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隧道塌方分析与处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公路隧道塌方分析与处治
发布时间:2021-07-27T04:37:08.930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1年9期作者:温林[导读] 根据实际围岩状况调整衬砌类型,实现动态设计,动态施工的理念。

江苏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212100摘要:近年来,国内高速公路桥隧占比大,公路隧道施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公路隧道具有长度长、跨度大、山体地质复杂且多变等特点,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经常伴随着塌方问题,塌方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当发生塌方及时采取正确的处治措施是关键的,本文结合
工程实践对公路隧道塌方进行探讨。

关键词:公路隧道;塌方;分析与处治
1、隧道塌方原因分析
1.1地形、地貌因素
当隧道穿越山体,洞口或洞身段覆盖层较薄,如沟谷凹地浅埋、丘陵浅埋地段,易发生塌方。

隧道洞身穿越不良地质和特殊地层,如断层破碎带、滑坡体、岩溶、采空区、偏压地形等,都是常常引发塌方的地段。

1.2工程地质水文因素
地质条件是造成塌方的基本因素。

隧道穿越断裂褶带,或穿越严重风化破碎、堆积等,则容易发生塌方。

岩体节理、裂隙、溶洞发育和洞室临空面易构成不稳定的危若体,当地层应力超过这些岩体的长期强度时,隧道就极有可能因岩体的变形加速而导致塌方。

隧道穿过断层及其破碎带,或在薄层岩体的小曲褶、错动发育地段,一经开挖,潜在应力释放快、围岩失稳小则引起围岩掉块、塌落,大则引起塌方。

当通过各种堆积体时,由于结构松散,颗粒间无胶结或胶结差,开挖后多引起塌方。

洞身浅埋段易出现地表下沉和塌方至地表。

地质多变地段容易发生塌方,尤其在软硬岩交界和地质突变处,更容易发生塌方。

岩体长时间的风化和侵蚀 ( 包括大气降水、溶洞水、裂隙水等 ) 以及暴雨等地质灾害,也是隧道产生塌方的重要原因。

地下水的软化、浸泡、冲蚀、溶解等作用加剧岩体的失稳和塌落。

岩层软硬相间或有软弱夹层的岩体,在地下水的作用下,软弱面的强度大为降低,因而发生滑塌。

通过调查众多隧道施工发生过的塌方显示,连续雨水天气,水渗入围岩使软化系数大的岩石强度降低,结构面抗剪强度减少导致塌方的重要诱因。

1.3勘察设计因素
隧道建设前期,地质勘探是一个重要环节,地质勘探不详,对隧道区域内的主要地层及地质构造把握不够,不能真实地反映实际隧道的工程地质情况,将严重影响隧道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法的确定。

公路隧道工程设计方法目前主要有工程类比法、理论计算法及现场监控法等,这些方法又以工程类比法运用得最广泛。

但是,在隧道的设计过程中,如果对前方围岩判断不准或不良地质情况不明,设计的支护类型不能满足围岩强支护要求,导致施工过程中围岩产生松弛坍塌等异常现象。

通过调查公路隧道设计图纸地勘报告发现,钻孔勘探位置主要集中在隧道洞门口、山体中间段、山体凹陷处,采用工程类比法判定围岩等级时,山体中间段某一个勘探孔可划分周围 500- 800m 范围的围岩等级,勘探孔数量过少,围岩等级划分具有不确定性。

1.4施工因素
施工是引起隧道塌方的最直接原因,目前公路隧道施工管理及施工水平参差不齐,各班组作业人员操作不规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方法和措施不当
隧道施工队伍盲目进尺,地质条件判断不准;在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没有及时改变开挖方式;或者开挖方式转换时不注意支护变化;
地层暴露过久,引起围岩松动、风化,施工支护不及时;忽略了围岩的变形规律,围岩的变形同时具有连续变形和突然变形的特征,当开挖距离小于 D(D 为隧道开挖宽度 ) 时,围岩两端由于受到边墙和开挖掌子面支撑的约束作用,以及成环或未成环初期支护作用,拱顶或拱腰处围岩连续变形较小,在这个距离范围内由于侧边墙和开挖面支承的“空间效应”的影响,即使初期支护抗力不足以支承围岩滑移力也不至于失稳,当这个距离为 (1.5-3)D 时,“空间效应”的影响完全消失,初期支护抗力小于滑移力的问题立刻暴露出来,围岩急剧变形,极易引起塌方。

