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通论
美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美学概论知识点总结美学是研究美、审美和艺术的学科,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它探讨人类对美的认知与感知,以及美的本质、规律和价值。
在美学中,人们可以了解艺术和美的定义、特征、起源、发展、分类、价值评价、经典理论等相关内容。
美学是一个综合性学科,跨越了哲学、艺术、心理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等领域。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美学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详细总结。
一、美学的起源和发展1. 古希腊美学:古希腊是美学的发源地之一,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美学理论有重大影响。
柏拉图强调理念世界中的“美”是超越个体感官的普遍真理;亚里士多德则强调个体经验和感知的重要性,提出“概念”和“感性”之间的关系。
2. 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艺术、文化和美学的重要发展时期。
在此期间,人们重新审视和推崇古典美学,大量重现了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作品和理论,在美学理论方面,达·芬奇、拉斐尔等艺术家对美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3. 近代美学:欧洲近代美学的发展与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有着密切的关系。
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和科学,对美学理论有所影响。
康德提出了“审美判断”的理论,开创了近代美学的新篇章。
4. 当代美学:20世纪以来,当代美学在逻辑实证、心理学、社会学、文化研究等领域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
当代美学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和跨学科特点,与社会现实和文化形态密切相关。
二、美的概念与特征1. 美的定义:美是一种审美体验的结果,既包括客观的艺术作品本身,又包括主体的审美感受和心理活动。
美的定义是一个复杂的哲学问题,古今学者关于美的定义各有不同,多从客观、主观、相对、绝对等多个角度来进行阐释。
2. 美的特征:美具有客观性与主观性、统一性与多样性、审美独立性与社会历史性等特征。
美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艺术作品,更是人类主体性意识的审美心理活动,是主客观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美是统一的,又充满多样性,因人类的审美情感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呈现出多样化的表现。
音乐美学通论期末考试试题
音乐美学通论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音乐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音乐作品的创作技巧B. 音乐作品的审美价值C. 音乐作品的表演方式D. 音乐作品的传播途径2. 以下哪位哲学家对音乐美学有重要贡献: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黑格尔3. 音乐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A. 旋律的流畅性B. 和声的丰富性C. 节奏的多样性D. 所有选项4. 音乐的接受美学强调的是:A. 音乐作品的创作意图B. 音乐作品的客观属性C. 听众的主观体验D. 音乐作品的社会功能5. 音乐的“绝对音乐”概念是由哪位作曲家提出的:A. 贝多芬B. 莫扎特C. 瓦格纳D. 布拉姆斯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音乐美学中的“表现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基本观点。
2. 音乐美学中“情感表达”与“情感激发”有何不同?3. 描述音乐美学中“音乐与语言”的关系。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音乐美学中“音乐的普遍性”与“音乐的文化性”之间的关系。
2. 音乐美学中的“音乐的自律性”与“音乐的他律性”如何影响音乐创作和接受?附加题(10分)1. 请结合具体作品,分析音乐美学中的“音乐的超越性”是如何在作品中体现的。
注意事项:- 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
- 选择题请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涂黑正确答案。
- 简答题和论述题请在答题纸上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 附加题为加分项,不做不影响总分,但可提高最终成绩。
祝考试顺利!。
乐记《音乐美学通论》)
老子的音乐美学思想老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一书的基本哲学思想及其认识论,可以说是关于“道”的认识。
老子对“道”形容为,“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至诘,故混而为一”(《老子·第十四章》),而“道”的存在方式,就是自然而然,所谓“道法自然”即是。
而是对“道”的把握,就是要排除感性经验,依靠内心“涤除玄览”的修养方式,于内心达到“致虚极,守静笃”的境界,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中把握住“道”。
与音乐的问题相关,老子讲“大音希声”,是将合乎“道”的本性的“希声”之乐,看作是最大(即最完美)的音乐。
这里,老子对具有“道”的属性的“大音”,是排除从感性上去把握的。
而人依靠自己的感官去把握的音乐,则是不美的,故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老子·第十二章》)。
这里,老子的“大音”的存在方式,似乎瓦安全是在观念层,而与听觉感官把握的乐音形态毫无关系。
当然,除了内心“涤除玄览”的方式,“大音”的存在,也不依靠任何音乐行为。
在观念(心理)层对“大音”的把握,似乎乃是“有象”、“有物”(“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这使得人们对老子的音乐观,视为重视精神体验而完全排除感性体验的音乐观,视为重视精神体验而完全排除感性体验的音乐观。
庄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庄子名周,字子休。
战国宋蒙人。
哲学家,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
庄子曾谈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知北游》),此与老子讲的“大音希声”相似。
所谓“大美”之“不言”,“大音”之“希声”,都具有“道”的属性而不为人的感官所把握。
《庄子·天运篇》记有黄帝与北门成谈《咸池》之乐的一段对话。
其中黄帝所说“无言而心悦,此之谓天乐。
故有炎氏为之颂曰:‘听之不闻其声,视之不见其形。
充满天地,苞裹六极’。
”集中反应了庄子的“天乐”观。
庄子学派主张人复归自然本性,摆脱儒家礼制法规的约束。
美学原理完整版
美学原理完整版名词解释1、美学:美学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人文学科。
2、美学研究的对象: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
3、Aesthetiea:是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登的学术专著《美学》一书的书名译音,在德文中的意思是感性学,即美学。
4、审美意识:人类的审美活动并不是无意识的本能活动,而是由自觉的意识所支配的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
即使在最原始的审美活动中,原始人类同样是受到某种特定的意识支配才进行这些活动的。
这种特定的意识就是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是对于审美现象的感性直观的认识。
还没上升到理论形态。
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是一个历史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与人类生产劳动分不开的。
