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拉的故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拉的故事
第一篇:欧拉的故事
数学故事演讲
回望欧拉学习欧拉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回望欧拉学习欧拉》。

在瑞士的钱币和许多国家的邮票上都有这位伟大科学家的身影,请大家猜猜他是谁?他就是被数学史学者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位数学家之一——欧拉,1707年4月出生于瑞士,他在数论、几何学、天文数学、微积分等好几个数学的分支领域中都取得了出色的成就。

不过,这个大数学家在孩提时代却一点也不讨老师的喜欢,他是一个被学校开除了的小学生。

小欧拉在一个教会学校里读书。

有一次,他向老师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其实,天上的星星数不清,是无限的。

这个老师不懂装懂,回答欧拉说:“天上有多少颗星星,这无关紧要,只要知道天上的星星是上帝镶嵌上去的就够了。

”欧拉感到很奇怪:“天那么大,那么高,地上没有扶梯,上帝是怎么把星星一颗一颗镶嵌到天幕上的呢?上帝亲自把它们一颗一颗地放在天幕,他为什么忘记了星星的数目呢?上帝会不会太粗心了呢?”老师又一次被问住了,涨红了脸,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在欧拉的年代,对上帝是绝对不能怀疑的,人们只能做思想的奴隶,小欧拉没有与教会和上帝“保持一致”,学校便开除了他。

但是,在小欧拉心中,上帝是个窝囊废,他怎么连天上的星星也记不住?他又想,上帝是个独裁者,连提出问题都成了罪。

他又想,上帝也许是个别人编造出来的家伙,根本就不存在。

欧拉回家后无事,他就帮助爸爸放羊,他一面放羊,一面读书。

他读的书中,有不少数学书。

爸爸的羊群渐渐增多了,达到了100只。

原来的羊圈有点小了,爸爸决定建造一个新的羊圈。

他量出了一块长方形的土地,长40米,宽15米,他一算,面积正好是600平方米,
平均每一头羊占地6平方米。

正打算动工的时候,他发现只有100米的篱笆,还少10米。

父亲感到很为难,要是缩小面积,每头羊的面积就会小于6平方米。

小欧拉却向父亲说,不用缩小羊圈,他有办法。

父亲不相信小欧拉会有办法,听了没有理他。

小欧拉急了,大声说,只要稍稍移动一下羊圈的桩子就行了。

父亲听了直摇头,心想:“世界上哪有这样便宜的事情?”但是,小欧拉却坚持说,他一定能两全齐美。

小欧拉仰头想了一会,又在地上用树枝画了一些什么,然后对父亲说:
“爸爸,您可以把长宽都定为25米,那羊圈面积成了625平方米,比您设计的还大了25平方米,但篱笆却只要100尺,您就不用愁了!”
父亲心里感到非常高兴,孩子比自己聪明,真会动脑筋,将来一定大有出息。

让这么聪明的孩子放羊实在是太可惜了。

后来,他想办法让小欧拉认识了一个大数学家伯努利。

在他的推荐下13岁的欧拉靠自己的努力考入了巴塞尔大学。

这在当时是个奇迹,整个瑞士大学校园里年龄最小的学生,曾轰动了整个数学界。

18世纪,在柯尼斯堡有条河,上面有两个小岛,从河的两岸分别有三座桥和它们相连;另外又有一座桥把两个小岛连接起来。

有位爱思考的居民提出来一个问题,一个散步的人能不能一次走遍七座桥,而且每座桥只能走一次?这个问题谁也回答不了。

有人说可以,可是走来走去,始终没有走通;有人说不行,可惜又说不出令人信服的理由。

有位小学老师出来解围:为什么不写封信去请教鼎鼎大名的欧拉呢? 欧拉接到问题,先把柯尼斯堡七桥画成一
个线条图,在他的图形里,小岛和河岸变成了点,桥成了连接这些点的线。

这样,问题就成为:从图上某一点开始,中间任何一条线不得画两遍,铅笔不准离开纸,能不能把这张图一笔画出来?经过一番思索,欧拉终于找到一个彻底而漂亮的答案。

七桥问题的圆满解决使柯尼斯堡人心满意足。

在儿童游乐场里,大家一定见过滑梯吧。

但有谁想过,从顶部A 到着地处B,滑梯做成什么样才最省时间呢?有人说,这很简单,把滑
梯做成直的就行啦,因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可是,距离最短并不等于时间最省,因为他还没有考虑到速度大小呢。

