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2直方图(1)》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2直方图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核心素养
通过学习直方图,进一步培养运用图形思考问题的习惯,提升数形结合的能力.2.学习目标
通过实例,了解频数及频数分布的意义,能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等距分组的情形),能利用频数分布直方图解释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3.学习重点
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4.学习难点
在等距分组时,如何决定组数和组距.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阅读教材P145-147,什么是组距?什么是频数?什么是频数分布表?什么是频数分布直方图?画直方图的步骤是什么?如何确定组数和组距最合适呢?
2.预习自测
1、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1)计算与的差。
(2)决定和(3)列分布表。
(4)画。
答案:最大值最小值组距组数频数频数分布直方图
2、一般地,数据越多,组数也越多,当数据在100以内时,按照数据的多少,常分成组。
答案:5—12
3、各小组内的数据叫,常采用方法进行累计。
答案:频数划记
(二)课堂设计
1.知识回顾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哪几种描述数据的方法?它们各自的优点是什么?
2.问题探究
1.问题提出:为了参加全校各年级之间的广播体操比赛,七年级准备从63名同学
中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为此收集到了这63名同学的身高(单位:cm )如下,
据的分布情况:身高在哪个范围内的学生多,哪个范围内的学生少,因此得对这些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整理。
2.对数据分组整理的步骤 ①计算最大与最小值的差。
最大值-最小值=172-149=23(cm ) 这说明身高的范围是23cm 。
②决定组距和组数。
把所有数据分成若干个组,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称为组距。
例如:第一组从149~152,这时组距=152-149=3,则组距离就是3。
那么将所有数据分为多少组可以用公式:
组数组距最小值最大值=-,如:=-组距最小值最大值3
273233149172==-,则可将这组
数据分为8组。
注意:①根据问题的需要各组的组距可以相同或不同;②组距和组数的确定没有固定的标准,要凭借经验和所研究的具体问题来决定;③当数据在100个以内时,按照数据的多少,常分成5~12组,一般数据越多分的组数也越多.
③列频数分布表
频数: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
在各个小组的分布状况用表格表示出来就是频数分布表,如:得到频数分布表。
注:划记也可以写
成频数累计。
所以身高在x
≤<,x
≤<三个组的人数共有12+19+10=41
161164
155158
≤<,x
158161
(人),依次可以从身高在155~164cm(不含164cm)的学生中选队员。
以上三个步骤也对这63个数据进行了整理,通过这样的整理,也选出了比较合适的队员。
你能用更直观形象的方法来表示频数分布的情况吗?
3.课堂总结
【知识梳理】
今天主要学习的仍是有关数据的整理,但是它主要研究的是数据在各个小范围内的分布状况,通过频数分布来体现某个数据在一定范围内的情况,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要求。
说一说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①计算最大与最小值的差。
②决定组距和组数。
③列频数分布表④画频数直方图。
【重难点突破】
(1)一般来说,对离散数据,用条形统计图描述频数分布;而对连续分组数据,用直方图描述频数分布.
(2)绘制直方图的难点是决定组数与组距.分组的目的主要是观察数据分布的特征,因此,组数的多少应当适中,若组数太多,数据的分布就会过于分散,而组数太少,数据的分布就会过于集中,这都不便于观察数据分布的特征和规律.组数的确定应以是否能较好地反映数据的分布特征和规律为标准.
4.随堂检测
1.已知20个数据如下:25,21,23,25,27,29,25,24,30,29,26,23,25,27,26,22,24,25,26,28,对这些数据列频数分布表时,其中24.5-26.5这一组的频数是()
A 、8
B 、7
C 、11
D 、5 答案:A
2.已知一组数据8,6,10,10,13,11,8,10,12,12,9,8,7,12,9,11,9,10,11,10,那么频率是0.2的一组数据的范围是( )
A 、86<≤x
B 、108<≤x
C 、1210<≤x
D 、1412<≤x 答案:A
3.将100个数据分成8个小组,如下表:
A 、12
B 、13
C 、14
D 、15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