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
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
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2010年12月修订,2011级开始执行)一、适用学科、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管理学门类,学科代码:1201)(该一级学科不设二级学科)二、培养目标具有扎实的管理学基础知识,能够引用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能够从事管理部门的应用研究工作,以及企业的管理实践工作。
三、学习年限:2~3年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需获得的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30(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8,自学课程学分另计)。
1、公共必修学分课程(5学分)(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3学分,考试)●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80510053)3学分(考试)秋●《资本论》选读(60510013)3学分(考试)秋以上两门只选其一(2)第一外国语(基础部分)(60640012) 2 学分(考试)秋春2、学科专业要求学分课程(25学分以上)(1)基础理论课(≥3学分,考试,本科已修课程不能选)●运筹学(A) (60510024)4学分(考试)秋●高级应用数理统计(80512043)3学分(考试)春●应用随机过程(60420094)4学分(考试)秋●应用随机过程(70510273)3学分(考试)秋●组合数学(60240013)3学分(考试)秋●高级微观经济学(70510113)3学分(考试)秋(2)专业课(≥9学分,考试)●决策理论(70510063)3学分(考试)秋●高级信息系统(80513733)3学分(考试)秋●高等运作管理(70510513)3学分(考试)秋●IT与组织(70510223)3学分(考试)春●高级运筹学(70510053)3学分(考试)春●随机建模与优化(70510523) 3学分(考试)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讨课(3)必修环节(2学分,考查)(1)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69990021)1学分(考查)(2) 学术活动(69990031) 1学分(考查)(4)选修课程(≥11学分,考试)●信息管理(80510042)2学分(考试)秋●企业资源规划(ERP)(80512362)2学分(考试)秋●经济与金融视角的管理技术创新研(80514393)3学分(考试)秋究方法●供应链管理(80511192)2学分(考试)春●商务智能(80511212)2学分(考试)秋●网络时代的质量管理(80511382)2学分(考试)春●运作管理专题(80512102) 2学分(考试)春●服务管理(80512092)2学分(考试)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中未选课程●全校各系(院、所)开设的与本学科相关的研究生课程五、论文从选题报告通过到申请论文答辩不少于1年。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综述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培养具备跨学科思维和综合素养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
本专业的培养方案致力于培养学生具备深厚的管理学理论基础,并能灵活运用工程技术方法,解决实际管理问题。
二、培养目标1. 知识与能力培养本专业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管理学和工程技术基础知识,能熟悉掌握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最新理论和技术,具备运用工程方法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跨学科思维培养培养学生具备广泛的学科视野和跨学科思维能力,能够在管理实践中综合运用管理学、工程学、经济学、信息学等学科的知识,解决复杂的管理问题。
3. 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工程技术手段,提升组织和生产流程效率,推动企业持续创新和发展。
4. 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才能,能够在复杂的团队环境下,协调各方资源,解决团队管理和项目实施中的问题。
三、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1)管理学基础:介绍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等。
(2)工程学基础:介绍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工程经济学、工程管理、工程设计等。
(3)数学基础:强调数学在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应用,包括概率论、线性代数、最优化方法等。
2. 专业核心课程(1)运筹学与优化理论:介绍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等优化方法,培养学生利用运筹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生产与运作管理:介绍生产过程控制、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内容,使学生掌握现代生产运作管理的原理与方法。
(3)信息系统与数据分析:教授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的能力。
(4)项目管理:介绍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在复杂项目环境下进行团队管理和项目管理的能力。
3. 选修课程(1)市场营销与战略:介绍市场营销与战略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在市场竞争中制定战略和实施营销策略的能力。
管理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1201一、学科概况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综合运用系统科学、管理科学、数学、经济和行为科学及工程方法,结合信息技术研究解决社会、经济、工程等方面的管理问题的一门学科。
这一学科是我国管理学门类中唯一按一级学科招生的学科,覆盖面广,包含了工程与战略管理、企业发展与创新、决策理论与方法和产业组织与规制等众多研究领域,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该学科从定性分析趋向定量化研究,从宏观研究逐步深入到微观研究,侧重于研究同现代生产经营、科技、经济和社会等发展相适应的管理理论、方法与工具,应用现代科学方法与科技成就来阐明和揭示管理活动的规律,以提高管理的效率。
该学科的发展趋势是以管理科学为基础,以多学科知识为支撑,利用现代化手段和技术,解决管理中的科学决策及风险研究,管理实践中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管理的绩效研究,管理的战略研究等。
四川理工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始建于2011年。
本学科拥有二个四川省社科联重点研究基地“川酒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盐文化中心”和川南发展研究中心、川南经济区发展战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工程管理研究所、中小企业发展与创新研究所,企业管理研究所,战略管理研究所,运营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所、公司财务研究所、营销科学研究所等9个校、院级研究平台。
