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报告——农村房屋变化背后的思想变革[精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实践报告——农村房屋变化背后的思想变革[精选]
第一篇:社会实践报告——农村房屋变化背后的思想变革[精选] 海南大学2010年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题目:关于农村地区房屋变化背后的思想变革作者:庄玉侠夏希梦闫兴亮学院:人文传播学院专业:广告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五日关于农村房屋变化背后的思想变革
摘要:在乡村社会中,房屋是村民最重要的活动空间,它不仅是家庭生产和生活的空间载体,而且是邻里交往和交换的重要场所。
近年来,农村房屋的变化有目共睹,其中经济收入的增长是其根本原因,然而隐藏在其后的思想因素却往往被人们忽略。
事实证明,农村房屋变化背后是综合的思想变革。
关键词:改革开放、社会转型、新农村、思想变革
中国有13亿多人口,在这13亿多种,农村人口更是占了8至9亿人。
因此,农村地区的一些指标往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一个多月的假期中,我小组围绕农村地区的房屋变迁问题展开了相应的调查与研究。
为深入了解农村房屋变化背后的思想变革,我组三人利用暑期时间在村委会的陪同下分别对阜阳市的一所村子进行了较为仔细的调查。
本组成员对所得数据进行了深刻的挖掘,在参阅相关资料的前提下,旨在探索农村地区房屋变化背后的思想变革。
在农村无论是古旧的大院子,单家独户的土墙房还是现代的小平房、小楼房,都既是重要的劳动空间,又是必不可少的生活空间;既是生活资料,又是生产资料;既是农民用以遮风避雨的生活设施,又是生产劳动的直接或间接场所。
房屋本身属性的复杂性就导致了它的变化性。
因为只有不断的变化才能够去适应变化的环境,才能够满足新的条件所提出的新要求。
但变化却不仅仅如此的简单,房屋变化的背后隐藏的是一系列物质的变化。
而物质的变化的源头则是思想的变革。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房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我组所调查的村子为例,其经历了从开始的土坯茅草房到土墙瓦房再到砖瓦房再到平房、楼房的巨变,且空余闲置房屋增多。
其具体的表现方式
如下。
20世纪40年代,农村的房屋大部分是土木结构。
土木结构主要用土坯盖成(只是根脚用5行至7行砖,砖是蓝色),土坯是用湿土打成的(土坯:长约40公分左右,宽25公分,厚8公分,重21斤),打坯的方法是:在地上放一块长方形平石板,石板上放枣木制的坯模子,然后填入湿粘土,人站在坯模边上用打坯杵子用力杵砸十几下(打坯杵子:下端是圆石墩,低面平而光滑,中间凿有直径6公分的圆孔,圆孔内插入圆木,圆木上端安一横木做把手),最后打开坯模子,将打成土坯垛起来,晒干后可盖房用。
盖房时由街坊邻居和朋友帮忙,不收费,只管饭吃。
那时村里没有建筑队,由土瓦匠领导盖房,帮忙的人搬坯、合泥、垒墙,墙垒到2至3米高时,递坯就有困难了,然后由力气大的人用两手将坯向上扔,垒墙的人站在墙上接住后再垒。
垒墙的同时按好门框和窗户(门宽1、2米,高2米,窗户宽1米,高1、3米,中间是小方格,不按玻璃,用纸糊挡风雨)。
垒墙达到一定高度时,就开始上梁、架檩,然后在檩上铺高粱秸、麦秸,再垫湿土,最后用黄泥抹顶(黄泥:是用麦秸和黄土加水合成的),墙的四周也抹一层黄泥。
20世纪60年代,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农村的房屋质量也有了变化,墙根脚砖达到了十几行,墙四角垒起了砖腿(砖腿,外皮是砖,里面用土坯垒)。
前墙跟脚砖至窗台间是三行表砖(表砖,外皮用砖垒,里边用坯垒)。
房顶的质量也提高了,梁、檩粗了,而且还摆上了椽子,用上了苇箔,用黄泥和石灰膏抹房顶。
院落也用土坯垒了围墙,盖有街门,大部分是小门,不能进大车。
(富裕户的门扇是木板做成,不富裕户是栅栏门)。
到了80年代,房屋的质量又有了变化,根脚砖更高了,墙体是表砖或卧砖到顶的(外皮是砖,里面是坯)。
门、窗样式有了改变,门的上边留有按玻璃的大方框,下边是木板制成。
窗户上边是小方格,以便糊纸,下边留4个大方格按玻璃。
房顶用黄泥抹了后,再用煤渣滓和石灰锤。
墙的里面除用黄泥抹外,还用白石灰膏搅抹。
90年代,农村房屋质量样式有了大变化,墙体全部用红砖垒,不再用土坯了,墙体里面先用砂灰抹,再用石灰膏搅抹,外面抹水泥。
门窗的质量样式也有了变化,窗户是开
扇的并按有玻璃,也宽大了,宽约2、5米至3米,高约2米多;门是连窗门,门高2米,宽约3米,上边的连窗高80公分,是开扇并按玻璃。
房顶用上了楼板。
当时村里成立了建筑班,盖1平方米要收60元左右的工费。
2000年以后,房屋的结构是砖、水泥、钢筋;房屋宽大了,盖成了套屋,跨度十几米,里面有多个套间。
门窗用塑钢材料,样式更新颖。
房顶用楼板,有的用钢筋、水泥浇注。
屋里进行装修,外面墙抹水泥、贴瓷砖。