当人类开始把自己与自然区别开来,并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物体,并在自己的创造物中直观自身,看到了自己的创造能力的时候,人类的审美意识也就形成了。
5、美学思想:美学思想是审美意识的不断发展的结果,是能够深刻地解释审美现象的内在本质的理性认识,具有明确的理论观点和概念范畴。
美学思想是具有某种理论之后对审美现象的思考,是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之一,具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应当能够借助语言文字形式进行传播;二是美学思想具有理论的形态,美学思想具有明确的理论观点和概念范畴。
6、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说: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
他认为人的本能欲望受到压抑,压抑到无意识中,喜剧性具有一种释放性的作用,让欣赏者发泄它们,使它们浮动在意识之中,得到满足。
满足方式有三上,一是巧智,专在技巧或字面上取巧,以求得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
二是想象。
三是幽默,是感情消耗的节省。
7、审美态度:是一种宁静的、适宜于接纳对象外观的心理状态,使主体关注于对象的形式与结构。
其核心是要求人们在审美活动中超越自我和实际功利而达到对审美对象的审美静观。
其存在于审美活动中的,不同于实践、理智、道德的一种态度。
美学原理》名词解释及课后题答案
美学原理》名词解释及课后题答案XXX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即通过感性经验来表达理念。
美不是客观存在的东西,而是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感性经验。
这种经验不仅是感官上的享受,还包括对于理念的认知和理解。
审美的本质:审美的本质是指审美活动的内在规律和目的。
这种内在规律和目的是相互协调的,产生了自由的活动方式。
审美的本质体现了人的自由本质的对象化理想,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方面。
自由劳动:自由劳动是指人们在工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达到自我实现和自我价值的目的。
自由劳动是审美活动的基础,因为审美活动需要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美的规律:美的规律是指美的客观存在和内在结构所遵循的规律。
这些规律可以通过审美活动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来揭示和探讨。
美的规律是审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XXX对美的本质的回答是,美就是理念。
美必须是真的,但真与美的区别在于真是思考的对象而不是感觉的对象,美却是感觉的对象。
真只有达到“感性显现”时才成为美,美必须是具有感性形式、可以呈现于意识的。
因此,“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美的规律”是XXX在论述动物的生产与人的生产的不同时提出的,是物质生产实践中的一种规律,而且是在真与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立的规律。
审美活动体验优先于主客二分后的审美静观。
以劳动为核心的实践及其结构成为探讨审美本质的基础与出发点。
审美的普遍必然性根源于审美内在于劳动所代表的实践活动的普遍必然关系。
审美的本质是规律与目的相统一活动所产生的自由形式。
审美的本质是能动协调规律与目的的自由活动方式。
审美的本质是人的自由本质的对象化理想。
审美活动经验是美学原理构成的基本内容,简称“审美经验”。
它是人类审美关系的重要维度,代表审美活动主体的方面与属性。
本章实质是从审美经验现象入手内在地说明审美活动作为“精神上的具体再现”,并将依据审美本质说明审美经验的根源及其前提条件,继而说明审美经验的基本特征,分析审美经验的心理要素,介绍若干审美经验心理模式,最后概述审美经验的文化类型与差异。
音乐美学通论
音乐美学角度下的音乐艺术形式解读在艺术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音乐美学备受关注,研究者站在不同的视角深入分析音乐艺术,并将其与心理学、哲学相结合,剖析音乐艺术的本质,深入了解不同音乐艺术元素的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在进行结构创新以及元素有效重组的过程中,全面彰显音乐艺术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一、音乐美学概述音乐美学以研究音乐的客观规律和本质内涵为基础,其理论性和应用性比较强。
同时,音乐美学与其他学科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可以帮助研究者打破学科壁垒,进行跨学科研究合作,进一步提升音乐美学的社会地位。
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深入研究音乐美学的表现形式和内涵,可以进一步彰显音乐作品的艺术特征。
在对各种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及研究的过程中,与音乐美学相关的理论发展得更加完善。
部分学者认为,音乐美学能够为音乐领域的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拉近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距离,理顺艺术表演、音乐创作与系统环境之间的关系,全面彰显音乐艺术形式的艺术价值及本质特征。
从微观视角来看,音乐美学的特征比较明显:首先,音乐美学的情感内涵非常丰富。
在社会生活中,公众需要通过艺术表现自身的情绪感受和心理变化,实现情感与理性的协调,通过不同的音乐形象表达自身的心理诉求。
部分思想感情相对比较模糊,音乐艺术能帮助人们生动直观地展现个人情感,并以个人的主观认知为基础,实现主观情感与客观理性的有效结合,在对个人的情感进行概括、总结以及抽象、分析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个人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
其次,音乐美学的艺术动态性较为显著。
节奏、音调是音乐艺术的重要元素,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这些不同的艺术元素得到了系统协调,全方位展现着个人的情感及思想,这些元素的敏锐性较高,根据音乐美学理论,对这些音乐艺术元素进行分析及研究可以了解创作者的心理状态。
二、音乐美学与音乐艺术形式的关系音乐美学是一门比较特殊的社会科学,其以艺术作品的研究和艺术规律的探索为基础,进一步凸显音乐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功用,深入剖析创作者的情绪变化和心理活动,进而全方位展现音乐艺术的思想内涵,凸显音乐艺术的本质。
美学名著书目
《体验与诗》
弗里德里希·尼采
《悲剧的诞生》
弗洛伊德
《释梦》
普列汉诺夫
《艺术与社会生活》
柏格森
《笑》
杜威
《艺术即经验》
弗莱
《视像与构图》
格罗塞
《艺术的起源》
桑塔耶纳
《美感》
沃尔夫林
《艺术风格学》
克罗齐
《美学原理》
卡西尔
《人论》
荣格
《心理学与文学》
贝尔
《艺术》
沃林格
《抽象与移情》
雅斯贝尔斯
《悲剧的超越》
《古代艺术史》
康德
《判断力的批判》
博克
《论崇高与美》
莱辛
《拉奥孔》
赫尔德
《批评之林》
歌德
《歌德谈话录》
席勒
《审美教育书简》
黑格尔
《美学》
谢林
《艺术哲学》
叔本华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费希纳
《美学入门》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波德莱尔
《美学论文》
车尔尼雪夫斯基
《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丹纳
《艺术哲学》
美学名著书目
柏拉图
《大希庇阿思篇》
亚里斯多德
《诗学》
贺拉斯
《诗艺》
郎吉努斯
《论崇高》
普罗提诺
《九章集》
但丁
《论俗语》
布瓦洛
《诗的艺术》
维柯
《新科学》
夏夫兹博里
《论人、习俗、意见与时代等的特征》
哈奇生
《论美和德行两种观念的根源》
休谟
《论趣味的标准》
卢梭
《论科学与艺术》
立足于中国音乐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评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
立足于中国音乐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评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一些年来,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不同的美学流派,都在探索什么样的美学才能够引导人们创造出更适合人类文化发展的美;不同的美学流派,也都在适应新世纪的美学实践中,在美学理论研究不断的质疑和挑战中,完善自身的理论。