直的滑梯下滑的速度是增加得比较慢的。

那么,滑梯该做成什么形状好呢?早在1696年6月号的《教师学报》上,欧拉的老师约翰·伯努利就把它提出来向其他数学家挑战。

第二年就由牛顿、莱布尼兹、雅各布·伯努利和约翰·伯努利本人先后给出了解答。

可惜他们的工作只到这里为止。

欧拉在1728年开始涉足这个困难的领域。

他开始研究连接曲面上的两点,什么样的曲线距离最短?欧拉很快找到了答案。

不久,他把最速降线问题加以推广,并且考虑了摩擦和空气的阻力。

接着,他又致力于寻找解决这类问题的更一般的方法。

经过前后16年的不懈努力,终于获得成功。

于是他被公认为当时最伟大的数学家。

他倡导的变分法也作为一个新的数学分支诞生了。

他还在物理、天文、建筑以至音乐、哲学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1735年,欧拉解决了一个天文学的难题(计算彗星轨道),这个问题经几个著名数学家几个月的努力才得到解决,而欧拉却用自己发明的方法,三天便完成了。

欧拉还创设了许多数学符号,例如π(1736年),i(1777年),e(1748年),sin和cos(1748年),tg(1753年),△x(1755年),∑(1755年),f(x)(1734年),欧拉公式等。

欧拉在他的一生中共著有886种之多,属于他生前发表的有530本书和论文,其中不少是教科书。

过度的工作使他得了眼病,在他28岁时,不幸右眼失明了,1741担任科学院物理数学所所长,不料没有多久,左眼视力衰退,最后完全失明。

不幸的事情接踵而来,一场大火灾把他的书房和大量研究成果全部化为了灰烬。

他发誓要把损失夺回来.欧拉完全失明以后,仍然以惊人的毅力与黑暗搏斗,凭着记忆和心算继续进行研究,他还口述了几本书和400篇左右的论文.还解决了使牛顿头痛的月离问题和很多复杂的分析问题.1783年9月18日,在不久前才刚计算完气球上升定律的欧拉,在兴奋中突然停止了呼吸,享年76岁。

正是由于少年时期的欧拉爱学习,爱思考,不惧畏权威,才为他走向成功的道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也正是由于他的严谨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才为数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也正是由于从细微的事情中发掘数学的道理、发现问题的存在,从而产生莫大的兴趣与执着的研究精神。

也正是由于他顽强的毅力,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引领数学科学向前发展,他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读读欧拉,他永远是我们可敬的老师。

第二篇:听欧拉故事有感
听欧拉故事有感
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故事中老师提到了一个让我们陌生的名字欧拉。

对于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平时又不爱读书的我来说,他是陌生的,遥远的。

但是,我还是保持着对故事的好奇和老师讲故事的用意认真听老师讲。

老师动情的讲了欧拉的生平,他的著作,他的遭遇。

慢慢的他的故事感染了我。

欧拉是数学史上著名的数学家,不过,这个大数学家在孩提时代却一点也不讨老师的喜欢,他是一个因为星星的多少怀疑上帝而被学校除了名的小学生。

在欧拉的年代,对上帝是绝对不能怀疑的,人们只能做思想的奴隶,绝对不允许自由思考。

欧拉就这样离开了学校。

回家后无事,他就帮助爸爸放羊,成了一个牧童。

他一面放羊,一面读书。

他读的书中,有不少数学书。

爸爸的羊群渐渐增多了,达到了100只。

原来的羊圈有点小了,爸爸决定建造一个新的羊圈。

他用尺量出了一块长方形的土地,长40米,宽15米,他一算,面积正好是600平方米,平均每一头羊占地6平方米。

正打算动工的时候,他发现他的材料只够围100米的篱笆,不够用。

若要围成长40米,宽15米的羊圈,其周长将是110(15+15+40+40=110)父亲感到很为难,若要按原计划建造,就要再添10米长的材料;要是缩小面积,每头羊的面积就会小于6平方米。

