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评课稿(精选15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评课稿(精选15篇)
八年级语文评课稿(精选15篇)
八年级语文评课稿1
今天聆听《三峡》。

厉老师基本功好,字正腔圆,上课从容,对教材总有自己独到的处理,常令人耳目一新。

厉益老师试图以朗读指导为突破口,通过听读、自读、小组读、朗读设计、朗读比赛,以朗读为主线,在朗读中理解字词、内容、情感。

这是本课的创意与亮色,需要很大的勇气与实力。

如果朗读指导得当,充分激发参与朗读设计的热情,通过朗读比赛把本节课推向高潮;朗读与理解紧密结合,在朗读中理解字词、内容、情感;这无疑是一节好课。

可能是时间仓促,学生参与的热情与激情没有充分激发,在朗读设计这一环节遇到了很大障碍,花了不少时间,也没有见到朗读指导的实效。

再加上作为文言文即要落实字词又要理解内容还要朗读指导,内容多,任务重,厉益老师没有做好相应的取舍。

本人认为厉益老师不妨大胆些,把正音和解释融入到朗读指导中,大胆取舍,不使环节繁多,以朗读为主线,推陈出新,使本课中心突出。

另外,学生朗读设计难度不小,在学生一时难以领会时,教师应有充分准备,不妨示范设计一段。

八年级语文评课稿2
一、仪态
视频中该教师穿着得体,较好的注意到仪容仪表,仪态端庄稳重,但不难看出,在课堂的开始部分,教师仍然是有点紧张,出现了几次的口误。

有点小遗憾的是,整堂课的教学中,教师的表情不够丰富,特别是缺少了作为语文教师的标志性表情—微笑(个人认为),由此就缺少了亲和力。

二、眼神
在整堂课的学习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的眼神往往关注的是某一部分的学生,特别是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更多的就是关注到了这
个回答问题的学生,而忽略了整体,有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眼光应该是处在扫视的过程中,让每一个角落的学生都能感觉到教师是在关注自己,由此才能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不会有遗弃感。

三、说话
该教师说话口齿清楚,普通话标准,但在说话上唯一的不足同时个人认为这也是最大的不足就是语速、语调没有任何的改变,整堂课都一一个语速一种语调进行课堂教学,这队语文课的有效教学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学生很容易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失去兴趣,对于学生而言,没有激情的语文课堂是地狱,因此作为语文老师,我个人认为首先要是一个很好的演说家、表演家。

四、书写
由于该堂课多半使用的是多媒体教学,教师仅在黑板上板书了标题和作者,可以肯定的是教师的书写功底是不错的,但是由于教师多媒体的滥用,没有很好的展示自己的特长,也让这堂语文课缺少了更多的语文味。

至于多媒体的使用,在这堂课中我认为是有批判之处的,过多过滥。

五、组织
观看该课堂实录,最大的感受是课堂气氛过于沉闷,而这种沉闷的课堂气氛的形成,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于教师组织教学能力的欠缺,首先,教师的提问缺乏艺术,问题过于呆板,比如在课堂导入部分引用的这张图片,教师一个劲的追问这是在什么地方,我认为没有任何的意义;其次,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反馈也不够及时,同时缺少了教师自身对问题的思考与评判。

八年级语文评课稿3
每次听张**老师的课都有新的收获、新的启发。

隆冬听《老王》让人倍感人性的光辉与温暖。

一、谈谈教学内容的选择。

《老王》一文写于1984年,是杨绛“小人物传记”系列的代表作之一。

在杨绛先生的笔下,老王不仅是一个普通的街坊和普通的劳动者,而且是一类善良的社会底层小人物的代表——他们有着为人的美
德,却并未得到好的回报。

这篇文章曾分别收录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与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号角,为你长鸣——底层的光芒”这一专题。

面对具体一篇文章,我们不能什么都教,一堂课要相对纯粹与简洁。

如何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体现初中教学与高中教学的层次性与过渡性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张老师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一问题,确立了一个单一而集中的教学内容:体会理解老王的善良,感受底层人物的光辉与不幸,启发同学们“以善良对待善良”,对这些处于社会底层的人物以必要的关注与温暖。

