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浦区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终调研测试
地理试卷2016.1
(完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一)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5年10月19日抵达英国首都伦敦(51.5°N,0.1°W)对英国进行了五天国事访问,又于2015年11月29日至30日在法国参加了巴黎气候大会。

1.关于伦敦的时间说法正确的是
①“伦敦时间”使用本初子午线的地方时②“伦敦时间”使用0.1°W经线的地方时
③伦敦日出时间比上海晚大约8小时④伦敦正午时间比上海晚大约8小时
A.①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④
2.下列法国河流中,与英国的泰晤士河径流量季节变化特征明显不同的是A.北部塞纳河B.中部卢瓦尔河C.西南部加龙河D.东南部罗讷河3.20世纪下半叶,伦敦的城市化过程进入了“逆城市化”阶段,其表现为
①周边乡村非农业人口增加②郊区面积减少③城市人口减少④城市规模扩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试题解析】
1.“伦敦时间”使用本初子午线的地方时,即0°经线的地方时,上海使用东八区的地方时,伦敦日出时间、正午时间比上海晚大约8小时,所以D正确。

2.英国的泰晤士河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径流量稳定且季节变化小,罗讷河以地中海气候为主,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3.20世纪下半叶,伦敦周边乡村非农业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减少,进入了“逆城市化”阶段,所以C正确。

【答案】1.D. 2.D 3.C
(二)2013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出生率为8.93‰,死亡率为4.52‰。

4.据以上数据推论,目前北京市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D.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5.最有可能与北京市人口增长模式相同的城市是
A.日本东京B.墨西哥墨西哥城C.印度新德里D.埃及开罗6.2015年我国开始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将有助于北京市A.逐步降低人口合理容量B.解决人口过于集中的问题
C.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D.大幅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
【考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试题解析】
4.2013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出生率为8.93‰,死亡率为4.52‰,所以目前北京人口增长模式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5.北京市人口增长模式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与日本东京人口增长模式相同,所以A正确。

6.2015年我国开始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将有助于北京市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答案】4.B 5.A 6.C
(三)桑基鱼塘、蔗基鱼塘、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现在,珠三角传统的基塘已经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也以花基、菜基为主。

7.珠三角基塘生产模式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B.热量C.土壤D.地形
8.农民将桑基、蔗基鱼塘转变为花基、菜基鱼塘的根本原因是
A.农业科技的发展B.市场需求的改变C.促进生态循环D.节省劳动力
9.我国三江平原虽然自然条件比较优越,但没有采用珠三角基塘生产模式,其限制条件是A.热量B.土壤C.水分D.市场
【考点】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试题解析】
7.珠三角基塘农业是利用珠三角地势低洼的自然特征,开挖鱼塘,基上发展种植业,所以主导区位因素是地形。

8.随看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对花卉、蔬菜需求不断增长,花卉、蔬菜市场不断扩大,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

9.我国三江平原纬度高,热量不足,故没有采用珠三角基塘生产模式,所以A正确。

【答案】7.D 8.B 9.A
(四)右图为全新世(开始于1.15万年前)以来福建省局部沿海海岸线变迁状况示意图。

10.如果仅考虑气候变化对海岸线变迁的影响,则全新世以来全球气候
A.逐步变暖B.先暖后冷
C.逐步变冷D.先冷后暖
11.下列自然条件对海岸线的变迁影响较弱的是
A.河流带来的泥沙沉积作用
B.冰川的侵蚀作用
C.风力的侵蚀作用
D.海浪对泥沙的搬运、堆积作用
12.若某地海岸主要受海浪击打而被侵蚀,则其海岸线特征往往表现为
①岸线平直②地势险峻③滩涂广阔④坡陡水深
A.①②B.③④C.①③
D.②④
【考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试题解析】
10.从图中可以看出,全新世古海岸线先向陆地推进,然后又向海洋推进,
说明气候先暖后冷,所以B正确。

11.河流带来的泥沙沉积作用、冰川的侵蚀作用、海浪对泥沙的搬运、堆积作用对海岸线的变迁影响较大。

12.岸主要受海浪击打而被侵蚀,则其海岸线特征往往表现为地势险峻、坡陡水深,所以D 正确。

【答案】10.B 11.C 12.D
(五)山西省围绕煤炭资源,构筑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促进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建设。

