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关于转发《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学位办〔2007〕77 号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为切实保证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的委托,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组织专家制定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现将该指导性培养方案转发给你们,希望认真研究,在培养工作中落实执行,并结合实际情况,尽快制定出本单位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实施细则,于2008 年3 月底前报秘书处备案。
附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二00七年十二月十日抄送: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展规划司,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秘书处附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要求(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2、热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意识。
3、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4、具备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
5、能流利地使用一种外语进行教学和交流;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一)招生对象1、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2、具有学士学位或同等学力有志于从事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各类人员;3、海外具有同等资质的汉语教师或专业人员。
(二)入学考试入学考试采用全国统考或联考方式,实行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办法,着重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
三、学习年限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者学习年限一般为2-3 年;在职攻读学位者学习年限一般为3 年,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1 学年。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语言能力和广泛的文化素养的国际教育人才•培养具备汉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专业教师和研究人员•提供多元化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究兴趣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汉字与词汇•语音与语调•语法与句法•阅读与写作•口语与听力2. 教学方法与技能•汉语教学法•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与评估•多媒体教学与技术应用•教育心理学3. 文化研究•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民俗与民间文学•中国历史与哲学•中国社会与经济•中国教育与教育制度4. 专业选修•汉语语法与研究方法•中级口译与笔译•汉语教材开发与评估•跨文化交际与国际商务•汉语修辞与写作培养模式1. 学术研究•学生参与教育学领域的研究项目•撰写学术论文并发表在学术期刊上•参与学术会议和研讨会,展示研究成果2. 实践锻炼•学生进行汉语教学实习,培养教学与组织能力•参与社区服务和志愿者活动,拓宽社会视野•参与校内外汉语推广活动,提高宣传与沟通技巧3. 交流与合作•学生与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参与国际学生交流项目,拓展跨文化交际技能•学生组织或参加学术研讨会、文化展示等活动评估与认证1. 评估方式•课程考核•学术论文评审•教学实习反馈•学术报告和演讲评分2. 学位认证•按照教育部和国家汉办的相关规定颁发硕士学位证书•提供英文学位证书和成绩单,方便国际学生学历认证就业出路1. 教育机构•大学中国留学生教育项目•高中与小学的国际部门•各类国际学校•语言培训机构2. 文化交流机构•中国驻外使馆文化教育处•国际文化交流组织•各类文化机构3. 研究与学术机构•大学中文系、教育学院、孔子学院•国内外研究机构•学术期刊与出版社4. 外交与商务•外交部及其驻外机构•国内外跨国公司•中资企业和国际机构以上方案可根据具体需求适当调整,以提供更全面的培养和发展机会。
5. 研究生创业与就业指导•提供创业与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规划职业发展路径•组织招聘会和校企合作,提供就业信息和机会•聘请行业专家和成功创业者进行讲座和分享经验6. 学术导师与个性化辅导•指定专业导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术指导和辅导•定期进行学术讨论和导师评估,提升学术研究能力•调配学术资源,满足学生的研究兴趣和需求7. 学风建设与学术交流•建立学术研究平台,促进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组织学术讲座和学术论坛,邀请学者分享最新研究成果•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组织和研究团队,培养学术领导力学习资源和支持1. 图书馆和电子资源•提供丰富的中文学术书籍和期刊,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开设电子图书馆,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和数据库查询服务•购买并更新最新的教材和参考书目2. 语言实践和语言交流•提供语言实践机会,如语言角、讲座和演讲比赛等活动•组织汉语角和语伴计划,帮助学生提高口语和交流技能•参与国内外汉语竞赛,拓宽语言应用和沟通能力3. 心理辅导与生活支持•设立心理咨询中心,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提供学生宿舍、食堂、医疗保健等生活支持服务•组织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招生与申请流程1. 招生对象•具备本科学历的非中国籍申请人•汉语水平达到HSK4级或相当水平2. 申请材料•个人简历•学历证明和成绩单•推荐信(至少两封)•汉语水平证书或学习证明•研究计划或个人陈述•其他相关证明材料3. 入学测试与面试•汉语水平测试•面试(可线上或线下进行)•学术能力测试(选修)4. 入学通知与注册•经评审确认录取名单•发送入学通知书及相关材料•缴纳学费及相关费用•注册入学并开始课程学习学院保留最终解释权,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国际学生)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国际学生)(试行)一、专业简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为适应汉语加快走向世界的迫切需要、满足海外汉语教师的巨大需求而设置的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
为加快海外汉语教师本土化培养体系的建立,2009年国家汉办还专门设立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孔子学院奖学金项目,并出台了《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外国留学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二、培养目标及要求主要培养了解中国,热爱中国文化,具有较高的汉语水平和较熟练的中国语言文化教学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能胜任汉语教学任务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1、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2、具备较熟练的汉语教学技能;3、具有较好的中华文化理解能力和中华文化融通能力;4、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5、具有一定语言文化项目组织管理能力。
三、授予学位: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环节,修满规定的学分,教学实习合格,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者,经学校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授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四、研究方向:国际汉语教学五、学制与学分学制一般为两年,其中一年半在校学习,半年回国进行教学实习。
