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让教育之花静静绽放
高凌云:用心教育,静待花开
秀的同学,每天作业写完后,让他们抄写;要求背诵的课⽂,我会要求他们反复去读(如⾄少读20遍)等等。
这样⼀来,从开学到现在,我发现这部分同学哟了明显的进步,⾄少作业能按时完成,⽽且对语⽂学习也逐渐有了兴趣。
更可喜的是,刚刚的中期测试中,班级语⽂平均成绩87分,只有两位同学不及格,⼀个55分,⼀个59分。
同学们都说,这是他们⼏年来语⽂成绩最⾼的⼀次了。
看到每个同学脸上洋溢着快乐的表情,我认为这就是最⼤的收获!⼆⽤爱呵护,以情感染,唤醒灵魂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棵树摇动另⼀棵树,⼀朵云推动另⼀朵云,⼀个灵魂唤醒另⼀个灵魂。
”多么诗意的描述啊!的确,教育是项“慢”的事业,急功近利、揠苗助长,都不可能取得我们期望的结果。
教育需要我们⽤爱呵护,以情感染,真正做到春风化⾬般潜移默化地影响。
常常听到很多家长说:我的孩⼦⼩学时,成绩优异,学习努⼒,怎么到了中学后,不爱学习,成绩⼀落千丈呢?当然这种现象并不代表全部,但也值得我们去反思。
作为教师的我们都知道,⼩学阶段其实重点就是培养学⽣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年级。
但由于现实因素,我们的⽼师和家长们都急功近利,⾸先要看到孩⼦优异的成绩。
当然⼀部分孩⼦学习习惯好,成绩⾃然优异。
可还有⼀部分孩⼦是在⽗母、⽼师的威逼利诱下,被动的、⽆奈地学习,根本没有养成⾃觉学习的习惯。
所以,造成了⼀种假象,暂时成绩喜⼈。
孰不知到了中学后,有的家长不再像⼩学时那样监督、管教了,⽼师也不再像⼩学那样天天督促了。
因⽽,导致⼀部分不⾃觉的孩⼦,到了中学后,就开始放松学习,随⼼所欲了。
我们都知道,学习是⼀件长远的事情,因此我们必须把⽬光放远。
真正的教育就应该从唤醒孩⼦的灵魂开始,从培养学⽣良好的品德及学习习惯开始。
今年,⿇洞川乡上考上⼤学的孩⼦特别多,这届孩⼦我也曾经带过。
对于这样的结果我感到并不意外。
其实,这些孩⼦⼩学时,学习成绩并不是多好,考上好中学的也寥寥⽆⼏,可为什么在⾼考中却有这么多考上本科的孩⼦呢?就是因为这些孩⼦在⼩学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育,是静待花开的守望
教育,是静待花开的守望教育是一种守望,它如同一位静静守望在花前的园丁,等待着花朵悄然绽放的时刻。
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知识和技能,更在于培养学生的品格和能力。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迎接眼前的考试和竞争,更是为了迸发青春的光芒,为了塑造美好的人生。
教育,是一种精神的滋养。
在教育的田野中,学生如同种子,而老师则是耕耘的园丁,教育是一种对学生心灵的滋养,使其能够在知识的雨露中茁壮成长。
教师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发现美和真善美,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品格。
教育应该是全面的,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认知能力,更要重视学生的情感和品德的培养,使学生在心灵上得到滋养,变得更加美好和坚强。
教育,是一种精神的引领。
教育既是传道,更是引路。
教育应该引领学生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使他们不仅能够在社会中生存,更能够在社会中发光发热。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教会学生知识和技能,更是要引导他们认识自己,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育应该是有使人前行的力量,让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如行走在春风淡淡中一样,时刻感受到命运的美好。
教育,是一种培养的扶持。
在教育的海洋中,老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向导和引路人。
教育应该是一种扶持,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长处,引导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能。
同样,教育也是一种启发,老师要以启发的方式教育学生,引导学生不断地发现、创新、进步。
教育应该是一种关爱的滋润,老师要善待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给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向上、和谐的成长环境。
教育,是一种引导的指路。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学生的学业成功,更是要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
教育应该是一种定力的强化,老师要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引导他们树立奋斗的信心和定力,以达成自己的理想。
教育应该是一种引路的指点,老师要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条件和局限,引导他们扬长补短,以最好的状态去面对未来的挑战。
教育,是一种追求的尊严。
在教育的过程中,老师是学生知识的源泉和精神支持的后盾。
教师静待花开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个关于教师职业的深刻感悟——“教师静待花开”。
教育,如同一场美丽的花事,需要我们耐心地呵护、精心地培育。
在这片沃土上,教师就是那辛勤的园丁,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静待每一朵花的绽放。
那么,什么是“静待花开”?它又对我们的教育事业有着怎样的启示呢?一、静待花开,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非灌输。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心灵的引导者。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成长,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不断成长。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静待花开”的心态,耐心等待每一个学生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首先,静待花开意味着尊重学生的个性。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拥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和学习节奏。
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能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其次,静待花开意味着关注学生的成长。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人格的塑造。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的潜能。
