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 神经系统反应:视物模糊、黄视、绿视、
定向力障碍、意识障碍等
47
洋地黄中毒---室性早搏
48
洋地黄中毒---心房颤动
49
影响洋地黄中毒的因素
心肌缺血 缺氧 低血钾、低血镁 甲状腺功能减退 肾功能不全、低体重 药物相互作用
胺碘酮、奎尼丁、维拉帕米、 阿斯匹林、 ACEI
四、体液因子的改变
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vasopressin, AVP)
心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ANP)
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 <100pg/ml (<35pg/ml ) 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 )<300pg/ml (<125pg/ml )
不太特异 外周水肿(踝部、骶部、阴囊) 肺部水泡音 空气进入减少,肺底叩诊浊音(胸腔积液) 心动过速 脉搏不规则 呼吸加快(≥16 次/分) 肝大 腹水 组织消耗(恶病质)
31
对于疑似HF患者的诊断流程图
疑似心衰
急性起病
非急性起病
ECG
胸片
ECG 可能胸 片
超声心动图
ECG正常 和
NTpro BNP<300pg/ml
38
皮质 髓质
利尿剂的作用
噻嗪类 抑制远曲小管吸收Na
髓襻
保钾利尿剂 抑制远曲小管吸收Na
襻利尿剂 抑制髓襻升支排Na、K
集合管
39
ACE抑制剂 ——拮抗神经体液机制,抑制心室重塑
激肽释放酶
BK B2受体
血管舒张 ↑一氧化氮 ↑前列腺素 ↑ EDHF
激肽原 缓激肽
ACE
I
血管紧张素原
抑
肾素
制
Ang I
支气管哮喘
病史 症状 体征 X 线检查 治疗
老年人多见 有心脏病史(高血压、心梗等)
常在夜间发生,坐起或站立后可缓解 严重时咳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
心脏病的体征、奔马律、肺干湿啰音
青年人多见 有过敏史
冬春季易发 咳白色粘痰
心脏正常,肺哮鸣音、桶状胸
心脏大 肺淤血
心脏正常,肺气肿征
强心利尿扩管有效
氨茶碱、激素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如氨力农、米力农,抑制磷 酸二酯酶活性,使Ca+内流增加,从而增强心肌 收缩力。
52
心衰患者的心肌处于血液或能量 供应不足的状态,过度或长期应用正 性肌力药物将扩大能量的供需矛盾, 使心肌损害更为加重,而导致死亡率 反而增高。
心肌细胞功能 障碍和坏死
血管紧张素Ⅱ 儿茶酚胺 毒性作用
过度 氧化
心肌细胞凋亡
治疗目标
血流动力学异常
心衰症状 体征加重
心肌重塑
功能恶化 疾病进展
16
三、舒张功能不全
主动舒张功能障碍 其原因多为Ca2+不能及时地被肌
浆网回摄及泵出胞外。 心室肌的顺应性减退或充盈障碍
主要见于心肌肥厚
17
18
右心衰需与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肝硬化鉴别
34
六、治疗目标
防止和延缓心衰的发生发展; 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缓解症状; 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 改善长期预后,降低死亡率与住院率。
35
一般治疗
1.生活方式管理:包括患者教育、体重管 理、饮食管理
2.休息与运动训练 3.病因治疗:治疗原发病,消除诱因
36
药物治疗
利尿剂 RAAS抑制剂 Β受体阻滞剂 正性肌力药 扩血管药物 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
37
利尿剂
它是心力衰竭治疗中改善症状的基石,是心 衰治疗中唯一能够控制体液潴留的药物。其主要 包括: 1.袢利尿剂: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排钠排钾, 以呋塞米为代表 2.噻嗪类利尿剂 :作用于肾远曲小管近端和 Henle袢的升支远端,抑制钠的再吸收,以氢氯 噻嗪为代表 3.保钾利尿剂:作用于肾远曲小管远端,通过拮 抗醛固酮或直接抑制Na+ -K+交换而具有保钾作 用,以螺内酯为代表
30
表3 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
症状 典型 气促 端坐呼吸 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运动耐力降低 疲劳、乏力,运动后恢复时间延长 踝部水肿 不太典型 夜间咳嗽 喘息 体重增加(≥2kg/W) 体重减轻(晚期心衰) 肿胀感 食欲丧失 意识模糊(尤其是老年人) 抑郁 心悸 昏厥
体征 较特异 颈静脉压升高 肝颈静脉回流征 第3 心音(奔马律) 心尖搏动侧面移位 心脏杂音
