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传染病预防宣传常识手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季传染病预防宣传常识手册

1-手足口病的预防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一、临床特征

急性起病,发热;临床特征累。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状.医生通常能根据病人的年龄、病人或家长的诉说的症状,及检查皮疹和溃疡来鉴别手足口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口腔溃疡。

二、预防

手足口病对婴幼儿普遍易感,多数患者可以自愈。疾控专家建议大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托幼机构和家长发现可疑患儿,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及时采取控制措施。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可在家中治疗、休息,避免交叉感染。只要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手足口病是可以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的。

个人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托幼机构及小学等

1.该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5.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6.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7.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2-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

呼吸道传染病有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水痘、单纯疱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脑、猩红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两类新病种。

这些传染病的主要传染途径是病原体通过呼吸道的排泄物(飞沫等)传播的。冬春季寒冷,学生在外边活动减少,多集中在教室内,这更增加了传染机会。为了御寒,习惯把门窗关得很严,室内外的空气很难交换,空气相对静止的室内,带有病菌、病毒的飞沫在空气中飘浮,学生在教室时间长,空气不新鲜,自然容易感染呼吸道传染病。另外,寒冷的空气会使鼻黏膜的血管收缩,降低呼吸道的抵抗力,这也是容易得病的一个原因。

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措施有以下几点:

1、坚持晨检制度,发现病例,及时隔离,环境消毒,疫情上报。教室每天保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多到户外活动,适时增减衣服。

3、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平时多喝开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把住“病从口入”关。

4、尽量减少到空气不流通的场所集会,特别是不要到网吧长时间游戏。

5、对流感、流脑、麻疹等,在流行期间还可注射相应疫苗

2.2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H1N1流感病毒具有较高的传播性,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病毒主要通过飞沫、直接接触传播,通过与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人接触而感染,无症状携带病毒的人也可传播。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患者在发病前1天到发病后7天或症状消失后1天内,均具有潜在传染性,其中发病后三天内传染性最强。儿童尤其是幼儿,在较长时期内可能均具有潜在传染性。

一、临床特征

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的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主要有发热、咳嗽、喉咙痛、身体疼痛、头痛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症状,重者会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二、预防

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按照知情同意、自愿、免费的原则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日常行为能够帮助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发生和传播。

(一)个人防控措施

1、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2、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挡住鼻子和口部,用后将纸巾扔入垃圾桶中。

3、经常用肥皂和水洗手,尤其是咳嗽或打喷嚏之后。

4、尽量避免与病人发生密切接触。

5、如果患上流感,建议留在家中不要上班或上学,并减少与他人接触的机会,以避免交叉传染。

6、藕丝百合汤、大枣百合薏苡仁粥、银耳莲子羹等时令小药膳对预防流感有一定帮助。

7、如果患上甲型H1N1流感,要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自觉谢绝他人探视,减少传播。如与甲型流感病例有密切接触,及时与当地疾控机构联系,做好居家隔离观察,观察期间不要外出,谢绝探视,配合医务人员做好体温监测。

8、如果出现持续高热3天以上,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到定点医院就诊治疗。

(二)学校、托幼机构防控措施

1、开展甲型H1N1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知识培训,增强学生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争取学生家长积极配合学校防控措施落实。特别要教育学生尽量避免到校内、外人群聚集性场所,注意讲好日常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报告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

2、每日对在校学生和教职工开展晨检,仔细询问是否有“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一旦发现流感样症状的学生或教职工,要求其进行进一步诊治。病愈后,由相应资质医疗单位出具痊愈证明后方可返校参加正常教学等活动。

3、指定专人每日负责学生和教职员工因病缺勤登记和随访工作。一旦出现学生、教职工因病缺勤,应及时了解缺勤原因,如与甲型H1N1流感有关,应在第一时间向当地疾控机构报告。

4、学生和教职工一旦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须及时在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到校医院或学校所在地医疗机构就诊。学校(特别是高校)应提供必要条件,对该学生和其密切接触者采取隔离医学观察措施。

5、教室、宿舍、餐厅、图书馆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定期对门把手、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6、积极配合卫生部门采取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

2.3流脑的预防

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多在春季流行。

一、临床特征

该病的一般表现症状是: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精神不振,颈项强直,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流脑根据病情轻重分为普通型和暴发型。暴发型起病急骤,常在24小时内出现严重休克和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因此,在流脑高发期,若出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或者突发高热、身上有出血点、头痛、喷射状呕吐、嗜睡、烦躁不安等症状,要立即到正规医院抢救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二、预防

流脑虽来势凶猛,发病急剧,但只要掌握发病规律,采取综合措施是可以预防的,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常晒衣服、晒被褥、晒太阳。脑膜炎双球菌具有怕热、怕冷、厌氧的弱点,因此要经常晒衣服、晒被褥、晒太阳。居室内的温度要在18℃-20℃,湿度在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