院落的地面砌花砖,有的用水泥抹。
院子的围墙全部用砖垒,街门也盖宽大了,门洞宽约3米多,能进汽车。
现在有的村按照国家要求建起了新民居,盖起了一排排整齐的楼房或别墅,不久将来农村要建新民居,农民要住上宽敞明亮的楼房,过上城市人的生活。
房屋的变化虽然千千万万,但主导其变化的思想丝毫不乱。
经过我的调查及网上搜索资料,其房屋变化背后的思想变革可归纳为:
1、改革开放以来,政府的多项惠民政策,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农民消费上的思想动向由关注生存资料消费逐渐有条件转移到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这是农村房屋变化的根本原因。
78年改革开放之初,农民家底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之后,农民的生活才有了基本温饱,再之后,解决温饱的农民首先想到的改善住房,他们拆掉土坯房,盖上表砖房,表砖房就是房子的外面一层是用立砖,里面是土坯,毕竟还不算富裕,房子外面能经得起风雨就行了,因为土坯房经不起风吹雨刷。
没过几年,表砖房又被淘汰了,也可能是表砖房虽能经风雨但是经不得地震,可能是抗震性不太好的缘故,就被卧表房替代了,卧表房就是房子的外面一层还是用砖,但这砖是卧着的,这样用砖就比表砖房的多,坚固性就比表砖房结实了。
从土坯房——表砖房——卧表房这期间大历也经历的不到十年光景。
到80年代,村里有人盖了纯正的卧砖房,看了全村人都羡慕,说这房子什么时间才会倒了,因为没有土坯,农民的房子彻底和土坯扯断关系了,那时候农民的砖房还不是真正的水泥和砖盖成的房子,但是毕竟这种房子不怕风吹雨刷之外,更具有坚固性,老鼠再也不会打
洞,破坏糟蹋家里的粮食和衣物了。
90年代之后,砖房经过农民几年的改造,从大灰用上了水泥,从水泥灌缝到水泥抹墙,农家房盖得越来越结实了。
如今农民盖房也打地梁,打卷梁,地基是越打越深,越打越坚固,有钱了,老伯说我们泥腿子也会讲究,现代农民盖平房也得当楼房盖,楼房也得防八级地震。
不仅内在坚固实惠,外表也不能比城市的逊色,贴上瓷砖瓷瓦,既美观又耐用,屋内也有现代化的设备,有的还聘请设计师专门设计,一点也不能比城市差。
落地玻璃大窗户,加上宽阔的院落,呼吸着新鲜的自然空气,那种纯天然的享受,是城市找不到的。
由此可见,房屋的时代特征充分体现了农民思想的时代变化。
2、农村人到城市里打工,观念被潜移默化的改变,这其中就牵涉到社会转型的问题。
就当代中国而言,社会转型是指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由以农业经营为主向以非农经营为主、以农村人口为主的社会向以城市工商业人口为主的社会的转化。
西欧国家的这一转变始于18世纪末期的工业革命;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多数国家已经完成这一转变。
中国社会的真正转型则是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20世纪80年代中期显露端倪,现在尚处于转型的初期。
在这个转型的初步阶段,农村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虽然在很多方面的发展呈现不协调的格局,但毋庸置疑,农村人的思想观念也发生着变化。
在农村人看来,城市往往是文明、富裕的象征,成为“城市人”在农村人看来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从城市里打工回来的人在某些方面便有意识的模仿城里人。
在日常生活中最明显的表现即是房屋的变化。
家里有条件的其房屋的构造及内部设置便趋向于城市化。
3、传统观念,重男轻女思想,儿子娶媳妇要有房,在城市里打工赚钱回农村盖房子给儿子娶媳妇,此原因是该村两层楼房大量涌现的最主要的主观原因。
当代农村,家庭变动日趋明显。
分家是现代乡村中很普及的家庭变动现象。
英国学者罗素指出:现代家庭的衰落无疑主要是由于工业革命的影响,但是这种衰落早在工业革命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家庭衰
落起源于个人主义的理论。
青年人都坚持按照自己的意愿,而不是依从父母之命选择配偶的权利。
已婚的儿子住在父母家中的风俗已经不复存在了。
儿子从学校一毕业就要离家谋生,这已成为一种习惯。
罗素所说的社会环境,中国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开始形成,但中国的普遍分家行为在这之前就已经出现了。
当然,西欧在中世纪所形成的长子继承制,“本家庭”(或称母家庭)虽无分家之形,但有分家之实;没有继承权的子女出外谋生,形成许多小家庭。
而中国20世纪60年代农村家庭的核心化则是在人口迁移流动受到很大限制的环境中实现的。
它表明内在和外在制度的变革对家庭的影响更大。
贫穷家庭原来少地、缺房,不得不拥挤在一起生活。
分得土地和房屋后,他们有了组成家庭或分居各爨的条件。
加之,不少农村,人口多的贫穷家庭所分土地、房屋——特别是房屋——不在一处,分家在所难免。
复合型大家庭在农村已极为少见,更多的涌现出核心家庭和丁克家庭。