2.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阻断ATII与 AT1受体结合,阻断RAS效应
3.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4.肾素抑制剂
41
β受体阻滞剂
抑制交感神经激活对心力衰竭代偿的不利作 用。可减轻症状、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及住院 (HR<60次/分) 二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严重的周围血管疾病
或 BNP<100pg/ml
BNP/NTpro BNP
ECG异常 和
NTpro BNP≥300pg/ml
或 BNP≥100pg/ml
BNP/NTpro BNP
ECG异常 和
NTpro BNP≥125pg/ml
或 BNP≥35pg/ml
超声心动图
ECG正常 和
NTpro BNP<125pg/ml
或 BNP<35pg/ml
心衰不可能
超声心动图
心衰不可能
如证实心衰,则明确病 因和启动适宜治疗
32
四、诊 断
左心衰竭(left heart failure) 右心衰竭(right heart failure) 全心衰竭(total heart failure)
33
五、鉴别诊断
急性支气管哮喘:心源性哮喘须与之鉴别
心源性哮喘
50
洋地黄中毒的处理
1.立即停药,单发性室性期前收缩,Io房室 传导阻滞等停药后常自动消失。
2.快速性心律失常者,如血钾低则给予静脉 补钾,若血钾不低,科使用利多卡因或苯 妥英钠。
3.缓慢性心律失常者,可给予阿托品静脉注 射。
51
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
肾上腺能β受体兴奋剂:如多巴胺,较小剂量 (<2ug/kg.min)激动多巴胺受体,可降低外周 阻力,扩张肾动脉;较大剂量(2-5ug/kg.min) 激动β1和β2受体,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血流动 力学异常;大剂量(5-10 kg.min )兴奋α受体, 出现缩血管作用,增加左室后负荷
难治性终末期心衰阶段:需要特殊干预治疗的难治性心 力衰竭。
6
心功能的分级(NYHA )
Ⅰ级:患者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 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
Ⅱ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限制,休 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上述 症状。
Ⅲ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 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的症状。
24
右心衰竭
症状 1.消化道症状 2.劳力性呼吸困难
25
右心衰竭
体征 1.水肿 2.颈静脉征:颈静脉波动增强、充盈、怒 张 3.肝脏肿大 4.心脏体征 :因右心室扩大出现三尖瓣关 闭不全
26
27
全心衰竭
右心衰竭继发于左心衰竭而形成 全心衰竭
28
三、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包括利钠肽、肌钙蛋白、常 规检查
Frank-Starling 机制 心肌肥厚:主要以心肌细胞肥大、心肌
纤维化为主,但心肌细胞数量不增多。 神经体液的代偿机制
1.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 RAAS)激活
13
Frank-Starling 机制
的重吸收并抑制肾素分泌。
44
45
洋地黄类药物
适应症:伴有快速房颤或房扑的收缩性心 力衰竭
绝对禁忌症:洋地黄中毒 相对禁忌症: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单纯性
二尖瓣狭窄,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 性心动过速,24h内的急性心肌梗死,预激 伴房颤,肺源性心脏病。
46
洋地黄中毒
心脏反应:最重要的表现为各类心律失常 ,常见室性期前收缩,多表现为二连律, 非阵发性交界区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 ,心房颤动及房室传导阻滞
14
二、心室重塑
心脏功能受损,导致心室扩大或 心肌肥厚代偿过程中,心肌细胞、胞 外基质、胶原纤维网等均有相应的变 化,也就是心室重塑过程。
15
心力衰竭——神经体液的代偿和失代偿
交感神经激活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
细胞因子或血管 活性因子活性异
常
代偿
水、钠潴留
血管收缩
失代偿
水肿 肺瘀血
心肌耗氧量增加 心肌氧供应降低
22
左心衰竭