与此同时,中国的传统美学(其中包括古代的以及近代、现代的美学传统),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对西方乃至世界美学思想的观照、借鉴中,成为建立新的科学美学体系的重要资源和组成部分,同样是美学工作者不断思索并进行理论探索的问题。
近期,我读到修海林、罗小平同志的专著《音乐美学通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
以下简称《通论》),对于一般的美学研究,该书从音乐美学的角度,提供了很多有价值且富于启发性的见解。
从美学基础的研究来看,《通论》为我们提供的,有不少立足于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
1.《通论》的理论目标作为一本在理论结构与概念系统上已经相当体系化的音乐美学论著,必定要确立自己的理论目标。
中国的美学研究,其发展事实上一直受到西方美学研究很深的影响。
这方面,我们的确向西方学了不少有益的东西,这是首先要承认的。
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否以清醒的理论头脑,看到我们的、特别是经常左右我们理论发展的西方美学中的问题和弊端?我注意到,这部著作有一个篇幅不大但却很有份量的“序”,那是赵宋光先生的手笔。
他提到“环顾国际音乐美学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常见四患”,在列举此“四患”之后,他说这本《通论》“显示了杜绝四患的自觉性”。
这是一个很高的评价。
在我看来,美学以及音乐美学的发展,如果没有这种自觉意识,就不会找到新的发展方向。
现在的确需要有这种反省的意识。
《通论》的开首篇“导论:音乐美学理论新构”,实际上具有全书总纲的意义。
对于中国当代音乐美学发展的目标,其中谈到,“在建立现代音乐美学理论皮朝纲体系、尤其是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立当代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音乐美学体系的过程中”,需要“真正做到熔中西于一炉,建立音乐美学研究中的全人类的文化意识,彻底摆脱西方音乐美学传统中诸如‘自律论’一类的美学思想乃至音乐审美意识中的‘欧洲中心论’对中国音乐美学发展事实上已经形成的不利影响,真正建立起既有全人类意义,又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音乐美学理论体系”(该书第3页)。
挥别“疑古”范式——以《周易经传美学通论》的学术史启示为核心
的坐标 。以胡 适为例 ,胡适 的 白话 文学史和平 民文 学 适之先 生论 观象制器书 》( 此文作于 13 ,但并未 90年 史 以及他 的半部 中国哲学史对 于中国学术史 的走 向起 发表 ,第一次发表于 《 国文化与 中国哲学 》18 中 98年 到了重要作用 。 比如 ,他 的白话 的 、平 民的文学观对 号 , 三联 书店 ,19 9 0年 ) 三文 ,吸引 了胡适 、钱玄 同、
第 2卷 6
第6 期
天 中 学 刊
J u n l f in h n o ra T a z o g o
21年 1 01 2月
、0 . 6 No 6 ,1 2 . De . 0 l C 2 1
挥 别 疑 古 范 式
以《 周易经传美学通论 》的学术史启示为核心
焦 宝
( 吉林省社会科 学院 《 社会科 学战线 》编辑部 ,吉林 长春 103 ;吉林 大学 文学院 ,吉林 长春 10 1 ) 303 302 摘 要 :张锡坤 等先生的 《 易经传 美学通论 》以贯通的思 想来考察 《 周 易经 》与 《 易传 》 ,是对一 百年 经传 分近一百年 的事情 。 但是 ,五四前 后 ,在反传统 的大背景下 ,现 代学术诞
13 9 0年前 后 , 顾颉 刚先生发起过一场易学研究史
生伊始 ,就存 在对于传统学 术一经术 的反 动取向 。陈 上的论争 ,在这次 学术公案 中,他发表有几篇关 于易 平 原先生观察 “ 国现代学术之建立 ” 以章 太炎和胡 学研 究 的论文 ,即 《 周 易卦爻辞 )中的故事 》( 中 , ( 写于 适为核心 ,是 相 当独到 的。实际上 ,若 以章 、胡为现 代 学术建立 的两种学术趋 向 ,包 括康有为 、梁启超 、 12 年 1 月 ,发表于 《 99 1 燕京学报 》 6 )《 ( 第 期 、 论 易
美学的论述
美学是一门哲学分支学科,旨在研究人与世界之间的审美关系。
它涉及到对美的本质、美的感受、美的创造以及艺术等问题的探讨。
美学不仅关注美的客观存在,也关注人们对美的主观感受和认知。
在美学中,审美活动被视为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
这种活动以审美意象为对象,使人们能够在其中体验到自由和解放,回复到人的精神家园,从而确证自己的存在。
同时,审美活动也能够让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和人生,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美学与艺术、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神话学、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史、风俗史等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
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为美学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借鉴。
同时,美学也具有自己独特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它既是一门思辨的学科,又是一门感性的学科。
在美学的研究中,需要运用哲学的思考方法和艺术的感悟能力,以期达到对美的深入理解和把握。
在美学的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不同的观点和流派。
例如,德国哲学家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嘉通首次提出了美学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感性学。
此后,美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美学家和流派,如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等。
这些美学家和流派对于美的本质、美的感受、美的创造等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解释,推动了美学学科的不断发展。
总之,美学是一门重要的哲学分支学科,它研究人与世界之间的审美关系,涉及到对美的本质、美的感受、美的创造等问题的探讨。
美学具有独特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与艺术、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
通过对美学的研究和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和人生,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审美能力。
中国美学通史
中国美学通史
中国美学通史是一个总结中国美学发展历程的系统性的著作。
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中国古代美学、中国近现代美学、中国当代美学和中国美学理论。
中国古代美学主要涉及先秦时期的美学思想,如《周礼》中的礼乐美学、《论衡》中的辩论美学等。
此后,儒家、道家、墨家等不同学派的美学思想逐渐形成,并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
其中,儒家美学注重人伦关系、道德修养与审美体验的融合,道家美学注重自然、自由与无为的境界,墨家美学关注社会公平与人性好恶的审美判断。
中国近现代美学主要涉及18世纪以后中国进入近代化以来的
美学思潮。
这一时期,中国接触到了西方启蒙思想、古希腊文化以及近代美学理论,对中国传统美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重构。
其中一些学者与思想家积极探索了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美学之间的关系,如王国维、梁启超等。
中国当代美学主要涉及20世纪以后中国美学的发展与变革。
在这一时期,中国美学不仅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西方思潮的影响,同时也反思了自身的传统,尝试提出了新的美学观念和理论。
例如,鲁迅、梁漱溟等人对中国传统美学进行了批判和反思,提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美学思想。
