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书记的驻村“三转”--记江苏省委组织部选派驻响水县尚圩村第一书记骆培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骆书记的驻村“三转”
文/ 冷永新
一一记江苏省委组织部选派驻响水县尚圩村第一书记骆培超
2018年10月,江苏省滨淮农场。
“领导问我,愿不愿意去驻村扶贫?我一想,自己还没有农村基层工作的经历,就说愿意。
”让农场第一生产区党支部书记、主任骆培超没想到的是,谈话三天后他就接到了到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老舍中心社区尚圩村担任第一书记的通知。
“虽然老家也是农村的,但从上学之后就没在村里生活过。
要去驻村扶贫,心里还真有点慌”。
骆培超说。
驻村,工作角色要“转变”
驻村,骆培超首先想到的是“角色”转变。
农场管理岗位与驻村帮扶,角色完全不同。
他决心牢记组织重托,从“驻心”开始,当好这个第一书记。
尚圩村是响水县老舍中心社区最偏僻的一个自然村,全村面积1.5万亩,总人口3750人,农户866户,其中低收入户164户、低收入人口383人。
全村以传统麦稻种植为主,每户耕地15-20亩,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
面对此情此景,骆培超思来想去,“只有沉下心,用实际行动给出答案”。
他迅速对164户低收入户逐一上门走访、了解实情,认真倾听村民的所需所求,寻找帮扶的突破口。
在帮助村里制订三年发展规划时,骆培超的第一反应是,用自己的专长,当好农技帮手。
调研中,他发现全村水稻种植方式都是单一旱直播,图的是节本、省工省事、粗放管理,可后期杂草难控、植保措施跟不上,影响水稻产量质量。
为改变这一状况,他连夜提出水稻移栽、水直播方案供农户选择,现场为村民解惑答疑。
2019年6月初,水稻播种前,骆培超一边为农户做水稻栽培技术辅导,一边联系农场农业中心技术员到村进行水稻病虫害防治、水肥运筹管理技术讲座,培训时与村民面对面交流互动。
“这样的培训要经常搞,很实用,对我们帮助很大”,一位陈姓村民高兴地说。
2018年,村民谢应柏承包流转土地180亩,因缺技术,病虫害防治不及时,麦稻产量一直不高,收益低。
骆培超驻村后,多次深入老谢的田间指导,手把手教他栽培技术、田管要点,很快提高了谢应柏承包地的产出,去年纯收入超过30万元,成了村里的致富典型。
为了农技服务及时到位,骆培超还在村里建立了“尚圩村助丰收智慧”微信群,实时为全村农户提供阶段性农技措施服务答疑,把农技“帮”到农民心里。
驻村,工作思路要“转向”
“驻村帮扶就是要帮农民增收致富、让村集体经济增效”。
骆培超深知,这是驻村工作要“转”的方向。
一次,他得知,村里大多数农民都习惯自留种,原因是农民购种不方便而且价格贵,可自留种纯度不高,影响麦稻产量质量。
骆培超二话不说,立即与江苏农垦的种子龙头——大华种业滨淮分公司联系,为村民争取到成本价种子。
2019年4月,骆培
67
2021.2 中国农垦
超把需购种的农户代表带到大华种业滨淮分公司现场考察,了解种子实情。
大家现场筹款3万多元购种,截至去年6月,已购种200多吨,为村民节约成本20多万元。
农资投入是种田的直接成本。
骆培超处处替村民想如何降低成本。
2019年小麦后期病虫害防治期间,他不停地与苏垦农资服务公司交涉,为全村争取到农资“零差价”供应。
在规定防治药剂选择上,他精心对比,帮村民选择精准高效品种。
去年4月,遇到小麦赤霉病高发期,他为农户以成本价购买药剂“丙硫菌唑”,经200亩旱茬小麦对比试验示范,田间病株率仅为0.1%,基本上没有发病。
同时,还为全村争取到“零差价”杀虫剂、叶面肥、醚菌酯等农资供应,一季为农户节本7万多元。
为了培植村集体经济,骆培超跑上跑下与农垦农资供应部门沟通,使尚圩村获得农资、种子经销代理权,辐射周边镇村,既让农民得到实惠,又使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
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2.25万元,去年收入近40万元。
2019年4月19日,骆培超发现村里几块麦田病虫害严重,急需防治,靠人工背包式喷洒防治来不及,怎么办?第二天天还没亮,他已联系好滨淮农场农机中心3台无人植保机赶到尚圩村,及时为农户1200亩小麦进行病虫害防治,不但免收了防治费用、化解了防治燃眉之急,还开阔了村民种田现代化的新视野。
驻村,工作方式要“转换”
驻村帮扶要注重基层群众工作方式,骆培超心里一直琢磨着。
一有空,他就和村民聊天、拉家常,与村民交心、沟通,拉近距离。
2019年,村里推进两项重点工作,他走在前、冲在前。
帮村里争取到5000亩土地整理项目后,他顾不上休息,紧盯项目工程设计、督促早开工。
在实施村集中安置小区建设中,他白天走村串户做好农户拆迁动员和解释工作,晚上来不及吃饭就和村干部一起登门做“钉子户”思想工作。
前年5月,碰到王庄一户姓王的“老大难”,说什么不肯拆,骆培超和村委会主任做思想工作到凌晨3点才化解了难题。
顺利完成“拆、平、净”的工作要求,项目工程一次性通过第三方国土增减挂钩验收。
“只要一心为群众办事,以心换心把好事办好,就没有过不去的坎”,骆培超感慨地说。
2019年11月底,96套别墅房顺利分配到农户手中。
村里不管大事小事难事,只要找到骆培超,他都想办法去做。