症状: 1.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包括劳力性呼吸 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急性肺水肿 2.咳嗽、咳痰、咯血 3.乏力、疲倦 、头昏 、心慌 4.少尿及肾功能损害症状
23
左心衰竭
体征 1.肺部湿性啰音 2.心脏体征:心脏扩大 ,相对性二尖瓣关 闭不全的反流性杂音、P2亢进及舒张期奔 马律
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 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 收缩性心衰和舒张性心衰
4
收缩和舒张功能不全的比较
5
心力衰竭分期
前心衰阶段:有心力衰竭的高危因素,但没有器质性心 脏病和心力衰竭的症状、体征。
前临床心衰阶段:已发展为结构性心脏病,但没有心力 衰竭的症状、体征。
临床心衰阶段:有基础结构性心脏病且目前或以往有心 衰症状 、体征。
2.心电图 3.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放
射性核素检查、心脏磁共振、冠脉动脉造 影 4.有创血流动力学检查 5.心肺运动试验:仅适用于慢性稳定性心力 衰竭患者,包括最大耗氧量及无氧阈值
29
心力衰竭的诊断
HF-REF 的诊断需要满足 3 个条件 1.HF的典型症状 2.HF的典型体征 3.LVEF 降低 HF-PEF 的诊断需要满足 4 个条件条件 1.HF的典型症状 2.HF的典型体征 3.LVEF 正常或轻度降低,LV无扩大 4.相关的结构性心脏病变(LV肥厚/LA 大)和/或舒张功能不全
10
诱因
感染(infection) 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 血容量增加 过度体力消耗或情绪激动 治疗不当 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并发其它疾病
11
(三)病理生理
代偿机制 心肌损害和心室重塑 舒张功能不全 体液因子的改变
12
一、代偿机制
无活性肽
ACE
Ang II
阻
ARB
断
AT1受体
AT2受体
AT3受体
AT4受体
血管收缩 增殖
基质形成 醛固酮分泌
血管舒张 抗增殖
凋亡
?
血管完整性 PAI-1
40
RAAS抑制剂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通过抑制 ACE减少血管紧张素II生成而抑制RAAS,并通过 抑制缓激肽降解而增强缓激肽活性及前列腺素的生 成。无尿性肾功能衰竭、妊娠哺乳期妇女、对 ACEI药物过敏者应禁用;低血压、双侧肾动脉狭 窄、肌酐大于225µmol/L、血钾大于5.5 mol/L 应慎用
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劳动。休息 状态下也出现上述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7
6分钟步行试验
轻度心功能不全 :>450m 中度心功能不全 :150-450m 重度心功能不全 :<150m
8
(二)病 因
基本病因 诱因
9
基本病因
1.原发性心肌损害:包括缺血性心 肌损害、心肌炎和心肌病、心肌代 谢障碍性疾病 2. 心脏负荷过重:包括压力负荷 (后负荷)过重、容量负荷(前负 荷)过重
第二章 心力衰竭
1
2
概念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是各种心脏结 构和(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 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 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肺循环和 (或)体循环淤血而引起的一组综合症。临床 主要表现是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和体液潴 留。
3
(一)心力衰竭的类型
内皮素(endothelin) 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
炎性细胞因子 19
第一节 慢性心力衰竭
20
一、流行病学
发病率:成年人0.9% 老年人(70岁)10%
病因构成:冠心病57.1% 高血压病30.4% 风心病
死亡率:50%/4年-1年
21
二、临床表现
左心衰竭 右心衰竭 全心衰竭
42
正性肌力药
1.洋地黄类药物:地高辛、毛花苷C(西 地兰)
2.非洋地黄类药物:β受体兴奋剂(多巴 胺、多巴酚丁胺)、磷酸二酯酶抑制 剂(安力农、米力农)
43
洋地黄药理作用
抑制心肌细胞膜的Na+-K+ ATP酶 正性肌力作用: 电生理作用: 迷走神经兴奋作用: 作用于迷走神经传入
神经,提高心脏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 抑制肾素分泌:作用于肾小管细胞减少钠