攻读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应至少修满40学分,其中:核心课程16学分(学位公共课程6学分、学位核心课程不少于10学分)、拓展课程6学分、训练课程6学分、专题讲座2学分、文化体验2学分、教学实习6学分、学位论文2学分。
六、培养方式采取课程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校内外教师联合指导的培养方式。
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力争使研究生在课程学习期间汉语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能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教学案例,提高教学技能;同时对中华文化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具备一定的中华才艺。
七、学位论文学位论文要求紧密结合汉语国际教育,并有应用价值。
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调研报告、教学实验报告、典型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等。
八、课程设置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心2009年9月22日。
#高硕考研-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0年起执行)一、培养目标及要求(一)培养目标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和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
主要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使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2、热爱国际汉语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意识。
3、具备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技能,并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4、具有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和传播能力。
5、能流利地使用一种外语进行教学和交流,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
6、具有语言文化国际推广项目的管理、组织和协调能力。
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的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其中课程学习1年,实习及毕业论文1年)。
四、培养方式采用课程学习和汉语国际教育实践相结合,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华文化传播相结合,校内导师指导和校内外导师联合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五、课程设置本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依据国家教育部“教指委”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09年9月)而定。
课程设置以实际使用为导向,以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需求为目标,围绕汉语教学能力、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形成以核心课程为主导、模块拓展为补充、实践训练为重点的课程体系。
课程名称部分采用指导性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名称,部分沿用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现有硕士研究生课程。
对选修课选课的规定依从指导性培养方案规定;选修课系列中的具体课程根据北京大学的办学实际情况选择而定,有些课程属有待建设的课程。
(一)课程类型和学分分布1、必修课和选修课(1)必修课(共18学分,含学位公共课)(2)选修课(共12学分)教学实习6学分、学位论文2学分,总学分不低于38学分。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方案(外国学生)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方案(外国学生)
一、培养目标
本硕士培养方案旨在帮助外国学生全面掌握汉语言文化,具备扎实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熟练运用汉语进行交流和教学。
同时,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入学条件
申请者需具备本科学历,汉语水平达到HSK6级或以上。
三、课程设置
1. 汉语基础课程
•汉语听力
•汉语口语
•汉语阅读
•汉语写作
2. 语言学专业课程
•汉语语音学
•汉语文字学
•汉语句法
•汉语语义学
3. 中国文化课程
•中国历史
•中国文学
•中国传统艺术
•中国社会文化
4. 教育学专业课程
•教育心理学
•课程设计与评价
•教学方法
•跨文化交际
四、实践教学
1. 实习
学生需要在中国相关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实习,锻炼教学技能。
2. 教学设计
学生需设计并实施一次跨学科的教学项目,展示教学能力。
五、学位要求
学生需修完所有课程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
结束语
本硕士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汉语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国际教育人才,为推动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方案外国学生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方案外国学生一、培养目标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主要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一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二热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意识..三具备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四具有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和传播能力..五能流利地使用一种外语进行教学和交流;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六具有语言文化国际推广项目的管理、组织与协调能力..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的人员..三、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其中课程学习1年;实习及毕业论文1年..四、培养方式采用课程学习与汉语国际教育实践相结合;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相结合; 校内导师指导与校内外导师联合培养相结合的方式..五、应修总学分及课程设置总学分不低于38学分;必修学分26学分:核心课程18学分含学位公共课、教学实习6学分、学位论文2学分..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需求为目标;围绕汉语教学能力、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形成以核心课程为主导、模块拓展为补充、实践训练为重点的课程体系..一采用核心课程、拓展课程、训练课程三种类型1、核心课程18学分;含学位公共课;重在提升学生的汉语教学技能、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1学位公共课程6学分中国概况2学分高级汉语4学分2学位核心课程12学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概论4学分第二语言习得导论2学分汉语教学案例分析2学分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传播12学分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传播22学分2、拓展课程8学分;分模块选修1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类应修4学分汉语语言要素教学2学分偏误分析2学分汉语课堂教学设计2学分现代教育技术与应用 1学分2中华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交际类应修2学分中外文化交流专题2学分3教育与教学管理类应修2学分汉语国际教育专题2学分3、训练课程应修4学分课堂观察与分析2学分汉语测试与教学评估1学分中华文化技能1学分4、教学实习6学分5、学位论文2学分二学位预备课程试行;不设学分为弥补应届本科毕业生知识结构和实践经验的欠缺;在进入核心课程学习前;试行设置:1综合基础课程2课堂教学观摩与体验五、实践环节研究生要通过实习实践;为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完成创造条件..