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战略下城市停车系统规划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停车需求 停车需求总量 根据居民出行总量、机动车出行 比例、泊位周转率、高峰小时 修正系数计算 根据远期千人机动车保有量, 按照“一车一位”原则预测
社会停车需求
–
停车需求分布预测: 基本停车需求分布与居住用地紧密相关,根据 三亚中心城区停车需求预测分布图 规划年居住用地分布、容积率、不同片区居民 聚集程度等因素预测 主要考虑要素:保有量水平预测、人口分布等 社会停车需求以各类公共服务设施为分布地点。 根据总规及各片区控规用地布局将社会停车需 求总量分配至各个停车小区中,即社会停车需 求分布, 主要考虑要素:出行OD,交通方式分担率、 道路资源、停车特征(利用率、周转率等)
− 支路应发挥路内停车的主体作用,尽量减少路侧停车对干路交通的影响
− 但支路建设缓慢、随意性较大,很少考虑路侧停车需求
2.3 管理机制不健全
停车收费标准制定缺乏深入研究 公共停车场的运营管理、停车收费去向不明确 路侧停车不规范、违章乱停乱放现象严重
干路路侧停车占用大量道路资源 违章停车无人处罚
2.2 停车设施建设落后
配建停车未能发挥供给主体作用
− 配建停车应为城市停车的主体 − 但往往配建标准执行不力,造成缺口较大,导致周边停车矛盾日益突出
公共停车设施建设缺口突出
− 公共停车应为配建补充,缓解配建不足引发的停车矛盾 − 但中心城区用地紧张,难有公共停车场用地
路侧停车不规范、布局随意
路侧停车
逐步降低比例 减轻动静干扰
策略
1.控制路内停车泊位总量 2.实现和路网等级和用地功能相 协调的路侧停车布局 3.逐步取消主要道路路侧停车, 减轻动静干扰
措施
1.依据规划意图划分远期规划路 网路侧泊位分布
2.近期配建和公共停车泊位改造 与路侧泊位调整结合 3.注意措施手段,减少对商业、 旅游等人气的影响
− 相邻的不同性质建筑(例如:办公和
街区内部 停车空间
商业)
− 利用停车时差,共享泊位,节约数量
纽约(Lighthouse)的停车共享曲线
北京十里河建材城停车泊位布置
原本需要3万个泊位,泊位共享后1.8万,减少40%
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 配建车位2100个 小汽车与货车泊位分开
3.3 严格建设
公共停车
2.4 缺乏科学合理规划理念
面对日益严重的城市停车问题:
选择一
不采取措施 放任自流
选择二
以停车需求为导向 的充分供应方案
选择三
科学停车规划与改变人 的出行行为并重,引导 人们采用公共交通方式, 有效满足停车需求
停车供需 矛盾更加 突出
加剧道路 交通拥堵
“停车难” 矛盾缓解
整个道路交通 系统运行效率、 服务水平下降
配建泊位停车特征分析图
某市停车需求供给差值密度图(白天) 某市停车需求供给差值密度图(夜间)
停车设施建设速度相对滞后
− 停车配建指标落后、审批不严格、执行力不强 − 城市土地价值的快速提升和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导致公共停车场的投资回报率低,
城市中心老城区用地紧张,缺口更加显著 − 配建停车和公共停车场的不足,导致路侧停车变成救急手段,由临时停车变为长期, 由补充地位变为主体,由支路停车转向干路
− 停车需求方面:难以准确预测 − 停车供给方面:难以精确落实,
矛盾
需求 供给
以配建停车尤甚
停车配建、公共停车场和路内停车 各自所占比例难以准确规划
难以准确预测 难以精确落实
停车配建标准有争议,难以科学合理
− 不同规模城市、同一城市不同地区
停车配建标准应有差异 − 是否以停车供给来调整停车需求?
