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试题答案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历史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试题答案及解析
1.雍正元年(1723年)下令说,“开垦一事,于百姓最有裨益”,要求“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
地宜,自垦自报”。
规定新开水田六年后纳税、旱田十年后纳税,禁止地方官吏阻挠或趁机勒索,
对垦种成效显著地区的官吏予以奖励。
对此不合理的推论是
A.鼓励垦荒、减税,有助于社会矛盾的缓和
B.大量垦荒,可能加速人口的增长
C.禁止官吏勒索,保证了清朝政治的清廉
D.过度垦荒,容易造成环境的破坏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从材料“开垦一事,于百姓最有裨益”“凡有可
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新开水田六年后纳税、旱田十年后纳税,禁止地方官吏阻挠
或趁机勒索,对垦种成效显著地区的官吏予以奖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鼓励垦荒,这有
利于社会矛盾的缓和,可能加速人口的增加,但过度垦荒,容易造成环境的破坏,故ABD项正确;材料中禁止官吏勒索,是为了垦荒,但无法保证清朝政治的清廉,故C项错误。
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鼓励垦荒
2.清《景德镇陶录》载:“景德……业制陶器,……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如鹜。
……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以致陶之业、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几皆半于浮。
”材料
表明当时景德镇
A.制瓷业开始兴起
B.出现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群体
C.全员参与瓷器生产
D.民营手工业产品已占领整个市场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四方远近,挟其技
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若鹜”可知当时已经出现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群体,故本题选B项。
A项不
符合史实,东汉早已有制瓷业;C 项从材料无法体现;明朝中后期以后,民营手工业居于主导,
但不是占领了整个市场,D项表述错误。
3.《中国经济制度史论》中说:“中国传统手工业各大部门都曾有过工场雇佣工人操作生产的记载,唯独棉纺织业没有任何手工工场的确切报道”。
古代社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历代政府都禁止棉花的私营
B.家庭作坊对规模生产的阻碍
C.棉花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
D.外来棉纺织品的强有力竞争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手工业,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
A项中“禁止”的
表述过于绝对化,故排除;C项的表述与棉花至迟在南北朝时期即已传入中国的史实不符,故排除;D项开始于鸦片战争后,与题目中的时间“古代中国”不符,故排除;古代中国“耕织结合”的小
农经济阻碍了棉纺织业的规模化发展,导致“棉纺织业没有任何手工工场的确切报道”的现象的出现,故本题应选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手工业的发展
4.下图是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
但
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
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
B.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严格限制
C.手工生产能确保产品质量
D.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
【答案】D
【解析】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是由当时社会经济决定的。
明清时期,自给
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再加上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市场狭小,缺乏技术革
新的动力,故D项正确。
A选项说法错误,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技术总结性的书籍,否定了
A选项的说法;B选项和C选项不是“最合理的”解释。
5.汉武帝时期,改变了过去郡国贡献各自为政的办法,统一派遣官吏将所要征收的贡赋,折成当
地出产丰饶的土特产品收上来,一部分运往京师供应朝廷,另一部分像商贾那样运往需要这些物
品的地区转手获利。
这一措施
A.解决了封国对中央的威胁
B.改变了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
C.体现了政府的抑商政策
D.抬高了部分地区的商品价格
【答案】C
【解析】据材料“统一派遣官吏将所要征收的贡赋,折成当地出产丰饶的土特产品收上来,一部分
运往京师供应朝廷,另一部分像商贾那样运往需要这些物品的地区转手获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汉武帝时期政府的抑商政策,故A正确。
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仍然是农业,故B排除。
推恩令解决了封国对中央的威胁,故C排除。
材料无法体现抬高了部分地区的商品价格,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名师】评价重农抑商,应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评判。
脱离具体的历史环境,无视社会经济
发展的历史进程,就将失去应有的历史意义。
依此而论虽然重农抑商在中国古代曾对商品经济的
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阻碍作用,但同时它也起过某些积极作用。
当然,我们对重农抑商的作用给予
一定的肯定,并不是说它就没有与商品经济矛盾的一面。
重农抑商与商品经济之间在长期发展过
程中充满了矛盾和斗争。
6.中国古代的乡村生活是经济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
乡村不断发生变化。
随着人口增加、铁制农具广泛使用以及农业耕作技术进步,过去被视为鄙野
之地的郊野,逐渐繁荣起来,有的甚至成为新兴商业都市。
荒野也陆续开垦,新的居民点不断出现。
……拥有一定数量土地、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同时兼营家内手工业的自耕农成为乡村主要劳
动者。
隋唐时期,乡村百姓大多聚族而居,小农家庭习惯于组成三代小家庭,“一村唯两姓,世
世为婚姻。
亲疏居有族,少长游有群”。
材料二明清农村虽然还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但这一时期的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
益紧密。
农民已经不再仅仅是在自给自足之余,将自己的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而是更多地依
赖于市场。
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之外,都普遍开始种植旨在交换的经济作物,如棉花、烟草乃至
经济林木,并开始对农产品进行加工。
一部分农民由于经营有道、扩大生产而成为“上农”,一部
分农民则从自耕农下降为佃农或雇工。
一般租佃关系普遍采用契约的形式,以分成或定额的方式
纳租。
——上述材料选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据材料一分别概括春秋战国、隋唐时期乡村生活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农村经济的新变化有哪些?这说明了什么?
