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西方经济学题库生产理论3
西方经济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a030a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99.png)
西方经济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什么?A. 资源的稀缺性B. 资源的分配C. 生产什么D. 为谁生产答案:B2.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是什么?A. 产品同质化B. 买卖双方众多C. 完全信息D. 所有选项答案:D3. 边际效用递减法则指的是什么?A.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增加一个单位的额外满足感会减少B.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增加一个单位的额外满足感会增加C. 随着消费量的减少,每减少一个单位的额外满足感会增加D. 随着消费量的不变,满足感保持恒定答案:A二、简答题1. 简述需求定律的内容及其意义。
答案:需求定律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越少;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多。
这一定律揭示了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反向关系,是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
2. 什么是机会成本?请举例说明。
答案:机会成本是指为了获取某种资源或进行某项活动而放弃的其他选择的最高价值。
例如,如果一个人选择用他的积蓄投资股票而不是购买房产,那么他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的房产可能带来的收益。
三、计算题1. 假设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 \( Q_d = 100 - 5P \),供给函数为\( Q_s = 2P \)。
请计算市场均衡时的价格和数量。
答案:市场均衡时,需求量等于供给量。
将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设置相等,即 \( 100 - 5P = 2P \),解得 \( P = 16 \)。
将 \( P \) 值代入任一函数中,得到 \( Q = 2 \times 16 = 32 \)。
市场均衡时的价格为 16,数量为 32。
四、论述题1. 论述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其可能的解决方案。
答案: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效率低于理想状态的情况。
原因包括外部性、公共品、信息不对称和垄断等。
解决方案包括政府干预,如征税、补贴、提供公共品、反垄断法等措施,以及提高市场透明度和信息的可获得性。
结束语以上为西方经济学考试题库的一部分内容,涵盖了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和论述题,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复习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西方经济学生产理论题目答案
![西方经济学生产理论题目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06a113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03.png)
西方经济学生产理论题目答案学生产理论是西方经济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生产要素如何组成和协作,以及如何最优地利用这些要素来生产商品和服务。
下面是对一系列问题的回答,以探讨学生产理论的关键观点和原理。
1. 什么是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指的是用于生产商品和服务的资源和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和创新知识。
2. 生产要素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生产要素之间存在着互补性和替代性关系。
互补性是指当一个要素的增加会带来其他要素生产效率的提高;替代性是指当某一要素的价格上升时,企业可能会选择增加其他要素的使用,以降低成本。
3. 什么是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是用来描述生产要素与产出之间关系的数学函数。
它可以表示为Q = f(K, L),其中Q代表产出,K代表资本要素,L代表劳动力要素。
生产函数告诉我们在给定一定数量的资本和劳动力情况下,可以产生多少产出。
4. 什么是边际产出递减?边际产出递减是指增加某一生产要素的数量,在其他要素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最初会导致较大的产出增加,但随着要素数量的继续增加,边际产出逐渐减少。
这是因为生产要素在使用过程中会面临递增的限制和障碍。
5. 什么是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是指在给定一定的生产要素数量和价格情况下,实现产出最大化的要素使用组合。
通过比较边际产出与边际成本的关系,企业可以确定最优的要素使用比例。
6. 什么是规模报酬递增、递减和不变?规模报酬递增指的是当所有生产要素的数量成比例增加时,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要素数量的增加比例;规模报酬递减指的是产出增加的比例小于要素数量的增加比例;规模报酬不变指的是产出增加的比例等于要素数量的增加比例。
7. 什么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是指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提高或产出增加的新方法、新技术的引入。
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生产要素之间的互补性和替代性,促进产出的增长。
8. 什么是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生产要素所需的成本;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额外产出增益。
西方经济学习题三答案.
![西方经济学习题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1a95ebaa00b52acec7ca04.png)
西方经济学习题三一、选择题1.在一个由居民、企业和政府构成的三部门经济模型中,下列恒等关系式正确的是(BA.储蓄=净投资,政府支出=政府税收;B.储蓄+折旧=总投资-政府财政盈余;C.储蓄+税收=总投资+政府支出;D.储蓄+折旧=净投资-政府财政盈余;2.已知个人可支配收入为1800美元,个人所得税为300美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0美元,个人储蓄为500美元,个人消费为1200美元,则个人收入为(CA.2000美元;B.1800美元;C.2100美元;D.2200美元3.短期消费曲线位于045线上方表明储蓄为(AA.负数B.零C.正数D.不等于零的数4.一个家庭当其收入为零时,消费支出为1000元,而当其收入为5000元时,其消费支出为4000元,在图形上,消费和收入之间成一条直线,则其边际消费倾向为(BA.23; B.35; C.45; D.15.中央银行采取下列哪种措施意味着货币供给量将减少?( DA.降低贴现率;B.降低准备率;C.买进有价证券;D.卖出有价证券;6.若中央银行在政府增税的同时减少货币供给,则( DA.利率必然上升;B.利率必然下降;C.均衡的收入水平必然上升;D.均衡的收入水平必然下降;7.假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减税将(BA.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C.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D.对价格水平和产出均无影响。
8.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若出现在IS曲线的右上方、LM曲线的右下方,则会引起(CA.收入增加、利率上升;B.收入减少、利率上升;C.收入增加、利率下降;D.收入减少、利率下降;9.下述何种情况会产生挤出效应?( CA.货币供给的下降提高利率,从而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支出;B.对私人部门税收的增加引起私人部门可支配收入和支出的下降;C.政府支出增加使利率提高,从而挤出了私人部门的支出;D.政府支出的下降导致消费支出的下降;10.BP曲线向右移动是由于(DA.国内价格水平上升;B.利息率上升;C.本币升值;D.本币贬值;二、名词解释1.消费函数:又称消费倾向。
最新西方经济学题库市场理论3
![最新西方经济学题库市场理论3](https://img.taocdn.com/s3/m/2ff8cd6e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1d.png)
第五章市场理论思考练习一、名词解释完全竞争市场:是指竞争充分而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一种市场结构。
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
垄断竞争市场:是指一种既有垄断又有竞争、既不是完全竞争又不是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
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几家大厂商控制了一种产品的全部或大部分产量和供给的市场结构。
收支相抵点:是指厂商无经济利润但能实现正常利润的均衡点,是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交点。