13.对于山西省来说,构筑三条新产业链的最大好处在于
A.离京津唐工业基地很近,市场广阔B.可以减少当地大气环境污染问题
C.煤炭不出本省,可以降低运输成本D.可以深度利用煤炭资源,发挥综合效
14.目前,对山西省煤炭市场最大的挑战是
①山西煤炭资源因长期大量开采已近枯竭
②“西电东送”将使晋煤在东部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减少
③“西气东输”将使晋煤失去部分市场
④今后核电和水电的比重将大幅上升,国内对晋煤的需求将减弱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考点】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试题解析】
13.对于山西省来说,构筑三条新产业链的最大好处在于可以深度利用煤炭资源,发挥综合
14.山西省煤炭市场最大的挑战有“西电东送”将使晋煤在东部的市场份额
进一步减少、“西气东输”将使晋煤失去部分市场、今后核电和水电的比重
将大幅上升,国内对晋煤的需求将减弱。

【答案】13.D 14.D
(六)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某日等温面(气温值相等点构成的面)和等压面示
意图。

15.甲、乙两处气温和气压情况为
A.甲处气温、气压均高于乙处
B.甲处气温高于乙处,气压低于乙处
C.甲处气温、气压均低于乙处
D.甲处气温低于乙处,气压高于乙处
16.该天气系统属于形成
A.伏旱天气的副热带高压
B.寒潮天气的亚洲高压
C.雷电暴雨天气的热低压
D.梅雨天气的准静止锋
17.在该天气系统影响下,天气特点是
A.炎热干燥B.寒冷干燥C.高温多雨D.寒冷多雨
【考点】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试题解析】
15.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等温线、等压线下凹,乙处等温线、等压线上凸,甲处气温低于乙处,气压高于乙处,所以D正确。

16.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等温线、等压线下凹,乙处等温线、等压线上凸,该天气系统与伏旱天气的副热带高压相同。

17.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等温线、等压线下凹,乙处等温线、等压线上凸,该天气系统与伏旱天气的副热带高压相同,天气特征是炎热干燥。

【答案】15.C 16.A 17.A
(七)电解铝业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

近年来,我国新建电解铝产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下图为铝工业主要部门及其在我国的主要分布省区示意图(2010年前)。

18.西北地区大规模发展电解铝业的优势条件是
A.廉价而充足的能源B.良好的生态环境
C.充足的原料供应D.良好的工业基础
19.电解铝业由东、中部转移到西北地区,会导致
A.能耗降低B.运输成本增加C.污染排放减少D.产品价格提高20.西北地区电解铝厂选址应远离
A.交通线B.输电线C.绿洲D.荒漠
【考点】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试题解析】
18.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但电力资源较为充足,即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廉价而充足的电力。

19.电解铝业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资源、向大气中排放较多的废气,我国电解铝业向西北地区转移导致原料和产品运输成本增加。

20.电解铝厂污染较为严重,西北地区人口、城市等主要分布在绿洲地区,因此电解铝厂选址应远离绿洲。

【答案】18.A 19.B 20.C
(八)2015年5月23日,发生了土星冲日现象。

土星冲日时,土星、地球和太阳大致呈一条直线,当天土星距离地球最近,整夜都可观看。

21.下列四个天体,不可能出现“冲日”现象的是
A.木星B.海王星C.金星D.火星
22.关于土星的正确叙述是
①平均密度大②体积和质量大③环形山密布④有“光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3.土星冲日时,地球上的人看到土星在“东升西落”。

其原因是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
C.土星公转D.土星和地球的公转
【考点】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试题解析】
21.冲日是由地球上观察天体与太阳的位置相差180
度,即天体与太阳各在地球的两侧的天文现象,金星
轨道在太阳与地球之外,不会出现冲日现象。