小欧拉却向父亲说,不用缩小羊圈,
也不用担心每头羊的领地会小于原来的计划。

他有办法。

父亲不相信小欧拉会有办法,听了没有理他。

小欧拉急了,大声说,只有稍稍移动一下羊圈的桩子就行了。

父亲听了直摇头,心想:“世界上哪有这样便宜的事情?”但是,小欧拉却坚持说,他一定能两全齐美。

父亲终于同意让儿子试试看。

小欧拉见父亲同意了,站起身来,跑到准备动工的羊圈旁。

他以一个木桩为中心,将原来的40米边长截短,缩短到25米。

父亲着急了,说:“那怎么成呢?那怎么成呢?这个羊圈太小了,太小了。

”小欧拉也不回答,跑到另一条边上,将原来15米的边长延长,又增加了10米,变成了25米。

经这样一改,原来计划中的羊圈变成了一个25米边长的正方形。

然后,小欧拉很自信地对爸爸说:“现在,篱笆也够了,面积也够了。

” 父亲照着小欧拉设计的羊圈扎上了篱笆,100米长的篱笆真的够了,不多不少,全部用光。

面积也足够了,而且还稍稍大了一些。

父亲心里感到非常高兴。

孩子比自己聪明,真会动脑筋,将来一定大有出息。

父亲感到,让这么聪明的孩子放羊实在是及可惜了。

后来,他想办法让小欧拉认识了一个大数学家伯努利。

通过这位数学家的推荐,欧拉成了巴塞尔大学的大学生。

这一年,小欧拉13岁,是这所大学最年轻的大学生,我觉得欧拉太了不起了!欧拉没有按常人固有的思路去思考问题,而是开动脑筋另辟蹊径,用别人意想不到的方法解决了生活中的难题。

跟欧拉比起来,我感到脸红。

每当在学习中有了困难和问题时,我很少换一种方法去思考,总是直接求教于妈妈和老师。

通过读欧拉的故事,我深深体会到勤思考、善观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重要。

同学们!当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被难题所困扰时,不仿学学欧拉,换一种方法去思考,很可能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欧拉的一生,是为数学发展而奋斗的一生,他那杰出的智慧,顽强的毅力,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和高尚的科学道德,永远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欧拉在数学、物理、天文、建筑以至音乐、哲学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欧拉一生能取得伟大的成就原因在于:惊人的记忆力;聚精会神,从不受嘈杂和喧闹的干扰;镇静自若,孜孜不倦。

由于过度的工作使他得了眼病,并且不幸右眼失明了,这时他才
28岁.不料没有多久,左眼视力衰退,最后完全失明.不幸的事情接踵而来,64岁那年带病而失明的欧拉被围困在大火中,虽然他被别人从火海中救了出来,但他的书房和大量研究成果全部化为灰烬了。

沉重的打击,仍然没有使欧拉倒下,他发誓要把损失夺回来.欧拉完全失明以后,虽然生活在黑暗中,但仍然以惊人的毅力与黑暗搏斗,凭着记忆和心算进行研究,欧拉的记忆力和心算能力是罕见的,他能够复述年青时代笔记的内容,:欧拉双目失明了,他17年生活在黑暗中,孩子也没了,大火还差点将他烧死,可是他仍然勤奋搞研究。

老师教育我们说:”欧拉是我们所有人的老师,他为了人类的进步、为了数学的发展,克服了双目失明的困难,创造了辉煌的科学成果。

欧拉善于动脑筋思考考问题,他勤奋的学习态度、顽强的精神毅力,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和高尚的科学道德,永远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第三篇:大数学家欧拉
大数学家欧拉(1707—1783)
近年来,一种名为“数独”的填数游戏风靡全球。