停止营业点: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平均收益等于平均可变成本,厂商可以继续生产,也可以不生产,也就是说,厂商生产或不生产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由于在这一均衡点上,厂商处于关闭企业的临界点,所以,该均衡点也被称作为停止营业点或关闭点。
生产者剩余:是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价格与愿意接受的最小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价格歧视: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销售同一种产品或提供同一种服务,针对市场需求或销售对象的不同索取不同的价格。
古诺模型:是一个只有两个寡头厂商的简单模型,该模型也被称为“双头模型”。
斯威齐模型:又称拐折的需求曲线模型,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提出的用以说明寡头垄断市场价格刚性的寡头垄断模型。
二、选择题1.C2.A3.D4.A5.A三、计算题1.解:(1)当市场价格为时,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和利润分别为5、10。
(2)当市场价格下降为6时,厂商必须停产。
(3)该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0.12Q2-1.6Q+10(Q≥10)2.解:(1)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分别为10、20、800。
(2)该行业长期均衡时的价格和单个厂商的产量分别为4、6。
(3)当市场的需求函数为时,行业长期均衡时的厂商数量为100。
四、简答题1.答:决定市场类型划分的主要因素有四个。
(1)厂商的数目。
如果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厂商,相对于整个市场的总供给量而言,每一个卖者的供给量都是微不足道的,任何一个卖者卖与不卖,或卖多卖少,都不会对市场的价格水平产生任何的影响。
生产理论习题及答案
![生产理论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67782a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88.png)
第五章"生产理论"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厂商2、生产 3 生产函数4、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5、技术系数6、短期7、长期8、一种变动要素投入的生产函数9、总产量10、平均产量11、边际产量1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13、等产量曲线14、边际技术替代率15、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16、等本钱曲线17、"脊〞线18、生产的经济区域19、最优投入组合20、等斜线21、扩展线二、单项选择题1、生产函数表示〔〕。
A.一定数量的投入,至少能生产多少产品B.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最多要投入多少生产要素C.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D.以上都对2、生产函数Q=f〔L,K0〕的TPL 为正且递减时,MPL可以〔〕A、递减且为正;B、递减且为负;C、为零;D、以上都可能。
3、生产函数Q=f〔L,K0〕反映生产的第二阶段应该〔〕A、开场于AP L曲线的最高点,终止于MP L为零处;B、开场于MPL 曲线的最高点,终止于APL曲线的最高点;C、开场于APL 曲线和MPL曲线的相交处,终止于MPL曲线和水平轴的相交处。
D、以上都对4、但凡齐次生产函数,都可能分辩其规模收益类型。
这句话〔〕A、正确B、不正确C、可能正确D、不一定正确5、假定生产函数Q=f〔L,K〕=L2K2 ,则生产函数所表示的规模报酬〔〕A、递增B、不变C、递减D、不一定6、在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化过程中,〔〕A、总产量首先开场下降;B、平均产量首先开场下降;C、边际产量首先开场下降;D、平均产量下降速度最快。
7、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是〔〕A、连续增加*种生产要素的投入而保持其它要素不变;B、按比例增加各种生产要素;C、不一定按比例增加各种生产要素;D、以上都对。
8、如果*厂商增加1单位劳动使用量能减少3单位资本,而仍能生产同样的产量,则MRTS LK为〔〕A、1/3B、3C、1D、69、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如果企业增加2个单位的劳动投入量就可以减少4个单位的资本投入量,则有〔 A 〕A、MRTS LK=2,且MP L/ MP K=2;B、MRTS LK=1/2,且MP K/ MP L=2;C、MRTSLK =1/2,且MPK/ MPL=1/2;D、MRTSLK=2,且MPK/ MPL=2。
西方经济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977c39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7b.png)
西方经济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资源分配B. 经济增长C. 通货膨胀D. 失业率答案:A2. 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A. MC曲线B. AVC曲线C. SAC曲线D. MR曲线答案:A3. 边际效用递减法则指的是:A.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总效用递减B.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递减C. 随着消费量的减少,边际效用递增D. 边际效用与消费量无关答案:B4. 根据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0到1B. -1到1C. 0到无穷大D. 1到无穷大答案:A5. 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包括:A. 利率B. 货币供应量C. 政府支出D. 税收答案:B二、简答题1. 简述需求弹性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答案:需求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包括替代品的可用性、商品的必需性、商品支出在总预算中所占的比重、消费者调整购买习惯的时间长度以及消费者对商品的偏好等。
2. 解释什么是“市场失灵”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分配资源,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或不公平分配的情况。
例如,外部性(如污染)就是一个市场失灵的例子,因为污染的成本没有被生产者或消费者承担,导致资源配置偏离社会最优水平。
三、论述题1. 论述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及其在现代经济学中的应用。
答案: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认为,在自由市场中,个人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往往能够促进社会整体福利的最大化。
在现代经济学中,这一原理被用来解释市场机制如何通过价格信号协调生产和消费,实现资源的有效分配。
然而,斯密的理论也指出了市场失灵的可能性,如垄断、外部性、公共品等,这些情况需要政府干预来纠正市场结果。
结束语:本题库涵盖了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点,包括核心概念、市场机制、政策工具等,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复习并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希望这些题目和答案能够对准备考试的学生有所帮助。
西方经济学试题及答案200题
![西方经济学试题及答案200题](https://img.taocdn.com/s3/m/359f632f16fc700abb68fcd6.png)
西方经济学试题及答案200题西方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西方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决定题:1、(√)需求规律的含义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状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
2、(X)在同一平面内,两条无差异曲线是能够相交的。
3、(√)寡头垄断市场的最大特征就是寡头厂商之间的相互依靠性。
4、(X)经济学按研究资料的不一样可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5、(√)任何经济决策都务必思考到机会成本。
6、(X)支持价格是政府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
7、(√)经济分析中一般假定消费者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
8、(X)平均产量曲线能够和边际产量曲线在任何一点上相交。
9、(√)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每一厂商长期均衡时都没有超额利润。
10、(√)指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弹性表示因变量的变动率对自变量的变动率的反应程度。
