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卸车用管耐压试验操作规程
卸车用软管耐压试验管理规定
附件二:卸车用软管耐压试验管理规定液化天然气卸车用软管必须按照安全附件及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定期进行耐压试验,确保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其方案如下:一、实验前的准备及要求1、卸车用软管的耐压试验应当由加气站的专业人员进行;2、卸车用软管应当每年进行一次耐压试验检查,试验压力为卸车用软管公称压力的倍(液化天然气卸车用管试验压力为);3、试验用设备所采用的手动试压泵,其工作压力不得小于实验压力的2倍;4、试验用压力表其精度不低于级,表盘直径应不小于100㎜;检查压力表量程,最好为试验压力的两倍,压力表是否经有关部门鉴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
各连接处、密封处的螺栓是否上紧。
5、试验用密封压板及接头所承受压力不低于实验压力的倍;6、试验用水应敞口静止8小时方可使用。
二、试验方法及步骤1、将卸车用软管一端用专用法兰封闭后,把实验用水从另一端注入管内,注满后用专用试验接头进行封闭;2、把受试管与手动试压泵进行连接,确保连接牢固可靠;3、向手动试压泵水箱内注入实验用水;4、用手动试压泵向受试管内打压,同时打开受试管排放阀,排除残留气体至水溢出后关闭;5、观察试压泵压力表,待压力升至设计压力时,观察各接口及管壁有无渗漏发生,如无渗漏继续升压至试验压力,保压5分钟,受试管无破裂、渗漏及涨粗,视为合格。
如有泄漏或其他异常情况,应报废;6、卸下各链接法兰及接头,排放出受试管中的实验用水,用干燥氮气进行吹扫,至管子内壁全面呈干燥状态方可使用;7、将试验结果做好记录,并有试验人员签字存档;8、工作结束后清理好工作现场,试验结束。
XXXXX有限公司2018年4月7日CNG卸车用软管耐压试验记录单位:XXXX有限公司LNG卸车用软管耐压试验记录单位:XXXX有限公司。
装卸用管管道的耐压试验规程
装卸用管管道的耐压试验规程1. 引言为确保装卸用管管道在使用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经过多方研究和实践,制定了本规程。
2. 术语和定义•耐压试验:对管道内进行压力测试,以验证管道是否无泄漏且能承受预定负荷水平的测试。
•进口管:运输装卸站点外的管道。
•操作温度:管道使用时的温度。
•出口管:运输装卸站点内的管道。
•载重量:管道最大承载能力。
3. 试验准备3.1 设备•液压泵•压力表•管道闭锁装置•阀门3.2 测试介质使用空气为测试介质。
4. 试验要求4.1 进口管道耐压试验进口管道耐压试验在管道运输装卸前进行。
在管道装在卡车上或其他运输设备之前,必须对进口管道进行耐压试验。
该试验应在操作温度下进行,并持续15分钟,其测试压力应等于管子承受的最大工作压力的1.5倍。
4.2 出口管道耐压试验出口管道耐压试验是在管道运送到装卸点后进行的。
在管道卸载并准备连接到其他设备之前,必须对出口管道进行耐压试验。
在试验中,需先将管道关闭并使用阀门进行密封,然后施加测试压力,在操作温度下持续15分钟。
测试压力应等于管子承受的最大工作压力的1.5倍,且测试压力应至少为气体密度的1.5倍,以验证管道是否有泄漏。
5. 实施过程1.打开器材,并检查阀门和管道的状态,以确认管道处于关闭状态且密封。
2.施加测试压力。
应该确保测试压力是管道最大工作压力的1.5倍。
3.测试压力应在试验过程中保持稳定,并持续15分钟。
4.测量压力测试值并记录。
5.验证管道是否漏气,并记录 testing 结果。
6. 故障处理如果管道在试验中漏气,则应记录并进行分析,以明确漏气原因。
如果需要修理,必须等到修理完成再进行下一轮试验。
7. 结论本规程所述的装卸用管管道的耐压试验规程,是为确保管道能够安全可靠、稳定运行而制定的。
在试验前需准确评估管道的最大承载能力和最大工作压力,确定适当的测试流程,以便在试验过程中准确测量和验证管道的性能。
8. 参考文献无。
液化石油气装卸车操作规程
液化石油气装卸车操作规程一、装车前准备工作1、引导罐车对准装卸台位置停车,待司机拉上制动手闸,关闭汽车发动机后,给车轮垫上防滑块。
2、检查液化石油气检验单,检查罐车和接收贮罐的液位、压力和温度,检查装卸阀和法兰连接处有无泄漏。
3、接好静电接地线,拆卸快装接头盖,将装卸台气、液相软管分别与罐车的气、液相管接合牢固后,开启放散阀,用站内液化石油气排尽软管中空气,关闭放散阀。
4、使用手动油压泵打开罐车紧急切断阀,听到开启响声后,缓慢开启球阀。
二、装卸车程序1、液化石油气压缩机卸车作业①气相系统:开通接收储罐的气相出口管至压缩机进口管路的阀门;开通压缩机出口管至罐车的气相管阀门。
②液相系统:开通罐车液相管至接收储罐的进液管阀门。
③通知运行工启动压缩机。
④待罐车气相压力高于接收储罐0.2MPa~0.3MPa后,液体由罐车流向接收储罐。
当罐车液位接近零位时,及时通知压缩机运行工停车,关闭罐车液相管至接收储罐的进液管阀门,关闭接收储罐气相出口管至压缩机进口管路的阀门,关闭压缩机出口管至罐车的气相管阀门。
⑤将罐车气相出口管至压缩机进口管路的阀门接通,将压缩机出口至接收储罐气相进口管路的阀门接通,通知运行工启动压缩机回收罐车内气体,回收至罐车压力为~0.2MPa停车,并关闭上述有关阀门。
⑥关闭罐车紧急切断阀。
泄压后拆卸软管和静电接地线,盖上快装接头盖,取出防滑块。