为儿子盖房子娶媳妇甚至已成为农村人奋斗半生的目标。
当前青年农民的婚姻决策上尽管出现实质性改变,但其婚姻费用仍遵循传统方式——由父母负担。
对父母来说,这是一种刚性要求。
它包括提供新房和彩礼费用。
因住房档次提高,父母要完成这项使命仍需多年积累。
因而,结婚阶段是家庭代际财产转移的主要时期,住房是转移的主要方式。
4、农村空余房屋的增多反映了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扩大和日益严重的“空巢” 现象。
以此说明自古以来农民世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
近年来,该村的农民通过经商、打工、读书或者搬迁到其他村庄的等方式大量外流。
人走屋空,村里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出门在外的人,其中一些只是过年过节或者农忙时节回家小住,而另外一些则长期居住在外,有的甚至很少回到村里。
他们的流动造成了村里房屋的大量“闲置”。
根据统计,1952年中国第一、二、三产业从业者比例分别为83.5%、7.4%和9.1%,1978年分别为70.5%、17.3%和12.2%,1999年分别为50.1%、23.0%和26.9%,非农产生从业者(二、三产业)从不足20%至20世纪末基本达到50%。
这表明,中国民众已经从以农业为主要就业方式的阶段走
出来。
同时,统计数据显示农村的外出求学率也逐年增加。
农民不再以单纯的种地为生,思想上正逐步摆脱以往的陈腐。
5.攀比,从众心理以及迷信的观点。
一些村民看见别家的新房子建了起来,他们不甘落后,于是要么把已有的房屋重新的翻新一遍,要么就是新建房屋。
其实,村民建房子讲究实用,够用、方便就行了。
但现在,有的房子越建越高大,院墙和大门也尽量往高里盖。
据分析,农民建房攀比高大洋气有两个原因。
一是建房是农民的大事,有了钱就想建得阔气一些,彼此之间相互盲目地攀比。
二是一些人有迷信的观念,认为房屋比别人家高,自己家就能兴旺发达,所以新建的房子都要比早建的高大。
过于高大的农舍对于农民来说,不但多费了工钱、建材,而且不实用。
现在农村家庭人口比以前少了,房子太大了显得空空荡荡的,使用成本也高了。
某些村民在盖房的时候,不是从实际需要出发设计房屋的面积、高度、布局,而是一味地和左邻右舍攀比,比谁的房盖得高、盖得大、盖得气派。
建房费用少则八九万元,多的可达十多万元,许多家庭都是省吃俭用,倾其所有用于盖房。
一些钱少的为了脸面也不愿盖得太不像样,只好举债建房。
更有甚者,房盖好后却长时间闲置,利用率很低,形成了更严重的浪费。
有的挺宽敞的房子只住了一两个老人和孩子,不少房间空着没人住,只是扔些杂物;有的农家整个院落长期没有一个人,只是隔段时间托个亲戚朋友过来看看是不是进过小偷。
这样一来,房屋建大只是亏了自己。
其实,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经济承受能力把房子盖得好一些,住得宽敞些、舒服些,无可厚非。
但建房中盲目攀比、无端浪费绝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在调查中,我们向村委会建议各地应加大宣传,引导农民将有限的资金用于发展生产上,并加强农村建房用地的管理,遏制农村建房的攀比之风。
6、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社区化建设。
党的政策让农民受惠,农民思想上更依赖党和政府的领导,比以往更积极的响应党的政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对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其中“村容整洁”对诸如呈村这样的房屋布局分
散,而且有众多闲置房屋的村庄来说操作的难度极大。
虽然新农村建设不仅仅使新修几栋房子就能完成的,但不改善村民的住房条件,不进行村庄的整体规划和整合而任其自然更不能使农村旧貌换新颜,从而也就不能解决留守村民或者迟早会返回村庄的村民得住居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此上便是我对*村进行调查及收集资料整理出的报告。
农村房屋变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表面现象,而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综合作用的结果。
农村的各方面发展加速了房屋变化的进程,相应的,农村房屋的变化正反映了农村各个方面的变革。
从农村房屋变化透视其背后的思想变革,是新时期我们需要持续关注并探索的课题。
总之,从房屋这一空间入手去展现该村的各个侧面,凸现村民生活的各个侧面以及村庄社会的变迁及其背后的思想变革,以为该村的新农村建设、和谐村庄的构建提供观察资料和策论支援。
参考文献:
[英]罗素:《婚姻革命》,靳建国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117~118页。