分 区 停 车 控 制 政 策
分区停车供给满足率
严格控制区
分区停车供给数量 某市中心城区停车分区图 分区停车设施供给类型比例
不同交通方 式引导思路
分区配建 停车供给
分区公共 停车供给
分区路侧 停车供给
严格控制区—用地开发和交通集聚强度高,提倡公交和慢行优先, 不鼓励私人交通,必须严格控制停车泊位的供给,执行停车需求 管理,积极引导和支持公交方式优先策略的实施 适度控制区—强调慢行与公交的优先发展,私人交通可作为适当 的补充,可通过适度控制停车供给规模,有效调节地区内部小汽 车交通比重,提升交通组织的集约性和交通环境的宜人性 协调发展区—建设用地较为宽松,公交和私人交通可协调发展, 可实行较高的停车设施建设标准,保证停车需求的基本满足
配建停车的辅助 – 规模控制,距离商业较近,和公交密切结合
– –
尼斯的小型停车场 遮荫良好,出入便捷
因地制宜,生态共享,地下立体
路侧停车
–
–
– – –
配建和公共停车的补充,满足短时停车 对交通影响大,应该严格的限制 伦敦:免费停车=隐形补贴=国防预算 东京:取缔部分车位,严格执法 北京:提高价格,抑制路侧长时停车
3.2 科学规划
明确停车配建主体地位、制定合理的停车配建指标
– –
明确停车配建在停车供给中的主体地位 建筑产生的停车需求应该由自身配建解决
原则
配建停车
确立在停车 供给中的主 体地位
策略
1.明确提供泊位总数量,占供给 总量的百分比 2.基本停车需求、社会停车中大 型公建部分依靠自身配建解决 3.提高建筑院内和地下泊位比例, 控制临街退界泊位增加
政府全面掌控各类停车设施
协调布局,调节交通系统运行 – 停车占用公共资源,无控制停车滋生弊端 – 停车可成为大产业 – 通过智能交通手段
–
布达佩斯基于GPS的泊位监控系统 (总共超过7万个泊位)
3.4 加强管理
国际经验:系统的管
理政策体系
停车管理政策 区域差别化供 给 设施供 降低停车配建 给类 标准 自备车位政策 设施建 设类 P+R政策 停车共享政策 时间差别化停 车收费 收费管 弹性收费政策 理类 停车税 区域差别化收 费 市中心时间限 制 行政管 理类 禁停车道 高承载车辆优 先停车 经济补 停车位换现金 偿类
停车收费去向
与道路容量不匹配
− 道路断面设计未考虑停车需求 − 动静交通未合理协调,相互影响较大
东京违章停车一次,罚款1200人民币, 经常被拖走,合计2500-3000人民币
− 现状违章停车现象严重
违章停车处罚不严
− 东京:交通协管员维护良好的停车秩序
1.3 停车规划难做
停车需求与供给难以平衡
措施
1.通过法定规划控制用地 2.布局和周边用地功能协调
3.灵活布置用地,和绿地、公园 等结合
4.鼓励有条件的配建停车场向公 众开放
方便易用
–
建造形式可结合用地灵活采用地面停车、机械停车库、立体停车库等各种形式
3.2 科学规划
通过控规,实现设施布局意图
– – –
同步编制并提交成果的控规:协调配建指标,落实公共停车场布局 处于方案阶段或未编制的控规:提供配建指标,提出公共停车场布局意向 既有控规:为修编考虑,提供配建指标,提出公共停车场个数、泊位总量要求 和布局思路 1.66万个公共停车场泊为需求分为两类 30个泊位以上控规落实用地,总量占80% 30个泊位以下无独立用地,依靠开放配建,总量占20%
–
充分发挥支路路侧停车作用,减弱对干路交通的影响, 可采用灵活多样的路侧停车形式
3.2 科学规划
与需求相结合的公共停车场布局
– – –
公共停车场是停车供给的必要补充 与停车需求相结合,选择公共停车场位置 规模合理、方便使用
原则
公共停车
位置合理 规模适当
策略
1.合理控制公共停车场总体规模 2.为主要商业区、公共服务片区、 旅游片区提供便捷的停车服务 3.控制停车场规模,优化和周边 建筑、道路的衔接