村民蒋汉帮一家3口人,蒋汉帮常年多病,妻子患精神病、糖尿病等疾病,家庭收入少、债务多,是全村出了名的困难户。
骆培超一直挂在心上,除了常去看望慰问外,还帮其把年久失修的三间旧瓦房认定为D级危房,申请拆建三间新房,蒋汉帮没花一分钱。
骆培超又帮他选择肉牛养殖项目,为他办贷款5万元、借款3万元,6头肉牛养殖很快见效,现在年纯收入超过6万元。
作为村第一书记不能忘了自己的“责任田”,骆培超坚持以党建引领,率先做好村党总支“三会一课”等规定工作,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同时,他又跑县委组织部、镇党委申请专项资金,为村里建起了党群服务中心。
2019年5月,还牵线村党总支与滨淮农场农业中心党支部结对共建,让共建共融的党旗在尚圩村高高飘扬。
为了尚圩村的真脱贫,给村民留下“带不走的财富”,骆培超800多个日夜起早贪黑,连去看一次住在农村年迈的父母亲都没有腾出时间,更顾不上照顾在农场读书的女儿。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才会沉淀多少真情。
骆培超就是用“驻进民心里,帮到心坎上”诠释了他两年多来以实干践初心的“三个转”:帮助村里复垦土地5000亩,建成农村公路近20公里、防渗渠道24公里,建成电灌站8座、桥梁5座、涵洞400多个,为村里流转土地1000多亩,帮助村民发展浅水藕、龙虾混养项目,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骆培超把村民满意作为衡量自己驻村工作的标准。
如今,全村低收入户164户、383人全部脱贫,人均年收入从2017年14119元增长到2020年的18755元。
“别看这小伙子身材单薄,戴副眼镜,一脸书
中国农垦 2021.2 68
赤子之心比糖甜
文/卢本宗
——记全国劳动模范、云南英茂糖业元阳公司农务科副科长曹正发
他几十年如一日的穿梭在甘蔗地里,想蔗农之所想,急蔗农之所急,扎扎实实为蔗农办实事,受到广大蔗农的拥护和好评。
他2013年荣获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2017年荣获云南省第二十二届劳动模范称号,2020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他就是上海糖酒集团云南英茂糖业元阳公司农务科副科长曹正发。
曹正发,1974年10月出生,是一名哈尼族党员,在糖厂工作了21个年头的他,踏踏实实,是甜蜜事业的守护人、贴心人和筑梦人!
临危受命,做甜蜜事业的“守护人”
一路走来,哪里有困难,曹正发的工作岗位就在哪里,他的岗位在哪里,哪里的甘蔗种植技术就突飞猛进。
工作上,他勤勉敬业、好学上进、努力钻研,带领农务队伍在蔗区积极推广甘蔗种植“四项技术”,从传统简单的种植模式向深沟、板土、槽植、地膜覆盖等科学规范的高产高糖模式转变,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管理方式,为甘蔗提高单产、蔗农增收、公司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个旧甘蔗站,他通过5年时间采取挨家串户“磨”“泡”的方式动员农民种蔗,引导农户改变传统的种植管理方式,将甘蔗产量公司占比从10%提升到现在的55%以上。
如今,他所管辖的12600余户蔗农通过科学种植和规范管理,收入逐年增加,村寨里“甘蔗路”“甘蔗房”“甘蔗车”随处可见,真正实现了从解决“温饱”到“富起来”的跨越发展,为决胜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心系蔗农,做甜蜜事业的“贴心人”
多年来,曹正发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原料发展上,几乎每天都是起早贪黑地在甘蔗地里摸爬滚打。
当蔗农遇到困难时,他总是想方设法帮助解决。
一次,一位蔗农在种植过程中肥料不够用,打电话向他求助,接到电话后他立即放下手上的工作,不顾炎炎烈日,翻山越岭,用自己的二轮摩托车捆绑着肥料送到蔗地。
当他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将肥料交到蔗农手中时,蔗农激动地拉着他的手说:“感谢曹站长,那么远的路为我们送来了肥料,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我们一定会多种蔗、种好蔗回报糖厂”。
在他管辖蔗区的村寨里,不管谁家有大事小情,都会热情喊他“回家”,正是这种与蔗农心贴心的长久相处,他慢慢地变成了蔗农的“家里人”“自家人”,这也是对他默默奉献、辛勤工作的回馈。
牢记使命,做甜蜜事业的“筑梦人”
近年来,受辣木、芒果、枇杷、沃柑、柠檬等新兴产业争地日趋严重的影响,甘蔗产业发展面临
生气,可做起事来一个顶俩,42岁正是干事业的年
头……”村西头一位80
岁的崔姓老党员逢人就夸。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淮农场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张韧
69
2021.2 中国农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