开走罐车,卸车作业结束。
⑦按规定填好操作记录表。
2. 液化石油气压缩机装车作业:①气相系统:开通罐车气相管至压缩机入口管路的阀门;开通压缩机出口管至出液储罐气相入口管路的阀门。
②液相系统:开通罐车液相管至出液储罐的出液管路的阀门。
③通知运行工启动压缩机。
④待出液储罐气相压力高于罐车0.2MPa~0.3MPa后,液体由出液储罐流向罐车。
当罐车液位达到最高允许充装液位时,及时通知压缩机运行工停车,关闭罐车液相阀门和出液储罐的出液管阀门。
⑤关闭罐车气相管至压缩机入口管阀门,关闭压缩机出口管至出液储罐气相入口管路的阀门。
(装卸用管)管道的耐压试验规程
(装卸用管)管道的耐压试验规程装卸用管道的耐压试验规程一、耐压试验的目的和范围为评估装卸用管道的耐压性能,确保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会发生泄漏或分裂,削减可能发生的事故,特订立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各种装卸用管道的耐压试验,包括原油、化工品、油品、天然气等各种介质的管道,管道的公称直径在4英寸及以上。
二、试验前准备工作1、水压试验应在管道的安装完成后、焊接完毕后进行,确认管道及附件的装配及焊接质量符合生产制造条件和设计要求。
2、试验前先对管道及管件进行严格清洗和除油处理,确保管道内表面无杂质、无异物。
3、检查管道及附件的坚固性和压力试验前的整体性能及安全性,检查焊缝及连接处的完整性、密封性。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应适时处理。
4、标明试验使用的压力表、水泵等设备的型号、规格、精准性及试验时间等信息,并做好试验记录。
5、进行试验前应进行漏检,检查是否有漏水现象,同时要检查管道及管件制造的资料。
6、如需封闭管道,应在管道内将空气或氮气放出后,并通过保证管道内压力上升的方式封闭管道。
7、进行试验前应清除管道内的空气和气体,以避开试验时管道发生爆炸和分裂。
三、耐压试验程序1、起泵前检查各部件的连接是否紧固,阀门是否关闭。
泵导水管道应打通,试验泵房部分、泵体的进出口管道、压力表及各连接成分应处于无水状态。
进出口泵要充足的胶管及水管等构成部分也应处于无水状态。
2、试验泵房的出水阀已开启后,打开进出口阀以及压力表的出口阀散水,将水带入管道、附件及管道附架,直至其灌满管道;3、泵房出口阀稳定后,将进出口阀渐渐关闭至管道内调整上的压力达到1MPa为宜。
保持10分钟,呼啸声及其它异常声音,若有泄漏或异常声音,则应立刻停止。
4、检查泵配套的压力表、泄漏转盘、外观检查、一般性状、倾斜度及噪音等,并将泵的传动箱、压力表、油温表等部件的润滑情况、运作状态等,做好相应的记录。
5、在泵站进行静态水压试验,保持试验压力10min-30min,确保试验管道的不变性。
(装卸用管)管道的耐压试验规程
(装卸用管)管道的耐压试验规程管道的耐压试验是指对管道进行压力测试,以确保其可以耐受正常工作中的压力和负荷。
管道的耐压试验规程是指对管道进行耐压测试时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规定和步骤。
一、耐压试验的目的和范围管道的耐压试验旨在验证管道的设计和材料参数是否符合要求,并评估管道在正常工作中的承载能力。
耐压试验范围包括管道的整体性能测试和局部性能测试。
二、耐压试验的准备工作1. 对管道进行清洗和除锈,确保管道内表面光洁无污物和锈蚀。
2. 检查管道的连接和焊缝,确保焊接质量和密封性。
3. 准备好压力测试设备,包括压力表、压力控制器、压力泵等。
三、耐压试验的步骤1. 设定测试压力,根据设计要求和管道材料的耐压能力确定测试压力。
2. 闭锁管道,将压力泵连接到管道系统,用适当的密封材料进行封堵。
3. 压力泵开始加压,逐渐增加压力,观察管道系统是否有漏水或渗漏现象。
4. 达到测试压力后保持一段时间,观察管道系统的稳定性,检查是否有压力下降或管道变形情况。
5. 缓慢减压,观察管道是否有明显的漏水或渗漏现象,检查管道的密封性能。
四、耐压试验的注意事项1. 在进行耐压试验前,必须进行安全评估和防护措施,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2. 耐压试验前应对所有测试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准确度。
3. 加压过程中应逐渐增加压力,避免过大的压力冲击对管道造成损坏。
4. 在管道系统达到测试压力后应及时关闭压力泵,防止压力过大导致管道破裂。
5. 加压过程和减压过程中都要注意观察管道系统的变形和泄漏情况,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五、耐压试验的结果评估根据耐压试验的结果,可以评估管道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
如果管道在耐压试验中出现漏水或渗漏现象,则需要对管道进行修复或更换,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六、耐压试验的记录和报告对耐压试验进行全程记录,包括加压过程的压力变化、泄漏情况、管道变形情况等。
并根据测试结果生成测试报告,记录测试过程和测试结论,作为管道使用和维护的依据。
(装卸用管)管道的耐压试验规程