这样的目标定位、内容选择显然是精当而准确的。

二、谈谈教学设计:
围绕已确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张老师充分挖掘文本的内容与意义,做了一系列精彩设计:开篇的明星图片吸人眼球且符合常人的心态,为最后的目标落实埋下伏笔;作者杨绛先生的介绍以图片带动理解,从聪慧的女子到老年魅力不减,再到她的心态、散文风格,更富感性,使人乐于接受且印象深刻;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填写老王基本情况表,教会学生如何抓住文句阅读文本;补充了大量图文资料,将学生由课内引向课外,由文本走向生活,不仅丰富了“老王”形象,且将阅读导入心灵,启发学生“以善良对待善良”------这些设计环环相扣,引领着学生走入文本,走向文本的深处。

三、一两点思考:
1、关于最后几个问题的价值。

在教学结束时,张老师提出了三个问题:如果你处在“老王”那个境地,你会怎么做?如果你处在“我”那样的地位,你会对“老王”那样的人怎么做?面对陌生的“老王”,你会伸出援助之手吗?这是三个假设性的问题,教师的期待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学生也就无从选择。

另处我们都知道,语文教学讲究的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感染,这一点张老师显然已经做到了,在教学临近尾声时,教师与学生达成了一种共识,那就是“以善良对待善良”,因此再提这种假设性的问题是否有画蛇添足之感。

2、课外资料的引入是否是越丰富越好。

本堂课,张老师在资料的补充上着实化了一番心思,可谓图文并茂。

可是最后两则新闻材料与
图片资料似有交叉之感,如能删去其中之一,或许目标导向会更明确些,同时也能给学生留出更多宝贵的思考时间。

八年级语文评课稿4
今天,在八《7》班聆听了余xx老师的一节课,余老师开出的是《浪之歌》,听之后,深有感触。

教师提出的问题似乎很简单,却其能展现清晰的思路,能启迪学生思考,又能揭示文章主题,是教师对文本深刻理解的最好诠释,是教师对问题高度提炼,是教师的匠心独运。

教师对作者介绍及其背景的处理,也是独具匠心的。

余老师不是在开课伊始就按部就班地给学生或让学生介绍作者,而是在教学的进程中适时地提示出作者的身世,使文章主题思想的揭示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水到渠成。

特点二,抓住语文教育的特点。

余老师一再提醒学生,是哪些词语能体现这种情感,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如对“扑倒”、“海誓山盟”、“碧海丹霞”等词语的品味,让学生在品味中咂出爱的滋味。

语文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在品味词语、句子、语段中,吸收汉语言的文化智慧与养分。

余老师在引领学生感受语言文字魅力时,还引发学生的联想,丰富的联想,又增加了更多的学习内容,使课堂内容更丰厚,主题的挖掘更深刻,文化因素更浓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品位,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问题:总感觉欠点什么,欠点激情?欠点气势?其实余老师在这节课中是有气势有激情的,可能欠的这一点,是在于学生那里吧?如果能把老师的激情传递到学生的身上,让师生都群情激扬,都激情四溢,那这个课堂不就是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了吗?
毋庸置疑,通过这节课,我们能看到余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巧妙处理教材的能力,流畅激情的表现能力,但忽略了更重要的学生,学生的学习主体,教师设计的再好,讲的再好,还要考虑到学生能否接受、易于掌握的问题,教学的重心应在学生。

八年级语文评课稿5
(1)教学流畅,环环相扣。

游小武老师整堂课教学流畅,教学设计以下九个环节:观察画像,初识老王,细读老王,品味老王,感悟老王,读懂作者,体悟作者,怀念老王。

环环相扣,课堂学生阅读体现了层层推进、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并且关注到了学生的学情做到了以学定教。

(2)走进文本,悟得深透。

本课设计了“人生百味,你会用哪种味道来形容老王的人生?”和“人生百态,你会用哪个字来形容老王的人品?”这两个主要环节,学生积极地找到了细节,找到了关键的词,在阐述理由时都能把人物的情感与句中的词联系起来,“镶嵌”在门框里的老王让人流泪,鸡蛋“多得数不清”是老王一片真心地体现,“忘了请他进来喝茶”是作者担忧后的深深地愧疚……在读中品,在品中思,尤其学生说“因为他无法给老王更多的帮助,但他这样目送着老王走下楼梯,那担心的目光,即使老王没有回头看,他一样能感觉到,这里作者对老王的尊重关爱虽然没有言语,但同样表现了出来。