(2)施工工艺及操作不规范
喷射混凝土作业未按照初喷混凝土和复喷混凝土分别进行,初喷混凝土厚度一般为 20-50mm;未采用湿喷工艺;钢支撑安装间距过大,拱脚存在虚渣,未支承稳固地基上;锚杆钻孔方向和角度不规范;存在局部超挖的部位,喷射混凝土填充不密实;喷射混凝土与下一循环爆破作业间隔时间不符合规定。

在较好的岩层中,施工人员忽视了岩层节理面与软弱面的存在,而岩层节理面与软弱面的存在,隧道开挖临空面形成后,在节理面的大块切割下,岩层沿软弱面滑出形成塌方,此类塌方来的较为突然,无法预防及采取措施控制。

(3)对监控量测重视不足
未按照设计规定的量测频率进行量测,量测数据整理不及时,信息反馈迟缓,监控预警不及时,支护措施未能及时增强,导致初支变形增大,无法控制,最终造成塌方。

2、某隧道塌方处治
2.1工程概况
某隧道左线起讫桩号 ZK140+090 ~ ZK141+005, 全长 915m;右线起讫桩号 YK140+090 ~ YK141+000, 全长 910m,为分离式隧道。

隧道洞口段表层为坡洪积土,以粉质粘土为主,偶见卵石,下部为全风化 -- 强风化花岗岩,黄褐色、灰白色,细粒结构、块状结构,节理裂隙极发育, 全风化花岗岩多风化为砂土状,围岩稳定性差,围岩等级为Ⅴ级;洞身浅埋段围岩主要为强~中风化花岗岩,浅白色,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 - 较发育,岩石较完整,硬度较好,围岩稳定一般,围岩等级为 IV 级;洞身深埋段围岩为中风化~微风化花岗岩,浅白色,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 - 不发育,岩石完整,硬度好,围岩稳定性较好,围岩等级为Ⅲ级。

2.2塌方情况
2020 年 12 月 21 日某隧道左线正常施工至 ZK140+936,洞顶埋深约 20m,掌子面右侧拱顶出现空洞,内有黄泥和裂隙水流出,水质较清澈。

根据现场量测情况,空洞从掌子面右侧靠近中部位置出现,由下向上,空洞内软弱夹层全部涌出,现已形成一个洞径约 2.2~3.5m 空洞,洞径局部稍有变化,而后往右线方向延伸约 6m,里程方向延伸约5m,呈椭圆形状的小型塌腔空洞,根据现场出碴情况,空洞容积约为
40m3。

由近期的监测数据显示围岩状态已趋于稳定,空洞无变形。

2.3塌方原因分析
(1)该段地层为强风化花岗岩夹粉砂层,黄褐色,灰白色,节理裂隙极发育,碎块状构造,岩体破碎,围岩遇水软化严重,围岩稳定性及工程地质性质差。

掌子面左侧应力反应剧烈,应力相对较大,存在斜向的岩体破碎带,且有向隧道左上方发展趋势,对掌子面左侧上方开挖界面有较大影响,且裂隙水含量较大。

(2)该段地下裂隙水发育,同时该段属于浅埋段,地表水下渗逐渐侵蚀隧道塌穴顶部的岩体,造成岩体粘聚力减低,内摩擦角减小,力学强度降低,隧道开挖后,在水的作用下,迅速坍塌。

2.4塌方处治措施
(1)待塌方体稳定后,立即喷砼封闭掌子面及塌腔体,并进行反压回填,防止塌腔规模进一步扩大,反压回填的同时做出处理工作通道及平台,并加强对地表的监测。

图 2-1 掌子面反压回填
(2)加强超前地质预报,采用超前地质钻孔,探明掌子面前方是否存在其他不良地质,若存在应立即上报处理;安排专人加强监测,并适当增设监控量测断面。

