患者服药。

3. 剂量准确:片剂的按剂量制备,有利于保证患者获得准确的药物剂量。

片剂的制备过程片剂的制备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配方设计:根据药物的性质和治疗要求,选择适当的成分和比例,设计片剂的配方。

2. 原料准备:将活性成分和辅料按照配方准备好,保证其质量符合要求。

3. 制粒:将药物成分进行混合,并加入粘结剂和助剂,使其形成颗粒状。

4. 造粒:将制粒好的药物颗粒进行压片或滚片,使其成型为片剂。

5. 包衣:对片剂进行包衣处理,以提高片剂的外观、稳定性和降低刺激性。

6. 包装:将包衣好的片剂根据规定的数量进行包装,便于存储和销售。

片剂制备的关键因素在片剂制备过程中,有许多关键因素会影响片剂的质量和性能,包括原料选择、粉碎粒度、制粒压片条件、包衣工艺等。

1. 原料选择:药物的质量和性能会直接影响片剂的质量,因此选择高质量的原料至关重要。

2. 粉碎粒度:原料的粉碎粒度可以影响片剂的溶解性和释药速度。

合适的粉碎粒度能够提高片剂的溶解度和药效。

3. 制粒压片条件:制粒和压片过程中,压片机的压力、速度、时间等条件对片剂的质量和性能有重要影响。

合理的制粒压片条件能够保证片剂的硬度、崩解时间和溶解度。

4. 包衣工艺:包衣工艺的选择和实施对片剂的外观、稳定性和降低刺激性有重要影响。

包衣过程要注意涂层材料的选择、包衣液的浓度和涂层的均匀性。

药品片剂生产流程

药品片剂生产流程

药品片剂生产流程今天咱们来聊一聊药品片剂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呀。

想象一下,有一个很大很大的厨房,不过这个厨房不是用来做饭的,而是用来做药品片剂的。

最开始呢,得有原材料。

这些原材料就像我们做饭的食材一样重要。

比如说,有的药是从植物里提取出来有用的东西,就像我们从树上摘苹果那样,工人叔叔阿姨们把植物里能治病的成分小心翼翼地取出来。

还有些药的原材料是化学合成的,这就有点像搭积木,把不同的小零件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我们需要的东西。

有了原材料之后呀,就要把它们磨成很细很细的粉末。

这粉末就像我们玩的沙子一样细。

为什么要磨这么细呢?就好像我们吃蛋糕,如果蛋糕里有很大块的东西,吃起来就不舒服,药也是一样,磨细了才好做成片剂。

接下来呢,要在这些粉末里加入一些其他的东西,像黏合剂。

这黏合剂就像胶水一样,能把粉末紧紧地粘在一起。

比如说我们做手工的时候,用胶水把纸粘起来,这里的黏合剂就是把药粉粘成一个小团块。

然后啊,就把这些加了黏合剂的粉末放到一个专门的机器里压一压。

这个机器就像一个超级大力士,用力一压,那些粉末就变成了一片片的形状,就像我们吃的饼干一样。

我给你们讲个小故事呀,有一次我看到工人叔叔在操作这个机器,那机器“轰隆隆”的响,就像小火车在跑。

叔叔把粉末放进去,一会儿就出来一片片的药了,特别神奇。

做好了片剂之后呢,还要给它们穿上一层衣服,这层衣服就是包衣。

包衣就像我们穿的外套一样,能保护里面的药。

有的包衣是为了让药吃起来不苦,就像我们给苦药外面裹上一层甜甜的糖衣。

有的是为了让药在身体里的特定地方才开始发挥作用。

最后呀,这些做好的药品片剂就要被包装起来了。

就像我们把小玩具放进盒子里一样。

包装好的药就可以被送到医院或者药店里,这样生病的人就可以买到药,吃了药病就会好起来啦。

药品片剂的生产就是这样一个有趣又很重要的过程呢。

包衣技术指导

包衣技术指导

我身处薄膜包衣技术支持这一工作中,从实验室的小试做起,直到今天对业务单位的包衣大生产调试,其中经历很多,参照一些专业书籍集合从前辈学来及后续摸索出的一些亲身体会,作些浅谈: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第一个具有代表意义的薄膜包衣片在美国诞生。

直到现在,薄膜包衣技术已经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

而我国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末,才陆续出现少数医药研究单位和药厂研制的各种包衣液和薄膜包衣工艺,并逐渐推广应用。

直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才逐渐出现了薄膜包衣技术“热”。

但是从整体上看,这项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仍然比较缓慢.许多制药企业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在应用上仍旧存在着不少问题。