需求价格弹性指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11、(√)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所应对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12、(√)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与正常商品的需求曲线是不相同的。
13、(√)边际替代率是消费者在获得相同的满足程度时,每增加一种商品的数量与放下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之比。
14、(√)在一条直线型的需求曲线上每一点的需求弹性系数都不一样。
15、(X)平均产量曲线能够和边际产量曲线在任何一点上相交。
16、(×)规模经济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研究的是同一个问题。
17、(√)在一个国家或家庭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18、(×)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平均。
19、(√)消费者均衡表示既定收入下效用最大化。
20、(√)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指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21、(X)经济学按研究资料的不一样可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22、(√)在长期分析中,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的划分是不存在的。
23、(√)一个博弈中存在纳什均衡,但不务必存在占优均衡。
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3
![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3](https://img.taocdn.com/s3/m/9cd21073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76.png)
一、填空题(每空1 分, 共20 分)1. 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在________________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物品最大产量的组合。
2. 供给曲线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倾斜, 表示某种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变动。
3. 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 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 总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 总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短期边际成本是短期内每增加一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增加的成本总量。
5.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 对整个行业来说, 需求曲线是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个别企业来说, 需求曲线是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利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
7. 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 拥有信息少的一方作出不利于另一方的选择, 这种情况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个人收入减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
9. 经济增长的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建立与完善, 源泉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增加, 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IS曲线是描述物品市场达到均衡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11. 如果把1995年作为基期, 物价指数为100, 200l年作为现期, 物价指数为120, 则从1995年到200l年期间的通货膨胀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方经济学试题与答案
![西方经济学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1e102e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ce.png)
西方经济学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A.货币供应量B.商品价格水平C.政府政策D.国内经济结构答案:D解释:通货膨胀率通常由货币供应量、商品价格水平和政府政策等因素决定。
国内经济结构并不会直接影响通货膨胀率。
2、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产品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企业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
以下哪个说法正确?A.企业无法控制其产品的价格B.企业可以自由提高其产品价格C.企业可以自由降低其产品价格D.企业可以自由改变其产品的质量答案:A解释: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产品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企业无法控制其产品的价格。
企业不能自由提高或降低产品价格,也不能自由改变其产品的质量。
3、在宏观经济学中,以下哪个政策通常被用来稳定经济波动?A.货币政策B.财政政策C.产业政策D.社会福利政策答案:AB解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政府用来稳定经济波动的两种主要工具。
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调整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活动,而财政政策主要通过改变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活动。
产业政策和社交福利政策不是用来稳定经济波动的常用政策。
二、简答题1、请简述西方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概念,并举例说明。
答案: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其他东西。
例如,如果你选择花时间读书而不是工作,那么你放弃的是工作的工资收入。
如果你选择在晚上和朋友聚会而不是学习,那么你放弃的是学习的时间和精力。
因此,机会成本是一种衡量放弃的价值的方式,它可以帮助人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2、请简述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特征,并说明为什么完全竞争市场是理想的经济学模型。
答案: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特征包括: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每个企业都无法通过其购买或销售行为影响价格;产品是同质的,没有任何差异;进入和退出市场是自由的,没有任何障碍;所有的信息都是完全和对称的。
完全竞争市场被视为理想的经济学模型,因为它可以促使企业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出最好的产品,同时还可以通过价格的调节来使供求达到平衡。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练习题(含答案)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67f47e01f69e314332946a.png)
第四章生产理论一、关键概念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长期生产函数技术系数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等产量曲线(生产者的无差异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成本线(生产者的预算线)生产者均衡扩展线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减规模报酬不变二、单项选择1. 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是:A 产量的变化除以厂商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量的变化 B 产量除以厂商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量 C 产量除以总生产成本 D 产量中能归功于这种生产要素的数量2.在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变化过程中,下列哪种情况首先发生:A 边际产量下降 B 平均产量下降 C 总产量下降 D B和C3. 生产函数表示:A 一定量的投入,至少能生产多少产品 B 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最多要投入多少生产要素 C 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D 以上都对4.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A 存在技术进步 B 生产技术水平不变 C 具有两种以上可变生产要素 D 只有不变生产要素5.等成本线往外移动表明:A 产量提高了 B 成本增加 C 生产要素价格按相同比例上升了 D 以上都对6.规模报酬递减是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发生的:A 只连续投入一种生产要素 B 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C 不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D 以上都对7.当某厂商以既定的成本生产出最大产量时,他:A 一定获得了最大利润 B 一定没有获得最大利润 C 无法确定 D 经济利润为零8.一个企业发现,在现在所用的生产技术时,劳动的边际产量与资本的边际产量的比率大于劳动的价格与资本的价格的比率。