【答案】特点:春秋战国乡村生活逐步繁荣,出现新兴商业都市;新居民点不断出现;自耕农经
济为主。
隋唐乡村生活以家族式村落为主。
(2)变化:乡村经济与市场联系密切;经济作物在乡村普遍种植;农民出现了阶层的分化;租
佃关系普遍。
说明: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商品经济活跃。
【解析】(1)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特点抓住材料关键信息“有的甚至成为新兴商业都市”、“新的居
民点不断出现”、“兼营家内手工业的自耕农成为乡村主要劳动者”。
隋唐时期乡村生活根据材料“乡
村百姓大多聚族而居,小农家庭习惯于组成三代小家庭”来概括。
(2)变化根据材料“但这一时期的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之外,都普遍开始种植旨在交换的经济作物”、农民出现了阶层的分化、以及“一般租佃关系普遍采用契
约的形式,以分成或定额的方式纳租”来归纳。
乡村经济与市场联系密切,经济作物在乡村普遍种
植说明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商品经济活跃。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均田制下按丁计征的租庸调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由于国家对农民
的压迫更重,不堪重负的农民宁愿依托地主也不愿重回自己的家园。
逃户现象成为唐代中叶国家
极为头痛的问题,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实行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
国家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
控制,承认了乡村社会的土地租佃和土地买卖。
在租佃制下,佃农与作为地主的富民是一种互相
依赖的经济契约关系,他们在法律身份上是平等的。
——摘编自曹端波《唐代土地制度的转型与农民身份地位的变化》
材料二
明清时期盛行一种新的租佃形式——永佃制,佃农在不拖欠地租的条件下,有权“不限年月”“永
远耕种”,地租率相对稳定,农民获得相对独立的、长期的土地使用权。
永佃权产生之后,地主
失去了和土地的直接联系,保证了佃农经营土地的自主权。
永佃制一般规定地主无权撤佃,佃农
有自由退佃的权利,但“不许自行转佃他人”。
所有者主体的变化不会影响到使用权主体。
永佃制
度由于经济上的激励作用,在很多地区都得到了推行,政府对于这一制度的态度是非常积极的,
采取了鼓励的政策。
——摘编自王昉《中国古代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关系的演变及其现实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土地租佃制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土地租佃制的积极作用。
【答案】(1)背景:商品经济昀发展;农民负担沉重,逃亡现象严重;地主兼并土地,均田制
遭到破坏;政府财政收入锐减,改变赋税征收办法。
(2)积极作用:国家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的控制,提升了农民的法律地位;佃农获得了经营土
地的自主权,提高了佃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速
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解析】(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
从材料“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由于国
家对农民的压迫更重,不堪重负的农民宁愿依托地主也不愿重回自己的家园”“均田制下按丁计征
的租庸调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中可以概括出答案。
(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从材料“国家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承认了
乡村社会的土地租佃和土地买卖”“佃农与作为地主的富民是一种互相依赖的经济契约关系,他们
在法律身份上是平等的”“保证了佃农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永佃制度由于经济上的激励作用,在很多
地区都得到了推行,政府对于这一制度的态度是非常积极的,采取了鼓励的政策”可以得出答案。
【考点】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唐代土地租佃制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均田制下按丁计征的租庸调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由于国家对农民
的压迫更重,不堪重负的农民宁愿依托地主也不愿重回自己的家园。
逃户现象成为唐代中叶国家
极为头痛的问题,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实行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
国家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
控制,承认了乡村社会的土地租佃和土地买卖。
在租佃制下,佃农与作为地主的富民是一种互相
依赖的经济契约关系,他们在法律身份上是平等的。
——摘编自曹端波《唐代土地制度的转型与农民身份地位的变化》
材料二
明清时期盛行一种新的租佃形式——永佃制,佃农在不拖欠地租的条件下,有权“不限年月”“永
远耕种”,地租率相对稳定,农民获得相对独立的、长期的土地使用权。
永佃权产生之后,地主
失去了和土地的直接联系,保证了佃农经营土地的自主权。
永佃制一般规定地主无权撤佃,佃农
有自由退佃的权利,但“不许自行转佃他人”。
所有者主体的变化不会影响到使用权主体。
永佃制
度由于经济上的激励作用,在很多地区都得到了推行,政府对于这一制度的态度是非常积极的,
采取了鼓励的政策。
——摘编自王昉《中国古代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关系的演变及其现实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土地租佃制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土地租佃制的积极作用。
【答案】(1)背景:商品经济昀发展;农民负担沉重,逃亡现象严重;地主兼并土地,均田制
遭到破坏;政府财政收入锐减,改变赋税征收办法。
(2)积极作用:国家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的控制,提升了农民的法律地位;佃农获得了经营土
地的自主权,提高了佃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速
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解析】(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
从材料“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由于国
家对农民的压迫更重,不堪重负的农民宁愿依托地主也不愿重回自己的家园”“均田制下按丁计征
的租庸调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中可以概括出答案。