在片芯表面通过喷雾的方法均匀地喷上一层比较稳定的高分子聚合物衣料,形成数微米厚的塑性薄膜层,使之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这一工艺过程称为薄膜包衣。

应用薄膜包衣技术是制药行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有些人认为薄膜包衣片没有糖衣片好,没有糖衣片那么光亮,事实上薄膜包衣与传统的包糖衣技术相比,有许多优点,如包衣耗时短,更能防潮、避光,药物稳定性更强等。

包薄膜衣必须改变过去包糖衣的观念,这一点非常重要。

一直以来,一些制药企业把薄膜包衣技术简单地看做是片剂生产中的独立环节,包薄膜衣就像包糖衣一样只是单纯包衣。

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

作为一项引进技术,包薄膜衣对片芯的要求相对于包糖衣而言要严格得多,片芯的硬度要求较高,而且它对各个工序之间的相互配合、生产过程中的一系列技术指标及要求的调整和相互配套都有所要求.所以,必须本着科学、求实的态度来对待薄膜包衣技术的引进及应用,只有这样,包出的片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良好的片芯质量对薄膜包衣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有时片芯的机械质量太差,就根本无法进行薄膜包衣,即使勉强进行,衣膜质量也很难保证.在所有影响片芯机械性能的因素当中,片芯的硬度和脆碎度最为重要,而脆碎度又比硬度显得更为突出.一般而言,适合包薄膜衣的中,西药素片硬度要求都应该在4kg/cm3以上,如何检查呢?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硬度计检测;也可将一素片垂直向上抛2米,使之自由落地,以两次不断裂者为硬度合格。

药片包衣过程中常遇到问题及解决方法

药片包衣过程中常遇到问题及解决方法

药片包衣过程中常遇到问题及解决方法1、过湿过湿是由于喷液速度相对于干燥效率来讲过快,喷液与干燥之间没有达到平衡。

水溶性包衣机包衣过程中这一现象比较容易出现,因为水比有机溶剂难以干燥。

由于过湿,药片会粘在锅壁上,或是药片相互间粘在一起。

这样会造成衣膜破损,不均匀。

要避免过湿现象,必须仔细控制喷液速度,并可以增加进风温度。

另外在包衣液中加入滑石粉或硬脂酸镁,可以改善这一现象。

2、片面粗糙,不光滑多数情况下,是由于喷雾干燥造成的,因干燥太快时液滴不可能铺展。

另外,干燥了的聚合物颗粒粘在片芯的表面,易造成衣膜粗糙。

这一情况可以通过增加喷液速度、降低进风温度或缩短喷枪与片床之间的距离来改善。

3、桔皮现象这是衣膜表面粗糙的一种情况,液滴在片芯表面铺展不完全,在片芯表面不规则地分布有干燥的聚合物颗粒。

这主要由于干燥不当而引起,可以通过控制蒸发速度、增加喷液速度或缩短喷枪与片床之间的距离来避免这一现象。

4、架桥及填充现象当药片外表面不规则、刻有标识字母时,会发生表面的这些标识消失,被包衣液填充。

这通常是由于包衣液的粘度太大造成,增加溶剂量或增塑剂的用量,这种架桥或填充现象会消失。

5、衣膜颜色差异在许多处方中,有色素或染料,它们会悬浮在聚合物包衣液中。

如果搅拌太慢,会造成沉淀,导致批与批之间色泽差异。

温度过高,会使色素易于扩散,衣膜颜色变浅。

减少增塑剂用量,对包衣液进行搅拌,可以改进这一现象。

6、衣膜破裂这是在包衣中经常发生的问题之一。

聚合物衣膜破裂,出现裂缝,这种现象当问题发生时,可能会在包衣进行了几个小时后发生。

这是由于处方的原因所致。

在包衣液中加入分子量较大的聚合物,或是增加增塑剂的用量,会避免这一情况发生。

简而言之,成功的包衣取决于三个主要的因素:包衣处方:必须根据包衣的目的而定,要经过仔细筛选,也可以选用成品包衣材料,使用时配制;片芯:表面光洁度、硬度与脆碎度必须符合要求;设备:整个包衣过程中,必须能很好地控制主要工艺参数。

片剂生产工艺总结

片剂生产工艺总结

片剂生产工艺总结一、湿法制粒湿法制粒:在原辅料粉末中加入粘合剂或润湿剂先制成软材,过筛而制成湿颗粒,湿颗粒干燥后再经过整粒而得。

湿法制成的颗粒具用表面改性较好、外形美观、耐磨性较强、压缩成形性好等优点。

湿法制粒机理:首先是粘合剂中的液体将药物粉末表面润湿,使粉粒间产生粘着力,然后在液体架桥与外加机械力的作用下制成一定形状和大小的颗粒,经干燥后最终以固体桥的形式固结。