该企业可以: A 只要愿意增加总成本就可以增加产量B 只要资本价格下降,在同样的总成本时可以增加生产 C 如果减少劳动并增加资本,就能以更低的生产成本生产同样的产量 D 如果增加劳动并减少资本,就能以更低的生产成本生产同样的产量9.一个国家不同行业之间资本密集程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 劳动价格的差别 B 等成本线斜率的差别 C 生产函数的差别 D 技术的可获得性10.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增加和减少的生产要素叫做:A 不变投入 B 可变投入 C 减少的收益 D 增加的收益11.等成本曲线围绕着它与纵轴的交点逆时针移动表明()A 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B 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C 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D 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12.无数条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切点连接起来的曲线是()A 无差异曲线B 消费可能线C 收入消费曲线D 生产扩展路线13.在某一生产活动中,投入X与Y时的产量为Q,投入2X和2Y时产出为3Q,这表明() A规模收益递增B可变投入边际收益递增C规模收益递减D规模收益不变14.若企业增加使用一个单位的劳动,减少两个单位的资本,仍能生产出相同产出,则MRTSLK 是() A 1/2 B 2 C 1 D 415..若厂商总成本为24美元,由等成本曲线AB可知生产要素X和Y的价格分别为()A 4美元和3美元B 3美元和4美元C 8美元和6美元D 6美元和8美元16.生产200单位产量的最低成本是()A 24美元B 48美元C 12美元D 36美元17.生产200单位产量的最优生产要素组合是( )A 3单位X 和4单位YB 4单位X 和3单位YC 8单位X 和6单位YD 6单位X 和8单位Y18.等成本线从AB 移到CD ,表明总成本从24增至( ) A 32美元 B 36美元 C48美元 D 60美元19.如果有效的使用32美元,则产量( )A 小于200个单位B 大于300个单位C 小于3 00个单位,大于200个单位D 300个单位参考答案:1-5 CAABB 6-10 BCDCB 11-15 ADABB 16-19 ABBC三、简答题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内容和前提是什么?内容: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将一种可变要素投入到其他要素当中时,这种要素所带来的产量水平,先递增,但随着这种要素投入的不断增加,最终使得该要素所带来的产量水平递减。
生产理论习题
![生产理论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853d1f0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b5.png)
第三章 生产理论1.在微观经济分析中,厂商被假定为是合乎理性旳经济人,厂商提供产品旳目旳在于追求( )。
A .最满意旳产品B .最优旳成本C .最大旳利润D .最大旳效益2.微观经济学旳生产理论觉得短期和长期旳划分是以( )。
A .厂商能否变动所有要素投入旳数量作为原则 B .厂商旳规模大小作为原则C .厂商生产产品旳周期长短作为原则D .厂商拥有固定资产旳多少作为原则3.对于短期生产函数()K L Q ,f =来说,当AP L 递减且为正时,MP L 是( )。
A .递减且为正 B .递减且为负C .零D .上述任何一种状况 4.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旳一般形式为( )。
A .()K L Q ,f =B .βαK L A Q ⋅⋅=C .⎪⎭⎫⎝⎛=v ,u K L Min QD .K L Q ⋅+⋅=b a5.当其他生产要素不变,而一种生产要素增长时,总产量( )。
A .会始终增长 B .会始终减少 C .先增长而后减少 D .先减少而后增长 6.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时,总产量( )。
A .正在上升B .正在下降C .达到最大D .不拟定 7.如果持续地增长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该要素旳边际产量曲线( )。
A .与横轴相交 B .与纵轴相交C .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D .与总产量曲线相交8.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旳条件下,如果厂商增长2单位旳劳动投入量就可以减少4单位旳资本投入量,则有( )。
A .2MRTS LK =,且2MP MP K L = B .21MRTS LK =,且2MP MP K L =C .2MRTS LK =,且21MP MP K L = D .21MRTS LK =,且21MP MP K L =9.等产量曲线是指在这曲线上旳各点代表( )。
A .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旳多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旳B .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旳价格是不变C .不管投入多种要素量如何,产量总是相等D .投入要素旳多种组合所能生产旳产量均有是相等旳10.图3-3中旳等产量曲线上旳A 点所相应旳( )。
西方经济学第三章生产论习题
![西方经济学第三章生产论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953eee8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31.png)
第三章生产理论【重难点提示】本章重难点包括:企业基本概念;生产函数基本概念及具体形式;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等产量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等成本线;最优生产要素组合;等斜线和扩展线;规模报酬.【内容精要】一、企业生产函数生产者又称为厂商或企业,它是指能够做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
企业目标是追求最大利润。
这是理性经济人假设在生产理论中的具体化。
生产函数表示的是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即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一组既定投入与之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投入可以分为固定投入和变动投入。
固定投入指:当市场条件变化要求产出变化时,其投入不能立即随之变化的投入。
变动投入指:当市场条件变化要求产出变化时,其投入量能立即随之变化的投入。
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表示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比例都是固定的,数学形式为:。
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表示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数学形式为。
经常使用的是C—D生产函数,其数学形式为:。
二、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总产量指在给定时期,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全部产量,用TP表示;平均产量为总产量与该投入的比值,用AP表示;边际产量指该要素单位增加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增加值,用MP 表示。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三、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总产量曲线上任何一点切线的斜率就是边际产量,因此:只要边际产量是正的,总产量总是增加的;只要边际产量是负的,总产量总是减少的;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值点。
总产量曲线上任何一点和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就是平均产量,因此:平均产量最大时,总产量曲线必然有一条从原点出发的最陡的切线.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因此,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曲线上升;当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曲线下降;当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达到极大值。
