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30篇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30篇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
一、六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
1.果园里的桃树比苹果树少50棵,苹果树的1
3
和桃树的40%相等,梨树的棵数与苹果树
的棵数之比是2∶3,果园里这三种树各有多少棵? 解析:桃树250棵,苹果树300棵,梨树200棵 【分析】
将桃树棵数看作单位“1”,桃树的40%÷苹果树的1
3
=苹果树占桃树的对应分率,确定50棵
的对应分率,用50棵÷对应分率=桃树棵数;桃树棵数+50=苹果树棵数;根据梨树的棵数与苹果树的棵数之比是2∶3,确定梨树占苹果树的分率,用苹果棵数×梨树对应分率=梨树棵数。

【详解】
桃树:15040%13⎛
⎫÷÷- ⎪⎝

()=50 1.21÷- =500.2÷ 250=(棵)
苹果树:250+50=300(棵) 梨树:2
300=2003
⨯(棵)
答:桃树有250棵,苹果树有300棵,梨树有200棵。

【点睛】
部分数量÷对应分率=整体数量,两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2.甲箱子有50个球,乙箱子有15个球,从甲箱拿出多少个球放入乙箱里才使得甲、乙两箱球的数量比是6:7? 解析:20个 【分析】
甲、乙两箱球的总数不变,可以利用总数,先求出最后各自的数量,再计算甲应该拿出的数量。

【详解】
()6
501567
+⨯
+ 66513
=⨯
30=(个)
503020-=(个)
答:从甲箱拿出20个球放入乙箱里才使得甲、乙两箱球的数量比是6:7。

【点睛】
本题属于变比问题中的和不变,总数不变是求解本道题的关键。

3.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完成需要20天,乙队单独完成需要12天。

现在乙队先工作几天,剩下的由甲队单独完成。

工作中各自的工作效率不变,全工程前后一共用了14天,共得劳务费2万元。

如果按各自的工作量计算,甲、乙各获得多少万元?
解析:甲0.5万元;乙1.5万元
【详解】
甲工作的天数:
111
(141)()
121214
⨯-÷-=
11
630
÷=5(天)
乙工作的天数:1459
-=(天)
甲、乙工作量的比:
11
(5):(9)1:3 2012
⨯⨯=
甲获得的钱:
1
20.5
13
⨯=
+
(万元)
乙获得的钱:
3
2 1.5
13
⨯=
+
(万元)
4.小明有一本书,已看的和未看的是1:5,又看了30页,这时已看的和未看的是1:2,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解析:180页
【详解】
30÷(
11 1215
-
++

=30÷1 6
=180(页)
答:这本书共有180页。

5.一辆快车与一辆慢车分别从甲、乙两站同时相对开出,在距中点5千米处相遇.已知快、慢车的速度比是3:2,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用方程解)
解析:50千米
【详解】
5×2=10(千米)
设慢车行了x千米,则快车行了(x+10)千米,则有:
(x+10):x=3:2
3x=(x+10)×2
3x=2x+20
x=20
20+10=30(千米)
20+30=50(千米)
答:甲、乙两站相距50千米
6.甲车间有男工45人,女工36人;乙车间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120%.如果把两个车间的工人合在一起,那么男工和女工的人数正好相等.乙车间共有工人多少人?
解析:99人
【解析】
45﹣36=9(人)
120%:1=6:5
9÷(6﹣5)×(6+5)
=9×11
=99(人)
答:乙车间共有工人99人.
7.下图是由两个正方形和一个圆组成的,已知大正方形的面积是2
36cm,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圆周率 取3.14)
解析:26平方厘米
【分析】
根据图意可得:阴影部分的面积=圆的面积-小正方形的面积,已知大正方形的面积是2
36cm,36=6×6,即大正方形的边长是6cm,也正是圆的直径;小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是6cm,小正方形的面积是6×6÷2=18(平方厘米)。

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36=6×6
3.14×(6÷2)2-6×6÷2
=3.14×9-18
=28.26-18
=10.26(平方厘米)
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0.26平方厘米。

【点睛】
本题属于求圆与组合图形面积的问题,这种类型的题目主要明确组合图形是由哪些基本的图形构成的,然后看是求几种图形的面积和还是求面积差,然后根据面积公式解答即可。