一教学实践方式1、以志愿者身份赴海外顶岗实习;在孔子学院、外国中小学等机构从事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工作;2、在国内各类学校及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实习..二教学实践管理1、志愿者由国家汉办或培养学校选拔派出;其他实习形式由学院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2、学生实习期间;学院安排教师进行指导;3、实习完成后;学生提交实习报告;实习单位出具考评意见..六、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汉语国际教育实践;有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调研报告、教学实验报告、典型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等..参考书目1.赵金铭主编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4;2.周小兵等主编对外汉语教学入门;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3.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4.徐子亮、吴仁甫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Allwright; D. & Bailey; K. M. 1991 Focus o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New York: Cambridge Unviersity Press;6.Bailey; K. M.; & Nunan; D. Eds 1996 Voices from the language classroo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7.Brown; H. D. 2001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2nd ed.. Prentice Hall;8.Freeman; D.; & Richards; J. Eds. 1996.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9.Liu; J. Ed. 2007 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 New Approaches;Perspectives and Standards. New York: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10.Nunan; D. 1991.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A textbook for teachers.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11.Richards; J.; & Lockhart; C. 1996. 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2.Richard; J. C. & Rodgers; T. 2001.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2nd e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3.蒋祖康: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14.王建勤主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习得过程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15.文秋芳;俞洪亮;周维杰: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16.Cook; V. 1993 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London: Macmillan.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引进出版;17.Ellis; R. 1994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引进出版;18.Gass; S. and Selinker; L. 2008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 Introductory Course 3rd edition. New York: Routledge;19.Johnson; K. 2001 An Introduction to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引进出版;20.郑金洲:案例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1.陈瑶:课堂观察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2.陈宏、吴勇毅主编: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教案设计;华语教学出版社;2003;23.张辉、杨楠主编:汉语综合课教学法;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24.章伟民、曹揆申:教育技术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5.陈琦、刘儒德: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26.张祖忻、朱纯等:教学设计-基本原理与方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27.张普:E-Learning 与对外汉语教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8.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计算机媒体素材的制作与使用;高教出版社;2002;29.丛立新:课程论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30.许金龙:对比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1.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32.黄斌:语言逻辑哲学;重庆出版社;1999 ;33.任学良:汉英比较语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34.李葆嘉:理论语言学;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35.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36.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37.张岂之中国思想史;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38.周桂钿秦汉思想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39.刘泽华; 葛荃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40.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41.吕思勉吕思勉中国文化史中国政治思想史讲义;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42.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24;43.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台湾学生书局;1983;44.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编;台湾学生书局;1985;45.龚鹏程汉代思潮;商务印书馆 ;2005;46.龚鹏程唐代思潮;商务印书馆;2007;47.