西方经济学(题库)
![西方经济学(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d7b20810cc7931b765ce15c9.png)
西方经济学(题库)武汉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教研室目录第一章导言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四章生产理论第五章成本理论第六章厂商行为分析第七章要素的价格决定理论(分配理论)第八章微观经济政策第九章国民收入核算第十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第十二章通货膨胀理论第十三章经济增长理论西方经济学练习题答案第一章导言一、选择题1.经济学主要是研究:A、与稀缺性相关的问题B、如何在股票市场赚钱C、为什么无法作出选择D、用数学方法建立理论模型2.当资源不足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时:A、政府必须决定谁的要求不能被满足B、必须作出选择C、必须有一套市场系统起作用D、价格必定上升3.选择具有重要性,基本上是因为:A、人们是自私的,他们的行为是为了个利益B、选择导致稀缺C、用于满足所有人的资源是有限的D、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影响有限4.经济学主要是研究:A、自由市场上的价格B、面对稀缺性而作出的资源分配决定C、把收入分配给个人D、政府对私人部门的影响5.稀缺性的主要含义是:A、一个人不应该把今天能买到的东西留到明天买B、必须作出选择C、需要用政府计划来决定资源的运用D、政府计划无法决定如何运用资源6.时间:A、不是稀缺资源,因为永远有明天B、与资源分配决策无关C、对生产者是稀缺资源,但对消费者不是D、对任何人都是稀缺资源7.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A、证明只有市场系统可以配置资源B、选择最公平的收入分配方法C、证明只有计划经济可以配置资源D、因为资源稀缺而必须作出的选择8.在美国,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的问题主要是取决于:A、政府和企业的相互影响B、经济中那些最大的公司C、政府的经济顾问D、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私下的相互影响9.在美国,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的问题主要由谁来问答?A、消费者和政府B、生产者C、消费者和生产者D、生产者和政府10.在美国,“一种东西如何被生产出来”这个基本经济学问题主要由谁来回答?A、购买者B、销售者C、政府D、生产者11.经济学的四个基本问题可以归结为:A、什么,为谁,何时,为什么B、为谁,何时,什么,哪里C、如何,什么,何时,哪里D、什么,如何,为谁,谁12.在中央计划体制下:A、政府涉及的基本问题仅仅是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B、市场体制在不那么复杂的市场发挥作用C、稀缺性被消灭了D、经济学四个基本问题由政府来回答13.经济学家谈到的“混合经济”是指:A、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相互作用B、政府和个人都要作出决策C、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相互作用D、消费者和生产者都要作出决策的现象14.“主要依靠个人决策”是描述以下何种经济?A、没有政府的经济B、政府角色不重要的经济C、市场经济D、无政府状态下的经济15.在一个市场经济中,由——来回答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经济学基本问题A、销售者B、购买者C、企业和政府之间自由的相互作用D、企业和家庭之间自由的相互作用16.在市场经济中,回答“为谁生产”这个经济学基本问题的是:A、想买但又买不起的人B、买得起但又不想买的人C、想买又买得起的人D、需要但又买不起的人17.下列哪一项对美国政府角色的描述是错的?A、回答了如何生产的经济学基本问题B、救济许多生产条件差的人C、提供市场不能提供的商品和劳务D、确定了规范厂商和个人行为的法律框架18.经济学中三个主要市场是:A、股票市场,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B、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C、劳动力市场,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D、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19.微观学的观点:A、包括对总体经济行为的分析B、是以自上而下的角度分析经济C、研究总体经济变量,如失业和通货膨胀D、是以自下而上的角度分析经济20.经济学所建立的理论:A、是从一系列假设中推导出来的B、对个体有效而对群体无效C、没有什么价值,因为它们不能在实验室中得到验证D、在应用之前,人们必须知道和理解它们21.经济学被划入社会科学,是因为它研究:A、人们偏好的决定B、人们如何作出选择C、关于社会政策的决策D、社会行为22.经济学理论不能用于研究:A、为什么一些人比其他人更加容易戒烟B、提高香烟税对香烟消费量的影响C、回学校学习并考取学位对一个人工作前途的影响D、降低所得税对国内经济的影响23.从非正式意义上说,一个经济学模型是用于说明:A、假设如何影响结B、经济学变量如何相互联系C、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关系D、结论如何影响假设24.一个变量是:A、可以用数学方法表达的事物B、与其他事物相关联的事物C、与其他事物不相关的事物D、任何可以计量并且会变化的事物25.在何种情况下我们不仅看到相关性,而且看到因果关系A、两个变量同方向改变B、一个变量的改变引起其他变量的改变C、一个变量改变后,其他一些变量随着改变D、两个变量同时改变26.下列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A、相关性就是因果关系B、没有因果关系,就没有相关性C、没有相关性,就没有因果关系D、相关性总是意味着因果关系27.只要两件事同时发生:A、则既有相关性,又有因果关系B、有因果关系而不一定有相关性C、则必定是其中一件事导致了另一件事D、有相关性而不一定有因果关系E、则两件事是相互独立的。
西方经济学考试题库(含答案)
![西方经济学考试题库(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93f7f7ccbff121dc36830d.png)
上篇:微观经济学第一章 导论、简释下列基本概念:1. 稀缺2. 自由物品3. 经济物品 3. 机会成本4. 生产可能性边界5. 自给经济6.计划经济 7. 市场经济 8. 混合经济 9. 微观经济学 10. 宏观经济学 11. 实证分析 12. 规范分析 13. 存量 14. 流量 15. 局部均衡 16. 一般均衡 17. 理性人 18. 内生变量 19. 外生变量。
二、单选题:1 .经济物品是指 ( )A .有用的物品B .稀缺的物品C .要用钱购买的物品D .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2. 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一点表示 ( ) A .通货膨胀 B .失业或者说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 C .该国可能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 D .一种生产品最适度产出水平3. 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 ( )C .改进技术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D .经济能力增长唯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 4. 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分析命题? ( ) A .1982年 8月联储把贴现率降到 10% B . 1981 年失业率超过 9%C .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D .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在已超过 30000 美元 5. 以下问题中哪一个不属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 ( ) A .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 B .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C .联邦货物税的高税率对货物销售的影响D .某一行业中雇佣工人的数量 6. 经济学家提出模型的主要理由是 ( ) A .一个模型为验证一种假设所必需B 一个模型可帮助弄清和组织对一个论点的思考过程C .一个模型为决定一个指数所必需D .只有模型中才可使用实际变量 7.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 ( ) A. 市场经济 B. 个体行为 C. 总体经济活动 D. 8.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 ()C. 不能提供价值判断的依据D.10. 下列哪一项会导致生产可能线向外移动 ( )A. 计划经济B.C. 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D. 9. 实证经济学 ( )A. 关注应该是什么B.经济总体状况,如失业与通货膨胀A. 失业B. 通货膨胀C. 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D.消费品生产增11. 人们在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中要进行选择的根本原因在于( )。
西方经济学三
![西方经济学三](https://img.taocdn.com/s3/m/dc10ad07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e.png)