22.土星属于巨行星,体积和质量大、有“光环”,所以
D正确。

23.由于地球自转,土星冲日时,地球上的人看到土星
在“东升西落”,所以A正确。

【答案】21.C 22.D 23.A
(九)下图为 2015年3月9日~22日气旋“帕姆”
的移动路径示意图。

24.关于“帕姆”的正确叙述是:
A.生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
B.气旋中心气流辐合上升
C.自东向西穿过日界线
D.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25.关于“帕姆”的正确判断是:
A.标志当地进入台风多发季节B.引发滑坡、赤潮等次生灾害
C.造成的灾情可以用GPS监测D.对瓦努阿图的危害最大
26.“帕姆”移动至新西兰北岛以东洋面时,新西兰北岛的主导风向是
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
【考点】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试题解析】
24.图示“帕姆”生成于西南太平洋洋面,其移动路径受西
北风的影响,该台风位于南半球,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25.台风的多发季节为夏秋季节,赤潮主要是人为原因引起
的,台风灾情可以用RS监测,瓦努阿图风力最大,危害最
大。

26.该台风位于南半球,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当“帕姆”
移动至新西兰北岛以东洋面时,新西兰北岛的主导风向是
西南风,所以B正确。

【答案】24.B 25.D 26.B
(十)读我国某区域冬季、夏季日照时数空间分布示意图。

27.该区域日照时数主要分布特征为
A.东南多、西北少
B.西北多、东南少
C.东北多、西南少
D.西南多、东北少
28.导致该区域西部冬季、夏季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高度B.天气状况C.昼夜长短D.海拔高度【考点】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
【试题解析】
27.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该区域的日照时数的总体分布特征为西北多东南少,所以B正确。

28.由于冬夏季昼夜长短的差异,导致该区域西部冬季、夏季日照时数差异,所以C正确。

【答案】27.B 28.C
(十一)右图中①~⑤线表示不同纬度五地的昼长变化。

29.若图中④地位于南半球,则a点时刻应为
A.春分B.秋分
C.夏至D.冬至
30.图中所示五地中
A.③地纬度高于②地纬度
B.①地、⑤地白昼长度变幅最大
C.④地位于赤道附近
D.②地位于极圈之内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试题解析】
29.图中④地位于南半球,④地白昼从14小时至a 点缩短至12小时,说明南半球昼长夜短且白昼逐渐变短,由此a 点时刻应为春分,所以A 正确。

30.从图中可以看出,①、⑤两地白昼变化幅度最大,②、④两地变化幅度次之,③地白昼长度没有变化,所以①、⑤纬度最高,③位于赤道,所以B 正确。

【答案】29.A 30.B
二、综合分析题(本大题共90分)
(十二)阅读关于PM2.5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4分)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成分是有机碳化合物、硫 酸盐、硝酸盐、铵盐等。

颗粒物粒径越小,在空气中滞留的时间越长,可以输送的距离越远。

31.说明上海PM2.5本地来源与北京PM2.5本地来源的主要差异。

(2分)
32. 大气中的PM2.5浓度除与污染源有关外,还会受到气象因素影响。

请举例说明气象因
素对大气中的PM2.5浓度的影响。

(4分)
33.简述上海市治理PM2.5面临的主要困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措施。

(8分) 【考点】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试题解析】
31.与北京相比,上海PM2.5本地来源中燃煤贡献率较低、工业生产贡献率较高。

32.风速较大时,可以降低PM2.5浓度,反之,PM2.5容易积聚,降水有利于降低PM2.5浓度。

33.上海市处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汽车增量大,机动车排放大,PM2.5的污染源多样,治理措施可以从控制城市机动车数量、提高机动车的尾气排放标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等方面回答。

区域传输 28%-36%
本地排放 64%-72%
燃煤 22.4%
机动车 31.1%
其他 14.1%
工业生产 18.1%
扬尘 14.3%
北京本地PM2.5排放与区域传输比例 北京本地PM2.5排放的主要来源
图1:北京市PM2.5来源示意图
图2:上海市PM2.5来源示意图
机动车等
【答案】31.与北京相比,上海PM2.5本地来源中燃煤贡献率较低、工业生产贡献率较高。

