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精彩7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

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
账”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精彩7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读《被讨厌的勇气》有感篇一
读完这本书最核心的收获是:人的一切烦恼来自人际关系。

从时间轴上来看,人的一生是由很多个不停连续的点构成(我理解为随着时间流动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就像自由跳舞一样,只要跳动就会离开原位置,但是刚开始跳舞的时候我们是不明确最后会停在那个点上的,不知道未来会遇到谁,发到什么故事。

这也是人生未知的魅力所在。

我们要聚焦的、能把握的就是每一个此时此刻。

人是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

最终会变化成什么样子,起决定因素的是我们做的每一个选择。

我们的现在就是曾经每一个选择的叠加结果。

换句话说,幸运是我们的选择,不幸也是我们的选择。

——“人是会改变的”是本书论述的前提。

社会的最小单位是2个人,所以说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自存活。

譬如你生下来没有人喂食,你活不下去的。

有人在的地方就是江湖,就要处理人际关系。

性格是人如何看待自己和世界的思想、是行为的倾向性、是生活方式的体现。

处理问题的方式又和我们的性格有关,可以说,性格与人际关系相辅相成。

性格里,有些人自卑,有些人自信,有些人自负,这些都是人追求优越感天性过程中产生的。

不管自卑还是自负,都是因为无法达成理想中的自己,又不能接受自己的无能的行为表现。

自卑感是对自己的价值判断低,有“我做不到”的意识。

可以从完成小目标开始来增强对自己的了解,建立“我可以”的自信心。

如果是自卑情结,思维逻辑是“因为我……所以做不了……”,强行给事件建立因果关系,以此作为不愿意改变现状的借口。

表现的目的是为了将人际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

如果没有意识到是在不断的对自己撒谎,在对他人撒谎,这种情况是很难改变的。

自负是放大自己的能力,是达不到理想中的自己又想显示自己特别性的一种手段,以此营造出虚假的优越感。

生活中也有夸耀不幸的,用不幸的事件或过去作为支配对方的武器,比如有些人会拿原生家庭作为自己行为不当的借口,本质上也是无法接受无能的自己,用不幸显示自己的特别,在弱势的情况下仍然要掌控主动权,以达到避免伤害的目的。

老话说,缺什么就炫耀什么。

那如何恰到好处地获得幸福呢?作者认为幸福不是为了获得别人认可的优越性,幸福是追求在人际关系中解放出来的自由。

而自由是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

所以,幸福是获得人际自由,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要活得自由,就要达成两方面的人生目标——行为层面的自立和与社会和谐相处,心理层面对应的是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我认为完成这两个人生目标的过程也可以是建立自信的过程。

自卑、自信、自负是源于人追求优越感天性,自卑和自负是在追求优越感的过程中看到了现实与理想的大差距,聚焦在“我没得到什么”上,产生了“我无能”的意识。

自信是在追求优越感的过程中看到了现实与理想的大差距,聚焦在“我给予了什么”上,产生了可以“我可以做更多”的意识。

自卑自负是以自己为中心,他人都是需要发动战争攻势的敌人,战胜了就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战败了也要找借口说服自己没有输。

自信是以他人为中心,他人都是可以信赖的伙伴,想的是我可以为这个人、这个团体付出什么,在贡献中收获价值感。

自信能够承认自己的不行(普通),并将关注点转向可以努力改进的地方,最终形成“我有能力”的心理意识。

自立的人有贡献,有贡献的人能与社会和谐相处,能和谐相处的人有价值感,有价值感的人有自信。

自信的人能接纳自己的不足,能变得更好。

此外,作者还提到在人际关系中我们要做到课题分离,即这件事的结果该由谁承担?我们处理人际关系就好比可以将马儿带到河边,可以鼓励它,可以提供援助,但喝不喝水我们不能强行逼迫。

就像孩子学不学,我们可以引导但不能用武力等让他屈服,这样会让亲子关系僵化,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

关于课题分离,作者提到的“回报思想”对我也是很有启发——无论别人做什么,最终决定如何做的都是自己。

比如有些人就是很喜欢请客请来请去的,喜欢AA制干脆利落的人就会很困扰,觉得不回请又欠着别人什么。

这时候区分请是别人想请的,你可以拒绝,也可以选择不回请是很有必要的。

以上把握此时此刻、自立、与社会和谐相处、自我接纳、信赖他人、为他人贡献获得价值感、课题分离都需要很多很多的勇气,这就是我全部的收获。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二
去年九月份偶然遇到这本书,断断续续读到现在终于读完了。