这种游戏规则极其简单,玩法却变化多端,令全世界的男女老少为之痴狂。

2004年,英国《泰晤士报》开风气之先,在报上公布“数独”题目娱乐大众。

从那时起,短短几年光景,如今全世界大约有60个国家的350多家报纸几乎天天刊登“数独”游戏题目。

近两年来,中国各地的日报、晚报后起直追,划出专门的版面,天天报道有关“数独”竞赛的消息,刊载“数独”题目。

各国各大城市纷纷举办“数独”竞赛。

在英国,“数独”竞赛上了电视台的黄金档节目。

2006年在意大利举行了第一届世界“数独”锦标赛,获奖者被认为“智商超群”,在全世界备受瞩目。

不少“数独”爱好者都知道,这种游戏的普及多亏了一位名叫戈尔德的新西兰人。

此人曾在香港担任法官15年,1996年退休以后的一次旅行途经日本,在机场偶然发现介绍“数独”游戏的小册子。

戈尔德立刻着迷,从此专注于“数独”游戏的开发推广,他也因此而发了大财。

但鲜为人知的是,“数独”游戏本身虽非数学问题,但是其来源却是一种被称之为“拉丁方阵”的古老数学问题,最先对它展开
研究的是18世纪传奇而又高产的大数学家莱昂纳德·欧拉。

对于“拉丁方阵”的研究,在欧拉的学术范围内并不占据主要位置。

这个问题源自于当年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为他的仪仗队排阵。

国王有一支由36名军官组成的仪仗队,军官分别来自6支部队,每支部队中都有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各一名。

国王要求这36名军官排成6行6列的方阵,每一行,每一列的6名军官必须来自不同的部队,并且军衔各不相同。

问题看似简单,腓特烈绞尽脑汁却怎么也排列不出来,于是向著名的数学家欧拉求教。

欧拉研究之后告诉国王,不必枉费心机,因为这个问题根本无解。

欧拉之后,很多数学家开始研究“拉丁方阵”,并留下很多这方面的定理。

少年们正在兴致勃勃在玩数独游戏
欧拉是一位300年前的人物,可他始终距离我们不远,因为他为人类创造的智慧财富我们每天都在享用。

今天所有的中学生都知道:在几何中用a、b、c与A,B,C分别表示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三个内角,用π表示圆周率;在三角函数中使用基本的符号,例如sin A表示A角的正弦函数等等;在代数中用i表示虚数单位,也即是“-1的平方根”,用f(x)表示函数;在立体几何中揭示多面体的欧拉公式,即顶点数-棱数+面数=2。

这些统统都是欧拉的创造。

以欧拉冠名的定理、常数和公式随处可见。

此外,欧拉还涉足物理、天文、建筑、音乐乃至哲学,并且成就辉煌。

几乎在每一个数学领域里都可以看到欧拉的名字和影子。

仅以数论为例,欧拉是“解析数论”的奠基人,“哥德巴赫猜想”就是在他与哥德巴赫的通信中产生的。

更为重要的是他证明的“欧拉恒等式”,影响巨大。

黎曼所提的、至今未能解决的世界难题“黎曼猜想”就源自于“数论”中的“欧拉恒等式”,它依然挑战着21世纪的数学家们。

欧拉成就斐然,著作等身,在人类科学发展史上的地位极其特殊,能与他相提并论的科学家只有阿基米德、牛顿和高斯。

这四位先哲不仅创建发展理论,还应用他们的理论,跨越学科界限,解决了大量天文、物理和力学等方面的问题。

因为他们的目光注视的并非是那些具体问题,而是整个宇宙,毕生致力于揭示宇宙的奥秘。

后世的数学家们无不推崇欧拉。

大数学家拉普拉斯谦卑地说:“他是我们所有人的导师”;有“数学王子”之称的天才数学家高斯崇敬地说“欧拉的研究工作是无可替代的”。

各国人民都以不同的方式纪念这位数学大师。

瑞士法郎上就印着欧拉的肖像,目前在流通的货币上有其肖像的科学家只有两位,另一位是英镑上的牛顿。

半个世纪前,民主德国和西德、前苏联和瑞士都分别发行过纪念邮票,纪念欧拉诞辰250周年。

2007年,适逢欧拉300年诞辰,瑞士再次发行了纪念邮票。

中国与瑞士两国政府在北京共同举办了隆重的纪念活动。

这是十分罕见的,也是欧拉当之无愧的。

瑞士教育与研究国务秘书查尔斯·克莱伯致词说:“若是没有欧拉的众多科学发现,今天的我们将过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