(装卸用管)管道的耐压试验规程管道的耐压试验是管道安装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测试工作,它能够确保管道的耐压性能,保证管道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不会出现压力漏气或破裂的现象,从而保障人身安全和工程质量。
下面是管道的耐压试验规程。
一、测试前的准备工作1. 对所有要进行耐压试验的管道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无明显的损坏、渗漏、磨损等情况。
2. 检查管道安装连接的紧固件,确保其连接紧固可靠。
3. 清洁管道内部,清除余渣、焊渣和其他杂物。
4. 确定测试压力和持续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测试方案。
二、测试设备和工具准备1. 测试压力表:确保测试压力准确可靠。
2. 管道封堵装置:用于封堵管道出口,保持测试压力。
3. 管道支架和固定夹具:确保管道在测试过程中稳定不动。
4. 安全阀:用于管道压力超过设定值时的保护。
5. 直径及长度符合试压管件数量。
6. 手提式灭火器、防护眼镜、安全鞋等安全防护用品。
三、测试过程1. 关闭管道的进、出口阀门,并清除管道内部的空气和杂物。
2. 在测试压力表上确认测试压力,并将其安装在进口阀门处。
3. 打开管道进口阀门,将管道充满水,直至水从出口阀门处排出,完成排气工作。
4. 关闭管道进口阀门,打开进、出口阀门间的封堵装置,保持测试压力。
5. 检查管道压力表,确保测试压力稳定并符合要求。
6. 观察管道系统是否有渗漏现象,如有渗漏情况应予以记录和查找原因及时予以修复。
7. 在规定的时间内保持测试压力稳定,观察管道系统是否发生压力下降,如有下降情况应予以记录和查找原因。
四、测试结果和处理1. 测试结束后,关闭所有阀门,卸载测试压力,释放管道内的压力。
2. 检查管道系统,如有发现渗漏或其他异常情况,应立即予以修理。
3. 记录测试结果,包括测试压力、持续时间、压力变化情况等。
4. 在测试合格的情况下,可进行验收并移交给用户使用。
如测试不合格,应及时对问题进行处理,直至合格为止。
以上就是管道的耐压试验规程,通过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可以确保管道安装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卸车软管耐压试验操作规程
卸车软管耐压试验操作规程1.试验工具和设备的准备:-压力表:用于测量软管的耐压性能;-水泵:用于提供试验过程中所需要的水源;-液压泵或空压机:用于提供压力源;-安全阀:用于保证试验中的安全;-螺纹接头和固定装置:用于连接软管,并固定好试验位置;-清洁布和清洁剂:用于清洁软管;-手套和护目镜:用于保护试验人员的安全。
2.试验前的准备:-检查软管的型号、规格和承受压力,确保试验选用的压力和软管的耐压范围一致;-清洁软管,确保软管表面无杂质;-安装软管并固定好试验位置;-连接压力表,确保压力表的读数正常;-安装安全阀,调整阀门使其与试验压力一致;-确保试验环境安全,并做好安全提示。
3.试验过程:-打开水泵,保证试验所需的水源供应;-打开液压泵或空压机,提供试验压力;-观察软管的状态,检查软管是否有漏水、爆裂等异常情况;-试验过程中,应定时检查压力表的读数,确保试验压力的稳定性;-如发现软管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试验,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进行;-试验结束后,关闭水泵和液压泵或空压机,并将试验装置恢复到初始状态;-拆卸软管,并清洁软管。
4.试验记录和结果评定:-在试验过程中,需要记录试验开始和结束时间、试验压力和软管的情况等;-根据软管的性能要求,对软管的试验结果进行评定。
通常软管在试验压力下应无漏水、无渗透、无破裂等情况;-如软管出现异常情况,应进行原因分析,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5.安全操作规范:-在试验过程中,必须佩戴手套和护目镜,以确保试验人员的安全;-严禁面对软管直接试验,以免发生危险;-试验前必须进行安全提示和相关培训,确保试验人员具备相应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在试验过程中如发现软管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试验,并进行排除故障;-试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随意更改试验参数和步骤。
以上是卸车软管耐压试验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通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试验,能够确保软管的耐压性能,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卸车用软管耐压试验管理规定(2018.7)