中国美学理论是对中国美学通史的总结与概括。
它把中国的美学思想进行分类和整理,并提出了一套系统性的美学理论体系。
这些理论包括审美对象的分类与特征、审美经验的形成与规律
以及审美与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关系等。
通过这些理论,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美学的发展历程和内在逻辑。
工业设计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共125本,重点20本)一、人、人类与哲学1.《文化.历史.人》邹广文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人的哲学问题》张传芳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3.《走向人的世界》王永昌中国工人出版社4.《智力圈---人与自然关系新论》周穗明科学出版社5.《人类的本质》韩民青广西人民出版社6.《人类的组合》韩民青广西人民出版社7.《人类的环境》韩民青广西人民出版社8.《人类的结局》韩民青广西人民出版社9.《人与自然、生态、科技、文化和社会》吴彤等著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0.《人学-----未来世纪的热点》(俄)龚浩然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1.《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经济》许崇正安徽教育出版社12.《人类意志的现实化》周农建学林出版社13.《人的全面发展与现时代》陈桂生上海教育出版社14.《现代人的焦虑和希望》孙志文著陈永禹译上海三联书店15.《现代都市人类学》周大鸣中山大学出版社二、社会、行为与生活方式1.《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美)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出版社3.《未来的冲击》(美)阿尔文.托夫勒新华出版社4.《生活方式论》王玉波王雅林王锐生上海人民出版社三、文化、哲学、思维1.《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德)毛怡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王岳川北京大学出版社3.《文化价值论》司马云杰山东人民出版社4.《科学艺术和谐论》张相轮辽宁教育出版社5.《现代文化审美的科学形态》艾斐山西人民出版社6.《艺术化生存》聂振斌滕守尧章建刚四川人民出版社7.《文化释义》李燕人民出版社8.《艺术文化学》丁亚平文化艺术出版社9.《哲学文化学》向翔上海科普出版社10.《文化哲学》许苏明上海人民出版社11.《文化哲学》衣俊卿云南人民出版社12.《艺术哲学》丹纳人民文学出版社13.《哲学与文化》陈筠泉刘奔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4.《科学技术哲学新论》刘大椿出版社15.《技术哲学引论》陈昌曙科学出版社16.《工程哲学引论》李伯聪大象出版社17.《理论思维与工程思维》徐长福上海人民出版社18.《文化模式与全球文化》夏建国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文化的本质与历程》(苏)陈文江吴骏远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于琨奇花菊香科学出版社21.《需要----创造论》章韶华王涛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2.《符号学原理》王东亮等译三联书店23.《在真与善之间》刘大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4.《人类生活方式的前景》王雅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5.《网络空间的伦理反思》段伟文江苏人民出版社26.《现代性与价值冲突》出版社27.《当代审美文化批判》姚文放山东文艺出版社28.《艺术与审美的文化阐释》廖国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9.《社会传播学》宋林飞上海人民出版社30.《创造一个新的文明---第三次浪潮的政治》(美)阿尔文.托夫勒海蒂.托夫勒上海三联书店31.《审美社会学》潘智彪中山大学出版社32.《垃圾之歌》(美)周文萍连惠幸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四、科学、技术与人文1.《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肖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科学与文化的足迹》吕乃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3.《技术.理性.制度与社会发展》出版社4.《高技术时代的人文忧患》肖峰江苏人民出版社5.《科学技术论》任殿雷江苏科技出版社6.《新技术的商业化》(瑞士)张作义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7.《人文主义视野中的技术》高亮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8.《技术的人性面与非人性面》肖峰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9.《技术社会化引论》陈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0.《技术时代的人类心灵》何兆武何冰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1.《技术发展的社会形成》肖峰人民出版社12.《技术传播》金兼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3.《技术的报复》徐俊培等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4.《论科学与人文的当代融通》肖峰江苏人民出版社五、生态1.《生态化----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实质与方向》欧阳志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生态智慧论》佘正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论消费主义》出版社六、心理学1.《设计心理学》李彬彬出版社2.《认知心理学》王更生汪安圣出版社3.《消费者心理学》(美)出版社4.《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江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5.《城市社会心理学》出版社6.《工程心理学与人的作业》(美)出版社7.《民族审美心理学》于贤德三环出版社8.《造型艺术心理学》高庆年知识出版社七、设计史、设计理论1.《世界工业设计史潮》李亮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中国青年出版社3.《1945年以来的设计》(美)彼得.多默著梁梅译四川人民出版社4.《非物质社会》(美)滕守尧四川人民出版社5.《艺术设计概论》李砚祖湖北美术出版社6.《设计学概论》尹定邦出版社7.《工业设计概论》陈能林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8.《艺术设计学》凌继尧徐恒醇上海人民出版社9.《工业设计思想基础》李乐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0.《视觉思维》(美)阿恩海姆著滕守尧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1.《意大利设计》梁梅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2.《器具的进化》(美)丁佩芝陈月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3.《美术信息学》罗一平中山大学出版社14.《人类理性与设计科学---人类设计技能探索》杨砾徐立辽宁人民出版社15.《广义符号学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德)徐恒醇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6.《现代十大设计理念》丛书江苏美术出版社17.《产品设计与开发》(美)杨德林主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八、美学1.《科技美学原理》陈望衡许喜华上海科技出版社2.《科技美学》徐恒醇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3.《美学新编》欧阳周顾建华宋凡圣浙江大学出版社4.