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文化生活知识点
文化生活第十课知识点
文化生活第十课知识点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和了解不同文化的知识点,可以拓宽视野,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
本文将介绍文化生活第十课的知识点,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一、文化的定义和特征1. 文化的定义:文化是指人类社会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艺术风格等非物质层面的创造性成果。
2. 文化的特征:文化具有普遍性、历史性、综合性、开放性等特征。
它通过传承和交流,不断发展演变。
二、文化的分类1. 材料文化和非材料文化:材料文化指物质领域的文化成果,如建筑、工艺品等;非材料文化指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等无形文化。
2. 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传统文化是指历史悠久、深深扎根于民族之中的文化形态;现代文化是指在现代社会产生并逐渐形成的文化。
三、世界各国的文化特色1. 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强调和谐、中庸、礼仪,注重人际关系和家庭责任。
有着丰富的传统节日和文化文物。
2. 印度文化:印度文化以宗教为核心,尊重生命,崇尚和平与宽容,有着多元化的语言和风俗习惯。
3. 美国文化:美国文化注重个人自由和个人成就,强调人权和机会平等,对科技和时尚有着深远的影响。
4. 日本文化:日本文化强调纪律、秩序和团队合作,尊重长辈和传统价值观。
富有浓厚的艺术氛围。
四、跨文化交流与文化冲突1. 跨文化交流: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合作,可以促进文化的互补和发展,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
2. 文化冲突:由于文化差异,不同文化之间可能存在误解、冲突和矛盾,因此需要尊重和包容他人的文化。
五、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1. 传统文化的保护: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修复古建筑、传习古艺等。
2. 传统文化的发展:传统文化需要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吸收新鲜事物,创新传统文化形式,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六、文化与个人发展1. 文化素养的培养:通过学习和了解不同文化,可以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
2. 文化的影响力:文化对个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有着深远的影响,可以引导个人的价值追求和生活态度。
2018届高三一轮文化生活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最新真题)
+ 考点一: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其影响
①传统习俗的继承 ②传统建筑的继承 ③传统文艺的继承 ④传统思想的继承
传统建筑 传统文艺 传统思想
2、传统文化继承的表现
形式 共性 传统习俗
①都具有历史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②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 精神纽带。 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 约定俗成或世代相传 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解析】 D。①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这里面并没有。②用现代流行艺术元 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这也是错的,我们只能在传统元素当中加速了流行元素,但是 并且取代它,因为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并不是完全取代,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 去发展。③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有音乐,有舞蹈,有声光 电,是可以的。④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因为它是我国的一项优 秀历史文化。故选D。考点: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高考直击】
(1)传统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 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首先,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其次,传统文化延伸到现在,仍然存在于现实中。传统文化渗透
于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产生深远
的影响。
(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高考直击】
10、(2017全国卷II 20)2016年9月,中国歌剧舞剧院复 排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北京上演。该剧既保留了原 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洋溢着青春 气息,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进行了新的 探索,演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这表明 ( ) ①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②只有赢得市场,优秀传统文化才有价值 ③中要引入流行元素,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很好地传承 ④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8年智慧树网课走进故宫笔记
1.1故宫的文化视角明清两代491年间,共有24位皇帝再此执政故宫是至高无上皇权的反映,也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国家统一的重要象征,是一个政治符号,体现统治者的权贵与财富,象征封建王朝的强大1.2:匾额楹联见文化三大殿,最初的名字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体现了奉天承运的主旨,嘉定改为皇极殿中极店建极店,突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现在看到的名称sh9i顺治皇帝该的太和中和保和,希望以和为准则袁世凯将三大殿改名为承运殿体元殿建极殿,取成天建极,传至万世之意1.3故宫藏品反映国家命脉,目录:秘殿珠林,石渠宝笈,西清古鉴,西清砚谱是公众收藏的书画铜器古砚的目录乾隆皇帝建立了皇室典藏的知识体系,通过内服收藏的全面整理与编目,从知识的基础上对艺术作品加以解读,起到了只是传承上的作用,清宫旧藏具有品级上品类上数量上的优势,论时代,上至新石器时代,下至宋元明清,论类别囊括了各地域的精华,建筑文化内涵涉及建筑园林历史地理文献文物考古美术宗教民族礼俗等,是浓缩的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体现民族智慧和创造力,反映着国家的命脉民族精神1.4故宫文化的三个特点:大传统,宫廷与民间文化互动,中外各民族文化交融1.5故宫博物院成立的文化意义故宫博物院成立90多年,故宫等同于封建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悖,现在这些建筑收藏被赋予了维系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中华文明血脉的新内涵1.6故宫文化的整体性,故宫是一个文化整体,遗产价值是完整的,不可分割的,从空间来看,宫廷文化生活是一个鲜活的统一体,要保护完整的故宫,不只是72万平方米内的紫禁城,还有相关联的明清皇家建筑,以及其它的保护区缓冲区,从时间来看,反应了5000年的文明史,紫禁城建成不足六百年,但集建筑大成,是中国传统官式建筑的结晶和典范知识点:故宫文化的整体性: 1、空间角度,完整的故宫包括与紫禁城有密切关系的皇家建筑物 2、时间角度,紫禁城反应了五千年的文明史1.7认识故宫文化的整体性乾清宫正殿高悬的正大光明匾,是顺治书写,匾的背后藏决定太子命运的建储匣,在清宫收藏中三希堂有标志性的意义:王献之的中秋帖,快雪时晴帖、伯远帖三件晋人名作御花园正中钦安殿是故宫中轴线上的,供奉真武帝也就是玄武大帝,明成组朱棣建2.1.1木结构建筑中国古建筑主要是木结构建筑:用木材作为建筑的主要承重构建;古建筑都是由木头制的立柱与衡量组合成的建筑骨架。
2018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文化生活第3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课件
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解析
本题以五公祠的一副对联为载体, 考查中华民族
精神方面的知识, 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这副对联歌颂了五 公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风范, 歌颂了五公身处逆境而不坠青 云之志,不忘国家,不忘人民的“无我”精神。由此不难看 出①④正确,应选 C,②③不符合题意。