周玉忠: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理论与国别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48.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国家、民族与语言:语言政策国别研究语文出版社 / 2003; 49.金正昆:涉外礼仪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50.沈杰、方四平:公共关系与礼仪;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51.李道魁:公共关系教程第四版;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52.熊源伟:公共关系学;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53.曾琳智:公共关系案例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54.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学科教育心理学丛书;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 ;55.贾冠杰、胡春:外语教育心理学;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56.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57.汪凤炎、燕良轼:心理与教育研究法;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58.冯忠良、伍新春: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59.盛群力: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0.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1.PL史密斯 Patricia 美国%TJ雷根 Tillman 美国:教学设计第3 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2.谢利民:教学设计应用指导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63.李耀新: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64.崔永华:对外汉语教学设计导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8;65.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66.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7.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68.张厚粲: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69.王孝玲:教育统计学修订二版;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70.张凯语言测试理论及汉语测试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771.Grant Henning语言测试指南发展评估与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72.刘润清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73.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4.王学仲:书法举要:中国书法的基础理论与技法;新世界出版社;2006;75.徐利明:中国书法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76.汤大民:中国书法简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77.王树村: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史话;百花文艺出版社;1990;78.陈竟:中国民俗剪纸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79.吕胜中:中国民间剪纸上、下;湖南美术出版社;1994;80.中国结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81.陈立:刺绣艺术设计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82.李友友:民间刺绣;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83.顾留馨:太极拳研究;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84.四十八式太极拳含VCD;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85.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86.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87.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88.袁行霈、严文明、张传玺、楼宇烈中华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9.陈钦庄、詹天祥、计翔翔世界文明史简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90.李泉:对外汉语教材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91.宋柔主编: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信息资源和信息处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92.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93.史根东:教师创新行为案例与与评议;中国科技出版社;2004 ;94.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95.陈向明: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96.傅道春:教育学——情境与原理;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97.赵金铭:语音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98.朱川:汉语语音学习对策;语文出版社;1997;99.毛世帧: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0.孙德金:对外汉字教学研究;商务馆印书馆;2006;101.周健汉字教学理论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02.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103.孙德金:对外汉语词汇及词汇教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104.周小兵等: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105.崔永华对外汉语教学设计导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06.RM加涅等着、王小明等译教学设计原理第五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07.鲁子问、康淑敏英语教学设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08.杜志娴中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人民教育出版社;109.张和生、马燕华对外汉语教学示范教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转发《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转发《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日期】2007.12.10•【文号】学位办[2007]77号•【施行日期】2007.12.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转发《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学位办[2007]77号)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为切实保证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的委托,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组织专家制定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现将该指导性培养方案转发给你们,希望认真研究,在培养工作中落实执行,并结合实际情况,尽快制定出本单位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实施细则,于2008年3月底前报秘书处备案。