3.2 科学规划
分区停车控制政策
– –
为应对不同城市区域的功能差异、满足不同类型开发的需求差异、 体现不同位置土地的价值差异,提出分区停车控制政策 采用不同的管理策略,设施供给、配建标准、收费标准也有相应的区别
需求预测
分区停车需求数量
不同分区
协调发展区 适度控制区
不同泊位供 给满足率 不同停车设 施供给比例
三、停车问题对策
2.1 对停车问题的根源认识不清
有关部门和市民仅仅对“停车乱、停车难”有一个直观认识
− 究其原因及原因之间关系缺乏清楚的认识
停车供给家底不清,停车需求情况不明
− 城市停车供给家底不清 有多少停车泊位,多少地上泊位、多少地下泊位
配建、公共、路侧泊位的比例是多少
分布在什么位置 − 停车需求情况不明
措施
1.提出合理的分区分类配建指标
2.控规中地块分图则控制 3.土地出让、设计、建设、竣工 全程监察 4.挪用随时纠正
–
根据不同停车分区、用地性质和建筑类型, 确定停车需求,制定合理停车配建标准
某市中心城区停车分区图
3.2 科学规划
动静协调的路侧停车布局
– –
逐步降低路内停车比例 减轻动静干扰
原则
1.2 停车管理乱
停车场建设、运营管理、停车收费缺乏系统性管理
− 公共停车场应由谁来建、谁来运营、停车收费去向等
投资建设
缺乏系统性管理
运营管理
停车配建泊位不尽合理
− 不同地区停车配建指标没有区别,
未发挥停车供给对停车需求的调节作用 − 停车配建指标落后,未能及时调整 − 停车配建标准执行力不强 老式建筑停车配建车位明显不够 部分新建建筑仍未按配建标准执行
道路交通系 统运行正常
一、停车问题表现 二、停车问题症结 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停车问题对策
1. 统筹协调 2. 科学规划 3. 严格建设 4. 加强管理
3.1 统筹协调
两条线索、两个原则:
配建停车是根本
政策一:总量控制
配套保障必须到位
政策六:公共建设
政府全程控制
政策二:分区对待 政策七:支路停车
政策三:规划落实
不同地区需求和停车用地差异大
− 中心区停车需求大,但用地紧张
− 外围区域用地相对宽松,但停车
城市中心区公共停车场
需求小
路侧停车规划布设困难
− 交警、建设部门、城管、执法局多家管理
城市外围地区公共停车场
一、停车问题表现 二、停车问题症结
1. 根源认识不清
2. 设施建设落后
3. 管理机制不健全 4.缺乏科学合理规划理念
主要内容 设置停车泊位上限,控制停车供给规 模 降低最低停车泊位标准 购车人必须自备基本车位 鼓励公交系统和停车设施接驳,建设 P+R停车,并有优惠 相邻不同性质建筑共享配建车位 停车时间越长,单位小时价格越高 通过智能停车系统自动调节收费价格 对企业自建停车场、公共停车场和商 业中心停车泊位征收高额税 对重点地区或拥堵地区,路侧停车收 取较高费用 只允许短时停车 高峰时间禁止路侧停车 合乘车辆优先停车 员工如放弃停车,企业向员工提供与 停车费相当的现金补贴
对土地利用和停车问题的联系缺乏认识
− 老城核心区公共服务设施稠密,停车需求大
对停车问题和交通系统整体运行的关系缺乏认识 − 应在全局的高度统筹考虑动态和静态交通问题 − 应避免机动车停放和行驶相互干扰,加剧道路交通恶化 停车相关政策管理不成体系 − 多数城市仅有配建指标和收费标准两项停车相关政策 − 没有形成规划、建设、管理、违章处罚通盘考虑的政策体系
停车设施建 设相对滞后
停车需求快 速增长 停车需求分布 的时空变化
相关政策管理 处于无序状态 停车供需矛盾 日渐突出
停车问题 凸显
媒体高度关注 市民怨声载道 政府面临难题
1.1 停车难
停车需求在时间与空间分布上的变化 − 白天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停车需求大——社会停车需求 − 夜间居住区停车需求大——基本停车需求