易错点二:错误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提醒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 精神的各个方面。
(2)地位: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 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 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3)发展:形成于古代中华文化之中,熔炼于近代人民奋 勇抗争之中,彰显于当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 中。
特别提醒
①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
雷锋精神的生命力在于始终与时代发展相对接。 2007 年, 来自全国各地的 27 位大学生, 在选择未来时不只作功利 想,不仅为稻粱谋,毕业后奔赴海南省鹦歌岭自然保护区。 经过 5 年艰苦奋斗,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重建了自然保护 区工作站,提升了生态保护水平,改变了一方水土。鹦歌岭 的大学生因甘于奉献而快乐,因学以致用而充实,因遵从理 想而诗意。他们用青春诠释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用美好情 怀和理想气息感染着越来越多的当代青年。
特别提醒
不要将民族精神看作是一成不变的, 民族精
神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 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发 展过程。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实质: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 和发展强基固本。 (2)地位: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 的任务。 (3)意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 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 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新课标全国卷主观题(文化生活部分)
全国新课标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历年主观题1.(2011·全国卷39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内)。
她一生救急扶危,行善济世。
妈祖去世后,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祀。
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牧事业的发展,船工渔夫越来越多。
妈祖信仰越传越广。
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其中中国台湾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奉者2亿多人。
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文化交流。
近年来,到湄洲来祭祀妈祖的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
2009年,妈祖信俗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妈祖文化具有凝聚华人、华侨的作用。
(10分)(3)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妈祖文化的作用提出两条建议。
(4分)2.(2012·全国卷39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从龙脑樟树中提取的龙脑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
《寿域神方》记载:“之头脑疼痛,龙脑一钱,纸卷做拈,烧烟熏鼻,吐出痰涎即愈。
”唐代医药典籍称龙脑“为百药之先,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
不知从何时起,龙脑樟树在我国“销声匿迹”了,我国所需龙脑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
1988年我国发现爱你了一颗野生龙脑樟树!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他们深入研究中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当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树原料体,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天然龙脑工业化提取成套设备,改进了创痛龙脑提取方法,来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
三年高考2012018政治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9文化与生活解析版
专题九文化与生活2018年高考题1(2018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政治19)2018年2月发布的《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显示:近两年中国话语在国外的认知度大幅提升,汉语拼音“中为洋用”正在成为英语圈国家的一种新现象。
“春节”“气功”等中国传统文化类词汇知名度排前,“高铁”“支付宝”“网购”等新兴词汇、“中国梦”“一带一路”等新时代政治词汇获得较高关注。
这说明①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②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③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变化发展④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强文化影响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文化价值的实现受到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的葡响,①中“取决于”表述错误。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播的内容之一,②表述片面。
汉语拼音“中为洋用''正在成为英语圈国家的一种新现象,中国传统文化类词汇知名度排前,新时代政治词汇获得较高关注,这些体现了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变化发展。
“高铁”“支付宝”“网购”等新兴词汇,是我国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的表现,有助于增强文化影响力,③⑷正确。
故选口。
2(2018年高考全国2卷文综政治19)2017年3月,中国自主原创、主导制定的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由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发布。
这是我国文化领域的首个国际技术标准,在“互联网+文化”领域实现了我国手机动漫由跟跑、并跑向领跑的跨越。
这一成就①表明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生命力取决于同科技的融合②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③标志我国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④确立了我国在国际“互联网+文化”领域的话语主导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中国自主原创、主导制定的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由国际电信联盟正式,成为首个国际技术标准,在“互联网+文化”领域实现了我国手机动漫由跟跑、并跑向领跑的跨越。
这标志我国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②③正确;文化的价值和生命力并非取决于同科技的融合,①说法错误;④中“确立了……话语主导权”说法错误。
2018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文化生活第4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课件
着重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 向未来,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 义文化 把文化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是一条科学发 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当中通盘考虑, 展道路 同时把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融入到文 化建设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
这是一条凝魂 聚气、强基固 本之路 这是一条以人 为本之路