8.六年级举行“小制作比赛”,六(1)班同学上交32件作品,六(2)班比六(1)班多交1
4
,六(2)班交了多少件?
解析:40件
【分析】
由于六(2)班比六(1)班多交1
4
,所以可利用乘法求出六(2)班交了多少件。

13214⎛⎫⨯+ ⎪⎝⎭
=5324

=40(件)
答:六(2)班交了40件。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数乘法的应用,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用乘法。

9.食堂运来三种蔬菜,其中白菜的质量占28%,土豆的质量和其他两种蔬菜质量之和的比是2:3,土豆比白菜多24千克,食堂运来的三种蔬菜共多少千克? 解析:200千克 【分析】
将蔬菜总质量看作单位“1”,根据土豆的质量和其他两种蔬菜质量之和的比是2:3,可得土豆占总质量的2
23
+,用24千克÷对应分率即可。

【详解】 24÷(2
23
+-28%) =24÷
325
=200(千克)
答:食堂运来的三种蔬菜共200千克。

【点睛】
关键是确定单位“1”,找到已知数量的对应分率。

10.小红、小英和小明三位小朋友储蓄钱数的比是1:3:4,他们储蓄的平均钱数是320元。

小英储蓄了多少钱? 解析:360元 【分析】
他们储蓄的平均钱数是320元,那么总共是960元,小红、小英和小明的钱数分别是1份、3份和4份,8份是960元,1份是120元。

【详解】
()3203134⨯÷++ 9608=÷ 120=(元) 1203360⨯=(元)
答:小英储蓄了360元钱。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按比分配问题,按比分配问题与和倍问题类似,先求出一份量,再计算多份量。

11.甲、乙两辆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

当两车在途中相遇时,甲车行的路程与乙车行的路程的比是3:2。

相遇后,两车立即返回各自的出发点,这时甲车把速度提高了20%,乙车速度不变。

当甲车返回A地时,乙车距离B地还有3
5
小时的路程。

(1)甲、乙两车相遇前的速度比是_________,相遇后的速度比是_________。

(2)求出A、B两地之间的路程。

解析:(1)3:2;9∶5
(2)270千米
【分析】
相遇时,甲车行的路程与乙车行的路程的比是3:2,则甲行了全程的
3
32
+

3
5
,乙行了全
程的
2
32
+

2
5
;相同时间内,两车的速度比等于所行驶的路程比,由此可知:开始时甲和
乙的速度比为3:2,所以,乙车速度为45×2
3
=30千米/时,相遇后,甲车和乙车的速度比
为[3×(1+20%)]∶2=9∶5,当甲车返回A地时,甲又行驶了全程的3
5
,则乙又行了全程
的3
5
×
5
9

1
3
,则AB两地的距离为30×
3
5
÷(
2
5

1
3
),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1)45×2
3
=30(千米/时);
甲、乙两车相遇前的速度比是45∶30=3∶2;[3×(1+20%)]
=3×1.2
=3.6;
相遇后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3.6∶2=9∶5;
(2)当甲车返回A地时,甲又行驶了全程的3
5
,则乙又行了全程的
3
5
×
5
9

1
3

30×3
5
÷(
2
5

1
3

=18÷
1 15
=270(千米);
答:A、B两地之间的路程为270千米。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相同时间内,两车的速度比等于所行驶的路程比”进行分析解答。

12.宝龙城市广场某商铺计划开展购物满千元即可参加飞镖投奖的活动,工作人员用一个半径60厘米的圆形木板制作了一个镖盘。

(本题π取3)
(1)如图1,这个镖盘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2)如图2,如果投中阴影部分获一等奖,投中空白部分获二等奖,如果没投中,可重新投掷,直至投中为止,求获一等奖的可能性大小是多少?(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3)如图3,已知扇形AOB的圆心角是90 ,四边形ABCD是商家打算增设的一块“双倍奖金”区域,求获得1000元奖金的可能性大小是多少?(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解析:(1)10800
(2)11.1%
(3)0.9%
【分析】
(1)利用圆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出镖盘的面积;
(2)先将阴影部分面积求出来,再利用除法求出获一等奖的可能性大小;
(3)将四边形和一等奖的重叠区域的面积求出来,再除以镖盘的面积,得到获得1000元奖金的可能性大小。