定向力障碍、意识障碍等
47
洋地黄中毒---室性早搏
48
洋地黄中毒---心房颤动
49
影响洋地黄中毒的因素
心肌缺血 缺氧 低血钾、低血镁 甲状腺功能减退 肾功能不全、低体重 药物相互作用
胺碘酮、奎尼丁、维拉帕米、 阿斯匹林、 ACEI
四、体液因子的改变
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vasopressin, AVP)
心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ANP)
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 <100pg/ml (<35pg/ml ) 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 )<300pg/ml (<125pg/ml )
不太特异 外周水肿(踝部、骶部、阴囊) 肺部水泡音 空气进入减少,肺底叩诊浊音(胸腔积液) 心动过速 脉搏不规则 呼吸加快(≥16 次/分) 肝大 腹水 组织消耗(恶病质)
31
对于疑似HF患者的诊断流程图
疑似心衰
急性起病
非急性起病
ECG
胸片
ECG 可能胸 片
超声心动图
ECG正常 和
NTpro BNP<300pg/ml
38
皮质 髓质
利尿剂的作用
噻嗪类 抑制远曲小管吸收Na
髓襻
保钾利尿剂 抑制远曲小管吸收Na
襻利尿剂 抑制髓襻升支排Na、K
集合管
39
ACE抑制剂 ——拮抗神经体液机制,抑制心室重塑
激肽释放酶
BK B2受体
血管舒张 ↑一氧化氮 ↑前列腺素 ↑ EDHF
激肽原 缓激肽
ACE
I
血管紧张素原
抑
肾素
制
Ang I
支气管哮喘
病史 症状 体征 X 线检查 治疗
老年人多见 有心脏病史(高血压、心梗等)
常在夜间发生,坐起或站立后可缓解 严重时咳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
心脏病的体征、奔马律、肺干湿啰音
青年人多见 有过敏史
冬春季易发 咳白色粘痰
心脏正常,肺哮鸣音、桶状胸
心脏大 肺淤血
心脏正常,肺气肿征
强心利尿扩管有效
氨茶碱、激素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如氨力农、米力农,抑制磷 酸二酯酶活性,使Ca+内流增加,从而增强心肌 收缩力。
52
心衰患者的心肌处于血液或能量 供应不足的状态,过度或长期应用正 性肌力药物将扩大能量的供需矛盾, 使心肌损害更为加重,而导致死亡率 反而增高。
心肌细胞功能 障碍和坏死
血管紧张素Ⅱ 儿茶酚胺 毒性作用
过度 氧化
心肌细胞凋亡
治疗目标
血流动力学异常
心衰症状 体征加重
心肌重塑
功能恶化 疾病进展
16
三、舒张功能不全
主动舒张功能障碍 其原因多为Ca2+不能及时地被肌
浆网回摄及泵出胞外。 心室肌的顺应性减退或充盈障碍
主要见于心肌肥厚
17
18
右心衰需与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肝硬化鉴别
34
六、治疗目标
防止和延缓心衰的发生发展; 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缓解症状; 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 改善长期预后,降低死亡率与住院率。
35
一般治疗
1.生活方式管理:包括患者教育、体重管 理、饮食管理
2.休息与运动训练 3.病因治疗:治疗原发病,消除诱因
36
药物治疗
利尿剂 RAAS抑制剂 Β受体阻滞剂 正性肌力药 扩血管药物 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
37
利尿剂
它是心力衰竭治疗中改善症状的基石,是心 衰治疗中唯一能够控制体液潴留的药物。其主要 包括: 1.袢利尿剂: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排钠排钾, 以呋塞米为代表 2.噻嗪类利尿剂 :作用于肾远曲小管近端和 Henle袢的升支远端,抑制钠的再吸收,以氢氯 噻嗪为代表 3.保钾利尿剂:作用于肾远曲小管远端,通过拮 抗醛固酮或直接抑制Na+ -K+交换而具有保钾作 用,以螺内酯为代表
30
表3 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
症状 典型 气促 端坐呼吸 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运动耐力降低 疲劳、乏力,运动后恢复时间延长 踝部水肿 不太典型 夜间咳嗽 喘息 体重增加(≥2kg/W) 体重减轻(晚期心衰) 肿胀感 食欲丧失 意识模糊(尤其是老年人) 抑郁 心悸 昏厥
体征 较特异 颈静脉压升高 肝颈静脉回流征 第3 心音(奔马律) 心尖搏动侧面移位 心脏杂音
2.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阻断ATII与 AT1受体结合,阻断RAS效应