如果说一本书能够影响一个人,那《被讨厌的勇气》于我的意义应该就是如此。

遇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处于一个低谷期,对自己失去信心、不想说话、不愿社交、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只想逃离外部世界。

幸而读到这本书,让我逐渐打开自己,重新获得拥抱世界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阐述阿德勒心理学的哲学课,第一次接触到心理学和哲学竟然还存在联系,属实有点震惊了。

在本书中,阿德勒强调:一切烦恼皆来自人际关系。

我们和自己、家人、朋友、陌生人之间的关系都属于人际关系。

努力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人生的色彩会更加丰富多样。

“现在的人生还不叫“人生”,只能算是在通往人生的路上。

当我们这么想的时候,我们就把现在贬低成了实现未来的工具。


现在确实是我们唯一真正经历和拥有的。

”我似乎一直秉持的观点是:我现在还小,我的人生还没走入正轨。

我还需要不断努力才能攀爬到山顶。

殊不知,通往山顶的沿途风景,才是我真正经历和拥有的。

假如无法攀顶,那我的人生就没有开始过吗,沿途的风光又算什么?摆正自己的态度,立足当下,珍惜眼前,活出风采,足矣!
“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经历一次次失败之后,我开始怀疑自我,否定自我,总感觉有股阴影笼罩在头上挥之不去。

直到拿起这本书,我才逐渐意识到,我缺少的只是正视自己的勇气。

敢于承认自己的平凡普通,认真生活,经营好自己的人生,这就是一种幸福。

感谢这本书的出现,让我重拾拥抱生活的勇气。

天气渐暖,春暖花开,打开房门出去走一走吧,沐浴一下阳光,感受生活的美好!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三
《被讨厌的勇气》终于读完了,在读它的过程里,我写了好几个万历的事儿,看了好几个电影并写了观后感,还写了好几个随笔。

历时两个多月,才读完。

是它不好看吗?
不是的。

《被讨厌的勇气》属于那种让我无法一口气读完,但也无法放下的书。

这本书一开篇提出了“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的主张。

说真的,开篇的很多内容,并不能一下子让人产生共鸣,虽然难以说对阿德勒的主张不认可,但也难以立马就融会贯通的说认可。

然而,随着阅读的进度,书中的内容越来越深入,当论点浅显时,反而难以理解,待论点越来越深,反而越来越容易理解了。

特别是,遇到这本书的时候,恰逢我父亲脑出血术后恢复阶段。

我从起初满怀信心的认为父亲完全可以恢复到能够自理,到现在父亲的身体完全没有起色,我渐渐接受了父亲很可能会瘫痪卧床的结果的心理过程。

这本《被讨厌的勇气》给我对生活重新建立信心,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特别是当书中提出“课题分离”的论点。

那一刻,我真的明白了,无论如何,无论我多么爱我的父亲,他所受的苦所遇到的难题,我其实根本就无法替他承受,那些都是他的课题。

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会有恨不得替自己爱的人去受苦的心情。

读了《被讨厌的勇气》一书,我明白了,无论我的心情如何,他们的困难是现实发生了的,那些都是他们课题,不会因为我的苦闷而改变,于是我想与其我一直纠结在他们的课题里,导致我自己陷入苦闷的心情里,不如我先从我做起,把让自己平静下来,把遇到的困难做弱化处理,就当做普普通通的一件事,把生活尽量的往岁月静好的样态去转变,把让自己高兴起来幸福起来当做自己的课题,这样困难即使还存在,生活的味道也不显得那样苦了。

果然,我们的生活又重新步入了正轨。

即使父亲的身体与健康时完全不一样了,但是至少我们的生活又进入到了一个正常运转的状态,父亲也并没有表现出悲观的样子,很多时候还会开一开玩笑。

《被讨厌的勇气》里提出把关注点放到宇宙中去,这个论点尽管看起来很虚,但其实正像书里说的,眼前的困难不过是“杯中风暴”,把关注点放到宇宙中,曾经的风暴不过就是微风。