(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从材料“国家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承认了
乡村社会的土地租佃和土地买卖”“佃农与作为地主的富民是一种互相依赖的经济契约关系,他们
在法律身份上是平等的”“保证了佃农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永佃制度由于经济上的激励作用,在很多
地区都得到了推行,政府对于这一制度的态度是非常积极的,采取了鼓励的政策”可以得出答案。
【考点】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唐代土地租佃制
9.北魏均田制规定奴婢授田与平民相同,耕牛也可授田。
至唐初,唐高祖下令推行均田制,但取
消了对奴婢、耕牛的授田。
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门阀氏族势力的衰落
B.政府掌握的土地数量减少
C.均田制度的逐渐衰落
D.部曲奴婢的社会地位下降
【答案】A
【解析】在魏晋时期因为门阀贵族占有占有奴婢,北魏均田制的做法有利于照顾门阀贵族的利益。
而唐朝废除对奴婢的授田,说明了门阀贵族已经衰落,士族地主兴起,故选A。
B不正确,土地
总数量不可能减少。
C错误,均田制在唐朝初年仍然在推行。
D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奴婢地位
的变化。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土地制度.均田制
【名师】均田制指的是实行于北魏至唐朝时期的一种土地国有制度。
虽然政府把土地分给人民耕种,但是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
这种做法有利于缓和矛盾,和地主阶级的土地兼并,但是无法做
到从根本上遏制土地兼并,因为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决定了土地兼并现象的必然存在。
均
田制实行至唐朝后期开始终止。
10.河北邢窑遗址当选“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与此相关的内容是
A.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B.内丘白瓷瓯,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C.青瓷上选无雕饰,人巧久绝天难留
D.青白釉传色泽美,方圆形似器容珠
【答案】B
【解析】邢窑,是唐代著名的瓷窑。
是中国白瓷生产的发源地,在中国的陶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故选B。
AC项都是说的青瓷,是越窑的青瓷;D项说的是景德镇的瓷器。
【考点】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制瓷业
11.唐朝前期存在三种土地占有情况。
一是地主占有土地。
这种占有关中最多,长江流域次之,
关东最少。
二是按均田法农民占有的土地。
这种占有关东最多,长江流域次之,关中最少。
三是
百姓自己开垦的土地。
在关中地区,农民按均田法占有的田地最少,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A.商品经济发达
B.存在井田制
C.小农经济落后
D.地主占有大量土地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可以看出地主占有的土地在关
中地区最多,导致国家控制的土地相对较少,所以农民按均田法占有田地最少,故D项正确;A
项与题干现象无关,故排除;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与题干现象没有因果关系,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地主土地所有制
12.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
A.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
B.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
C.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D.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
【答案】D
【解析】中国古代经历了三次经济重心南移,即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安史之乱时以及两宋之际,南移的原因都是因为北方战乱导致人口大规模的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
技术,故答案为D项。
ABC项不是共同原因,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经济•经济重心南移
13.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赡(人名)初造墨,遇异人传和胶法。
…赡死,婿董仲渊
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
”清代施闰章《蠖斋杂记》记叙:“(宋)有
舒翁工为玩具,翁之女尤善,号曰舒娇,其炉瓷诸色,几与哥窑等价。
…相传陶工作器入窑,变
成玉。
工惧事闻于上,封穴逃之饶。
”上述两则记述反映的共同问题是两宋时期民间手工业
A.开始超越官营手工业B.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
C.受官府压制,发展艰难D.主要生产日常生活用品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相传陶工作器入窑,变成玉。
工惧事闻于上,封穴逃之饶。
”说明两宋时期民间手
工业的技艺不传外、不传女,其的传承相对的封闭,故B正确;A出现在明朝;C中压抑错误,
是鼓励;D主要是官府使用。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基本特征
【名师】认识古代三种手工业的各自地位
(1)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并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2)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3)民营手工业自明代中叶以后,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表现在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
14.《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
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成为日常用具。
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
①“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②“秋七月,初税田”
③“宗庙之牺,变为畎亩之勤”
④“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铁制农具的使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①说明由于铁农具的使用,出现了私田,
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积极劳作,生产积极性比井田制下的农民有了很大的提高,故选①;与此同时,政府对私田开始征收赋税,故选②;③说明由于铁农具的使用,人们开始使用牛耕,原来用
于祭祀的牛用于耕地,故选③。