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育者应当成为学生灵魂的工程师。
”最后,静待花开意味着耐心等待。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教师付出极大的耐心。
在教育的道路上,我们可能会遇到种种困难,但只要我们心中有爱,就能坚持下去。
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是一种等待,一种默默的等待。
”二、静待花开,对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静待花开”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对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具备以下素质:1. 爱心。
爱心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它能使我们关爱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
只有心中有爱,我们才能静待每一朵花的绽放。
2. 耐心。
耐心是教师必备的品质,它能使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不急躁,不放弃,静待每一个学生成长。
有一种教育叫“静待花开”
有一种教育叫“静待花开”1. 引言1.1 什么是“静待花开”教育“静待花开”教育是一种注重细心耕耘,耐心等待的教育方式。
它强调在教育过程中不急功近利,而是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自主探索、成长和发展。
这种教育理念源于对自然规律的领悟,就像等待花朵开放一样,需要耐心和信心。
在这种教育中,教师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理解和运用知识,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静待花开”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
这种教育方式强调培养学生内在的素质和能力,注重长期效益,有助于学生在未来面对不确定的世界时保持坚韧和乐观的心态。
1.2 教育的意义教育的意义是无比重要的,因为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更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提升人的素质。
通过教育,人们能够获取各种知识和技能,拓展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教育也是传承和发展人类文明的重要途径,使人们更加懂得如何尊重、包容和理解不同文化。
教育还可以培养人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促使人们在实践中不断追求自我提升,为社会、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是推动个人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我们应该重视教育,注重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努力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字数不足,继续补充】2. 正文2.1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是“静待花开”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快节奏的社会中,学生往往缺乏耐心和毅力,容易急躁、容易放弃。
而通过“静待花开”教育,学生可以逐渐培养起耐心等美好品质。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需要等待和坚持的任务或活动来帮助学生培养耐心和毅力,比如让学生种植一棵树、进行长期的科学实验等。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逐渐体会到只有持之以恒,才能获得真正的收获,进而培养起耐心和毅力。
这种品质对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让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轻易放弃,勇往直前,坚持不懈。
有一种教育叫“静待花开”
有一种教育叫“静待花开”教育是一种种子的播种,是一种花朵的培育。
在这个快节奏、功利导向的社会,很多人对待教育的态度已经变得焦虑和急躁。
他们迫切地希望看到成绩的提升,学生的表现的出色,结果的立竿见影。
就如同花朵需要时间细心呵护一样,教育也需要一种“静待花开”的心态来对待。
“静待花开”,不是消极等待,而是一种耐心的等待。
这种等待不是没有行动,而是给孩子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尊重他们的成长规律和个体差异,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成长。
而不是急于求成,不断地给他们灌输知识,压制他们的天性。
静待花开的教育理念是一种细致的关爱,是对孩子正常成长的尊重和理解。
只有在学生心灵纯净的环境中,才能培养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而这正是现今社会最需要的。
静待花开的教育理念注重个体差异的尊重。
每朵花都有它自己的时机和方法,根据花的品种、生长环境不同,花的开放时间和方式也不同。
同样,每个孩子有自己独特的成长规律和兴趣爱好,也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和方式。
静待花开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师和家长应该注重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尊重,给予他们足够的成长空间和时间,不要过早地对他们进行评判和干预。
这不仅能让学生在尊重的环境中快乐成长,也能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静待花开的教育理念注重情感的培养。
花朵需要阳光和雨露的滋润,孩子更需要关爱和鼓励的呵护。
学业并不是唯一,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在快节奏的社会里,学生身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如果教育者还加上一份过于严苛的要求,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厌学。
只有在家庭和学校营造出一种温馨、和睦的氛围,才能培养出健康、快乐的学生。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静待花开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
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是一种单向的灌输,老师传授知识,学生消化吸收。