附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二〇〇七年十二月十日附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要求(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2、热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意识。
3、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4、具备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
5、能流利地使用一种外语进行教学和交流;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一)招生对象1、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2、具有学士学位或同等学力有志于从事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各类人员;3、海外具有同等资质的汉语教师或专业人员。
陕西师范大学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实施细则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和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知识、汉语及其国际教育知识的高级人才,学位获得者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能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品行端正,遵纪守法,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中华文化和汉语传播服务。
2.熟练掌握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较丰富的语言学理论、语言应用、语言教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良好的口头、文字表达技能,并具备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交流学术信息与检索科技情报的能力。
3.热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具有奉献和开拓意识,并且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不断开拓新的语言研究领域与语言应用领域。
4.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翻译专业书刊;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5.具备熟练的第二语言教学技能,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具有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和传播能力。
具有语言文化国际推广项目的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
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的人员。
包括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已经参加工作的往届毕业生。
三、学习期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两年。
第一年主要进行课程学习,第二年完成实习及毕业论文。
四、课程设置、考核与教学方法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需求为目标,围绕汉语教学能力、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形成以必修课程为主导、选修课程为补充、实践训练为重点的课程体系。
根据专业特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课程分为必修课程(18学分,包括公共学位课)、选修课程(8学分,按照大类选修不同类型课程)和训练课程(4学分),再加上教学实习6学分和学位论文2学分,总学分不低于38学分。
(一)必修课程1.公共学位课:6学分(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2学分(2)外国语4学分2.专业学位课:12学分(1)汉语语言学基础30课时,1.5学分(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30课时,1.5学分(3)第二语言习得30课时,1.5学分(3)国外汉语课堂教学案例60 课时,3学分(4)中华文化与传播60 课时,3学分(5)跨文化交际30课时,1.5学分(二)选修课程1.汉语知识及其教学类(1)汉语语言要素教学30课时,1.5学分(2)语法修辞研究30课时,1.5学分(3)语义的分析与认知30课时,1.5学分(4)偏误分析30课时,1.5学分(5)汉语研究与教学30课时,1.5学分(6)普通话语音教学与实践30课时,1.5学分(7)语体学30课时,1.5学分(8)汉字与文化30课时,1.5学分(9)汉语国际教育概述30课时,1.5学分(10)对外汉语教学设计与实践30课时,1.5学分(11)课堂教学案例分析30课时,1.5学分(12)语言对比研究30课时,1.5学分2.中华文化传播与跨文化类(1)跨文化交际学30课时,1.5学分(2)中国文化史30课时,1.5学分(3)中国思想史30课时,1.5学分(4)国别与地域文化30课时,1.5学分(5)中外文化交流专题30课时,1.5学分(6)礼仪与国际关系30课时,1.5学分3.教育与教学管理类(1)外语教育心理学30课时,1.5学分(2)教学设计与管理30课时,1.5学分(3)汉语国际推广专题30课时,1.5学分(4)国外中小学教育专题30课时,1.5学分(5)汉语教学与教材资源30课时,1.5学分(6)现代语言教育技术30课时,1.5学分(三)训练课程(4学分)1.留学生课堂教学调查与分析(1学分)(该课程主要让研究生学会调查分析课堂现状的方法,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要求来组织教学。
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45300一、专业类别领域简介2006年南京师范大学作为全国首批12所试点院校之一开始招收、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到目前为止,共招收培养近500名该专业研究生。
汉语国际教育是指针对外国人进行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研究,涉及语言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和文化学等多领域的交叉学科。
该学科旨在通过汉语本体研究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研究,揭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策略、学习心理、习得规律和教学方法,从而制订出汉语教学的基本语言规律及教学原则,并用来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培养内容分为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两个方面。
理论学习包含语言学理论、教育心理学、汉语教学技能、文化学、计算机技术等方面,教学实践包括对学生进行汉语教学法、教学技能学习以及海外、国内汉语教学实习。
培养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师范教育的传统和优势,整合学校在教师教育及音乐、体育、美术等师资为我所用;充分利用我院留学生教育的资源及有利条件,确保所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
我校在数个国家建有实习基地,且学生绝大多数能通过国家汉办组织的志愿者选拨考试并外派顶岗实习,因此学生都有半年以上海外或国内汉语教学实习的经历。
我校培养的该专业学生就业方向多为国际学校汉语教师、国内中小学教师、公务员、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涉外工作等,另有学生获得海外学校留校任教的资格。
二、培养目标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
主要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应职业道德的专业型技术人才。