【详解】
(1)3×602
=3×3600
=10800(平方厘米)
所以,这个镖盘的面积是10800平方厘米。

(2)阴影部分面积:
3×(60-40)2
=3×400
=1200(平方厘米)
1200÷10800×100%≈11.1%
答:获一等奖的可能性大小是11.1%。

(3)1200÷4-20×20÷2
=300-200
=100(平方厘米)
100÷10800×100%≈0.9%
答:获得1000元奖金的可能性大小是0.9%。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的面积计算和可能性的大小,熟练运用可能性大小的求解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3.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对开出,5小时后相遇。

相遇后两车仍按原来的速度
前进,当它们相距378千米时,甲车行了全程的3
5
,乙车行了全程的75%,A、B两地相距
多少千米?
解析:1080千米
【分析】
由题可知,甲乙相遇并且拉开378千米的距离,相当于走了一个全程加378米,所以378
米占全程的75%+3
5
-1,用378÷(75%+
3
5
-1)即可求出全程。

【详解】
378÷(75%+3
5
-1)
=378÷(0.75+0.6-1)
=378÷0.35
=1080(千米)
答:A、B两地相距1080千米。

【点睛】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求出378米相当于全程的几分之几,用分量÷分率=总量求出全程的长度。

14.一辆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第一天行了全程的20%,第二天行了450km,这时已行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比是3:7.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析:4500千米
【详解】
450÷(-20%)=4500(km)
答:甲、乙两地相距4500千米.
15.规定:如图1中,方格里的数表示在其周围8个方格中共有多少个△。

即以“1”为中心,在它的四周8个方格中只能有1个△;以“2”为中心,在它的四周8个方格中只能有2个△;以“3”为中心,在它的四周8个方格中只能有3个△;依此类推。

按上述规定,在如图2中一共可以画12个△。

现在已经画好了其中的2个,请你在合适
的空格中补上其余的10个。

解析:见详解
【分析】
根据题意,“1”的四周8个方格中只能有1个△;“2”的四周8个方格中只能有2个△;“3”的四周8个方格中只能有3个△,由此根据图中的两个三角形,进而画出其它的三角形。

【详解】
如图:
【点睛】
关键是根据题意得出规律,再由规律解决问题。

16.如图,第二个图形是由第一个图形连接三边中点而得到的,第三个图形是由第二个图形中间的一个三角形连接三边中点而得到的,以此类推……分别写出第二个图形、第三个图形和第四个图形中的三角形个数.如果第n个图形中的三角形个数为8057,n是多少?
解析:解:第一个图形中三角形个数:1个;
第二个图形中三角形个数:1×4+1=5(个);
第三个图形中三角形个数:2×4+1=9(个);
第四个图形中三角形个数:3×4+1=13(个);
第n个图形中三角形个数:
(n-1)×4+1=(4n-3)(个)
4n-3=8057,n=2015.
答:n是第2015个图形.
【解析】
【详解】
由已知图形中三角形个数推出三角形个数与图形个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式,再根据题意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解答.
17.按照下图方式摆放餐桌和椅子。

照这样摆下去,要坐34位客人需要多少张餐桌?(用方程解)
解析:8张
【分析】
设有n张桌子,根据桌子数量×4+2=能坐的人数,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
解:设有n张桌子。

4n+2=34
4n=32
n=8
答:要坐34位客人需要8张餐桌。

【点睛】
关键是看懂图示,找到等量关系。

18.如下图,图(1)与图(2)外面是两个同样大的正方形,只是里面的涂色部分不一样。

如果图(1)中涂色部分的面积是2
235.5m,求图(2)中涂色部分的面积。

(单位:m)
解析:300平方米
【分析】
根据圆环的面积S=π(R2-r2),图(1)中涂色部分是一个圆环的面积,已知圆环的面积,据此求出大圆和小圆的半径平方之差,进而求出大圆的半径。

大圆直径是正方形的边长,图(2)中涂色部分的面积就是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小正方形的面积,据此解答。

【详解】
235.5÷3.14+5×5
=75+25
=100(平方米)
10×10=100(平方米)
大圆的半径是10米。

10×2=20(米),5×2=10(米)
20×20-10×10
=400-100
=300(平方米)
答:图(2)中涂色部分的面积是300平方米。

【点睛】
此题考查阴影部分的面积计算,求出大圆的直径是解题关键。

19.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上午8:00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
驶60千米,当行驶了全程的
7
12
时与货车相遇。