而静待花开的教育理念更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不再只是知识的接收者,而是知识的创造者和应用者。
在这种教育理念下,教师不再是传授者的角色,而是学习的引领者和指导者。
有一种教育叫“静待花开”
有一种教育叫“静待花开”【摘要】"静待花开”教育理念源自东方传统智慧,强调耐心等待和珍惜成长过程。
本文从“静待花开”教育的核心理念、实践方法、教学特点、意义和价值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探讨。
通过对该教育理念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如何教育培养学生的耐心和包容心,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未来,“静待花开”教育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和发展,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将逐渐被认可。
通过对“静待花开”教育的启示和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借鉴传统智慧,为教育事业注入更多活力和温暖。
"【关键词】“静待花开”教育理念、起源、背景、核心理念、实践方法、教学特点、意义、价值、应用领域、未来发展趋势、重要性、必要性、启示、反思。
1. 引言1.1 什么是“静待花开”教育理念“静待花开”教育理念是一种注重耐心等待和把握时机的教育理念。
它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静待花开、静待时至”的思想,强调尊重个体的成长规律和自然发展的节奏。
在这种教育理念下,教育者不会急功近利地去要求孩子立即取得成绩,而是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自由发展。
这种理念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内在修养和自我控制能力,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外在的成果和表面的成功。
通过“静待花开”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和能力,形成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和实现个人价值。
这种教育理念的提倡者认为,只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由成长,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1.2 “静待花开”教育的起源和背景"静待花开”教育起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待得菏泽种菽”理念,强调等待、耐心和珍惜时光的重要性。
这种教育理念最早由教育家张先生提出,并逐渐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传播和应用。
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和哲理,人们开始重视孩子的内心世界和个性发展,追求一种自由、自主的教育方式。
“静待花开”教育背景主要源于当代社会教育体制的不足与困境。
在现代教育中,过分注重分数和竞争,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导致学习压力过大和心理健康问题频发。
守望教育,静待花开
守望教育,静待花开浙江省临海市实验幼儿园317000曾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教授被孩子的学校请去为老师讲儿童心理教育问题,许多老师以为他的儿子成绩自然优秀,然而实际上却只是班级的中等生。
当台下有人问这位教授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时,只见他在黑板上写道:“成长需要等待!”全场哗然。
我被这位教授睿智的回答、全新的理念而折服。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萌芽的种子,只是每个人的花期不同。
有的花,早早地绚丽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才到花期。
不要看到别人的花怒放,着急自己的花还没开,细腻地呵护,精心地陪伴,一同感受阳光沐浴、秋风洗礼,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对于这句话的理解,起初我只是觉得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直到遇见他,遇见他的爸爸,我才对这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一、孩子的成长,需要你我的真情陪伴龙应台曾说:“蒲公英年年都有,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
”她用温暖的笔触告诉我们,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对孩子而言,陪伴犹如吃饭,是基本需求。
孩子们需要的不是奢华的物质,而是在他阅读时你能陪他一起分享;在他游戏时,你是他游戏中的角色;在他快乐时,你是他的聆听者……而能给予他们这些最多的人,陪他们一起慢慢长大的人,恰恰是每一位父母。
多多个子不高,长得白白净净,典型的一超级小帅哥,按理说应该是个人见人爱的小朋友。
小班初入园,但他就成了班里的特殊孩子:默不作声,头低得很低,不交流,不参与,一点都不敢正视同伴、老师的眼睛………为了改变现状,能走进多多的内心,我尝试与家长沟通,可家长总以各种理由将我们拒之门外。
有一天,小伙伴们都在和老师一起玩游戏。
多多一个人静静地站在建构区看着同伴们搭建城堡。
我走到他身边,蹲下来轻轻地说:“多多,你为什么不跟他们一起玩?”他看了我一眼说:“走开。
”一边说一边用脚把同伴搭得城堡围墙给踢倒了,然后一个人躲在角落把头埋在手上。
于是,我鼓励果果和多多一起玩,果果拿着一个积木走过拍了拍多多的手说:“多多,给你一个积木,我们一起去把踢倒的围墙修好吧?”多多迟疑了一下,接过积木,他笑了。
有一种教育叫静待花开
有一种教育叫静待花开韩国古书说过一个小故事。
一位名叫黄喜的相国,微服出访,路过一片农田,坐下来休息,瞧见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便问农夫,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呢?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
等耕到了地头,牛到一旁吃草,农夫附在黄喜的耳朵边,低声细气地说,告诉你吧,边上那头牛更好一些。
黄喜很奇怪,问,你干吗用这么小的声音说话?农夫答道,牛虽是畜类,心和人是一样的。
我要是大声地说这头牛好那头牛不好,它们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辩出来我的评论,那头虽然尽了力,但仍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很难过……这个故事让我感慨颇深,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这个命题太大了,它也赋予教师更多的压力。