32.风速:风速较大时,可以降低PM2.5浓度;反之,PM2.5容易积聚。

气温:近地面气温较高时,大气对流作用加剧,可以降低PM2.5浓度;反之,大气出现逆温层时,PM2.5不易扩散。

降水:降水有利于降低PM2.5浓度。

33.主要困难:上海市处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汽车增量大,机动车排放大;PM2.5的污染源多样,源头控制难度大;PM2.5是一种综合性污染物,单项治理成效不大;PM2.5粒径小,输送距离远,治理需要跨区、跨省甚至跨国协作。

主要措施:加强区际合作;实现工业废气达标排放;控制城市机动车数量,提高机动车的尾气排放标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倡使用清洁能源;提高植被覆盖率;借鉴发达国家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经验和技术;严格立法与执法,提高大气质量标准。

(十三)薰衣草喜温暖气候,6月花期时要有充足的阳光,耐旱怕涝。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5分)
薰衣草原产于普罗旺斯
(位于法国东南部,临地中
海),后被广泛栽种。

我国新疆
伊犁河谷与普罗旺斯气候和土
壤条件相似,是亚欧干旱地带
的一块“湿岛”,草原辽阔,物产丰富。

目前,伊犁河谷是世界薰衣草三大种植基地之一。

34.分析伊犁河谷成为薰衣草产地的条件。

(5分)
35.若将伊犁河谷薰衣草的种植面积扩大一倍,推测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5分)
36.传统以稻田为主的江苏南部农村正经历着农业结构调整的考验。

基于薰衣草的价值,有人提出在苏南大规模引种薰衣草,你认为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5分)
【考点】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试题解析】
34.伊犁河谷种植薰衣草的有利条件,可以从光照、温差、地势、灌溉水源等方面回答。

35.伊犁河谷薰衣草的种植面积扩大一倍,有利影响是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不利影响是破坏生物多样性、出现土地次生盐碱化。

36..苏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6月梅雨天气不利于薰衣草开花。

【答案】34.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日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累;降水比较适宜,气候较为湿润;河谷地区,地势较平坦;临近河流,灌溉水源较充足;土壤条件良好
35.有利影响: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不利影响:该地生态脆弱,可能破坏其生物多样性;若灌溉方式不合理,容易出现土地次生盐碱化;过度开荒种植,容易造成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

36.不可行苏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6月梅雨天气不利于薰衣草开花;地势比较低洼,夏季暴雨时容易积水致涝。

(十四)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具有热带风光和少数民族风情的地区。

读相关图文资料,回
答问题。

(18分)
西双版纳地形以山地为主,海拔在800米~2500米之间。

全州森林覆盖率达63.68%,本区有占全国1/4的动物和1/6的植物,其中许多珍稀、古老、奇特、濒危的动植物是西双版纳独有的,珍贵的药材资源有800余种。

37.说明西双版纳物种丰富的原因。

(6分) 38.概述自然地理环境对当地传统民居的影响。

(6分)
39.结合西双版纳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优势,分析说明西双版纳优化产业结构可以采取什
么措施。

(6分)
【考点】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

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试题解析】
37.西双版纳物种丰富的原因,可以从纬度、地形等方面回答。

38.该地人字形屋顶主要是排雨水,底层架空以适应当地湿热气候,防潮、防虫、防洪、凉爽、通风。

39.西双版纳利用该区优越的气候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与绿色农业;利用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农产品,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利用边境口岸区位优势,发展边境贸易。

【答案】37.位于低纬热带地区,全年气温较高,降水丰富;地形复杂多样,垂直差异明显;森林覆盖率高,为动植物繁育提供场所;位于边境山地高原区,人口较为稀少,人类干预、破坏较小。

38.其建筑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炎热多雨的气候特点,(人字形)屋顶坡度大利于排雨水;底层架空(干栏式,“高脚”形式)适应当地湿热气候,防潮、防虫、防洪、凉爽、通风;不受地形影响,节约用地;建筑材料以竹木为主,可以就地取材;竹楼用各种竹料(或木料)穿斗在一起,互相牵扯,防震效果好。

39.利用该区优越的气候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与绿色农业;利用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农产品,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利用边境口岸区位优势,发展边境贸易;
利用优美的热带自然风光
傣族竹楼
西双版纳地理位置简图
西双版纳
和少数民族风情,发展旅游业;合理开发水能资源,并加强区域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

