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调查分析及健康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调查分析及健康教育
目的:调查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方法:取626例年龄在6个月~3周岁之间的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婴幼儿的贫血情况以及贫血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贫血检出率:294例0.5~1岁婴幼儿共检出贫血66例,检出率为22.57%,222例1~2岁婴幼儿共检出贫血21例,检出率为9.8%。

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2,P<0.01)。

大部分8个月龄的贫血婴儿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未能及时添加辅食或喂养不合理等问题。

结论:喂养方式的不合理对0~1岁婴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有显著影响,应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以及对居民进行健康教育。

标签: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调查分析;健康教育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全球性营养缺乏疾病,多发生在6个月~1岁的婴幼儿身上。

临床研究表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不仅影响婴幼儿的正常生长发育,还会对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听觉系统、认知功能等造成不良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9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门诊进行规范化健康体检的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其年龄在6个月~3周岁之间,共计626例(男318例,女308例),其中6个月~1岁组婴幼儿294例,1~2岁年龄222例,2~3岁110例。

1.2 系统管理方法
将所有婴幼儿都纳入《内蒙古儿童保健记录》系统管理中,分别在婴幼儿6个月、8个月、1.5岁、2.5岁时对婴幼儿进行健康体检和血液检查。

1.3 血液检查
采集婴幼儿左手无名指末梢血液20ug/人,并采用kx 21N多项目自动血球计数仪进行常规血液检查。

根据血液检查结果和儿科学规定的诊断标准并排除其他原因贫血后进行诊断。

儿科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为:Hb<110g/l,MCV<80fi,MCH<28.0pg,MCH<0.32,其中Hb位于90-110g/l为轻度贫血,60~90g/l为中度贫血,30~60g/l为重度贫血[1]。

1.4 调查
在取血检查时,询问婴幼儿母亲以下问题:①母亲在孕晚期是否患有贫血。

②婴儿在生后6个月内是否为母乳喂养。

③婴儿几个月龄时给婴儿添加蛋黄、米糊、菜泥、肝泥、肉泥等食品。

④婴幼儿在3岁内是否经常患病等。

1.5 统计学方法
统一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2 结果
2.1 贫血检出率
294例0.5~1岁婴幼儿共检出贫血66例,检出率为22.57%,222例1~2岁婴幼儿共检出贫血21例,检出率为9.8%。

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2,P<0.01)。

2.2 婴幼儿贫血发生因素的调查结果
在6个月~1岁的婴幼儿贫血中,母亲孕晚期患贫血的检出率(10/66)15.2%,孕晚期未患贫血的检出率(4/6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 P<0.01)。

2.3 喂养方式与贫血的关系
162例纯母乳喂养婴幼儿0.5~1岁时贫血检出20例,占比12.38%,132例非纯母乳喂养婴幼儿贫血检出39例,占比2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4,P<0.01)。

202例及时添加辅食(4~6个月龄添加辅食)的婴幼儿贫血检出数为35例,占比17.5%;92例不及时添加辅食的婴幼儿贫血检出数为33例,占比3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P<0.01)。

3 讨论
围产期是胎儿极易发生先天储铁不足的时期,因为胎儿出生后的早期铁主要由母体提供,如果母体贫血极易导致胎儿先天储铁不足。

先天储铁不足容易引发贫血,而贫血胎儿在宫内发育迟缓,甚至早产,宫内乏氧,早产儿和低体重儿。

未能从母体获取足够的铁,且促红细泡生成素低下等容易出现贫血。

婴幼儿出生后1岁内是生长的第一个高峰期,但这时期的婴幼儿由于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不强、饮食结构单一,铁的摄入量相对不足,也容易引起贫血[2]。

母乳具有丰富的营养,且容易消化吸收,是婴幼儿的最佳食物;此外,母乳富含多种免疫物质,能够增强婴幼儿的免疫力,减少婴幼儿体内铁流失,有助于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但是,人乳的含铁量较低,一般仅在1.5~2.0mg/L左右,婴幼儿在5~6个月龄时已基本耗尽,需及时添加富含铁的辅食,如动物血、钙质、鱼肝油等,这样才能避免缺铁,进而预防贫血。

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大部分8个月龄的贫血婴儿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未能及时添加辅食或喂养不合理等问
题,由此可见,喂养方式的不合理对0~1岁婴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有显著影响。

有研究指出,≤2岁的婴幼儿消化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反复患呼吸道和消化系统疾病的婴幼儿贫血的检出率显著增加[3]。

一方面,疾病的出现增加了机体的消耗,另一方面,消化系统疾病影响了婴儿铁的吸收,最后感染患者容易出现贫血,而贫血又加重了患儿的病情,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对于患各种疾病的婴幼儿,家长应及时就诊,阻断贫血的发生。

综上所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仍然很高。

所以要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以及对居民进行健康教育。

①首先从提高孕妇营养状况开始,孕妇在孕中期和孕晚期宜多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如木耳、紫菜、黑芝麻、动物肝脏等,在孕5个月后可以适量补充一下铁剂和维生素C,可吃些橙子、猕猴桃等。

②开展健康营养知识宣传活动,针对家庭和幼儿园、学校等机构的幼儿开展营养知识指导,告知婴幼儿家长母乳喂养的好处和辅食添加的时机、种类,如婴幼儿4月龄时应适当添加果汁、蛋黄、米粉、菜泥等辅食,6月龄之后则添加肉泥、肝泥等辅食;喂养婴幼儿时应确保辅食结构的合理,一方面保证营养供应的均衡,另一方面避免婴幼儿偏食。

参考文献
[1]张玉峰.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9):80.
[2]黄金文.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的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0):371-372.
[3]邓仕华.益生菌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1):1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