《现代设计美学》章利国河南美术出版社5.《艺术设计美学》陈望衡出版社6.《艺术符号美学》出版社7.《造物之美》李砚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8.《审美学通论》何迈安徽人民出版社9.《从动物的快感到人的美感》刘骁纯山东文艺出版社10.《美是和谐》周来祥贵州人民出版社11.《再论美是和谐》周来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2.《中国技术美学之诞生》张博颖徐恒醇安徽教育出版社13.《反美学》潘知常学林出版社九、艺术1.《艺术的意蕴》陈旭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哲学与艺术》王颂华等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3.《艺术的起源》杨志明章建刚云南大学出版社4.《论艺术形式美》于培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5.《艺术概论》艺术概论编写组文化艺术出版社十、建筑1.《建筑创作中的艺术思维》沫小虎同济大学出版社2.《时尚与冲突-----城市文化结构与功能新论》任平东南大学出版社3.《创造与评价的人文尺度》徐千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建筑形式语言》赵明跃罗文媛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环境行为学概论》出版社6.《建筑文化学》陈凯峰同济大学出版社7.《当代建筑美学意义》赵巍岩东南大学出版社8.《建筑文化、艺术及其传播》王小慧百花文艺出版社9.《当代艺术视野中的建筑》杨志疆东南大学出版社10.《构建生活美-----中外城市生活方式比较》出版社11.《信息时代的建筑与建筑设计》出版社12.《媒介.建筑----传播学对建筑设计的启示》周正楠东南大学出版社13.《建筑与个性----对文化与技术变化的回应》(美)张磊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4.《体验建筑》支文军徐千里同济大学出版社。
马工程教材对应课程名单
马工程教材对应课程名单◆◆文学类课程《比较文学概论》对应课程比较文学、比较文学概论、比较文学导论、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专题、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论、比较文学通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题研究、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等《外国文学史》对应课程外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外国文学简史、外国文学概论、外国文学概要、外国文学纲要、外国文学史纲要、外国文学史论、西方文学概观、西方文学概论、西方文学简史、西方文学、西方文学史、欧美文学、欧美文学史等《西方文学理论》对应课程西方文论、西方文论入门、西方文论史、西方文论与马列文论、西方文艺理论、西方文学理论、西方文艺理论简介、西方文艺理论史、西方文艺理论与思潮、西方文学理论导读、西方文学理论批评、西方文学理论入门、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等《当代西方文学思潮评析》对应课程西方现代文艺思潮、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流派研究、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思潮、现代西方文艺思潮等《中国古代文学史》对应课程古代文学、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及作品选等《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对应课程古代文论、中国文学批评史、古代文论与批评史、古代文学批评史、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中国古代文论、中国古代文论史、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文论等《文学理论》对应课程文学概论、文艺理论、文学原理、文学概论专题、文学基本原理、文学理论关键词、文学理论基础、文学理论入门、文学理论与鉴赏、文学理论与批评、文学原理入门、文艺概论、文艺学概论、文艺理论常识、文艺理论基础、文艺理论与鉴赏、文艺理论与批评实践、文艺理论专题、文艺理论专题研究、文艺学基础、文艺学专题、文艺学专题研究、文艺理论热点问题研究等◆◆历史学类课程《考古学概论》对应课程考古学通论、考古通论、考古学、考古学导论、考古学概论、考古学基础,考古学理论、考古学理论与方法、考古学史与考古学理论、考古学欣赏、考古学引论、考古学原理、考古学专题讲座、考古与博物馆基础、考古与博物馆学、文物与考古、文物与考古概论等《中国思想史》对应课程中国思想史、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儒·释·道- 中国传统思想概说、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中国古代思想智慧、中国古代思想专题、中国思想论争史:从诸子争鸣到新文化运动、中国思想史概要、中国思想史纲、中国思想文化、中国思想文化趣谈、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思想文化史导论、中国文化思想史等《世界古代史》对应课程世界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专题、世界古代史通论、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上古及中世纪史、世界上古史、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上古中世纪史、世界通史·古代、世界通史·世界古代史、世界中古史、世界中古史概论、世界中世纪史等《中国史学史》对应课程中国史学史、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史学史、中国史学简史、中国史学史(含史源学)、中国史学史与文选、中国史学史专题等《史学概论》对应课程史学概论、历史科学概论、历史理论、历史学、历史学(师范)专业导论、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历史学概论、历史学科专业导论、历史学科专业导引课、历史学理论与方法、历史学入门导论、历史学通论、历史学专业导论、历史学专业概论、历史研究基础、历史与历史研究、历史哲学、史学导论、史学方法论、史学概论与史学史、史学基础、史学理论、史学理论与方法、史学入门、史学通论等《中国近代史》对应课程中国近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通史、中国近代史专题、近代史、近代中国八十年、近现代史、民国史、民国史话、中国近代史(1840—1919)、中国近代史讲析、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国近现代史(近代)、中国近现代史通论、中国历史概论、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史(1919—1949)、中国现代史专题、中华民国史、中华民国史专题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对应课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共和国史、中国当代史、中国通史·当代、中国通史·中国当代史、中国通史(国史)、中国现当代史、中国现当代史专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专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专题等《世界现代史》对应课程世界现代史、20 世纪世界史、世界当代史、世界当代史(1945—90 