面积 人口 停车需求 需求密度
某市不同地区层面停车需求密度对比
市域地区 1250平方公里 45万人 4.7万个泊位 40个/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 约188平方公里 28万 3.8万个泊位 200个/平方公里 核心片区 4.15平方公里 11万 1.1万个泊位 2600个/平方公里
共有多少停车需求 停车需求分布的时空分布
张国华 教授/博士
新型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创建者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停车问题表现
1. 停车难 2. 停车管理乱 3. 停车规划难做
二、停车问题症结
三、停车问题对策
城市停车问题原因分析:
源头一:双重压力
源头二:设施滞后 需求差异
源头三:管理无序
现状表现: 停车难、管理乱
保有:小汽 车迅速普及 使用:居民出 行结构后变化
某市中心城区控规规模以上公共停车场用地及泊位协调情况
以三亚市为例,通过停车规划与控规相协调,控制公共停车场用地
– – –
3.3 严格建设
配建停车:主导地位,主要比重 ——国内外共识
− 居住:自身满足,形式灵活 − 大型公建:自身解决,不占公共
美国典型的居住街区和停车空间布置
建筑物配建停车泊位共享
政策八:智能停车
政策四:配建监控
滚动反馈推进
政策九:收费管理
政策五:配建共享
政策十:违章处罚
3.1 统筹协调
目标层
停车政策管理体系
通过科学规划、严格建设、加强管理三步, 合理解决停车需求与供给矛盾、使动态与静态交通相协调
3.2 科学规划
停车需求预测是科学规划的前提和依据
–
停车需求总量预测: 对停车供给的总量进行控制,不一味满足需求 通过停车引导交通方式和理念的转变
社会停车需求
–
停车需求分布预测: 基本停车需求分布与居住用地紧密相关,根据 三亚中心城区停车需求预测分布图 规划年居住用地分布、容积率、不同片区居民 聚集程度等因素预测 主要考虑要素:保有量水平预测、人口分布等 社会停车需求以各类公共服务设施为分布地点。 根据总规及各片区控规用地布局将社会停车需 求总量分配至各个停车小区中,即社会停车需 求分布, 主要考虑要素:出行OD,交通方式分担率、 道路资源、停车特征(利用率、周转率等)
− 支路应发挥路内停车的主体作用,尽量减少路侧停车对干路交通的影响
− 但支路建设缓慢、随意性较大,很少考虑路侧停车需求
2.3 管理机制不健全
停车收费标准制定缺乏深入研究 公共停车场的运营管理、停车收费去向不明确 路侧停车不规范、违章乱停乱放现象严重
干路路侧停车占用大量道路资源 违章停车无人处罚
2.2 停车设施建设落后
配建停车未能发挥供给主体作用
− 配建停车应为城市停车的主体 − 但往往配建标准执行不力,造成缺口较大,导致周边停车矛盾日益突出
公共停车设施建设缺口突出
− 公共停车应为配建补充,缓解配建不足引发的停车矛盾 − 但中心城区用地紧张,难有公共停车场用地
路侧停车不规范、布局随意
路侧停车
逐步降低比例 减轻动静干扰
策略
1.控制路内停车泊位总量 2.实现和路网等级和用地功能相 协调的路侧停车布局 3.逐步取消主要道路路侧停车, 减轻动静干扰
措施
1.依据规划意图划分远期规划路 网路侧泊位分布
2.近期配建和公共停车泊位改造 与路侧泊位调整结合 3.注意措施手段,减少对商业、 旅游等人气的影响
− 相邻的不同性质建筑(例如:办公和
街区内部 停车空间
商业)
− 利用停车时差,共享泊位,节约数量
纽约(Lighthouse)的停车共享曲线