总分:100考试时间:100分钟A、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B、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商品和劳务C、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生产的所有商品和劳务D、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商品和劳务A、110亿美元B、157亿美元C、280亿美元D、175亿美元A、实际GDP等于名,GDPB、实际GDP小于名义GDPC、实际GDP和名义GDP是同一回事D、实际GDP大于名义GDP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A、社会保险金B、公司所得税C、公司未分配利润D、转移支付A、政府购买B、税收C、净出D、投资A、投资=储蓄B、投资=消费C、总支出一投资=总收入一储蓄D、储蓄=消费A、60美元B、800美C、700美:D、760美元A、最终产品法B、个人收入法C、收入法D、价值增加法A、最终产品法B、收入法C、个人收入法D、增加价值法A、不可能出现B、可能出现,若折旧足够大的话C、可能由于库存大幅度减少而引起D、将意味着经济中所生产的超过其消费的A、并未计入,因为房地产服务并不认为是生产B、并未计入,因为这种房地产服务包括在住房本身的价值中C、并未计入,但却出现在GDP中D、采用对租金价值估算的方法计.GDP中A、计入政府用于最终商品和劳务的支出B、计入政府用于商品的支出,不计入用于劳务的支出C、计入政府用于最终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以及政府的全部转移支付D、计入政府的转移支付,不计入政府用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A、每一项漏出项分别等于每一项注入项B、注人项总和等于漏出项总和C、个人储蓄等于总投资D、进口等于出口A、增加,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B、增加,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C、减少,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D、减少,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A、物价水平不变时利率上升B、货币供给量增加C、税收增加D、物价水平下降A、向右上方倾斜B、向右下方倾斜C、是一条垂线D、是一条水平线A、物价水平上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B、物价水平上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C、物价水平下降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D、物价水平下降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A、政府支出减少,右移B、价格水平上升,左移C、税收减少,左移D、名义货币供给增加,右移A、GDP不会有任何变化B、GDP会上升,消费支出也会上升C、GDP会上升,但消费支出不受影响D、GDP会上升,但消费支出会下降A、GDP将迅速下降,其量小于投资的下降,下降的趋势将很快减缓B、GDP将迅速下降,其量大于投资的下降C、GDP将持续下降,但最终下降将小于投资的下降D、GDP将开始持续下降,但下降量大大超过投资的下降量A、从收入流量中漏出的储蓄大于注入收入流量的投资B、计划投资的总额和计划消费总额之和超过现值GDP水平C、计划消费支出总额超过计划投资总额D、GDP偶然沿着消费曲线超过收入平衡点A、均衡的GDP水平B、净投资支出大于零时候的GDP水平C、消费和投资相等D、没有任何意义,除非投资正好为零A、它们的和等于1B、它们之间的比率表示平均消费倾向C、它们的和等于oD、它们之间的比率表示平均储蓄倾向A、递减;递减B、递减;不变C、不变;不变D、不变;递减A、2/3 ;B、4/5 ;C、1 ;D、3/4;A、如果MPC增加,则MPS也增加B、MPC+APC=1C、MPC+MPS=APC+APSD、MPC+MPS>APC+APSA、增加,但幅度小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幅度B、增加,但幅度等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幅度C、有所下降,这是由于收入的增加会增加储蓄D、保持不变,这是由于边际储蓄倾向同样小于1A、投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预期B、消费需求变化的反复无常以至于它影响了投资C、政府代替了投资,而政府开支波动的相当厉害D、利率的波动A、产品市场B、货币市场C、劳动市场D、国际市场A、产品市场投资等于储蓄时收入与利率的组合B、使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货币额C、货币市场的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时的均衡货币额D、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都均衡时的收入与利率组合A、为负B、为正C、为零D、等于1A、恒为零B、依赖于价格水平C、是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的失业率D、是没有摩擦性失业时的失业率A、结构性失业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B、需求不足失业和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C、摩擦性失业和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D、失业和通货膨胀A、温和的通货膨胀B、奔腾的通货膨胀C、超级通货膨胀D、平衡的通货膨胀A、债权人受损,债务人受益B、债权人受益,债务人受损C、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受益D、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受损A、成本推动通货膨胀B、结构性通货膨胀C、需求拉动通货膨胀D、抑制型的通货膨胀A、需求不足的通货膨胀B、结构性通货膨胀C、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D、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A、货币发行量过多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B、货币贷款量超过货币存款量C、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D、货币发行量超过货币存款量A、某一价格水平下的总需求量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国民收入B、根据总需求函数,可见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C、总需求曲线为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D、总需求曲线是均衡点的轨迹E、总需求即总收入A、在现有条件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能得到工作机会B、在现有激励条件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参与生产C、社会最大就业量D、不存在失业的就业量E、表示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A、长期总供给曲线表现为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B、B凯恩斯总供给曲线表现出两段式的特征C、萧条时期的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D、主流经济学的短期总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线E、主流经济学的长期总供给曲线是潜在产量线A、自然的和人为的灾祸B、B技术变动C、进口商品价格变动D、对风险的预期E、工资率的变动A、消费水平的高低会随着收入的变动而变动,收入越多,消费水平越高B、消费水平的高低与收入的变动无关C、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数量的增加赶不上收入的增加D、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数量的增加赶不上投资的增加E、消费水平的高低同收入同比例变动A、说明了家庭既定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分配的状况B、平均消费倾向总是为正数C、收入很低时,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1D、随着收入的增加,平均消费倾向的数值也不断增加E、平均消费倾向总是大于边际消费倾向A、边际消费倾向递增B、边际消费倾向递减C、自发消费倾向递增D、自发消费为零E、边际储蓄倾向不变A、消费品市场B、劳动市场C、货币市场D、国际市场E、投资品市场A、需求拉动通货膨胀B、成本推动通货膨胀C、结构性通货膨胀D、温和的通货膨胀E、奔腾的通货膨胀A、政府是债权人,居民户是债务人B、政府是债务人,居民户是债权人C、根据累进税制,居民户要多缴税款D、根据累进税制,居民户要少缴税款E、纳税级别提高,居民户要多缴税款。
西方经济学试题和答案
![西方经济学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59a329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80.png)
西方经济学试题和答案在当今社会,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理解经济现象、制定经济政策以及做出个人经济决策都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通过一些试题来深入了解西方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