年代)、世界通史·当代、世界通史·世界现代史、世界通史·现代、世界通史(现代),世界现代、当代史,世界现代史专题、世界现当代史、世界现当代史专题、战后世界史等◆◆哲学类课程《美学原理》对应课程美学、美学概论、美学原理、美学常识、美学导论、美学概要、美学基本原理、美学基础、美学基础原理、美学美育、美学入门、美学十讲、美学十五讲、美学通论、美学引论、美学原理与赏析等《中国美学史》对应课程中国美学、中国美学导论、中国美学史、中国美学史概要、中国美学史纲要、中国美学史话、中国美学史专题、中国美学思想史、中国美学文化、中国美学专题、中国古代美学、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等《西方美学史》对应课程西方美学、西方美学基本问题、西方美学史、西方美学史概要、西方美学思想、西方美学思想史、西方美学通论、西方美学专题、当代西方艺术哲学与美学、美学史、美学与艺术史、西方古典美学、西方当代美学《中国伦理思想史》对应课程中外伦理思想史、伦理学思想史、中国伦理思想史等《逻辑学》对应课程逻辑、逻辑导论、逻辑的思想和方法、逻辑方法论、逻辑基本原理与实务、逻辑基础、逻辑基础与应用、逻辑理论与科学方法、逻辑入门、逻辑思维、逻辑思维训练、逻辑思维与方法、逻辑思想与方法、逻辑推理、逻辑推理训练、逻辑学、逻辑学导论、逻辑学导引、逻辑学概论、逻辑学基础、逻辑学基础与应用、逻辑学基础知识专题、逻辑学与逻辑思维、逻辑学与思维训练、逻辑学原理、逻辑与辩论、逻辑与表达、逻辑与科学、逻辑与论辩、逻辑与推理、近似推理、简明逻辑学、普通逻辑学等《科学技术哲学》对应课程科学技术哲学、简明科学哲学导论、科技哲学导引、科技哲学概论与科学思维培养、科技哲学专题研究、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科学哲学、科学哲学导论、科学哲学通论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对应课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史、马克思主义理论史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应课程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哲学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对应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及其原著选读等《西方哲学史》对应课程欧洲哲学简史、欧洲哲学史、西方哲学、西方哲学导读、西方哲学导论、西方哲学发展史、西方哲学概论、西方哲学基本命题、西方哲学简史、西方哲学鉴赏、西方哲学精神、西方哲学流派及其反思、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概论、西方哲学思辨、西方哲学思想史、西方哲学通论、西方哲学引论、西方古代哲学史等《伦理学》对应课程马克主义伦理学、伦理学、伦理学常识、伦理学导论、伦理学概论、伦理学基础、伦理学及其应用、伦理学理论与方法、伦理学入门、伦理学与思想道德修养、伦理学原理、伦理学原理与运用、大学生伦理学等◆◆政治学类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对应课程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概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论、思政教育学原理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对应课程思想政治工作史、思想政治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学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等《中国革命史》对应课程中国革命史等《地方政府与政治》对应课程政府学、中国地方政府、中国地方政府与政治、中国地方政治管理、中国政府与政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等《国际组织》对应课程国际组织、国际组织学、国际组织学概论、国际组织研究等《当代中国外交》对应课程当代中国外交、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国际关系与当代中国外交、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 选修)、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等《政治学概论》对应课程政治学、现代政治分析、现代政治分析原理、新政治学概要、政治科学、政治科学原理、政治学导论、政治学概论、政治学核心概念、政治学基础、政治学十五讲、政治学说史、政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政治学原理等《中国政治思想史》对应课程政治思想史、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概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思想、中国政治思想史等《西方政治思想史》对应课程外国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西方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概要、西方政治思想研究、政治思想史等◆◆社会学类课程《农村社会学》对应课程城乡社会学、农村社会学、农村社会学与社会工作、农村社会专题、农村社区管理、农村社区管理学等《人类学概论》对应课程人类与社会、社会人类学、社会人类学方法、历史人类学、历史人类学导论等◆◆新闻学类课程《新闻编辑》对应课程媒体编辑与媒体应用、媒体编辑实务、媒体策划与数字编辑、全媒体编辑、新闻业务、新闻业务基础、新闻业务实践、新闻业务综合实践、新闻编辑、新闻编辑基础、新闻编辑理论与实务、新闻编辑实践、新闻编辑实务、新闻编辑实验、新闻编辑学、新闻编辑学实训、新闻编辑学实验、新闻编辑与排版、新闻编辑与评论、新闻编辑与商业评论、新闻编评等《新闻采访与写作》对应课程当代新闻写作、新闻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初级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采访与策划、新闻采访学、新闻采访写作、当代新闻采访与写作、高级新闻采访与写作、高级新闻采写、高级新闻写作、高级新闻业务、基础新闻写作、全媒体新闻采写、全媒体新闻采写教程、全媒体新闻稿写作训练、新闻采写实训、新闻业务综合实践、实用新闻写作、现代新闻写作、新闻(特写)采访写作、新闻(消息)采访写作、新闻采访、新闻采访报道、新闻采访基本知识与技巧、新闻采访基础、新闻采访技能实训、新闻采访理论与实践、新闻采访实践、新闻采访实践课程、新闻采访实务、新闻采访实训、新闻采访实验、新闻采访写作、新闻采访写作实践、新闻采访写作实践与研究、新闻采访写作实务、新闻采访写作与编辑、新闻采访学、新闻采访与报道、新闻采访与编辑、新闻采访与法制新闻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创新训练、新闻采访与写作实践、新闻采访与写作实务、新闻采访与写作实训、新闻采访与写作实验、新闻采访与写作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学实训、新闻采访与写作专题、新闻采访与制作、新闻采访与专稿写作、新闻采访综合练习、新闻采写、新闻采写编、新闻采写编评实训、新闻采写编实验、新闻采写基础、新闻采写精要、新闻采写课程实习、新闻采写实践、新闻采写实务、新闻采写实训、新闻采写实验、新闻采写现场模拟及实践、新闻采写与编辑、新闻采写与评论、新闻采写与实践、新闻采写专题、新闻理论与写作、新闻实务、新闻写作、新闻写作基础、新闻写作技能综合训练、新闻写作精讲、新闻写作课程实践、新闻写作理论与实践、新闻写作实践、新闻写作实践课程、新闻写作实务、新闻写作实训、新闻写作实验、新闻写作学、新闻写作训练、新闻写作艺术技巧、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新闻写作与编辑、新闻写作与采访、新闻写作与评论、新闻写作指导、新闻写作专题、新闻学/ 广电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与采访、新闻业务、新闻业务基础、新闻业务实践、新闻业务综合实践、专题新闻报道与写作、专题新闻采写、专题新闻写作、专业新闻采访报道、专业新闻采访与写作、专业新闻采写、专业新闻写作等《广告学概论》对应课程广告学、广告学概论、广告、广告理论、广告理论和实务、广告理论与策划、广告理论与策划实务、广告理论与创意、广告理论与广告赏析、广告理论与实践、广告理论与实务、广告通论、广告通识、广告学导论、广告学基础、广告学基础知识及广告佳作欣赏、广告学及包装设计、广告学科导论、广告学理论与实务、广告学入门、广告学入门与作品赏析、广告学通论、广告学与广告策划、广告学与广告创意、广告学与广告实务、广告学原理、广告学原理及实务、广告学原理与广告策划、广告学原理与实务、广告学专业导论、广告原理、广告原理与策划、广告原理与广告策划、广告原理与实务、广告专业导论、文化广告学、现代广告、现代广告导论、现代广告理论与实践、现代广告理论与实务、现代广告通论、现代广告学、现代广告学概论等《新闻学概论》对应课程新闻传播学理论、新闻传播学通论、新闻概论、新闻理论、新闻理论基础、新闻理论与实践、新闻理论与实务、新闻理论与写作、新闻事业导论、新闻事业概论、新闻学、新闻学/ 