有的老师说,我自己的灵魂还没塑造明白呢?我的灵魂深处虽想满园春色,现实中却不得不为自己的生活在奋斗和挣扎。
我还是喜欢教师是园丁这个叫法,贴切自然。
教师也就是个普普通通的人,是在自己成长的同时,和一群比自己年轻的人一块成长而已。
我们宽容了整个世界,也希望世界能宽容我们的灵魂。
在四中特岗慢两年了。
与郊区这些稚气未脱,朴实无华的孩子们在一起,深感极其欢乐。
一段时间以来,我和老师们一道积极主动资金投入“逆向课堂”国民教育实验之中,同学们出众的整体表现不仅病毒感染了我而且时常也使我愤慨。
为了培育学生自学数学的兴趣,使习余力的学生获得更大发展,课余我积极开展了“每日一题竞解”活动。
已经开始只有几个数学爱好者出席,后来一些不快乐自学的学生也被迎合过来。
昨日一位学生的整体表现真是使我兴奋不已!804班的小李(化名)——一位平时不快乐自学的学生,竟然求解出来一道全国“希望杯”竞赛题,他那积极主动与我深入探讨的热情,那有理有据的数学分析陈述,哪像一位数学很少托福不及格的学生!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
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
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我们有太多的恨铁不成钢、太多的急功近利、太多的急躁冒进和揠苗助长、太多的高期待和不理解。
有一种教育叫“静待花开”
有一种教育叫“静待花开”【摘要】"静待花开”教育是一种注重自然生长和心灵成长的教育理念,其初衷在于引导人们去等待、去感悟、去发现。
其特点包括尊重个体差异、尊重时间和发展规律。
通过培养耐心、观察力和包容心,实践方法包括放慢节奏、创设环境和引导思考。
这种教育的效果包括激发潜能、提升学习质量和培养独立思考。
适用范围广泛且未来发展可期,其价值在于启发人们珍惜当下、珍惜成长。
该教育方式提醒我们关注个体需求,并尊重自然规律,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静待花开”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其启示在于教育过程中尽情享受成长的乐趣,珍惜每一个灵感的绽放,以此激发更多的创造力和智慧。
【关键词】“静待花开”教育、初衷、意义、理念、特点、实践方法、效果、影响、适用范围、未来发展、价值、启示、重要性1. 引言1.1 什么是“静待花开”教育“静待花开”教育是一种注重耐心和等待的教育理念,与传统的功利主义教育相比,更注重个体发展的内在力量和潜能。
在这种教育中,教师和家长会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由地探索和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而不是过度干涉和指导。
这种教育理念强调的是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自发性和内在动力,主张让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步伐和兴趣去发展,而不是强迫他们去追求外部的成功和成就。
在“静待花开”教育中,教育者更像是一个引导者和陪伴者,而不是一个指导者和控制者。
通过这种教育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获得自信和自主性,培养出更为坚韧和独立的人格,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静待花开”教育的初衷和意义“静待花开”教育的初衷和意义在于引导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自主探索、自我实现,以及培养学生的耐心、自信和自律能力。
这种教育理念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发展规律,让学生在适当的环境和条件下自由成长。
通过“静待花开”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的潜能和兴趣,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这种教育方式也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时光不语 静待花开——我的教育故事
时光不语静待花开——我的教育故事时光不语,静待花开——我的教育故事一、起初的懵懂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已踏入人生的求学之路。
回首往事,仍能清晰地记得那时的自己,懵懂无知,对于教育的概念只是朦胧的认知。
在我童年的世界里,教育是一种模糊的存在,似乎与我之间隔着一层无形的薄纱,我对教育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上学读书的简单层面,没有更深刻的认知和体悟。
二、求知的初心时光在指尖轻轻滑过,带来了岁月的沉淀和心智的成熟。
我明白了,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精神的洗礼和灵魂的升华。
在求知的道路上,我渐渐明白了教育的真谛,它是点滴的积累和内心的升华,是对人生的深刻领悟和对世界的深刻认知。
我的求学之路不再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的堆砌,而是深入思考,超越自我,不断追求心灵的升华和智慧的启迪。
三、辛酸的成长时光不负人,每一份辛酸和付出,都会在岁月的淬炼中转化成最珍贵的财富。
在求学和成长的过程中,我也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境。
面对困难,我曾一度迷茫和彷徨,但是在这一切背后,我也学会了坚韧和勇敢。
教育之路,不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心灵的历练和意志的坚韧。
正是这些辛酸的成长,让我逐渐明白了教育之路上的种种意义,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四、感悟与启迪时光不语,但它却会给予我们最真切的感悟和启迪。
在求学和成长的道路上,我体悟到了许多人生的道理。
我明白了教育不仅是在校园里所学到的知识,更是在人生路上所领悟到的智慧。
每一次的探索和发现,都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成长为一个更加坚韧和睿智的人。
我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也对它充满了敬畏和热爱。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教育的旅途中,我不断经历种种风雨,也收获了丰硕的果实。
我认为,教育不仅是求知的道路,更是一种修行和洗礼。
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领悟,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我,超越自我,成为一个更加完整和优秀的人。
我愿意继续走在教育的路上,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和更大的成就。
六、总结与展望时光如白驹过隙,岁月如梭。
回首教育的征程,我深刻体会到了其中的酸甜苦辣,也感悟到了其中的价值和意义。
教育教学中的静默之道
教育教学中的静默之道教育的本质是静默的,⽽不是喧嚣的,因为⼈的成长,是内在的成长,其过程必然是安静且朴素的,⽽不是招摇和华丽的。
静默并不意味着思想活动的停⽌,⽽是⼀种更⾼层次的思维活动。