附件二:卸车用软管耐压试验管理规定液化天然气卸车用软管必须按照安全附件及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定期进行耐压试验,确保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其方案如下:一、实验前的准备及要求1、卸车用软管的耐压试验应当由加气站的专业人员进行;2、卸车用软管应当每年进行一次耐压试验检查,试验压力为卸车用软管公称压力的1.5倍(液化天然气卸车用管试验压力为1.2MPa);3、试验用设备所采用的手动试压泵,其工作压力不得小于实验压力的2倍;4、试验用压力表其精度不低于1.5级,表盘直径应不小于100㎜;检查压力表量程,最好为试验压力的两倍,压力表是否经有关部门鉴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
各连接处、密封处的螺栓是否上紧。
5、试验用密封压板及接头所承受压力不低于实验压力的1.5倍;6、试验用水应敞口静止8小时方可使用。
二、试验方法及步骤1、将卸车用软管一端用专用法兰封闭后,把实验用水从另一端注入管内,注满后用专用试验接头进行封闭;2、把受试管与手动试压泵进行连接,确保连接牢固可靠;3、向手动试压泵水箱内注入实验用水;4、用手动试压泵向受试管内打压,同时打开受试管排放阀,排除残留气体至水溢出后关闭;5、观察试压泵压力表,待压力升至设计压力时,观察各接口及管壁有无渗漏发生,如无渗漏继续升压至试验压力,保压5分钟,受试管无破裂、渗漏及涨粗,视为合格。
如有泄漏或其他异常情况,应报废;6、卸下各链接法兰及接头,排放出受试管中的实验用水,用干燥氮气进行吹扫,至管子内壁全面呈干燥状态方可使用;7、将试验结果做好记录,并有试验人员签字存档;8、工作结束后清理好工作现场,试验结束。
XXXXX有限公司2018年4月7日CNG卸车用软管耐压试验记录单位:XXXX有限公司LNG卸车用软管耐压试验记录单位:XXXX有限公司。
装卸用管耐压试验规程
装卸用管耐压试验规程1. 目的为了安全、正确地对液化气体槽车装卸用软管进行采购、耐压试验、使用和保养特制定本规程。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液体气体罐车的充装用软管管理和使用工作。
3. 职责3.1采购员根据采购计划必须采购有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证的单位制造的合格产品,对其生产资质、产品质量负责。
3.2充装站设备员对采购回的软管进行编号、诸根进行耐压试验,并记录台账,对试验结果负责。
3.3软管领用后,及时记录软管的编号、使用日期等,使用期限一年,到期及时更换,对软管的安全、正确使用负责。
4.充装软管的管理规定4.1充装软管必须是由有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证的单位制造的合格产品。
4.2外来罐车应使用充装站专用的充装软管进行充装,不得使用随车携带的软管进行充装。
4.3充装软管每半年进行一次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 1.5 倍的公称压力),每年更换一次。
4.4充装设备和管线实施定期检验制度,充装软管有可靠的联接方式,充装软管的额定工作压力不低于装卸系统最高工作压力的 4 倍。
4.5充装软管必须耐液化气体的腐蚀。
软管不得有变形、老化及堵塞等问题。
4.6只用本公司购买的符合规定厂家生产的充装软管,并已进行了耐压试验。
5.压力试验前应具备的条件5.1试验用压力表已校验,并在周检期内,其精度不得低于1.6级,表的满刻度值是被测压力的1.5-2倍,压力表不得低于2块。
并安装在便于观察的位置。
5.2按试验的要求,软管已经固定在专用平台上,紧固妥当。
软管两侧已加工好专用接头,一侧装压力表、接三柱塞高压水泵,另一侧安装排气阀。
5.3以水为介质进行耐压试验,其所用的水必须是洁净的。
奥氏体不锈钢材质用水进行耐压试验时,应严格控制水中的氯离子含量不超过25mg/L。
试验合格后,应立即将水渍去除干净。
6.耐压试验规程6.1连接:将高压水泵与试压的软管系统相连。
6.2灌水:打开系统的排气阀,向系统灌水,待排气阀连续不断地向外排水时,关闭排气阀。
《卸车软管耐压试验操作规程》
装卸用金属软管水压耐压试验操作规程1、总则本操作规程规定了槽车装卸用金属软管水压耐压试验基本工作程序。
2、试压前的准备工作试压时所使用的设备、压力表、阀门等工装量具应经过鉴定,并在有效期内。
a.设备、工装完好;b.安全附件、安全装置、阀门等应安装齐全;c.量具、压力表按国家有关规定,定期检定,压力表上有检验合格的铅封和检验合格证,选用压力表的量程为6mpa。
d.采用阀门的压力等级应符合试验压力的要求,阀门应完好、无泄漏启闭要灵活;e.采用管道应确保试压的安全,管道内部应无杂物、堵塞,保证畅通。
3、试验程序3.1必须经监检人员同意后方能进行耐压试验;3.2耐压试验前,必须将各应密封的部位用螺栓装配齐全并紧固;3.3试验时必须用二块量程相同的、经校验并在有效期内的压力表;3.4将三柱塞高压水泵与装卸用管接通,将水加满,将装卸用管内气体全部排净;3.5水压试验a连接三柱塞高压水泵与卸车软管,将固定管南端第2道截止阀关闭,并加盲板;b在装卸用管最高点设排气口,充水时应将装卸用管内的空气从装卸用管顶部排气口排净,然后将其封闭,待壁温与水温相同后启动试压泵缓慢升压;c试压时应保持装卸用管表面干燥;d试压时压力应缓慢上升,直至压力达到设计压力2.4mpa时,经确认无泄漏后继续升压,达到规定试验压力4.8mpa后,保持压力30分钟,然后将压力降至0.8倍试验压力3.85mpa,保压30分钟,此时对装卸用管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期间压力应保持不变,不得采用连续加压来维持压力不变。
