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铁与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在缺铁性贫血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量元素铁与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在缺铁性贫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铁与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在缺铁性贫血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500例血常规检测结果表现为红细胞平均体积(MCV)降低且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增高患者检测铁元素。
结果:500例患者铁元素检测有420例(84%)降低,属于缺铁性贫血(IDA),结合血红蛋白检测可判断贫血的严重程度。
结论:微量元素铁与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对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标签:铁;血红蛋白;缺铁性贫血
铁是体内含量最丰富的微量元素,是人体最需要的微量元素之一,主要功能是作为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参与红细胞的生成。
多数食物中都含有铁,以动物的肝、肉、血和海带、发菜、紫菜、木耳、香菇等含量较为丰富,人体每天从食物中可获得10~30 mg铁,但只有约10%的铁(即1 mg)被吸收,铁的摄入、排泄、利用、损耗靠人体自身进行动态调节与平衡,任何因素破坏其动态平衡过程,就会发生铁的代谢障碍,当铁的摄入不足或需要增加时最容易发生缺铁。
由于铁缺乏,使血红蛋白(Hb)合成障碍,不能满足红细胞生成的需要引起的贫血称为缺铁性贫血(IDA),呈现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属于铁代谢障碍性贫血,根据病理生理和临床特征缺铁分为三个阶段:(1)缺铁期;(2)缺铁性红细胞生成期;(3)缺铁性贫血期[1]。
本文旨在研究微量元素铁与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在缺铁性贫血中的应用价值,以此来指导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与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500例可疑缺铁性贫血(MCV降低,RDW-CV增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66例,女234例。
1.2 仪器和试剂
铁元素检测采用北京博晖创新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BH5100型五通道原子吸收光谱仪,试剂采用原装配套的稀释液、全血标准物质、全血质控品。
Hb 测定采用日本Sysmex公司的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试剂采用日本Sysmex公司生产的原装配套试剂。
1.3 方法
使用日本Sysmex公司的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做血常规检查,选取其中MCV降低,RDW-CV增高患者,采集40 μl全血置于盛有专用稀释液(1.2 ml)的离心管中,盖紧离心管盖子,充分混匀,在BH5100型五元素分析仪上检
测铁元素。
1.4 贫血程度标准
贫血标准以Hb表示,极重度小于30 g/L,重度30~60 g/L,中度60~90 g/L,轻度90~120 g/L。
2 结果
500例血常规结果表现为平均红细胞体积小于正常(MCV11.8 mmol/L者5例(%)。
平均红细胞体积小于正常(MCV0.05)。
另外还有16%患者铁不降低很有可能是地中海贫血患者,需要进一步做详细检查。
3 讨论
由于血红蛋白合成障碍,缺铁性贫血和轻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均可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但前者红细胞形态明显大小不等,后者形态较为均一。
Bassman曾分析了这两类贫血患者RDW变化,发现53例缺铁性贫血患者RDW 全部增高(异常率100%),而44例轻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中38例RDW正常(正常率88%,异常率12%)因此RDW可作为这两类贫血筛选及鉴别指标。
鉴于95以上的缺铁性贫血患者RDW均增高,一般认为,如果患者血常规检查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而RDW正常,这类病人患缺铁性贫血的可能性不大[2]。
缺铁性贫血是全世界最常见的贫血,在出现贫血之前的阶段称为缺铁,婴幼儿和育龄妇女的发病率很高。
在多数发展中国家,约有2/3的儿童和育龄妇女缺铁,其中1/3患缺铁性贫血;在发达国家中,亦有20%的育龄妇女和40%的孕妇患缺铁性贫血。
正常人体每天从食物中摄取1~1.5 mg的铁即可维持体内铁的平衡(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铁的需要量为2~4 mg),多数食物中都含有铁,以动物的肝、肉、血和海带、发菜、紫菜、木耳、香菇等含量较为丰富。
在正常情况下,铁的吸收和排泄维持动态平衡,人体一般不会缺铁。
只有在铁的摄入不足、需要增加以及慢性失血等情况下才会导致缺铁。
造成缺铁的原因可分为:铁摄入不足及慢性失血两大类。
成年人每天铁需要量约为1~2 mg,育龄妇女、婴儿和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需要量增加。
如食物中铁的含量不足或吸收不良,就容易发生缺铁。
肉类食物中的铁易于被吸收,蔬菜、谷类、茶叶中的磷酸盐、植酸、单宁酸等可影响铁的吸收,因此食物的组成对铁的摄入是否充足有较大的影响。
慢性失血也是引起缺铁性贫血常见的原因,尤其以消化道慢性失血或妇女月经过多为多见[3-4]。
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计数(RBC)和(或)血细胞比容(HCT)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的正常标准。
其中以Hb 浓度降低最为重要,因为红细胞计数不一定能准确地反映贫血的存在及贫血的程
度。
如在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时,红细胞数的减少往往比血红蛋白的降低程度轻。
临床上将缺铁性贫血分为三个阶段,(1)缺铁期:此期称为潜在性缺铁期,此时仅有体内储存铁的消耗,但血红蛋白及血铁都是正常的。
(2)缺铁性红细胞生成期:此时红细胞摄入铁较正常时少,但血红蛋白并不减少,血红蛋白是正常的。
(3)缺铁性贫血期:此时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明显减少,Hb<120 g/L(男性),Hb<110 g/L(女性),呈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铁明显降低[5]。
联合检测血铁和血红蛋白,可确定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者是否属于缺铁性贫血,而且可以根据血红蛋白和血铁的检测结果判断患者缺铁的程度。
如果只有MCV降低,而血红蛋白和血铁都正常,属于潜在性缺铁期;如果MCV降低,血铁降低,血红蛋白正常,属于缺铁性红细胞生成期;如果MCV降低,血铁和血红蛋白明显降低,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而且RDW-CV明显增高,此时患者已是典型的缺铁性贫血,临床上除了出现贫血的症状外,还可导致儿童、青少年发育迟缓,智力下降,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因此,当发生缺铁性贫血时必须积极查找病因,彻底治疗原发疾病,补充铁剂才可以使血红蛋白较快地恢复正常[6]。
在日常生活中更应该注重预防缺铁的发生,主要为加强营养知识的教育及妇幼保健工作,提倡母乳喂养和及时添加辅食,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应予铁剂补充。
在钩虫流行地区应大规模地进行防治工作,及时治疗各种慢性出血性疾病等。
参考文献
[1]王鸿利.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24-125.
[2]寇丽筠.临床基础检验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9.
[3]《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防治建议[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8):724-726.
[4]Baker R D,Greer F R.Diagnosis and prevention of irondeficiency and iron-deficiency anemia in infants and youngchildren(0~3 years of age)[J].Pediatrics,2010,126(5):1040-1050.
[5]马金霞,徐以南,童明庆.血细胞计数分析仪有关参数的临床意义[J].陕西医学检验,2001,16(1):63-64.
[6]Gerberding J L,Fleming D W,Snider D E.Iron deficiency-United States,1999-2000[J].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2002,51(40):897-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