就像我父亲的病,在眼前,它确实是一场风暴,但其实把关注点放在未来,它真的是一场微风,因为无论如何,不管是为了父亲,为了母亲、弟弟,还是为了我自己,我们都应该继续好好的生活下去,不能被眼前的风暴打败,既然父亲可以乐观的开玩笑,我更应该拿出轻松的姿态,不可以被眼前的风暴所困住。

我知道,我父母最想看到的,其实是我们做孩子的能够幸福。

《被讨厌的勇气》看过半的时候,就已经非常让人放不下了,越来越想一口气读完。

书中后来的论点越来越像佛教中放下“我执”的观点,不再执着于“我相”,不在意别人如何评价自己,而是自己去接受平凡的自己,而自己也放下对别人的控制欲念,放下对别人的课题的干涉。

几年前,大约从做了妈妈开始,我逐渐明白了一件事:我其实是一个特别平凡且平庸的人。

这在曾经,尤其是青春期,是我绝对不会认同的事情,因为“天生我材必有用”嘛,仿佛我生下来就该是去改变世界的人。

然而,渐渐的,我发现原来我真的真的如此的平凡,就像亿万粒大米中的一颗——谁会从自己手中的一把米粒中,找出一颗天选大米呢?
不会的,没有人会去选什么天选大米,米的位置就是电饭锅,能被幸运的吃下去,而不是成为剩饭粒子被扫进垃圾桶或者冲进下水道就已经是米尽其用了!
当我接受了自己的平凡,我发现我的生活越来越不一样,我越来越容易遇到各种小确幸,哪怕仅仅是拍照的时候遇到了飞鸟,也觉得开心的不得了。

所以说,接受自己,不迎合任何人而活,也不干涉任何人而活,不陷在任何人的课题里纠结,就会发现生活真的很简单。

而生活的简单,会让人哪怕在困境中亦能体会到幸福感。

就像父亲虽然生病了,但是每周都能够看到他,随时可以和他通话或者视
频,这依然很让我觉得幸福呀。

我发现父亲虽然消瘦了,但他略有胡茬的脸其实非常帅气,显得很年轻呢!所以,幸福感真的在于自己的主观感受。

《被讨厌的勇气》里面虽然没有直接提到梦想这件事,但我觉得关于人生是一条直线还是一个点一个点的刹那的问题,其实就是在说梦想。

书里提到,人生是一个点一个点的刹那,而不是一条直线的“在路上”,它让人“活在当下”,其实活在当下听起来是一件很空的概念,但书里面论述的其实非常好。

对于人生目标这件事,根本不在于什么远大计划,因为人生其实充满了不确定性,所以把每一个当下都用尽全力的过好,也就无所谓什么远大不远大的目标了,因为毕竟“越努力,越幸运”,往往好的结果常常会与有准备的人不期而遇。

任何的眼高手低都不配谈远大目标,而真正的脚踏实地又不需要谈远大目标。

所以,远大目标在我看来,本身就是一个伪概念。

我想大约,目前而言,《被讨厌的勇气》确实是改变我的一本书。

我记得9月15号中午才写了匆匆那年的那种小感叹,傍晚就接到了父亲病发的通知。

然后我整个人在之后的时间里,陷入了一种消沉悲观的情绪里,我突然意识到今后的人生将都是减法,我不知道如何去调节自己,更不知道如何去帮助我的家人。

《被讨厌的勇气》让我想通了“我怎么样才能幸福起来”这个问题。

我把我的课题和父亲的课题分离开;我尽量去分析什么是我在干涉人和什么是人干涉我;我去把关注点抬高,放到时间线里,去产生自己的历史眼光,去想以后的生活(我还无法去想宇宙的事情);我去寻找“最好的自己”的感觉,以便把最好的样态放在每一天……
我想,我不能奢求生活温柔待我,但我可以温柔待她,常常微笑,常常感恩,幸福感总不会离我而去的。

《被讨厌的勇气》不是一本故事书,甚至看起来非常像一本鸡汤书,但其实它自有其深刻处,我很喜欢亦非常感谢这本书,就算它是鸡汤,我也要先干为敬!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四
这本书的作者是岸见一郎(哲学家)、古贺史健(自由作家)。