课堂教学的静默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两者的区别在于能否积极主动地进⾏思考。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打破消极的静默,⽽提倡积极的静默。
所以,课堂需要静默的机智,课堂的静默并⾮完全坏事,关键是要弄清楚需要什么样的静默来为课堂教学服务。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经得起课堂的静默”,因为,那种凝神思考和思维交锋的课堂才算得上是好的课堂。
本期,就和诸位教师谈谈教育教学中的静默之道。
⼀、静默是教育的本质1丰满的理想和⾻感的现实随着新课程改⾰的不断推⾏,教学⽅式正渐渐地发⽣转变。
师⽣间那种简单的给予和被动接受的关系被逐渐地淘汰,对话、交流、讨论随之成了课堂教学的“新宠⼉”。
于是,不少⽼师,选择了屈从现实,追求热闹、好看、好玩,努⼒让⾃⼰在课堂上星光四射。
他们害怕学⽣静默,害怕课堂出现“冷场”,似乎静默就意味着教学的失败。
这,随之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公开课“出彩”的“绝招”。
于是,课堂上,成了剧场;教学,成了狂欢。
教师和学⽣,也就没有了喘息和静默的机会。
李⽟贵⽼师曾经说“好的课堂,应该是上着上着,⽼师消失了”。
李⽼师还说“我最害怕在⼤陆上课,因为这⾥绝不允许课堂冷场”。
“上着上着,⽼师消失了”,是⼀种理想的课堂。
“这⾥绝不允许课堂冷场”,是⼀种坚硬的现实。
2教育的本质⼀定是静默的李政涛教授说过这样⼀段耐⼈寻味的话:“教育的本质⼀定是静默的,⽽不是喧嚣的,因为⼈的成长,是内在的成长,其过程必定是安静⽽且朴素的,⽽不是招摇和华丽的。
”是的,任何⽣命的成长,都是在静默中发⽣的。
细胞分裂、⾎液流淌、⾝体长⾼,抑或种⼦发芽、花朵绽放、果实⽣成,都是在静默中完成的。
“万物静默如斯,万物⽣长如斯”。
⽣长,从来是静悄悄的,⽽不是彩旗招展、锣⿎喧天,更不需要喧哗与躁动。
幼儿园潜心育人静待花开演讲稿
幼儿园潜心育人静待花开演讲稿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教育,即教书育人。
做为一名教师,怎样才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呢?教书育人是一个整体,不能简单地把两者分开。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
一、塑造教师形象。
老师是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
对创造良好的班集体,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教师在学生面前就是一面镜子,就是一本珍贵的教科书,教师的一颦一笑,一举手投足,都渗透在整个教育过程中。
所以,我非常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处处以身作则,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做他们的良师益友,时时处处为人师表。
让学生钦佩你,觉得你是一位既严肃又可亲的人。
二、要有一颗爱心,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我要求自己以一颗仁爱之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能够站在他们的角度去体验他们的内心感受,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
爱心的表现形式往往是通过具体的小事反映出来。
比如:学生生病时,及时联系家长带去看病;天冷或热时,提醒他们增减衣服。
我对学生说,我最关心你们的是三个方面:①要注意安全。
不保护好自己,其他的都是空谈。
②品行要端正,俗话说,海宽不如心宽,地厚不如德厚。
一个人,要成才,必须先成人。
你的学问再大,如果没有德,那他也不可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我们要多做积德的事,不做缺得的事。
③要认真学习,父母挣钱不容易,把你们培养长大更不容易,父母在培养你们成材的道路上不但花费钱财,更倾注了心血,你们要懂得感恩,要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
三、教学工作。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
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向40分钟要质量。
教师演讲稿静待花开时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关于教育、关于生命的故事,一个关于静待花开的故事。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花朵,它们需要经过漫长的等待,才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而教育,就如同培育花朵的过程,需要我们用心呵护,耐心等待,才能收获丰硕的果实。
教育是一场美丽的邂逅,是一场爱与责任的传递。
我们作为教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传承文明的使命。
在这个使命面前,我们需要有一种信念,那就是静待花开。
静待花开,意味着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有的种子发芽早,有的种子发芽晚。
作为教师,我们要耐心地等待,给予他们适宜的阳光、水分和土壤,让他们在最适合的时机绽放。
在教育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
有些学生基础薄弱,有些学生性格内向,有些学生家庭困难……面对这些挑战,我们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急于求成。
我们要学会静待花开,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静待花开,需要我们具备一颗宽容的心。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我们不能因为他们的不足而否定他们的优点。
我们要学会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让他们在自信中成长。
静待花开,需要我们具备一颗坚定的信念。
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事业,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而放弃。
我们要坚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教育,用爱去呵护,每一个孩子都会在合适的时机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在我教学生涯中,有一个学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静待花开的意义。
他叫小明,成绩一直处于班级下游,性格内向,很少与人交流。
我曾经尝试过多种方法帮助他提高成绩,但效果都不明显。
面对这样的学生,我感到无比的焦虑和无奈。
然而,我并没有放弃。
我告诉自己,要相信小明,静待花开。
我开始关注他的生活,了解他的兴趣爱好。
我发现,小明对音乐很感兴趣,于是我就鼓励他参加学校的合唱团。