一、选择题1、以下哪项不是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A 单个企业的生产决策B 物价水平的决定C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D 单个市场的供求关系答案:B解析:物价水平的决定通常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微观经济学主要关注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和决策。
2、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长期均衡条件是()A MR = MCB P = MCC MR = LMC = SMC = LAC = SACD AR = AC答案:C解析: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长期均衡时,边际收益(MR)等于长期边际成本(LMC)、短期边际成本(SMC),同时平均收益(AR)等于长期平均成本(LAC)和短期平均成本(SAC)。
3、以下哪种情况会导致需求曲线向右移动?()A 商品价格上升B 消费者收入减少C 替代品价格上升D 互补品价格上升答案:C解析:替代品价格上升,会使该商品的需求增加,从而导致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需求量减少,沿着需求曲线移动;消费者收入减少会使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互补品价格上升会使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二、判断题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意味着随着消费某种商品数量的增加,总效用会减少。
()答案:错误解析: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但总效用在边际效用为正数时,仍然是增加的。
2、垄断竞争市场中,企业长期均衡时经济利润为零。
()答案:正确解析:在垄断竞争市场中,由于企业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长期中经济利润会趋向于零。
3、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的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期末考试题库-第3章生产与成本
![《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期末考试题库-第3章生产与成本](https://img.taocdn.com/s3/m/e6472021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d7.png)
《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期末考试题库-第3章生产与成本一、名词解释1、边际产量2、等产量曲线3、边际技术替代率4、规模收益5、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6、生产扩张线7、等成本线8、机会成本9、经济利润 10、隐性成本 11、边际成本 12、沉没成本13、交易费用 14、范围经济 15、显性成本二、判断题1. 在一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条件下,可变要素合理投入区域应在AP>MP>0的阶段。
2. 在一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条件下,可变要素合理投入区域应在MP>AP的第一阶段。
3. 生产理论中的短期是指未能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时期。
4. AP曲线与MP曲线交于MP曲线的最高点。
5. 能提供相同效用的不同商品数量组合的点的连线即为等产量曲线。
6. 等产量曲线表示的是用同样数量劳动和资本生产不同的产量。
7. 当劳动的边际产量小于其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肯定是下降的。
8. 边际产量递减,平均产量也递减。
9. 在生产的第Ⅱ阶段,AP是递减的。
10.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MP曲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走势。
11. 在一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中,只要平均产量是上升的,就应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量。
12. 在一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中,企业处在合理投入区域时,MC必然递减。
13. 在规模报酬不变阶段,若要素的使用量增加10%,则产出增加10%。
14. 正常利润是显性成本的一部分。
15. LAC可划分成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
16. 在LAC曲线下降的阶段,LAC是SAC最低点的连线。
17. LAC呈U型的原因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
18. MP处于最高点时,AVC处于处于最低点。
19. 规模报酬递减,意味着长期平均成本下降。
20. 短期内,随着产量的增加,AFC会变得越来越小,于是,AC 曲线和AVC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越来越小,但决不会相交。
21. SAC呈U型的原因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
22. MC曲线AC曲线相交于AC曲线的最低点。
23. AP曲线的最高点和AC曲线的最低点相对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生产理论思考练习一、名词解释生产要素:是指在生产中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
生产要素一般被划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种。
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总产量:是指在资本投入既定的条件下,与一定可变生产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产量总和。
平均产量:是指平均每个单位可变生产要素劳动所能生产的产量。
边际产量:是指每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变动量。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又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若其他生产要素固定不变,只连续投入一种可变生产要素,随着这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最初每增加一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量是递增的,但在达到一定限度之后,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量增量是递减的。
等产量曲线:是表示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相等产量的一条曲线,或者说是表示某一固定数量的产品可以用所需要的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生产出来的一条曲线,也可以说是给生产者带来的产量相等的两种要素组合的点的轨迹。
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1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
等成本线:线也称厂商预算线,是指在既定成本及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最大数量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规模报酬: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按相同的比例同时变动所引起的产量的变动。
二、选择题1.A2.C3.C4.C 三、计算题1.解:32313131)(61,)(313221KLMP L K K L MP K L ==⨯=-由生产者均衡的条件得,25/)(6150/)(31,3231KLL K P MP P MP K K L L ==;化简得,L=K ①;又因50L+25K=8000 ②; 由①和②得,L=107, K=107。
2.解:32313131)(31,)(3232KLMP L K K L MP K L ===-由生产者均衡的条件得,1/)(312/)(32,3231KLL K P MP P MP K K L L ==,化简得,L=K又因Q=L 2/3 K 1/3=L=100,K=100。
四、简答题1.答:(1)总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根据边际产量的定义,它是指劳动要素1个单位的变化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变化量,由此总产量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的斜率就是边际产量。
总产量以递增的速度增加时,总产量曲线越来越陡直,边际产量是逐渐增加的;当总产量以递减的速度增加时,边际产量是逐渐减少的;当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边际产量为零;而当总产量开始递减时,边际产量转而成为负值。
(2)总产量与平均产量的关系。
根据平均产量的定义,总产量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就是平均产量。
