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教案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教案第【1】篇〗
教学内容:
教材第42页例2、例3。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叫做解比例。

2、会根据比例的性质或比例的意义正确地解比例。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和计算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解比例的过程,体验知识之间的内容在联系和广泛应用,情感与价值观。

2、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灵活的思维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

教学重点:
解比例
教学难点:
解比例的方法。

突破方法: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掌握解比例的根据。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发现。

学法: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比例的一些知识,谁来说一说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比例的知识?(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
2、出示: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10和9:15 2:80和5:200
3、利用比例的一些知识,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出示比例:3:9=():15
师:这个比例中的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分别是多少?
(外项是3和15,一个内项是9,另一个内项未知的。


师:你能利用比例的知识求出这个未知的内项吗?
可以根据比例的意义: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因为3:9=1/3,想():15=1/3(5比15等于1/3);还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内项之积等于两个外项之积”,求未知项。

师:像这样,求比例中未知的项,叫做解比例。

(课件出示)。

今天这节课就利用比例的有关知识解比例。

(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出示埃菲尔铁塔情境图。

这是法国巴黎有名的塔叫埃菲尔铁塔,高320米。

我国的旅游景点北京公园里有这座塔的一具模型,这具模型有多高呢?到北京公园游玩的游客都想知道、你们能帮帮他们吗?那我们先来看看这道题。

2、出示例题,教学例2。

学生读题。

师:1:10是谁与谁的比?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埃菲尔铁塔的高度=1:
10。

师:题中还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条件?(埃菲尔铁塔的高度是320米。

)师:这样在这组比例的四个项中,我们知道其中的几个项?还有几个项不知道?(知道其中的三个项,还有一个项不知道。

)师:不知道这个项,我们把它叫做未知项。

(在板书下面加上“未知项”三个字)
师:这样知道比例中的任何三项,我们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怎样根据这个比例中的三项来求另外一个未知项呢?这就要用到我们前面学习的比例的基本性质。

我们把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设为x米。

可以写成一个比例,谁来说说看?
板书:解:设这座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是x米。

X:320=1:10
师: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这个比例改写成一个什么样的等式呢?
为什么可以写成这样的等式呢? 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这是应用了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上面的比例写成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的等式。

师:对了,把上面的比例改写成下面这样一个等式,就是应用了比例的基本性质。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不但把比例改写成了等式,这个等式还是一个什么样的等式呀?(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师:我们知道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同学们会解方程吗?把这个方程解出来。

(在全班学生独立解答的同时,抽一个学生在黑板上解答。


师:这样我们就知道这个未知项是多少呀?(32)对了,这座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是32米。

那么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数就叫做什么?(解方程)那么在这个比例式中,我们
知道了任意三项,要求出其中一项的过程又叫做什么?(解比例) 出示比例的意义。

我们解答得对不对呢?可以怎样检验呢?引导学生说出可以用比例的意义(把结果代入题目中看看对应的比的比值是不是能成比例、)或比例的基本性质来检验。

解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我们处处都有可能用到,要是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来解决呢?我们先来总结总结:(在这道题里,我们先根据问题设X——再依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式——然后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最后解方程)
3、巩固例2练习
(1)出示练习题p44第8题
(2)学生独立完成,二名学生板演讲解分析
(3)小结:说一说你是怎样解比例。

(解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成方程,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求出未知数X)
4、这个比例你能解答吗?出示例3: 1、5/2、5=6/X
(1)谈话引导学生理解例3,这个比例形式上与例2有什么不同?(这个比例是分数形式)
(2) 解这种比例时,要注意些什么呢?(找出比例的外项、内项),让学生指出这个比例的外项、内项
(3)学生独立练习,求出未知项
(4)同学间互相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指导学生梳理教材的知识点,完成p42“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基本练习和提高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四、本课小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
五、布置作业
p44第8题、第9题、第10题
板书设计
解比例
例2 模型高度:原塔高度= 1 : 10
未知项(x) 320米
解:设这座模型高x米。

X:320=1:10
10X=320 x 1
X=320÷10
X=32
答:这座模型高32米。

教学反思:
解比例一课是在学习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后学习的,教学解比例之前,教师先复习根据比例的意义和除法中各部分的关系可以求出比例里的未知项:然后告诉学生,还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求比例里的未知项。

所以,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由于学生提前对这一部分进行了预习,对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也掌握的很扎实,所以对授课内容比较了解,教学组织和实施都比较顺利。

遗憾的是,虽然扶放结合的课堂效果很好,利于大部分学生掌握知识,但是如果对例 2 的教学大胆放手,让学生直接板演并讲述思路,然后教师从旁点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教案第【2】篇〗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这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解比例。