在合唱团里,小明找到了自信,他的成绩也逐渐提高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成绩终于有了明显的提升。
他变得更加开朗,更加自信。
有一种教育叫“静待花开”
有一种教育叫“静待花开”教育,重要但非唯一。
教育启发、引导,但更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
教育是一场旅程,不是一场马拉松,需要我们拥有耐心、期待和信心。
而“静待花开”就是这样一种教育理念,它呼唤了人们在教育孩子时不要过于焦虑、急躁,而是要有耐心、细心、等待、释放,让孩子自然地成长。
“静待花开”教育理念,首先强调的是对孩子的耐心。
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成长轨迹,没有必要让孩子过早地适应成人的世界。
家长和老师应该更多地给予孩子成长的空间,不要急于求成,要有耐心。
多少家长会因为孩子成绩不好、表现不佳而焦虑,甚至会用各种方法逼迫孩子,但这样只会让孩子感到更大的压力,反而影响了他们的成长。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求学方式和速度,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耐心,让他们能够在自己的节奏下成长。
“静待花开”教育理念要求家长和老师要有细心。
孩子成长的路上,需要人们去关注、去倾听、去理解。
有时候,孩子可能需要的仅仅是一个温暖的笑容,一个简单的问候,一个耐心的倾听。
细心是一种爱,是对孩子最真实的关怀和陪伴。
有时候我们可能觉得孩子并不需要关心,但实际上,他们需要的只是简单的陪伴和理解。
细心教育不仅能够增进和孩子的情感沟通,更能够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静待花开”还要求人们要懂得等待。
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那么多人“花一夜之间绽放”,更多的是需要时间的积累和等待。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很多人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都充满了焦虑,不断地追求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我们并不是要让孩子成为无所不精的人,而是要让孩子能够在适当的时候掌握合适的技能,通过等待和积累,不要急功近利。
“静待花开”还要求人们要懂得释放。
孩子也是一个个体,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对于孩子的成长,我们要有包容的心态,不要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强加给孩子一些我们想要的东西。
家长和老师应该包容孩子的个性,让他们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有所展现。
释放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在尝试失败中成长,在探索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这比任何一门功课都来得重要。
默默耕耘,静待花开——我的教育故事之后进生的转化
1862020年01月(下)国内刊号 C N 61-1499/C 收稿日期:2019-11-25季节(重庆市两江新区金溪初级中学校 重庆市 408400)默默耕耘,静待花开——我的教育故事之后进生的转化摘 要:教育学生需要温暖,爱和关怀,需要默默耕耘,静静等待。
爱是教育的生命,包容与欣赏是孩子成长的阶梯,教育要让孩子们找到成就感,学会自我教育,让每个孩子绽放自己的精彩。
而以身作则,持之以恒则是教育的准则。
关键词:教育故事;后进生转化一、爱是教育的生命,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理解是爱的前提。
初一入学的第一个月我就从学生的家庭、性格、爱好等方面去了解孩子们。
当我看到我班入学测试最后一名孩子的家长备注栏填写的是姑父姑母时,职业敏感让我下意识地觉得这个孩子身世特殊。
后来我主动联系这个孩子的姑母,了解到她的父母在车祸中去世,留下了她和弟弟、妹妹以及年迈的奶奶、爷爷相依为命。
姑姑、姑父已有一个8岁小孩,但为了她的教育,把她和弟弟妹妹由四川老家接到重庆,姑姑、姑父皆属普通的工薪阶层,生活十分困难。
我立即报告了学校德育处张主任,说明情况,希望给予资助,张主任也立即批准了对该同学的贫困资助申请。
由于家长家里有4个孩子,资助材料需要回四川老家办理,因此准备材料时间较长,所以我向德育处张主任、杨主任申请延长时间,才得以把申请材料准备好。
得到学校资助后,一家人倍感温暖。
因为父母意外去世,这个孩子内心敏感,行为有些怪异,她就像一个断了翅膀的天使,刚来的时候眼里充满了恐惧,不敢正眼瞧人。
开学第一天编座位,因为不熟悉,我们是按孩子们身高依次排序,班上一位小男生向我诉说不愿与其同坐,理由是小学曾是同班,这个孩子的行为十分古怪,受到很多同学的排挤,被认为是非常奇怪的学生。
通过我的说服教育,该生同意试着与她同桌。
从那以后,她再也没受任何同学的歧视,反而与很多同学成为了朋友。
为了保护她,到目前为止,在班里没有同学知道她的身世,也许正因为如此,让她有了安全感,她现在可以像班上任何同学,活泼开朗,广交朋友,努力表达自己。
心守一抹暖阳,静待一树花开教育故事
心守一抹暖阳,静待一树花开教育故事
心守一抹暖阳,静待一树花开是一个关于教育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李雪的小女孩,她在一所小学读书。
李雪是一个非常内向的孩子,不爱说话,也不喜欢与人交流。
她的老师认为,这种内向的性格可能会给她带来一些困难,于是她开始对李雪进行培养社交能力的训练。
老师的教学方法很特殊,她每天都会让李雪和同学们一起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如升旗仪式、运动会、文艺表演等。
这些活动让李雪有机会与同学们接触,交流,让她的内向性格得到了改变。
李雪开始变得更加开朗、自信,她的社交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雪的成绩也越来越好,她在学校的表现也越来越出色。
她的老师发现,李雪的内向性格并不是她的短板,相反,她的自闭思维使她错失了很多机会。
于是,老师开始鼓励李雪多思考,多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她的思维变得更加开放。
最终,李雪变得活泼开朗,她的成绩也越来越好。
老师从这个案例中吸取教训,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开放的思维中茁壮成长。
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发言稿《静心教育,花开终有时》
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发言稿《静心教育,花开终有时》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仁们: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静心教育,花开终有时》。
水本无色,因光而莹,今天我没有华丽的语言来描述我们教师的伟大和不平凡,有的只是曾经点滴的回忆。
一、“勤”字当头,“韧”字打底。
身为一线教师,我们每天都担负着繁重的教学工作,走上语文课堂十四载,我始终坚持“三勤”做法:课前勤看教材教参,做足上课前的准备,保证40分钟课堂的高效;勤用激励措施,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被赏识,获得成功的喜悦;勤管碎片时间,让孩子们在碎片时间中有收获、有成长。