(3)在 ZK140+936 掌子面附近利用临时钢支撑打设长 10m 的φ108 超前管棚,管棚环向间距 0.3m;采用自进式工艺并尽量控制打设角度在 1-2°;注浆采用水泥浆,水灰比为 1:1,注浆压力初压为 0.5-1.0MPa,当注浆量达到设计注浆量或注浆压力达到 2.0MPa 时,继续保持 10min 以上且注浆量达到设计注浆量的 90% 以上,可结束注浆。

由于管棚后端三角区较高,为解决上述问题在管棚下方施打 4.5m单层小导管( 环向间距 0.3m、纵向间距 1.0-1.5m) 进行空洞影响段的超前支护,小导管搭接长度 3.0-3.5 m,待开挖到ZK140+931 掌子面附近时,根据前方掌子面围岩情况再确定是否再施做一环管棚。

图 2-2 大管棚施工
(4)为确保安全,对 ZK140+941—ZK140+926 空洞影响段 15m 范围采用 I20b 临时钢拱架紧贴初支内轮廓进行临时支撑,纵向间距0.6m ,钢拱架间设置纵向连接钢筋,上台阶落底位置每处各打设两根
锁脚锚杆(Φ42*4,长度为 4m 的钢管)。

对于局部不密贴处采用喷射砼复喷至密实,并适当增设监控量测断面。

图 2-3 I20b 临时钢架支撑
(5)ZK140+936—ZK140+926 空洞及其影响段衬砌进行加强,原 X-V- B 衬砌类型为 18 工字钢间距 60cm,喷射混凝土厚度 24cm,增强为 X-V-A 衬砌类型,20a 工字钢间距 60cm,喷射混凝土厚度26cm,二衬为 50cmC30 钢筋混凝土。

二衬施工前空洞范围增设两道环向排水盲沟。

提前预埋好钢管,待临时钢架施做完毕后,对空洞进行填充。

(6)掌子面空洞处理段宜采用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开挖,上台阶采用微台阶、上台阶高度不宜超过 2.5m,采用机械开挖方式,开挖后及时初喷封闭掌子面,并加强钢拱架落底及锁脚控制。

施工时应严格控制进尺,一次开挖一榀,随挖随支,注意超前搭接范围,确保在超前支护的保护下开挖,加强超前注浆质量控制。

(7)加强监控量测工作,判断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开挖工作面在每次开挖后进行;已支护地段观察每天进行一次,观察围岩、喷射混凝土、锚杆和钢架等的工作状态内容,记录喷射混凝土表面起鼓、剥落、开裂、渗漏水、钢架变形及发展情况;洞外观察该地段的地表开裂、沉降、塌陷状态,地表水渗漏情况。

在 ZK140+941、ZK140+936、ZK140+931、ZK140+926 设置量测断面,进行净空收敛、拱顶下沉、地表沉降量测,量测间隔时间为 1-2 次 /d,根据量测资料得出位移 - 时间曲线、位移速度 - 时间曲线,对量测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回归位移 - 时间曲线,当水平收敛位移速度为 0.1-0.2mm/d、拱顶位移速度为 0.07-0.15mm/d 以下时,可认为围岩已基本稳定,可施做二衬。

(8)通过科学的处治方案、有效的施工组织、精准的施工质量,本次隧道塌方处理效果明显,根据量测数据可知加固后的塌方体稳定。

3、结语
在隧道发生塌方后,应及时查看掌子面围岩情况,检查塌方对初期支护的影响区域,分析塌方原因和发展趋势,不要轻易清除塌方体,应待塌方体稳定后及时封闭掌子面,稳住塌方体不至于滑移,可采用注浆方式加固周围未塌方段。

制定科学严谨的塌方处治方案时是关键,控制各工序施工质量,及时封闭成环,适当的增加围岩的预留变形量,严格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少扰动、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 的原则。

施工中应加强现场监控量测分析,及时上报设计单位等有关单位,根据实际围岩状况调整衬砌类型,实现动态设计,动态施工的理念。

4、参考文献
[1]洪开荣,山区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关键技术 [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5。

[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S]TJG/T3660-20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