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PT、APTT、Fg、AT-Ⅲ含量变化与临床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浆PT、APTT、Fg、AT-Ⅲ含量变化与临床研究
中国医疗前沿
China Healthcare Innovation
M arch ,2008Vo l ,3No.6
2008年3⽉第3卷第6期
作者简介王丽,河北省保定市第三医院脑内科。
急性脑梗死是⼀种常见的⾼致残率、⾼死亡率的疾病,尤其是进展型脑梗死,是脑缺⾎加重并出现神经功能恶化的卒中。常发⽣与梗死后6~72h,可导致完全瘫痪、失语、昏迷甚⾄死亡。常规治疗后病情仍进展性,我们通过对⽐研究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凝⾎、抗凝和纤溶系统功能指标的变化。讨论进展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为其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从⽽最⼤限度的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
1资料与⽅法
1.1临床资料48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来⾃2007.1~2007.10年我院住院患者,男30例,⼥18例,平均年龄(65.8±6.9)岁。按⾎栓分布病变位置分为: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颈内动脉系统梗死和混合颈内动脉系统梗死。另选47例完全型脑梗死患者,男31例,⼥16例,平均年龄(66.7±5.9)岁。
1.2患者选择标准①急性脑梗死发病6~48h 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进⾏加重,意识评分降低2分,运动或语⾔评分降低3分的进展型脑梗死患者。②⾸次发病或过去曾发病但未留下神经功能缺损,现第⼆次发病患者。③诊断标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按1996年第四届全国脑⾎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及评分标准,CT 或核磁共振确诊,并排除脑⽔肿、出⾎和占位性因素。
1.3观察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结合患者的⽣活状态进⾏评分。次⽇清晨空腹抽⾎检测活化部分凝⾎酶原时间(AP TT )、⾎浆纤维蛋⽩(Fg )、抗⾎凝酶-Ⅲ(AT-Ⅲ)。
1.4统计学⽅法全部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表⽰:差异的显著性采⽤t 检验,相关检验采⽤直线相关分析以(P<0.05)作为显著性界限。
2结果
48例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在病情加重24~72h 后复查CT 或核磁共振成像97.9%(47/48)的患者有病灶扩⼤或新发。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4种加重形式①急性进展型:病情进展常以⼩时计,1h 或数⼩时病情明显加重,当时即可以观察或被患者或家属察觉。该型占52.1%(25/48)。②缓慢进展型:病情加重常以天计,多为3~5d,个别有2周病变达⾼峰,逐渐缓慢加重,不易察觉。特别是发⽣在基底动脉系统上⾏⽹状结构时,嗜睡、昏睡逐渐加重,常因强刺激后有意识活动⽽被忽视,该型占31.3%(15/48)。③台阶式进展型发病~或数⼩时,少数为数天,病变达⾼峰后病情稳定或略为好转,产⽣⼀个平台期,数⼩时或数天后再
次加重,达到另⼀⾼峰,稳定后再次形成平台期,该型占8.3%(4/48)。④波浪式进展型:发病初期类似短暂性脑缺⾎发作(TIA ),早期CT 不明显常诊断为TIA,经过数⼩时,数天后再次TIA,⾏颅脑CT 发现已有⼩灶性梗死,该梗死灶是上次发作所致。因当时未超过24h ⽽未被诊断出来,该型占8.3%(4/48)。
47例进展型脑梗死患者中,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患者占42.6%(20/47),颈内动脉系统梗死患者占31.9%(15/47),既有椎-基底动脉系统⼜伴有颈内动脉系统梗死患者占25.5%(12/47)。进展形脑梗死患者凝⾎、抗凝及纤溶指标变化,见表1。
表1进展型脑梗死组和完全型脑梗死组凝⾎指标⽐较(x ±s)
注:与完全型脑梗死组⽐较,P<0.013讨论
脑⾎管病是常见病、多发病,⽽脑卒中⼜成了危害⼈们⾝体健康和⽣命的严重疾病之⼀,其病死率与致残率均⾼,它与⼼脏病,恶性肿瘤构成多数国家的三⼤致死疾病。本研究通过脑梗死时凝⾎机制⽅⾯的改变发现脑梗死的发病与凝⾎机制的异常有关。急性脑梗死的抗⾎栓治疗可通过限制栓⼦向缺⾎半暗带扩展和维持这个区域⾎流⽽减少梗死量,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与致残率。但由于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常早期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不典型就进⼊到昏迷阶段⽽CT 检查往往阴性,早期诊断有⼀定难度,常常失去溶栓时机。探讨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发病机制,对其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有指导意义。
⼈体凝⾎可分为内源性凝⾎途径和外源性凝⾎途径两个系统,PT 、A PTT 可反映机体内源性和外源性凝⾎系统及共同凝⾎因⼦的综合情况,是⽬前检测肝素抗凝治疗⾎栓性疾病的⾸选指标。Fg 是内源性和外源性凝⾎途径中的共同因⼦。因此,PT 、APTT 、Fg 是反映体内⾎液凝⾎功能重要参考指标。PT 、APTT 缩短,Fg 浓度增⾼提⽰机体凝⾎功能增强,⾎液呈⾼凝状态。正常的凝⾎状态是凝⾎系统和抗凝、纤溶系统的平衡状态。若凝⾎系统被激活或抗凝、纤溶系统被抑制,⾎栓就会形成。在抗
凝功能中,反映重要作⽤⾎液中的抗⾎凝酶-Ⅲ(AT-Ⅲ),抗⾎凝酶Ⅲ下降提⽰机体抗凝功能下降易形成⾎栓。
本研究对5例脑梗死患者⾎凝和抗凝纤溶指标进⾏了检测。并将进展型与完全型脑梗死患者相应指标进⾏对⽐分析,结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浆PT 、APTT 、Fg 、AT-Ⅲ含量变化与临床研究
王丽祝伟华
(保定市第三医院脑内科,河北
保定071000)
[摘要]⽬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浆凝⾎酶原时间(PT )、
活化部分凝⾎酶原时间(APTT )、⾎浆纤维蛋⽩(Fg )、抗⾎凝酶-Ⅲ(AT-Ⅲ)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并给予药物⼲预。⽅法将95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分为进展型和完全型。分别给予抗凝和常规药物治疗,检测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变化。结果完全型脑梗死上述各凝⾎因⼦指标较正常差异⽆显著性,进展型Fg 增⾼、AT-Ⅲ减少,差异有显著性。对进展型和给予低分⼦肝素钙注射后,可有效降低Fg 、AT-Ⅲ含量。结论进展型脑梗死急性期存在⾎浆凝⾎、抗凝纤溶功能异常;给予低分⼦肝素钙、对治疗脑梗死急性期进展型有临床意义,提⾼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对急性期完全型脑梗死则没有临床意义。
[关键词]脑梗死
抗凝⾎酶类
[中图分类号]R 743.3
[⽂献标识码]A
组别例数进展型脑梗死组48完全型脑梗死组
47PT (s)15.11±3.9023.43±10.11APTT(s)Fg(g/L )A T-Ⅲ(s)
29.19±4.093.09±1.1667.6±18.930.18±7.972.83±1.2185.2±16.9
69
::12h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