已知货车行驶完全程要8小时,两车相遇
是什么时刻?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解析:11时20分;2400
7
千米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相同的时间内,客车行驶了全程的
7
12
,货车行驶了全程的
5
12
,则两车行
驶的路程比为7∶5;当时间一定是,路程比和速度比相同,则两车的速度比也为7∶5,用60÷7×5即可求出货车的速度,用货车的速度乘时间即可求出全程;用总路程除以它们的速度和即可求出相遇的时间,再加上开始的时间,即可求出相遇的时刻。

【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两车的速度比为7∶5;
60÷7×5
=60
7
×5
=300
7
(千米);
300 7×8=
2400
7
(千米);
2400 7÷(60+
300
7

=2400
7
÷
720
7
=31
3
(小时);
8时+31
3
小时=11
1
3
时,即11时20分;
答:两车相遇是11时20分,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是2400
7
千米。

【点睛】
根据题意,先求出两车的速度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进而求出货车的速度和全程,从而解答。

20.一份稿件,甲5小时先打了1
5
,乙6小时又打了剩下稿件的1
2
,最后剩下的一些由
甲、乙两人合打,还需多少小时完成?
解析:
3
3
4
小时
【分析】
将整份稿件看作整体“1”,甲5小时打了15,所以甲的工作效率是:115525÷=;乙6小时打了剩下稿件的12,即1(1)5-的12,所以乙的工作效率是:111(1)65215
-⨯÷=。

最后甲乙两人合打的工作量也是1(1)5-的12,工作效率是两人的工作效率之和,然后再根据“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来计算他们所需要的时间。

【详解】
11111(1)5(1)652552⎡⎤-⨯÷÷+-⨯÷⎢⎥⎣⎦
411416522552⎡⎤=⨯÷+⨯÷⎢⎥⎣⎦
21152515⎡⎤=
÷+⎢⎥⎣⎦ 28575
=÷ 334
=(小时) 答:还需334
小时完成。

【点睛】
本题考查工程问题,找到甲乙两人的工作效率非常关键。

21.一个食堂买回一批面粉,第一天吃了15
,第二天吃了40 kg ,第三天吃的等于前两天吃的总和,最后还剩16 kg .这批面粉有多少千克?
解析:160kg
【解析】
【详解】
()116402121605⎛⎫+⨯÷-⨯= ⎪⎝⎭
(kg) 22.根据大数据显示,荔波2016年旅游接待迅速升温,各旅游景区(点)游人如织.全县全年接待游客超700万人,其中大、小七孔景区共接待了游客人数的 ,小七孔景区比大七孔景区多接待游客 ,大、小七孔景区各全年接待了游客多少万人?
解析:大七孔景区全年接待了游客250万人,小七孔景区全年接待了游客350万人
【解析】
【详解】
700×
=600(万人) 600÷(1+ +1) =600÷
=250(万人)
600﹣250=350(万人)
答:大七孔景区全年接待了游客250万人,小七孔景区全年接待了游客350万人
23.加工一批零件,已完成个数与零件总个数的比是1∶5,如果再加工15个,那么完成个数与剩下的个数同样多,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解析:50个
【分析】
设这批零件共有x个,根据已完成个数与零件总个数的比是1∶5,可知完成的占总个数的
1 5,没完成的占1-
1
5
,完成了
1
5
x个,没完成(1-
1
5
)x个,根据完成的个数+15=没完
成的个数-15,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
解:设这批零件共有x个。

1 5x+15=(1-
1
5
)x-15
1 5x+15=
4
5
x-15
3
5
x=30
x=50
答:这批零件共有50个。

【点睛】
关键是通过比确定完成和没完成的对应分率,找到等量关系,从而列出方程进行解答。

24.快车从甲地到乙地要行10小时,慢车从乙地到甲地要行15小时。

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出发,相向而行,4小时后两车还相距200km。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析:600千米
【分析】
甲、乙两地间的距离看作单位“1”,时间分之一可以看成速度,快车速度看作
1
10
,慢车速
度看作
1
15
,用速度和×时间=行驶路程,求出4小时行驶了全程的对应分率,用200千米÷
对应分率即可。

【详解】

1
10

1
15
)×4
=1
6×4
=2 3
200÷(1-2
3

=200÷1 3
=600(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600千米。

【点睛】
关键是确定单位“1”,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找到相距200千米的对应分率。