”我感到了学生真的在语言的品味中有了深深地触动,有了与作者同样的反思。

(3)聚焦一句,情感升华。

《老王》一文是用作者的善良去体察不幸的老王的善良,作者一直都在用自己的善良极力地帮助老王,希望老王的生活能好起来,但最后作者却说“这是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之情。

”这本不应该有愧疚之情,但也正是这愧疚之情,才是作者最大的善良的表现,因此设计的就抓住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引发开去,让学生在作者的反思中发现自己,在发现自己中意识到自己对他人的关爱不够,对不幸之人的尊重、平等观念不深,从而使学生的感知更敏锐,情感更丰富,情趣更高尚。

有了自己的心得与感悟,有了整体的考虑。

八年级语文评课稿6
和很多老师一样,这节课我也是参与者,参与者的意思就是授课者在进行备课构思的过程中我们也一直在关注。

说自己是授课者并没有因上得好坏邀功或者避责,表明自己的身份有利于我表达自己的意愿:为什么要选这课,为什么要评这课,这个从一开始就已经决定了
的。

选这课和凭这课的原因出自一句话:怎么样的课才是好课,以及这句话的一个答案: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是有一个适宜的教学内容。

我们为了什么上课,这个问题很白痴,因为这个问题根本不需要回答。

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我是否把握好了这节课,这篇文章的脉搏,能让我很自然在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

我们应该关注的是生命,这是选择这课的目的,以及评这课的原因。

一堂课应该有一个中心,说得上档次点就是灵魂。

这也可以作为一个人的原则,或者很多人的思想、行为准则。

这个中心也不会只是体现在某一节课或者某一篇文章,而应该是一种长期的、稳定的、内在的呈现好表达。

上这篇课文的时候定位在哪里,这个在上这篇课文之前就应该决定了的。

课文只是一种表达授课者想法的一种手段,这里不评价学生与老师的地位之争,孰是孰非实在是一个没有必要讨论的问题。

邓爷爷说了,不管是白猫黑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

老师的指导和影响还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表达的首先是对大雁的关注,大雁在他笔下,是调皮的小孩儿,是优雅的绅士,是勇敢的迁徙者,是忧郁的孤独者,因此授课者在上课时有意地抓住这几个可以表达的意象,向学生传递着这样的信息:课文不只是在写一只飞来飞去的鸟。

那不是鸟又是什么呢,那就要求学生去关注文本,去阅读,去体会,这应该是这节课的重点和核心,从阅读中去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从阅读中完成授课者想要完成的目的。

可惜的是,课堂上学生文本的把握还不够,或者说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对学生的反应还没能有充分的准备和预想,在引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和文字感悟时多少欠缺了些东西,学生要想真正从课文中领悟些什么也比较难。

其次是对环境的关注。

草丛、远山、沼泽、河流,这些景观在文中都表现出了感性和灵性,都不是沉默不语的配角。

授课者也留意到了这一点,也通过种种方式让学生体会到了这些确实与众不同。

但这
种不同是否能真正被学生了解和接受呢,也是一个未知数。

八年级语文评课稿7
老师所授的《诗两首》,我个人认为,整体上来看,形式比较新颖,设计比较用心,较好地考虑了新课标以及MYP项目对教材、能力的要求并较好地达到了这些要求,尤其在交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学习方面有很好的体现,老师授课有步骤,学生学习有条理,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语文课。

整节课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学习《归园田居》复习巩固学诗的三步骤并明确方法:一品音韵美,二品图画美,三品意境美,方法分别是诵读、想象和思考。

第二部分是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小组自学《使至塞上》,巩固学习诗歌的三品方法。

第一过程所用时间较少,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很快就完成了三品,在学生出现困难时老师适时点拨,使整个过程比较顺利,为第二阶段的学习赢得了时间。