本学科是学校“十二五”、“十三五”重点建设学科,也是川南地区管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本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53名,其中教授19名、副教授24名,具有博士学位者34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资助人选1人。
已形成了一支年龄与学历结构合理、学术思想活跃、勇于开拓创新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本学科承担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次获得省部级奖励,近5年来,已完成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经费近1000万元。
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二、培养要求
1.知识结构:学生应具备较为扎实的数学、统计学、经济学和管理学
等基础知识,熟悉相关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
2.能力培养:通过培养,学生应具备扎实的科研和工程实践能力,能
够运用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较高的创新
和综合分析能力。
3.学术风貌:学生应具备严谨的学术态度,尊重学术规范和道德规范,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4.国际视野:学生应具备较强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在
国内外相关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
三、课程设置
1.核心课程:包括管理决策分析、工程经济与成本分析、供应链管理、项目管理等,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选修课程:可根据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相关领域的专
业选修课程,如物流管理、生产运作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等。
3.学术讲座:定期组织学术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企业家分享
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前沿研究和实践经验,加深学生对学科发展的了解。
四、实践环节
1.实习:学生需参加为期3-6个月的实习,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实践项目,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管理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
(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简介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自2005年招生以来,立足于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需求,围绕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制定的需求,以及新农村建设中各项工程的管理和发展的需求,坚持素质、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价值取向,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念和信息知识、熟悉农业产业特征的农业信息化、农业电子商务建设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具有现代战略管理能力、适应新时期区域、产业及企业战略管理需求的高层次人才。
本学科带头人为“全国信息化百名学术带头人”,主持参与完成多项科研项目,撰写专著3本,主、参编管理类教材1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得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项。
本学科旨在成为内蒙古和西部地区新农村信息化建设领域、区域战略管理领域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
二、研究方向1.信息管理本研究方向将西部农业信息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研究,将信息、信息产品的商品性及公共产品特性、信息资源管理、信息传播模式等理论与西部农村经济的跨越发展等理论结合运用,培养人才既强调对农业信息宏观管理系统的研究,又重视对农业信息资源、信息传输和西部地区农业信息服务等具体环节的研究。
本研究方向将信息经济学和信息传播学等理论和农业经济发展理论相结合,具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特点。
2.战略管理本研究方向围绕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基本技能,将战略管理的科学知识与微观和宏观两个应用领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
具体研究不同领域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确定和选择达到目标的有效战略,并将战略付诸实施和对战略实施的过程进行控制和评价。
本研究方向既包括企业管理,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等微观层面,同时又包括国民经济管理,可持续发展等宏观层面。
3.电子商务管理本研究方向强调电子商务管理和电子商务工程,致力于培养战略型电子商务创新人才,定位于培养电子商务时代的高级管理人员和电子商务工程的高级设计人员。
该研究方向突出宽口径与复合型特色,注重多学科交叉渗透。
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 培养目标的设定应该符合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发展需求,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人兴趣及职业发展规划。
培养目标可包括:(1)掌握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解决管理问题和工程实践中的能力;(2)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在科研和工程设计领域中进行独立工作;(3)具备一定的跨学科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复杂的多学科环境中进行协调与沟通;(4)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适应国内外相关领域的需求。
二、课程设置1. 核心课程(1)管理科学与工程导论(2)运筹学与优化方法(3)工程管理与成本控制(4)工程设计原理(5)商务技巧与沟通能力(6)数据分析与决策模型(7)项目管理与实践(8)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系统2. 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和职业发展规划,可以设置不同方向的选修课程,包括:(1)智能制造与生产管理(2)大数据与信息管理(3)决策支持系统与风险管理(4)工业工程与系统设计(5)市场营销与客户管理(6)创新管理与竞争战略(7)质量管理与企业实践三、实践教学1. 实习实践安排学生参与企业实际项目或实习,加强对管理科学与工程理论的应用和实践。
2. 项目设计组织学生进行项目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实验教学开设相应的实验课程,帮助学生掌握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实际操作和技能。