湿法制粒主要包括制软材、制湿颗粒、湿颗粒干燥及整粒等过程。

一)、制软材:将按处方称配好的原辅料细粉混匀(约三分钟),加入适量的润湿剂或粘合剂混匀即成软材。

湿润剂或粘合剂的选用原则:(1)粉末细、质地疏松,干燥及粘性较差,在水中溶解度小;选用粘性较强的粘合剂,且粘合剂的用量要多些。

(2)在水中溶解度大,原辅料本身粘性较强;选用润湿剂或粘性较小的粘合剂,且粘合剂的用量相对要少些。

(3)对湿敏感,易水解;不能选用水作为粘合剂的溶剂,选用无水乙醇或其它有机溶媒作粘合剂的溶剂。

(4)对热敏感,易分解;尽量不选用水作为粘合剂的溶剂,选用一定溶度的乙醇作粘合剂的溶剂,以减少颗粒干燥的时间和降低干燥温度。

(5)对湿、热稳定;选用成本较低的水作为粘合剂的溶剂。

制软材应注意的问题:(1)粘合剂的种类与用量要根据物料的性质而定;(2)加入粘合剂的浓度与搅拌时间,要根椐不同品种灵活掌握;(3)软材质量。

由于原辅料的差异,很难定出统一标准,一般凭经验掌握,用手捏紧能成团块,手指轻压又能散裂得开。

(4)制软材时搅切时间应适度掌握,一般凭经验掌握,用手捏紧能成团块而不粘手,手指轻压又能散裂得开。

搅切时间长,粘性过强,制粒困难;搅切时间短,粘性不强,成粒性不好。

二)、制湿颗粒:使软材通过14目或16目筛网而成颗粒。

制湿颗粒时应注意的问题:(1)如果颗粒由筛孔落下如成长条状时,表明软材过湿,湿合剂或润湿剂过多。

相反若软材通过筛孔后呈粉状,表明软材过干,应适当调整。

(2)如果制粒时筛网安装的比较松,滚筒往复转动搅拌揉动时,可增加软材的粘性、制得的湿颗粒粗而紧。

片剂车间工作总结

片剂车间工作总结

片剂车间工作总结
在片剂车间工作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个岗位的重要性和挑战。

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也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在工作总结中,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首先,片剂车间的工作需要高度的责任感和细致的态度。

在制药生产中,每一
个步骤都需要严格遵守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我时刻牢记着这一点,严格按照要求操作,不容有丝毫的马虎。

在工作中,我努力做到每一个环节都尽善尽美,确保产品达到最高标准。

其次,片剂车间的工作需要团队合作和沟通。

在生产过程中,不同岗位之间需
要密切配合,协调一致。

我和同事们互相帮助,共同努力,解决生产中的各种问题。

我们之间的默契和配合,使得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也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另外,片剂车间的工作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

在这个行业中,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不断涌现。

作为一名生产工作者,我时刻保持着学习的状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行业的发展和变化。

通过不断学习,我提高了自己的工作能力,也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总的来说,片剂车间的工作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意义的工作。

在这里,我不仅
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也锻炼了自己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为片剂车间的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包衣过程中控制及解决方式

包衣过程中控制及解决方式

包衣过程中控制及解决方式包衣过程中控制及解决方式包衣是片剂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做好包衣工作直接影响着包衣片的质量,所以我根据所了解的包衣工艺给出我个人对包衣的一些看法。

首先来说下糖包衣的工艺:糖衣所需的辅料是蔗糖、滑石粉、明胶、色素,其中滑石粉用量可达片芯重量的50%以上。

一般糖包衣有以下六个步骤:1、底层由于片心硬度很少能达到6kg以上,再加上个别片芯有一定的松片等,若直接包隔离层,极易使片芯在糖衣锅中滚动过程中发生烂片现象,而影响片剂质量,故需包上2-3层粉衣层,增加片芯硬度和耐磨性。

2、隔离层防止片芯中的活性成分受到水分的侵袭而发生物理或化学的降解。

3、粉衣层用2%的明胶糖浆加滑石粉将片形滚至所需的形状及大小。

4、糖衣层单糖浆。

5、着色层有色糖浆。

6、抛光用蜡或漆以达到明亮的光泽并防止外界潮湿空气的侵袭。

糖包衣的物料最好新鲜配制,以防止贮存时的霉变及其他污染而影响包衣质量,常用物料有以下几种配制方法。

1、单糖浆的配制:一般浓度在68-70%,于适宜的夹层容器中加入计算称量好的纯化水,通过蒸气加热至沸然后将已称量好的蔗糖,慢慢地加入容器中,边加边搅拌,待溶液沸腾,把浮在上面的泡沫撇干净停止加热,趁热过100目筛至糖浆贮存容器中保温备用。