应具备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方案外国学生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方案外国学生一、目标与任务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和良好的汉语教学能力,具备独立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教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掌握汉语语音、语法、词汇及交际功能等基本知识,能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2.熟悉汉语教学现代教学理论和方法,了解当代对外汉语教学的最新研究成果;3.具备扎实的讲授汉语听说读写技巧和汉语教学方案的设计能力;4.熟悉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评价和选择,能根据学生的需求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5.具备一定的科研和论文写作能力,能开展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研究;6.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视野,能适应不同文化背景的教学环境。
三、培养内容1.汉语基础知识:包括汉语语音、语法、词汇等基本知识的学习和掌握;2.汉语教学理论与方法:包括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现代教学方法和技巧的学习;3.汉语教材与教学设计:包括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评价和选择,以及教学方案的设计和实施;4.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包括对外汉语教学实习和课堂教学观摩等实践活动;5.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包括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研究的选题、研究方法以及学术论文写作;6.跨文化交际与国际视野:包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国际汉语教学实践的经验积累。
四、培养模式本专业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实践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培养模式。
其中,课堂教学包括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实践教学包括教学实习和教学观摩,研究性学习包括选题研究和学术论文写作。
五、学制与学分学制为两年,总学分要求为32学分。
其中,专业课程学分为20学分,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实践教学学分为6学分,包括教学实习和教学观摩;研究性学习学分为6学分,包括选题研究和学术论文写作。
六、培养环节与时间安排1.第一学期:-汉语基础知识学习-汉语语音、语法、词汇等基本知识的掌握-汉语教学理论与方法的学习2.第二学期:-汉语教学设计与实施-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教学实习3.第三学期:-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教学观摩-对外汉语教学研究选题和研究方法的学习4.第四学期:-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论文写作与答辩七、评价与考核本专业采取综合评价和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养考核。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日期】2007.03.30•【文号】学位[2007]10号•【施行日期】2007.03.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学位[2007]1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委员会、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军队学位委员会,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决定设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现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及其说明印发给你们。
有关试点工作的具体事项另行通知。
附件:一、《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二、关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说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二○○七年三月三十日附件一: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一、为提高我国汉语国际推广能力,加快汉语走向世界,改革和完善对外汉语教学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汉语国际推广新形势需要的国内外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和传播中华文化的专门人才,决定在我国设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二、"汉语国际教育"是指面向海外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教学。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简称MTCSOL。
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为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四、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化知识、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技能、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09年05月20日 14:05 来源: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为做好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实习实践、学位论文等环节的规范化和培养质量,特制订《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供各培养单位在制订实施细则时参考。
一、培养目标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
主要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为:(一)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二)热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意识。
(三)具备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四)具有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和传播能力。
(五)能流利地使用一种外语进行教学和交流,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
(六)具有语言文化国际推广项目的管理、组织与协调能力。
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的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其中课程学习1年,实习及毕业论文1年)。
四、培养方式采用课程学习与汉语国际教育实践相结合,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相结合, 校内导师指导与校内外导师联合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五、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需求为目标,围绕汉语教学能力、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形成以核心课程为主导、模块拓展为补充、实践训练为重点的课程体系。
(一)课程类型与学分分布1、采用核心课程、拓展课程、训练课程三种类型(1)核心课程(18学分,含学位公共课)(2)拓展课程(8学分,分模块选修)(3)训练课程(4学分)教学实习6学分、学位论文2学分,总学分不低于38学分。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570100)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汉语国际教育专门人才。