3.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4.肾素抑制剂
41
β受体阻滞剂
抑制交感神经激活对心力衰竭代偿的不利作 用。可减轻症状、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及住院 (HR<60次/分) 二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严重的周围血管疾病
或 BNP<100pg/ml
BNP/NTpro BNP
ECG异常 和
NTpro BNP≥300pg/ml
或 BNP≥100pg/ml
BNP/NTpro BNP
ECG异常 和
NTpro BNP≥125pg/ml
或 BNP≥35pg/ml
超声心动图
ECG正常 和
NTpro BNP<125pg/ml
或 BNP<35pg/ml
心衰不可能
超声心动图
心衰不可能
如证实心衰,则明确病 因和启动适宜治疗
32
四、诊 断
左心衰竭(left heart failure) 右心衰竭(right heart failure) 全心衰竭(total heart failure)
33
五、鉴别诊断
急性支气管哮喘:心源性哮喘须与之鉴别
心源性哮喘
50
洋地黄中毒的处理
1.立即停药,单发性室性期前收缩,Io房室 传导阻滞等停药后常自动消失。
2.快速性心律失常者,如血钾低则给予静脉 补钾,若血钾不低,科使用利多卡因或苯 妥英钠。
3.缓慢性心律失常者,可给予阿托品静脉注 射。
51
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
肾上腺能β受体兴奋剂:如多巴胺,较小剂量 (<2ug/kg.min)激动多巴胺受体,可降低外周 阻力,扩张肾动脉;较大剂量(2-5ug/kg.min) 激动β1和β2受体,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血流动 力学异常;大剂量(5-10 kg.min )兴奋α受体, 出现缩血管作用,增加左室后负荷
难治性终末期心衰阶段:需要特殊干预治疗的难治性心 力衰竭。
6
心功能的分级(NYHA )
Ⅰ级:患者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 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
Ⅱ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限制,休 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上述 症状。
Ⅲ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 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的症状。
24
右心衰竭
症状 1.消化道症状 2.劳力性呼吸困难
25
右心衰竭
体征 1.水肿 2.颈静脉征:颈静脉波动增强、充盈、怒 张 3.肝脏肿大 4.心脏体征 :因右心室扩大出现三尖瓣关 闭不全
26
27
全心衰竭
右心衰竭继发于左心衰竭而形成 全心衰竭
28
三、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包括利钠肽、肌钙蛋白、常 规检查
Frank-Starling 机制 心肌肥厚:主要以心肌细胞肥大、心肌
纤维化为主,但心肌细胞数量不增多。 神经体液的代偿机制
1.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 RAAS)激活
13
Frank-Starling 机制
的重吸收并抑制肾素分泌。
44
45
洋地黄类药物
适应症:伴有快速房颤或房扑的收缩性心 力衰竭
绝对禁忌症:洋地黄中毒 相对禁忌症: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单纯性
二尖瓣狭窄,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 性心动过速,24h内的急性心肌梗死,预激 伴房颤,肺源性心脏病。
46
洋地黄中毒
心脏反应:最重要的表现为各类心律失常 ,常见室性期前收缩,多表现为二连律, 非阵发性交界区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 ,心房颤动及房室传导阻滞
14
二、心室重塑
心脏功能受损,导致心室扩大或 心肌肥厚代偿过程中,心肌细胞、胞 外基质、胶原纤维网等均有相应的变 化,也就是心室重塑过程。
15
心力衰竭——神经体液的代偿和失代偿
交感神经激活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
细胞因子或血管 活性因子活性异
常
代偿
水、钠潴留
血管收缩
失代偿
水肿 肺瘀血
心肌耗氧量增加 心肌氧供应降低
22
左心衰竭