用小组画画的方式来表现诗歌的图画美并把自己的画用语言表达出来,是这节课的巧妙之处,也是亮点。

这个方式体现了小组的合作、交流,语言的表达、对诗歌的理解、想象能力以及与美术学科的交叉,而且这个方式充满吸引力,使得学生的兴趣大增,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学生在讨论交流之后,纷纷将自己的作品拿到前面展示,效果也不错。

可以说是小小技巧,作用不小。

在学生展示、表述的过程中,老师能够加以适当的引导。

以上是郑老师比较成功的地方,当然也还有一些不足,如因时间关系,教案与真正的授课过程有较大的出入,第一阶段时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显得不足,受电教老师的误导,没有用食物投影仪,影响了教学的效果,最后上去展示的组达到五个之多,很没有必要,又导致了拖堂等。

八年级语文评课稿8
今天听了王×××老师的《散文阅读》,非常明显地感受到王老师为这节课事先做了许多的准备工作。

整堂课王老师坚持“学本课堂”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一环紧扣一环。

不过本人认为复习课不是简单的重复的练习,而应当注重方法和效率。

阅读方法的指导如果结合文本具体深入,或许就不会显得空泛。

不妨抓住一个点,结合题目,有方向有目标的指引,实实在在的落实。

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非常重要,但这节课上,留给学生得有针对性的思考的空间比较少,这样就不能很好让学生自己去纠正自己的错误,从而避免下次出现类似的情况。

学生讨论是很好的合作学习的方法,但讨论目标要明确,讨论后要有总结,也就是说要有放有收。

八年级语文评课稿9
我个人认为这是一节很有个性,极为精彩的好课。

王老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也让我感受到了语文的魅力!
首先,在教什么的问题上,王老师对重难点的把握准确到位。

她抓住了山水游记借景抒情的特点,抓住情感的内核,以“雪”为突破口,抓住“雪”这一物象的特质,引领学生深入文本,逐渐理解了“雪中人”“雪中事”“雪中情”,敏锐而又巧妙地抓住了文本的价值内核。

其次,王老师很注重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这样一种学以致用的勾连与适度发散,既降低了理解的难度,又丰富了课堂的内容,更有利于学生语言的积累,更给学生一种积极的学法暗示:新旧知识是要融会贯通的。

再次,我很钦佩王老师极高的综合素质。

比如她对文本解读的深刻领悟,以情切入,牵一发而动全局的匠心设计,还有入情入境的“说功”,这些刚才学员们都已经谈到。

但我还要补充的一点,就是教师的激情投入与态势语言的运用,比如在讲解“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时,对“痕”“点”“芥”“粒”的讲解都配合着相应而又适切的动作,既让学生加深理解,又感染并打动着学生。

另外,我还想借这个机会和王老师以及在座的老师们探讨文言文教学的一些策略。

在说课中,王老师把教学预设的过程与方法定位于“在串讲中落实字词句的意思”,我们也看到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王老师确实始终以串讲为主,但是,“落实字词句”这一目标并没有凸显。

我认为串讲固然有其优势,特别是像王老师这样能说而又说得好的老师,但整节课给我的整体感受是见“文”不见“言”,我感受到的更多是“文章”甚至“文化”,而少见语言和文字。

语言文字应该是语文课堂的基点,发展学生的语言是语文课的根,对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则是发展学生语言的最重要手段,但这节课,我相信学生确实收获了知识,但似乎不见能力的提升。

这又让我想起另外一种截然相反的课堂,在那样的课堂上,老师们只是忙着落实通假字、一词多义、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翻译,翻译完了,给文章贴上主旨的标签,课堂的学习也结束了。

这样的课堂,显然是见“言”而不见“文”——漠视文本的核心价值与灵魂,而把她肢解为毫无生命力的词句解析。

反观这两种课堂,各有其弊端,如何在两极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我一直思考并努力突破的难点。

今天我也想借这个机会将我的尝试跟大家做个简单的交流,希望能得到大家的修正。

我对自己文言文的课堂定位为“文”“言”并举,知能同构。

具体的操作是以读为手段达成各项目标:初读,扫清障碍,读准读顺;再读,整体感知,梳理文脉;研读,落实词句,探究主旨;美读,读出理解,读出感情。

在有目的分层次的读的过程中,以读代讲,以读明义,以读悟理,力求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既落实“言”,又凸显“文”,既有知识的建构,又有能力的提升。