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化知识、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技能、较强的外语口语能力、外语教学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研究方向1.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3.第二语言习得4.汉外对比与跨文化交际5.语言测试与评估三、修业年限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者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在职攻读学位者基本修业年限一般也为3年,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1学年。
四、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低于28学分。
修满规定学分、教学实习合格、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者可授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五、培养方式1.实行导师组集体培养和指导教师负责相结合的方式。
导师组以指导教师为主,由3-5人组成,发挥集体培养的优势。
2.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
一学期脱产学习外语(英语、俄语或朝鲜语零起点),寒暑假时间学习专业课程。
对于有英语、俄语或朝鲜语基础的学生,可以申请外语免修,但必须参加外语结业考试。
学习一年后,可以到学校指定的国内外教学实习基地进行教学实习,也可推荐参加汉语教师志愿者遴选,到国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3. 硕士生应于入学之初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人学习和研究计划,并根据本专业硕士生必读文献阅读目录,每学年至少提交一篇文献阅读报告。
4.采取师生互选方式确定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负责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选择研究方向。
5. 有计划地聘请校内外专家担任兼职硕士生指导教师,承担授课任务,开设专题讲座,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六、课程学习1.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2.教学方式采用课堂教学与国内外教学实习相结合的方式。
课程学习与汉语国际教育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加汉语教学和辅助教学工作,以加强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570100)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汉语国际教育专门人才。
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化知识、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技能、较强的外语口语能力、外语教学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研究方向1.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3.第二语言习得4.汉外对比与跨文化交际5.语言测试与评估三、修业年限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者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在职攻读学位者基本修业年限一般也为3年,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1学年。
四、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低于28学分。
修满规定学分、教学实习合格、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者可授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五、培养方式1.实行导师组集体培养和指导教师负责相结合的方式。
导师组以指导教师为主,由3-5人组成,发挥集体培养的优势。
2.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
一学期脱产学习外语(英语、俄语或朝鲜语零起点),寒暑假时间学习专业课程。
对于有英语、俄语或朝鲜语基础的学生,可以申请外语免修,但必须参加外语结业考试。
学习一年后,可以到学校指定的国内外教学实习基地进行教学实习,也可推荐参加汉语教师志愿者遴选,到国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3. 硕士生应于入学之初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人学习和研究计划,并根据本专业硕士生必读文献阅读目录,每学年至少提交一篇文献阅读报告。
4.采取师生互选方式确定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负责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选择研究方向。
5. 有计划地聘请校内外专家担任兼职硕士生指导教师,承担授课任务,开设专题讲座,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六、课程学习1.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200060201002基础外国语(韩、俄、英)春季360 6外语课,但必须修读语言类的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200060202001汉语语言学导论寒假36 2硕士生需修满5门10学分的专业课程。
20006020200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寒假36 2 200060202003第二语言习得导论寒假36 2200060202004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暑假36 2 200060202005课堂教学研究寒假36 2语言类200060203001汉语语音概说寒假36 2选修课分为大类,研究生需至少从3类中选修,须修满10学分的课程。
“中华文化技能”包括简笔画、中国传统乐器、中国民族200060203002汉语语法概说寒假36 2 200060203003汉语词汇概说寒假36 2 200060203004汉字概说寒假36 2 200060203005汉外语言对比暑假36 2教学类200060203006汉语测试与教学评估暑假36 2200060203007汉语教材分析与编写暑假36 2 200060203008汉语教学案例分析暑假36 2 200060203009现代教育技术及教学应用暑假36 2文化类200060203010中国思想史寒假36 2 200060203011当代中国概况寒假36 2 200060203012国际政治与经济专题寒假36 2 200060203013国别与地域文化寒假36 2 200060203014礼仪与公共关系寒假36 2 200060203015中华文化技能寒暑假36 2 2000602030162.教学方式采用课堂教学与国内外教学实习相结合的方式。
课程学习与汉语国际教育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加汉语教学和辅助教学工作,以加强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3.考核方式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
除实践类课程可以采取考查方式进行考核外,其他课程一律以考试的方式进行。
考试一般采用笔试和撰写课程论文等形式进行,其中至少有一门学科基础课的考试为闭卷形式。
课程考核采取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提倡以撰写文献阅读报告、调研报告等形式进行过程考核,以撰写课程论文等形式进行期末考核。
文献阅读报告、调研报告、课程论文等书写规范和具体要求详见《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考核与管理办法》。
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
考试按照百分制评定,考查按照合格、不合格评定。
考试成绩分为5个等级:90分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60-69分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
六、学位论文研究生课程学习成绩全部合格,完成各项必修环节,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
学位论文可以是科研论文、学术综述、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等形式。