25.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小强到修路现场做调查。

他问工人叔叔要修的路有多长,工人叔叔说:“已经修好的和还没修的长度的比是2∶5,再修450米,已经修好的和还没修的长度的比是1∶2”,要修的路总长多少米?
解析:9450米
【分析】
根据两个已经修好的和还没修的长度的比,再修450米前,修好的占总长度的
2
25
+
,再修
450米后,修好的占总长度的
1
12
+
,前后相差
1
12
+

2
25
+
,相差450米,用450米÷对应
分率=路的总长。

【详解】
450÷(
1
12
+

2
25
+

=450÷(1
3

2
7

=450÷1 21
=9450(米)
答:要修的路总长9450米。

【点睛】
关键是理解比的意义,通过两个比确定对应分率,部分数量÷对应分率=总体数量。

26.甲、乙两站相距不到500千米,A、B两列火车从甲、乙两站相对开出,A车行至210
千米处停车,B车行至270千米处停车,这时两车相距的正好是甲、乙两站距离的1
9

甲、乙两站的距离是多少?
解析:千米
【详解】
①如果两车未相遇,则甲乙两站之间的距离是:
(210+270)÷(1﹣1
9

=480
8
9÷,
=540(千米).
超过500千米,不合题意;
②如果两车相遇过,则甲乙两站之间的距离是:
(210+270)÷(1+ 1
9

=480
10
9 ,
=432(千米).
不超过 500 千米,满足题意;
答:甲乙两站之间的距离是432千米.
27.公园里有一个圆形花圃(如图),直径20米,花圃中的绿地面积是254.34平方米,花圃中石子路的宽度是多少米?<5分>
解析:1米
【详解】
254.34÷3.14=81(平方米)
因为9×9=81
所以绿地的半径是9米。

<2分>
20÷2-9=1(米) <3分>
答:花圃中石子路的宽度是1米。

考察学生对圆环面积以及其内圆半径和外圆半径之间关系的理解,从而找到正确的突破口进行解答。

28.如图:两个同心圆的周长相差18.84厘米,两个正方形的周长相差多少厘米?
解析:24厘米
【分析】
假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小正方形的边长为b,则大圆的周长为πa,小圆的周长为πb,根据题意:则πa-πb=π(a-b)=18.84厘米,进而求出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差,由于正方形有4条边,所以再乘4即可求出两个正方形的周长相差多少厘米。

【详解】
由分析可得:
18.84÷3.14×4
=6×4
=24(厘米)
答:两个正方形的周长相差24厘米。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正好是两个圆形的直径,进而求出一条边的长度差,再乘4即可求出4条边的长度差。

29.甲、乙两车分别从A 、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4小时后在距离中点80千米处相遇,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9∶5,甲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解析:90千米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两车相遇时,所行路程相差80×2=160(千米),两车行驶的时间相同,所以速度比就是所行的路程之比,所以甲比乙多行全程的(959595
-++),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求出全程,除以相遇时间求出速度之和,再按比例分配求出甲的速度。

【详解】
80×2÷(
959595-++) =160÷414
=560(千米) 560÷4×
995+ =140×914
=90(千米)
答:甲每小时行90千米。

【点睛】
此题考查了有关比的相关应用,明确两车行驶的路程之差是两个80千米,先求出总路程是解题关键。

30.仙居目前的居民用电电价是0.55元/千瓦时。

为了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鼓励市民安装分时电表实行峰谷时谷电价,具体收费标准如下:
分时电表,一年能节约多少钱?
解析:176元
【分析】
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孔强家安装分时电表的费用;根据比的意义,用总用电量÷峰时和谷时用电量总份数,求出一份数对应用电量,一份数用电量分别乘峰时和谷时对应份数,求出峰时和谷时用电量,峰时用电量×单价+谷时用电量×单价=安装分时电表总费用,再求出安装前和安装后的费用差即可。

【详解】
4800×0.55=2640(元)
4800÷(5+7)
=4800÷12
=400(千瓦时)
400×5=2000(千瓦时)
400×7=2800(千瓦时)
2000×0.63+2800×0.43
=1260+1204
=2464(元)
2640-2464=176(元)
答:装分时电表,一年能节约176元钱。

