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和的加减法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上册数学100以内加减法

一年级上册数学100以内加减法

一年级上册数学100以内加减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加减法题目,通常是以100以内的数字为主,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加减运算规则的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教材中选取一些典型的加减法题目进行解析,让学生和家长了解一年级上册数学中的加减法知识点。

让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加法题目:15+23=?这道题目的解题方法是先将十位数相加(1+2=3),再将个位数相加(5+3=8),最后将两个结果相加得出答案,即15+23=38。

这个题目不难,通过逐步拆解计算,学生可以轻松地得出正确答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中关于100以内加减法的题目,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解答加减法题目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示例:一年级上册数学内容主要包括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加减法是孩子们学习数学的第一步,也是数学学习的基础。

通过加减法的学习,孩子们可以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年级上册数学100以内加减法的内容。

在一年级的数学上册,老师通常会先教孩子们100以内的加法运算。

通过认识数字、加法公式和计算技巧,孩子们可以逐渐掌握加法的规则和方法。

在教学中,老师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歌曲和实际操作等,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加法的概念。

孩子们会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加法练习,逐渐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在加法运算掌握后,孩子们会开始学习100以内的减法运算。

老师会引导学生从加法到减法的过渡,让他们逐渐理解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通过减法的学习,孩子们可以发展出更多的数学思维,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

在加减法的学习过程中,老师会根据学生的情况和进度进行巩固练习和同步测试,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复习,可以加深孩子们对加减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更多相关教案请点击【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单元教学内容】: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4页―第31页)【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选择恰当的方法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并注意书写工整。

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2、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

【单元重、难点】1、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2、解决好多种算法与数的组成计算的关系3、注重集合、对应、统计思想的渗透,不给学生讲这些名称。

4、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加减法的认识过程中,要以分类为基础。

也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提炼出数而进行大小的比较和加减法。

【单元课时安排】1、1――5的认识3课时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4课时3、 0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2课时第一课时:1――5的认识及书写【教学内容】1――5的认识及书写(第14页――第16页)完成第21页的第1题――第4题【教学目标】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和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一图四式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和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一图四式

看图列算式
3+4=7(只)
人教版一 年级数 学上册- 和的加 减法解 决问题 一图 四式
人教版一 年级数 学上册- 和的加 减法解 决问题 一图 四式
看图列算式
7-2=5(人)
人教版一 年级数 学上册- 和的加 减法解 决问题 一图 四式
人教版一 年级数 学上册- 和的加 减法解 决问题 一图 四式
看图列算式
6+3=9 3+6=9 9-6=3 9-3=6
看图列算式
6+2=8 8-6=2 2+6=8 8-2=6
看图列算式
4+5=9 9-4=5 5+4=9 9-5=4
看图列算式
6+2=8 8-6=2 2+6=8 8-2=6
看图列算式
5+3=8 8-5=3 3+5=8 8-3=5
看图列算式
一图四式
思考: 什么叫一图四式?
根据一幅图可以写出 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 减法算式。
4+2=6 2+4=6 6-4=2 6-2=4
看图列式计算。
5+3=8 3+5=8 8-5=3 8-3=5
看图列式计算。
5+4=9 4+5=9 9-5=4 9-4=5
看图列算式
6+2=8 2+6=8 8-6=2 8-2=6
看图列算式
9-4=5(只)
人教版一 年级数 学上册- 和的加 减法解 决问题 一图 四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教版一 年级数 学上册- 和的加 减法解 决问题 一图 四式
看图列算式
9-4=5(只)
人教版一 年级数 学上册- 和的加 减法解 决问题 一图 四式

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0~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0~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0~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0~5的认识和加减法》是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认识数字0至5,这六个数字的认识、数的顺序、比较大小以及加减法运算,并掌握这些数字的基本加减法运算。

通过生动的情境图和直观的实物演示,引导学生认识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为后续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运算能力,再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字的读写和加减法运算,将能够理解数字的顺序、大小关系,以及初步的数学运算概念。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 0~5 这六个数字,会读、会写这些数字。

2.掌握数的顺序,能够比较数字的大小。

3.学会 0~5 的加减法运算,能够正确计算。

4.能够认、读、写 0~5 各数,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生掌握 5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在加减法运算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学生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会正确计算 5 以内的加减法。

2.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会 0~5 的加减法运算。

2.认识数字0至5,掌握0至5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难点】:理解数字的含义,建立数感,正确进行加减法运算。

3.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以及0在加减法中的特殊性。

四、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对数学学习充满好奇和兴趣,但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还比较有限,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一些数字,但对数字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来加深理解。

他们对数字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通过具体、生动的教学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方法与策略:1.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图片、计数器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认识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6和7的加减法》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6和7的加法和减法运算,以及它们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能够运用6和7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加减法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通过实际操作和反复练习来掌握6和7的加减法。