(板书课题)
二、新课
1、自学解比例。

(1)学生自学教材35页的解比例。

(2)学生交流解比例的意义。

(3)教师归纳:(出示课件)
我们知道比例共有四项,如果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解比例要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

2、教学例2。

出示例2。

(1)学生读题,理解题目里的条件和问题。

(2)学生试着解答此题,一名学生演板。

(3)师生共评。

(4)归纳用比例解应用题的方法:
A. 设出题目中要求的未知量为x;
B. 根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
C. 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D. 检查、写答语。

(5)试一试:完成练习六第8题。

3、自学例3。

(1)学生独立把例3补充完整。

(2)学生口述解答过程和解答依据。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就得出方程,再解方程。

)教师说明:这样解比例就变成解方程了。

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求知数x的值。

因为解方程要写解:,所以解比例也应写解。

从刚才解比例的过程。

可以看出,解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来求未知数x。

4、总结解比例的过程。

提问:
(1)刚才我们学习了解比例,大家回忆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


(2)变成方程以后,再怎么做?(根据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3)从上面的过程可以看出,在解比例的过程中哪一步是新知识?(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


5、完成第35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解答,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做的。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六的第7、9、10题。

四、学有余力的学生做第12*、13*题。

傲第12*题的第(1)题。

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这道题需要逆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比例的基本性质是:在一个比例里。

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现在这道题是知道两个积相等,如果我们把左边的两个数当作比例的外项,那么右边的两个数就应作为比例的内项。

这样就能推出比例式了:如果把左边的两个数当作比例的内项。

那么右边的两个数就应作为比例的外项。

世可以推出比例式。

然后让学生自己写出比例式。

写完后,教师板书出来。

如果把3、40作为外项,有下面这些比例式:
3:8=15:40 40:15=8:3
3:15=8:40 40:8=15:3
如果把3、40作为内项,有下面这些比例式:
15:3=40:8 8:40=3:15
15:40=3:8 8:3=40:15
可能有的学生写比例式时是按照数的排列规律来写的,有些可能没什么规律性。

学生做完后,可以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要按一定的顺序来写才能写全所有的比例式。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教案第【3】篇〗
教学目标:
1、了解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掌握按比分配的解题思路。

3、学会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分析、推理、合作交流,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

教学重点:
学会用比的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学会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展示收集的物品,体会比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

师:看来,比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比的应用》。

二、探索新知
1、读题,理解题意。

出示课件,观察老师收集的物品,齐读什么叫稀释液,谈谈自己的理解。

出示例题,齐读,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做实验。

师:500ml的稀释液是如何按1:4的比配制成的呢?我们通过下面的实验来了解一下。

把水和浓缩液配制在一起,仔细观察看有什么变化?
师:1份的浓缩液和4份的水制成的液体叫什么?你知道500ml 的稀释液是几份吗?你是怎么想的?如果按1:3配制呢?按1:5配制呢?
3、画线段图。

师生一起在线段图上表示浓缩液、水和稀释液之间的关系。

让生上台指出各部分表示什么。

师:1份的浓缩液和4份的水合起来是几份?板书:1+4=5?把稀释液看出单位“1”,平均分成5份,浓缩液还能怎样表示?水呢?板书:
4、解决问题。

生独立完成,找生板演,同桌交流,最后集体汇报(注意对应关系)。

5、归纳方法。

方法一,先求每份是多少,再求几份是多少。

方法二,把1:4转化成分数,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来解决。

6、检验。

师:这道题我们做的对不对呢?如何检验?
三、巩固练习。

1、我们按1:10的比把白米醋加水配制成一瓶550ml的稀释液,加热沸腾后给教室消毒,其中需要醋和水各多少毫升?
2、适用范围、稀释比例(原液:水)、作用时间(分钟)、使用
方法
一般物体表面
1:200
10—30
对各类清洁物体表面擦拭、浸泡、冲洗消毒。

1:100
10—30
对各类非清洁物体表面擦拭、浸泡、冲洗、喷洒消毒。

果蔬
1:250
10
将果蔬洗净后再消毒;消毒后用生活饮用水将残留消毒液洗净。

织物
1:125
20
消毒时将织物全部浸没在消毒液中,消毒后用生活饮用水将残留消毒液洗净。

排泄物
1:4
>120
按照1份消毒液、2份排泄物混合搅拌后静置120分钟以上。

周末小明清洗苹果,需要配置502ml的稀释液,需要消毒液和
水各多少毫升?
四、全课总结
谈收获,图片欣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