只有“勤”字当头,“韧”字打底,一日复一日的持之以恒,孩子们才能不断进步。
二、换位思考,把儿童当儿童2022年上海真爱梦想中心资助的梦想教室在我校落地建成,我有幸成为一名梦想教师,这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课程,新颖的活动形式,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灵活有趣的学习方式,潜移默化地吸引着孩子们快乐的成长。
5月10日,我带领257班的孩子走进梦想教室,开启逐梦之旅,我们从《职业人生》开始,帮助孩子们找到自我的位置,感受自我存在的价值,我班的李诗洁、李优洁、刘嘉晨等同学课堂速度较慢,有的甚至厌学不爱学习,我就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从不冷嘲热讽,而是耐心帮助他们找差距。
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真正理解学生,用自己的满腔热情与学生共同成长。
为了上好梦想课,孩子们在生活中时时记录保存,不间断地收集素材。
课堂上,积极展示着一张张重要的图片,一个有趣的视频,一段精炼的语言……作为梦想教师,我带领孩子们充分准备,多次讨论修改,不断改进,给予鼓励,激发斗志……帮助孩子自信、从容、有尊严地成长,真正把师爱转化为激发学生追求进步、积极进取的力量源泉。
三、行走在成长的路上董卿曾在《朗读者》中这样说道:“世间一切,都是遇见。
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到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了人,有了生命。
”在我十几年的教育生涯中,最美好的遇见,莫过于遇见五中,遇见一群可爱的五中人,杨校长领导有方,温文尔雅;张校长兢兢业业,雷厉风行;王主任经验丰富,关爱后辈;初三语文组的全体同仁互帮互助,同心同行……你们热爱生活,热爱工作,在枯燥忙碌的工作生活中,为我撑起一方不断成长的晴空。
教育中的“留白” ——“沉默”教育
教育中的“留白” ——“沉默”教育摘要:留白是一种艺术创作手法,可以使整个艺术作品的章法更协调,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彰显艺术之美。
教育也一样,需要适当留白。
教育学生,教师不要总是“苦口婆心”的说教,适当的时候,不妨采用“沉默”的教育方法。
关键词:教育;留白;沉默留白是一种艺术创作手法,可以使整个艺术作品的章法更协调,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彰显艺术之美。
教育也一样,需要适当留白,才能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这是尊重学生的体现,彰显的是教育之美。
高二(7)班里有个小张同学为人热情、活泼、思维敏捷、联想能力极强,会打快板、说相声、吹陶笛、弹钢琴等,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艺术苗子!但同时,这些才艺也间接导致他在课堂上精力的不集中、思维跳跃,经常不分场合的接老师、同学的话茬。
在任何课堂,任何老师的授课间隙中,他都会以他独特的方式在你不经意间插上话,将课堂导向“新的轨道”,进而引发同学们的哄堂大笑,或者积极讨论,导致了整个课堂气氛“热烈”而“浓厚”!而且他还总能在老师生气之前找回理智,不但自己“认错检讨”、“诚恳接受批评”,还积极提醒同学们安静下来……真让老师们都苦笑不得,摇头叹息!经过多次、多种方法的教育也没有很大的效果!然而在前不久的一次课上我却成功的获得了一次“胜利”!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班会课上,在我讲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小张在我话音还没落时“哎”的一声,我沉了沉气,接着讲下去,他又“哦”了一声……恩,根据前一段时间的经验得知,这是他己经进入“捧哏”角色的节奏!课堂马上就要脱离我的控制,进入他的“时代”,我不能让他得逞!可是,怎么办呢?本来,对于这种情况,我采取了一惯的做法:冷处理,即当做没有发生一样,用一两名话巧妙的将话题引回。
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不希望因为教训他而耽误时间,也防止他因为挨训心情不好而无法正常听课。
二是希望他能自我注意,进而自我收敛。
可是很显然,就目前而言,我的目的不但没有达到,而且从他那得意洋洋的样子和同学们随声附和的情形看来,他和全班同学还可能将我的处理误认为是对他的一种纵容。
沉默也是一种教育智慧
沉默也是一种教育智慧教育是师生之间共同合作、沟通的过程,没有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就没有教学的真正反馈。
教育不但是一种智慧,而且是一种策略。
学生是鲜活的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有的学生适合用旁敲侧击的方法来教育;有的学生适合用单刀直入、直奔主题的方法来教育;还有的学生适合用循循善诱的方法来教育,这样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适合教育此学生的方法,不一定适合教育彼学生;适合教育男学生的方法,未必适合教育女学生;在甲班能够收到较好效果的教学方法,在乙班可能会产生相当大的负面作用,这一切,需不需要智慧呢?回答是肯定的,教育永远也离不开智慧。
现在的学生有自己的尊严,独特的个性,他们可以和教师辩论,据理力争。
教师永远都要把握的一个简单的原则:学生毕竟是学生,教师毕竟是教师。
尽管学生不总是对的,但是学生却是正在发展成长的个体,教师应领会这句话的涵义,懂得什么时候要“进”,要“退”;在什么时候教师要“硬”,要“软”;什么时候要“让步”,要“坚持原则”。
把握了这些基本的原则,教师在教育管理学生的过程中才把握了真正的主动权,才能真正做到得心应手,应付自如。
在某些时候,沉默是解决问题的绝妙办法,遇到尊严受到侵犯的时候,教师该怎么办?学生冲动的时候,脾气来得急的时候,教师该怎么办?与学生发生冲突时,老师一定要告别非黑及白的观念,一定不能就认为学生有品德问题,其实他们有时候只是一时冲动而已。
如果老师也跟着冲动,那很容易出问题,出于保护学生,更为了保护自己,当下老师要让着学生,忍一时之气,待日后慢慢把握实际情况再来商量。
有一个很有个性的教师,他在课堂上被学生骂了,当他不慌不忙地问那个学生时,学生回答他:“我骂了你,怎么样?”那位教师听了之后,并没有反击,也没有以牙还牙,只是说:“你既然骂了我,这让我发现,我还有很多要改进的地方,不过呢?你给了我一个发现自身错误的机会,有人骂我,尤其是学生骂我,这就说明我还有很多做得不够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默,让教育之花静静绽放
于艳华济南市历城区鲍山中学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认识自我,教育自我》一文中曾提起过一种“柯里亚现象”,相信大家并不陌生。
面对考试正欲作弊的柯里亚,老师不是上前呵斥制止,而是迅速将目光移开,然后默默地走到窗前。
没想到老师这一沉默的举动深深地刻在柯里亚的心中,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舞弊。
这件事很充分地说明了,老师适当地使用沉默比直接训斥更能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而将热问题冷处理,就是这个老师成功教育的精髓!