同时,学生对于图片和实物有较强的兴趣,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6和7的加减法概念,掌握它们的运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6和7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6和7进行加减运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6和7的加减法。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图片、实物、计数棒等教具,用于辅助教学。

2.教学材料准备:准备练习题和游戏材料,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6和7的加减法概念。

例如,展示6个苹果和7个苹果,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数量。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讲解6和7的加减法运算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进行6和7的加减运算。

2024(新插图)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5.1710的加减法-课件

2024(新插图)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5.1710的加减法-课件

课堂小结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0的加减法
1 + 9 = 10 2 + 8 = 10 3 + 7 = 10 4 + 6 = 10 5 + 5 = 10
9 + 1 = 10 8 + 2 = 10 7 + 3 = 10 6 + 4 = 10
10 – 1 = 9 10 – 2 = 8 10 – 3 = 7 10 – 4 = 6 10 – 5 = 5
人教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0的加减法
复习导入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算一算,看谁算的又快又对。
8+1= 9 6+2= 8 7+1= 8 9-1= 8 8-2= 6 8-1= 7
探究新知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0
19
1 + 9 = 10 9 + 1 = 10 10 - 1 = 9 10 - 9 = 1
2.从课时练中选取。
放花 ;,
而选
有择
的在
➢ He who falls today may rise tomorrow.
孩春 子天
是开
梅放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冬是
课堂练习
看图列式。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4 + 6 = 10 10 - 4 = 6
6 + 4 = 10 10 - 6 = 4
课堂练习
找朋友(凑成10)。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课堂练习
算一算。

一年级上册数学看图列式(加减法)

一年级上册数学看图列式(加减法)

、?
总决
• 有数写数没数数, ?不数等我算。
加法歌
• 最大{对?用加法, 一数写左边, 一数写右边, 左边+右边, 写在=后。
?个
3 + 4= 7
8只
?只
2 + 8 = 10
总决
• 有数填数没数数, ?不数等我算。
减法歌
• 最大{对数用减法, 大数写左边, 小数写右边, 左边-右边, 写在=后。
• 一定要先看有没有数字、文字和符号,因 为图画是会骗人的。参看这一题,第一次 做你当成加减混合了吗?
你会做吗?
?个
13个
13-3-2=8
你会做吗?
13个 ?个
13+3+2=18
你会做吗?
原来屋里有13个人
屋里将会有几个人?
13-3+2=12
你会做吗?
13个
13个
?个
1133++32==1165
刚才你上当了吗?
如果刚才5个题你全对
恭喜!
看图列式方法总结
• 有字先看字,有符先看符。 • 没有字和符,再到图里数。 • 来去看清楚,加减要分清。 • 最后算得数,小心再小心。
加来第的一,个减数走,的, 谁先来谁的后不随算自,己。
9 - 1 + 2 = 10 其余都是。
9 + 2 - 1 = 10
4 - 2 + 1=3 4 + 1 - 2=3
两幅图题型
7 -3+4=8
6+3-4= 5
4.没有数字、{、?
7+5=12
172-2-5==57 12-7=5
4-2=2 所有的-走的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分解合成和加减法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分解合成和加减法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分解合成和加减法
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案
学生
学校
年级
一年级
次数
科目
数学
教师
日期
时段
课题
1--5的分解合成和加减法
教学重点
1--5的分解
0的认识
教学难点
1--5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熟练的掌握1--5的加减法









一、课前热身:
2、内容讲解:
知识点一:分与合
知识点二:看图列式子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布置:
管理人员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一:课前交流
二:课数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
知识点二:看图列式子
看图列示计算
随堂练习:
课后作业: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材说明及教学建议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材说明及教学建议

第三单元教材说明及教学建议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认、读、写5以内各数,注意形成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注意书写工整。

2.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顺序,会区分几个(基数含义)和第几个(序数含义)。

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能对5以内的数进行分与合)。

3.认识符号“>”“<"“=”,并知道它们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小于、大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6.初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内容安排及其特点1.教材内容和作用这一单元主要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二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材的具体安排是:先学习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学习0的认识和加减法,最后进行整理和复习(如下图)。

这部分内容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在此阶段,要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数的口算,使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2.教材编排特点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1~5各数的认识相对集中编排。

将1~5各数的认识相对集中编排,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其一是数小,抽象程度较低,学生容易理解;其二是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已对5以内各数有一定的认识;其三是可以缩短教学时间,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认数与加减计算穿插进行,适当结合。

认数与加减计算穿插进行、适当结合,这是本册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

而这一特点在本单元有着明显的体现。

本单元的纵线结构是: 1~5的认识——1~5的加减法——0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