广电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学导论、新闻学概论、新闻学基础、新闻学基础知识、新闻学理论、新闻学理论读书报告、新闻学理论与实务、新闻学入门、新闻学通论、新闻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新闻传播导论、新闻传播学科导论等◆◆经济学类课程《中国经济史》对应课程中国经济史、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国当代经济史、新中国经济史等《世界经济史》对应课程中外经济史、世界近代经济史、世界近现代经济史、世界经济史、外国近代经济史、外国近现代经济史、外国经济史、西方经济史、中外经济史等《区域经济学》对应课程城市与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城市和区域经济学、城市与区域经济学、中国区域经济等《社会保障概论》对应课程城市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障概论、城市就业与社会保障、当代中国社会保障概论、就业与社会保障、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劳动社会保障、劳动社会保障概论、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导论、劳动与社会保障概论、劳动与社会保障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制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导论、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政策与制度)、社会保障导论、社会保障概伦、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理论、社会保障理论研究、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社会保障学概论、社会保障与福利、社会保障与管理、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险、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与生活、社会保障与员工福利、社会保障原理、社会保障原理与政策、社会保障专题、中国社会保障实践、中国社会保障专题等《管理学》对应课程管理学、管理学原理、现代管理学、管理学基础、管理导论、管理概论、管理理论、管理理论导论、管理理论及其应用、管理理论与实践、管理通论、管理通识、管理学导论、管理学概论、管理学基本原理、管理学基础及实务、管理学基础理论与实务、管理学基础与应用、管理学理论精要、管理学理论与方法、管理学理论与实务、管理学理论与应用、管理学通论、管理学原理实践、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管理学原理与实践、管理学原理与应用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对应课程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专题,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西方经济学》对应课程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导论、微观经济学基础、微观经济学原理、微观西方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初级微宏观经济学、中级微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导论、宏观经济学原理、宏观西方经济学、初级宏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导论、西方经济学概论、西方经济学基础、西方经济学理论、西方经济学入门、西方经济学原理、西方经济学原理(宏观)、西方经济学原理(双语)、西方经济学原理(微观)、中级西方经济学等《世界经济概论》对应课程当代世界经济、当代世界经济概论、当代世界经济概述、世界经济、世界经济导论、世界经济概况、世界经济概论、世界经济学、世界经济学概论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对应课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等《〈资本论〉导读》对应课程《资本论》选读、《资本论》入门、《资本论》研究、《资本论》原旨及其当代价值、《资本论》原著导读、《资本论》、《资本论》导读、《资本论》研读等◆◆法学类课程《经济法学》对应课程经济法、经济法学、经济法学(反垄断法)、经济法学(基础理论、竞争法、金融法)、经济法学分论、经济法学概论、经济法学概要、经济法学基础理论、经济法学总论等《国际公法学》对应课程国际法、国际法导论、国际法分论、国际法概论、国际法学、国际法综合课、国际法总论、国际公法、国际公法学等《国际经济法学》对应课程国际经济法、国际经济法导论、国际经济法概论、国际经济法基础、国际经济法学、国际经济法总论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对应课程行政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中国行政法、中国行政诉讼法等《民事诉讼法学》对应课程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精解、民事诉讼法学(含证据法学)、民事诉讼法学概要、民事诉讼法专题、民事程序法等《刑事诉讼法学》对应课程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学(含证据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概要、刑事诉讼法专题、刑事程序法等《中国法制史》对应课程中国法制史、法制史、中国法制史( 含新中国法制史) 等《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对应课程劳动保障法、劳动法、劳动法概论、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学、劳动法学、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法学、劳动社会保障法制、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法概论等《刑法学》对应课程刑法学、刑法、刑法分论、刑法总论、刑法(分则)、刑法(总则)、刑法概论、刑法各论、刑法学(总论)、刑法学(分论)、刑法学导论、刑法学分则、刑法学概论、刑法学概要、刑法学各论等《民法学》对应课程民法学、民法、民法总论、民法分论、民法分则、民法学(物权法)、民法学(含债权法、合同法、担保法、侵权责任法)、民法学(总论、物权法、人身权法)、民法学(总论、物权法)、民法总则等《商法学》对应课程商法学、公司法、保险法、证券法、金融法、破产法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对应课程环境法、环境保护法、自然资源保护法、资源环境法学、环境法与资源保护法、环境法与资源保护法学、环境法与自然保护法、环境法原理、环境与资源法、环境与资源法学、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学、环境与自然资源法、环境与自然资源法学等《宪法学》对应课程宪法学、宪法、中国宪法、宪法学原理等◆◆艺术学类课程《中国戏曲史》对应课程古代戏曲史研究、戏剧戏曲史、艺术史( 戏剧)、中国戏剧简史、中国戏剧史、中国戏曲史、中国戏曲史研究、中外戏剧简史、中外戏剧史、中外戏剧史论、中外戏剧史与名作赏析、中外戏剧戏曲史、影视戏剧简史、元明清戏剧研究、中国古代戏剧史专题、中国戏曲名著导读、中国古代戏曲史、中国古代戏曲史论、戏曲理论批评史、戏曲美学、戏曲通论等《中国舞蹈史》对应课程中外舞蹈史及作品鉴赏、中外舞蹈史、舞蹈发展史与作品赏析、舞蹈简史、舞蹈简史与欣赏、舞蹈史、舞蹈史论、舞蹈史与作品鉴赏、舞蹈史与作品赏析、中国古代舞蹈史、中国古代舞蹈史纲、中国古典舞蹈、中国近代舞蹈史、中国近代现代当代舞蹈发展史、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发展史、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史、中国近现代舞蹈史、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史、中国舞蹈、中国舞蹈发展史、中国舞蹈简史、中国舞蹈简史及欣赏、中国舞蹈简史与赏析、中国舞蹈史、中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中国舞蹈史与名作赏析、中国舞蹈史与名作欣赏、中国舞蹈史与赏析、中国舞蹈史与舞蹈文化、中国舞蹈史与欣赏、中国舞蹈史与作品鉴赏、中国舞蹈史与作品赏析、中国舞蹈史与作品欣赏、中外古代舞蹈史与名作赏析、中外舞蹈发展史、中外舞蹈简史、中外舞蹈简史及作品鉴赏、中外舞蹈史、中外舞蹈史纲、中外舞蹈史纲要、中外舞蹈史及剧目欣赏、中外舞蹈史与名作赏析、中外舞蹈史与名作欣赏、中外舞蹈史与赏析、中外舞蹈史与作品赏析、中外舞蹈文化、中外现当代舞蹈史与名作赏析等《艺术学概论》对应课程艺术学概论、艺术概论、美学概论与艺术概论、美学与艺术概论、人文艺术概论、文化艺术概论、现代艺术概论、艺术概论·美术、艺术概论·音乐、艺术概论(建筑学)、艺术概论( 美术)、艺术概论(双语)、艺术概论( 音乐)、艺术概论(专业导论)、艺术概论与艺术欣赏、艺术概论专题、音乐美学与艺术。
美学四大流派
第一种,主观论。
主观论美学以吕荧和高尔泰为代表。
他们主张,客观事物美不美全在于主体的主观感受。
凡是能被人感觉到的美,就存在,凡是不能被人感觉到的就不存在。
所以,这一派是以主观感觉来判断美的。