如有泄漏,则需卸压后进行处理,严禁带压紧固螺栓或向受压元件施加外力;e水压试验结束后,应及时将装卸用管内的水排除干净,并用压缩空气将表面吹干。
充装软管水压试验记录表试验单位:试验负责人:。
液化石油气卸车臂耐压试验操作规程
液化石油气卸车臂耐压试验操作规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液化石油气卸车臂耐压试验操作规程一、前言液化石油气卸车臂是液化石油气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关键设备,其安全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操作流程的安全性。
卸车用软管耐压试验记录
卸车用软管耐压试验记录
卸车用软管耐压试验记录
试验时间:
试验对象:
试验人员:
一、技术参数
1、型号:
2、压力:
3、流量:
4、软管材质:
5、使用温度:
6、使用压力:
二、试验动作
1、将软管放入耐压容器中,以预定量的水料用指定的压力,把软管充满水料;
2、观察软管的弹性变化,用手触摸,注意排水;
3、在室温下,以适当的压力,持续一段时间,观察软管是否出现变形;
4、检查软管的视野,观察是否出现渗漏或裂缝;
5、放水,观察软管是否有异常情况,如渗漏、裂口等;
三、试验结论
本次试验的结论为:
1、软管在预定的使用压力下能正常使用;
2、软管得以正常使用,无出现漏水、裂口等异常情况;
3、软管在使用压力下没有出现变形、变强的现象;
4、软管在使用压力下,没有出现变色、表面裂缝的现象。
某轻烃液化气装车软管试压安全管理规定
某轻烃液化气装车软管试压安全管理规定一、试压前准备工作1. 组织人员试压工作应由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专业人员进行。
同时,应根据试压作业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合理配置试压人员的数量。
2. 安全防护措施试压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工作区域的安全。
同时,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如安全帽、安全鞋、护目镜等。
3. 工作设备准备试压工作所需的设备、工具等应经过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并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工作。
二、试压操作流程1. 检查试压设备试压设备应经过检查,确保其工作状态良好,并根据需要进行试压机械的校验和调整工作。
2. 安全试压区域设置试压区域应设置专门的试压作业区域,在试压过程中,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试压区域。
3. 试压前管路准备试压前,应对试压管路进行检查,确保其无泄漏、损坏等情况。
如有问题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4. 试压操作步骤(1)连接试压设备和管路试压设备与管路之间应进行正确、可靠的连接。
(2)试压前预备打开试压设备的排气阀,缓慢打开进气阀,排除管路中的空气。
(3)试压过程根据试压要求,逐步调节试压设备的压力,使管路逐渐增加压力。
同时,应观察管路是否有泄漏情况,并及时处理。
(4)试压结束试压达到规定压力后,应及时停止试压设备的工作,并关闭相应的阀门。
三、安全注意事项1. 管路压力监控试压过程中应严格监控管路的压力变化,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试压并采取相应措施。
2. 泄漏处理试压过程中如发现泄漏情况,应立即停止试压,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排查和处理。
3. 人员安全试压过程中,试压区域内禁止吸烟、明火作业等危险行为,同时应确保试压人员的人身安全。
4. 试压设备维护试压设备应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工作,保证其安全可靠的工作状态,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5. 紧急情况应急预案试压过程中如发生紧急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的预案和措施,保障人员安全,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
四、事故处理和记录1. 事故处理如发生试压事故,应立即停止试压,并采取紧急救援措施,同时及时报警并做好事故处理和善后工作。
某轻烃液化气装车软管试压安全管理规定
某轻烃液化气装车软管试压安全管理规定
一、试压前的准备
1.1 提前写好试压方案和操作程序,明确试压的步骤和参数。
1.2 确定试压场地,保证场地平整、干燥、无障碍物,周围要
安装防护设施。
1.3 准备好试压设备和工具,包括压力表、泄压阀、试压泵等。
1.4 在试压前对液化气装车软管进行检查和清洗,确保软管无
破损、无泄漏、无杂质等问题。
二、试压操作
2.1 进行试压前,通知相关人员离开试压现场,确保只有试压