不仅注重文化之“魂”,体现内在价值, 更注重这个“魂”如何传播到广大的受 众当中,传播的路径、方式、载体需要 有机统一起来 就是坚持“二为”方向,坚持“双百” 方针,坚持“三贴近”的原则,发展依 靠人民群众,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与时俱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只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才能有 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表现,只有建立起 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让文化自觉变成扎实的行动。
易错纠偏 易错点一:不能正确理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 道路的决定因素 提醒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继承 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不能笼统地说 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要求决定;是由增强国家 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而不是由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 现实需要决定。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成果 发展历程 命时期 和建设时期 重要成果 创立毛泽东思想,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义基本制度,取得了巨大成就。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 改革开放时期 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举世 瞩目的成就。 新民主主义革 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了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革命 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确立社会主
该设问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重
要成果为材料, 考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知识, 解 题时, 首先要仔细分析材料, 不同历史时期产生了不同的重 要成果启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要坚持中国共 产党的领导,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树立高度 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实践,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第3页共7页
绕,是故乡的风土人情在灵魂上的烙印。由此可见( ) ①乡愁的影响深远而持久 ②乡愁增进了文化归属感 ③乡愁是乡土文化的标志 ④乡愁是民族文化的灵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4页共7页
学与练 达目标
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
试题层级
知识点
认知层级
获取和 调动和 描述和 论证和
基综 应
政治 科学 法治 公 共
了理 解解
分 析
评 价
解读信 运用知 阐释事 探讨问
息
识
物
题 认同 精神
意识 参与
础 性
合 性
用 性
1
选 择
文化对人影响的
√
题
表现Biblioteka 2选 择文化对人影响的
√
题
特点
选
3
择
优秀文化塑造人 生
√
题
选 优秀文化塑造人
2.根据考点,带着问题,再读材料,画出关键词句,提取整合有效信息。 3.分析选项,结合所学知识选择调用与材料信息相匹配的知识点。 4.得出正确答案。 【学生活动 1】按照梳理的思路选出选项。 【预设答案】D 【教师活动 2】完成解答后抽小组代表回答问题,并解释原因。 【学生活动 2】其他同学认真听认真思考,回答完后其它同学做补充。 【教师活动 3】出示正确答案,进行总结补充,规范专业术语。 【学生活动 3】根据老师出示的答案,进行修正。
反固学 纳综合
目标二:结合图片和材料,理解优秀文化如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第 2 课时 复习知识点
一、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一)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二、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一)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 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二)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种先进文化,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 三、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 提高。 (二)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 的作用。 目标三:结合材料情境,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相关问题,做出正确的选择。
2018年文综政治备考复习——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
经济生活
政治生活 生活与哲学
文化生活
八、身心健康。主要是个体在认识自我、发展身 心、规划生命。重点是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 具有安全意人生等方面的积极表现。 20.珍爱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 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 21.健全人格。重点是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积极 交往,有效互动,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22.适性发展。重点是能正确判断与评估自我; 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有计划 、高效地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 持续行动力等。
经济生活
政治生活 生活与哲学
文化生活
四、人文底蕴。主要是个体在学习、理解、 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表现的情感态 度和价值取向。 10.人文积淀。重点是积累古今中外人文领域 基本知识和成果;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 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11.人文情怀。重点是以人为本,尊重、维护 人的尊严和价值;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 等。
经济生活
政治生活 生活与哲学
文化生活
六、审美情趣。主要是个体在艺术领域 学习、体验、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15.感悟鉴赏。重点是学习艺术知识、技 能与方法;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 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 值取向;懂得珍惜美好事物等。 16.创意表达。重点是具有艺术表达和创 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具有生成和创造美 的能力;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提升 生活品质等。
经济生活 政治生活 生活与哲学 文化生活
中 国 学 生 发 展 核 心 素 养
社会责任(诚实友善、合作担当、法治信仰) 国家认同(国家意识、政治认同、文化自信) 国际理解(全球视野、尊重差异);
中考政治知识点归纳_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doc
2018中考政治知识点总结_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2018中考政治知识点总结_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2018中考政治知识点:基本类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
3、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4、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是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P3710、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1、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12、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3、我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P3614、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立法)、有法必依(守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