就其优点来说,强调了在审美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就其缺点来说,由于过于强调个人的感觉,使得审美失去了统一的标准,走向了相对主义。
第二种,客观论。
以蔡仪为代表的一派认为,美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
首先,美在于客观事物本身,与人的主观愿望和情感无关。
其二,客观事物的美在于其典型性。
所谓典型性,指能在个别性中反映出种类的普遍性。
而美感就是人对客观美的反应。
其三,美是永恒的,它既不被历史所改变,也不被人的主观情感所动摇。
人的美感只能反映美,而不能改变美。
这一派鲜明地坚持了唯物论的反映论观点,但也遇到不少理论困境。
将美看作与人无关,这显然是不对的,美本来就是与人相关的一种价值。
再者,典型的东西也并不一定就是美的,如典型的癞蛤蟆、跳蚤、毒蛇等就不怎么美。
第三种,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派。
首先在美学观点上,他认为,美既不单纯在主观,也不单纯在客观,而在于主观与客观的结合:“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
”为了论证这一理论,他还引用了苏轼的《琴》诗作为证明:“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这一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前两种学说的偏执,而且朱光潜后来对主客观统一论作出了进一步的修改,使其带有了不少实践论色彩。
第四种,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派”。
李泽厚对美的认识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于美的诞生,他认为,人类的劳动实践才是美得以产生的根源。
正是在劳动实践中,人类的本质力量得以对象化,而对象也得以人化,从而产生了美的产品。
第二,在美的发展问题上,李泽厚提出了“积淀说”。
美的形成和发展看成是历史积淀的过程,认为美的发展是一个自然人化的历史积淀过程。
李的贡献在于将“实践”范畴引入了有关美的本质的思考中。
音乐美学通论读后感
音乐美学通论读后感
以前我听音乐,就只是单纯地觉得好听或者不好听,跟着节奏晃一晃脑袋,抖一抖腿。
但这本书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一下子打开了我对音乐理解的新大门。
书里讲到音乐的美,那可真是一种很玄乎又很实在的东西。
说玄乎呢,是因为它不像一幅画,你能清清楚楚看到画里的山山水水、人物花鸟;也不像一部小说,有具体的故事和人物情节。
音乐的美是那种在空气中飘荡,无形却能钻进你心里的东西。
有时候一段旋律响起,你会莫名其妙地觉得悲伤或者兴奋,就像有个小精灵在你的情绪里捣鼓一样。
书中还谈到音乐美学的历史发展,就像讲述一个超级漫长又超级有趣的故事。
从古代那些简单的音乐形式到现在五花八门的音乐流派,音乐就像一个不断进化的小怪兽。
我就想到那些古老的乐器,像编钟之类的,以前觉得它们离我很遥远,但是现在感觉它们是音乐发展这条长河里的星星点点,是最初的音乐探索者留下的宝藏。
而且我发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美学也大不相同。
西方音乐强调和声、旋律的和谐,就像一座精致的建筑,每一块音符的“砖头”都要严丝合缝地搭在一起。
而东方音乐呢,更注重意境,像中国的古琴曲,有时候听起来感觉像是在一幅水墨画里漫步,曲曲折折,韵味悠长。
不过呢,这本书也有些地方让我这个音乐小菜鸟有点晕乎。
有些理论性的东西实在是太复杂了,什么哲学概念和音乐分析的结合,就像一团乱麻。
我得反复读好几遍才能大概明白作者在说啥。
但这也不怪书啦,毕竟音乐美学这个东西本身就很深奥,就像探索宇宙的奥秘一样,不是那么容易的。
美学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读何迈主编的《审美学通论》
美学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读何迈主编的《审美学通
论》
郭因
【期刊名称】《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1990(000)002
【摘要】美学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本文通过读何迈同志主编的《审美学通论》作了进一步的考察与论证,赞成《通论》所说的“实质上美学是审美学”等等论断;
美学的研究范围应该是四大块,即哲学美学、技术美学,艺术美学和审美教育,亦或是哲学美学、环境美学、公关美学和人的美学。
《审美学通论》所追求的、也正是从这个视角出发,把美学推广、应用与渗透到生活各个领域中去,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
中各种美学问题,本文还认为《通论》在拓宽审美视野和审美领域等方面,都作出了
积极而可贵的努力,在理论上颇具见解,颇有深度、颇富特色,耐人寻味,给人以启迪。
无论从体系、内容、文字那一方面而言,不失为一部较好的美学著作。
【总页数】5页(P130-134)
【作者】郭因
【作者单位】安徽省文化局文学所;研究员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55
【相关文献】
1.一部审美学研究大著——读彭立勋教授的新著《审美学现代建构论》 [J], 卢忠仁
2.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美学的新收获——读王建疆的《自调节审美学》 [J], 阎国忠;方伟
3.管理学到底是一门艺术还是一门科学 [J], 刘海建;陈传明
4.一部审美学研究大著——读彭立勋教授的新著《审美学现代建构论》 [J], 卢忠仁;
5.一门新兴的审美学科的崛起——“诗美鉴赏学”论纲 [J], 吴奔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主
“民主”一词源于古希腊文,其基本含义可以理解为人民与统治。
在以小农自然经济为基础和儒家文化占主要地位的传统中国,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集权家族制度的长期沉淀而成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以维护王权为核心的依附型政治文化。
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民主与现代民主存在着许多不同,但同时也含有一定的有利于现代民主发展的因素。
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民主特征的解析,才有可能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发展道路。
艺术与文化是一种知性的、实用主义的文化。
艺术性的文化是摹拟典型作品、自然景象或自然人物。
艺术性的文化是一种主观、感性的文化。
西方文化注重分析概念和对客观现象的描述,强调要遵从定义、法则及程序,是一种客观的理性的文化。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强调效法先贤,西方文化强调服从统一的律令。
由此可见中国政治文化总体特征是重情,而西方政治文化总体上是重理。
重情必定强调道德为先,道德上的成功,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忽视法律的作用,强调以德治国。
德治思想以“修己”为出发点,由“修己”推广到“安人”,“安百姓”。
它要求的是统治者把自身修养所得推广到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把自我作为道德教育的主体,过道德的生活,循规蹈矩。
它所依赖于统治者自发或自我完善而使统治者完成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
强调统治者内在的自我约束。
现代民主以法治为内在要求,法治是一种外在的约束机制。
法律是由人民制定的。
法治就是人民的统
治,是理性的权力制约关系。
然而民主与德治并非是完全背离的,民主不但要法律作保证,它还要依赖于民主信念,民主品质,民主作风等因素来保证实现。
因此,民主原则只有能内化为人民的内心信念、羞耻心、责任感、荣誉感等内品质,才能在一个社会真正扎下根。
从这方面讲有深厚德治传统观念的中国说其对民主发展具有一定的内在精神支撑作用。
道德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对公共权力的约束。
道德不只是意味着个人拥有高尚的情操,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也不仅仅依靠是个人的“自省”,重要的是靠来自外界的压力。
在中国传统社会主要表现为社会道德舆论,统治者不断地树立道德楷模向民众推行道德标准,这种被社会认可的道德标准成为判断普通民众的行为是否是道德的准则,而君主自己包括各种公共权力的占有者必须按照更高标准来要求自己,这样道德形成而来一种社会压力来约束公共权利,对我国集权政治民主的发展有巨大的帮助。
道德观是比法律规范更高的标准,现在社会中若做到道德观的树立,使公民自愿维护他,则对实现真正的民主有巨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