【点睛】
关键是理解比的意义,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关键是先求出一份数。

31.六(1)班女生人数比全班人数的3
5
多2人,男生有22人,全班有多少人?
解析:60人【分析】
将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男生人数+2刚好是全班人数的1-3
5
,用男生人数÷对应分率即
可。

【详解】
(22+2)÷(1-3
5

=24÷2 5
=60(人)
答:全班有60人。

【点睛】
关键是确定单位“1”,找到部分数量以及对应分率。

32.甲、乙两人共同完成一项工程。

甲、乙一起做6天完成了工程的2
3
,剩下的由甲独做
8天完成,按完成的工作量分配工资,甲获得工资7000元,乙应得工资多少元?
解析:5000元
【分析】
把一项工程看作单位“1”,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可求出甲的工作效率,再根据具体时间可求出甲6天的工作总量,进而求得乙的工作总量。

用甲的工资除以甲的工作总量即可求出完成工程总工资,进而求得乙的工资。

【详解】
甲的工作效率为:
2 (1)8
3

=11 38⨯
=1 24
甲6天完成的工作量:11
6 244
⨯=
乙的工作总量:2
3

1
4

5
12
甲的工作总量:1-
5
12

7
12
7
700070005000
12
÷-=(元)
答:乙应得工资5000元。

【点睛】
本题考查工程问题,把一项工程看作单位“1”是解题的关键。

33.一辆卡车和一辆客车分别从甲、乙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卡车到达乙城后立即返回,客车到达甲城后也立即返回,已知卡车和客车的速度比为4:3,两车第一次相遇地点距离第二次相遇地点24千米,求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解析:84千米
【分析】
两车第一次相遇后到第二次相遇,这之间一共行驶了两倍的两城市之间的距离长度,已知
卡车与客车的速度比是4∶3,即路程比是4∶3,则两车的路程差是
43
4343
-
++
,用24除
以路程差,就是两倍的城市距离,再除以2即可。

【详解】
24÷(
43
4343
-
++
)÷2
=24÷1
7
÷2
=84(千米)
答:甲、乙两城相距84千米。

【点睛】
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多次相遇问题的理解能力及其比的应用,关键是找出数量对应的分率。

34.将一堆书本计划全部分给甲、乙、丙三个小朋友。

原计划甲、乙、丙三人所得书本数之比为5∶4∶3。

实际上,甲、乙、丙三人所得书本数之比为7∶6∶5,其中有一位小朋友比原计划少得了3本书。

那么这位小朋友是谁?他实际得到书本是多少本?
解析:甲;42本
【分析】
将全部书看作单位“1”,先算出甲、乙、丙三人按原计划和实际所得书本数占全部书的分率,比较前后分率,谁的分率变少,这位小朋友就是谁;用少得的本数÷减少的分率求出总本数,总本数×实际所得本数分率=实际得到的本数。

【详解】
原计划:
甲:5÷(5+4+3)=5÷12=
5 12
乙:4÷12=1 3
丙:3÷12=1 4
实际:
甲:7÷(7+6+5)=7÷18=
7 18
乙:6÷18=1 3
丙:5÷18=
5 18
5 12>
7
18

1
4

5
18
,甲的分率变小。

3÷(
5
12

7
18

=3÷1 36
=108(本)
108×
7
18
=42(本)
答:少得3本书的是甲小朋友,他实际得到书本是42本。

【点睛】
关键是理解比意义,确定单位“1”,通过分率的变化确定变少的小朋友,部分数量÷对应分率=整体数量,整体数量×部分对应分率=部分数量。

35.三角形ABC的三条边都是6厘米,高AH为5.2厘米,分别以A、B、C三点为圆心,6厘米长为半径画弧,求这三段弧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 取3.14)
解析:32平方厘米
【分析】
根据题干三角形ABC是等边三角形,所以每个角的度数都是60°,那么图中就出现了3个半径为6厘米,圆心角为60°的扇形;这三段弧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三个扇形的面积之和﹣2个等边三角形的面积,由此利用扇形的面积公式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一个小扇形的面积是:60
360
×3.14×62
=60
360
×3.14×36
=18.84(平方厘米)
等边三角形的面积为:
6×5.2÷2=15.6(平方厘米)
这三段弧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是:
18.84×3﹣15.6×2
=56.52﹣31.2
=25.32(平方厘米)
答:这三段弧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是25.32平方厘米。