但这样的课堂是不是会平了一点?
八年级语文评课稿10
听了陈菲老师《奇妙的克隆》的课,有以下三点感受。

一是注重文本解读,适度拓展。

陈菲老师,在《奇妙的克隆》教学中,对文本挖掘深入,教学设计环环相扣,过渡自然,充分体现了语文课堂的人文性和灵性。

当学生还沉浸在科学带给人们的奇妙之时,老师提问1.围绕“克隆人”,人们有那些讨论?2.为什么是悲喜交集?你还能举出一个事例来吗?这两个问题合理的拓展,延伸了语文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观引导和谐融为一体。

二是凸显对话意识,整合教学资源。

陈菲老师设计两个问题1.克隆是个动词还是个名词?2.克隆“奇妙”在何处?使学生在与文本和作者的对话及师生之间的对话中,学生产生了思想碰撞的火花,张扬了个性。

三是现代教学媒体运用合理,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从动画片导入,学生跟随遗传学家谈家桢先生一起走进奇妙的克隆世界。

这节课精心设计了辅助教学课件,为课堂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料,增大了课堂容量,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教学情境,为他们展现了一片视听新天地。

八年级语文评课稿11
新《语文课程标准》的制订和颁布,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特别是在信息技术有力的支撑条件下的语文课堂,越来越呈现出生机,焕发出活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语文学科与学生生活,语文学科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听了王老师执教了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以后,感触良多。

一、成功之处
(一)学生在学习中担当的角色更明确。

综合性学习,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由于在活动中成为活动过程的设计者与执行者,使学生在学习中的角色更加明确,学生能利用资源进行自主合作,发现并解决问题,进行探索性的学习。

(二)综合性学习的资源开发方法得当。

关注学科之间的整合资源,语文课内容包罗万象,和其他学科有着千万缕的关系。

我们在把握语文个性的基础上,以课文语言为凭借,适当适时地向各科教学开放,并相互渗透,发挥整体协调提高的作用。

(三)构建主题内容的多层次结构。

学习内容的组合,应围绕学习主题和学习目标,从学科内外筛选与该主题有关的所有信息,确定最有表现力和学习价值的材料。

把相
关的学习领域组织起来,先确定学习内容的主干,再确定枝叶,使内容呈现网络状的有机整体。

作为习以为常的事物——桥,它不仅仅是一种建筑,而且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记忆。

教师独具慧眼地把它作为学习内容的凝聚核,从三个方面选择内容,并有机地组织成一个整体,因而学习的辐射面广、信息量大、探究性强。

(四)兼顾过程与结果的量化评价方式。

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富有开放性和丰富性,它的教学效果不仅体现在学习成果方面,更多体现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这就是对综合性学习的评价不能只看学生的学习效果给一个评价,而应把评价贯穿于活动的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因此评价的内容、形式也应该是多样的,它应包括学生参与活动的准备、组织、合作、展示、创新等。

综合性学习评价中评价设计应该能够公正的评价出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各项表现,量化评价方式能在学生之间引入竞争机制。

二、不足之处
教师的主导作用定位不准。

在学习进程中,教师害怕学生打乱自己原来的计划,就把学生圈定在自己确定的范围内,让学生按自己预设的思路走,可这样的学习活动下来学生得到了什么?只是一些知识而已。

这样的综合性学习结果是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剥夺了学生实践的权利和机会,是完全背离课程标准的做法。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是学习主题创设的引导者,组织活动的协调者,学生实践的指导者与服务者,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把握好指导的切入点,及时地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和创造潜能,因势利导开展学习活动,过度指导与指导不足的毛病都要逐步克服,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小组成员应明确分工,真正做到分工细化,责任到位。

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桥”这一主题,设计出几个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由本小组成员自主探究后总结得出,并在小组中加以相议,避免盲目与重复建设。

在搜集、整理、分析了一定量的资源后,提炼一个探究专题,专题不宜太宽泛,总专题下再提炼一层子题、二层子题,有层次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