症状: 1.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包括劳力性呼吸 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急性肺水肿 2.咳嗽、咳痰、咯血 3.乏力、疲倦 、头昏 、心慌 4.少尿及肾功能损害症状
23
左心衰竭
体征 1.肺部湿性啰音 2.心脏体征:心脏扩大 ,相对性二尖瓣关 闭不全的反流性杂音、P2亢进及舒张期奔 马律
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 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 收缩性心衰和舒张性心衰
4
收缩和舒张功能不全的比较
5
心力衰竭分期
前心衰阶段:有心力衰竭的高危因素,但没有器质性心 脏病和心力衰竭的症状、体征。
前临床心衰阶段:已发展为结构性心脏病,但没有心力 衰竭的症状、体征。
临床心衰阶段:有基础结构性心脏病且目前或以往有心 衰症状 、体征。
2.心电图 3.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放
射性核素检查、心脏磁共振、冠脉动脉造 影 4.有创血流动力学检查 5.心肺运动试验:仅适用于慢性稳定性心力 衰竭患者,包括最大耗氧量及无氧阈值
29
心力衰竭的诊断
HF-REF 的诊断需要满足 3 个条件 1.HF的典型症状 2.HF的典型体征 3.LVEF 降低 HF-PEF 的诊断需要满足 4 个条件条件 1.HF的典型症状 2.HF的典型体征 3.LVEF 正常或轻度降低,LV无扩大 4.相关的结构性心脏病变(LV肥厚/LA 大)和/或舒张功能不全
10
诱因
感染(infection) 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 血容量增加 过度体力消耗或情绪激动 治疗不当 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并发其它疾病
11
(三)病理生理
代偿机制 心肌损害和心室重塑 舒张功能不全 体液因子的改变
12
一、代偿机制
无活性肽
ACE
Ang II
阻
ARB
断
AT1受体
AT2受体
AT3受体
AT4受体
血管收缩 增殖
基质形成 醛固酮分泌
血管舒张 抗增殖
凋亡
?
血管完整性 PAI-1
40
RAAS抑制剂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通过抑制 ACE减少血管紧张素II生成而抑制RAAS,并通过 抑制缓激肽降解而增强缓激肽活性及前列腺素的生 成。无尿性肾功能衰竭、妊娠哺乳期妇女、对 ACEI药物过敏者应禁用;低血压、双侧肾动脉狭 窄、肌酐大于225µmol/L、血钾大于5.5 mol/L 应慎用
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劳动。休息 状态下也出现上述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7
6分钟步行试验
轻度心功能不全 :>450m 中度心功能不全 :150-450m 重度心功能不全 :<150m
8
(二)病 因
基本病因 诱因
9
基本病因
1.原发性心肌损害:包括缺血性心 肌损害、心肌炎和心肌病、心肌代 谢障碍性疾病 2. 心脏负荷过重:包括压力负荷 (后负荷)过重、容量负荷(前负 荷)过重
第二章 心力衰竭
1
2
概念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是各种心脏结 构和(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 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 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肺循环和 (或)体循环淤血而引起的一组综合症。临床 主要表现是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和体液潴 留。
3
(一)心力衰竭的类型
内皮素(endothelin) 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
炎性细胞因子 19
第一节 慢性心力衰竭
20
一、流行病学
发病率:成年人0.9% 老年人(70岁)10%
病因构成:冠心病57.1% 高血压病30.4% 风心病
死亡率:50%/4年-1年
21
二、临床表现
左心衰竭 右心衰竭 全心衰竭
42
正性肌力药
1.洋地黄类药物:地高辛、毛花苷C(西 地兰)
2.非洋地黄类药物:β受体兴奋剂(多巴 胺、多巴酚丁胺)、磷酸二酯酶抑制 剂(安力农、米力农)
43
洋地黄药理作用
抑制心肌细胞膜的Na+-K+ ATP酶 正性肌力作用: 电生理作用: 迷走神经兴奋作用: 作用于迷走神经传入
神经,提高心脏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 抑制肾素分泌:作用于肾小管细胞减少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