2018中考政治知识点:根本类1、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充满生机和活力。
(P38)3、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四项基本原则;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4、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5、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教育。
6、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发展科技、教育。
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018最新小学1-6年级语文常识、名言名句、成语、谚语、歇后语大汇总
2018最新小学1-6年级语文常识、名言名句、成语、谚语、歇后语大汇总
一、常用的名句归类:
二、格言、俗语、谚语、歇后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谦受益,满招损。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言必行,行必果。
吃一堑,长一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
大意失荆州,骄兵必败。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海阔从鱼跃,天高任鸟飞。
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竹篮打水-一场空
兔子尾巴-长不了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门缝里看人-看扁了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明珠弹雀-其得不复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三、常用的成语归类:
四、常见歇后语
长衫子改夹袄——取长补短吃了黄莲吃甘草——先苦后甜鼻子里插葱——装相(象)冰天雪地发牢骚——冷言冷语。
2018_2019学年高中政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课件新人教版
(1)结合材料,分析优秀作品受到人民群众好评的原 因是什么?
(2)优秀作品能使人民群众的心灵受到震撼,表明这 些主旋律的作品有何作用?
答案:(1)优秀作品无论从取材上,还是从价值取向 上,都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 了文化发展的主流;同时面向人民群众,采取了人民大 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反映了人民的利益与呼声。
经典代表着高层次的文化。流行文化有着容易被人 接受的特点,它快速、直接,极易导致人们感官的刺激, 形成兴奋点,流行文化主要由年轻人倡导、推动、消费, 有激情。经典文化像贮存了多年的美酒一样醇厚,经典文 化是绿色文化,因为智慧之树是常青的,经典唯美,有着 高贵的气质,经典文化使人回味无穷,有时候流行文化也 能够成为经典文化。
(2)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是指面向广大人民、反映 人民的利益和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 文化,它主要强调两方面:第一,文化要贴近人民大众,
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第二,文化的内容必须是 先进的、健康有益的,而不能是庸俗的、低级趣味的。 可见,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与通常所说的大众文化在 内容上是有差别的,不应将两者混同。
三、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1.当前人们文化需求的特点 _多__层___次_、多样化、_多__方___面_。 2.满足人们文化需求的措施 (1)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包括_经__典__ 的和流行的,传统的和时尚的,高雅的和_通__俗__的,_严__肃__ 的和娱乐的。
(2)发展人民大众_喜__闻__乐___见__的大众文化,即面向广 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的社会主义文化。
有些媒体单纯追求轰动效应,不负 责任传播“绯闻轶事”
2.正确认识和解决文化低俗化问题
“国家”“个人”兼顾,“文化”“生活”并重——2018年高考作文题综述
一 代 人 有 一代 人 的际 遇和 机 缘 、 文 ,考 查 的不 仅是 考生 的 思想 观念 、
使 命 和挑 战 ,你 们 与新世 纪 的 中国一 文 化积 淀 和语 言表 达能 力 。还有 换 位
大 ;他们 ,见证 了祖 国一天 天 变强 !今 一 帆 风顺 。如何 与 祖 国共 渡难 关 ,如茂 何 让 自己战胜 逆境 ,应 是讨 论 国家 发
的青 年 量身 定制 了一 道作 文 题 :
展 与个 人 成长 避不 开 的话题 。至 于文
l8年 前 , 当 2l世 纪 的 钟 声 敲 样 需要 她 的 国民拥 有健 康 的身 心 、良
响 ,新 世纪 的第 一批 来 客— — “千禧 好 的素 质 以及 与时俱 进 的心 胸 、知识
宝贝”降临到了这个世界。今天,孩子 和能力 。没有强 大 的祖 国 ,难 言有个
们都 已长大成人 ,成 了坐在 2018年 人健康成长的空间 :而没有高素质的
两者 的 那 根 红 线 便 是 “共 同 成 长 ” 的这 道作 文 题遥 相 呼应 — — 全 国 卷
— — 个 人 的健 康 成 长 永 远 离 不 开 祖 I向 弩生 提供 了一 份 “大事 年 表 ”,形
Reading 81
中高 考 加 油 站
象 直 观地 向我们 展 示 了 中国进 入 21 那 时 18 岁 的 一 代 人 阅 读 。
进新 千年 , 中国千万 “世 纪 宝宝”出 祖 国的蒸 蒸 日上 ,看 到 自己 的飞速 成
生 。
长 。他们 应 当感 悟到 这样 两 点 :一是
2008年 ,汶川 大地 震 。北 京奥运 我们 每 个 人 的命 运 始 终 与 自己 的祖
2018最新改版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1
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复习要点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一、文化与社会1、体味文化: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普遍性、差异性、多样性)2、文化的内涵以及特点:含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包括世界观、人生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特点:(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2)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纯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3)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不是a与生俱有的,而是后天参加实践及学习获得的。
(4)文化现象实质上是一种精神现象。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3、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4、文化与经济、政治1)政治、经济、文化三者相互影响。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要影响。
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文化是构成并影响民族生命力的重要因素,文化是民族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保证,文化是重要的软实力。
)6、怎么样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①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②转变政府职能。
③培育市场主体。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作业
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选择题题组一古代辉煌的历程1.孔子一生集古今之大成,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深刻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社会历史进程,并且成为世界上影响最大、影响最深的古代文化之一。
儒家学说被确立为至尊地位的时期是( )A.秦代B.汉代C.隋唐时期D.春秋战国时期答案 B解析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
2.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主体部分,它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几经变迁,充实和改变着自己的内容和形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朝的儒家思想吸收了法家的“大一统”思想B.宋朝新儒学中已经吸收了佛教等外国文化的成分C.董仲舒和朱熹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D.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被西方文化取而代之答案 D解析明末清初儒家思想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但并不意味着被西方文化取而代之,故D的说法是错误的。