人员在场,其他人员远离试压现场。
2.2 将试压泵与软管连接好,逐渐增加气体压力,观察压力表
的读数,确保压力在规定范围内。
2.3 在试压的过程中,要及时检查软管的情况,如有发现软管
有异常情况,要立即停止试压并进行处理。
2.4 在试压过程中,如发现压力过高或者气体泄漏等问题,要
及时采取措施处理,确保试压操作的安全。
三、试压后的处理
3.1 试压完成后,要及时降低气体压力,断开试压设备和软管
的连接。
3.2 对试压设备和软管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做好保养和维护
工作,确保设备和软管的质量。
3.3 试压结束后,要及时清理试压现场,排除试压现场的障碍物,恢复场地原貌。
四、注意事项
4.1 在试压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试压方案和操作程序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试压参数和步骤。
4.2 试压过程中要保持沟通畅通,确保试压人员能够及时掌握
试压现场的情况。
4.3 如有发现软管的质量存在问题,要及时更换软管,确保试
压操作的安全。
4.4 在试压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范措施,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某轻烃液化气装车软管试压安全管理规定(4篇)
某轻烃液化气装车软管试压安全管理规定一、试压前准备工作1. 组织人员试压工作应由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专业人员进行。
同时,应根据试压作业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合理配置试压人员的数量。
2. 安全防护措施试压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工作区域的安全。
同时,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如安全帽、安全鞋、护目镜等。
3. 工作设备准备试压工作所需的设备、工具等应经过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并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工作。
二、试压操作流程1. 检查试压设备试压设备应经过检查,确保其工作状态良好,并根据需要进行试压机械的校验和调整工作。
2. 安全试压区域设置试压区域应设置专门的试压作业区域,在试压过程中,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试压区域。
3. 试压前管路准备试压前,应对试压管路进行检查,确保其无泄漏、损坏等情况。
如有问题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4. 试压操作步骤(1)连接试压设备和管路试压设备与管路之间应进行正确、可靠的连接。
(2)试压前预备打开试压设备的排气阀,缓慢打开进气阀,排除管路中的空气。
(3)试压过程根据试压要求,逐步调节试压设备的压力,使管路逐渐增加压力。
同时,应观察管路是否有泄漏情况,并及时处理。
(4)试压结束试压达到规定压力后,应及时停止试压设备的工作,并关闭相应的阀门。
三、安全注意事项1. 管路压力监控试压过程中应严格监控管路的压力变化,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试压并采取相应措施。
2. 泄漏处理试压过程中如发现泄漏情况,应立即停止试压,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排查和处理。
3. 人员安全试压过程中,试压区域内禁止吸烟、明火作业等危险行为,同时应确保试压人员的人身安全。
4. 试压设备维护试压设备应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工作,保证其安全可靠的工作状态,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5. 紧急情况应急预案试压过程中如发生紧急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的预案和措施,保障人员安全,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
四、事故处理和记录1. 事故处理如发生试压事故,应立即停止试压,并采取紧急救援措施,同时及时报警并做好事故处理和善后工作。
某轻烃液化气装车软管试压安全管理规定(3篇)
某轻烃液化气装车软管试压安全管理规定一、试压前准备工作1. 组织人员试压工作应由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专业人员进行。
同时,应根据试压作业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合理配置试压人员的数量。
2. 安全防护措施试压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工作区域的安全。
