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班级文化建设,提升学生家国情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化班级文化建设,提升学生家国情怀
摘要:新时代背景之下,加强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注重培养小学生对国家的
身份感、归属感与认同感,不仅是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必然需求,也是增强
社会主义国家凝聚力的重要保障。
学校作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经过多
年的实践探索,大部分小学校园已形成了有计划、有组织、有规模的爱国主义教
育模式。
但是,在知识思维的引领下,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问题与小学生年龄特
点的特殊性矛盾日益凸显,而其根源就在于割裂了爱国主义教育与小学生生活世
界的联系。
因此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学情特点,优化班级文化建设,让他们掌握
相关的爱国主义文化知识,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提升他们的家国情怀。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学生家国情怀
1营造传统文化的学习场景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避免枯燥单一的理论
教学。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历史性和华夏的文明特色,内容丰富
多彩,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丰富的情境,将久远
的传统文化以视频、图片、音频的形式展示出来,并在展示的过程中讲述其中的
文化特色,促进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祖国,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以下统称“教材”)四年
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习作课“游”时,教师为学生介绍了趵突泉这一景点。
教师利
用多媒体播放趵突泉的3D景观视频,将泉池内三泉喷涌的奇景及观景的景象展
示出来,带领学生一起观赏“天下第一泉”,并询问学生是否去过趵突泉这个景点,让去过的学生讲述自己看到趵突泉时的感想,活跃课堂学习氛围。
之后,教
师向学生讲述趵突泉的具体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及相关文学作品,并结合多媒体
图片展示趵突泉周边的泺源堂、观澜亭、尚志堂、李清照纪念堂等历史文化背景。
观澜亭的名字取自《孟子·尽心上》中“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中的“观”和“澜”二字。
教师讲述趵突泉的一座麟石在“七七事变”时被炸毁,表达惋惜之
情,让学生了解历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人文古迹和爱国情怀,培养学生在写作
前养成搜集资料,了解景点的历史背景、人文故事等传统文化的习惯。
这样既能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2注重学生“生活世界”的真实情境性
从实践思维出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与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密切相关。
任何教育活动都离不开特定的教育情境,如学校、教室、图书馆、操场、纪念馆、博物馆等。
它们不仅能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教育模式,也能为教师
与学生们之间的教育互动提供必要的空间与场所。
大至小学校园中所建设的物质
环境和所营造的精神风气,小至校园中的建筑物、雕像、走廊里张贴的字画语录
等物质载体,都能使学生们在“润物细无声”的情境中受到更具持久性的思想熏
陶和德行影响。
3通过国学文化,传承民族精粹
温文尔雅,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这样的人才也是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
接班人。
然而很多学生对于国学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刻,所以教师要从这方面入手,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挖掘民族文化的精髓,组织相关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这
样能让学生体会古人的爱国情怀,进而受到感动和启发,萌发出自己的爱国意识。
教师在组织“国学文化周”系列主题活动时,让学生从班级环境建设、班会
活动这两个方面入手,参与到活动中。
在“班级环境建设”方面,学生要分小组
设计黑板报和文化角,围绕“琴棋书画”这四个主题,自主选择资料,设计展示
内容。
如在“琴”主题中,可以介绍“伯牙子期”的故事。
在“班会活动”方面,笔者组织学生参与到“原来你是这样的古人”小品表演活动。
学生分小组收集古
人的故事,然后编写成剧本,表演出来,最后还要说说从该故事中自己体会到了
怎样的精神,自己能从其身上学到什么东西。
有的小组表演了“将相和”的故事,并提出蔺相如的宽宏大量、廉颇的知错能改,都是自己值得学习的榜样,而且他
们两人都有着浓浓的爱国情怀,一心为自己的国家效力,这也是自己要学习的精神。
在系列国学文化活动中,学生传承了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
教师要组织国学诵读、国学讲座、国学黑板报、文化角设计等多元化的活动,让学生沐浴在传统文化的海洋中。
在推荐国学资料的时候,教师要注意选择一些
适合小学生的内容,让他们了解国学尝试,了解历史故事,从中挖掘出做人的道理。
4挖掘日常仪式教育和重点社会活动的教育作用
重大社会事件与社会活动不仅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契机,也能在短时
间内给学生带来深刻的“具身体验”甚至是强烈的心灵震撼。
例如,新冠肺炎疫
情期间全国人民团结一致防控疫情,奥运健将为国争光等重大社会事件与爱国活动,不仅体现了党的领导与国家制度优势与伟大的民族精神,对小学生们了解爱
国的真实蕴意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爱国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行为方式,这也意味着爱国主义教育绝不
仅仅是对小学生的认知建构,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
克利福德曾说:“仪式,不仅可以激发人们的情感和动力,还可以在人们心中勾勒一种既存
秩序的基本概念,两者相得益彰,从而使真实的世界和想象的世界借助一套本土
的仪式糅合在一起。
”正如日常的升国旗、唱国歌等仪式活动就能使小学生们在“具身体验”的过程中对国家产生敬畏感、归属感、荣誉感与责任感。
5结合传统节日,升华情感
促进自主发展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关心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形
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掌握学习方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和生活品质的人。
班主
任可以将传统节日和自主发展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自主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积累
知识,激发情感。
根据“端午节”设计系列传统文化活动,在“讲故事,思故人”的活动中,
学生自主搜索和端午节有关的人物和故事,如屈原、伍子胥等,发现这些名人都
有着浓浓的爱国情怀。
在“包粽子,探民俗”的活动中,学生要了解一下除了包
粽子以外,还有哪些端午节的风俗活动,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参与其中。
在“诵诗词,诉情怀”的活动中,学生自主搜索和端午节有关的古诗词,并在诵读
后说说自己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发现,关于端午节主题古诗词教学,一方面展现
了端午节的风俗活动,另一方面歌颂屈原等古人的事迹,诉说自己的爱国情怀。
最后笔者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学生认识到通过资料搜索、诵读感悟、实践探索等方法,都能帮助自己快速了解传统节日,进入节日氛围,感受节日文化,进而激发文化自信。
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也会积极借鉴运用这样的方法,自主探究传统文化的魅力。
结合传统节日和民风民俗设计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将传统文化和日常生活习惯结合在一起,提升生活质量,优化审美情趣。
在主题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也能激发了解传统文化,自主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实践能力。
结论
过营造传统文化的学习场景,善用传统文化典故,组织传统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传统文化教学中,促进小学生在了解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同时,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沈娴.紧抓学科渗透,育时代新人——论部编版小学五、六年级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1(08):93-94.
[2]. 小学班主任组织爱国教育的有效方法[C]//.2020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0:236-237.
[3]张永宪.浅析小学语文课堂中爱国教育的渗透[J].当代家庭教
育,2020(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