【点睛】
此题考查了扇形的面积公式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灵活应用,根据题干,将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问题转化成求扇形和三角形的面积问题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6.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两车在离中点20千米处相遇,已知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每小时比甲车多行20%,求A、B两地间的路程。

解析:440千米
【分析】
已知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每小时比甲车多行20%,则乙车的速度是50×(1+20%)=60(千米/时),两车在离中点20千米处相遇,由此可知,乙车比甲车多行了20×2=40(千米),用乙车行驶的路程-甲车行驶的路程=40,据此列方程、解方程即可。

【详解】
解:设甲、乙两车行驶了x小时。

50×(1+20%)x-50x=20×2
60x-50x=40
10x=40
x=4
(50+60)×4
=110×4
=440(千米)
答:A、B两地间的路程是440千米。

【点睛】
本题考查相遇问题,明确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37.观察下面点阵中的规律,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方框内的点阵包含了()个点。

②照这样的规律,第12个点阵中应包含多少个点?
我是这样想的:
解析:①13;②34个;我是这样想的:竖直方向的点与序列号相同,两个斜线上的点数比序列号少1,所以第12个点阵中应包含12+11+11=34(个)。

【分析】
①第(1)个点阵有1个点,第(2)点阵有4个点,第(3)个点阵有7个点,第(4)个点阵有10个点,从第(2)开始,每一个点阵比前一个多3个点,则第(5)有10+3=13个点。

②竖直方向的点与序列号相同,两个斜线上的点数比序列号少1,所以第12个点阵中应包含12+11+11=34 (个)
【详解】
①方框内的点阵包含了13个点。

②12+11+11=34 (个);我是这样想的:竖直方向的点与序列号相同,两个斜线上的点数比序列号少1,所以第12个点阵中应包含12+11+11=34 (个)。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8.如图所示,两个圆周只有一个公共点A,大圆直径AB为48厘米,小圆直径AC为30厘米,甲、乙两虫同时从A点出发,甲虫以每秒0.5厘米的速度顺时针沿大圆圆周爬行,乙虫以同样速度顺时针沿小圆圆周爬行(本题 取3)
(1)问乙虫第一次爬回到A点时,需要多少秒?
(2)两虫沿各自圆周不间断地反复爬行,能否出现这样的情况:乙虫爬回到A点时甲虫恰好爬到B点?如果可能,求此时乙虫至少爬了几圈;如果不可能,请说明理由。

解析:(1)180秒
(2)能;乙虫至少爬了4圈
【分析】
(1)当乙虫第一次爬到A点时,正好爬了一个小圆的周长,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解答
即可;
(2)根据题意,计算出小圆周长与大圆周长的一半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再用最小公倍数除以小圆的圆周长就是乙虫爬行的圈数,列式解答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1)()33090cm C d π==⨯=小圆小圆
900.5180÷=(秒)
答:乙虫第一次爬回到A 点时,需要180秒。

(2)能
()11C 34872cm 22
d π==⨯⨯=大半圆大圆 ()33090cm C d π==⨯=小圆小圆
90与72的最小公倍数是360
360904÷=(圈)
答:此时乙虫至少爬了4圈。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小圆的周长和弧AB 的长,然后再进行计算即可。

39.某通信公司有两种不同的通话费计费方式,第一种:每月付20元月租费,然后每分钟收通话费0.18元;第二种:不收月租费,每分钟收通话费0.28元。

①如果每月通话300分钟,哪一种计费方式更便宜?
②每月通话多少分钟,两种计费方式的通话费正好相等?
解析:①如果每月通话300分钟,第一种通话计费方式便宜
②每月通话200分钟,两种计费方式的通话费正好相等
【分析】
(1)如果每月通话300分钟,按第一种计费方式应付费=月租费+每分钟通话费×通话时间;再计算出第二种计费方式应交的话费,再比较;
(3)设出通话时间,根据等量关系式:20+通话时间×0. 18=0. 28×通话时间,列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
①20+0.18×300
=20+54
=74(元)
0.28×300=84(元)
84>74
答:如果每月通话300分钟,第一种通话计费方式便宜。

②解:设每月通话x 分钟,两种计费方式的通话费正好相等
200.180.28x x +=
0.120x =
200.1x =÷
200x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