四、导师制度建立健全的导师制度,指导学生在学术研究和实践项目中的学习和发展。
导师应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践经验,能够给予学生良好的指导和帮助。
五、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硕士研究生的重要学术成果,学校应制定完善的学位论文规范和评审制度,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和实践。
六、强化国际合作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学生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学术交流和实习项目,增加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七、专业素质培养培养学生具备高素质、国际化眼光、创新和实践能力。
通过素质教育、学风建设、社会实践等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管理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
【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简介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综合运用系统科学、管理科学、数学、经济和行为科学及工程方法,结合信息技术研究解决社会、经济、工程等方面的管理问题的一门学科,是我国管理学门类中唯一按一级学科招生的学科,覆盖面广。
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工业工程与物流工程”、“环境与资源管理”、“质量管理与应用统计”、“金融管理与金融工程”等较为稳定的研究方向。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业教师16人,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7名,5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学历背景和年龄结构搭配合理;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多项,在国内外本领域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8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10余部。
我校自2006年获得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位授予权以来,严格按照研究生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目标管理和培养,学生在完成学业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后,授予管理学硕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具有比较全面专业素养、良好知识结构、独立工作能力和较强创新能力,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管理人才。
通过系统的理论教学、实践的亲身参与、具体的课题研究,使本专业硕士生牢固掌握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专业方向领域的管理方法和技术,能独立探索和协作研究管理问题,熟练地听说读写译一门以上的外语。
毕业的研究生面向政府机关、大中型企业、高等院校与科研单位等。
本专业的硕士生应具备以下能力:1.系统掌握管理基础理论,具有扎实的管理理论基础;2.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具备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不断提高的学习能力;4.具备独立承担与专业研究相关工作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5.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120100一、培养目标:1.认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很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科学作风和学术道德;具有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广博的科学视野;具有学术创新能力、开拓精神和独立从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领域高水平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工程技术上做出创新性成果;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3.身心健康。
二、培养方向:1.管理科学理论与应用2.能源经济与管理3.区域与产业经济管理4.工程管理与项目管理5.信息技术与管理变革6.营销与战略管理7.供应链与物流管理8.财务分析与决策9.人力资源管理三、学习年限:博士研究生的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8年。
四、学分要求:博士生的必修课程必须最低修满13学分,选修课程可根据博士生本人的具体情况和培养方向而定,学分多少不予限制。
五、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学期备注必修公共必修课GB00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36 2 1留学生学《中国概况》GB00017 基础外语100 4 1B08002 专业外语 1 1-3六、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博士研究生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主要包括学位论文选题、开展科学研究、学位论文撰写、论文中期进展报告、论文(预)答辩等方面。
博士生入学后在导师指导下,明确研究方向、收集资料、调查研究、确定研究课题,一般应于第三学期初写出开题报告与文献总结,拟定论文工作计划。
开题报告要先送交专家进行公开评审,然后举行开题报告论证会。
开题通过后,方可继续完成博士论文工作。
博士生学位论文必须有一定的难度、深度、广度和工作量,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应少于2年,由研究生独立完成。
论文应遵循学术规范,立论正确、推理严谨、说明透彻、数据可靠,在重要内容上应至少具有3个明显的创新点,论文正文一般不少于6万字。
管理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 120100 名称管理科学与工程一、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及学术队伍
二、培养目标
三、研究生课程学习及学分的基本要求
总学分36分
其中公共学位课必修 4 门共9 学分专业(或专业基础)学位课必修 4 门共10 学分
非学位课须修 5 门共12 学分
教学实践共 2 学分必修环节:论文选题(开题报告)共 1 学分
学术活动和发表论文共 2 学分
五、实践环节(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基本要求(包括时间安排、内容、
工作量、考核方式)
六、学术活动(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环节的基本要求(包括次数、内容、
七、文献阅读的基本要求
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管理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
BUSINESS SCHOOL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本方案力图系统设计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业代码:1201)一级学科硕博士培养方案,涉及6个二级学科专业(管理科学1201Z1、工程管理1201Z2、管理系统工程1201Z3、工业工程1201Z4、低碳经济与管理1201Z5、能源战略与经济管理1201Z6),分别设置博士、硕士、硕博连读三类培养方案。