学位论文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要有创新性。
学位论文工作包括以下四个主要环节:1. 论文研究计划硕士生入学3个月内,应在导师指导下初拟论文选题范围,制定个人学习和研究计划,并由硕士生指导小组审查通过后报学院备案。
2.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原则上在第四学期寒假进行,由导师组教师参加。
开题报告的时间与论文通讯评阅的时间间隔不少于8个月。
3. 论文进展报告硕士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作进展报告,并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论文。
4.学位论文答辩提前修满学分,经指导教师和学院同意,学位论文审查合格后方可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原则上在第三学年末进行。
硕士论文答辩按照《东北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进行。
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应修改论文,并再次申请答辩,两次答辩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半年。
完成学位论文工作各个环节,并通过论文答辩后记4学分。
七、实践活动教学实践活动分为两个环节:教学见习和教学实习。
教学见习在入学之初开始,至少听2门以上主干课程,每门课不少于8学时,见习结束后要提交教学见习报告。
教学实习安排在第二学年进行,结合所学语言学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知识,在指导教师安排下,进行课堂教学实践,课堂教学实践不少于40学时,同时要在原任课教师指导下完成1次教案写作,参加统一试讲。
教学实习要在学院统一安排下进行,集中进行一至两次讲评。
教学实习结束后,撰写3500字左右的教学实习报告。
完成教学实习的各个环节记4学分。
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基本学制为3年,学费按照基本学制收取。
附:经典文献目录:一、汉语本体研究(13)1. 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2. 符淮青,词义的分析与描写,语文出版社,1996。
3. 何自然,语用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4. 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5. 贾彦德,汉语语义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 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7.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 陆俭明、沈阳著,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9.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79。
10. 马真,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商务印书馆,2005。
11. 邵敬敏,汉语语法学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12. 沈阳编著,语言学常识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3. 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
二、对外汉语教学基础理论(5)14. 陈昌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5. 李泉主编,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16. 刘珣著,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17. 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国家教委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查委员会办公室。
(也在1994年至1997年的《世界汉语教学》上连载过,可从中国学术期刊网上下载)18. 赵金铭主编,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4。
三、语言学习与习得(5)19. 靳洪刚,语言获得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0. 温晓虹,汉语作为外语的习得研究—理论基础与课堂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1. 王建勤主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习得过程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22. 吴旭东,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方法与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3. Ellis, 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第二语言习得,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0。
四、二语/外语教学法(7)24. 丁迪蒙,对外汉语的课堂教学技巧,学林出版社,2006。
25. 彭增安、陈光磊主编,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概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26. 徐子亮、吴仁甫著,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7. 杨惠元,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28. 杨寄洲、崔永华主编,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29. 张和生主编,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研究,商务30. Jack C. Richards & Theodore S. Rodgers,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语言教学的流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五、文化教学(3)31. 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32. 李晓琪主编,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33. 赵金铭,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
六、语言测试与教学评估(3)34. 王景英主编,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5. 杨惠中,语言测试的设计与评估导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6. 张凯主编,汉语水平考试(HSK)研究,商务印七、教育心理学(3)37. 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8. 江新著,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39. 李广平、杨玉宝主编,教育科研方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八、对外汉语教师技能(11)40. 陈宏等,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教案设计,华语教学出版社,2003。
41. 李大忠,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42. 李泉主编,对外汉语教材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43. 李泉主编,对外汉语课程、大纲与教学模式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44. 李晓琪主编,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45. 李晓琪主编,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46. 李晓琪主编,对外汉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47. 李晓琪主编,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48. 卢福波著,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