A、B、C三项正确。
3.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秦始皇统一中国,诸子蜂起、百家争鸣B.隋唐时期,儒学便确立了其至尊地位C.宋元明延续着隋唐文化的辉煌,产生了宋明理学,中华文化进入全盛时期D.明清时代,西方近代文化思想传入中国答案 D解析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学确立至尊地位出现在汉代,而不是隋唐时期;中华文化进入全盛时期是隋唐,早于宋元明,A、B、C三项是不正确的。
题组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4.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写山日峻螬嵯峨,状水日汪洋澎湃;蔽苇葱茏,恍逢丰木,鳟鲂鳗鲤,如见多鱼。
故其所函,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由此可见,汉字( )①是人类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②能够对事物作出形象生动的概括和表现③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审美意蕴④确立了中国作为人类文明发祥地的地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C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汉字能够对事物作出形象生动的概括和表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审美意蕴,故②③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①说法错误,文字是人类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而不是汉字,排除;④说法明显错误,排除。
初三道法知识点
初三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1、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让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改革开放,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2、国内生产总值(GDP )=生产产品+价值总量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最终指标)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繁荣和活跃了市场;百姓生活节节攀升,殷实富足。
)实现了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连上新台阶。
)中国经济的发展原因——改革开放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 )=国内生产总值/常住人口(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3、如何适应新常态:把握经济规律,深化供给侧改革,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4、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开出的药方”创新发展:解决发展动力 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 开放发展: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共享发展: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5、改革开放新征程:要求:勇毅、务实、笃行,上下同心、攻坚克难。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经济新常态:速度变化: 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优化: 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群众 动力转化: 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中国成立100周年(2049)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6、每个人的生活离不开政治,政治生活设计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问题。
高中政治最新-2018届高三政治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复习 精品
文化生活学案4-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一、自主学习1、知识目标(1)文化继承与文化传承的含义.(2)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3)理解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及其不同作用。
(4)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方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坚定文化发展的信心三、疑难点拨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关系(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指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指在文化继承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2)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的过程。
2、如何正确把握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1)区别:①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而是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
②文化发展使之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即“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联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文化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3)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意义:把握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与享用者。
四、课堂演练1.有人认为,传统文化是包袱,应该丢掉。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观点正确,传统文化已经脱离时代要求B.此观点错误,传统文化是宝贝,要全部吸收C.此观点错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要继承,糟粕则要抛弃D.此观点正确,传统文化是保守势力的代表2.雕刻从最早的石雕开始,到玉雕、木雕、牙雕、头发雕刻、冰雕.......这说明:A.文化继承 B.文化发展 C.文化消亡 D.文化继承与发展1941年,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的报告《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用“实事求是”四个大字高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这个词源自汉代史学家班固所撰的《汉书》,本意是对待儒家经典的一种严谨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生活知识点一
1.文化的社会作用?
①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文化由经济、政治所决定,是对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
(先进的/ 落后的)
③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 2.文化对人的影响?(对个人发展的作用)
(1)来源: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4)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①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②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4、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
(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原则: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5、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
(1)途径:①商业贸易②人口迁徙③教育
(2)主要手段——大众传媒:作用和特点——能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显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6、文化交流的意义?