④说明官府控制手工业,和铁农具的使用没有关系,故排除④。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铁犁牛耕的影
响
【名师】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
到战国时,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
春秋末年,我国
已使用牛耕。
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
牛耕是我国农业史上的一次革命。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铁农具和牛耕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
由于广泛使用铁
农具和牛耕,耕地面积和农业产量大幅度提高,使单位生产和个体经营的特色的小农阶层成为社
会基础的可能,井田制中“千耦其耕”的奴隶集体耕种的方式已经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而分散的,
一家一户制的封建经济形式兴起了。
15.明代中后期,有越来越多的读书人通过诗文、书画、民歌时曲、通俗小说,不少能工巧匠、
名医名卜等则通过技艺,获得了社会地位、政治身份或经济收益。
这反映了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B.社会价值体系多元化
C.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D.社会文化的高度繁荣
【答案】D
【解析】重农抑商政策是指重视农业,抑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在题干中未体现,A项与题意
不符;材料反映的是某些人的社会地位政治身份货经济效益的变化,不是市民阶层队伍的壮大,
C项与题意不符;题干没有涉及社会文化的高度繁荣,D项与题意不符;“读书人通过诗文、书画、民歌时曲、通俗小说,不少能工巧匠、名医名卜等则通过技艺获得了社会地位、政治身份或经济
收益”说明不同的阶层都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体现了社会价值体系的多元化,故选B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时期儒学的新发展
16.《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
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
”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
A.个体分工
B.社会制度
C.生产能力
D.劳动力短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小农经济下,社会
生产力水平低下,“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
”人们终生劳动,才能勉强维持保暖,说明
的是生产能力,故C项正确。
【考点】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特点·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能力
17.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
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这表明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限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答案】A
【解析】材料“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说明古代精耕细作追去的是农业收益的最大化,故B项正确;精耕细作农业推动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故A项错误;小农经济为主体的精耕模式推动了农业
的进步,故C项错我;材料不能反映出人地矛盾对耕作模式转变的影响,故D项错误。
点睛:材料“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是解题的关键。
18.北朝时均田法令规定奴婢和耕牛均可授田。
到了隋代奴婢授田受到限制,耕牛授田逐步取消,唐代则奴婢及耕牛均不得授田,妇女也不得授田。
这从侧面反映了隋唐时期
A.奴婢现象己经不复存在
B.男耕女织生产模式初步形成
C.儒学复兴影响均田法令
D.人口增加政府田亩不足分配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材料“隋代奴婢授田受到限制”表明女婢现象
依然存在,故 A 项错误;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故 B 项错误;儒学复兴是宋代,故 C 项错误;北朝时战乱,有些无主荒地无人耕种,所以女婢和耕牛均可授田,而到了隋唐,国家统一,人口增长迅速,人地矛盾严重,故 D 项正确。
19.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
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
”这说明宋朝时期
A.佃户租种土地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
B.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C.开始出现租佃经营
D.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义务
【答案】A
【解析】材料提到,置庄田,招佃农,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
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宋朝时期佃户租种土地可以自主选择,故A项正确。
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材料无法体现,故B项排除。
租佃经营开始于土地私有制确立时,不是宋代,故C项排除。
民间
赈济不是地主的义务,故D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租佃制
20.【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唐代户籍分“良民”与“贱民”,前者为自由民,后者包括依附于官府的役户和门阀的家丁、奴婢。
中唐之后,均田制解体,宋代“不抑兼并”,允许产权自由流动,“贫富无定势”,世家大族进一步削弱;另一方面,两税法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
基于此,宋代废良贱
户籍制,依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居民户口。
又根据居民有无不动产,划分“主户”与“客户”,再以家庭财产之多寡,将主户划为不同户等。
上等
户纳税多,下等户纳税少,客户由于没有田产,则不用缴税,更不会被束缚在土地上,“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此外,宋代立法规定:一个人移居到一个地方生活一年以上,便可获得当地户口。
这样,大量商人、佣工、流民涌入城市。
——据吴钩《户口册上的中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积极作用。
【答案】(1)背景:商品经济发展;不抑制土地兼并;赋税制度的变革;产权自由流动;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