这样的编排有以下几点好处:首先是有利于学生掌握数的概念、分散写数的难点。

在认数的时候,学生可以有比较多的时间练习写数字,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字的写法。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含教学反思)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5 以内各数的认识、5 以内各数的大小比较、第几、5 以内各数的分解和组成、5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0 的认识和加减法。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初步学会了数 10 以内各数,以及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的多少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数的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

在此阶段,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 5 以内数的口算,使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同时它又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 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是学生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表述物体的位置并解决相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安排教学建议1.把写数字作为教学重点,并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中的书写范例,弄懂起点、笔顺、终点的标志;按照范例书写,一写一对照,养成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

2.在数概念的建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

3.加强对加减法含义的教学。

在加减法含义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尽可能地采用实物情境图、直观图(点子图等)以及学生自己喜欢的图画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4.提倡计算方法多样化。

计算方法多样化,是学生思维处于不同层次水平的必然结果,也可以视作学生思维灵活性、批判性、深刻性的表现之一。

第1课时1~5的认识课时内容教材第14~6、18~9页的内容及相关习题。

一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法速算与巧算

一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法速算与巧算

⼀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法速算与巧算 给孩⼦总结⼀些学习的技巧,也能够有效提⾼孩⼦的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对于数学学习也是如此,为了帮助孩⼦们更好的学习数学⼩编整理了⼀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法算法,希望能帮助到您。

加法的神奇速算法 ⼀、加⼤减差法 1、⼝诀 前⾯加数加上后⾯加数的整数,减去后⾯加数与整数的差等于和。

2、例题 1376+98=1474 计算⽅法:1376+100-2 3586+898=4484 计算⽅法:3586+1000-102 5768+9897=15665 计算⽅法:5768+10000-103 ⼆、求只是数字位置颠倒两个两位数的和 1、⼝诀 ⼀个数的⼗位数加上它的个位数乘以11等于和 2、例题 47+74=121 计算⽅法:(4+7)x 11=121 68+86=154 计算⽅法:(6+8)x 11=154 58+85=143 计算⽅法:(5+8)x 11=143 三、⼀⽬三⾏加法 1、⼝诀 提前虚进⼀,中间弃9,末位弃10 2、例题 365427158 644785963 +742334452 ——————— 1752547573 ⽅法:从左到右,提前虚进1;第1列:中间弃9(3和6)直接写7;第2列:6+4-9+4=5 以此类推...最后1列:末位弃10(8和2)直接写3 注意:中间不够9的⽤分段法,直接相加,并要提前虚进1;中间数字和⼤于19的,弃19,前边多进1,末位数字和⼤于19的,弃20,前边多进1 减法的神奇速算法 ⼀、减⼤加差法 1、例题 321-98=223 计算⽅法:减100,加2 8135-878=7257 计算⽅法:减1000,加122 91321-8987= 82334 计算⽅法:减10000,加1013 2、总结 被减数减去减数的整数,再加上减数与整数的差,等于差。

⼆、求只是数字位置颠倒两个两位数的差 1、例题 74-47=27 计算⽅法:(7-4)x9=27 83-38=45 计算⽅法:(8-3)x9=45 92-29=63 计算⽅法:(9-2)x9=63 2、总结 被减数的⼗位数减去它的个位数乘以9,等于差。

数学人教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与加减法》(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与加减法》(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与加减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主要涉及6-10的认识与加减法。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初步接触数学计算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重要环节。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6-10的数字认识以及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数字的认识大部分还停留在1-5的基础上,对于加减法更是初次接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的巩固,并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数字6-10,并理解数字间的关系。

2.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数字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

2.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的例题和练习,理解和掌握数字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

3.难点:学生能够将数字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数字6-10。

2.采用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实物,如水果、玩具等,用于直观演示。

2.准备数学游戏,如数字接龙、找不同等,用于游戏教学。

3.准备分组讨论的题目,用于分组合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数数,引出数字6-10的认识。

如:“请大家看看桌上的苹果,一共有几个?我们一起来数数,6、7、8、9、10。

”2.呈现(10分钟)通过例题和练习,呈现数字6-10的加减法运算。

如:“小明有6个苹果,小红给了小明3个苹果,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9个)”,“小明有7个苹果,他吃掉了2个,小明还剩下几个苹果?(5个)”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计算练习,巩固对数字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

第5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

第5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

第5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数数,认识6~10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

2. 培养学生运用6~10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6~10的数字认识2. 6~10的加法和减法运算3.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6~10的数字认识,6~10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教学难点:理解数字的含义,运用6~10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游戏教学法,设计丰富多样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

3. 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数字,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对数字的兴趣。