(3)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是递增的;当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是递减的;而在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
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之间的这种关系对任何函数都存在。
2.答:分析一种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时,可根据产量的变化将生产过程划分为平均产量递增、平均产量递减和边际产量为负三个区域。
第Ⅰ区域(OA),这一区域为平均产量递增区域,在这一区域中,劳动的边际产量始终大于劳动的平均产量,从而劳动的平均产量和总产量都在上升,直到劳动的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
这说明在这一区域,可变生产要素相对于不变生产要素投入量过少,不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不高。
这种情况下,生产者增加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可以增加总产量。
因此,理性的生产者将增加生产要素投入量,把生产扩大到第Ⅱ区域。
第Ⅱ区域(AB),这一区域为平均产量递减区域,劳动的边际产量小于劳动的平均产量,从而使平均产量递减。
但由于边际产量仍大于零,所以只要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总产量仍然连续增加,但以递减的变化率增加。
在这一区域的起点A点,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在这一区域的终点B点,总产量达到最大。
第Ⅲ区域(BL),在这一区域,平均产量继续下降,边际产量变为负值,总产量开始下降。
这说明,在这一区域,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相对于不变生产要素来说已经太多,生产者减少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是有利的。
因此,理性的生产者将减少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把生产退回到第Ⅱ区域。
综上所述,第Ⅱ区域为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也就是厂商选择最优投入量的区域。
3.答:假定厂商的既定成本为C0,劳动的价格为w,资本的价格为r,把等成本线和等产量曲线画在同一个平面坐标系中,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确定厂商在既定成本下实现最大产量的最优要素组合,即生产者均衡点。
4.答: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的主要原因在于: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技术都要求各要素投入之间有适当的比例,这意味着要素之间的替代是有限的。
在劳动增加到相当多的数量和资本减少到相当少的数量的情况下,再用劳动去替代资本就将是很困难的。
5.答:等产量曲线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曲线。
同一条等产量曲线代表同样的产量,不同的等产量曲线代表不同的产量。
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所代表的产量越高,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曲线所代表的产量越低。
(2)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
假设有两条等产量曲线相交于某一点,那么它们在这一点上就有相等的产量,显然这与不同的等产量曲线代表不同的产量水平矛盾。
(3)等产量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并凸向原点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
这表明,在生产者的资源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为了达到相同的产量,在增加(减少)一种生产要素时,就必须减少(增加)另一种生产要素。
由于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等产量曲线斜率的绝对值也是递减的,因而等产量曲线一般都凸向原点。
6.答:规模报酬递增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分工的专业化程度提高。
生产分工更加合理和专业化,从而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2)资源的集约化使用。
同时集中使用数量较多且性能相似的机器设备,可以使厂商提高机器的使用效率,如因故障停工的概率降低,相同工种的劳动力集中在一起使统一培训的成本降低等。
(3)生产要素的不可分性。
生产要素的不可分性意味着一些生产要素只有在达到一定的生产水平时才能更有效率,才能发挥其最大的生产能力。
因此,生产规模较大的厂商比规模较小的厂商能更有效地利用这些生产要素。
规模报酬不变的原因主要是规模报酬递增的因素吸收完毕后,某种生产组合的调整受到了技术上的限制。
规模报酬递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生产要素可得性的限制,随着厂商生产规模的逐渐扩大,由于地理位置、原材料供应、劳动力市场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可能会使厂商在生产中需要的要素投入不能得到满足;二是生产规模较大的厂商在管理上效率会下降,如内部的监督控制机制、信息传递等,容易错过有利的决策时机,使生产效率下降。
案例分析答:一般而言,随着厂商生产规模的扩大,最初往往规模报酬递增,然后可能有一个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如果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出现规模报酬递减。
厂商生产规模过大或过小都是不利的,每个厂商都应根据自己生产的特点确定一个适度规模。
厂商选择适度规模的原则,是尽可能使生产规模处在规模报酬不变阶段。
如果一个厂商的规模报酬是递增的,则说明该厂商的生产规模过小,此时应扩大规模以取得规模报酬递增的利益直到规模报酬不变为止。
如果一个厂商的规模报酬是递减的,则说明厂商的生产规模过大,此时应缩小生产规模以减少规模过大的损失,直到规模报酬不变为止。
对于不同行业的厂商来说,适度规模的大小是不同的。
对于空调企业来说,应该从规模效益与产品收益两方面入手,企业效益就是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条件,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加大对各项资源的投入;产品方面就是努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的价值,提升产品的溢价空间。
因此,出于企业健康长远发展考虑,从规模效益与产品效益两个角度重点发力,这才是目前空调企业适宜的规模化发展道路。
讨论:如何根据规模经济理论确定空调企业的规模。
)。
A、3minB、8minC、2minD、5min2. 建设工程竣工图必须是()。
A、使用后的施工图B、复印图C、新蓝图D、初设图3. 档案卷内备考表填写的内容有()。
A、文件材料题名B、序号C、说明D、责任者4. 重新绘制的竣工图应采用全市规定的()。
A、设计院图标B、不要图标C、竣工图章D、竣工图图标5. 建筑节能工程归档文件内容一览表是按()执行。
A、渝建发[2005]226号文B、渝建发[2008]76号文C、渝建[2011]541号文D、渝建发[2010]93号文6. 城建档案的排架方法有 ( )。
A、分类排架法和流水排架法B、不分类大流水排架和分类流水排架C、分类排架法和不分类排架法D、分类排架法和按时间排架法7. 市政工程观感的综合评价,在受检项目中,质量评价为“好”的项目占全部受检项目的()%以上,其余项目评价为“中”则观感综合评价为“好”。
A、60B、70C、80D、908. 下列属于立项文件的是()。
A、建设用地文件B、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审批意见C、施工许可证D、项目建议书9. 2010年版《重庆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用表》中渝市政竣表共()种。
A、14B、15C、142D、18910. 某市政工程造价约为2000万人民币,其照片数量要求应多于()。
A、15张B、40张C、30张D、60张11. 竣工图图标应绘制在图纸的()。
A、右上角B、右下角C、左上角D、左下角12. 竣工图的编制工作,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及时绘制。
A、随工程进度B、在开工后C、在完工后D、随工程开工13. 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评估报告(验收表-3)应由()填写。
A、建设行政主管部门B、施工单位C、监理单位D、建设单位14. 城建档案的保管工作是城建档案工作的( )环节。
A、重要B、最终C、第一个D、基础15. 城建档案的保管期限规定有( )。
A、永久、长期、短期B、长期、短期、暂时C、远期、长期、短期D、近期、长期、短期16. 竣工图编制的套数为()。
A、一套B、两套C、四套D、至少两套17. 某工程项目遇特殊情况延迟施工,施工单位应在()表中写明延迟原因。
A、单位(子单位)工程施工质量竣工检查报告(验收表-2)B、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验收表-1)C、工程竣工验收通知书(验收表-6)D、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意见书(验收表-7)18. 工程电子文件形成各单位应将已经归档的电子档案保存至少()年以上。
A、一B、二C、三D、四19. 检验批合格质量规定中,一般项目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值不得大于规定允许偏差值的()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