北京十里河建材城停车泊位布置
原本需要3万个泊位,泊位共享后1.8万,减少40%
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 配建车位2100个 小汽车与货车泊位分开
3.3 严格建设
公共停车
2.4 缺乏科学合理规划理念
面对日益严重的城市停车问题:
选择一
不采取措施 放任自流
选择二
以停车需求为导向 的充分供应方案
选择三
科学停车规划与改变人 的出行行为并重,引导 人们采用公共交通方式, 有效满足停车需求
停车供需 矛盾更加 突出
加剧道路 交通拥堵
“停车难” 矛盾缓解
整个道路交通 系统运行效率、 服务水平下降
配建泊位停车特征分析图
某市停车需求供给差值密度图(白天) 某市停车需求供给差值密度图(夜间)
停车设施建设速度相对滞后
− 停车配建指标落后、审批不严格、执行力不强 − 城市土地价值的快速提升和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导致公共停车场的投资回报率低,
城市中心老城区用地紧张,缺口更加显著 − 配建停车和公共停车场的不足,导致路侧停车变成救急手段,由临时停车变为长期, 由补充地位变为主体,由支路停车转向干路
− 停车需求方面:难以准确预测 − 停车供给方面:难以精确落实,
矛盾
需求 供给
以配建停车尤甚
停车配建、公共停车场和路内停车 各自所占比例难以准确规划
难以准确预测 难以精确落实
停车配建标准有争议,难以科学合理
− 不同规模城市、同一城市不同地区
停车配建标准应有差异 − 是否以停车供给来调整停车需求?
分 区 停 车 控 制 政 策
分区停车供给满足率
严格控制区
分区停车供给数量 某市中心城区停车分区图 分区停车设施供给类型比例
不同交通方 式引导思路
分区配建 停车供给
分区公共 停车供给
分区路侧 停车供给
严格控制区—用地开发和交通集聚强度高,提倡公交和慢行优先, 不鼓励私人交通,必须严格控制停车泊位的供给,执行停车需求 管理,积极引导和支持公交方式优先策略的实施 适度控制区—强调慢行与公交的优先发展,私人交通可作为适当 的补充,可通过适度控制停车供给规模,有效调节地区内部小汽 车交通比重,提升交通组织的集约性和交通环境的宜人性 协调发展区—建设用地较为宽松,公交和私人交通可协调发展, 可实行较高的停车设施建设标准,保证停车需求的基本满足
配建停车的辅助 – 规模控制,距离商业较近,和公交密切结合
– –
尼斯的小型停车场 遮荫良好,出入便捷
因地制宜,生态共享,地下立体
路侧停车
–
–
– – –
配建和公共停车的补充,满足短时停车 对交通影响大,应该严格的限制 伦敦:免费停车=隐形补贴=国防预算 东京:取缔部分车位,严格执法 北京:提高价格,抑制路侧长时停车
3.2 科学规划
明确停车配建主体地位、制定合理的停车配建指标
– –
明确停车配建在停车供给中的主体地位 建筑产生的停车需求应该由自身配建解决
原则
配建停车
确立在停车 供给中的主 体地位
策略
1.明确提供泊位总数量,占供给 总量的百分比 2.基本停车需求、社会停车中大 型公建部分依靠自身配建解决 3.提高建筑院内和地下泊位比例, 控制临街退界泊位增加
政府全面掌控各类停车设施
协调布局,调节交通系统运行 – 停车占用公共资源,无控制停车滋生弊端 – 停车可成为大产业 – 通过智能交通手段
–
布达佩斯基于GPS的泊位监控系统 (总共超过7万个泊位)
3.4 加强管理
国际经验:系统的管
理政策体系
停车管理政策 区域差别化供 给 设施供 降低停车配建 给类 标准 自备车位政策 设施建 设类 P+R政策 停车共享政策 时间差别化停 车收费 收费管 弹性收费政策 理类 停车税 区域差别化收 费 市中心时间限 制 行政管 理类 禁停车道 高承载车辆优 先停车 经济补 停车位换现金 偿类