SICHUAN UNIVERSITYBUSINESS SCHOOL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培养方案学科代码:1201一、培养目标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培养学生具有扎实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数理统计)、经济学(应用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行为科学(实验管理学)理论基础,组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正确地应用理论的综合分析与演绎,及相应的工程技术方法解决管理方面的有关理论与实际问题,既拥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具有较强的理论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该学科培养的学生能够广泛了解国际上有关领域的最新动态,创造性地提出新的正确的观点、理论、方法或科学地利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创造性地解决重要的实际问题;能够独立开展业务工作、教学工作和从事相关的科学研究,并具有继续学习、创新、提高的基础和能力;具有能熟练地运用一门主要外语阅读本学科的文献资料,撰写专业论文和进行交流的外语能力人才。
具体的目标是:(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2)博士生经过3-6年以上培养,不仅应具备扎实的数学理论和经济理论基础,而且还必须掌握深厚的数理知识与相关工程知识,有高水平的理论研究能力、实际运用能力及创新能力,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3)具有能熟练地运用一门主要外语阅读本学科的文献资料、撰写专业论文和进行交流的外语能力;(4)在本门学科上能做出一些创新性的贡献;(5)身体健康。
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有扎实管理理论基础、掌握现代管理方法和技术的高层次管理人才。
2.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及社会组织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
3.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适应全球化竞争需要的管理人才。
二、培养内容1.课程设置(1)公共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英语、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
(2)专业课程:管理学原理、企业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等。
(3)选修课程:企业伦理、国际企业管理、创新与创业、企业风险管理与保险、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等。
2.实践环节(1)企业实习:安排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实习,了解企业实际运作,提高实践能力。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国内外典型企业案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会调查等,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3.学术交流(1)学术讲座: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2)学术论坛: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论坛,促进学生交流与合作。
(3)国际交流:鼓励学生参加国际交流项目,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培养方式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
2.引导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3.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企业导师制:为学生配备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实习和实践环节。
四、培养效果1.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及社会组织中从事管理工作。
2.学生具有国际视野,能适应全球化竞争需要。
3.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为社会创造价值。
这份培养方案,是我多年经验的结晶,希望能为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快速发展对高级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各高校相继设立了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Master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专业,并制定了相应的研究生培养方案。
本文将对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论述,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综述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是为了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而制定的。
该方案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工程应用、技术创新、管理决策等方面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知识结构,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目标1. 学术研究能力:培养学生具备深入学习和研究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的能力,能够开展创新性的科研工作,并在相关领域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2. 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具备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所需要的技术应用能力,包括数据分析、模型建立、决策支持等方面的能力。
3. 综合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具备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工具,为企业和组织提供科学的管理决策支持。
三、课程设置1. 理论课程:包括管理学、工程学、运筹学、系统科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学科知识。
2. 方法课程:包括数据分析、模型建立与求解、决策分析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现代管理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应用课程:包括供应链管理、项目管理、工业工程、质量管理等相关应用领域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实践教学1. 实习:为学生提供参与实际企业运营和管理的机会,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2. 项目研究: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合作能力。