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版,第54页。
王跃生:《中国农村家庭的核心化分析》,载《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5期。
邢双军:《房屋建筑学》,21世纪高等教育工程管理系列规划教材,2010年1月22日出版
暑假社会实践之体会
为期一个多月的社会实践调查缓缓落下帷幕,满载着收获的喜悦心情进一步理解了学校鼓励我们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目的所在,体会到社会实践对我们的真正意义。
我们团队组织的调查,对真正实施调查的我们来说,不管是在准备阶段,还是在调查实施阶段,以及后期整理阶段,都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正是因为调查实施的艰巨性,才让我们有着深深的体会和感受。
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又加入了世贸组织后,国内外经济日趋变化,每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前天才刚学到的知识可能在今天就已经被淘汰掉了,中国的经济越和外面接轨,对于人才
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假期社会实践作为促进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一直来深受学校的高度重视。
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视为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
暑假期间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
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同时,实践也是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学生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
多年来,社会实践活动已在我校蔚然成风。
虽然在中学时也开展过社会实践活动,但当时我们并没有特别认真的对待,而是以一种敷衍的态度草草了事。
进入大学后,终于意识到来自周围的挑战,当今社会需要的不是各门功课得一百分的学生,具备实践能力才是能接受社会挑战的前提。
我们团队的专业是广告,看似专业和我们此次调查的课题没什么关系,实际上广告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调查中采取的调查方法,以及调查对象的选择,调查资料的收集、筛选、整理等每个步骤都潜在的提高了我们的专业素养。
在我国最常见也为学者们所重视的两个基本空间是城市和乡村。
一般来讲城市具有业缘性,人口相对集中,流动性较强,人与人之间相对冷漠。
乡村具有血缘性,人口相对分散,且基本处于静止状态,没有空间的转换,所有的空间就是生于斯的那一块乡土。
费孝通先生认为,乡土社会不流动,原因在于:第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太远;第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方便合作;第三、为了安全,人多容易保护;第四、在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之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一代一代积累下来,形成为相当大的部落。
这样形成的乡村社会往往是一个熟人社会。
乡村社会的每一处变化往往都反映了当今农村的现状及社会变迁。
以空间切入口,从农民的住居空间入手探
讨乡村社会的变迁。
具体来讲就是以“房屋”作为向村民中的生活的空间载体,(1)去透视农民的家庭、劳动以及生活;(2)去展现左邻右舍的联系;(3)去探讨新农村建设中村庄住居空间的整合以及住居条件的改善。
总之,从房屋这一空间入手去展现村庄和村民生活的各个侧面。
目前,一谈到新农村建设,一些人要么就误以为是只要在农村“拆旧房、建新房”就可以了;要么就对落后村庄的农民住居漠不关心,对隐藏在农民住居背后的诸多问题视而不见。
了解其住居变化背后的思想变革有助于工作人员更有效的开展新农村建设。
如今当许多地区新农村建设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时,这三个村的村庄规划和整合面临巨大的困难:首先,在村中大多数人的生活是面向村外的,如希望以后到外面去寻找出路,从而定居在外;或者等着家里出门在外的人有一天能携带全家到外面去生活。
其次,村庄精英大量外流,留在家里则是老人、妇女和小孩,他们对村庄公共事务部是力不从心就是漠不关心,很难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合力。