停车收费去向
与道路容量不匹配
− 道路断面设计未考虑停车需求 − 动静交通未合理协调,相互影响较大
东京违章停车一次,罚款1200人民币, 经常被拖走,合计2500-3000人民币
− 现状违章停车现象严重
违章停车处罚不严
− 东京:交通协管员维护良好的停车秩序
1.3 停车规划难做
停车需求与供给难以平衡
措施
1.通过法定规划控制用地 2.布局和周边用地功能协调
3.灵活布置用地,和绿地、公园 等结合
4.鼓励有条件的配建停车场向公 众开放
方便易用
–
建造形式可结合用地灵活采用地面停车、机械停车库、立体停车库等各种形式
3.2 科学规划
通过控规,实现设施布局意图
– – –
同步编制并提交成果的控规:协调配建指标,落实公共停车场布局 处于方案阶段或未编制的控规:提供配建指标,提出公共停车场布局意向 既有控规:为修编考虑,提供配建指标,提出公共停车场个数、泊位总量要求 和布局思路 1.66万个公共停车场泊为需求分为两类 30个泊位以上控规落实用地,总量占80% 30个泊位以下无独立用地,依靠开放配建,总量占20%
–
充分发挥支路路侧停车作用,减弱对干路交通的影响, 可采用灵活多样的路侧停车形式
3.2 科学规划
与需求相结合的公共停车场布局
– – –
公共停车场是停车供给的必要补充 与停车需求相结合,选择公共停车场位置 规模合理、方便使用
原则
公共停车
位置合理 规模适当
策略
1.合理控制公共停车场总体规模 2.为主要商业区、公共服务片区、 旅游片区提供便捷的停车服务 3.控制停车场规模,优化和周边 建筑、道路的衔接
3.2 科学规划
分区停车控制政策
– –
为应对不同城市区域的功能差异、满足不同类型开发的需求差异、 体现不同位置土地的价值差异,提出分区停车控制政策 采用不同的管理策略,设施供给、配建标准、收费标准也有相应的区别
需求预测
分区停车需求数量
不同分区
协调发展区 适度控制区
不同泊位供 给满足率 不同停车设 施供给比例
三、停车问题对策
2.1 对停车问题的根源认识不清
有关部门和市民仅仅对“停车乱、停车难”有一个直观认识
− 究其原因及原因之间关系缺乏清楚的认识
停车供给家底不清,停车需求情况不明
− 城市停车供给家底不清 有多少停车泊位,多少地上泊位、多少地下泊位
配建、公共、路侧泊位的比例是多少
分布在什么位置 − 停车需求情况不明
措施
1.提出合理的分区分类配建指标
2.控规中地块分图则控制 3.土地出让、设计、建设、竣工 全程监察 4.挪用随时纠正
–
根据不同停车分区、用地性质和建筑类型, 确定停车需求,制定合理停车配建标准
某市中心城区停车分区图
3.2 科学规划
动静协调的路侧停车布局
– –
逐步降低路内停车比例 减轻动静干扰
原则
1.2 停车管理乱
停车场建设、运营管理、停车收费缺乏系统性管理
− 公共停车场应由谁来建、谁来运营、停车收费去向等
投资建设
缺乏系统性管理
运营管理
停车配建泊位不尽合理
− 不同地区停车配建指标没有区别,
未发挥停车供给对停车需求的调节作用 − 停车配建指标落后,未能及时调整 − 停车配建标准执行力不强 老式建筑停车配建车位明显不够 部分新建建筑仍未按配建标准执行
道路交通系 统运行正常
一、停车问题表现 二、停车问题症结 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停车问题对策
1. 统筹协调 2. 科学规划 3. 严格建设 4. 加强管理
3.1 统筹协调
两条线索、两个原则:
配建停车是根本
政策一:总量控制
配套保障必须到位
政策六:公共建设
政府全程控制
政策二:分区对待 政策七:支路停车
政策三:规划落实
不同地区需求和停车用地差异大
− 中心区停车需求大,但用地紧张