①从“走出去”的角度: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进各国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提升我国的文化影响力、增强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和综合国力,有利于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繁荣。
②从“引进来”的角度:有利于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游戏文化成果,促进我国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文化生活知识点二
7、传统文化的特点?
特点:(1)继承性(2)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其基本特征,同时具体内涵又因时而变。
(3)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8、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1)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9、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要要求。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2)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10、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①社会制度的更替;②科学技术的进步;③思想运动;④教育。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产生重要影响。
11、文化创新的途径?
①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②(基本途径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创新必须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同时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③(基本途径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
⑤文化创新要依靠人民群众,满足群众的需求
12、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1)源远流长:汉字(文字是文化的载体。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2)博大精深:⑴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表现在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上。
⑵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⑶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13、发展民族文化的意义?
意义:它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1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包容性
包容性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意义:①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②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文化生活知识点三
15、文化生活的“喜”与“忧”?
(1)“喜”的原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2)“忧”的原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16、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大众文化
(1)发展大众文化的原因:人们的文化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2)发展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18、如何何净化文化环境or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国家——①加强管理,正确引导:②弘扬主旋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③加强文化建设,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
④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风尚。
文化企业——要增强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要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切实履行文化传承的义务
个人——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提高眼力,拒绝污染,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19、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原因、措施?
(1)原因: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
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标识。
(2)措施:①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②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③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④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倡导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⑤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①根本任务是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
②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投入、设施)
③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④开展群众性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⑤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思道修养和文化修养。
21、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2)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
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4)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5)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文化生活必知识点四
22、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作用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1)地位: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2)主要内容:——核心:为人民服务原则:集体主义重点:增强诚信意识
(3)要求: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传统美德相承接
23、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地位: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4、怎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①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②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③学习科学理论,树立崇高理想,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④脚踏实地、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25、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或如何发展先进文化)
①关键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
②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③立足于社会实践,发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汲取世界文化长处,不断创新,满足群众需求,发展大众文化。
④加强文化建设,弘扬主旋律,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
⑤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