2、明胶浆的配制:一般含明胶量为10-15%宜新鲜配制用量120g/万片。

取明胶适量于不锈钢容器中加入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12小时以上,使明胶全部膨胀,于水浴中加热溶解备用。

3、2%明胶糖浆配制:取明胶适量浸泡至完全膨胀于夹层容器中加热添加剩余蒸馏水,与浸泡过的明胶一起加热至沸腾后加入计算好的蔗糖煮沸过滤备用。

4、有色糖浆的配制:可溶性食用色素糖浆用量一般为0.03-0.3%或视具体品种色深浅而定,如柠檬黄用量为0.5g/万片,将色素溶解逐次加入一定量的单糖浆中使用应由浅至深。

5、滑石粉:包粉衣主要物料作增量剂。

6、川蜡:白色或类白色块状物,用前需精制,在水浴中加热80-100℃溶解过100目筛。

片剂包衣工艺流程

片剂包衣工艺流程

片剂包衣工艺流程嗨,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片剂包衣这个超有趣的事儿。

你看,片剂包衣就像是给片剂穿上一层漂亮又实用的衣服。

这可不像咱们平常给自己挑衣服那么简单。

在开始包衣之前,有好多准备工作得做好。

就像盖房子得先把地基打好一样,包衣也得有个扎实的前期准备。

首先得把要包衣的片剂准备好。

这些片剂啊,就像一群等待打扮的小娃娃,得确保它们的质量过关。

比如说片芯的硬度得合适,要是太硬了,就像一块顽固的石头,包衣液可能很难附着上去;要是太软呢,在包衣过程中可能就散架了,那可就乱套了。

这时候啊,制药的师傅们就得像细心的家长一样,对这些片芯进行各种检查。

还有包衣材料的选择,这可讲究了。

包衣材料就像给片剂挑选布料一样。

有糖衣材料,就像那种甜甜的、厚厚的布料,适合给那些需要掩盖苦味或者增加美观度的片剂用。

还有薄膜衣材料,这就比较薄,像一层轻薄的纱,既能起到保护作用,又不会让片剂变得太大个。

而且薄膜衣材料还有不同的类型,有的是水溶性的,就像遇水就化的棉花糖;有的是胃溶型的,就像在胃里就能轻松溶解的小点心;还有肠溶型的,这就像是给片剂定制了一个路线,让它不在胃里溶解,而是到了肠道才开始工作。

包衣设备也很关键啊。

这设备就像一个大舞台,片剂就在这个舞台上接受包衣的改造。

包衣锅是最常见的一种设备,它就像一个旋转的大圆盘。

把片芯放进包衣锅里,就像把小演员放到舞台上准备表演一样。

这时候要启动设备,让包衣锅慢慢地旋转起来。

转速可不能太快,要是太快了,片芯就像一群疯跑的孩子,相互碰撞得乱七八糟,可能就损坏了;也不能太慢,慢得像乌龟爬一样,那包衣的效率就太低了。

当一切准备就绪,就开始正式的包衣操作了。

如果是糖衣包衣,就先得在片芯上包上隔离层。

这隔离层啊,就像一道屏障,防止后面的糖衣材料和片芯发生不好的反应。

就好比咱们在墙上刷漆之前,先得刷一层底漆一样。

师傅们把包衣液慢慢喷到正在旋转的片芯上,这就像给小娃娃轻轻地洒上一些魔法药水。

喷液的时候得均匀啊,要是这儿多那儿少的,包出来的片剂就像补丁衣服一样,难看死了。

片剂重点总结

片剂重点总结

片剂制剂常见问题本文只是通过经验对实际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总结,想找权威的朋友,请查药剂学。

总结这些经验的目的是对了互相交流,提高专业素质,让后辈少走弯路,尽早将我们拍死在沙滩上,拉近与国外的距离。

欢迎同仁提供各种意见,本人将进行补充,但仅限于工作经验,涉及理论内容请查看药剂学。

话无多说,开门见山,挤出水分,直接提供干货,是否加水自行判断。

一、片剂制剂工艺流程:湿法制粒工艺流程(1):原料粉碎与过筛、与辅料混合均匀、制软材、制颗粒、烘干、整粒、压片或灌胶囊、包衣湿法制粒工艺流程(2);原料粉碎与过筛、与辅料加入流化床(制粒、烘干)、压片或灌胶囊、包衣干法制粒工艺流程:原料粉碎与过筛、与辅料混合均匀、压成大片、粉碎、过筛、将细粉继续制粒、压片、包衣直接压片工艺流程:原料粉碎与过筛、与辅料混合均匀、压片、包衣二、现对制剂工艺流程中各个点进行介绍1、原料粉碎简述:粉碎是为了降低粒径,过筛是一个检测指标。