− 外围区域用地相对宽松,但停车
城市中心区公共停车场
需求小
路侧停车规划布设困难
− 交警、建设部门、城管、执法局多家管理
城市外围地区公共停车场
一、停车问题表现 二、停车问题症结
1. 根源认识不清
2. 设施建设落后
3. 管理机制不健全 4.缺乏科学合理规划理念
主要内容 设置停车泊位上限,控制停车供给规 模 降低最低停车泊位标准 购车人必须自备基本车位 鼓励公交系统和停车设施接驳,建设 P+R停车,并有优惠 相邻不同性质建筑共享配建车位 停车时间越长,单位小时价格越高 通过智能停车系统自动调节收费价格 对企业自建停车场、公共停车场和商 业中心停车泊位征收高额税 对重点地区或拥堵地区,路侧停车收 取较高费用 只允许短时停车 高峰时间禁止路侧停车 合乘车辆优先停车 员工如放弃停车,企业向员工提供与 停车费相当的现金补贴
对土地利用和停车问题的联系缺乏认识
− 老城核心区公共服务设施稠密,停车需求大
对停车问题和交通系统整体运行的关系缺乏认识 − 应在全局的高度统筹考虑动态和静态交通问题 − 应避免机动车停放和行驶相互干扰,加剧道路交通恶化 停车相关政策管理不成体系 − 多数城市仅有配建指标和收费标准两项停车相关政策 − 没有形成规划、建设、管理、违章处罚通盘考虑的政策体系
停车设施建 设相对滞后
停车需求快 速增长 停车需求分布 的时空变化
相关政策管理 处于无序状态 停车供需矛盾 日渐突出
停车问题 凸显
媒体高度关注 市民怨声载道 政府面临难题
1.1 停车难
停车需求在时间与空间分布上的变化 − 白天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停车需求大——社会停车需求 − 夜间居住区停车需求大——基本停车需求
面积 人口 停车需求 需求密度
某市不同地区层面停车需求密度对比
市域地区 1250平方公里 45万人 4.7万个泊位 40个/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 约188平方公里 28万 3.8万个泊位 200个/平方公里 核心片区 4.15平方公里 11万 1.1万个泊位 2600个/平方公里
共有多少停车需求 停车需求分布的时空分布
张国华 教授/博士
新型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创建者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停车问题表现
1. 停车难 2. 停车管理乱 3. 停车规划难做
二、停车问题症结
三、停车问题对策
城市停车问题原因分析:
源头一:双重压力
源头二:设施滞后 需求差异
源头三:管理无序
现状表现: 停车难、管理乱
保有:小汽 车迅速普及 使用:居民出 行结构后变化
某市中心城区控规规模以上公共停车场用地及泊位协调情况
以三亚市为例,通过停车规划与控规相协调,控制公共停车场用地
– – –
3.3 严格建设
配建停车:主导地位,主要比重 ——国内外共识
− 居住:自身满足,形式灵活 − 大型公建:自身解决,不占公共
美国典型的居住街区和停车空间布置
建筑物配建停车泊位共享
政策八:智能停车
政策四:配建监控
滚动反馈推进
政策九:收费管理
政策五:配建共享
政策十:违章处罚
3.1 统筹协调
目标层
停车政策管理体系
通过科学规划、严格建设、加强管理三步, 合理解决停车需求与供给矛盾、使动态与静态交通相协调
3.2 科学规划
停车需求预测是科学规划的前提和依据
–
停车需求总量预测: 对停车供给的总量进行控制,不一味满足需求 通过停车引导交通方式和理念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