全书采用对话体的形式,通过青年和哲人的论辩,对阿德勒的思想展开论述。

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的三大巨头"
我觉得无论是哲学还是心理学,都是为"活得更好"而服务的。

人们研究这个或者阅读相关的书籍绝不是为了装使自己显得高深莫测,而是为了使人类或使自己活得更好、获得人生的幸福。

作者后记里也说了"哲学用只有专家才能看懂的语言叙述,这原本就很奇怪"
所以,这本书里没有太专业晦涩的词汇,每一句话都能看懂。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阿德勒的思想就那么容易被人接受。

书中"青年"的困惑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困惑,而"哲人"的解释完全是反常识的,可能是大多数人都没有触及过的思维,或者即使被告知了也不会接受的。

有时候我们被惯性束缚了,觉得无路可走了,不如换一个思维试试(反正都无路可走了,换个方向又不会怎样)。

比如我们惯于把现在的困境归结于过去的原因,而甘愿让自己困在原地不去改变,其实这只不过是缺乏改变的勇气,是给自己的一个借口;比如我们人生的很多烦恼都自于人际关系,我们怕被别人讨厌、我们私自对别人进行干涉、我们时常和别人争斗,其实进行题分离、把他人当作伙伴能让我们的人生变得简单、轻松;比如我们不断询问自己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就是在他者贡献中获得价值感,而他者贡献又与他人无关,不需要别人付出对等的回报、不需要别人的评价;比如我们总是给自己设立许多目标、目光总是聚焦于未,其实我们应该关注于当下,认真地过好现在的每时每刻,到某一个节点该的自然会,所谓"你若盛开,清风自"(体会一下与之不同的心境:在未设立一个目标,焦躁迫切得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仅忽视了当下的美好,甚至当下的事情都没做好)。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多次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心中的许多困惑和烦恼也随之解开,读罢,感觉神清气爽了许多。

当然,还要付诸实践,人生才算真正意义的解锁。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五
第一夜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这是一本很特别的书,书中的很多说法和自己以前的认知是相反的,而且某些观点有点不想接受。

但仔细想想又很有道理。

我是一个很能隐忍,缺乏改变勇气的一个人。

我也常常羡慕身边乐观、开朗、会说话、会办事的人。

觉得自己的缺点很多,很怕犯错。

记得小时候父母批评哥哥们的时候,我就会想自己是不是也有这个问题,从而避免被说。

无论是被父母说或者被老师说都会难受,所以常常是不敢多说一句,多做一件事。

在家听父母的,在校听老师的,在单位听领导的。

成年后尤其是前两年我常常在心里埋怨父母管束自己太多,让本来就怕犯错怕受伤的我更加放不开手脚,不敢去尝试。

我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为了迎合别人而生活,以至于都不知道自己内心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原因论和目的论是两者截然相反的说法。

原因论给自己的不改变找了理由,也让自己的不满有了发泄的出口(错在别人)。

但目的论却是很痛的刺到了内心深处。

而且我觉得自己要跳出来看,能客观的看待过往的经历和他人对自己的影响,才更能接受
目的论。

如这本书所说,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这说中了我的要害。

我一直不擅长与人交往,因为不知道该说什么。

上学时,我往往是旁听者,插不上话。

自己心里也不舒服,但又不知道怎么改变。

现在想想也许我是因为怕受伤,怕那种沉默的尴尬,怕被拒绝的难堪,所以不敢去尝试,害怕改变带来更加糟糕的后果,害怕别人看我的眼光,所以宁愿隐忍。

我还记得我小学时常会被调皮的同学欺负,我不敢告诉老师,也不会告诉家长。

到小学6年级时,一个同学打了我一下,我还了手,那个同学居然惊讶于我的还手。

现在想想挺可笑的。

改变自己是很痛苦的事,因为自己要接受改变之后的种种意料不到的变化,更多的是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的改变和态度的改变。

对于未知的事情我是心存惶恐的,如果内心不够强大,决心不够坚定,改变很可能半途而废。

第一步迈出去了,还要接着踏出第二步,直到很顺畅的变成一种常态。

这个过程太挑战了。

书中说: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虽然会冒出很多反驳的理由,但仔细想想,这些理由都是借口,是为了不改变而找的借口。