3. 社会实践: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了解企业实际运作情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管理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
管理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管理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科生在学习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之前,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物理和计算机知识基础。
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加强本科生计算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其系统设计和工程实践能力,为实现高质量的工程科技解决方案创造条件。
二、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1)高等数学(上、下),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物理学基础,力学,热力学,电磁学。
(2)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科学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
(3)电路基础:电路分析,电子与电路、信号与系统。
2. 专业核心课程(1)管理学:管理学概论,组织行为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2)工程设计:机械设计、热力学基础、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数学。
(3)工程实践:系统工程实践、实验设计与分析。
(4)控制理论:控制原理、控制系统工程。
(5)生产与制造:智能制造,制造工程与组织、生产计划与调度。
(6)项目管理:项目管理、项目管理与组织、建设项目管理。
3. 选修课程(1)物流管理(2)供应链管理(3)信息系统管理(4)商业智能(5)经济学(6)质量管理4. 实践教学本专业的实践教学采用多种形式,包括实践课程、实验、社会实践等。
其中,实践课程涵盖机械设计、工程数学、力学、热力学基础、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学科,通过实践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
实验通常是物理学和电路课程的组成部分,目的是通过实验掌握实践技能的同时,深入理解相关理论知识。
社会实践是由学校和同时组织的,旨在让学生了解企业经营环境,培养实际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专业认证本专业教学及考试遵循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教学指南和考试标准,同时参考美国ABET认证标准和国内类似模式,确保教学目标和实际效果符合世界前沿和国内要求。
四、就业前景文凭获得后,该专业拥有广泛的就业领域,包括制造业、信息技术、金融、能源、土地资源等。
毕业生可以在政府机构,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中担任项目经理、生产经理、组织管理师,品牌经理,供应链分析师等职务。
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培养方案一、学制与授予学位1.学制为两年(全日制)或三年(非全日制)。
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取得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
受教育长期制工程师,可适当臧少部分课程学习的时间,根据学籍登记时间可相应缩短学习期限。
二、培养目标2.本专业为产、学、研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旨在培养具有科学化、系统化和信息化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技能,能够在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从事工程项目的实施管理、技术创新和战略规划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3.本专业培养硕士研究生应具备以下的基本要求:(1)掌握本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具备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工程项目的实施管理能力;(3)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战略规划能力;(4)具有良好的科研素质和优秀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培养计划1.课程设置本专业整体课程设置分为三个部分: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公共课程,具体设置如下:(I)核心课程: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市场营销管理、战珞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创业管理、组织行为学;(2)选修课程:供应链管理、项目管理、企业管理与我国实践、科技成果运用、信息管理、社会心理学;(3)公共课程: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信息系统安全、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与算法。
2.实践环节硕士研究生实践环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企业实习:参与工程项目的实施管理,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合作,学习并掌握工程项目实施管理的实践技能;<2)学术研究:通过选题、调查、阅读文献、论证和结论推理等学术方式,完整地感受研究的过程,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硕士研究生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选择研究课题、探索问题、分析数据,写出规范完整的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取得硕士学位。
四、培养方式1.教学方式本专业培养目标明确,课程设置合理,注重实践环节,强调应用及科研能力的培养,教学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模拟等多种教学方式。
北航管理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
北航管理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通用要求
1、培养目标
(一)培养以创新能力为主要特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深厚的实践经验和强烈的创新意识,能在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开展应用型研究及其它相关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具有良好国际视野、全球视野和创新意识,能在国内外企业和政府部门从事管理类工作的学习型人才。
2、培养理念