(十五)土壤在水力和风力等外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的过程,称作土壤侵蚀。

读“印度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图,回答问题。

(14分)
40.说明图中甲、乙两地土壤侵蚀强度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自然原因。

(4分)41.从外力作用的角度,说明甲地和丙地土壤侵蚀的差异并阐述判断理由。

(4分)42.分析印度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治土壤侵蚀。

(6分)
【考点】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

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试题解析】
40.首先比较甲、乙两地土壤侵蚀强度的差异,然后从降水、地形等方面回答原因。

41.甲地降水多,地表径流丰富,以流水作用为主,丙地气候干旱,地表径流少,以风力作用为主。

42.防治土壤侵蚀的措施,可以从修建小型水利工程、造林种草、修建梯田等方面回答。

【答案】40.差异:①甲地侵蚀强度大于乙地②甲地侵蚀强度空间变化大于乙地原因:甲地降水强度大于乙地甲地地势起伏大于乙地
41.差异:甲地以水力侵蚀为主丙地以风力侵蚀为主理由:甲地降水多,地表径流丰富,以流水作用为主;丙地气候干旱,地表径流少,以风力作用为主
42.①修建梯田(或“坡面蓄水工程、截流防冲工程”),拦蓄雨水②修建小型水利工程(如“蓄水池、转山渠、引洪漫地”等),拦蓄暴雨时的地表径流和泥沙③造林种草等生物工程措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缓风速,减轻对土壤的侵蚀④改善土壤性状,增加土壤抗蚀、渗透、蓄水能力⑤采用生物覆盖、免耕或少耕等措施,保护地面,减缓径流,增强土壤抗蚀能力
(十六)阅读关于珠江流域的图表,回答问题。

(15分)
B
表:A区域产业转移走向
43.B区域与A区域相比,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和限制因素是什么?(3分)
44.简要说明应如何治理A区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分)
45.近年来,A区域的一些公司开始在珠江上游区域投资开发水能资源,试评价其行为对上游、下游两地经济产生的有利影响。

(2分)
46.A区域的一些产业部门逐渐向其他区域转移,分析其产业转移的原因。

(7分)
【考点】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

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试题解析】
43.B区域与A区域相比,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是自然资源丰富,限制因素是生态环境脆弱,人才短缺。

44.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从加强城市规划、改善城市交通设施、调整城市产业结构等方面回答。

45.在珠江上游区域投资开发水能资源,能够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降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用电成本,缓解用电紧张状况。

46.产业转移的原因,可以从土地价格、交通、环境污染等方面回答。

【答案】43.优势:自然资源(能源)丰富限制因素:深居内陆,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资金、技术、人才缺乏
44.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城市绿化系统;加强城市规划,改善城市交通设施;调整城市产业结构;进行旧区改造,改善住房条件。

45.上游:充分挖掘上游区域的能源潜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下游:降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用电成本,缓解用电紧张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
46.从A区域(珠三角)向周边地区转移的产业类型主要是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近年来珠三角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价格上涨、交通状况变差、环境污染严重,该地区开始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使其部分产业部门向周边地区转移。

(周边地区资源较为丰富,同时地价低、劳动力丰富等优势比较明显)
(十七)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石油产业占国民经济主导地位。

(14分)
47.据图,综合分析自然地理要素对尼日利亚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对尼日利亚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14分)
【考点】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试题解析】
尼日利亚位于低纬,处于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干湿季,南部几内亚湾沿岸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答案】尼日利亚位于低纬热带,大部分地区因赤道低压带和内陆信风的交替控制,形成热带稀树草原气候,有明显干湿季;南部几内亚湾沿岸因受赤道低压带和来自海洋的西南季风交替影响,以及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北部地区有明显的旱季,种植花生、棉花等耐旱作物,发展旱作农业;南部热带雨林气候区,发展热带种植园农业,主要生产橡胶、可可、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为主要出口农产品对工业的影响:南部几内亚湾沿岸石油资源丰富,沿海运输便利,利于工业发展,南部地区多工业中心,石油产业成为其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对人口、城市的影响:南部沿海地带地势低平、气候比较适宜、水资源和石油资源丰富,利于发展工农业,人口聚居于此,人口密度大,城市也多集中分布于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