其实无论在哪个班级,都会遇到“柯里亚”似的学生,如果对他们进行过多的说服教育,虽然有助于记忆,但一种刺激如果反复持续作用于人,人就会慢慢适应,进而渐渐麻木起来,时间一长,也就不会有什么刺激了。
于是在多次地喋喋不休而效果甚微时,教师往往容易感情冲动,大声训斥甚至大发雷霆,最终的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致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而成功的教育,取决于教育者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和被教育者能否接受这种教育,所以有时,我们可以适当地运用沉默来教育学生,正如马卡连柯所言:“仅仅靠谈话,获得的帮助将是很少的。
当看到谈话没有必要的时候,就任何的话也不要说了。
适度的沉默会引发孩子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这种教育方式比谈心的效果会更好。
”
初三上学期,从外校转来一位非常棘手的男生叫袁磊,他经常给同学起外号,班里原本和谐上进的气氛被他扰得乌烟瘴气,我几乎每天都要强忍着怒火对他进行一次思想教育。
有一天,他又给班长肖申起了个很不雅的外号,于是两人大吵了起来。
因矛盾的火种是袁磊点燃的,又因肖申是班长,我工作上得力的助手,所以我只说了肖申几句,却狠狠地批评了袁磊一顿,当时袁磊铁青着脸,紧握着拳头,一副义愤填膺、甚是不满的样子。
当我回到办公室,听学生说袁磊在班上大骂我偏心,不是个好老师。
我听完火气一下子上来了,让学生把袁磊拽到了办公室,当我刚要大声批评他的时候,却看到他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我什么话也没说,只是平静地看着他,说实话,我真不知道说啥,想到自己几个月来对他苦口婆心的教导没有任何收获的时候,心里的那种委屈、伤心和失望只能用表面的平静来掩饰,我就这样一直沉默地看着他,唯一变化的就是越来越掩饰不住的失望的情绪慢慢地写在了脸上,没想到,在短暂地僵持后,他慢慢有了变化,从刚才的满不在乎到有点局促不安了,又过了一会儿,他慢慢地低下了头,不过会偶尔微微抬头,用眼角瞟我一眼,我知道他在窥测我的内心,但我还是沉默地看着他,眉头紧皱且面容凝重,他的头越发低了,
也更加不安了。
良久,我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你可以走了。
”他抬起头惊讶又不知所措地望着我。
“你可以走了。
”我又加重语气重复了一遍。
他默默地走了。
但这次之后,他竟连着几天都表现很好,以后偶尔再犯错误也会及时而诚恳地向我主动认错。
这件事给了我极大的触动,我在认真反思自己教育行为的时候,想起了美国教育家塞勒·塞维若说过:“犯错之后,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有沮丧和后悔的心理。
对于性格好强的孩子来说,与其喋喋不休地数落其错误,倒不如保持沉默,给他们认识错误的空间。
”
试想,在对待此事上,如果当时我怒火发作,就会导致一些不理智的言行发生,也就决定了教育的失败。
而沉默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平静的氛围,给我们双方提供了一个自我反省的机会。
沉默时,我们虽没有语言的交流,但彼此的内心并不平静,作为教师,我会思考:他为什么总重复犯这样的错误?与自己教育方法的不当有没有责任?以后如何去做……而学生也会想很多:此事自己做错了没有?错在哪里?老师以前怎样说的?自己为什么仍然要犯?老师会怎样对待自己……经过这样的一番思考,教师多的是对教育方法的进一步反思,学生多的是对错误的认识和反省。
高尔基曾经说过:“在工作中起决定作用的常常不是材料,而是技巧。
”所以,当我们对学生苦口婆心而效果甚微时,当我们因无计可施而欲大发雷霆时,我们不妨先放一放,冷一冷,采取沉默的态度,或许可以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