突出理论基础,提高实践素养,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人才为中心,以拓展学科最新、最高理论为指导,以专业理论特色为基础,借助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技手段,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结合培养单位的实际,灵活调整培养内容,创新培养计划,优化运行机制,实施系统培养,促进个性发展。
二、专业要求
1、学习内容
(一)主要课程:管理科学、管理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决策理论、金融管理、运筹学、电子商务、医疗保健管理、质量管理、工业组织与管理、社会信息系统、宏观经济调控、技术经济管理等。
(二)课外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参加企业实习、讲座、报告、论文等实践活动。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深厚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统计知识、系统工程方法和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技能的管理决策者和管理咨询顾问。
•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创业意识的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创新领导者。
二、培养时间•学制:全日制2年,兼职3年。
•学术年度:一年分春、夏、秋、冬四个学季,每学季16周。
三、培养课程1.强化基础课程:–数理统计–运筹学基础–系统工程基础–管理科学与工程导论2.必修专业课程:–高级管理决策理论–管理科学与工程方法–经济学基础–供应链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全面质量管理3.选修专业课程:–先进制造技术–创新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信息技术与管理–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管理四、培养方式•理论学习: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学术研讨等方式。
•实践训练:实习、实验操作、实地考察等方式。
•学术研究:论文写作、学术报告、科研项目等方式。
五、培养要求•修满规定学分,通过各门课程考核。
•参与科研项目或实践训练,取得一定成果。
•撰写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
六、培养质量保障机制•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团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
•设立学术委员会,进行学术评估和质量监控。
•组织学术交流与合作,提供国内外学术资源。
以上是对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简要介绍,具体内容和细则可参考学校发布的相关文件。
该方案旨在培养具备管理科学与工程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引领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创新与发展,为社会经济进步做出贡献。
七、培养评估与认证•学生培养期间进行阶段性评估,包括学习成绩、学术表现等方面。
•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定期进行学位评估。
•毕业时,由专家组织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及答辩,最终决定是否取得硕士学位。
八、选拔与招生•按照学校的招生政策和要求,进行入学面试和笔试。
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计划
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计划1. 培养目标本计划旨在培养在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高级人才。
培养目标包括:- 培养研究生具备扎实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理论基础和广泛的专业知识;- 培养研究生具备独立进行科研和创新的能力,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研究生具备团队合作和跨学科合作的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与领导技能;- 培养研究生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和职业操守,具备持续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意识。
2. 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1)培养方案- 综合培养方案:学术研究、实践能力、沟通与领导能力的全面培养。
- 平衡培养方案:以学术研究为主线,注重学科基础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课程设置- 学科基础课程:管理科学基础、工程管理基础、系统工程基础等。
- 专业核心课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前沿研究、运筹学、供应链管理、项目管理等。
- 实践课程:实习、项目实践等,通过实际问题解决实践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 选修课程:提供多样性的选修课程,以满足研究生个性化需求和专业发展方向。
3. 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培养- 科研导师制:研究生与科研导师建立指导关系,定期进行学术研究讨论和指导。
- 学术论文写作:培养研究生撰写高质量学术论文的能力,并指导其学术论文发表。
- 科研项目参与: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提高科研实践能力。
4. 实践能力培养- 实习项目:组织研究生参与企业实习项目,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技能。
- 项目实践:研究生参与实际项目的规划、管理和执行,提高研究生的项目管理能力。
5. 学术交流与合作- 学术交流会议:鼓励研究生参与学术研讨会和学术会议,提高学术交流能力。
- 国际合作项目:鼓励研究生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拓宽研究生的国际视野。
6. 质量评估与审核- 学期评估:每学期对研究生进行学习情况和科研能力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帮助。
- 毕业论文答辩:学术委员会组织专家对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进行答辩评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专业代码 120100 名称管理科学与工程
一、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及学术队伍
二、培养目标
三、研究生课程学习及学分的基本要求
总学分34分
其中公共学位课必修 3 门共7 学分专业(或专业基础)学位课必修 4 门共10 学分
非学位课须修 5 门共12 学分
教学实践共 2 学分必修环节:论文选题(开题报告)共 1 学分
学术活动和发表论文共 2 学分四、专业课程设置
五、实践环节(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基本要求(包括时间安排、内容、
工作量、考核方式)
六、学术活动(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环节的基本要求(包括次数、内容、考核方式)
七、文献阅读的基本要求
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