我是一个不会维护自身权益的人,虽然听到一些朋友的忠告,我还是不能突破自己。

对有些人来说太正常的要求,我却开不了口。

没有开口,没有改变,我还是如往常的生活,一切都是熟悉的,排斥的事情也可以忍受。

但我真的开了口,我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

也就是说我踏出第一步后,第二步不知道该怎么迈了。

如果从原因论来说,我可以很好的解释我无法改变的原因,但这对我没有真正的帮助。

我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这话虽然感觉不舒服,但它能让我更清醒的看到自己未改变的原因。

关于愤怒,我还是有点不能接受。

因为有控制对方的目的,所以发怒。

对此,我如书中的青年一样觉得无法想象。

真的按书中的思路去想的话,感觉有点可怕。

比如:我心中对工作中存有的怒气发到了孩子身上。

我因为预期没有达到(如:到时间洗漱了,孩子却迟迟不来。

该睡觉了,孩子还磨磨蹭蹭)而对孩子发脾气。

这实在是以大欺小,以强欺弱。

通过怒气来发泄自己的无力感和失控感。

这个妈妈实在是面目可憎。

被讨厌的勇气,让人有爱又恨的勇气。

虽然目前我还没有改变,但我不会给自己找那么多理由了,也不会去盲目的羡慕一些人了。

而且我也提醒自己,为改变做好准备。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六
最近刚看完《被讨厌的勇气》,书中有两个点,我觉得有点难以理解。

01、过去的经历对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取决于当事人如何看待。

阿德勒的理论是不看过去,不看未来,关注于当下。

不要因为过去的生活影响甚至限制你现在的生活。

因为过去的已经过去,你无法改变。

对于过去你要如何定义,完全取决于当下的你。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就不住地感慨,这个对很多人来说是不是有点残酷呢。

因为它不认可环境会对人产生影响,全依赖于当事人自己怎么去看待这件事。

忽然想到电影《素媛》中的主角,明明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情,对她产生了非常恶劣的负面影响。

但按照阿德勒的理论,应该与过去的事情分离,那已经过去无法改变,应该积极地看待这件事,如果因此而苦恼,那是因为你还没有勇气与过去隔绝。

虽然这个道理是正确的,但对于当事人来说很残酷啊!已经遭受了残酷的事情,还要靠自己积极地走出来,如果没有,那是因为你不想走出来,可能有其他的目的。

可能对于一般经历的人来说,这个理论蛮好的。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关注现在,活在当下。

但是对于那种经历过比较深的痛苦,比如经历过X侵,家暴,童年虐待的人来说,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解脱出来,比较难。

主要是这个理论认为,如果不能从过去的经历中解脱出来的话,那是因为当事人有其他可能自己都不清楚的目的。

这点有点残酷。

也就是如果你遭遇不幸,但要能自己走出来,不然就是自己不想走出来。

02、他者信赖。

无条件地相信别人。

“请你想象一下这种情况。

在某个家庭里,晚饭结束之后,餐桌上满是餐具。

孩子们回了自己的房间里,丈夫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只有妻子(我)在收拾。

而且,家人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一个人打算帮忙。

如果按照常理考虑,这种情况下,妻子(我)就会产生“为什么不来帮我?”或者“为什么只有我干?”之类的怨言。

但是,这时候即使听不到家人的“谢谢”,也应该一边收拾餐具一边想“我对家人有用”。

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他人为我做了什么,而是我能为他人做什么,并积极地加以实践。

只要拥有了这种奉献精神,眼前的现实就会带有截然不同的色彩。


“也许会被欺骗、被利用。

但是,请你站在背叛者的立场上去想一想。

如果有人即使被你背叛了,也依然继续无条件地相信你,无论遭受了什么样的对待依然信赖你。

你还能对这样的人屡次做出背信弃义的行为吗?”
这个观点也是无法认可。

屡次做出背信弃义行为的人是存在的。

而且对于上文中提到的案例,当妻子在收拾餐盘时,应该乐观地想,我是在为这个家庭做贡献的。

而不要去想“为什么总是我?”这样就会有价值感。

但是如果确实承担了更多的家庭义务,可以这样安慰自己,但另一方面也会不会助长了对方偷懒的意识呢。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