巴塞尔:数学与神学困难抉择
欧拉于1707年4月15日出生在巴塞尔,一个瑞士西北部与法国和德国毗邻的小城。

美丽的莱茵河蜿蜒穿城而过,瑞士最古老的高等学府巴塞尔大学就在这里。

欧拉的父亲是位专职的传道牧师,但是非常喜爱数学。

在这位乡村牧师的书房里,除了神学书籍之外,就是数学书籍。

他给童年的欧拉讲过许多有趣的数学故事。

欧拉后来满怀深情地回忆父亲对他数学的启蒙,永远记得那些令他听得入迷的故事。

例如,印度国王舍罕打算奖赏那发明了象棋的大臣,问大臣想要什么。

聪明的大臣请求赏赐一些麦粒,要求的数量是:在棋盘的第一格里放1粒,第二格里放2粒,第三格里放4粒,第四格里放16粒……依此类推,把棋盘上的64格都放满。

舍罕国王和众人都未曾料到,国库内的麦子都搬光了以后,棋盘格子的多一半还空着呢!
为纪念欧拉诞辰300周年,2007年瑞士发行的纪念邮票
这个“幂级数求和”问题的故事,深深震撼了欧拉的心灵,使他感到了数字的力量与迷人。

在父亲的书房里,10岁的欧拉自学了德国数学家鲁道夫写的《代数学》,做完书里的全部习题,毫不吃力。

辅导欧拉自学的是学识渊博的数学家约翰·伯克哈特,欧拉没齿不忘的启
蒙恩师。

欧拉渐渐展现出他那过人的智慧,那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超级才能。

他的牧师父亲不仅“牧人”也牧羊,羊群是他家的主要生活来源,欧拉则是牧童。

当家里的羊群不断增多接近百只的时候,父亲决定扩大羊圈。

他计划建造一个长方形新羊圈,长40米,宽15米,面积正好600平方米。

算一下需要110米的材料做围栏,但他只有100米材料,于是打算缩小羊圈的面积。

这时候,欧拉却告诉父亲,只要改变羊圈桩脚的位置,造一个25米见方的正方形羊圈,材料足够,面积还会增加到625平方米呢!
牧师认为儿子智力非凡,得让儿子接受优良的教育。

他当然知道,良师益友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何其重要。

牧师年轻时曾在巴塞尔大学读神学,从而结识了那里的数学与物理教授雅各布·伯努利和约翰·伯努利,这两兄弟都是著名的大数学家。

伯努利家族是个数学世家,三代人出了8个有名的数学家。

约翰·伯努利有两个儿子,名叫尼古拉和丹尼尔,兄弟二人像他们的父亲和伯父一样,酷爱数学,日后也都成了世界著名的大数学家。

他们把聪明的欧拉当成小弟弟,经常给他绘声绘色地讲那些有趣的数学知识,使欧拉受益匪浅。

他们同欧拉的友谊延续了一生。

约翰·伯努利教授很快就发现了欧拉的天分,决定加意培养。

他推荐欧拉进入了巴塞尔大学,那年欧拉仅仅13岁。

欧拉主修神学,他花很多时间学习希伯来语和希腊语,为的是能念懂圣经《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的原文。