村委会的工作也很难开展,难以形成建设的凝聚力。
再次,由于村民家庭所处的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各自的未来预期各不相同,很难进行达成一致意见。
最后,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一些村民对集中居住到经过规划的现代楼房里有许多顾虑,住在高楼大厦里,锄头往哪里放?猪牛往哪里养?冬瓜藤南瓜藤往哪里牵?当然,村里的房屋变化也是值得肯定的。
农村房屋的样式、质量、结构及院落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农村社会的变迁,也深层次的反映了农民的思想变革。
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尤其是中国农民的思想。
改变他们的思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从当代农村房屋变化这一现象足以透视当代农村的思想变革,农民不再一味的保守,渐渐敢于接受新事物,思想革新,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空前提高。
毋庸置疑,社会的不断进步必然带来这些变化。
但同时一些具有历史痕迹和民族特色的建筑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世事都具有两面性,房屋变化有喜也有忧,了解其背后的思想变革,有助于我们的工作人员从根本上解决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困难。
回想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学到了很多,从起初的羞涩无知到
最后的勇敢果断,我们感到自己收获的不仅仅是纸上写的那些,大家的整体能力得到了提高,而这些在学校里是学不到的。
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是需要长期的练习。
以前没有这样的机会,使我们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
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
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
同时,在这次调查中,我们进一步体会到团队的力量。
在以往的社会实践都是一个人,势单力薄,加之态度本来就不认真,实践总是半途而废或不真实的完成。
这次是团队的调查任务,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在团体三人的积极配合和认真努力下,调查过程也就顺利了很多,调查结果自然而然就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除此之外,我们也意识到在工作上还要有自信。
在起初的调查,村民都一眼识破了我们的学生身份,因为我们在调查之初除了初出茅庐的羞涩还有不自信带来的畏首畏脚。
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
社会经验缺乏,学历不足等种种原因会使自己缺乏自信。
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句什么都会的,只要有自信,就能克服心理障碍,那一切就变得容易解决了。
在后来的调查中,我们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努力让自己自信,从而使工作步伐逐渐步入正轨。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内,我们穿街走户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这些都是在学校里无法感受到的,在学校里也许有老师分配说今天做些什么,明天做些什么,但在这里,不会有人会告诉你这些,你必须要知道做什么,要自己地去做,而且要尽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
在学校,只有学习的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
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也要不断学习别人怎样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的身份。
接触那些刚刚毕业的学长学姐,他们总是队我说要好好珍惜在学校的时间。
在这次实践中,我们感受很深的一点是,在学校,理论的学习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实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