2. 6~10的数字认识利用教具展示6~10的数字,让学生触摸、观察,理解数字的含义。

设计数数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数数,加深对数字的认识。

3. 6~10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利用教具演示6~10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让学生观察运算过程,理解运算规律。

设计加法和减法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运算,提高运算能力。

4. 解决实际问题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6~10进行实际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设计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培养团队精神。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

设计拓展活动,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数学的奥秘。

六、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6~10的数字认识和加减法运算。

2. 观察生活中的数字,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

3. 尝试运用6~10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家人分享解题过程。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归纳总结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归纳总结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

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五、加法1、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2、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

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六、减法1、减法的含义: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2、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着数、数的分成、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

七、01、0的意义: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表示起点。

2、0的读法:0读作:零3、0的写法:写0时,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圆滑,不能有棱角。

4、0的加、减法:任何数与0相加都得这个数,任何数与0相减都得这个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如:0+8=8 9-0=9 4-4=0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分为两段:1-5的认识和加减法、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讲义+典型例题(含答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讲义+典型例题(含答案)

知识点回顾一、主要内容1、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1)加法:把两个数合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算;(2)减法: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减法算;从两个部分种种去掉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也用减法算。

2.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从“一图一式”到“一图两式”到“一图四式”,加深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体会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2)计算方法:在具体场景中数一数;从分与合的角度推算;(3)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任何数加(减)0得0;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得0;(4)正确计算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计算方法:从左往右计算,先记下第一步计算的得数,再计算第二步(5)求加法算式中的未知加数。

方法:例:()+2=10,读作:几加2等于10①10可以分成2和8 ②2和8合成10 ③用减法:10-2=83.解决实际问题本单元让学生解决的实际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1)条件信息都由图来显示,不出问题,但给出带运算符号的算式,让学生填一填,算一算。

如:(2)条件信息和问题用图并配以括线和“?”来显示,要求学生自己填运算符号进行计算。

这是教材第一次出现相对完整的实际问题,需要学生提取信息,提出问题和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如:(3)先让学生以填空的形式从场景图中收集信息,再列式计算。

如:二、基础题1.5+2=5-2+1=8-7-0=2.在()里填合适的数2+()=10 ()+()=83.在○里填上>、<或=7○2+4 3+3 ○5+1 2+3○9 5-2○0+64.三、易错题1.在()里填合适的数3+6=2+()=5+()=()+()说明:要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可以每道算式的得数画横线写下来,帮助感知。

2.看图写算式:说明:理解虚线是减去的意思。

3.从2、4、5、7、9中选3个数字写4道算式说明:选定三个数字,圈起来,四道算式只能用选定的这三个数字。

4.△+△=8 □+○=6 △+○=10△=()□=()○=()优选精练一.选择题(共6小题)1.苹苹买了三种物品,正好用了10元钱.她买了()A.a和d B.a、b和d C.a、b和c2.()﹣2=3,括号里应该填()A.1 B.4 C.53.从1、2、4、5这四个数中选3个数写一道加法算式,正确的是()A.2+2=4 B.1+4=5 C.5﹣1=44.3+5=()A.10﹣3 B.7+2 C.9﹣15.1+=4,=()A.5 B.3 C.46.有2行小树,一行4棵,另一行6棵,两行一共有()棵.A.10 B.24 C.12二.填空题(共8小题)7.在横线里填上“+”或“﹣”,使下面的算式成立. 3 6 5=4 8 4 3=7 7 3 2=2 3 3 3=98.用3、6、9写出四道算式. , , .9.妈妈拿来7个苹果,弟弟拿走3个,还剩 个苹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一转。
24
0
6
7
8
531
357
1
9
8
0
642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四、布置作业
作业:第56页练习十一,第10题~第12题、 第14题。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8和9的加减法
一、复习旧知
水果后面藏着几?
8
9
9
8
9
6 2 3 6 4 55 32 7
二、探究新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3=8 3+5=8
8-5=3 8-3=5
看你图是你怎能样列计出算哪的些?算式?
8 53
二、探究新知
5+4=9 4+5=9
9-5=4 9-4=5
你看是图想你几能的列组出成两来道加法算式 帮和助两计道算减的法?算式吗?
9 54
二、探究新知
填一填。
6+2= 8 2+6= 8 8-2= 6 8-6= 2
你你是们怎会样填想吗的??
8 62
二、探究新知
填一填。
快来填一填,并把你的 想法告诉大家吧!
6+3= 9
3+6= 9
9-3= 6
9-6= 3
9
63
2012年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下载页面:
二、探究新知 /thread-82341-1-1.html
想一想。
4+4= 8 8-4= 4
8
可以想:
44
三、知识运用
填一填。
8
9
9
8
9
9
7
7
8
1
2
1
想8和9的组成可以帮助 我们计算。
三、知识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