巴塞尔大学聚集着一大批欧洲著名的学者,例如大哲学家尼采当年在那里讲授“古典文献学”,他的代表作《悲剧的诞生》就是在巴塞尔大学任教期间写出来的。

在必修的神学课程之外,少年欧拉也学习令他入迷的数学,成为约翰·伯努利教授的学生。

他在班上年纪最小,但最聪明。

他勤奋好学,坐在最前一排,聚精会神地听讲。

约翰·伯努利不愧是大数学家,讲课中尽情挥洒,旁征博引,给学生剖析展现数学的核心思想,还引导学生们思考当时数学家们所关注的尚未解决的难题。

欧拉在大师的课上
不仅学到丰富的知识,还逐渐认识到数学的真谛,对数学的兴趣与日俱增。

印有欧拉肖像的瑞士法郎
欧拉出众的才华得到进一步的展露,他常常成为班上唯一敢于向伯努利教授提出的难题冲锋,并且提出解决想法的学生。

欧拉鹤立鸡群,这令伯努利教授非常惊喜,开始对欧拉因材施教,单独授课。

欧拉在自传中回忆道:“著名的约翰·伯努利教授给了我许多宝贵的指教,引导我独立地阅读那些艰深的数学著作,研究其中的问题。

他每星期六下午与我见面,和蔼地为我解答问题,严格地规定我必须读通与牢记的那些最重要的数学,指导我一步一步地走向数学的前沿。

伯努利教授知道训练数学家的最好的方法,我受益终生。

”欧拉对恩师的感激之情跃然纸上。

顺便说一句,在古代数学家中间,我们对于约翰·伯努利的了解最多,这多亏了欧拉勤于写作,仔细地记载了许多有关他的恩师的故事。

1722年,15岁的欧拉在巴塞尔大学获得学士学位。

次年,欧拉又获得了硕士学位。

他是这所古老大学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硕士。

欧拉的父亲是一位虔诚的牧师,自然希望欧拉子承父业,把精力用在钻研神学上,日后能够成为职业传道人。

欧拉笃信基督,愿意“为主做工”,何况这是父亲的强烈愿望。

可他同样钟情数学,实在难以割舍。

欧拉陷入两难局面,犹豫彷徨。

约翰·伯努利教授也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既理解牧师,更了解欧拉,他知道该怎么办。

这位大学者为此事亲自登门拜望牧师,坦诚地说:“亲爱的牧师,请相信我的眼力。

您的儿子无疑将是瑞士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数学家。

百里挑
一、才气横溢的青年,我见过不少,但无人能和您的儿子相比。

我来府上是请求您重新考虑您的决定。

” 欧拉的父亲虽被伯努利教授打动了,但对儿子是否会因埋头数学而远离基督,不无担心。

伯努利教授明白牧师的心思,继续说:“数学不会动摇任何人虔敬的信仰,您的儿子应该成为数学家中的神学家!”
伯努利教授慧眼识珠,坚信欧拉日后必定是数学天空中一颗最明亮的星辰。

16岁的欧拉成为伯努利教授的研究助理,从此与数学相伴一生。

欧拉的恩师约翰·伯努利教授
大师的关键作用就在于此。

尽管欧拉天赋过人,但要是没有伯努利教授慧眼独具的赏识、循循善诱的教育与苦心孤诣的栽培,也许欧拉会如一颗珍珠,永远淹没在大海里。

巴塞尔大学在当年是医药学的研究重镇,兴趣广泛的欧拉又涉猎生物医学,并且运用他的数学能力去解决生物医学问题。

欧拉建立了一个耳膜结构与声波共振的数学模型,使得医学研究精确化,从而发展了生物医学理论,令巴塞尔的医学教授们惊叹。

欧拉因其出色的研究工作,连续12年获得巴黎科学院的头等大奖。

圣彼得堡:高压下自由驰骋
在欧拉的时代,瑞士和大多数国家一样,不重视理论数学的研究,也不为数学家提供生存与发展的机会。

除去为数不多的大学教职之外,数学家能够赖以谋生并且施展才华的职位很少。

而且18世纪以前的欧洲的大学也不是主要的学术研究机构。

那些有才智、有抱负的数学家只好远离家乡,去法国、德国,甚至俄国寻求发展的空间。

这些国家的君王具有远见,在他们的推动之下,巴黎科学院、柏林科学院和彼得堡科学院相继成立。

拿破仑的数学很不错,自称是位几何学家,并与巴黎的许多数学家交上了朋友。

数学史上最活跃的、值得大书特书的辉煌时期来临了。

俄国彼得大帝时代,国家的安定和君王的雄才大略为科学的发展创造了春天。

叶卡捷琳娜继位后的两年内,完成了彼得大帝的遗愿,在首都圣彼得堡成立了国家科学院,在全国乃至欧洲网罗招聘人才。

各国杰出的科学家们慕名前往。

1725年约翰·伯努利教授的两个儿子丹尼尔·伯努利与尼古拉·伯努利双双应聘来到俄国科学院,担任专职的数学研究员,随后向女沙皇推荐了他们的年轻朋友,天才数学家欧拉。

受欧拉栽培提携的大数学家拉格朗日
1727年,欧拉踌躇满志地来到圣彼得堡。

可是,就在欧拉踏上俄罗斯领土的那一天,5月17日,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去世了。

继任沙皇疯狂地残杀异己,加之贵族纷纷武装起来,争权夺利,互相讨伐,俄国随之陷入长达20年内战的黑暗岁月。

初到圣彼得堡的几年里,欧拉经常看到的是挂在绞刑架上的“罪犯”,一队队流放到西伯利亚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