同时,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如安全帽、安全鞋、护目镜等。
3. 工作设备准备试压工作所需的设备、工具等应经过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并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工作。
二、试压操作流程1. 检查试压设备试压设备应经过检查,确保其工作状态良好,并根据需要进行试压机械的校验和调整工作。
2. 安全试压区域设置试压区域应设置专门的试压作业区域,在试压过程中,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试压区域。
3. 试压前管路准备试压前,应对试压管路进行检查,确保其无泄漏、损坏等情况。
如有问题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4. 试压操作步骤(1)连接试压设备和管路试压设备与管路之间应进行正确、可靠的连接。
(2)试压前预备打开试压设备的排气阀,缓慢打开进气阀,排除管路中的空气。
(3)试压过程根据试压要求,逐步调节试压设备的压力,使管路逐渐增加压力。
同时,应观察管路是否有泄漏情况,并及时处理。
(4)试压结束试压达到规定压力后,应及时停止试压设备的工作,并关闭相应的阀门。
三、安全注意事项1. 管路压力监控试压过程中应严格监控管路的压力变化,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试压并采取相应措施。
2. 泄漏处理试压过程中如发现泄漏情况,应立即停止试压,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排查和处理。
3. 人员安全试压过程中,试压区域内禁止吸烟、明火作业等危险行为,同时应确保试压人员的人身安全。
4. 试压设备维护试压设备应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工作,保证其安全可靠的工作状态,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5. 紧急情况应急预案试压过程中如发生紧急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的预案和措施,保障人员安全,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
四、事故处理和记录1. 事故处理如发生试压事故,应立即停止试压,并采取紧急救援措施,同时及时报警并做好事故处理和善后工作。
液化石油气卸车用管耐压试验操作规程
液化石油气卸车用管耐压试验
操作规程
液化石油气卸车用管必须按照安全附件及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定期进行耐压试验,确保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其方案如下:
一、实验前的准备及要求
1、卸车用管的耐压试验应当由充装站的专业人员进行;
2、卸车用管应当每六个月至少进行一次耐压试验检查,试验压力不得低于罐体设计压力2倍的1.5倍(液化石油气卸车用管试验压力为4.8MPa),
3、试验用设备所采用的手动试压泵,其工作压力不得小于实验压力的2倍;
4、试验用压力表其精度不低于1.5级,表盘直径应不小于100㎜;
5、试验用密封压板及接头所承受压力不低于实验压力的1.5倍;
6、试验用水应敞口静止8小时方可使用。
二、试验方法及步骤
1、将卸车用管一端用专用法兰封闭后,把实验用水从另一端注入管内,注满后用专用试验接头进行封闭;
2、把受试管与手动试压泵进行连接,确保连接牢固可靠;
3、向手动试压泵水箱内注入实验用水;
4、用手动试压泵向受试管内打压,同时打开受试管排放阀,排除残留气体至水溢出后关闭;
5、观察试压泵压力表,待压力升至设计压力时,观察各接口及管壁有无渗漏发生,如无渗漏继续升压至试验压力,保压3分钟,受试管无破裂及渗漏,视为合格。
如有泄漏或其他异常情况,应报废;
6、卸下各链接法兰及接头,排放出受试管中的实验用水,用干燥氮气进行吹扫,至管子内壁全面呈干燥状态方可使用;
7、将试验结果做好记录,并有试验人员签字存档;
8、工作结束后清理好工作现场,试验结束。
液化石油气卸车用管耐压试验记录
制表:生产科编号:
槽车卸车软管耐压试验记录。
液化石油气装卸车操作规程
液化石油气装卸车操作规程第一篇:液化石油气装卸车操作规程液化石油气装卸车操作规程一、装车前准备工作1、引导罐车对准装卸台位置停车,待司机拉上制动手闸,关闭汽车发动机后,给车轮垫上防滑块。
2、检查液化石油气检验单,检查罐车和接收贮罐的液位、压力和温度,检查装卸阀和法兰连接处有无泄漏。
3、接好静电接地线,拆卸快装接头盖,将装卸台气、液相软管分别与罐车的气、液相管接合牢固后,开启放散阀,用站内液化石油气排尽软管中空气,关闭放散阀。
4、使用手动油压泵打开罐车紧急切断阀,听到开启响声后,缓慢开启球阀。
二、装卸车程序1、液化石油气压缩机卸车作业①气相系统:开通接收储罐的气相出口管至压缩机进口管路的阀门;开通压缩机出口管至罐车的气相管阀门。
②液相系统:开通罐车液相管至接收储罐的进液管阀门。
③通知运行工启动压缩机。
④待罐车气相压力高于接收储罐0.2MPa~0.3MPa后,液体由罐车流向接收储罐。
当罐车液位接近零位时,及时通知压缩机运行工停车,关闭罐车液相管至接收储罐的进液管阀门,关闭接收储罐气相出口管至压缩机进口管路的阀门,关闭压缩机出口管至罐车的气相管阀门。