为了降低原料粒径,增加溶出速率,也可能粉碎合成的结块状物料采取的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只能增加溶解速率,但是改变不了溶解度,比如10ml水中某原料的极限溶解度是10mg,那降低粒径只能增加溶解的速率(即,降低溶解时间),但极限溶解度依然是10mg。

还有一种增加溶解速率的办法是加入可以降低润湿角的表面活性剂,如SDS。

方法:原料粉碎中有两种,一种为200目以下的常规操作,可以用普通粉碎机粉碎,然后采取过筛的方式,车间有连续粉碎机,但一般只能处理150目以内的,对于粉末状或静电较大的物料,应视情况而定,150-200目的粒径要求,虽然普通粉碎机可以达到,但需用手工过筛,不适合工业生产,不建议采用,若品种特殊可自行判断。

另一种粉碎叫微粉化,一般为气流式,可将粒径粉碎至D90小于10微米,大型的可将D90小于5微米。

采用这种粉碎方式的物料,应检测粒径,分为湿法与干法,湿法检测只能检测混悬部分,溶解及沉淀部分无法检测,所以需要有较好的混悬状的样品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片剂包衣过程中经验累积
1. 引言
片剂包衣是制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包衣可以改善药片的外观、口感和稳定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随着制药技术的不断发展,片剂包衣过程中的经验也在逐渐积累和完善。

本文将从包衣工艺、设备选择、包衣材料、质量控制等方面,详细介绍片剂包衣过程中的经验累积。

2. 包衣工艺
2.1 包衣工艺的选择
在片剂包衣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包衣工艺是至关重要的。

常用的包衣工艺有湿法包衣和干法包衣两种。

湿法包衣适用于需要保护药物成分的片剂,而干法包衣适用于需要改善药片外观和口感的片剂。

根据具体的药物特性和目标要求,选择合适的包衣工艺是必要的。

2.2 包衣工艺的优化
在实际生产中,通过不断优化包衣工艺,可以提高包衣效果和生产效率。

例如,可以调整包衣溶液的浓度、pH值和包衣时间,以达到最佳的包衣效果。

此外,还可以采用喷雾角度和喷雾速度等参数的优化,以提高包衣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3. 设备选择
3.1 包衣机的选择
包衣机是片剂包衣过程中的核心设备,选择合适的包衣机对于包衣效果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包衣机有涂覆式包衣机和喷雾式包衣机两种。

涂覆式包衣机适用于小批量生产,而喷雾式包衣机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根据生产规模和需求,选择适合的包衣机是关键。

3.2 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无论是涂覆式包衣机还是喷雾式包衣机,定期的维护和保养都是必不可少的。

包衣机的正常运行和长寿命需要定期清洁、润滑和更换磨损部件。

此外,还需要进行设备的校准和调试,以确保包衣过程中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4. 包衣材料
4.1 包衣剂的选择
包衣剂是片剂包衣过程中的关键材料,选择合适的包衣剂对于包衣效果和药片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常用的包衣剂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等。

根据药物特性和目标要求,选择适合的包衣剂是必要的。

4.2 包衣剂的质量控制
包衣剂的质量控制是片剂包衣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包衣剂的质量应符合药典标准,包括外观、粒度、溶解度等指标。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对包衣剂进行质量检验和控制,以确保包衣过程中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5. 质量控制
5.1 包衣膜的质量控制
包衣膜是片剂包衣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于药片的外观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包衣膜的质量应符合药典标准,包括厚度、韧性、附着力等指标。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包衣膜进行质量检验和控制,以确保包衣效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5.2 包衣片剂的质量控制
包衣片剂的质量控制是片剂包衣过程中的最终目标。

包衣片剂的质量应符合药典标准,包括外观、尺寸、均匀度、释放度等指标。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包衣片剂进行质量检验和控制,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6. 总结
本文从包衣工艺、设备选择、包衣材料、质量控制等方面,介绍了片剂包衣过程中的经验累积。

通过不断优化工艺、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材料,以及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提高包衣效果和生产效率,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片剂包衣过程中的经验累积是制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药物的疗效和患者的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