⑤将罐车气相出口管至压缩机进口管路的阀门接通,将压缩机出口至接收储罐气相进口管路的阀门接通,通知运行工启动压缩机回收罐车内气体,回收至罐车压力为~0.2MPa停车,并关闭上述有关阀门。
⑥关闭罐车紧急切断阀。
泄压后拆卸软管和静电接地线,盖上快装接头盖,取出防滑块。
开走罐车,卸车作业结束。
⑦按规定填好操作记录表。
2.液化石油气压缩机装车作业:①气相系统:开通罐车气相管至压缩机入口管路的阀门;开通压缩机出口管至出液储罐气相入口管路的阀门。
②液相系统:开通罐车液相管至出液储罐的出液管路的阀门。
③通知运行工启动压缩机。
④待出液储罐气相压力高于罐车0.2MPa~0.3MPa后,液体由出液储罐流向罐车。
当罐车液位达到最高允许充装液位时,及时通知压缩机运行工停车,关闭罐车液相阀门和出液储罐的出液管阀门。
轻烃液化气装车软管试压安全管理规定
轻烃液化气装车软管试压安全管理规定1. 试压前准备工作1.1 充分了解装车软管试压的安全操作规程,熟悉操作步骤。
1.2 确定试压工具及其相关配件的性能、规格和安全可靠性,检查试压工具完好性。
1.3 确定试压场所及其安全性,施工现场应围起安全警戒线,避免旁人接近。
2. 试压操作2.1 在试压试验前,应先将装车软管检测完毕,确保质量合格,内壁无异物、外壁无裂开、脱落和着火、易熔损伤等缺陷。
2.2 试压机应由专人负责操作,试压前要检测试压机和壳体有无渗漏现象、压力表和调压器等有无故障。
2.3 充分了解试压机操作须知和步骤,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操作。
2.4 将装车软管与试压机连接好,打开调压器调整气压到规定值。
2.5 将试压机慢慢升压,直至气压达到所需压力时,停止升压,并保持压力15分钟。
2.6 检查试压机和壳体是否有渗漏现象,压力表和调压器是否读数正确,装车软管的外形和尺寸是否变形。
2.7 完成试压后,停止升压和排空,将试压机、装车软管等设备存放到规定位置,并及时对残留压力和气体排放处理。
3. 安全防范3.1 装车软管试压操作必须由具有合格培训及考核资格的操作人员进行,未经相关培训和考核的人员不得操作试压机和软管。
3.2 在试压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定操作步骤进行,避免造成意外事故。
3.3 禁止在试压过程中拆卸安装配件,以避免软管的损坏。
3.4 所有试压机及附件只能由专人负责,常规维护和保养应得到机组主任和技术人员的确认。
3.5 安装车间必须设立警戒牌示及防护设施,严禁非工作人员接近操作试压区。
3.6 若试压机和壳体等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机器操作,并报告技术人员进行检修。
3.7 装车软管试压操作前,请确保以下设备齐全和正常工作,包括:气源、试压机、电动机、液压油等。
4. 后续处理4.1 试压结束后,应保持现场整洁和无污染,及时清理残留物以及排放的压力和气体。
4.2 试压记录、维护记录和相关规程文件应及时归档保存,便于日后查阅和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化石油气卸车用管耐压试验操作规程
液化石油气卸车用管耐压试验
操作规程
液化石油气DV8用管必须按照安全附件及有关技术规范建议定期展开耐压试验,保证在采用过程中的安全,其方案如下: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及建议
1、卸车用管的耐压试验应当由充装站的专业人员进行;
2、卸车用管应当每六个月至少进行一次耐压试验检查,试验压力不得低于罐体设计压力2倍的1.5倍(液化石油气卸车用管试验压力为4.8mpa),
3、试验用设备所使用的手动试压泵,其工作压力严禁大于实验压力的2倍;
4、试验用压力表其精度不低于1.5级,表盘直径应不小于100l;
5、试验用密封压板及接头所承受压力不低于实验压力的1.5倍;
6、试验用水应敞口静止8小时方可使用。
二、试验方法及步骤
1、将DV8用管一端用专用法兰半封闭后,把实验用水从另一端转化成管内,灌满后用专用试验接点展开半封闭;
2、把受试管与手动试压泵进行连接,确保连接牢固可靠;
3、向手动试压泵水箱内注入实验用水;
4、用手动试压泵向受到试管内压制,同时关上受到试管排放量阀,确定残余气体至水外溢后停用;
5、观察试压泵压力表,待压力升至设计压力时,观察各接口及管
壁存有无渗漏出现,例如无渗漏稳步降压至试验压力,保压3分钟,受到试管并无断裂及渗水,视作合格。
例如存有外泄或其他异常情况,应当除役;6、放下各链接法兰及接点,排放量produces试管中的实验用水,用潮湿氮气展开吹起洗,至管子内壁全面呈圆形潮湿状态方可采用;7、将试验结果搞好记录,并存有试验人员盖章档案;8、工作完结后清扫不好工作现场,试验完结。
液化石油气卸车用管耐压试验记录
制表:生产科编号:
公称压力试验日期
试验方法(mpa)(mpa)试验压力试验结果责任人盖章监督人盖章液化石油气加气标签(合格证)继续执行标准气瓶产权编号gb11174--2021加气重量kg检查员加气日期年月日xxxxxxxxxx液化气供应站
槽车卸车软管耐压试验记录
试验介质公称压力mpa环境温度介质温度试验部件试验压力产品编号mpa保压时间分钟℃试压泵型号℃压力表量程压力表精度试验记录及结果试验人员:技术负责人: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